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解剖生理学-课程标准

发布时间:2019-08-23 21:15:18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人体解剖生理学》课程标准

课程名称:人体解剖生理学

课程代码:

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

学时:80

学分:5

开设单位:生物工程系

适用专业:生物教育专业

(一)课程定位

《人体解剖生理学》是高职高专生物教育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本课程由人体解剖学和人体生理学两部分组成。人体解剖学分为大体解剖和组织学两部分,是研究正常人体各部分形态、结构、位置、毗邻及结构与功能关系的科学,是学习人体生理学的形态学基础。人体生理学是研究正常人体生命活动及其规律的科学,如呼吸、消化、循环、泌尿等系统在正常条件下具有哪些功能,这些功能是如何实现的,以及它们受到哪些因素的调节和控制等问题。

通过对本门课程的学习,进一步加深对已学过的动物学、生物化学和生物学知识的理解和巩固,同时也为学习生物教育专业的教育学、心理学、生态学等其他课程打下基础。

(二)课程设计思路

本课程将遵循以教育行业需求为导向,以初中、小学为依托,以教育教学工作过程为主线,以教师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的设计理念,具体设计思路如下。

1.通过与校校合作单位深入探讨,明确初中、小学生物教学工作的任职岗位

2.在明确中小学生物教学岗位的基础上,进行典型工作任务分析

3.以典型工作任务的要求为出发点,进行能力分解

4.以培养学生专业能力为核心,开发学习领域课程

5.根据中小学生物课程标准,序化教学内容

6.借助医学院、卫校实训基地平台,创新新课标导向教学模式

7.采用常规及仿真教学法,学生主动学习能力逐渐提高

8.改革考核方法,注重实战成果和职业素养考核

(三)课程目标

1.通过课堂讲授系统地阐述人体解剖生理学的基本知识与基本理论,使学生掌握正常人体各部分形态、结构、位置、毗邻及结构与功能关系以及正常人体生命活动规律和生理功能。

2.应以学生主体,以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获取知识的能力和创新能力为目标,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3.使学生了解体育锻炼对人体各器官的影响,以及一些卫生保健方面的基础知识;胜任中学《科学》或《生物》课程的教学工作。

(四)课程内容与要求

1.课程内容的基本要求及教学建议

1)通过学习,能使学生比较系统地掌握人体解剖生理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注重介绍本学科的新进展和发展动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2)教学中,采用多种传授知识的媒体的直观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3)教师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积极进行教学改革,理论联系实际,引导学生主动地学习。

4)学生要积极发挥主体作用,在教师指导下,完成教学目标要求的各项学习任务,并了解一定数量的专业英文缩写

5)由于教学时间有限,部分内容需通过加强辅导和自学环节来完成,使之在一定深度和广度上系统地掌握本课程的内容。

6)在学习理论课的同时,必须重视实验课的学习。在学习解剖学部分时应安排观察尸体标本、组织学切片;学习生理学部分应安排做部分实验,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理论联系实际和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

2.具体教学内容及要求如下。

1.教学基本要求

了解人体解剖生理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及发展史、理解人体解剖生理学的基本观点和研究方法。掌握人体标准姿势、轴、面和方位等解剖学术语。掌握人体结构的基本概念、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与生理功能的调节。

2.要求学生掌握的基本概念、理论、原理

人体解剖生理学、新陈代谢、生长和发育、兴奋性、兴奋和抑制、适应性

3.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人体解剖生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学习目的、人体标准姿势、轴、面和方位等解剖学术语。认识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

教学难点:生命活动生理功能的调节

教学内容:

一、人体解剖生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学习目的

二、人体解剖生理学的基本观点和研究方法

三、人体解剖生理学的发展简史

四、人体结构的基本概念、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与生理功能的调节

第一章 人体的基本结构

1.教学基本要求

掌握细胞的基本形态结构、细胞膜的主要功能;上皮组织的一般特点、分类及功能;骨骼肌、心肌形态结构特点;神经元的形态结构、化学性突触的光、电镜下结构。了解上皮组织的特殊结构和腺上皮;致密结缔组织、脂肪组织和网状组织;平滑肌的形态结构特点;神经元的分类、神经纤维分类、神经末梢的分类和功能。理解皮肤的组织结构和附属器,基本组织的主要分布与功能。疏松结缔组织中主要细胞成分(成纤维细胞与纤维细胞、巨噬细胞、浆细胞、肥大细胞)结构特点和功能。

2.要求学生掌握的基本概念、理论、原理

细胞和细胞膜的结构、功能;各主要细胞器的功能;人体四大组织在人体的主要分布和功能;细胞、组织、器官和它们之间的关系;人体机能的调节方式。

3.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认识人体的基本结构。

难点:骨骼肌、心肌形态结构特点。

教学内容

第一节 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一、细胞的基本结构

二、细胞膜的的功能

第二节 基本组织的结构和功能

一、上皮组织

二、结缔组织

三、肌组织

四、神经组织

[] 皮肤

第二章 运动系统

1.教学基本要求

了解运动系统的组成和功能;掌握骨的形态结构和理化特性;明确骨连结。关节的构造和运动;了解人体骨骼的组成及结构特点;重点掌握人体脊柱、胸廓、颅骨、骨盆和足弓的结构特点;了解骨骼肌的形态、构造和分类,主要肌肉的起止点、配布及其作用。

2.要求学生掌握的基本概念、理论、原理

1)运动系统的组成

2)骨的构造、代学成分及性质,骨的发生和生长过程

3)骨连结的形式,关节的构造

4)脊柱的生理性弯曲

5)直立姿势对骨骼形成的影响

6)肌的形态与构造,肌肉的等长收缩,等张收缩,主要肌肉的起止点、配布和作用。

3.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认识骨的形态结构与性质,全身主要骨和骨连结。

难点:直立姿势对骨骼形成的影响。

教学内容:

一、 骨与骨连接总论

二、骨与骨连接各论

三、骨骼肌总论

四、骨骼肌各论

第三章 神经肌肉的一般生理

1.教学基本要求

本章要求了解神经和肌肉的生理特性、生物电现象及其与生理功能的关系;掌握神经与肌肉兴奋的产生、传导,以及兴奋由神经向肌肉传递的过程及机制;了解肌肉收缩的机理和肌肉收缩的形式。

2.要求学生掌握的基本概念、理论、原理

刺激与反应、兴奋性与兴奋、引起兴奋的条件、组织的机能状态、刺激引起兴奋的条件、兴奋性的指标、兴奋性的变化、细胞的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静息电位产生的机制和动作电位产生的机制、神经冲动的传导、传导的一般特性、兴奋在神经肌肉间的传递、神经肌肉接点的结构、神经肌肉接点兴奋传递的过程、神经肌肉接点兴奋传递的特征、骨骼肌肌纤维的超微结构和分子组成、肌丝滑行的过程和机制、肌肉收缩的形式、肌肉收缩的能量代谢、肌肉收缩的机械功。

3.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神经与肌肉兴奋的产生、传导。

难点:生物电产生的机制;兴奋由神经向肌肉传递和肌肉收缩的机制。

教学内容:

第一节 神经肌肉的兴奋性

一、刺激与反应

二、兴奋性与兴奋

三、引起兴奋的条件

四、兴奋性的指标

五、兴奋性的变化

第二节 神经和肌肉的生物电现象

一、生物电的研究及意义

二、细胞的静息电位与动作电位

三、生物电产生的机制

四、细胞的局部兴奋

第三节 神经的兴奋及其传导

一、神经的兴奋

二、神经冲动的传导

第四节 肌肉的兴奋与收缩

一、兴奋在神经肌肉间的传递

二、肌肉的收缩性

第四章 神经系统

1.教学基本要求

要求理解神经系统的组成及其人在机体生命活动中的主导作用;掌握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中枢神经系统的一般规律,神经系统的感觉功能,对躯体运动的调节功能,以及对内脏活动的调节作用;了解大脑皮质的高级功能。

2.要求学生掌握的基本概念、理论、原理

神经系统的组成与功能;神经系统常用术语;脊髓的位置、形态和内部结构;脊神经的组成、分支及功能;脑干、间脑、小脑、大脑的外形和内部结构;脑神经的分布、功能;脑和脊髓的被膜、脑室、脑脊液、脑脊液的生成和循环;突触的概念和类型、突触传递;中枢神经元的联系方式;反射中枢、反射中枢兴奋传布的特征;中枢抑制——突触后抑制和突触前抑制;中枢递质的类型;躯体感觉的传导通路;丘脑的感觉投射——特异投射系统和非特异投射系统;大脑皮质的感觉分析功能;内脏感觉与痛觉;运动单位、脊休克、屈肌反射和对侧伸肌反射、牵张反射;脑干对躯体运动的调节;易化作用、抑制作用、去大脑僵直;大脑皮质对躯体运动的调节;锥体系、锥体外系;植物性神经的结构特点、分部、功能、植物性神经对内脏活动调节的特征;植物性神经末梢的兴奋传递;中枢神经系统对内脏活动的调节;边缘系统对内脏活动的调节;大脑皮质对内脏活动的调节;巴甫洛夫的条件反射学说;条件反射的建立及其机制;条件反射的抑制;人类条件反射活动的特征;大脑皮质的电活动;觉醒与睡眠、睡眠的时相及生理机制。学习与记忆的概念;记忆的类型;学习与记忆的机制;人类大脑皮质的语言功能及大脑两半球功能的不对称性。

3、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中枢神经系统的一般规律,神经系统的感觉功能,对躯体运动的调节功能。

难点:脑的内部结构;中枢抑制;特异投射和非特异投射;锥体系统和锥体外系;大脑两半球功能的不对称性。

教学内容:

第一节 概述

一、神经系统的主导作用

二、神经系统的分部

三、神经系统常用术语

第二节 脊髓与脊神经

一、脊髓

二、脊神经

三、脊髓的功能

第三节 脑与脑神经

一、脑

(-)脑干

(二)间脑

(三)小脑

(四)大脑

二、脑神经

三、脑脊髓被膜、脑室、脑脊液

(一)脑和脊髓的被膜

(二)脑室

(三)脑脊液

第四节 中枢神经系统活动的一般规律

一、神经元之间的信息传递——突触传递

(一)突触的概念和类型

(二)突触及突触传递:

(三)电突触

(四)中枢神经元的联系方式:

二、反射中枢活动的一般规律

(-)反射中枢

(二)反射中枢兴奋传布的特征:

(三)中枢抑制

三、中枢递质

第五节 神经系统的感觉功能

一、躯体感觉的传导通路

(一)浅感觉传导通路:

(二)深感觉(本体感觉)传导通路

二、丘脑的感觉投射

(-)特异投射系统

(二)非特异投射系统

三、大脑皮质的感觉分析功能

(一)大脑皮质的结构特点:

(二)大脑皮质的感觉分析定位:

四、内脏感觉与痛觉

(-)内脏感觉的特征

(-)痛觉;

第六节 神经系统对躯体运动的调节

一、脊髓对躯体运动的调节

(-)运动单位

(二)脊休克

(三)屈肌反射和对侧伸肌反射

(四)牵张反射:

二、脑干对躯体运动的调节

(一)脑干网状结构对躯体运动的调节:

(二)去大脑僵直

三、大脑皮质对躯体运动的调节

(一)大脑皮质的主要运动区I

(二)大脑皮质对躯体运动的调节:

第七节  神经系统对内脏活动的调节

一、植物性神经对内脏活动的调节

(-)植物性神经的结构特点

(二)植物性神经的分部:

(三)植物性神经的主要功能

(四)植物性神经对内脏活动调节的特征:

(五)植物性神经末梢的兴奋传递:

二、中枢神经系统对内脏活动的调节

(-)脊因对内脏活动的调节

(二)脑干对内脏活动的调节

(三)下丘脑对内脏活动的调节:

(四)边缘系统对内脏活动的调节

(五)大脑皮质对内脏活动的调节

第八节 脑的高级功能

一、条件反射

(-)巴甫洛夫的条件反射学说

(二)条件反射的建立及其机制

(三)条件反射的抑制:

(四)人类条件反射活动的特征

二、大脑皮质的电活动

(一)自发脑电活动

(二)诱发脑电活动

(三)正常脑电图

三、觉醒与睡眠

(一)觉醒

(二)睡眠:

四、学习与记忆

(-)学习与记忆的概念

(二)记忆的类型:

(三)学习与记忆的机制

五、人类大脑皮质的语言功能及大脑两半球功能的不对称性

(一)大脑皮质的语言中枢

(二)两侧大脑皮质的功能相关

(三)大脑两半球皮质功能的不对称性

第五章 感觉器官

1.教学基本要求

本章要求明确感受器和感觉器官的概念;了解感受器的一般生理特性;掌握眼和耳的基本结构和功能;重点掌握眼的折光机能、视网膜的感光机能,以及声波在耳内的传导与感受,听冲动的传导。

2.要求学生掌握的基本概念、理论、原理

感受器及其分类;感受器的一般生理特性; 眼球的构造;眼的辅助装置;眼的折光功能和折光异常;眼的感觉功能:视网膜的两种感光换能系统、感光色素的光化学反应、色觉及其异常、暗适应与明适应;视敏度与视野;视觉传导路与视觉信息处理;双眼视觉与立体视觉;眼的卫生保健;耳的构造、及声波在耳内的传导;听觉学说的主要观点;听觉传导路;听觉障碍:传导性耳聋、感音性耳聋、中枢性耳聋;声源方位的判定;前庭器官及其生理功能。

3.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眼的折光机能、视网膜的感光机能,以及声波在耳内的传导与感受,听冲动的传导。

难点:①感受器的编码作用;②视网膜的两种感光换能系统和视网膜的光化学;③声音强度表示法。

教学内容:

第一节 概述

一、感受器及其分类;

二、感受器的一般生理特性:适宜刺激;换能作用;编码作用;感受器的阈值;适应现象

第二节 视觉器官

一、眼的构造

(一)眼球的构造:

(二)眼的辅助装直

二、眼的功能。

(一)眼的折光功能:

(二)眼的感觉功能:

(三)视敏度与视野

三、视觉传导路与视觉信息处理

(-)视觉传导路

(二)视觉信息的处理

四、双眼视觉与立体视觉

五、眼的卫生保健

第三节 位听器官

一、外耳的形态结构与功能

(一)耳廓

(二)外耳道

(三)鼓膜

二、中耳的形态、结构与功能

(一)鼓室

(二)咽鼓管

三、内耳的形态与结构

()耳蜗

(二)前庭器官

四、声波在耳内的传导

五、听觉传导路

六、听觉障碍:传导性耳聋、感音性耳聋、中枢性耳聋

七、前庭器官的功能

(-)椭圆囊斑和球囊斑的功能

(二)壶腹嵴的功能

第四节 其他感受器

一、味感受器

二、嗅觉感受器

三、皮肤感觉

第六章 血液

1.教学基本要求

本章要求掌握内环境与自稳态的概念;内环境相对恒定的生理意义;掌握血液的组成以及各组成成分的正常值;了解红细胞凝集反应,ABO血型系统;理解血液凝固的基本过程及其原理。

2.要求学生掌握的基本概念、理论、原理

内环境的概念;内环境相对恒定的生理意义;血液的组成及功能;血浆的化学成分及理化特性;红细胞的形态、数量和生理意义;血红蛋白的组成、含量和功能;白细胞、血小板的数量、形态和主要功能;血细胞的生成与破坏;生理止血和血液凝固;血液总量、正常人血量的生理变化; ABO血型、Rh血型、交叉配血;输血的意义和原则

3.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内环境与自稳态的概念、血液的组成以及各组成成分的功能

难点:血液凝固和纤维蛋白溶解

教学内容:

第一节 概述

(-)体液与内环境:

() 血液的组成及功能

第二节 血浆

一、 血浆的化学成分

(一)有机物(蛋白质,糖类,脂类,非蛋白含氮化合物)

(二)无机盐类

二、 血浆的理化特性

(一) 血浆的渗透压

(二)血浆的酸碱度,血浆中的主要缓冲对

第三节 血细胞

一、红细胞

(一)红细胞的形态。数量和功能

(二)血红蛋白

(三)红细胞的生理特性:

二、白细胞

(一)白细胞的形态、数量和分类

(二)白细胞的功能

三、血小板

(-)血小板的数量、形态

(二)血小板的功能

四、血细胞的生成与破坏

(-)血细胞的生成

(二)血细胞的破坏

第四节 生理止血和血液凝固

一、生理止血

(一)血管收缩

(二)形成血小板血栓

(三)形成血凝块

二、血液凝固

(一)凝血因子

()凝血过程

(三)血液中的抗凝血因素

()血液凝固过程的加速与延缓

第五节 血量、血型和输血

一、血量

(一)正常人的血量

()血量相对恒定的意义

二、血型

(一) ABO血型系统

(二) Rh血型系统

三、输血

(一)输血的意义

(二)输血的原则

第七章 循环系统

1.教学基本要求

要求明确循环系统的组成与机能;掌握心脏的结构与机能、血管的结构特点及全身主要动、静脉的分布规律;掌握心肌细胞的生物电活动和心肌的生理特性;血管的生理。了解淋巴的形成、淋巴系统的组成以及微循环的血流特点。

2.要求学生掌握的基本概念、理论、原理

循环系统的组成和功能;体循环与肺循环;心脏的位置、形态与结构;心肌细胞的生物电活动(心肌细胞的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心肌的生理特性:理化因素对心肌生理特性的影响;心脏的泵血功能(心率与心动周期、心脏的射血和充盈过程、心音);心输出量及其影响因素;心电图;体育锻炼对心脏的影响;血管的种类及其结构特点;全身主要血管的名称及其分布规律;血管的生理(血压、血流阻力与血流量);影响动脉血压的因素;动脉血压相对恒定的生理意义;动脉脉搏;静脉血压和静脉血流;微循环的概念、组成和功能;淋巴系的组成及功能;组织液的生成与回流;淋巴的生成与循环、淋巴循环的生理意义;心血管活动的调节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冠状循环;脑循环。

3.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心脏的结构与机能、血管的结构特点及全身主要动、静脉的分布规律;心肌细胞的生物电活动和心肌的生理特性、。

难点:心肌细胞的动作电位;心肌的生理特性;心脏的射血和充盈过程。

教学内容:

第一节 概述

一、循环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二、体循环与肺循环

第二节 心脏

一、心脏的位置、形态与结构

(-)心脏的位置和外形

(二)心脏的结构:

二、心脏的生理

(一)心肌细胞的生物电活动:

(二)心肌的生理特性:

(三)理化因素对心肌生理特性的影响:

(四)心脏的泵血功能:

(五)心输出量及其影响因素:

(六)心电图

三、体育锻炼对心脏的影响

第三节 血管

一、血管的种类及其结构特点

(-)动脉:

(二)静脉

(三)毛细血管

二、全身主要血管的名称及其分布规律

(一)动脉系(列表说明全身主要动脉分支分布概况)

()静脉系(列表说明体循环静脉主要回流途径概况)

(三)全身血管分布的主要规律

三、血管的生理

(-)血压、血流阻力与血流:

(二)影响动脉血压的因素:

(三)动脉血压相对恒定的生理意义

(四)动脉脉搏

(五)静脉血压和静脉血流:静脉血压(中心静脉压,外周静脉压);静脉血流(影响静脉回流的因素)

四、微循环

(-)微循环的概念

(二)微循环的组成和功能

第四节 淋巴系

一、淋巴系的组成及功能

(-)淋巴管:毛细淋巴管、淋巴管、淋巴平、淋巴导管

(二)淋巴组织(详述于免疫系统)

(三)淋巴器官(在免疫系统中详述)

二、组织液的生成与回流

(-)组织液生成与回流

(二)影响组织液生成的因素

三、淋巴的生成与循环

(-)淋巴的生成与循环过程

(二)淋巴循环的生理意义

第五节 心血管活动的调节

一、神经调节

(-)心血管的神经支配:

(二)调节心血管活动的神经中枢:

(三)心血管活动的反射性调节:

二、体液调节

(一)全身性体液调节:

(二)局部性体液调节;组织假;徽肽;前列腺素等

第六节 器官循环

一、冠状循环

二、脑循环

第八章 呼吸系统

1.教学基本要求

要求明确呼吸的概念及其生理意义;掌握呼吸系统的组成和各部的结构特点;重点掌握肺泡壁、肺泡隔的结构特点;掌握呼吸的三个相互联系的环节;肺通气、肺换气和气体在血液中运输的基本原理;了解呼吸节律的维持和呼吸运动的调节。

2.要求学生掌握的基本概念、理论、原理

呼吸的概念及意义、呼吸过程;呼吸系统的组成及功能;呼吸器官的结构和功能(呼吸道、肺、胸腔与胸膜腔、纵隔);呼吸生理(肺通气;肺通气的动力与阻力;肺通气功能;人工呼吸);气体交换(气体交换的动力、过程、影响气体交换的因素);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O2的运输、CO2的运输);呼吸运动的调节(呼吸中枢与呼吸节律、呼吸运动的反射性调节、体液因素对呼吸的影响)。

3.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呼吸系统的组成和各部的结构特点;呼吸的三个相互联系的环节;肺通气、肺换气和气体在血液中运输的基本原理。

难点:CO2在血液中的运输;呼吸中枢和呼吸节律的维持。

教学内容

第一节 概述

一、呼吸的概念及意义

二、呼吸系统的组成及功能

三、呼吸过程

第二节 呼吸器官的结构和功能

一、呼吸道

(一)鼻:外鼻、鼻腔、鼻旁窦

(二)咽:鼻咽部、口咽部、喉咽部

() 喉、喉的软骨、喉肌、喉腔

(四)气管和支气管的结构特点

二、肺

(-)肺的位置和形态

(二)肺的组成结构:肺的传导部、肺的呼吸部、肺泡膜的结构特点、肺泡隔的功能特点、肺的血液循环

三、胸腔与胸膜腔

(附)纵隔

第三节 呼吸生理

一、肺通气

(一)肺通气的动力:

(二)肺通气的阻力:

(三)肺通气功能:

(四)人工呼吸

二、气体交换

(一)气体交换的动力

(二)气体交换的过程:

(三)影响气体交换的因素:

三、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

(一)O2的运输

(二)CO2的运输:

四、呼吸运动的调节

(一)呼吸中枢与呼吸节律:

(二)呼吸运动的反射性调节:

(三)体液因素对呼吸的影响:

第九章 消化系统

1.教学基本要求

本章要求明确消化、吸收的概念;掌握消化道各部分,以及肝和胰等消化腺的结构特点和机能;明确食物在消化管为消化和吸收的基本过程。了解神经和体液因素对消化腺的分泌和消化运动的调节。

1. 要求学生掌握的基本概念、理论、原理

消化与吸收的概念及其意义;消化系统的组成和功能;消化管壁的一般结构;消化管平滑肌的生理特性;消化器官的结构(消化管各部分和主要消化腺的位置形态、组织结构特征及功能);食物的消化方式(物理性消化、化学性消化);消化过程(口腔内消化:唾液的成分及作用、咀嚼与吞咽);胃内消化(胃液的性质、成分及其作用;胃的运动);小肠内消化(胰液、胆汁、小肠液的成分及作用;小肠的运动);大肠内的消化和大肠运动;营养物质吸收的部位与机制;各种主要营养物质的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糖、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的吸收); 消化器官活动的调节(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其它化学物质的调节)。

3.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消化管壁的一般结构;消化管平滑肌的生理特性;消化器官的结构及功能;食物的消化方式与过程;营养物质吸收的部位及主要营养物质的吸收。

难点:营养物质吸收的机制和消化器官活动的调节。

教学内容:

第一节 概述

一、消化与吸收的概念及其意义

二、消化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三、消化管壁的一般结构:粘膜层、粘膜下层、肌层、外膜

四、消化管平滑肌的生理特性

(一)兴奋性

(二)收缩性

(三)自动节律性

(四)紧张性

(五)伸展性

(六)对化学、温度和机械刺激敏感

第二节 消化器官的结构

一、消化管

(一)口腔

(二)咽

(三)食管

(四)胃

(五)小肠

(六)大肠

二、消化腺

(-)唾液腺:腮腺、下颌下腺、舌下腺

(二)肝

(三)胰

第三节 食物的消化

一、消化方式

(-)物理性消化

(二)化学性消化

二、消化过程

(一)口腔内消化:

(二)胃内消化:

(三)小肠内消化:

(四)大肠内的消化:紧张性收缩、分节运动、大肠的分泌物及细菌的活动、大肠运动。

第四节 营养物质的吸收

一、吸收部位

二、吸收机制

(-)被动转运机制:滤过作用,扩散作用,渗透作用

(二)主动转运机制

三、各种主要营养物质的吸收

(一)水分和无机盐的吸收

(二)糖的吸收

(三)蛋白质的吸收

(四)脂肪的吸收

(五)维生素的吸收

第五节 消化器官活动的调节

一、神经调节

(一)胃肠道的神经支配

(二)消化器官活动的反射性调节:非条件反射性调节;条件反射性调节

二、体液调节

(-)胃肠激素:

(二)其它化学物质的调节

第十章 能量代谢与体温调节

1. 教学基本要求

要求掌握能量代谢和基础代谢的概念;了解保持体温恒定的机制。

2.要求学生掌握的基本概念、理论、原理

能量代谢的概念;机体能量的来源和去路;能量代谢测定的基本方法及相关概念(食物的热价、氧热价和呼吸商);影响能量代谢的主要因素;基础代谢的概念、衡量标准和正常范围;人体的正常体温及其生理性变动;人体的产热和散热过程;体温的调节;人体在冷、热环境中的功能障碍。

3.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能量代谢和基础代谢的概念;影响能量代谢的主要因素;人体的产热和散热过程。

难点:体温的调节

教学内容:

第一节 能量代谢

一、机体能量的来源和去路

二、能量代谢的测定

(-)直接测热法

(二)间接测热法

1.食物的热价、氧热价和呼吸商;2.间接测热法的原理、测算步骤;3.测定能质代谢的简化方法

三、影响能量代谢的主要因素

(一)肌肉活动

(二)精神活动

(三)食物的特殊动力作用

(四)环境温度

四、基础代谢

(-)基础代谢的概念

(二)能量代谢率的衡量标准

(三)基础代谢率的正常范围

第二节 体温及其调节

一、人体的正常体温及其生理性变动

(一)人体体温的正常值范围

(二)体温的生理性变动

二、人体的产热和散热

(一)产热的过程

(二)散热过程:辐射、传导、对流、蒸发

三、体温的调节

(一)温度感受器:外周温度感受器、中枢温度敏感神经元

(二)体温调节中枢

五、人体在冷、热环境中的功能障碍

第十一章 泌尿系统

1.教学基本要求

要求了解排泄的概念和排泄对维持机体内环境相对恒定的意义;掌握泌尿系统的组成和肾的血液循环特点;尿生成的过程、机制及影响尿生成的因素。

2.要求学生掌握的基本概念、理论、原理

排泄的概念及途径;泌尿系统的组成与功能;肾的位置、形态及内部构造、肾的组织结构、肾的血液循环及其特点;尿的生成(肾小球的过滤作用、肾小管与集合管的重吸收作用、肾小管与集合小管的分泌与排泄作用);液的浓缩与稀释;肾在维持内环境相对恒定中的作用;肾脏泌尿功能的调节;输尿管、膀胱、尿道的结构;膀胱和尿道的神经支配及排尿中枢;排尿反射。

3.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排泄的概念、泌尿系统的组成与功能、肾的构造、尿的生成。

难点:肾小管、集合管的重吸收、分泌和排泄作用;尿浓缩和稀释的机制。

教学内容:

第一节 概述

一、排泄的概念及途径

二、泌尿系统的组成与功能

第二节 肾的构造

一、肾的位置、形态及内部构造

二、肾的组织结构

(-)泌尿小管(列表)

(二)肾小球旁器:近血管球细胞;致密斑;极垫细胞(球外系膜细胞)

三、肾的血液循环及其特点

(-)肾的血液循环

(二)肾血液循环的特点

第三节 泌尿生理

一、尿的生成

(一)肾小球的过滤作用:

(二)肾小管与集合管的重吸收作用;

(三)肾小管与集合小管的分泌与排泄作用

二、尿液的浓缩与稀释(简介)

(一)浓缩尿与稀释尿

(二)尿浓缩和稀释的机制一逆流交换系统学说:

三、肾在维持内环境相对恒定中的作用

四、肾脏泌尿功能的调节

(-)肾血流量的调节

(二)抗利尿激素的作用:血浆晶体渗透压的改变、循环血量的改变

(三)醛固酮的作用

(四)甲状旁腺激素的作用

(五)心房肽的作用

第四节 排尿及其调节

一、输尿管、膀胱、尿道的结构

二、膀胱和尿道的神经支配及排尿中枢

三、排尿反射

第十二章 内分泌系统

1.教学基本要求

本章要求了解激素的概念及其作用机制;了解内分泌腺的形态、结构和机能;掌握几种激素的生理作用及其分泌调节。

2.要求学生掌握的基本概念、理论、原理

内分泌系统和激素的概念;激素的分类;激素作用的一般特征;激素作用的原理(含氮类激素作用原理——第二信使学说、类固醇(甾体)激素作用——基因调节学说);甲状腺(甲状腺的位置、形态、组织结构、甲状腺激素合成与释放、甲状腺激素的生理作用、甲状腺机能的调节、甲状腺机能异常;甲状旁腺和甲状腺“C”细胞的位置、形态、组织结构;甲状旁腺素和降钙素的生理作用;甲状旁腺素分泌的调节及其异常变动);肾上腺(肾上腺的位置、形态、肾上腺皮质和髓质的组织结构及相关激素的生理作用和分泌调节);胰岛(胰岛的位置、形态、结构和分泌的激素;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生理作用和分泌的调节);垂体(垂体的位置、形态和分部、组织结构和血液供应、腺垂体和神经垂体激素及其生理作用、垂体机能的调节);其它内分泌激素(前列腺素、松果体激素、胸腺激素)。

3.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激素的概念、分类、激素作用的一般特征及原理、几种主要激素的生理作用及其分泌调节。

难点:垂体机能的调节。

教学内容:

第一节 概述

一、内分泌系统和激素的概念其中包括:远分泌、旁分泌、神经分泌等

二、激素的分类

三、激素作用的一般特征

(一)激素作用的特异性

(二)激素的高效能作用

(三)激素的生理调节作用

(四)激素间的相互作用

四、激素作用的原理

(一)含氮类激素作用原理——第二信使学说。。

(二)类固醇(甾体)激素作用——基因调节学说

第二节 甲状腺和甲状分腺

一、甲状腺

(一)甲状腺的位置、形态

(二)甲状腺的组织结构

(三)甲状腺分泌的激素

(四)甲状腺激素合成与释放

(五)甲状腺激素的生理作用:

(六)甲状腺机能的调节

(七)甲状腺机能异常:地方性甲状腺肿、甲状腺分泌机能低下

二、甲状旁腺和甲状腺“C”细胞

(-)甲状旁腺的位置、形态

(二)甲状腺的组织结构

(三)甲状旁腺素的生理作用

(四)甲状旁腺素分泌的调节及其异常变动

(五)甲状腺“C”细胞和降钙素

第一节 肾上腺

一、肾上腺的位置、形态

二、肾上腺皮质

(一)肾上腺皮质的组织结构

(二)肾上腺皮质激素的生理作用

(三)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的调节

三、肾上腺髓质

(一)肾上腺髓质的组织结构

(二)肾上腺髓质的生理作用:

(三)肾上腺髓质激素分泌的调节

第四节 胰岛

一、胰岛的位置、形态、结构和分泌的激素(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

二、胰岛素的生理作用

(-)对糖代谢的调节

(二)对脂肪代谢的调节

(三)对蛋白质代谢的调节

三、胰高血糖素的生理作用

(-)对糖代谢的作用

(二)其他作用

四、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分泌的调节

(一)血糖浓度的直接影响

(二)植物性神经对胰岛素及胰高血糖素分泌的调节作用

(三)其它激素对胰岛素分泌的调节

第五节 垂体

一、垂体的位置、形态和分部

二、垂体的组织结构

(一)腺垂体的组织结构:远侧部、中间部、结节部

(二)神经垂体的组织结构

(三)垂体的血液供应

三、腺垂体的激素及其生理作用

(一)生长激素

(二)催乳素

(三)黑素细胞刺激素

(四)促激素:

四、神经垂体释放的激素及其生理作用

(一)抗利尿激责

(二)催产素

五、垂体机能的调节

(一)腺垂体激素分泌的调节:

(二)神经垂体激素分泌的调节

第六节 其它内分泌激素(简介)

一、前列腺素

二、松果体激素

三、胸腺激素

第十三章 生殖系统

1.教学基本要求

本章要求了解生殖系统的组成和功能;重点掌握性腺的结构、功能,了解其功能调节。

2.要求学生掌握的基本概念、理论、原理

生殖的意义;过程;性征的概念;男性生殖系统的分部、形态和结构;睾丸的生理功能及睾丸活动的调节;女性生殖系统的组成、形态和结构;卵巢的生理功能;月经及月经周期的概念;月经周期中卵泡发育和子宫内膜的变化;月经周期、排卵及激素分泌的调节;月经期的卫生;受精和妊娠和分娩的概念和主要过程;计划生育的生理学基础。

3.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生殖系统的组成和功能、性腺的结构和功能

难点:月经周期中卵泡发育和子官内膜的变化

教学内容:

第一节 概述

一、生殖的意义

二、生殖过程简述

三、性征;

第二节 男性生殖系统

一、男性生殖系统的分部、形态和结构

(一)内生殖器:肇九、附睾、输精管、射精管、精囊腺、前列腺和尿道球腺

(二)外生殖器:阴囊、阴茎

二、睾丸的生理功能

(一)生精功能

(二)内分泌功能

(三)睾丸活动的调节

第三节 女性生殖系统

一、女性生殖系统的组成、形态和结构

(-)内生殖器:卵巢、子宫、输卵管、阴道

(二)外生殖器:阻阜、大阴唇、小阴唇、阴蒂、阴道前庭

二、卵巢的生理功能

(-)卵巢的功能

(二)卵巢的内分泌功能:雌激素、孕激素、雄性激素、卵巢活动的调节

三、月经周期

(-)月经及月经周期的概念

(二)月经周期中卵泡发育和子宫内膜的变化

(三)月经周期、排卵及激素分泌的调节

四、月经期的卫生

第四节 受精与妊娠

一、受精

二、妊娠

(一)胚泡植入或“着床”

(二)胎盘的形成及其功能:

三、分娩

第五节 计划生育的生理学基础

(五)课程实施建议

1.选用教材:

教材:胡集荣主编 人体解剖生理学(上册),程凤翔主编 人体解剖生理学(下册)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参考书:

左明雪主编.人体解剖生理学(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段相林,郭炳冉,辜清主编.人体组织学与解剖学(第四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泰主编.生理学(第五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张镜如主编生理学(第四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2.教学方法与手段建议:

以常规的讲授法与交互式角色扮演法为主;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使用虚拟演示法、小组讨论法、实体教学法、研究式教学法等。如针对减肥美容、瘦身美体,可通过课堂讨论和主题探讨等形式,开展“互动式”教学,加深了学生对生理学和生活医学中的一些热点话题的理解和认识,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消除学生在学习中的疑惑。选用大量的图片、动画和视频材料开展“形象化”教学,将一些复杂的和动态的生理过程以一种直观的、形象的和生动的形式表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快乐中学习。

教学手段:多媒体;模拟初中小学课堂;课程资源库(音像;挂图;切片;

标本;尸体;模型)等。

3.实践教学建议:

本课程实验,建议按两个层次设置实验项目:(1)基础性实验包括基本技术与基本印证实验,占实验课程的80% 。本层次是生物学研究的基本技能,也是整个实验体系的基础,必须严格训练,为以后开展高层次专业实验和科学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2)综合提高性实验是实验课程内开设的综合性、设计性、应用性实验项目,占实验课程的20% ,在掌握各实验基本技术训练的基础上,整合学科课程所学的知识,以效仿科学研究为技术路线,开设的实验项目,以训练学生科学研究方法。(关于设计性实验是由教师规定实验的目标要求并提供必要的实验条件,学生根据自己所学知识自主选择实验技术路线,设计实验方案,完成实验过程,旨在培养学生综合实验能力、科学思维和创新精神;关于探索创新型实验是为了突出学生科学研究的开放性思维方法、科学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而设计开展的实验)

4.教学组织建议:

其他教学组织建议:

1利用学生对本门课比较感兴趣,特别是对人体各部位出现异常时的表现、原因、防治更感兴趣的特点,在讲授中增加一些疾病防治的知识,对提高兴趣,加深理解有很大帮助。

2注重知识的前后贯穿,在讲到后面内容时适时将已学知识穿插其间,并通过提问以使学生加深记忆并体现对知识的运用。

3调动学生学习的能动性,把一些和书本知识有联系的新动态内容预先布置给学生,让他们利用网络、图书馆去查找相关资料,最好以多媒体的形式准备出来,在课堂上向大家展示探索心得。例如:在讲到心脏的血管分布时,让学生准备心脏搭桥和介入疗法的知识,并由12名学生在下次上课时上台给大家讲解。利用这样的形式,既锻炼了学生搜集资料、自己制作多媒体课件的能力,同时作为师范生,也提前让他们讲台实战演练。

4)融情感教育于教学的各个环节中。每当讲到人体结构的巧妙,结构与功能的完美适应时,以此对学生进行珍爱生命,快乐人生的教育,让学生珍惜父母赋予的如此完美、灵动的生命。

5.师资配备建议:

本院专职教师,以及外聘一名湖北科技学院医学院兼职教师

(六)考核评价

学习成绩(即总评成绩)分:平时成绩、实验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三部分。总评成绩中平时成绩、实验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各占20%、20%和60%。平时成绩应包括学生学习态度、试讲、作业、讨论表现,及平时实体考核。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6ab9a7f82cc58bd63086bd0b.html

《人体解剖生理学-课程标准.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