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如何通过阅读提高写作水平

发布时间:2018-07-01 19:59:08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中学生如何通过阅读提高写作水平

[提要] 作文是衡量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尺度。但如何写好作文一直都是中学师生头痛的问题。阅读不仅丰富我们的知识、拓宽我们的视野、陶冶我们的情操,还能提高我们的读写能力。不会阅读或者不阅读的同学终将被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魔咒缠绕。

关键词:课外阅读;写作

叶圣陶先生曾说:阅读和写作就是吸收和表达,吸收得越充分,表达也就越贴切详尽。鲁迅先生说:读书必须像采蜜那样,只有采过许多花,才能酿出蜜来,倘若只叮一处所得就会非常有限……”。吕叔湘先生也说:课外阅读是提高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途径,课外阅读抓得好,对学生写作帮助很大,文章写得好的同学恐怕多半得力于课外阅读。可见,阅读对于写作之重要。不难发现,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存在或绞尽脑汁、抓破头皮挤不出一个字,或语言空洞乏味之现象,而且这种已成为基本现象。究其原因:一是平时练得少;二是平时阅读少而窄。

阅读时不难发觉,古今中外的经典名篇,其内容大都源于生活,反映并揭示了生活。生活就是写作的源泉,不能从生活中汲取养料的文章注定假大空。学生每天过着两点一线(学校——家)的生活,跟社会接触少,生活面窄,其所见的生活面貌是残缺不全的。因此,他们大多从别人的文章中去获得感知,并且最初的写作大都源于模仿和借鉴。海伦凯勒在其自传中写过:早期作品只不过是智力训练,像所有年轻人一样,是经由模仿和吸收,逐渐学会把所想到的用文字表达出来,凡是在书中引起我兴趣的东西,便会自觉或不自觉地记在脑子里,化为自己的东西。

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杜甫也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可见写作是源于生活,起于模仿。不完整的生活让学生失去了从生活中提取行文大厦砂石的机会,他们就只能从别人的文章里寻觅葫芦岛真身。

康庄大道上没有捷径,写作路上也没有。对于写作有没有秘诀的问题,张中行先生的回答是多读多写。他认为学作文也是学说语言,虽然这语言是与口头语不完全相同的书面语言,但其终究还是语言。因此,学习(口语)语言的办法对于学习作文也适用。日常口语之所以不用去学,是因为我们从小就模仿父母和周边的人,且每天都在用。既然书面语能像口头语一样的学,那么要想学好写作就得多读多写。

其实,我们都知道阅读对写作的重要性。在当前没有多大改观的应试教育下(虽然国家早已提倡素质教育,但应试教育仍是当前的主题),写作中师生都讲求急功近利。因为一时阅读对写作起不到立竿见影的作用,又因为以阅读促进写作是一项长期工程,这就使得我们把课外阅读误打入浪费时间的牢笼。学生平时看的多为《中学生满分作文》之类的,里面的文章不管是内容文笔还是谋篇布局虽然不错,但那毕竟是应试教育的产物,文章没有足够的灵性,也不贴近学生的生活。读来难有原汁原味的感觉。最重要的是,你在看,别人也在看,你在模仿,别人也在借鉴,最后大家都在借鉴引用相同的东西,导致文章千篇一律,学生写得乏味,批阅老师看了也没有新鲜感,容易造成视觉疲劳,要想拿高分也就不容易了(拿高分是应试场上的首要目的)。造成怕浪费的原因是学生不会阅读——不会选取阅读材料或阅读方法不对,老师也不给予学生及时正确的阅读指导,这样的阅读既没效率,也会造成时间和精力的浪费。新课标规定,初中生应学会制订自己的阅读计划,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我们要做的就是给予学生阅读的时间和空间,并进行正确的引导——在引导过程中不可盲目灌输和强行限制学生的阅读内容,但又要告知他们要避免厚此薄彼,同时进行阅读方法的指导。

一、阅读内容的选择上

(一)选择文体常用的文章阅读。选择文体常用的文章,或者说选择适合自己写作时常用文体的文章。现在作文大多不限文体,在做不到学好每种体裁的情况下,我们通常应该做出的是选择自己擅长的文体,这样就不会造成线放得过长而收不回来的现象,又能避免只会写一种体裁而撞枪。

(二)选择好文章阅读。既然阅读是为了积累写作的材料,那么,为了保证模仿借鉴的质量,看的东西必须是经典的。所谓取法乎上,得乎中;取法乎中,仅得乎下;取法乎下,只能得乎下下了。虽然林语堂教我们要看最入流的和最下流的书,但这更多的是针对应试外的阅读的。

(三)要处理好杂与专的问题。什么都看和什么都不看皆是阅读的极端选择。所谓杂,是要求在内容、表达方法、作者等选择上要多方位的阅读,这样可以兼收并蓄,不会囿于固有的圈子里,读多了自能水满自溢。写起作文来笔未触纸,适用的方式已游于大脑,所需材料也信手拈来,不假思索就能一挥而就。但又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因为文林浩瀚,见好不收,就会食多不化,反倒得不偿失。

二、阅读方法的指导上

(一)处理好精读与泛读的关系。陶渊明读书虽然不求甚解,但他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阅读过程中确实存在浪费时间和精力的问题,原因是没有处理好精读与泛读的关系。不管是不同的文章还是一篇文章的不同段落,不可能都去精读,尤其是那些篇幅较长的佳作。在阅读过程中可以采取首次泛读,再确定是否要精读和哪些要精读的方法,当然这要视具体情况来定,因为有些文章看一遍可能抓不住什么,需要看多遍。在精读时,既要从整体上去把握,又要细品字词句段,赏析方法。

(二)处理好读与思的关系。读是基础,理解才是关键。阅读中,要教会学生分析和鉴赏。阅读过程中学生容易误以为:积累好词好句好段就能写出好文章。故写作中生搬硬套,堆砌华丽词藻成篇,哪管它合适与否。这就又走入另一个极端:照搬照套,消化不良。诚然,引用的东西不错,却是珍珠镶在了破麻衣上,给人别扭之感,成了文中的鸡肋。阅读重在理解,尤其是好文章,更要熟读和精读,领会遣词造句,细品思想内涵。只有在理解的基础上,才能用好借鉴的东西。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6b378259aef8941ea76e05d4.html

《中学生如何通过阅读提高写作水平.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