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龙讲解词参考

发布时间:2013-10-24 23:11:40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恐龙广场”展区(中央大厅)

恐龙,1.6亿年前地球上生活过的一群最成功的动物!

恐龙王朝纵跨了三叠纪、侏罗纪、白垩纪! 主宰地球1.6亿年!而出现于晚生代第四纪的人类,主宰地球仅为200余万年!人类的命运与恐龙的过去息息相关,如果它们没有灭亡,人类也就永远不可能称霸地球。本展区以恐龙为主题,展出了三具出土自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的稀有恐龙化石:许氏禄丰龙、双脊龙、阿纳川街龙化石。

许氏禄丰龙

193810月,中国古生物学奠基人杨钟健教授及其助手在禄丰盆地的“红层”中发现了举世闻名的禄丰恐龙化石,这一发现揭开了中国恐龙发掘研究史上最辉煌的一页,奠定了中国恐龙学研究的基础。从此禄丰被誉为“中国恐龙之乡”,成了中外古生物学家研究恐龙的圣地。由于许氏禄丰龙是中国科学家发现并命名的第一种恐龙,因此堪称“中国第一龙”,禄丰龙属于原蜥脚类恐龙。

本化石于200642554出土于禄丰县金山镇北厂村委会沙湾村后山,它长7.1,高2.6,生长于中生代侏罗纪早期,距今1.8亿年,完整率达到90%

禄丰龙是一个中等大小的恐龙,乍看之下,大小与现代的马差不多,但有一条长长的尾巴。脖子很长,脖子上的脊椎骨构造简单,表明它的脖子不是很灵活的。脖子的顶端长着一个小的三角形的头,与整个身躯比较起来,头显得太小了。头骨构造也很简单,各孔都较小,说明它没有强壮的肌肉附着其上。嘴巴长,颚骨的关节面与牙齿几乎处于一个水平面上。牙齿细小,样子像周围有锯齿的小树叶,这样的牙齿便于吞食植物。水平式的关节,对磨碎食物很有利,这种关节的方式与吃草的牛、马有相似之处。

禄丰龙的后肢粗壮,股骨(大腿骨)比胫骨(小腿骨)要长一些,前肢较后肢短,约等于后肢的三分之一。它的脚上有五趾,趾端有粗大的爪。可以想像禄丰龙在活着的时候,它漫步在湖泊,沼泽的岸边也多用两足行走,边走边吞食植物的嫩叶嫩枝。在觅食或休息时也可能使前肢着地,弓背而行,这种行动促使它进一步适应环境而向四足的、巨大的蜥脚类进化。

化石栩栩如生的再现了“许氏禄丰龙”肉搏时的凶猛。

双脊龙

中国双脊龙20065月出土于禄丰县中村乡棠海村石碑坡,是世界上极为罕见的型恐龙化石。双脊龙属角冠龙类肉食恐龙,生存于侏罗纪早期,最早发现于美国亚利桑那州,因头顶上一对半月形的脊冠而得名。中国双脊龙长7,高3,身材“苗条”,行动敏捷,头骨硕大,颌骨发达,牙齿的前后边缘上还有小的锯齿,这都显示出它非凡的捕猎能力。前上颌骨与上颌骨联接得不紧固,存在一个裂凹,最开始古生物学家推测是用来便于将尖嘴伸进动物尸体的腹腔中吃腐肉,现在则认为是捕鱼的利器。它头顶的一对半月形的脊冠可能仅用于装饰,因为这些脊冠并非实心,而是布满通道,这使其相当脆弱,不可能作为武器。后肢也足够粗壮有力,长有利爪。目前双脊龙化石发现的数量十分稀少,十分珍贵。

阿纳川街龙

阿纳川街龙属蜥脚类恐龙,生存于侏罗纪晚期,距今1.58亿年。本化石于2007712出土于云南禄丰世界恐龙谷大遗址,因发现于云南省楚雄州禄丰县川街镇,因此得名为阿纳川街龙。本具阿纳川街龙骨骼化石全长约27,是目前国内博物馆内展出的体积最大的恐龙化石,也为亚洲最大的恐龙,是恐龙世界的巨无霸。

从外形可见在脖子的尽头,川街龙有一个非常小,仅有60厘米的脑袋。这和它庞大的身体,长长的脖子看似不成比例,头部的大小甚至不及一块脊椎骨。顺着川街龙庞大的身躯向下延伸,躯体末端,有一条长而有力的尾巴,长长的尾巴可保持身体的平衡,就像一只船的尾舵,在行进中提供一个支点。川街龙的肩带非常有力,不但能牢固连接前肢和躯干,而且能减少前肢落地时的震动,保持身体的稳定,川街龙的四条腿,像四个擎天立柱,支撑着庞大的身体。在腿的末端,长有大而圆的巨型脚掌,上面有短而粗的脚趾。脚趾末端有脚爪,能牢牢地抓住脚下的泥土防止意外摔倒。可以想象,这群庞然大物穿行于茂密的森林中时,整个大地都会为之震颤。恐龙们纷纷避让,植物在它们面前折断,天地间充盈回响着川街龙进食的巨大声响。

三具恐龙将模拟恐龙时代的“肉搏”场景:许氏禄丰龙和双脊龙的骨骼化石被摆放为相互撕咬搏斗的姿态,而身材高大的阿纳川街龙正在低头观望。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6d63583b6c175f0e7dd1371c.html

《恐龙讲解词参考.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