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汐与海浪的成因

发布时间:2014-06-25 11:20:46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潮汐

本词条介绍的是潮汐(自然现象),更多含义,请参阅潮汐(多义词)

潮汐现象是指海水在天体(主要是月球和太阳)引潮力作用下所产生的周期性运动,习惯上把海面垂直方向涨落称为潮汐,而海水在水平方向的流动称为潮流。是沿海地区的一种自然现象,古代称白天的河海涌水为,晚上的称为,合称为潮汐

目录

1基本信息

2概述

定义分类

形成原因

3推算

4咸潮介绍

5能源

6开发利用

发电应用

军事应用

7世界名潮

8扩展介绍

1基本信息

潮汐

【词目名称】潮汐;

【词目拼音】cháoxī

【基本解释】

由于月亮和太阳的引力而产生的周期性运动。

特指海潮。

【引证解释】

在月球和太阳引力作用下,海洋水面周期性的涨落现象。在白天的称潮,夜间的称汐,总称潮汐。一般每日涨落两次,也有涨落一次的。外海潮波沿江河上溯,又使的江河下游发生潮汐。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归心》:潮汐去还,谁所节度?宋苏辙《和子瞻雪浪斋》:门前石岸立精铁,潮汐洗尽莓苔昏。明刘基《江行杂诗》之七:坤灵不放厚地裂,应有潮汐通扶桑。叶圣陶《穷愁》:赌窟既破,全市喧传,群来聚视博徒何如人,市嚣乃如潮汐。

2概述

海水有一种周期性的涨落现象:到了一定时间,海水推波助澜,海水迅猛上涨,海水的这种运动现象就是潮汐。

随着人们对潮汐现象的不断观察,对潮汐现象的真正原因逐渐有了认识。我国古代天文学家余靖(字安道)在他著的《海潮图序》一书中说:潮之涨落,海非增减,盖月之所临,则之往从之。哲学家王充在《论衡》中写道:涛之起也,随月盛衰。指出了潮汐跟月亮有关系。到了17世纪80年代,英国科学家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之后,提出了潮汐是由于月亮和太阳对海水的吸引力引起的假设,科学地解释了产生潮汐的原因。

潮汐是所有海洋现象中较先引起人们注意的海水运动现象,它与人类的关系非常密切。海港工程,航运交通,军事活动,渔、盐、水产业,近海环境研究与污染治理,都与潮汐现象密切相关。尤其是,永不休止的海面垂直涨落运动蕴藏着极为巨大的能量,这一能量的开发利用也引起人们的兴趣。

定义分类

由于日、月引潮力的作用,使地球的岩石圈、水圈和大气圈中分别产生的周期性的运动和变化,总称潮汐。作为完整的潮汐科学,其研究对象应将地潮、海潮和气潮作为一个统一的整体,但由于海潮现象十分明显,且与人们的生活、经济活动、交通运输等关系密切,因而习惯上将潮汐(tide)一词狭义理解为海洋潮汐。固体地球在日、月引潮力作用下引起的弹性塑性形变,称固体潮汐,简称固体潮或地潮

潮汐

海水在日、月引潮力作用下引起的海面周期性的升降、涨落与进退,称海洋潮汐,简称海潮

大气各要素(如气压场、大气风场、地球磁场等)受引潮力的作用而产生的周期性变化(如81224小时)称大气潮汐,简称气潮

其中由太阳引起的大气潮汐称太阳潮,由月球引起的称月球潮汐

根据潮汐周期又可分为以下三类:

半日潮型:一个太阳日内出现两次高潮和两次低潮,前一次高潮和低潮的潮差与后一次高潮和低潮的潮差大致相同,涨潮过程和落潮过程的时间也几乎相等(6小时12.5分)。我国渤海、东海、黄海的多数地点为半日潮型,如大沽、青岛、厦门等。

全日潮型:一个太阳日内只有一次高潮和一次低潮。如南海汕头、渤海秦皇岛等。南海的北部湾是世界上典型的全日潮海区。

混合潮型:一月内有些日子出现两次高潮和两次低潮,但两次高潮和低潮的潮差相差较大,涨潮过程和落潮过程的时间也不等;而另一些日子则出现一次高潮和一次低潮。我国南海多数地点属混合潮型。如榆林港,十五天出现全日潮,其余日子为不规则的半日潮,潮差较大。不论那种潮汐类型,在农历每月初一、十五以后两三天内,各要发生一次潮差最大的大潮,那时潮水涨得最高,落得最低。在农历每月初八、二十三以后两三天内,各有一次潮差最小的小潮,届时潮水涨得不太高,落得也不太低。

形成原因

在不考虑其他星球的微弱作用的情况下,月球和太阳对海洋的引潮力的作用是引起海水涨落的原因。引潮力又是怎样的一种力呢?在物理学看来,在非惯性系下,引潮力是月球的万有引力和与之对应的惯性力,还有太阳的万有引力和与之对应的惯性力等四种力的合力。有的资料提到离心力也是引潮力的分力之一,物理学中有离心现象的提法,却没有离心力的概念和定义。不过离心力的本意正是惯性力。

只用月球的引力作用解释不了,为什么涨潮现象同时发生在地球离月球最近的海面和离月球最远的海面这两个区域,从而使球形的海平面变成纺锤体形,如图。同样太阳的引力也是如此。截止到2012年,物理学界出现了最新颖的重力概念和定义。定义的内容是:在静力学范围内,以放置物体的支撑物或物体自身为非惯性参照物,重力是物体所受各万有引力与各惯性力的合力。该定义能成功地解释潮汐成因。这里要注意的是,在把各星球看做质点的情况下,求地面上物体的重力时,只有地球对物体的万有引力和与物体随地球自转的向心力对应的惯性力参加运算,其他各星球的万有引力都和与之对应的惯性力抵消了。详细论述请看重力词条

潮汐的形成原因如下:

先说月球的作用。把地球和月球看做质点,说月球绕地球做圆周运动,实际上是月球和地球都绕二者的共同质心做圆周运动,只是地球的圆周轨道小得多。(双星的两个质量相近的星球的圆周轨道近似相等)以地心为非惯性参照物,地球质点受到月球质点的万有引力正是地球质点绕共同质心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而此向心力对应的惯性力与此向心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所以地球质点受月球质点的万有引力与这个惯性力相互抵消。

既然地球被看做质点,就可以把地球上物体的运动轨迹和动力学规律看做与地球质点完全一样。这样物体受的月球的万有引力和与之对应的惯性力相互抵消。

实际上地球的体积很大,在离月球最近的地面上的物体,绕地、月共同质心做圆周运动的轨道半径明显小于地球质点的轨道半径,物体所受月球的万有引力就会大于所受对应的惯性力,这两个力不能再抵消,其合力与物体受地球的万有引力方向相反,使物体的重力明显变小。如果所说的物体是这里的海水,那么这里就会有涨潮发生。用同样的方法研究离月球最远的地面上的物体,月球对此处物体的万有引力小于与之对应的惯性力,它们的合力又是与地球对此处物体的万有引力方向相反,也是使物体的重力明显变小。所以在离月球最远的那部分海水同时也会有涨潮发生。这就使本应是球形的海平面微微呈现出纺锤体形状。

研究太阳对潮汐的作用,与研究月亮作用的方法相同。如果认为地球绕太阳的中心做圆周运动,问题就简单了。这里不做详细论述。

地潮、海潮和气潮的发生都是上述原因引起的,三者之间互有影响。因月球距地球比太阳近,月球与太阳引潮力之比为115,对海洋而言,月亮潮比太阳潮显著。大洋底部地壳的弹性和塑性导致潮汐形变,会引起相应的海潮,即对海潮来说,存在着地潮效应的影响;而海潮引起的海水质量的迁移,改变着地壳所承受的负载,使地壳发生可复的变曲。气潮在海潮之上,它作用于海面上引起其附加的振动,使海潮的变化更趋复杂。

这种能量通过浅海区和海岸区的磨擦,以1.7TW(1.7x10^12W)的速率消散。

3推算

在很早以前,古人就已经观察到了潮汐的现象。在我国古代,把发生在白昼的海水涨落称为;把发生在黑夜的海水涨落称为,合称潮汐。我国古代的先民已察觉到潮汐同月球有关系,因而古语曰:涛之起也,随月盛衰。虽然古人观察到了潮汐与月球有关,但并没有对其原理做出解释。[1]

直到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拉普拉斯才从数学上证明潮汐现象确实是由太阳和月亮、地球三者的关系形成的,而且主要是由月亮的引力造成的。月球引力和太阳引力的合力是引起海水涨落的引潮力。因为月球距地球比太阳近,所以对海洋而言,月亮潮比太阳潮显著。
  太阳的引力潮虽然不算太大,但能影响潮汐的大小。有时它和月球形成合力,相得益彰。
  
  在月相为下弦时,即农历的二十三时,太阳引潮力和月球引潮力互相抵消了一部分,所以就发生了小潮说。
  
  在月相为上弦时,即农历的初八时,太阳引潮力和月球引潮力互相抵消了一部分所以就发生了小潮说。
  有些生物学家认为,潮汐的变化很可能推动生命的进化过程。涨潮时,海水拍击海岸;退潮时,把大片浅滩暴露在阳光下。原先栖息在海洋中的某些生物,在海陆交界的潮间带经受了锻炼,使海洋生物的登陆成为可能,一些坚强的生命就在这海陆交界地带最先生存了下来。

潮汐的发生和太阳,月球都有关系,也和我国传统农历对应。在农历每月的初一即朔点时刻处太阳和月球在地球的一侧,所以就有了最大的引潮力,所以会引起大潮,在农历每月的十五或十六附近,太阳和月亮在地球的两侧,太阳和月球的引潮力你推我拉也会引起大潮;在月相为上弦和下弦时,即农历的初八和二十三时,太阳引潮力和月球引潮力互相抵消了一部分所以就发生了小潮,故农谚中有初一十五涨大潮,初八二十三到处见海滩之说。另外在第天也有涨潮发生,由于月球每天在天球上东移13度多,合计为50分钟左右,即每天月亮上中天时刻(为1太阴日=2450分)约推迟50分钟左右,(下中天也会发生潮水每天一般都有两次潮水)故每天涨潮的时刻也推迟50分钟左右。

我国劳动人民在千百年来总结经验出来许多的算潮方法(推潮汐时刻)如八分算潮法就是其中的一例:简明公式为:

高潮时=0.8h×[农历日期-1(16)]+高潮间隙

上式可算得一天中的一个高潮时,对于正规半日潮海区,将其数值加或减1225(或为了计算的方便可加或减1224)即可得出另一个高潮时。若将其数值加或减612分即可得低潮出现的时刻——低潮时。但由于,月球和太阳的运动的复杂性,大潮可能有时推迟一天或几天,一太阴日间的高潮也往往落后于月球上中天或下中天时刻一小时或几小时,有的地方一太阴日就发生一次潮汐。故每天的涨潮退潮时间都不一样,间隔也不同。

4咸潮介绍

咸潮,主要是由旱情引起的,一般发生在上一年冬至到次年立春清明期间,由于上游江水水量少,雨量少,使江河水位下降,由此导致沿海地区海水通过河流或其他渠道倒流到内陆区域。咸潮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氯化物的含量上,按照国家有关标准,如果水的含氯度超过250毫克/升就不宜饮用。这种水质还会危害到当地的植物生存。

咸潮上溯属于沿海地区一种特有的季候性自然现象,多发于枯水季节、干旱时期。咸水上溯意味着位于江河下游的抽水口在咸潮上溯期间抽上来的不是能饮用、灌溉的淡水,而是陆地生命无法赖以生存的海水。我国的咸潮多发生在珠江口。

咸潮成因

1、降水减少

降雨比多年平均减少。降雨锐减导致江、湖、库水位急剧下降,降雨减少导致江河流量严重减少,上游少雨,源水水量减少,下游则受海水潮汐影响,形成咸潮。

2、沿江无序挖沙

非法采沙船导致河段已基本没有河沙;没有河沙河段正沿着大江大河自下溯江而上;过量滥采河沙造成河床严重下切,引发咸潮上溯。

3、海平面上升加剧咸潮蔓延

海平面上升与咸潮之间的关系引人注目。河口三角洲将遭受更为严重的洪水、风暴潮、涝灾和咸潮的袭击,面临被淹的危险。

4、生产和生活用水增加

随着经济急速发展,工业生产规模扩张,常住人口增长,生产和生活用水急剧增加,导致江河水流量减少,这使咸潮入侵日益严重。

咸潮危害

海水的氯化物浓度一般高于5000毫克/升,当咸潮发生时,河水中氯化物浓度从每升几毫克上升到超过250毫克。水中的盐度过高,就会对人体造成危害,老年人和患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等病人不宜饮用。水中的盐度高还会对企业生产造成威胁,生产设备容易氧化,锅炉容易积垢。在咸潮灾害中,生产中用水量较大的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金属制品、纺织服装等产业受到的冲击较大,其中一些企业不得不停产。

咸潮还会造成地下水和土壤内的盐度升高,给鱼米之乡的珠三角农业生产造成严重影响,危害到当地的植物生存。从广州市番禹区农村看到的情况令人触目惊心。在番禹石楼镇的一些稻田边,尽管水沟里蓄有一些水,然而田地却龟裂着。该镇因为咸潮,沟里的水咸度已达0.5%,而如果农作物饮用咸度超过0.4%的水,半个月后就会停止生长,甚至死掉。

水质性缺水对当地农业的影响是明显的。据统计部门统计数据显示:广州市番禹区2004年全区早稻面积计划完成6.5万亩,同比减少2.1万亩,近1/3的稻田无法下插;甘蔗面积5.2万亩,同比减少0.1万亩;常年蔬菜面积11万亩,同比减少1.8万亩。

咸潮防治

1、建立预警机制

加强对咸潮形成机理的研究,运用先进的超声波流速剖面仪等设备和技术,对咸潮实施同步的严密监测,并建立预警机制,建立协调机构,在咸潮到来之前做好防范。

2、采取调水以淡压咸

由于咸潮活动主要受潮汐活动和上游来水控制。潮汐活动可调节的余地有限,而上游径流的调节则是大有可为的。进入21世纪,抵御咸潮迫切要求水利枢纽的运作。

3、加强河道采砂管理

鉴于三角洲河段过量滥采河砂造成河床严重下切,引发咸潮上溯,有关部门应对严厉打击违法采砂行为。

4、节约用水

用水的严重浪费导致河流水位下降,加重咸潮的危害。所以,应提倡人们节约用水,提高水的利用效率,以减轻威潮的危害。

5能源

基本介绍

潮汐能是以位能的形态出现的海洋能,是指海水潮涨和潮落形成的水的势能。海水涨落的潮汐现象是由地球和天体运动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而引起的。在海洋中,月球的引力使地球的向月面和背月面的水位升高。由于地球的旋转,这种水位的上升以周期为12小时25分和振幅小于1m的深海波浪形式由东向西传播。太阳引力的作用与此相似,但是作用力小些,其周期为12小时。当太阳、月球和地球在一条直线上时,就产生大潮(springtides);当它们成直角时,就产生小潮(neaptides)。除了半日周期潮和月周期潮的变化外,地球和月球的旋转运动还产生许多其他的周期性循环,其

潮汐的形成

周期可以从几天到数年。同时地表的海水又受到地球运动离心力的作用,月球引力和离心力的合力正是引起海水涨落的引潮力。

潮差对比

除月球、太阳外,其他天体对地球同样会产生引潮力。虽然太阳的质量比月球大得多,但太阳离地球的距离也比月球与地球之间的距离大得多,所以其引潮力还不到月球引潮力的一半。其他天体或因远离地球,或因质量太小所产生的引潮力微不足道。根据平衡潮理论,如果地球完全由等深海水覆盖,用万有引力计算,月球所产生的最大引潮力可使海水面升高0.563m,太阳引潮力的作用为0.246m,夏威夷等大洋处观测的潮差约1m,与平衡潮理论比较接近,近海实际的潮差却比上述计算值大得多。如我国杭州湾的最大潮差达8.93m,北美加拿大芬地湾最大潮差更达19.6m。通过上升、收聚和共振等运动,使潮差增大。潮汐能的能量与潮量和潮差成正比。或者说,与潮差的平方和水库的面积成正比。和水力发电相比,潮汐能的能量密度很低,相当于微水头发电的水平。世界上潮差的较大值约为1315m,但一般说来,平均潮差在3m以上就有实际应用价值。

开发潜力

潮汐因地而异的,不同的地区常有不同的潮汐系统,它们都是从深海潮波获取能量,但具有各自独特的特征。尽管潮汐很复杂,但对任何地方的潮汐都可以进行准确预报。海洋潮汐从地球的旋转中获得能量,并在吸收能量过程中使地球旋转减慢。但是这种地球旋转的减慢在人的一生中是几乎觉察不出来的,而且也并不会由于潮汐能的开发利用而加快。这种能量通过浅海区和海岸区的摩擦,以1.7TW的速率消散。只有出现大潮,能量集中时,并且在地理条件适于建造潮汐电站的地方,从潮汐中提取能量才有可能。虽然这样的场所并不是到处都有,但世界各国已选定了相当数量的适宜开发潮汐能的站址。据最新的估算,有开发潜力的潮汐能量每年约200TW·h

关于发电

潮汐发电与普通水力发电原理类似,通过出水库,在涨潮时将海水储存的水库内,以势能的形势保存,然后,在落潮时放出海水,利用高、低潮位之间的落差,推动水轮机旋转,带动发电机发电。差别在于海水与河水不同,蓄积的海水落差不大,但流量较大,并且呈间歇性,从而潮汐发电的水轮机结构要适合低水头、大流量的特点。

潮能储量

全世界潮汐能的理论蕴藏量约为3×10^9kw。我国海岸线曲折,全长约1.8×10^4km,沿海还有6000多个大小岛屿,组成1.4×10^4km的海岸线,漫长的海岸蕴藏着十分丰富的潮汐能资源。我国潮汐能的理论蕴藏量达1.1×10^8kw,其中浙江、福建两省蕴藏量最大,约占全国的80.9%,但这都是理论估算值,实际可利用的远小于上述数字。

6开发利用

潮汐是由于日月引潮力的作用,使地球上的海水产生周期性的涨落现象。它不仅可发电、捕鱼、产盐及发展航运、海洋生物养殖,而且对于很多军事行动有重要影响。历史上就有许多成功利用潮汐规律而取胜的战例。

发电应用

世界各国已选定了相当数量的适宜开发潮汐能的站址。据最新的估算,有开发潜力的潮汐能量每年约200TW·h1912年,世界上最早的潮汐发电站在德国的布斯姆建成。1966年,世界上最大容量的潮汐发电站在法国的朗斯建成。我国在1958年以来陆续在广东省的顺德和东湾、山东省的乳山、上海市的崇明等地,建立了潮汐能发电站。

世界三大著名潮汐电站简介

潮汐电站

1.加拿大安纳波利斯潮汐电站

加拿大安纳波利斯潮汐电站坐落在芬地湾口安纳波利斯-罗亚尔。该地潮差为4.28.5米。电站采用全贯流水轮发电机组。全贯流式水轮机安装在水平的水流通道中,发电机转子固定在水轮机桨叶周边组成旋转体,定子安装在水轮机转轮外边,构成没有传动轴的直接耦合机组。由于发电机的尺度不受限制,可以采用最优的转子直径,得到较高的转子转动惯量,以改进电网发生意外事故的动力稳定性,较易解决通风,检查、维修也方便。这些都是优于灯泡式机组之处。全贯流机组由于其结构紧凑,可以比采用灯泡式机组,工程造价低。但其难点在能经受推力和转子飞逸时保持稳定和转子轴承的安全运行,以及转子轮缘和壳体中间的密封。该电站所采用的受力轴承是常规的水动力套筒式。密封由特殊的合成材料弯曲压贴在构件上,用水作润滑。该电站安装机组一台,额定功率为2万千瓦。转子直径7.6米,4个叶轮叶片,18个导叶,定子直径13米,设计水头5.5米,流量3783/秒,额定转速50/分,年发电量5000万千瓦小时。机组由对河川小型全贯流机组有经验的瑞士设计、加拿大制造。该电站利用现成控制洪水的堤坝,包括一条长225米的堆石坝,一个人工岛,和另一侧控制水量有两个闸门的建筑和一小堤道。机房设在人工岛上,由100公里外的一座水电站遥控。该电站在1984年投入运行。

2.法国朗斯潮汐电站

法国朗斯潮汐电站建于法国朗斯河口,该站址潮差最大13.4米,平均8米。单库面积最高海平面时为22平方公里,平均海平面时为12平方公里。大坝高12米,宽25米。总长度750米。坝上有公路沟通朗斯河两岸。1966年投入运行,是第一个商业化电站。该电站装机24台,每合1万千瓦,共24万千瓦。设计年平均发电量5.44亿度。机组为灯泡贯流式,转轮直径5.3米,可作六种工况运行。

除正向发电、反向发电、正向排水、反向排水外,还能正向泵水和反向泵水。各种工况的优化运行,用计算机进行控制。这种多功能机组在当时是一项重大的技术成就。大坝两端建有船闸和浅水闸门,中段设置电站厂房。这段是空腹混凝土坝,顶部做成拱形以承受水压力。全部建筑是用围堰法抽干水后进行施工的。共浇注混凝土35万米2,用了钢材1.6万吨。建设年限6年。

工程最困难和最重要的是主坝海侧围堰,朗斯工程用直径9米的钢筋混凝土圆柱形沉箱作围堰的支撑件,用钢筋混凝土迭梁截流,模型试验精确地预测工程应于何时如何施工。电站对金属部件的防腐蚀成功地采用涂料、不锈钢和阴极保护等措施。水工建筑采用几项防水处理方法:用柔性材料浇注裂缝、用胶粘水泥填塞接缝、用环氧树脂基材料作表面一般处理。

3.基斯拉雅潮汐电站

基斯拉雅潮汐电站建于摩尔曼斯克附近的基斯拉雅湾。电站成功地采用沉箱法建造堤坝和厂房。钢筋混凝土动力房沉箱长36米、宽18.3米、高15米,能容纳两台400千瓦容量的灯泡式水轮发电。机组和进出水道,重5200吨。沉箱在干船坞建造并装上一台机组,然后浮运到电站现场,沉在准备好的砂源基础上。动力房安放的垂直和水平位置偏差只有几毫米。

沉箱底部的钢片伸到其下沿以下,使底层免受波浪冲刷。由于前苏联有利于建站的坝址均位于严寒地带,不便于现场施工,促使采用这样新的厂房结构和施工方法。同样的理由,对各种材料除了防蚀防污外,还须抵抗温度应力,方法是对建筑物进行热绝缘,在混凝土上补上加强的环氧树脂板。该电站1968年投入运行。

军事应用

1661421,郑成功率领两万五千将士从金门岛出发,到达澎湖列岛,进入台湾攻打赤嵌城。郑成功的大军舍弃港阔水深、进出方便、但岸上有重兵把守的大港水道,而选择了鹿耳门水道。鹿耳门水道水浅礁多,航道不仅狭窄且有荷军凿沉的破船堵塞,所以荷军此处设防薄弱。郑成功率领军队乘着涨潮航道变宽且深时,攻其不备,顺流迅速通过鹿耳门,在禾寮港登陆,直奔赤嵌城,一举登陆成功。

1939年,德国布置水雷,拦袭夜间进出英吉利海峡的英国舰船。德军根据精确计算潮流变化的大小及方向,确定锚雷的深度、方位,用漂雷战术取得较大战果。

潮汐

1950年朝鲜战争初期,朝鲜人民军如风卷残石,长驱直入打到釜山一带。美国急忙纠集联合国多国部队,气势汹汹杀到朝鲜,但在选定登陆地点时犯了难——适合登陆的港口都有朝鲜人民军重兵把守,强行登陆必然代价巨大。经过慎重考虑,最终美军司令麦克阿瑟指挥美军于仁川成功登陆。原来,仁川港位于朝鲜的西海岸,离首都汉城西28公里,起着汉城关门的作用。海面是亚洲潮差最大的,最高达9.2,退潮时近岸淤泥滩长5000余米,登陆舰船、两栖车辆和登陆兵极易搁浅;沿岸筑有4高的石质防波堤,构成登陆兵和两栖车辆的障碍;进入港口的船只,只有一条飞鱼峡水道,倘若有一艘舰船沉没,就堵塞了航道;岸上炮兵可将近岸的舰船、两栖车辆和登陆兵全部摧毁。朝鲜人民军认为美军不可能从仁川登陆,加之战线拉得太长,所以对仁川港疏于防守,兵力薄弱。然而,仁川港地区每年有3次最高的大潮,最高时潮差可达9.2,其中就有915。经过分析计算,美军于915利用大潮高涨,穿过了平时原本狭窄、淤泥堆积的飞鱼峡水道和礁滩,出人意料地在仁川港登陆。朝鲜人民军因此被拦腰截断,前线后勤完全失去保障,腹背受敌,损失惨重,几乎陷入绝境。麦克阿瑟指挥的美军和联合国军,仅用1个月,几乎席卷朝鲜半岛,兵临鸭绿江边,取得空前胜利。

但这次成功的登陆范例也有败笔,美军算错了仁川港当天涨潮时刻,真正的涨潮提前到来。因此,尽管前方美军已经提前登陆成功,炮兵却按预定时间进行登陆前的轰炸,结果将已登陆的军队炸得血肉横飞,白白损失了一营的官兵。

7世界名潮

在我国,有闻名中外的钱塘江暴涨潮和深入内陆六百多公里的长江潮。主要是由于潮流沿着入海河流的河道溯流而上形成的。当潮流涌来时,潮端陡立,水花四溅,象一道高速推进的直立水墙,形成"滔天浊浪排空来,翻江倒海山为摧"的壮观景象。

钱塘江大潮图

8扩展介绍

太阳和月球引力对地球上的水(液体)起作用如此大,对地壳的固体大陆也起作用会发生陆潮陆潮可能会促使引发地震,所以在作地震预报时应虑月相。

太阳和月球引力对地球上的大气(气体)也会发生很大的作用,发生大气潮,引起大气对流和大气运动上的变化,会引起气候上的变化。(这和认为气候的变化与月亮无关的传统观点是抵触的。)故气象专家建议在作天气预报时应考虑月相。

人体潮

不论什么时刻,地球面向月亮的一侧比其对面一侧更靠近月亮,其差大约是地月间距离的7%。这就意味着,前者受到月亮的吸引力大于后者受到的吸引力。地球在这个吸引力和离心力的共同作用下,将在地月连线上的长度加长。因此,我们能在地球的这条线的两端发现隆起的现象。

对于地球上的固态物质而言(如陆地),它在上述位置时的隆起并不明显,然而,对于聚集力低于固态物质的海水而言,隆起的程度就明显地大多了。海水若在上述位置时,两面却有隆起现象发生,其中一面朝向月亮,而另一面背向月亮。当地球自转时,地球表面上的各个点陆续地进入这个位置,而后又离开了它。

人们站在陆地上观看海面,似乎水面升高了,直至最高潮,然后又开始回落,直至最低潮。这样的起伏每天要反复两次。月亮在其轨道上运行时,伴随着地球的自转,地球上的各部位都有两次涨潮,间隔约12.5小时。

如果缺乏对万有引力的理解,是很难接受潮汐现象与月亮有关这一事实的。比如说伽利略,在多数方面,他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思想家,居然也对月亮对地球有一定的影响这一事实嗤之以鼻,他认为潮汐现象是因为地球自转时海洋的海水晃动而引起的。直到后来牛顿于1687年发现了宇宙间万有引力的存在,人们才完全弄懂潮汐现象的起因。

潮汐

固体潮汐;海水推波助澜,迅猛上涨,达到高潮;过后一些时间,上涨的海水又自行退去,留下一片沙滩,出现低潮。如此循环重复,永不停息。海水的这种运动现象我们天天可见。然而,地壳每天也有规律的升降其幅度可达80cm,但是我们无法感觉到。固体潮汐能引起一系列连锁反应,导致地球每天都有上万次地震发生并且还引起地球差旋转等等。而且会导致地球的地面每天有规律地升降。

另有一种说法,称:据现代科学发现太阳和月球引力还可能对人体或生物体中的液体等会发生作用,形成神秘的生物潮人体潮,有日本科学家正对此问题在作研究。我国古代有一句谚语逃过初一,也逃不过十五也是对这种神秘的生物潮和人体潮可能会引发人或其它生物的病情加重,或精神上的变化的生动写照。”——然而并没有确切的数据表明这两者具有相关性。其起源很可能是西方幻想小说中狼人变身等传说

词条图册

海浪是怎样形成的?

海浪是怎样形成的?

 

为什么会有海浪啊???

满意答案

玉石头 9 2009-06-13

海水受海风的作用和气压变化等影响,促使它离开原来的平衡位置,而发生向上、向下、向前和向后方向运动。这就形成了海上的波浪。波浪是一种有规律的周期性的起伏运动。
当波浪涌上岸边时,由于海水深度愈来愈浅,下层水的上下运动受到了阻碍,受物体惯性的作用,海水的波浪一浪叠一浪,越涌越多,一浪高过一浪。与此同时,随着水深的变浅,下层水的运动,所受阻力越来越大,以至于到最后,它的运动速度慢于上层的运动速度,受惯性作用,波浪最高处向前倾倒,摔到海滩上,成为飞溅的浪花

海浪是怎样形成的

2010-08-07 09:20zzj5hut | 分类:地球科学 | 浏览5544 | 该问题已经合并到>>

分享到:

2010-08-07 09:24提问者采纳

海浪是海水的波动现象。无风不起浪无风三尺浪的说法都没有错,事实海上有风没风都会出现波浪。通常所磨拳擦掌海浪,是指海洋中由风产生的波浪。包括风浪、涌浪和近岸波。无风的海面也会出现涌浪和近岸波,这大概就是人们所说无风三尺浪的证据,但实际上它们是由别处的风引起的海浪传播来的。广义上的海浪,还包括天体引力、海底地震火山爆发、塌陷滑坡大气压力变化和海水密度分布不均等外力和内力作用下,形成的海啸、风暴潮海洋内波等。它们都会引起海水的巨大波动,这是真正意义上的海上无风也起浪。海浪海浪是海面起伏形状的传播,是水质点离开平衡位置,作周期性振动,并向一定方向传播而形成的一种波动,水质点的振动能形成动能,海浪起伏能产生势能,这两种能的累计数量是惊人的。在全球海洋中,仅风浪和涌浪的总能量相当于到达地球外侧太阳能量的一半。海浪的能量沿着海浪传播的方向滚滚向前。因而,海浪实际上又是能量的波形传播。海浪波动周期从零点几秒到数小时以上,波高从几毫米到几十米,波长从几毫米到数千千米。 风浪、涌浪和近岸波的波高几厘米到20余米,最大可达30米以上。风浪是海水受到风力的作用而产生的波动,可同时出现许多高低长短不同的波,波面较陡,波长较短,波峰附近常有浪花或片片泡沫,传播方向与风向一致。一般而言,状态相同的风作用于海面时间越长,海域范围越大,风浪就越强;当风浪达到充分成长状态时,便不再继续增大。风浪离开风吹的区域后所形成的波浪称为涌浪。根据波高大小,通常将风浪分为10个等级,将涌浪分为5个等级。0级无浪无涌,海面水平如镜5级大浪、6巨浪,对应4大涌,波高26米;7级狂浪、8级狂涛、9怒涛,对应5级巨涌,波高6.1米到10多米。 海洋波动是海水重要的运动形式之一。从海面到海洋内部,处处都存在着波动。大洋中如果海面宽广、风速大、风向稳定、吹刮时间长,海浪必定很强,如南北半球西风带的洋面上,常的浪涛滚滚赤道无风带和南北半球副热带无风带海域,虽然水面开阔,但因风力微弱,风向不定,海浪一般都很小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6cfdf8ba856a561253d36f28.html

《潮汐与海浪的成因.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