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柴科夫斯基《四季·十一月》

发布时间:2023-03-20 22:29:24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浅析柴科夫斯基《四季·十一月》
作者:牛冰洋
来源:《北方音乐》2017年第04
【摘要】柴科夫斯基是享誉国际乐坛的音乐大师,他的创作涉及了众多体裁。本文以柴科夫斯基的钢琴组曲《四季》中的《十一月·在马车上》为研究对象,从曲式、和声、作曲技法以及音乐结构中的联系入手,更加系统地对其进行分析。并且结合古典主义时期和浪漫主义时期音乐风格的不同,对柴科夫斯基的音乐进行更深层的剖析。
【关键词】柴科夫斯基;《四季》;《十一月——在马车上》;曲式;和声;作曲技法;音乐结构
【中图分类号】J6241【文献标识码】A柴科夫斯基是一位享誉国际乐坛的音乐大师,他创作范围广,涉及的体裁多。他在音乐中抒发自己的情感,旋律似乎是他的灵魂,作品的戏剧性和悲剧性更是深刻感人。他的作品热情奔放却又不失温柔细腻,富含了浪漫主义、民族主义和人文情怀。柴科夫斯基所创作的作品是音乐史上的一座里程碑也是灿烂夺目的瑰宝。
《四季》是柴科夫斯基受圣彼得堡《月刊》的邀请,每月发表一首钢琴曲,他创作的十二首钢琴曲分别描绘了俄罗斯每个季节不同的美丽情境,体现了柴科夫斯基对祖国、大自然以及对生活的热爱。《十一月·雪橇》又名《在马车上》,从标题就可以联想,骏马拉着雪橇在广阔的雪原上奔驰。
乐曲采用的是复三部曲式结构。第一部分是单主题的单三部曲式,第二部分是重复的三声中部,再现部是变化再现,并在结尾处对主题进行扩充,起到了尾声的作用。一、曲式结构以及和声布局
(一)第一部分(127小节):单主题的单三部曲式
A乐段(18小节)为平行型,开放性的方整乐段(4+4),主调为E大调。前四小节是第一乐句,同时也是全曲的核心旋律,具有浓郁的俄罗斯民族音乐风味。该乐段的和声在主和弦上进行持续,直至第7小节和第8小节,似乎转为#g小调(谱例1)。#g小调是E大调属方向调即B大调的关系小调,暗含了#g小调与E大调的关系。乐段结束时终止于#g小调的主和弦,但是旋律并没有在主和弦稳定持续地进行或停留,且没有处于强拍强位,更多的是起到了色彩变化和过度连接的作用。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B乐段(917小节)为E大调,有连接的平行型,开放性非方整乐段(4+5)。第一句由下属到属方向终止,是半成终止。第二句的终止为下属到属的进行,是半终止。第17和声序进为属--副下属-属(谱例2),预示了主和弦的出现。
A’乐段(1827小节)是A乐段的变化重复(4+4+2),织体沿用B段的分解和弦型织体,和声依然为主持续,使整个单三部曲式更为统一。旋律由单选律变为和声型旋律,对旋律进行描粗,使音响更为浓厚,更加强调主旋律。最后两小节为扩充连接。(二)三声中部(28-42小节)重复的平行非方整开放性乐段
G大调的Ⅱ级开始,而其前两小节的和弦恰好是G大调Ⅱ级上构成的属和弦,暗含了属主关系。2831小节为第一乐句,前半句从G大调回归主调E大调。3237小节为第二乐句,在33小节中由G大调转为其属方向的D大调,是为了重复时回归该段的主调,即属调为主调做准备。重复后于38小节转为E大调,进行属持续至该部分结束。(三)再现部(4375小节)
A1段(4350小节)段旋律由高声部移至低声部,高声部的音乐材料由三声中部的尾部连接延续过来。在B1段与A1’之间加入了两小节连接部分,连接出现的方式依然是主题的背景音乐先现。由69小节的最后一拍开始,低声部的旋律是主题的四次模进,且有阻碍终止,具有尾声的作用,但是低音保持了主音持续至结尾,暗示音乐的结束。二、作曲技法及乐曲结构安排
乐曲开始的时候,使用了主题动机先现的手法,即将主题拆解、变形,预示主题形象、情感。第一小节的前三拍是主题动机的先现(谱例3),在第四拍时主题正式出现(谱例4),起到了弱起的效果。其节奏也很有特点,主和弦以主持续的方式贯穿乐段,位置处于次强拍,未与旋律成严格对应,形成了切分节奏的效果(谱例5),在听觉上更有推动力。结合古典时期的音乐分析,古典时期音乐主题发展严谨,具有严谨的功能和声进行,即主下属主,强调和声与旋律的对应,旋律由和声发展而来。而浪漫时期的音乐更加细腻,更多的是具有人文情怀。歌唱性的曲调进入了器乐曲的领域,旋律的地位处于更重要的位置,和声只是音乐的骨架,没有与旋律进行严格、刻板对应。因此该乐段为开放性乐段。由此可见,柴科夫斯基的音乐处理极为巧妙,和声布局似乎是终止并收拢于主和弦,听觉上却有流动性,具有继续向前发展的趋势。在A段中出现的#g小调,则体现了主调及其属方向小调的调性色彩对比,B段回归主调做准备。
B段的主题由A段主题动机的逆行变换得来(谱例6),旋律大量使用换音、倚音等和弦外音使旋律更为柔和。由于乐曲整体为复三部曲式,因此在其中部势必会形成对比。但是,在乐曲的第一部分,采用了单主题的单三部曲式,是为了将这一部分的对比弱化,如果过多强调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该部分的对比,则会造成音乐整体对比的不鲜明。在这一乐段中使用的对比手法为织体部分的对比,从柱式和声型织体改为琶音式的分解和弦。
在三声中部部分,旋律出现小二度的前倚音跳音,具有情境描绘的作用,如若第一部分描绘的是白雪皑皑的辽阔景象,那么这一部分则描绘了骏马拉着雪橇在雪地上奔驰的景象。该段为整首曲子的对比部分。有两种对比手法,和声对比:出现E大调,是为了强调和巩固主调的地位。旋律对比:由抒情的旋律改为描述情境的欢快旋律。本段的规模不大,使用了重复的手法对这一部分进行了加长,防止音乐整体布局的不平衡。40小节出现新的材料(谱例7),使其成为连接,预示了再现部的主题背景音乐。
再现部使用了音乐先现的手法,和乐曲开始时主题先现有同工之妙。不同的是,本段没有用先现主题,而是先现音乐背景。轻巧的跳音具有拟声的作用,模仿了欢快的铃声。尾声的前两次模进是下三度关系的模进,后两次是前两次低八度進行了重复,也是对尾声的意韵进行加浓。在最后一次模进中,节奏拉宽一倍,与高声部进行了对比,给人以悠远的意境。三、结语
在《十一月》中,每一个乐句都有不同的层次,不论是旋律高低,或是音乐不同的浓淡,层次的划分防止了相同和声的反复、累赘。以上所说的预示、准备以及暗含的和声关系等都体现了一个道理,即音乐从各个角度来看,都是有因有果,相互呼应,所有的作曲手法都是有目的、有根据的。
柴科夫斯基非凡的音乐天赋也是由坚实的作曲技法和理论做支撑的。同时,也给我们以启发:分析音乐的时候,不仅要结合作曲家所处的社会背景和人文背景,更要仔细研究乐谱中所表达的内容,从乐谱和音频入手,丝丝剥茧,用理论证实情感。感性分析和理论分析两者缺一不可。
柴科夫斯基的作品多富有俄罗斯民间音乐的素材,且情绪多忧郁、悲伤。《四季》用各种情绪描述了俄罗斯的四季风情,在欣赏的时候要深入音乐,结合自己的内心感受,那样才能体会到柴科夫斯基深沉的民族情怀。参考文献
[1]李虹.《柴科夫斯基〈十一月——雪橇〉曲式分析》[J].音乐生活,2012.[2]刘琨.《古典及浪漫主义时期西方音乐风格特点剖析》[J].东北师大学报,2010.作者简介:牛冰洋(1993),女,河南大学艺术学院2016级专业性硕士,研究方向:作曲。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6f111ea7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7ecdde3.html

《浅析柴科夫斯基《四季·十一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