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的故事 - 秦始皇用他的字统一了中国文字!

发布时间:2018-09-18 19:47:50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书法的故事|秦始皇用他的字统一了中国文字!

书法的故事秦代刻石统一规范的小篆书法小篆的形成及其特点李斯小篆是秦代产生的规范篆书,与大篆(古文、籀文等)相对而言,也叫秦篆。在小篆这种新型字体形成的过程中,值得重视的历史人物是李斯。李斯(?208),楚上蔡(今属河南)人,秦朝丞相,书法家。据《太平广记》引《蒙恬笔经》载,公元前221年秦王政(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丞相李斯上奏章说:“上古时所创制的大篆,在社会上还很通行,但这些大篆字体毕竟是远古时期的产物,很多人不认识。现在删略大篆中繁琐的笔画,选取复合字体中的一部分,加工改造,变成小篆。”他的建议得到秦始皇的恩准。于是,李斯等人以西周以来秦系文字为基础统一全国文字,并以新造的小篆作为学童启蒙的识字课本和推广应用的楷模,从此与先秦大篆相对而言的小篆就成了秦代的通行书体。李斯擅长书法,宦官赵高以下的官员,都佩服李斯创造小篆的才华。当时刻在名山、碑碣、印玺、铜人上的文字,都出自李斯的手笔。他在书秦望山记功石时,竟然说:“我死后五百三十年,当会有一个人接替我的书迹。”可见他在书法艺术上的自信心和自豪感。小篆有什么特点呢?与大篆相比,小篆的特点表现为:线条圆匀,结构统一定型,字形呈纵势长方。秦始皇留下的六处七篇刻石秦 峄山刻石(五代徐铉摹刻本)从书法发展上看,秦代以小篆光耀史册。而小篆又以秦始皇在位十二年间留下的六处七篇记功刻石文字最值得称道。这六处七篇刻石是:峄山刻石、泰山刻石、琅琊台刻石、之罘刻石、东观刻石(刻于之罘)、碣石刻石、会稽刻石。《史记·秦始皇本纪》载,秦始皇统一中国后,第三年(前219)即率大臣,浩浩荡荡东巡,宣扬其威德盛治,到峄山、泰山、琅琊山等处刻石,以歌颂其功业。第四年再东巡,在之罘山留下之罘刻石、东观刻石。过了三年再东巡至碣石,面对苍茫大海,他喜气洋洋不可一世,又立石颂德。第十年(前210),始皇南巡,至会稽,再刻石彪炳其伟业,愿江山千秋永固。这四次巡游,刻石六处,文章七篇。二世皇帝即位后下了一道诏书,命令在始皇帝所刻石上加刻一段文字,说明这是始皇帝所刻,使后世不疑。六处七篇刻石,据说都出自李斯手笔。其中东观刻石、碣石刻石,历代都无著录。之罘一刻,原石也早已散佚,欧阳修所得拓本,是二世皇帝加刻的诏书21字,原文付阙(见欧阳修《集古录跋尾》卷一)。传世仅见久已失真的宋代《汝帖》本13字,风格与其他刻本差别很大。因此宋代流传的秦始皇刻石拓本仅峄山、泰山、琅琊、会稽四种,称为“秦四山刻石”。秦 峄山刻石拓本局部放大《峄山刻石》,又名《峄山碑》,为始皇东巡第一刻。其前段是秦始皇颂赞文,刻于秦始皇二十八年(前219);后段是秦二世诏书,刻于秦二世元年(前209)。始皇颂赞文、二世诏书,据传都是李斯书写的。峄山在山东邹县东南。《史记·秦始皇本纪》载:公元前219年,秦始皇东行郡县,登上邹县的峄山。树立石碑,与鲁地(今山东)的儒生商议,刻石歌颂秦朝的功德。但《史记》中没有记载《峄山刻石》的原文。《峄山刻石》原石在唐代以前已被毁坏。杜甫《李朝八分小篆歌》说:“峄山碑原石已被野火焚毁,用枣木刻成的峄山碑拓片笔画太肥,失去了本来的面貌。”五代时南唐徐铉有《峄山刻石》摹本,北宋淳化四年(993),郑文宝根据徐铉摹本重新刻石于长安国子学,原文将秦始皇刻辞与秦二世诏书连为一体,后刻有郑文宝跋文。《峄山刻石》的文字是依靠宋代郑文宝的摹刻而流传下来的,其书法无疑也带有唐五代的烙印。郑文宝摹刻的《峄山刻石》现存于西安碑林。俞丰《经典碑帖释文译注》评价说:“从语言上看,峄山刻石文继承了《诗经》的四言句式,但以三句为一韵。秦始皇诸刻石中,除《琅琊刻石》为两句一韵外,其余六篇均为三句一韵,这是秦文学的首创。本文文辞整饬简洁,读来琅琅上口。秦刻石文字堪称碑铭之祖,后世碑铭,无不被其遗则。又,秦二世诏文刻于各处秦始皇刻石之后,文字全部相同。但今传《泰山刻石》《琅琊刻石》中仅存残字,《峄山刻石》所保存的全文,与《史记》中秦二世的相关记载基本吻合,因此为补全其他刻石文字提供了依据。同时,秦二世的诏文,又是研究秦代诏书制度的唯一实物遗存,具有较高的史学价值。”秦 泰山刻石《泰山刻石》,又称《封泰山碑》,为始皇东巡第二刻,刻于秦始皇二十八年(前219)。《史记·秦始皇本纪》载:公元前219年,秦始皇登上泰山,树立石碑,祭祀天神,刻石记功。当秦始皇从泰山上下来时,天突然下暴风雨,秦始皇在一棵大树下避雨,此树因护驾有功,于是被封为“五大夫”爵位。接着又到梁父山祭祀大地之神。《史记》记录了此刻石全文,可以补全今传拓本的缺字。《泰山刻石》四面都有刻字,其中三面刻秦始皇颂赞文,一面刻秦二世诏书及从臣名字。此石原立于泰山顶玉女池旁,后毁失。明嘉靖年间发现残石,共得429字,移入碧霞元君祠。清代乾隆时遭火灾,石又毁,不知下落。嘉庆时,蒋因培等人在玉女池旁访得碎石二片,共10字,一片存14字,即“斯臣去病”,另一片存3行,每行2 字,即“昧死”“臣请”“矣臣”。后移置山下岱庙。宣统时尚存9字。《泰山刻石》传世最早的摹刻本是宋代丛帖《绛帖》中所收的残本,存146字;最早的拓本是明代无锡安国所藏的北宋拓本二本,一本存165字,于1940年由日本中村不折购自晚翠轩,现藏东京台东区立书道博物馆,一本存53字,也已流入日本。宋代摹刻的《泰山刻石》,与《峄山刻石》的徐铉摹临本相比,更接近秦代刻石的原貌。《泰山刻石》是秦代小篆的代表作之一,这种书体比起前代文字,具有新的特点:线条圆畅均匀,结构统一定型,字形呈纵势长方,富有庄严典雅之美。唐代李阳冰、清代邓石如的篆书均远承秦代的小篆而又富有变化,使秦篆一脉延续至今。秦 琅琊台石刻《琅琊刻石》,又名《琅琊台刻石》,为始皇东巡第三刻,刻于秦始皇二十八年(前219)。《琅琊刻石》原石在山东诸城东南的琅琊山上,山顶是平整的,故又名琅琊台。公元前219年,秦始皇东巡,登峄山、泰山之后,至此刻石纪功。公元前209年,秦二世在秦始皇颂赞文之后补刻诏书及从臣建议。《琅琊刻石》四面刻字,共计497字,但三面已经漫漶无字,仅一面残存13行,约86字。主要是秦二世诏书及从臣建议。原石现藏北京中国国家博物馆。拓片高129厘米,宽67.5厘米。琅琊,又写作“琅邪”。《史记·秦始皇本纪》载:秦始皇南登琅邪,感到十分快乐,停留三个月,下诏建琅邪台,立石刻文,歌颂秦德,表达一统江山的得意之情。《琅琊刻石》是唯一可靠的秦代原石原刻,现存《琅琊刻石》拓本为明拓本,残存篆字13 行,约86 字。此刻石书法,模糊之中可见秦篆的奇妙意趣,被世人目为李斯小篆杰作。此刻石横画均呈弧曲状态,正是春秋战国以来秦篆的书写习惯;其下垂及斜曲的笔画,也都圆畅流美,自然生动。笔画接近石鼓文,用笔既浑融又秀丽,结体的曲折部分(即弧形)比泰山刻石圆活。通观全篇,气象高古而宏大,丝毫没有板刻僵直的弊病。清代康有为《广艺舟双楫·体变》称此刻石茂密苍古深厚,“当为极则”。杨守敬《评碑评帖记》跋此碑说,秦始皇时代留下的刻石,只有此刻石巍然耸立,虽然磨损漫漶严重,但古雅厚重的气韵依旧存在,的确是“无上神品”。秦 会稽刻石局部《会稽刻石》,为始皇最后一刻。会稽山在今浙江绍兴市东南。《史记·秦始皇本纪》载: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出游,丞相李斯、小皇子胡亥等人随行,登上会稽山,祭祀大禹,遥望南海,立石刻歌颂秦德。《史记》收录了这篇颂赞文的全文。《会稽刻石》在唐代依然立在会稽山上,字迹清楚,至南宋绍兴年间,刻石虽存,但文字几乎全部损灭。元代至正元年(1341),绍兴路总管府推官申屠以家藏旧本摹刻成碑,立于绍兴府学宫,并在碑阴增刻了五代徐铉摹本《峄山碑》。清初康熙年间,碑阳《会稽刻石》被石工磨损,而碑阴《峄山碑》仍在。乾隆五十七年(1792),绍兴知府李亨特嘱钱泳以申屠藏本双钩上石,由刘征重刻,立于绍兴府学宫原处。1987年,此石被移置到绍兴大禹陵碑廊中。此碑高220厘米,宽100厘米,正文12行,行24 字,并有隶书题记4行。秦 会稽刻石局部《会稽刻石》是传世秦始皇颂赞文刻石中文字最长的一篇。内容除了其他刻石中也能见到的称颂功德之语外,还有一段匡正淫泆风俗的文字,对了解秦代的风俗和法令有重要意义。《会稽刻石》拓本,笔法布局与《峄山刻石》相同,从其整个字形的外貌看,更显得工整,后人称秦篆为铁笔篆,当以此刻为代表。此刻书法艺术,比不上《琅琊刻石》流畅秀丽,也没有《泰山刻石》生动活泼,偏于呆滞规整,与转辗翻刻、失去原貌有关。但此刻瘦匀合度之美,则又另树一帜。秦 会稽刻石局部放大从文字和书法艺术的渊源上看,秦代刻石小篆与春秋战国时代秦国的《石鼓文》无疑是一脉相承的。从学习书法的角度看,习篆当从小篆入手,小篆的典范当首推泰山、琅琊刻石文字。秦 会稽刻石局部放大秦代小篆的价值春秋、战国两个历史时期,神州大地,诸侯兼并,七雄争霸,战乱不已。在这动乱的年代,文字异形、书体多样的景况日甚一日。从书法艺术多样化的角度讲,文字异形、书体多样是大好事。但语言文字毕竟是人们交流思想的工具,“言语异声”、“文字异形”,不同的地方语言不同、文字不同,人们交流思想就不方便了。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秦始皇)统一中国,建立秦王朝之初,政治上中央专制集权,必然要求思想文化适应其政治需要。学术上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局面也随着秦王朝的统一而宣告结束。在国家走向统一的背景下,大丞相李斯上书给秦始皇,建议以西周以来秦系文字为基础统一全国文字,于是,小篆作为规范统一的新书体应运而生。据容庚《金文编》著录,在秦统一文字之前,“宝”字有194种形态,“眉”字有104种,“寿”字也有百种以上,小篆分别用一个字就代表了。从汉字发展讲,这无疑是一大进步。从此以后,不管朝代如何更替,汉字始终保持统一。蒙恬造笔蒙恬蒙恬( 210),祖籍齐国,山东人,秦始皇时期的著名将领。司马迁《史记》卷88 有《蒙恬列传》,但没有关于蒙恬造笔的记载。到唐代,大文学家韩愈写了一篇《毛颖传》,毛颖指笔,古代笔用兔毫制成,有锋颖,所以韩愈发挥文学想象力,采用拟人化的修辞方法,称笔为毛颖先生,并为他(它)写传记。《毛颖传》中说,蒙恬奉命南下讨伐楚国,路过中山,见那里野兔的毛很适合制笔,便教人猎兔制笔,并改进了工艺。关于中山在什么地方,说法不一致,一种说法是在今天的河北定县,另一种说法是在今天的江苏溧水县。在唐代时溧水属于宣州管辖,宣州贡笔出自中山。韩愈《毛颖传》有些游戏性质,但也不是凭空捏造的。民间传说,蒙恬不仅在宣州制笔,而且湖州的湖笔也是蒙恬所传。在吴兴的善琏镇(古代属湖州)就有蒙公祠,祠内有蒙恬塑像,据说蒙恬夫人卜香莲是善琏人。(内容节选自《书法的故事》)《书法的故事》(共4册)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6b13601bce84b9d528ea81c758f5f61fb736280d.html

《书法的故事 - 秦始皇用他的字统一了中国文字!.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