态度决定高度与高度决定态度

发布时间:2020-04-23 07:56:20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态度决定高度与高度决定态度

辩论赛素材

从语法上来说,名词-动词-名词

从逻辑上说 -过程-

因此想写这种文章出发点就是,找出态度的特点 找出高度的特点

然后一一对应,举例说明 高度的特点是态度的特点的前因,论述的角度是有因必有果,有果必有因。

正确的态度决定了你的高度

态度的概念

  态度是人们在自身道德观和价值观基础上对事物的评价和行为倾向。态度表现于对外界事物的内在感受(道德观和价值观)、情感(即“喜欢-厌恶”、“爱-恨”等)和意向(谋虑、企图等)三方面的构成要素。激发态度中的任何一个表现要素,都会引发另外两个要素的相应反应,这也就是感受(道德观和价值观)、情感(即“喜欢-厌恶”、“爱-恨”等)和意向(谋虑、企图等)这三个要素的协调一致性。

  态度中的内在感受是指人们对事物存在的价值或必要性的认识,它包括道德观和价值观,价值观以得可偿失为条件来影响人们的行为,而道德观则能使人们不惜任何代价甚至是不惜生命来达到一些目标目的;态度中的情感是和人的社会性需要相联系的一种较复杂而又稳定的评价和体验,它包括道德感和价值感两个方面;意向是指人们对待或处理客观事物的活动,是人们的欲望、愿望、希望、意图等行为的反应倾向。

  态度来源于人们基本的欲望、需求与信念,从认知过程来说也就是道德观与价值观,就行为过程来讲其由从低到高产生可分为个体利益心理、群体归属心理和荣誉心理三个层次。

态度的习得模仿理论

  个人态度的形成是有阶段性的。儿童最初从家庭中获得很多待人接物的态度,这时的态度是十分具体的,范围是狭窄的,概括性和稳定性都很低。后来,随着活动范围的扩大,知识的增长,少年儿童的态度就逐渐概括化。到了青年期,随着对人生意义的探索,理想、信念和世界观基础的形成,个人比较稳定的态度就出现了。

  从态度的习得方式来看,条件反射的学习是态度形成的基础。人们在满足需要过程中,可以形成特殊的态度。对于能满足需要并引起快感的客体一般会形成肯定的态度,而对妨碍需要满足的事物就容易形成否定态度。美国心理学家B.E.洛特和A.J.洛特等人1960年做过如下实验;被试者是互不相识的儿童,分成 3人小组,每组分配玩一种有趣的游戏,有的小组儿童获得奖品,而另外的小组不发奖品,然后要求每个儿童提出共度假期的名单。结果发现,得奖组儿童选择同组儿童作玩伴者较多,而无奖组儿童选择同组儿童作玩伴者则较少。实验说明,得奖的快感促使同组儿童彼此产生了肯定态度。

  态度也能以社会赞许或不赞许的奖惩方式按照条件学习的原则形成。因此,儿童的某些态度有时是可以按照教育者的某些要求,或言语的暗示,经过条件学习而形成的。C.J.厄尔利对此曾进行过有趣的研究。被试者是60名四、五年级的小学生,在彼此熟悉的基础上经过社交测量,其中有个别儿童喜爱单独活动,被认为是“孤独者"。实验者先让全体学生学习一些做为配对用的形容词,然后要求学生把一些积极的形容词如"友好的"、“幸福的”跟一半“孤独者”的名字相匹配(实验组),而另一半“孤独者”(对照组)的名字则要求配以不好不坏的中性形容词。在实验后,对学生游戏中的行为进行观察,结果发现,许多学生愿意接近实验组的而不愿接近对照组的 “孤独者”。实验表明,学生对 “孤独者"的态度是可以通过言语性条件反射的建立而改变的。

  个人对没有直接经验和亲身感受的事物的态度,可以在观察别人情绪反应的基础上产生,这称为替代性的情绪激发。儿童许多待人接物的态度,就是通过观察模仿权威性的社会范例(父母、教师、同伴)习得的。有人认为,通过概念形成的程序获得某种态度也是可能的,因为当人们对某客体进行归类和评价时,就形成了对该客体的态度。

  态度改变一般是在社会交往过程中进行的。交往过程中影响者与接受者的关系和交往方法对态度改变的影响,是研究的主要课题。研究表明,从影响者的特点来看,那些信誉高而又富有经验的人,比那些信誉低而又缺乏经验的人,有更大的成效,能引起接受者更多的态度改变;从影响者与接受者的相似性来看,有相似性的影响者比没有相似性的说服力要大,这是因为他们对于接受者具有更大吸引力和可信任性的缘故。在交往方法方面,一般来说,为了使接受者信服影响者的观点,有单面说明和双面说明两种办法。所谓单面说明,就是只提对影响者观点有利的论据(理由);双面说明则是同时提出有利与不利的论据,但指明前者优于后者。研究表明,两种方法的效果和接受者的原始态度有关系。对于开始倾向影响者观点的接受者,单面说明更有效果,可以加强其过去的肯定态度;而对于那些开始时反对影响者观点的接受者,双面说明则更为有效。

 

高度

定义:横截面中梯形轮廓的高度。

高度首先是个物理空间的概念,作为物理空间概念的“高度”含意比较简单,是指从地面或基准面向上到某处的距离;从物体的底部到顶端的距离。其次,高度还是个比较的概念,是程度很高的,是与人的心理联系起来的,有着丰富的社会文化内蕴。另外,《高度》还是一部美国电影片名。

1. 影片资料

2. 剧情简介

词语释义

基本解释  高度 gāodù

(1) [height;altitude]∶从基部至某一任选高处的距离

  测量了这座建筑物的高度

  (2) [altitude]∶整个事物垂直的距离或范围

  在高度方面要超过邻近的小山

  (3) [with the highest degree]∶程度很高的

  高度警惕

  高度的学习热情

详细解释

  (1).从地面或基准面向上到某处的距离;从物体底部到顶端的距离。 巴金 《灭亡》第一章:“在他底前面真正立着一根竹竿,而且还拼命地往上长,差不多到了不可捉摸的高度。”

  (2).引申指抽象事物发展所达到的高的程度。 洪深 《戏剧导演的初步知识》上篇三:“所以发展至高度时,程式与原来事物的关联虽犹存留可见,而往往添出奇异‘细节’以直捷痛快地表达特有的意义。”

  (3).程度很高。 魏巍 《东方》第四部第二章:“今天,他的精神更是高度集中。”[1]

  高度(Altitude):是指自平均海平面至一个平面、一个点或者可以视为一个点的物体的垂直距离。

 物理概念

高度试验

态度不但是一种心态,而且是一种看法,一种观点,一种追求,更是一种精神,一种信念。阳光、乐观、积极向上的态度能把人推到高点,能把推到顶峰。态度不但决定你薪水的高度,更决定你事业的高度,人生的高度。

《态度决定高度》是中国顶尖企业文化专家、人力资源培训师黄诚所著,2011年出版发行。 是其尽18年企业文化实战的顶级力作,该书为培养每个干部职工的成功心理素质,树立企业积极的职业观,引导大家如何忠诚、敬岗爱业的去工作,提升大家的责任感,创造力和执行力。以积极、乐观向上的态度面对企业和工作,从而实现提升自己人生高度的目的。该书文字精炼,饱含哲理,反复研读,细细品味,定能提升您的人生高度。

态度决定高度为话题的作文 600

开了窗,迎接阳光

每个人都有一间屋子,都有一扇窗。有的人关了窗,拉上窗帘,一辈子在阴暗与寒冷中蜷缩发抖;有的人开了窗,迎接阳光,明媚与温暖时时刻刻围绕在身边,一路昂首前行。 ——题记

有这样一个流传多时的故事:

两兄弟在沙漠中跋涉数日,口干舌燥,饥肠漉漉。他们翻遍了所有的口袋,只剩下一只苹果,哥哥叹息说:完了,只剩一个了。弟弟兴奋地说:太好了,还有一个。

结果大家可想而知,哥哥最终身埋沙堆,弟弟却坚强地走出了沙漠。如果那位哥哥当时并不是那种消极的心态,如果他能像弟弟那样对自己说一声还有一个,太好了,结局也许就不是这么悲哀了。可见,积极向上,朝气蓬勃的心理状态对人生有着良好的导向作用,反之亦然。

苏牧在遥远的边疆遥望祖国,他坚信他能回来,他做到了;司马迁在受尽折磨的绝境中坚定信念誓言完成《史记》,他做到了;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发奋图强下定决心灭吴,重建昔日辉煌,他也做到了。无数的事实摆在眼前,有了良好的心态,坚定的信念,焉能不成功?

人生在世,始终一帆风顺可以说是天方夜谭,面对挫折艰险,积极的人视之如粪土;消极的望而生畏,徘徊不前。就好比登山,积极的人不会惧怕沿途的荆棘,不会被山的险峻所吓倒,他终究可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消极的人则完全不同,他会告诉自己畏途 岩不可攀,于是就永远没有机会领略而步九折萦岩峦的壮景,人生就是登山的放大,成功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心态是否积极向上。

每个人都有一间屋子,都有一扇窗。有的人关了窗,拉上了窗帘,一辈子在阴暗与寒冷是蜷缩,也许是因为没有朋友,也许是因为失败而受了打击,但是为什么关上窗,为什么拒绝阳光呢?为何不相信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呢?千万不要自我作践,千万不要自暴自弃,只要开了窗,迎接阳光,日子会不一样!

罗曼·罗兰在他的随笔集里说:当你用神采奕奕的眼神看世界,世界也会用他宽容的怀抱接纳你。一个在战乱年代中生存的人尚能如此看待生活,那么我们呢?幸福可以随时获取的我们呢?有什么理由消极处世呢?

开了窗,迎接阳光。赶走心里积压的阴霾,一定可以水光潋艳晴方好,一不定期可以在畅阔的蓝天振翅翱翔。

流星里的追寻

冥冥的暗夜中,流星惬意而悠闲地划过长空,留下了一段精美的纸。负累远行的求知者从中看到了希望,勃勃的活力得以激发。高唱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新人换旧人。驻足窗前去因此而落泪,好运随之而流逝,命运多舛,命运多舛——”

诚然,流星无法寄托我们的情思,但我们去从中看到了自我,映照出了现实的处境。积极者的眼睛刚以虎跑的清泉润洗,看到的是一片澄明的世界和美好的前程,悲欢者因浮尘障目,眼前呈现一片灰蒙和黯淡。我们生存的家园依旧美丽,天空依旧碧蓝,真正映射出不同的感受的是我们的心灵。

还记得范进的癫狂吗?人生并没有因中举而大起大落,生活并没有因此而大富大贵,何故前后判若两人?心在变,以此折射出的路人的眼神,亲朋的态度,乡里的音容笑貌都是迥异的。荣辱通过人们的思想作用于我们这个世界。范仲淹说: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以此折射出人生断不会与范进相同,始终保持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生活将永远美好。

不追求浮名虚利,不向往金银如山,、保持一颗端正的心,保持一种积极的态度,让自己始终处于一种主观美好的境况,生活会由此而充实,而呈现出如画如诗的幻境。

青石间的草饱受压迫,饱受摧残,却依然坚定乐观;悬崖上的松树,没有肥沃的土壤,没有温暖的阳光,却依旧挺拔;野地里的花,无人关心,无人料理,照例绽放着自己的全部的美。人生的乐观向上,不为外物所动,即便地球不再转动,我们也照样泰然地生存。

境遇从来不由我们决定,前路去掌握在我们的手中,尽管有没有舟的渡口,没有桥的河岸,但我们应庆幸自己的自主,高唱命运掌握在我的手中,积极地面对,迎难而上,就象史铁生那样的抗争,为了营造自己的一片无怨无悔的天空。境遇或许会因此而改变,人生定会因此而精彩。

伸出自己的手,扼住自己命运;抬高自己的双腿,走出自己的路;抬高自己的头胪,以自信、坚定、乐观为自己的前进鼓劲。在《命运》交响曲的伴奏声中,在雄鹰的陪伴之下,开创将有的生存状态。

生活因你而精彩

态度是一弯明月倒映在水中,让你在平淡中体味掬水中月在手,弄花香满衣的雅然。

态度是一轮旭日喷薄在身边,让你在失意时看到阳春回雪时,万物生光辉的希望。

有人曾经嘲笑孔子推崇礼乐,到处游说,却到处碰壁。有人曾经羡慕庄子那庄生晓梦迷蝴蝶的逍遥,吟育着道可道非常道是何等的潇洒。但孔子却生活殷实,桃李满天下,并影响了中国几千年的历史;庄子却生活拮倨,潦倒困苦,精神逍遥而生活并不逍遥。我们并不反对淡泊名利的的人生态度。但我们反对消极的人生态度。淡泊名利让我们不被名利所累,但消极的人生态度却会让我们碌碌无为地在人间走一圈,这就失去了人生的意义。

于是,我们推崇的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

苏东坡说同间之明月,水上之清风造物之无尽藏,可以随意享用。但造物所藏之外,还是世人所造之物。我们现在有宝马香车,亭台楼阁,闲来丝竹在耳,衣缤纷之衣,食五香之食,这是劳动人民辛苦了几千年才积累起来的。如果远古人民就消极面对洪水猛兽,天雷地火,我们现在恐怕连刀耕火种都谈不上。也许还是衣不蔽体,受苦受难。但人的本性中有一种征服欲望,于是人们有了积极的入世态度,正如毛泽东所说的与天斗,其乐无穷;与地斗,其乐无穷。于是我们有钻木取火,仓颉造成字。哥伦布发现美洲,阿波罗登上月球。生活正在人们积极的态度面前慢慢臣服,慢慢进步。

杨绛曾说过:卑微是一件隐身衣,让人家视而不见,见而不睹。但如果你消极地面对。像一颗沙子一样埋没于撒哈拉。这样活一辈子,不是虽生犹死吗?只要你有积极的心态,有勇气去扼住命运的喉咙,不要让时间从你身边无情地溜走,不要让生命在无味的呻吟中消亡,乘风破浪,直挂云帆,你会让生活变得更加精彩,让生活少一分遗憾。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黄巢从一个盐贩的苦难中走出来,成就了帝王之梦。十年寒窗无人识,一朝成名天下知,苏秦用激情书写了六国宰相的传奇,而那些消极之徒只能吟唱我所居兮,青埂之峰;我所游兮,鸿蒙太空。吾谁与归?吾谁与逝?在历史的长河中一江春水向东流,留下遮不住青山隐隐,流不断流水悠悠的遗憾。也许,根本就没有留下任何东西。

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有了路。要走好生活每一条路,就得走出一条路,不是曲折地原地踏步,而是要青云平步,那你得有积极的态度。

闲闲书话 态度决定高度

前国家足球队主教练米卢蒂诺维奇曾有一句名言:态度决定一切。
     虽然这句话过于强调态度对成功的重要性,忽视了成功的其他条件,但是它说明了态度的重要性:它是做好一切事情的前提,是成功的基础。
     由深圳集安成功园大力推出的卡耐基成功经典笔记——《态度决定高度》一书闪亮面世。
    例:    积极法则:1
     一个人能不能成功,关键在于他的态度
     我们都知道,在这个世界上,成功而杰出的人毕竟不太多,而平庸、失败的人肯定是多数。
     成功而杰出的人活得充实、自在,失败而平庸的人则过得空虚、艰难。为什么会是这样的呢?
     你不妨认真地比较一下两种人的态度,尤其是他们在关键时刻的态度,你将会十分惊讶地发现,由于他们态度的差异,他们的命运会是多么不同!
     推销员中广泛流传着一个故事:
     欧洲的两个推销员到非洲去推销皮鞋。因为天气炎热,非洲人一直都是赤着脚。
     第一个推销员看到之后很失望,他想:这些人都赤着脚,怎么会要我的鞋呢?于是他不再努力。
     而另一位推销员看到非洲人都赤着脚,马上惊喜万分,在他看来:这些人都没有皮鞋穿,这里的皮鞋市场就大了!
     于是,他想尽一切办法,引导非洲人买皮鞋,最后他竟然满载而归。
     你很容易看出,这就是不同的态度所导致的不同结果。同样是非洲市场,同样面对赤着脚的非洲人,由于态度的差异,一个人灰心失望,不战而败;而另一个人则满怀信心,大获全胜。
     失败的人一碰到困难总是说:我不行了,我还是往回走吧。结果让自己陷入深渊。
     成功者一碰到困难,往往以我要!”“我能!”“我一定有办法!等积极的念头来不断鼓励自己。于是他们就能不断前进,直至走向成功。
     所以,一个人能不能成功,关键在于他的态度。
     成功人士有积极的态度,即PMAPositive Mental Attitude),而失败的人则习惯拿消极的态度去面对人生,即NMANegative Mental Attitude)。
     PMANMA“黄金定律已成为表示两种不同态度的专有名词。
    
     另外一些标题如你的生命可以价值连城,也可以一无是处,就看你如何选择跌倒不算失败,跌倒之后站不起来才叫失败你是自己的指挥官,一切主动权都操纵在你手里没有高学历,照样能年薪百万等等,都用深入浅出的语言来给读者以启迪,给读者以自信。
     本书较其他励志类图书相比,是国内首套全面用笔记的形式来阐述卡耐基思想的图书,编辑形式是以一个通俗的法则加内容的描述,行文通俗,简单易记,阅读性强。另外,用笔记本的形式刊例,款式新颖,也为成功法则提供范本。
     在工作和生活中,在失意和迷茫时,《态度决定高度》将如一盏明灯,为你指引前进的方向。

态度决定高度

基本信息

   内容提要

  态度是行动的前提,态度受价值观的指导,态度是为人处世的基本原则。凡事态度积极,就已经成功了一半!难怪当年米卢教练的一句“态度决定一切”成了当年曝光率最高的名言,这个老头入主中国男足之后,第一次把我们的国家队带进了世界杯的舞台,圆了中国几代人的梦想。中国的球员和百姓如梦初醒,第一次深切体会到了“态度”的重要。

  “进攻型态度”可以应用在人生的每一个阶段,敦促你、鞭策你去做自己应该做却没有做的事情。不论你现在境况如何,只要你用积极的心态去面对,态度就会成就你的高度。立刻行动,成功就将属于你。

  高度决定影响力,《态度决定高度》以一个个醒目、响亮的法则为引导,内容涉及职场、管理、创业、理财、人际交往、自我完善等方面的理念和技巧,语言通俗易读,行文流畅,尽最大可能剌激人们的眼球和心灵,激发人们追求积极的工作和完美的生活!同时配上一条条最具代表性、最有影响力的成功人士或名牌企业关于积极态度、创造财富的名言典范!

  如果一个人总爱坐前排,他比别人更容易成功,有什么样的目标,你就有什么样的成就,不是“很想要”,也不是“非常相要”,而是“一定要”。

  世上没有绝望的处境,只有对处境绝望的人,穷人最缺的不是钱,而是野心。一个人成功与否,取决于他的实用,技能,而不是受教授程度。

高度决定态度(发现)

  在关于格兰特攻打亨利要塞的军事计划的讨论中,林肯总统曾经回过头来问哈勒克将军———那时他是格兰特的顶头上司。
  在后人研究美国内战的文献中,许多人都指出,格兰特是北方将领中态度最积极的一个人,也是一个主张疯狂进攻和冒险的人。他在当时北方处于劣势下的异想天开,吓坏了不少保守的北方指挥官们。
  为什么一个小小的前线将官会有如此积极的态度?为什么他有这么大的主动性?
  在关于这个问题的研究上,史学家威廉·斯考特认为:格兰特对于密西西比的军事指挥有着巨大的野心,正是因为格兰特在防守还是进攻的问题上采取了主动的态度,才被林肯一眼看中。
  问题是,格兰特当时如此积极的态度的动力来自哪里?仅仅用勇敢、冒险和有野心是解释不了这个事实的。如果我们纵观格兰特在整个战争、甚至他一生中的表现,我们可以明确无误地指出:
  对战争局势的判断使格兰特萌发了具有想像力和创造力的想法。
  相反,那些对局势判断失误,看不清战争方向、没有目标的将军们,在听到这样的想法后,大吃一惊横加阻挠肯定在所难免。
  格兰特攻打亨利要塞并不是发疯之举,而是一次有远见、有计划、击敌人要害的天才之举。他以他对时局清醒的看法而采取积极的方式作战,为北方赢得久违的一场胜利。如果不是基于这种敏锐和果断的判断,格兰特不可能冒那么大的风险去攻击敌人后方的一个要塞。
  一个人采取什么样的态度,决定于他对这个事情认识的高度——也就是高度决定态度。以前人们常常以为:态度决定一切。在真正的战争或者现代商业活动中,积极的态度并不能完全保证你有百分之百获胜的把握。那些还没有采取积极态度的人,已被社会和时代所抛弃。而那些采取了积极态度的人,还在仕途上和商海中拼命挣扎,他们不明白为什么他们如此辛苦,却总是得不到相应的回报?
  对事物认识得越透彻,你所站的高度就越高。当你站得越高,你越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执行力。没有认识到高度的重要性的人,就像格兰特的上级哈勒克,他怎么也搞不懂为什么格兰特要攻打亨利要塞。而同样站在这个高度上的人,比如说林肯总统,当他看到格兰特的计划时,其心情就像发现一瓶珍藏多年的美酒,喜不自禁,拍案叫绝。
        ———摘自《没有任何借口———提升执行力》

    《市场报》 (20040817 第二十六版)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70c5cadc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3bddf2a.html

《态度决定高度与高度决定态度.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