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前河南豫剧传承与发展

发布时间:2019-10-23 14:19:57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戏剧之家》2018年第27期  总第291期11特别论坛解放前河南豫剧传承与发展郭晓辉(河南农业职业学院 河南 郑州 451450)【摘 要】豫剧起源于河南开封,后逐渐向周边传播,与当地的文化相结合,并在演员的演绎下,形成了独具地方特色和个人色彩的豫剧调式和流派。在解放前夕,随着正规剧团的成立、剧本的出现、声腔艺术的发展,豫剧得到了快速发展,为新中国成立后豫剧的大发展奠定了基础。【关键词】豫剧;传承;发展中图分类号:J82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1007-0125(2018)27-0011-03基金项目:2017年度河南省高等学校青年骨干教师培养计划资助项目“豫剧翻译与对外传播研究”,项目编号:2017GGJS236。作者简介:郭晓辉(1982-),女,河南舞阳人,硕士,河南农业职业学院讲师,研究方向:职业教育、外国文学。一、豫剧的起源豫剧,这一扎根于中原大地的艺术形式,在其早期的发展过程中,是与当地的生活紧密联系的,我们常说,艺术来源于生活,豫剧这一艺术形式也是如此。且在艺术的发展过程中,会吸纳、发展新的艺术形式,并且随着生活的变迁而发展变化。同时,在中国人的认知中,“学而优则仕”的观念根深蒂固,也就是说,只有上学,且上学就是要当官,这才是正路,而其他则称之为“歪门邪道”。因此,中国的传统艺术更多是草根艺术,起源于人民的日常生活之中,兴盛在街里坊间,而一般难登大雅之堂。这种传统思维的存在,也决定了从事戏曲创作和艺术工作的人,一般都是农民,他们从田地里走出,带着泥土气息,在农闲时,走街串巷,或在庙会上,或在乡绅家演出,以赚取微薄的收入。所以,他们一般文化程度不高,师徒之间往往都是口传心授,导致这种文化形式缺乏一定的文字材料和传承规律,影响了其传承与发展。目前,关于豫剧的起源,学界主要有三种说法。一说,在明朝末期,秦腔和蒲州梆子传入河南,与河南本地的民歌和小调相结合,现成了豫剧的雏形。二说,豫剧传承北曲弦索调。三说,流行于明中后期的中原地方小令等艺术形式,吸收了弦索等艺术成果,发展成为豫剧。而现在,学界对豫剧的起源则一般倾向于,豫剧诞生于河南的开封和开封各县。[1]我们知道,开封是七朝古都,具有丰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在宋代,开封已经有百万人口,勾栏瓦舍遍布全城,已经形成了较为丰富的文化生活。宋代志书《东京梦华录》记载:下有台座,张二十五弦,一人跪而交擘之。以次高架大鼓二面,彩画花地金龙,击鼓人背结宽袖,别套黄窄袖,垂结带金裹鼓棒,两手高举互击,宛若流星。后有羯豉两座,如寻常番鼓子,置之小桌子上,两手皆执仗击之,杖鼓应焉。次列铁石方响明金,彩画架子,双垂流苏。次列箫、笙、埙、篪、觱篥、龙笛之类,两旁对列杖鼓二百面,皆长脚幞头、紫绣抹额、背系紫宽衫、黄窄袖、结带黄义褴。诸杂剧色皆诨裹,各服本色紫绯绿宽衫,义褴,镀金带。自殿陛对立,直至乐棚。每遇舞者入场,则排立者叉手,举左右肩,动足应拍,一齐群舞,谓之“挼曲子”。据清李绿园于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成书的《岐路灯》和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杞县志》记载,当时梆子戏已在开封、杞县一带盛行,并曾与罗戏、卷戏合班演出,称为“梆罗卷”。[2]河南梆子在流传过程中,受当地文化生活以及艺术形式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形成了不同的风格,有祥符调(开封一带)、豫东调(商丘一带)、豫西调(洛阳一带)、沙河调(漯河一带)等。二、明清时期的豫剧发展由于史料资料不全,对这一时期的豫剧发展目前还缺乏翔实的文字记录。多是根据一些老艺人的回忆整理而成。在明清时期,河南的“内十处”①和“外八处”②已经很流行“河南讴”。其中,开封朱仙镇的蒋家和开封清河集的徐家,都曾加开班招徒。开封的老三班,即义成班、公议班和公兴班,传说都历经明、清两代。1916年2月15日《河声日报》载:“省内义成班,原为开封县署民壮总役于建清所组建,历年以来一般梨园子弟在各处演唱,颇享盛名。”义成班于1926年,在开封相国寺的火神庙内建立了永安舞台。舞台的组织管理分前、后台,前台主要负责管理剧院内的各种杂务,如售票、接待观众、供应茶水;后台主要负责演出方面的事务,如确定演出剧目、分配角色,以及衣箱、道具等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6b225549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9d7096f.html

《解放前河南豫剧传承与发展.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