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三回望历史烟云

发布时间:2019-06-29 03:45:09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主题三回望历史烟云

  我们回望历史烟云,是为了了解过去,把握现在,展望未来。“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所有这些都在提醒人们,若是能吸取前人的智慧和经验、借鉴前人的失败与教训,认真思考,即便不能到达至善至美的境界,也可以使我们更清醒,更睿智。从应试的角度来考虑,考生提高自身的历史文化素养是十分必要的。诗歌鉴赏、文言文阅读的内容多半是历史事件的记录,即便是现代文阅读,考生的历史文化素养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答题质量。如2009年高考语文湖北卷的“站在的门口”这样的题目,考生就可以直接写成对历史的回望。适当地读点历史方面的书籍,考生不仅能够逐步走向人生的完善、完备和完美,能从容地应对各种人生考验,而且能够凭借过人的历史文化素养,在高考中胜人一筹。

  

  

  东林悲风

  □夏坚勇

  

  皇帝已经拿定了主意:这么多人抱成一团反对一个人,这很不正常。魏忠贤仅一家奴耳,且目不识丁,即使有点问题,谅与江山社稷无碍。可怕的倒是那些抱成一团的文化精英,你看他们振臂一呼,朝野倾动,招朋引类,议论汹汹,这帮人究竟意欲何为?难道寡人的宫阙也成了他们恣肆纵横的书院不成?得,我且小试刀锋,压一压他们的气焰。就是刀下有几个冤鬼,大不了过些年再平反昭雪,立块忠义碑得了。到了那时,岂不是又显出寡人的英明大度?

  我们且来看看在这种文明的背后……

  杨涟被打死时,“土囊压身,铁钉贯耳”,打手们又故意拖到几天以后才上报。当时正值盛夏溽暑,赤日炎炎,尸体全都溃烂。等到收殓时,仅得破碎血衣数片,残骨数根。“六君子”中的魏大中死后,魏忠贤拖了六天才准许从牢中抬出尸体。尸体实际上已骨肉分离,“臭遍街衢,尸虫沾沾坠地”。

  我实在找不出一个恰当的词句来形容中国文明史上曾经发生过的这一幕暴行,也弄不清这些迫害狂们究竟是什么心态。如果单单为了消灭政治上的对手,那么又何必对一具没有任何意志能力,也构不成丝毫现实威胁的腐尸这般糟践呢?

  答案就潜藏在下面这一段更加残忍的情节中。杨涟等“六君子”被残害身死后,打手们遵命用利刀将他们的喉骨剔削出来,各自密封在一个小盒内,直接送给魏忠贤亲验示信。有关史料中没有记载魏忠贤验看六人喉骨时的音容神态,但那种小人得志的刻毒大约不难想见。《三国演义》中写孙权把关羽的头装在木匣子里送给曹操,曹操打开木匣子,对着关羽的头冷笑道:“云长公别来无恙?”我一直认为,这是关于曹操性格描写中最精彩的一笔。但曹操这只是刻薄,还不是刻毒。魏忠贤是要远甚于此的,他竟然把“六君子”的喉骨烧化成灰,与太监们一齐争吞下酒。

  为什么对几块喉骨如此深恶痛绝?就因为它生在仁人志士的身躯上,它能把思想变成声音,能提意见,发牢骚,有时还要骂人。喉骨可憎,它太意气用事,一张口便大声疾呼,发表不同政见;喉骨可恶,它太能言善辩,一出声便慷慨纵横,凿凿有据,不顾社会效果;喉骨亦可怕,它有时甚至会闹出伏阙槌鼓、宫门请愿那样的轩然大波,让当权者蹀躞内廷,握着钢刀咬碎了银牙。因此,在中国历史上,从屈原、司马迁到那个在宣德门外带头闹事、鼓动学潮的太学生陈东,酿成自己人生悲剧的不都是这块不安分的喉骨吗?禁锢、流放、鞭笞、宫刑,直到杀头,权势者的目的不都是为了最大限度地扼制你的喉骨,不让你讲真话吗?魏忠贤这个人不简单,他对政敌的认识真可谓深入到了骨髓:你们文人其实什么也没有,就是有那么点骨气。这“骨气”之“骨”,最要紧的无非两处,一为脊梁骨,一为喉骨。如今,脊梁骨已被我的棍棒打断。对这块可僧可恶亦可怕的喉骨,我再用利刀剔削之,烈火烧化之,美酒吞食之,看你还有“骨气”不?

  鞭声血雨中飞扬着一群险恶小人的狞笑,这狞笑浸染了中华史册的每一页,使之变得晦暗而沉重……

  (选自《湮没的辉煌》,有删改)

  

  文人无权无势,他们所有的无非是身上的骨气――脊梁和喉骨。他们知道自己与那些当权的奸佞小人无法抗衡,但是他们仍义无反顾,为的是政通人和,为的是天下大同。他们相信这些不应仅仅出现在圣贤的书籍中,还应该出现在现实的世界里。于是他们呐喊,鼓噪,结果厄运就不可避免地降临了。透过血雨腥风,我们看到了当权者的罪恶,也看到了民族的脊梁。中华五千年文明长存于世,不是因为有皇帝,不是因为有佞臣,而是因为有这样一批有着不屈灵魂的仁人志士。

  

  

  圆明园残简

  □王和声

  

  一

  读圆明园,如同读一册简牍散佚的残简,断章残句,我无法标点。

  她原本是一篇美文,行云流水的音律,跌宕平仄的韵脚。朗之吟之,如痴如醉。

  读圆明园,如同一串线断丝裂的玉链,遗珍散珠,蒙尘染垢,我捧玉心焚。

  她原本是一身珠光宝气,晶莹剔透,瑞光四射。抚之玩之,如梦如幻。

  雨果从巴黎圣母院走来读她,他如痴如醉了:“一个几乎是超人的民族的想象力所能产生的成就尽在于此。……请您想象有一座言语无法形容的建筑,某种恍若月宫的建筑,这就是圆明园。”“请假设人类幻想的某种令人眼花缭乱的洞府,其外貌是神庙,是宫殿,那就是这座名园。”“要是说,大家没有看过它,但大家梦见过它。”

  如今我却不能读到她,不能在梦中看到她。

  186010月的一天,雨果看到“两个强盗闯进了圆明园,一个强盗洗劫,一个强盗放火。……将受到历史制裁的这两个强盗,一个叫法兰西,另一个叫英吉利”。

  186010月的这一天,简毁珠散,日月无光。

  我梦中的圆明园哟,我捧玉心焚的圆明园!

  二

  这儿叫“大水法”,那是老佛爷给她的称呼。西洋人叫“喷泉”,一个很文明的名词。

  大水法,圆明园最壮观的喷泉。那只威风凛凛的大铜狮,头顶喷出7层水帘;菊花形椭圆喷池中心的梅花鹿,鹿角喷水8柱;两侧10只铜狗从口中喷出水柱直射鹿身,溅起朵朵浪花;左右那两座13层的方形喷水塔,塔顶与四周88根喷管交织成网。若喷泉全部开放,有如山洪暴发,声闻里许。

  当年,老佛爷坐在对面的“观水法”观赏这个奇景。英国那个“文明”的使臣马戈尔尼,也在这儿瞻仰过水法奇观。他觉得这奇观不应该在不文明的大清帝国,他觉得中国人不配享受这大水法。这大水法应该搬到英吉利去叫大喷泉,如同将香港掳掠到米字旗下,那美丽的海湾就取了那位女皇亚历山大维多利亚的名字,叫做维多利亚湾。

  于是,英吉利开来坚船利炮就这样做了。英法联军闯入这宫廷禁地,将珍宝财物抢掠一空,焚火3天,烟尘蔽日。万园之园,顷刻化为灰烬。

  如今的大水法,那石龛式门洞如同一颗不屈的头颅,如同一副不倒的铮铮铁骨,昂然屹立在翠绿的苇丛。

  她不会流泪了,喷泉早已干涸;她不会声如山洪了,她已喉干嗓哑。

  我百年蒙屈的大水法哟,我撕肝裂胆的大水法!

  (选自《时文经典》20057月,有删改)

  

  列宁曾经说过:“忘记历史等于背叛!”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中,有高潮也有低谷,有辉煌盛世也有屈辱和痛苦。圆明园是其中最不忍卒读的残简,里面记载着的不仅是百年前中华民族的愤怒,而且记载着中华民族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精神。一段历史,凄切哀婉;一曲壮歌,荡气回肠;一篇美文,激情澎湃。生长在神州大地上的华夏儿女,黑头发黄皮肤的炎黄子孙,让我们牢记这一段民族的耻辱,继续追寻龙的精神,为中华崛起而奋斗吧!

  

  

  小草在歌唱(节选)

  □雷抒雁

  

  一

  风说:忘记她吧!

  我已用尘土,

  把罪恶埋葬!

  雨说:忘记她吧!

  我已用泪水,

  把耻辱洗光!

  是的,多少年了,

  谁还记得

  这里曾是刑场?

  行人的脚步,来来往往,

  谁还想起,

  他们的脚踩在

  一个女儿、

  一个母亲、

  一个为光明献身的战士的心上?

  只有小草不会忘记。

  因为那殷红的血,

  已经渗进土壤;

  因为那殷红的血,

  已经在花朵里放出清香!

  只有小草在歌唱。

  在没有星光的夜里,

  唱得那样凄凉;

  在烈日暴晒的正午,

  唱得那样悲壮!

  像要砸碎礁石的潮水,

  像要冲决堤岸的大江……

  二

  正是需要光明的暗夜,

  阴风却吹灭了星光;

  正是需要呐喊的荒野,

  真理的嘴却被封上!

  黎明。一声枪响,

  在祖国遥远的东方,

  溅起一片血红的霞光!

  呵,年老的妈妈,

  四十多年的心血,

  就这样被残暴地泼在地上;

  呵,幼小的孩子,

  这样小小年纪,

  心灵上就刻下了

  终生难以愈合的创伤!

  我恨我自己,

  竟睡得那样死,

  像喝过魔鬼的迷魂汤,

  让辚辚囚车,

  碾过我僵死的心脏!

  我是军人,

  却不能挺身而出,

  像黄继光,

  用胸脯筑起一道铜墙!

  而让这颗罪恶的子弹,

  射穿祖国的希望,

  打进人民的胸膛!

  我惭愧我自己,

  我是共产党员,

  却不如小草,

  让她的血流进脉管,

  日里夜里,不停歌唱……

  (选自《小草在歌唱》)

  

  “文革”时期,共产党员张志新因为坚持真理而牺牲在四人帮的屠刀下。“文革”后,诗人以此为题材,写了诗集《小草在歌唱》,讴歌烈士,鞭挞暴政。当年,这首诗引起了巨大的社会反响;多年后的今天,依然有人在阅读它,朗诵它。这首诗之所以感人,除了题材之特殊,思考之深刻,情感之饱满,还在于形象之生动。诗人和小草对话,小草向诗人讲述烈士的不平,诗人面对小草痛苦地解剖自己的灵魂,物我互动,感人至深。

  【宋连/供稿】

  

  

  最后一位戴罪的功臣

  □梁衡

  

  既然中国近代史是从1840年鸦片战争算起,那么禁烟英雄林则徐就是近代史上第一人。可惜这个第一英雄刚在南海点燃销烟的烈火,就被发往新疆接受朝廷给他的处罚。功与罪在瞬间便交织在一个人身上,将其扭曲再造,像原子裂变一样,产生出一个意想不到的结果。

  道光在禁烟问题上本来就犹豫,大臣也分为两派。我推想,是林则徐那篇著名的奏折,指出若再任鸦片泛滥,几十年后中原将“几无可以御敌之兵”“无可以充饷之银”,狠狠地击中了道光的私心。他感到家天下难保,所以就鞭打快牛,顺手给了林则徐一个禁烟钦差。林则徐上任只有一年半,在18409月就被革职贬到镇海。第二年7月又被“从重发往伊犁效力赎罪”。就在林则徐赴疆赎罪的途中,黄河泛滥,在军机大臣王鼎的保荐下,林则徐被派赴黄河戴罪治水。半年后治水完毕,所有的人都论功行赏,唯独他得到的却是“仍往伊犁”的谕旨。林则徐就是在这样一而再、再而三的打击下西出玉门关的。他以诗言志:“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谪居正是君恩厚,养拙刚于戍卒宜。”这首诗前两句刻画出他的铮铮铁骨,刚直不阿,后两句道出了他的牢骚与无奈:给我一个贬谪休息的机会,这是皇上的大恩啊,去当一名戍卒正好养拙。你看这话是不是有点像柳永的“奉旨填词”和辛弃疾的“君恩重,且叫种芙蓉”?但不同的是,柳永被弃于都城闹市,辛弃疾被闲置在江南水乡,林则徐却被发往大漠戈壁。辛、柳只是弃而不用,而林则徐却被钦定为一个政治犯。

  但是,自从林则徐开始西行赎罪,随着离朝廷渐行渐远,朝中那股阴冷之气也就渐趋淡弱,而民间和中下层官吏对他的热情却渐渐高涨。这种强烈的反差不仅当年林则徐没有想到,就是一百多年后的我们也为之惊喜。

  林则徐在广东和镇海被革职时,当地群众就表达出了强烈的愤懑。他们不管皇帝老子怎样说,怎样做,纷纷到林则徐的住处慰问,人数之众,阻塞了街巷。他们为林则徐送靴,送伞,送香炉、明镜,还送来了52面颂牌,痛痛快快地表达着自己对民族英雄的敬仰和对朝廷的抗议。林则徐治河之后又一次遭贬,中原立即发起援救高潮,开封知府邹鸣鹤公开宣示:“有人能救林则徐者酬万金。”林则徐自中原出发后,一路西行,接受着为英雄壮行的洗礼。不论是各级官吏还是普通百姓都争着迎送,都想尽力为他做一点儿事,以减轻他心理和身体上的痛苦。山高皇帝远,民心任表达。1842821日,林则徐离开西安,“自将军、院、司、道、府以及州、县、营员送于郊外者三十余人”。抵兰州时,督抚亲率文职官员出城相迎,武官更是迎出十里之外。过甘肃古浪县时,县知事到离县31里外的驿站恭迎。林则徐西行的沿途茶食住行都被安排得无微不至。进入新疆哈密,办事大臣率文武官员到行馆拜见林则徐,又送坐骑一匹。到乌鲁木齐,地方官员不但热情接待,还专门为他雇了大车五辆、太平车一辆、轿车两辆。18421211日,经过4个月零3天的长途跋涉,林则徐终于到达新疆伊犁。伊犁将军布彦立即亲到寓所拜访,送菜,送茶,并委派他掌管粮饷。这哪里是监管朝廷流放的罪臣啊,简直是欢迎凯旋的英雄。林则徐是被皇帝远远甩出去的一块破砖头,但这块破砖头还未落地就被中下层官吏和民众轻轻接住,并以身相护,安放在他们中间。

  林则徐是皇家钦定的中国古代最后的一位罪臣,又是人民托举出来的近代史开篇的第一位功臣。

  (选自《人民文学》2001年第9期,有删改)

  

  1.文章第一自然段画线句子里的“一个意想不到的结果”具体指什么?画线句子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2.文章第二自然段为什么要写到柳永和辛弃疾?

  3.根据上下文,解释下面两句话的含意。

  (1)所以就鞭打快牛。

  (2)山高皇帝远,民心任表达。

  4.文章第四自然段组织材料很有特点。请任选一点,作简要分析。

  5.文章标题有怎样的含意?试作探讨。

  

  译书与中国近代化

  □陈志勇

  

  早在汉唐时期,我国就发生过大规模的佛经翻译活动,由此涌现出的一大批译著多以佛教为主,兼有其他各教。其社会意义主要是宗教的传播。宗教的传播又往往同时伴随着文化的流通。文化交流愈广泛,宗教发展也愈充分。日益广泛的文化交流推动了社会的繁荣。

  明末清初年间,西方天主教耶稣会传教士的译著在中国出现。在耶稣会传教士中,利玛窦堪称杰出的代表。他入乡随俗,将基督教与儒教相联系,力求说明基督教与儒教的一致性;他还“以学术为媒”,努力用知识与文化去争取中国的士大夫,向他们展示西方日益发展的科学技术,借以抬高西方文化在中国的地位。欧洲传教士远航东来,其社会意义已远不止于宗教,而是带来了有关西方世界的新信息。西学东渐由此拉开帷幕。

  19世纪初,随着资本主义对中国的扩张,西方传教士再次来华,除了翻译《圣经》以外,他们还编译各国历史、地理和制度方面的书。传教士们继续沿用传播科学的方法,以作为他们在中国活动的媒介。主要是在沿海地区少数教民及上层官僚士大夫中间流传,内容逐步推广到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各个领域,其影响也日益扩大。

  自洋务运动到戊戌维新时期的译书活动则由传教士逐渐转为以官方为主。尽管近代中国官方译书从林则徐便已开始,但是严格地说,由朝廷出面设置机构,组织人员,长时间比较系统地翻译西书,还是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这时朝廷从事翻译工作的主要机构是同文馆和江南制造局翻译馆。前者译书内容以世界知识,包括各国历史、国际法和有关史论为主;后者的译书以应用科学为主。1901年,刘坤一、张之洞奏请在南京设立江楚编译局。这样,从中央到地方,自上而下地形成了一个官方译书系统。官方译书主要还是以应用科学为主,重点是在兵学知识、工艺制造和自然科学理论方面,特别是数学、物理和化学方面。这和当时的国内需求和朝廷的政策是分不开的。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6fe9eecc591b6bd97f192279168884868762b899.html

《主题三回望历史烟云.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