中国式食物结构养生方案之五味调和原理

发布时间:2012-05-19 07:42:45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中国式食物结构养生方案

五味调和原理

受中华古典哲学阴阳论的影响,《黄帝内经》及后世的经典著作,都强调治病求本,本在阴阳,认为一切疾病的根本病因在阴阳失调,而阴阳和平是人体健康的根本特征;治病和养生之道,皆不出乎阴阳之理、皆须参透阴阳之理。因此,协调阴阳,保持或恢复人体阴阳平衡状态,是防病治病的最高原则。

防病治病涉及饮食、起居、劳作等生活中的各个方面,各方面都需要协调阴阳,饮食养生是其中的一个方面,是运用食物保持或恢复人体阴阳和平状态,关键是根据食性选择食物。根据四性协调阴阳称为平调寒热,根据五味协调阴阳则称为五味调和,平调寒热与五味调和是协调阴阳的基本因素。由于四性属阳走肢体,五味属阴走五脏,而五脏是人体的核心。所以,五味调和是协调阴阳的主要因素。《黄帝内经》及后世的医学、养生学经典著作,对五味养五脏的过程及其正反两方面的作用,进行了详细分析,概括地说,就是五味所走、五味所伤、五味所宜,从而得出谨和五味、长有天命的基本结论。

1、五味所喜、五味所走

《灵枢五味》说:“五味各走其所喜:谷味酸,先走肝;谷味苦,先走心;谷味甘,先走脾;谷味辛,先走肺;谷味咸,先走肾”。《素问宣明五气》说:“五味所入,酸入肝,辛入肺,苦入心,甘入脾,咸入肾,是谓五入”。《灵枢九针论》补充说:“淡入胃”。《素问至真要大论》说:“夫五味入胃,各归所喜,故酸先入肝,苦先入心,甘先入脾,辛先入肺,咸先入肾。入而增气,物化之常也”。这种五味入五脏的理论,揭示了五味在人体内运动、气化的一般规律,直接指导着脏腑的保养与治疗及用食用药。

五味归属于五脏,都是因它不同的属性而各有所归。五脏与筋、气、血、骨、肉五体有直按联系,五味随之归属五体。《灵枢九针论》说:“酸走筋,辛走气,苦走血,咸走骨,甘走肉,是谓五走也”。五脏又与鼻、舌、目、口、耳五官有直按联系,五味也随之归属五官。《灵枢营气》说:“肺气通于鼻,肺和则鼻能知臭香矣;心气通于舌,心和则舌能知五味矣;肝气通于目,肝和则目能辩五色矣;脾气通于口,脾和则口能知五谷矣;肾气通于耳,肾和则耳能闻五音矣”。由于五脏与形体各部位之间具有特定的联系,所以,五味也与人体的各个部位相对应地存在亲和关系。因此,所有入口的食物,以其辛、酸、甘、苦、咸的五味,分别养护五脏,并分别循行于经脉养护相应的形体部位,使人健康。

2、五味所伤、五味所禁

《素问生气通天论》说:“阳之所生,本在五味,阴之五宫,伤在五味。是故味过于酸,肝气以津,脾气乃绝。味过于咸,大骨气劳,短肌、心气抑。味过于甘,心气喘满,色黑,肾气不衡。味过于苦,脾气不濡,胃气乃厚。味过于辛,筋脉沮弛,精神乃央。”《素问五脏生成》说:“多食咸,则脉凝泣而变色;多食苦,则皮槁而毛拔;多食辛,则筋急而爪枯;多食酸,则肉胝皱而唇揭;多食甘,则骨痛而发落,此五味之所伤也”。由于五味各有所走,当对五味有所偏嗜时,就会出现阴阳偏性,所以,五味用之不当,必伤正气,先伤某味所入之脏,后伤以五行相生相克的其它脏器及与五脏相联系的五体、五官中的相应部位。

五味所伤,伤于偏用。张志聪注《素问至真要大论》时说:“气味之不可偏用者也。夫四时有寒热温凉之气,五脏有酸苦辛咸之味,五味四气,皆当和调而用之。若偏用,则有偏盛之患矣。故偏用其寒,则冬令之寒气王矣,是以服寒而反寒;如偏用其热,则夏令之热气王矣,是以服寒而反热。此用气之偏而不和者也。如偏用其苦,则苦走心而火气盛矣;如偏用其咸,则咸走肾而水气盛矣,此用味之偏而不调者也。凡物之五味。以化生五气,味久则增气,气增则阴阳有偏盛偏绝之患矣。盖甚言其气味之不可偏用者也”。五味的偏用,破坏了人体的阴阳平衡,人体长期处于阴阳失调的状态,必然导致疾病的发生,因此,五味偏用是对身体造成伤害的根本原因。

纠正五味的偏用,在饮食上就要有所克制,对引起身体所伤的某一味就要少食或不食。《灵枢五味》说:“肝病禁辛,心病禁咸,脾病禁酸,肾病禁甘,肺病禁苦”。《灵枢九针论》说:“病在筋,无食酸;病在气,无食辛;病在骨,无食咸;病在血,无食苦;病在肉,无食甘。口嗜而欲食之,不可多也,必自裁也,命曰五裁”。《素问宣明五气》说:“辛走气,气病无多食辛;咸走血,血病无多食咸;苦走骨,骨病无多食苦;甘走肉,肉病无多食甘;酸走筋,筋病无多食酸,是谓五禁,无令多食”。辛味入肺而有宣散之功能,所以气病不可多食辛味,以防更加伤害其气;咸属水,血归属于心,心属火,水胜制火,所以血病不要多食咸,以防多水制弱火;苦为火之味,骨属肾水,苦味太过则火反侮于水,故伤其骨,所以,骨病不要多食苦味;甘走肉,过食甘则沉积于肉,所以不可多食,以防自伤;酸走筋,过食酸则沉积于筋,所以不可多食,以防自伤。因此,五味所禁,在于禁止五味的偏用,这是防止五味所伤的根本问题。

3、五味所合、五味所宜

《素问五脏生成》说:“心欲苦,肺欲辛,肝欲酸,脾欲甘,肾欲咸,此五味之所合也”。《灵枢五味》说:“五谷:秔米甘,麻酸,大豆咸,麦苦,黄黍辛。五果:枣甘,李酸,栗咸,杏苦,桃辛。五畜:牛甘,犬酸,猪咸,羊苦,鸡辛。五菜:葵甘,韭酸,藿咸,薤苦,葱辛。五色:黄色宜甘,青色宜酸,黑色宜咸,赤色宜苦,白色宜辛。凡此五者,各有所宜。脾病者,宜食秔米饭、牛肉、枣、葵。心病者。宜食麦、羊肉、杏、薤。肾病者,宜食大豆、猪肉、栗、藿。肝病者,宜食麻、犬肉、李、韭。肺病者,宜食黄黍、鸡肉、桃、葱”。故五脏病者,随五味所宜也。又说:“肝色青,宜食甘,秔米饭、牛肉、枣、葵皆甘。心色赤,宜食酸,犬肉、麻、李、韭皆酸。脾色黄,宜食咸,大豆、猪肉、栗、藿皆咸。肺白色,宜食苦,麦、羊肉、杏、薤皆苦。肾色黑,宜食辛,黄黍、鸡肉、桃、葱皆辛”。五味所合,五味所宜,说明食物的五味属性符合各个脏器的需要,适宜于人体需要,这样,五味不存在偏性,就利于人体健康。

中医有“辣入肺、甜入脾、酸生肝、苦生心、咸入肾”的说法,是对味与脏合的规律性认识。所谓辣入肺,是说辣味食物有发汗、理气之功效,葱、蒜、姜、辣椒、胡椒是以辣为主的食物,所含的“辣素”既能保护血管、又可调理气血、疏通经络,经常食用,可预防风寒感冒。但患有痔疮便秘、神经衰弱者不宜食用。所谓甜入脾,是说甜味食物可补养气血,补充热量,解除疲劳,调胃解毒、和缓、解痉挛等作用,如红糖、桂圆肉、蜂蜜、米面食品等。所谓酸生肝,是说酸味食物有保护肝脏作用,常吃可以助消化,杀灭胃肠道内的病菌,还有防感冒、降血压、软化血管之功效。所谓苦生心,是说苦味食物能泄、能燥、能坚阴,有除湿和利尿的作用,像桔皮、苦杏仁、苦瓜、百合等,常吃能治疗水肿病。所谓咸入肾,是说咸味食物有泻下、软坚、散结和补益阴血等作用,常吃有调节人体细胞和血液渗透、保持正常代谢的功效。呕吐、腹泻、大汗之后宜喝适量淡盐水,以保持正常代谢。

  4、谨和五味、长有天命

根据对五味的辩证认识,《黄帝内经》形成了五味调和的基本观点。《黄帝内经》对其重要的观点,不仅反复强调甚至是原话重复使用,而且会不惜重墨给予完整地论证,对五味调和的观点就是这样,在多处给予完整地论证。论证主要采取了推理与证明两种逻辑方法。

  《素问·脏气法时论》指出:“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和而服之,以补精益气。此五者,有辛、酸、甘、苦、咸,各有所利,或散、或收、或缓、或急、或坚、或软,四时五脏,病随五味所宜也”。这里是采取推理的逻辑方法,以“气味和而服之,以补精益气”为核心论点,包含主辅两个推理过程,主推理过程是:食物具有合理结构,就能得到五味调和的结果;食用了五味调和的食物,就能得到补精益气的结果。辅推理过程是将五味调和的内在逻辑展开,进行说明式的推理:食物具有合理结构,就能产生辛酸甘苦咸和散收缓急坚软的有利反应,人体就能得到调理。这样,在合理食物结构与五味调和与身体健康三者之间,建立起必然的因果联系,五味调和是合理食物结构的结果,身体健康是五味调和的结果。只有五味调和,才能保障人体健康,是内在的理论逻辑,也是这一论点所传达的规律性认识。

  《素问生气通天论》指出:“阴之所生,本在五味,阴之五宫,伤在五味。是故味过于酸,肝气以津,脾气乃绝。味过于咸,大骨气劳,短肌,心气抑。味过于甘,心气喘满,色黑,肾气不衡。味过于苦,脾气不濡,胃气乃厚。味过于辛,筋脉沮弛,精神乃央。是故谨和五味,骨正筋柔,气血以流,腠理以密,如是则骨气以精,谨道如法,长有天命”。这里采取的是证明的逻辑方法,首先提出了一个命题:阴精的产生,来源于五味;储藏阴精的五脏,也会因五味而受伤。接着对这一命题从五味不和之伤与五味调和之利两方面进行证明,一方面,人体对五味不和的不良反应是全面伤及五脏系统;另一方面,人体对五味调和的良好反应是人体机能指标的全面健康,能做到骨骼健壮、筋脉柔和,气血通畅,肌肉和皮肤的纹理致密抗侵蚀,骨气强健有力。从而,归结为“谨和五味、长有天命”的论点,提出了五味调和的饮食养生之道,从规律层次认识五味调和的价值。最后结论性地指出:重视并遵循五味调和的饮食养生规律,就能长期保持天赋的生命活力。这一逻辑证明,是以医疗实践中的大量事实为基础,得出的规律性认识。

“气味和而服之,以补精益气”的论点和“谨和五味、长有天命”的论点,揭示了五味调和与人体健康的必然联系,食物在人体中发生五味调和的反应,是人体与食物关系的理想状态,是人体健康的物质基础,这是从饮食角度保障人体健康的一条客观规律,也是饮食养生的指导规律。

《素问六节脏象论》说:“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五气入鼻,藏于心肺,上使五色修明,音声能彰;五味入口,藏于肠胃,味有所藏,以养五气,气和而生,津液相成,神乃自生”。气和,是生命的基本条件。

  中国传统文化是五味调和规律的认识论基础。中国传统文化的最高理想是中和,《礼记中庸》说:“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中和为大本,为达道,认为天地万物都在中和的状态下找到自己的位置以繁衍发育。《黄帝内经》成书时期,正是中和思想盛行的春秋战国时期,五味调和是中和思想在饮食养生领域的反映。从汉代始,中和在古代中国成为统治思想,中和养生被视为天道。董仲舒在《循天之道》说:“能以中和理天下者,其德大盛;能以中和养其身者,其寿极命”;陶弘景在《养生延命录》说:“能中和者必久寿”。

五味调和规律,是立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根基,运用从人体反应认识食物的研究方法,在人体与食物的关系中深刻认识食物的本质,在此基础上,按照理论和实践逻辑得出的规律性认识。五味调和规律,得到了中国历代食物研究者的认同,在我国的饮食生活中奉为最重要的养生之道。

5、令其调达,而致和平

五味调和既是一种目标,也是一种手段。就目标而言,五味调和是一种“和”的状态,是热温与寒凉的中和,是辛甘与酸苦咸的中和,是阴阳的中和,从而使人体达到阴阳平衡的健康状态,这是一种理想的状态。中华饮食养生学孜孜以求的目标,就是这种中和状态、平衡状态,从而确立了中和养生观,这是中国式的健康哲学观,是养生的最高境界。

就手段而言,五味调和是一种“调”的过程和方法,以调致和,医学和饮食养生说到底,就是运用调的方法以求和的过程。《素问至真要大论》在论述审因施治时说:“大要曰:审察病机,各司其属,有者求之,无者求之,盛者责之,虚者责之,必先五胜,疏其气血,令其调达,而致和平”。审察病机,无论有无邪气,无论体质虚实,都要先弄清五味中何味偏盛,然后疏通其血气,调达通畅,归于和平。调气、调味、调阴阳,是医学和养生学的根本方法。秦邮袁在《证治心传治病须明阴阳虚实论》中说:盖人身本阴阳二气化成,二气平调,人无疾病;二气有一偏盛,则疾病生矣。自古及今方虽多,总不外调偏救弊而已。张仲景在《传忠录阴阳》中说:医道虽繁,而可以一言以蔽之者,协调阴阳而已。

调的前提是偏性。食物与人体器官都存在各自的偏性,一方面,食物都有偏性,秔米、枣、牛、葵甘,麻、李、犬、韭酸,大豆、栗、猪、藿咸,麦、杏、羊、薤苦,黄黍、桃、鸡、葱辛,表明五谷、五菜、五畜、五果都有辛、酸、甘、苦、咸的偏性。另一方面,人体器官对营养需求也有偏好,酸入肝、辛入肺、苦入心、甘入脾、咸入肾、淡入胃和酸走筋、辛走气、苦走血、咸走骨、甘走肉,表明内脏与形体各器官组织各有辛、酸、甘、苦、咸的偏性。而且,食物的味利弊相随,对一种器官有利,可能对另一器官有害。肾宜食辛,但多食辛则伤肺;心宜食酸,但多食酸则伤脾;肝宜食甘,但多食甘则伤肾;肺宜食苦,但多食苦则伤胃;脾宜食咸,但多食咸则伤心。五味是生化五脏之气及五体、五官之气的物质基础,要达到中和、平衡的理想状态,就要处理好具有偏性的五味与具有偏好的五脏、五体、五官之间的营养供需矛盾。

调的核心是纠偏。《素问至真要大论》说:“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正者正治,反者反治”。又说:“夫气之胜也,微者随之,甚者制之,气之复也,和者平之,暴者夺之,皆随胜气,安其屈伏,无问其数,以平为期,此其道也”。又说:“调气之方,必别阴阳,定其中外,各守其乡。内者内治,外者外治;微者调之,其次平之;盛者夺之,汗之下之;寒热温凉,衰之以属,随其攸利。谨道如法,万举万全,气血正平,长有天命”。无论偏盛表现出什么具体情形,也无论经过多少次调理,总以达到和平为目的,这是一般规律,遵循这一规律,就能确保寿至天年。

调的过程是动态的。《素问著至教论》说:“阴阳表里、上下雌雄相输应也,而道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可以常久”。《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故治不法天之纪,不用地之理,则灾害至矣”。《素问八正神明论》说:“法天则地,合以天光”。《素问疏五过论》说:“圣人之治病也,必知天地阴阳、四时经纪、五脏六腑、雌雄表里、刺灸砭石、毒药所主,从容人事,以明经道”。协调阴阳,调和五味,并没有一个统一的恒久不变的标准,而要根据天、地、人的变化情况而采用不同的方法。法天则地、从容人事和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因人制宜是贯穿整部《黄帝内经》的思想,也成为中华医学和养生学理论的基本原则。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715704da5022aaea998f0fe8.html

《中国式食物结构养生方案之五味调和原理.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