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萨克族民俗风情

发布时间:2020-06-18 08:28:07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哈萨克族民俗风情

哈萨克族起源及历史

关于哈萨克族的起源和早期历史,比较普遍的看法是:哈萨克族与塞种人、乌、大月氏、康居、奄蔡、匈奴、悦般、突厥、葛逻禄、易萨、回鹘、哈剌契丹、克烈、乃蛮、钦察以及蒙古人等等,有着历史渊源关系,亦即哈萨克是我国古代西北以突厥部落为主体的、融合很多其它游牧部落组成的民族;这些也可从现代哈萨克族尚保留的许多部落名称中得到证实,如哈萨克族至今仍保留着乌、康里、卡尔鲁克、克烈、乃蛮、钦察、弘吉刺等部落名称,其足以说明哈萨克族是源远流长的古老民族。

早在汉朝时期,乌人就在伊犁河流域建立了乌国。骞出使西域曾到达乌国,汉朝和乌国通好,汉公主细君和解忧相继嫁给乌王,所以伊犁的哈萨克族有称汉族是他们的“舅舅”一说。

我国历史典籍中称哈萨克为: "阂萨"、"曷萨"、"阿萨"、"可萨"等。据民间传说,哈萨克为“ 白天鹅”之意。在突厥语中KAZAK一词为刀剑锋利之意;隋炀帝时,西突厥部族首领泥撅处罗可汗跟随隋炀帝东征高丽有功,被封为“曷萨那可汗”,意为锋利可汗,由此也可以推测或者引申为“锋利”、“勇健”之意。

关于哈萨克族名称的来历有一个美丽动人的民间传说:在古代,有一位深受人们拥戴的首领名叫卡勒恰哈德尔,因战争身负重伤,独行在烈日炎炎的戈壁上,正当饥渴难忍时,天上飞来一只白色雌天鹅,她给了首领几滴口涎,首领的伤病好像完全消失。顷刻间,这只白天鹅变成了一位美丽的少女,于是两人结为夫妇。婚后生下一个男孩,取名哈萨克,意即“白天鹅”。后来,哈萨克长大后生下三个儿子,长子名别克阿尔斯,次子名阿克阿尔斯,三子名江阿尔斯。他们的后裔分别为哈萨克族的大、中、小玉兹(玉兹, 相当于地域性的部落联盟);由于三个玉兹都是“哈萨克”的后裔,所以大、中、小玉兹的人们便以“哈萨克”为自己的民族名称。

我国共约130万哈萨克族,主要分布在新疆的伊犁州、木垒县、巴里坤县,少数分布在昌吉、博州等地,另外在、也有少量分布。新疆哈萨克族约120多万人,人口数在新疆各民族中列第三位,主要分布在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约100万人。



哈萨克氏族部落及家庭:

哈萨克族由于长期处于游牧状态,形成了游牧宗法封建制社会形态。在这种封建制度下,封建主占有生产资料和不完全占有生产者,同时又保留着以父系家长制血缘关系为纽带的部落氏族制度,由可汗、苏丹、部落头人、宗教上层、大小牧主组成封建统治阶级,占有大量的牲畜、草场和生产工具,享有各种封建特权,对广大牧民进行残酷剥削。

在游牧封建宗法社会中,哈萨克族极其看重部落关系,各氏族、各部落都有各自的系谱、印记和口号。作为哈萨克人牢记自己的氏族关系、部落印记、部落口号和先祖数代以上的是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有的人可以记住十多代以上祖先的名字。这些系谱提供了各氏族、部落起源与发展的历史线索,也是同一氏族、部落成员之间相互认同、履行职责、维护自身及部落权利的重要依据。

哈萨克族家庭实行父系家长制,传统上实行一夫一妻制,但允许一夫多妻,实行“艾明格尔”婚姻制度(即寡妇嫁兄弟)和幼子继承财产制(幼子继承父母最后部分遗产)。哈萨克族不允许近亲结婚,同部落的结婚必须相隔七代以上,民间还有相隔七条河才可结婚的说法。习惯上儿子的第一个孩子要送回父母身边作父母的“亲生子”,彼此遵从父子称谓,本来的父子辈成为平辈,以兄弟姐妹相称。

哈萨克语言文化:

哈萨克语属于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克普恰克语支,保留了丰富的古代突厥语词汇,融合了其他部落语言而形成了现代哈萨克语。

20世纪初,哈萨克族对察合台文进行了改革,形成了以阿拉伯字母为基础的现代哈萨克文,习惯上被称为哈萨克老文字,并沿用至今。哈萨克语共有九个元音,二十四个辅音音位。哈萨克语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代会期间使用的五种语言之一。

哈萨克人在独特的生产生活方式中铸就了正直、淳朴、勇敢、团结互助的民族个性,并创造了丰富的民族文化,但由于传统的游牧生产方式,保存下来的书面文学作品数量不多。

哈萨克族民间故事和传说很丰富,包括神话、爱情故事、动物故事、生活故事等。诗歌包括民间长诗、英雄史诗、爱情长诗、传奇长诗等。 这些文学作品对哈萨克族民族发展史、民族关系史和宗教演变史的研究都有很重要的价值。哈萨克族涌现了许许多多杰出的学者、文学家和艺术家,有被联合国列为世界文化名人的哈萨克诗人阿拜?库南巴依、有著名诗人艾赛提?纳依曼、女阿肯额勒斯江、以及新源县土生土长的近代诗人唐加勒克等。

阿肯弹唱:

“阿肯弹唱”是哈萨克族的一种民间对唱形式,是哈萨克民间文学的重要容之一,迄今至少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了。

骏马和诗歌,被誉为哈萨克人的两支翅膀。哈萨克族通过世世代代的口传心授,“阿肯”弹唱,即兴赋诗的熏陶,使哈萨克族被誉为“诗歌民族”,而且也造就了哈萨克人能言会道、出口成章的本领,不仅男女老幼人人爱唱、会唱,而且还有“职业性”的民间歌手——阿肯。

“阿肯”是哈萨克族的骄傲,是“诗歌民族”的杰出代表。“阿肯”凭一只冬不拉和嘹亮的歌喉,即兴随口编唱歌曲,技艺娴熟的“阿肯”既是智者的化身,又是文学巨匠,因此深受人民爱戴和尊敬。他们是民间艺术的保存者、传播者和创作者。

阿肯弹唱分为三种形式:第一种,即兴赋诗弹唱。当众吟唱,出口成章。第二种,弹唱叙事长诗。通常只能由少数专门从事长诗演唱的高级“阿肯”担任。第三种,对唱。又可分为三种形式:群众性对唱,苏列对唱和吐列对唱,阿肯对唱。

随着时代的发展,一大批知识丰富的哈萨克青年加入了“阿肯”的队伍,“阿肯”弹唱的表现形式更趣丰富多彩,由过去民间自发的个人行为,变成了由政府组织的群众娱乐活动。每逢阿肯弹唱会,远近的人们身着盛装,骑着骏马,弹着冬不拉载歌载舞来到鲜花盛开的的草原上,各路“阿肯”登台献艺,观众喝彩助威,经常是通宵达旦一连数日。阿肯弹唱会期间还举行叼羊、姑娘追、赛马、摔跤等各种民间竞技比赛,成为哈萨克民族文化博览会。

哈萨克音乐和舞蹈:

音乐:哈萨克族是酷爱音乐的民族,民间器乐曲数量大,质量高,容丰富,音乐旋律古朴雄浑,散发着浓郁的生活气息,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和民族特色。这些乐曲含蓄与奔放、缠绵与粗犷并存,融东、西方民族音乐于一体,是哈萨克族精神世界的真实反映。这些优美动听的民间器乐曲,象草原盛开的鲜花,葱郁芬芳,沁人心肺,激荡着哈萨克人生活的激情。《美丽的姑娘见过千万》、《玛依拉》是哈萨克民歌中的著名歌曲,在全世界流传。

舞蹈:哈萨克舞蹈动律性强,表现风格粗犷剽悍、刚健有力、轻快矫捷,草原上游牧、狩猎及日常生活在舞蹈中都有充分展示,充满浓烈的草原生活气息。“挤奶舞”、“剪毛舞”、“擀毡舞”、“天鹅舞”、“走马舞”、“小骆驼舞”、“割草舞”和“鹰舞”等优美舞姿,富有极强的想象力和表现力,使人仿佛身临其境,哈萨克舞蹈是中华舞蹈艺术海洋中的一颗明珠。

乐器: 哈萨克族的民间乐器,可分弹奏乐器、拉奏乐器、吹奏乐器和打击乐器四种。弹奏乐器:主要有冬不拉、谢勒铁尔、萨孜、节特根和皮克利等,是哈萨克的主体乐器类。冬不拉是哈萨克民间最流行的传统乐器。

哈萨克民间工艺 :

哈萨克族有自己独特的民族工艺制品,主要有刺绣、雕刻等工艺品,其中不少手工制品做工精细,技艺精湛。

刺绣:哈萨克妇女大都自幼学习刺绣,掌握挑花、刺花、补花、嵌花、锻花、贴边花等各种刺绣技术,能用丝线和金线在各种绒料、绸缎上刺绣,图案多以花草纹、羊角纹、人字纹等组成, 多用对比色,色彩大方、鲜艳,表现风格不落俗套,具有浓重的草原气息,反映了哈萨克族朴实的审美观。哈萨克族毡房的挂壁、花毡、幔帐都是刺绣艺术品,使人赏心悦目,仿佛置身于艺术殿堂。

木制工艺品:用质地坚硬的木材雕刻成各种工艺品,如木碗、木勺、冬不拉及各种动物造型等。

金银珠宝工艺品:哈萨克人喜欢有用金银珠宝加工制作各种首饰和日用装饰品,造形美观,精巧玲珑。

马鞍:哈萨克人对马鞍特别重视,马鞍上布满了线条优美、色彩艳丽的装饰图案,其形制及装饰特点可分为三类:木制雕刻漆画鞍、木制包皮铆钉鞍、木制包皮烤花鞍。

马褡子:马褡子用自制的毛线手工编织而成,厚重结实,经磨耐用。上面用不同的色线编织着各种各样的图案,朴素大方,结构严谨,丝条均匀。

哈萨克族服装服饰:

由于哈萨克传统的游牧生活方式,也使其服饰打上了浓重的游牧民族特有的烙印。

哈萨克族的传统服饰材料取之于牲畜和野生动物的毛皮,无论男女都喜欢在外衣的领口、袖口、胸口、裤角绣上图案花纹。男子喜穿衬衣、长裤、坎肩、长袷袢,宽大、厚实,便于骑马放牧。成年男子帽式有多种,冬季戴羊羔皮、狐皮、水獭皮制成的四棱吐马克(帽子)或圆顶帽;春夏秋戴白毡黑绒翻边帽,所不同的是,阿勒班部落和柯宰部落男子戴梯形白毡帽,克烈部落男子所戴的是尖顶毡帽。

小姑娘和少女的胸襟上饰有银元、银制品和各色珠扣。少女戴各色小花帽,以珠子、玛瑙、金银作装饰,帽子顶上插有猫头鹰软羽毛。中年妇女喜穿红、绿、淡蓝大花的连衣裙,尺寸宽肥,上穿坎肩和外套;冬季穿绒棉大衣,头上一般戴绣花披巾,老年妇女则戴白色披巾。

哈萨克族主要饮食:

哈萨克族的饮食有着浓厚的游牧生活的特点,主要食物都取自牲畜,以食肉、奶为主。由于条件所限,哈萨克人的饮食中很少吃蔬菜,一般多吃羊肉。受其他民族影响,哈萨克人亦吃包尔沙克(油炸面疙瘩、散子)、汤面片、拉条子、米粥以及其他饭食。哈萨克族的饮食主要有:

奶茶:奶茶是哈萨克人最重要的饮食,一日数餐都离不开。在哈萨克族中有“宁可一日无食,不可一日无茶”之说。牧民多饮砖茶和茯茶勾兑奶茶。到牧民毡房作客,必敬奶茶,这是待客的第一道程序;如不喝则是对主人的不敬,喝好了,用手捂住碗口,主人即会意,不再添茶。客人多时,偶有茶不够的时候,女主人此时掀开壶盖,以示歉意。倒茶时一般都是家庭主妇、女孩或者其她妇女;倒好后再递给男性主人,再转递给客人。在有客人时,家庭女性是不能随便与来客搭话的,以示尊敬。

馕:馕在新疆历史悠久,也是新疆各民族所喜爱的食品;汉史文献中称为“饼”、“炉饼”。传说当年唐僧取经穿越戈壁沙漠时,身上带的食品就是馕。馕以面粉为主要原料,多为发酵的面,但不放碱而放少许盐。馕大都呈圆形,中间薄,边沿略厚,中央戳有许多花纹,直径足有40-50厘米。馕饼做好后,再贴在特制的专门用于烤馕的馕坑烤熟。哈萨克族牧民在草原上放牧时,因为没有馕坑,就用一种叫做“塔盘”的烤锅(铁制的上下两个平锅)烤馕,在“塔盘”的上下放上干牛粪或者是木柴做为燃料,将馕烤熟。

手抓肉(纳仁):手抓肉也叫纳仁,是哈萨克族的主要食品。把羊宰杀后,把羊肉切成大块,按腿、肋骨、胸等部位分块,连同羊头、肝、心、肺等一起放在锅里加热烧煮,煮沸后撇去血沫。待肉煮熟后,在汤里放上盐和洋葱,用原汁肉汤煮面条或是面片,捞出盛盘,把面片放在盘底,块肉放在上面,肉用小刀切碎后同面拌在一起,并撒些洋葱末等调味品,然后用手抓着吃。吃完后,主人还要请客人喝碗原汁肉汤,以达到“原汤化原食”的目的。一般煮的羊肉、马肉或者是牛肉都叫纳仁。

烤肉:烤肉主要是在招待贵客和外出狩猎时食用。贵客光临后,哈萨克族就宰杀肥羊,取出其脏,不剥皮,用火烤全羊。猎手们在野外打猎,常把碎肉装进野生动物的肚子,放在火堆上烤熟后食用,别有风味。牧民在野外放牧,砍几根木棍,上端削尖,串上切成薄片的野生动物肉,放在火上烤熟吃,也别有情趣。

熏肉:哈萨克族每年入冬前都要宰杀牲畜,为度过寒冷的冬天做准备,为了便于保存必须将水份熏干。将肉切成条状,然后撒上一些盐;再将肉和灌好的肠子挂在支好的木架上,放在暖房,用火炉生上旺火,使暖房保持较高的温度,将肉里的水份耗干,大约五六天就可以食用了。传统的熏肉是用干牛粪、松树枝或者木柴熏成的。一般条件好的家庭,每家要宰杀一头大畜(牛或者马);这些熏肉一直要吃到来年的春天。此外,还用小块肉做成各种马肠、香肠。

奶制品:奶子除了煮奶茶、喝鲜奶之外,还制成各种奶食品。

奶油:是把刚挤出的奶的表层上的一层油,舀出后灌进羊肚,积多后,放进锅里煮,再倒进皮囊打制成奶油。

酥油:是在制取奶豆腐后,将黄水灌进像麻袋一样大的装有酸奶子的皮囊,然后再在皮囊用捣奶杆子上下搅动约1小时,囊的上层就浮现出酥油,打出后,加点盐,味道香郁。

酸奶疙瘩:是将皮囊的酸奶倒进甜奶,加温煮后,再倒进皮囊,用纱布挤掉黄水,晒干呈白色,就叫酸奶疙瘩。黄奶疙瘩,是用少量的酸奶倒进甜奶,放在铁锅煮干,呈淡黄色。这种奶疙瘩含油质多,味香甜。

马奶子:马奶子是用马奶发酵酿制而成,味酸甜,色奶白,酒精度可达数度,不仅是哈萨克族最喜欢的饮料,也是款待贵客的玉液琼浆。马奶子不仅营养丰富,还可以治疗多种疾病。中国古代史书上称其为“八珍”之一。每逢青草茂盛、母马下驹时,便开始挤马奶酿造。当秋后草木枯干后,就让马驹入群,停止挤马奶。

抓饭:哈萨克族称抓饭为“扒劳”。其原料有大米、羊肉、萝卜、洋葱和清油(植物油)。 将大米洗净,用水泡上。羊肉剁成大块(连骨头一起剁),萝卜洗净后切成细丝,洋葱剥皮后切碎。做抓饭一般用生铁锅。先用清油炒肉,后炒萝卜、洋葱,炒至半熟,放大米、清水、盐、不要搅动,盖上锅盖焖上40多分钟即熟。吃抓饭时,客人要先洗手。主人一般把抓饭盛在盘子里,请客人用手抓着吃,故得名抓饭。 

哈萨克族民居:

哈萨克族传统上,绝大多数牧民都是按季节转场放牧,过着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 活。在春、夏、秋三季,哈萨克牧民住的是可以拆卸和携带的圆形毡房,冬天则住在冬季牧场(俗称“冬窝子”)土打墙住房。

毡房是游牧转场时适合搬迁的一种简易住房,特点是携带方便,易于搭卸。毡房由上、下两部分组成。下部为圆柱形,上部为穹形。毡房的骨架一般都是就地取材,上半截用草原上特有的红柳条,柳树枝杆和芨芨草做成圆栅,下半截用笔直的木杆搭成圆锥性骨架,然后上下两部分结合就搭成了毡房的框架。毡房顶部留有 天窗,并有一块活动的毡块,可以拉动,用以通风或者是挡风。毡房的大小是根据房墙的多少来定的,一般毡房用六块毡墙,每块毡墙宽约2-3米,高1 .7-2米。

毡房外表看不怎么起眼,但部却布置的大方、合理、井井有条。毡房门一般朝东开,毡房的前半部分放物品、用具、后半部分住人、待客。进门左上方是儿子和儿媳妇的床位,床前挂有缎幔;正中上方摆被褥、衣、箱等物;右上方是主人的床位,一般不允许晚辈在上面坐卧;正中衣物箱子前铺有华丽的毡子和地毯,是客人坐的席位,右下方摆有食品和饮具;左下方放置牲畜用具和猎具;正中央的天窗下放铁皮炉,列有序。毡房中间留有很大的空隙,一般来十几个客人也不显得拥挤,客人食宿于毡房,尽可享受哈萨克族的种种传统习俗。有时,在毡房里还举行赛歌会、阿肯弹唱或舞会。

哈萨克族的居所虽然简陋,但是有一个很鲜明的特点是:不论是居住在毡房还是土木建筑的住房都收拾的干干净净;只要有条件就尽可能把房子收拾的漂漂亮亮,富丽堂皇,尽可能将漂亮的地毯、花毡、壁毯或者壁挂设出来。每个哈萨克人家经济条件如何,从房子里面的设就可以看出个大概。

哈萨克历法 :

哈萨克人根据星体变化的规律,制定了自己的历法。

哈萨克历一年为365天,分四季,每季3个月;每年12个月,每月30天;另外5天放在哈萨克历的2月,此月为35天;哈萨克人根据自己的历法可较为准确的推算出四季转场、接羔、剪毛、配种及播种谷物的适宜时间,对畜牧生产和群众生活有十分重要的实际意义。

哈萨克族人还使用十二生肖纪年,每年以动物命名。相传,在很久以 前,许多动物聚集在一起,想知道即将到来的年份发好坏,并对新年开头都感兴趣。他们商议进行一次比赛,看谁先看到新的一年的到来。骆驼因个子高大,是最有希望先看到的了,其它动物还得翘首望,这时老鼠偷偷地窜到骆驼的耳朵上,于是它比别的动物都先看到了新年的开头。骆驼一生气走了。从此以动物先看到的开头命名,老鼠排第一,依次为鼠、牛、豹、兔、蜗牛、蛇、马、羊、鱼、鸡、狗、猪等,按顺序排列。哈萨克族有句谚语:“骆驼只凭个儿大,十二属相里却没有它”。

哈萨克族节日:

纳吾鲁孜节: “纳吾鲁孜”为哈萨克语,有辞旧迎新之意。 它是哈萨克人信奉伊斯兰教前就有的,是哈萨克族的传统节日。在哈萨克族古老的十二生肖纪年法中,把农历正月春分这天(公历3月22日前后)作为元旦。 这一天昼夜相等,被看作为“交岁”的一天因而称作“纳吾鲁孜”,标志着新一年的到来。节日这一天,人们身着鲜艳的民族服装,成群结队地走家串村,互相拜年。拜年时,宾主互相拥抱,祝贺新年 ,一起吃“纳吾鲁孜饭”,唱“纳吾鲁孜歌”,祝愿乡亲们在 新的一年里,老幼平安,六畜兴旺等。 节日期间人们还要开展各种文体活动,如弹唱、对唱、摔跤等。

肉孜节:肉孜节也称为开斋节。“肉孜”是波斯语,意为“斋戒”。每年伊斯兰教历九月,称为斋月。斋月期间,穆斯林们在日出之前都要吃好封斋饭,日出之后的整个白天,无论怎样饥饿,不准吃一点东西、喝一口水;此外,还要求穆斯林在斋月期间禁房事,克制一切私欲,断绝一切邪念,以示笃信真主安拉。小孩和老弱者可以不封斋,妇女在经期中也可以不封斋,但要节制饮食,绝不能在公开场所吃喝。有病、赶路的人可以不封斋,但日后要补斋,不能补的以交纳财物作为罚赎。到了晚上,人们可以饮食说笑,左邻右舍可以团聚一桌,甚至行路的陌生人感到饥饿时,随便走到素不相识的人家,都会受到主人的热情招待。 封斋结束,开斋节的庆祝活动开始,盛大而隆重。青年男女常常选择节日期间举行婚礼。

古尔邦节:古尔邦节是穆斯林群众(信奉伊斯兰教的教民)的宗教节日,在伊斯兰历十二月十日,肉孜节后的七十天。由于古尔邦节与肉孜节的日期与公历之间的差异,肉孜节和古尔邦节在春夏秋冬都出现。古尔邦为阿拉伯语,意为“牺牲”、“献牲”,故将古尔邦节意译为“宰牲节”。该节起源于一个伊斯兰教故事:真主为了考验先知伊卜拉欣的忠诚,在夜里降梦给伊卜拉欣,叫伊卜拉欣宰杀自己的儿子献祭。伊卜拉欣毫不犹豫地照办了,在他要用刀子割断亲生儿子伊斯玛仪的喉管时,真主便派使者用一只黑头绵羊替代了伊斯玛仪。因此,在过古尔邦节的时候每户穆斯林只要有条件都得至少宰杀一只羊。节期间大家都要相互串门贺节,每到一户,主人必会为客人端上来一盘清炖大块羊肉,而客人即使吃得再饱,也得尝尝主人家的羊肉。亲朋好友相聚,还会弹起琴,唱起歌,跳起舞,到处是一派欢乐的景象。古尔邦节这一天清晨的礼拜,是一年中规模最大的一次礼拜,所有的成年男人都得去当地的礼拜寺参加聚礼,场面蔚为壮观。聚礼之后各家各户要去墓地祈祷,祈求平安。

哈萨克族婚俗:

哈萨克族的婚俗从说亲到完婚要经过六个阶段:提亲、订婚、“吉尔提斯”仪式、送彩礼、出嫁、迎亲。

提亲(看家底):说亲一般有三种情形:第一种是靠父母或长辈包办,事前互不了解对方,完全尊从长辈的意愿;第二种是男子看上了某一个姑娘,请嫂子或其他亲戚朋友转告自己的父母,然后由父母请人前往女方说亲;第三种是双方在社交场合接触认识,互相了解,从而产生了感情;然后再通过双方亲近的人转告父母,请父母前去说亲。

订婚:订婚仪式是婚礼的重要仪式之一,在女方家举行。这一天,男方的父母及近亲带上一匹马和其他一些礼品到女方家,女方家也邀请亲戚朋友和邻居参加,女方家接受了男方父母送来的马和衣料等物品,就表示定了亲。

“吉尔提斯”仪式:所谓“吉尔提斯”就是在女方家进行的展示男方家送给女方的各种结婚礼品的仪式。举行仪式的那一天,男方请来亲朋邻里聚集一堂,把给女方准备的所有彩礼全部挂起来展出,供来客观赏、评论,看彩礼是否齐全,质量是否达到要求。亲朋邻里也会带来礼品以补充主人所备不足。依照哈萨克人的传统习惯,大家都会尽力而为,真诚相助。

送彩礼:也可称登门仪式。“吉尔提斯”仪式之后,男方家即通知女方家将送来彩礼,让女方家准备迎接。

出嫁:一般在男女双方家议定的牲畜全部交纳给女方家之后举行,时间多在秋天,十分隆重。在举行出嫁仪式期间,要进行赛马、叼羊、姑娘追、阿肯弹唱等活动,热闹两三天。每一个哈萨克人对任何一家办婚事,都像办自己家的事一样尽力而为,欢乐与共。

迎亲:新郎将新娘迎至离家一箭之地,便率先策马奔驰到家报信。而送新娘的一行人,早早下马等侯新郎家来人迎接。新郎家闻讯后,事先选好的人便去迎接新娘,将新娘扶下马,几位年轻的妇女搀扶着新娘来到婆家的毡房前,新郎的诸亲属及邻里一齐出来迎接。

婚礼开始时,将新娘领进公婆的毡房,举行“揭面纱”仪式。“揭面纱”仪式由一位青年男子主持,主持人手拿系有各种彩色布条的嫩树枝或小木棍,在新娘面前唱“揭面纱”歌。“揭面纱”歌有固定的曲调,其主要容是:欢迎新娘的到来;夸赞新娘的美貌;告诫新娘要尊老爱幼、勤俭持家;祝福夫妻恩爱、白头偕老等。晚上 ,新郎家要举行晚会,盛情款待宾客 。人们弹起冬不拉,一边为新人祝福,一边歌唱新生活,歌儿一直唱到第二天拂晓。

哈萨克族儿童成长习俗:

哈萨克族对儿童的成长很重视,在少年儿童的成长中有很多传统习俗。

婴儿降生后,要为刚降生的婴儿和产妇举行庆礼,家庭中的长辈要陪伴着产妇和婴儿守夜,娱乐到通宵达旦。亲戚朋友、左邻右舍均在婴儿生下的第一个晚上前来庆贺,馈赠“裣什乌”(礼物)。

小孩命名习俗:小孩命名有多种命名方式:一种是小孩生下来后,做父亲的第一次出门,就以第一眼所看到的物件为名;第二种是,父母预先提出许多名字,如果喊到一个名字,正好打着了火,就以喊到的名字命名;第三种是生小孩时,正好有客人在家,便以客人的名字为名;第四种是,在转场途中,以孩子生地为名;第五种是,以宗教上的经名或著名的祖先和英雄的名字命名。解放后,多用新名词给孩子命名,如“革命”、“跃进”、“赛力克”(卫星)、“阿扎特(解放)、“巴克特”(幸福)等。命名还要进行简短的宗教礼仪。

剪发礼:小孩长到2-3岁时,要给孩子进行第一次剪发。这一天,父母要给孩子穿上新衣、设宴请客。当客人吃饱喝足后,就由本地的老年人轮换着给孩子剪发。

男孩割礼 :根据伊斯兰教教规,在男孩5-7岁时把男孩的生殖器包皮切除,以此表明成伊斯兰教徒,为此而举行的仪式为割礼。哈萨克族的割礼仪式的规模仅次于婚礼,在进行割礼前,男孩的父母要给他准备新衣服、新被褥、新枕头等。在举行割礼仪式的前一天,受割礼的孩子穿上漂亮的新衣服,在村里同龄小孩的陪同下,骑着马走亲串友,痛痛快快地玩一天,并通知他们参加割礼仪式。亲朋好友要送衣服、衣料、腰巾等礼物给男孩,并给骑来的马头上悬挂各色布条,等孩子转一天回来,男孩子骑的马上挂满了各种颜色的布条。非常隆重。亲属们还为其送鹰羽、小羊、牛犊、马驹等。马驹耳朵上打上记号,名为“割礼马”。割礼习俗保留至今。

骑马礼仪:男孩子5~7岁时举行一次骑马仪式,这天小孩头戴插有鹰羽的帽子,骑上备有特制“乙”型小马鞍的马前去拜见亲友,亲友们除给小孩赠送奶疙瘩、包尔沙克等食品外,还要赠送马肚带、马镫和马鞍等礼物,至此,小孩便有了自己的马鞍具。

哈萨克族见面礼仪:

哈萨克族是一个热情、淳朴、真诚、好客的民族,在见面礼仪中也得到充分的体现。

哈萨克族的见面礼简朴而真诚。凡遇到熟人和长辈,总是以右手贴胸,稍稍欠身问好。 见面时,都要伸出手握住对方的手,表示尊重和热情,并说:“萨拉木来坤”,同时还要问七八个“阿曼”(“平安”之意)。其容要问到老人、父母、妻子、兄妹、儿女、牲畜等。

妇女们见面时,一般是点头、问侯。若两人较长时间没有见面,那么见面时就显得格外热情并要拥抱,表示亲昵和思念。

即使对素不相识的过路人,如遇天黑、下雨或有其他困难的人,也都热情招待,不取分文。哈萨克族谚语说:“只要沿途有哈萨克人,那怕你走一年的路,也用不着带一粒粮、一分钱”。

哈萨克族待客习俗:

到哈萨克族牧民家做客,客人不能骑着马直接来到主人毡房跟前,而要在距主人毡房较远的地方下马,牵马而来。进毡房时,客人不要亲自揭起帐帘,而要等主人揭起并躬腰迎请之后才进入。进到毡房后,必须按论资排辈,男尊女卑的规矩入座。当客人离开时,主人除一再挽留或者一再请你再来,他还会热情地为你牵马理鞍,扶你上马。

哈萨克族是一个热情好客的民族,他们认为在太阳落山的时候放走客人,将是一件奇耻大辱的事情。哈萨克人说:“祖先遗留下来的财产中,一半是客人的”。因此,对於前来拜访或投宿的人,不管曾经相识与否,他们都予以热情的接待。

哈萨克族招待客人最主要的食品是“纳仁”。在进餐之前,要请最主要的客人举行一种叫做“巴塔”的宗教仪式,就是把要杀的羊牵进毡房,或是在毡房门口,请客人过目和允许;客人要代表来客对主人表示感谢和祝福。这时主人才把羊拉去宰了。吃肉之前,主人和客人都要先洗手。进餐时,主人要把羊头放在主要客人的面前,以示尊敬。客人在吃肉之前,先要用小刀削下羊头脸面的一块肉,送给主人,或是放在盘中;再割一只羊耳朵给主人的孩子,或是座中的最幼者,意思是希望晚辈听长辈的活,然后把羊头还给主人,等这些礼节结束后,大家才开始吃肉。

当茶足肉饱以后,盆盘狼籍时,主人还以一大把碎肉凑到客人嘴边,用十分恳切的言词劝客人吃下,以表达客人的美意。



哈萨克族崇拜猫头鹰的习俗:

哈萨克族妇女的帽子不但体现了哈萨克族的服饰文化,而且人们还可以根据帽子上的特殊装饰判断少女是否已经出嫁。因为哈萨克族有个习俗,未婚少女的帽子上要插上一撮漂亮的猫头鹰羽毛。哈萨克族早就认识到猫头鹰是益鸟,而且猫头鹰在茫茫的夜色中可以凭借敏锐的目光 分辨一切。所以哈萨克人将它们视为勇敢、坚定、一往无前的象征,并可带来吉祥。同时也视猫头鹰的羽毛为珍品,悬挂在毡房的壁挂上,装饰在帽顶上。经过历史的演变,猫头鹰羽毛就成了少女帽子上的特殊装饰和未婚少女的标志。



哈萨克族宗教信仰:

历史上,哈萨克族和世界上其他许许多多民族一样,有过原始的图腾崇拜,如太阳、火、老鹰、狼等都是崇拜的对象,后来又信奉过萨满教、袄教、景教、佛教等,八世纪后有部分氏族部落开始接受伊斯兰教,直至十六世纪伊斯兰教才基本上成为全民族信仰的宗教。

由于受生产与生活方式的制约以及部落制度、传统习俗根深蒂固的影响,伊斯兰教在哈萨克族中的发展经历了一个长期、缓慢的过程,至今也还残存着原始的萨满信仰和拜火、拜日等习俗;相比较而言,哈萨克族整体上信仰伊斯兰教的意识较其他穆斯林民族淡薄,这体现在哈萨克族居住区的清真寺很少,神职人员很少,经常参加伊斯兰教宗教活动的民众也少。尽管如此,伊斯兰教对哈萨克族的现实生活,特别是婚丧嫁娶、民俗风情方面的影响仍然是无处不在的。

伊犁河谷的哈萨克族同信仰伊斯兰教的维吾尔、回、乌孜别克、塔塔尔等民族的大多数一样信仰的是伊斯兰教的逊尼派教义。

哈萨克族葬俗:

哈萨克族人的丧葬礼仪基本上按照伊斯兰教的规定举行,但也保留了某些萨满教的风俗。在人死之后面朝放,绑住下巴颏,用干净的布盖住死者脸面,用围帐将遗体围挡起来,停放1~3天,向亲友们报丧,由近亲点灯守灵。前来吊唁的人在距离死者很远的地方就开始高声歌唱“丧歌”,然后一一抚摸拄着“哭丧棒”的男性直系亲属的肩头,安慰死者亲属。然后洗尸体,用白布裹尸。

在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中,丧葬是不用棺材的;人死之后,请阿訇给死者祈祷赎罪。将尸体抬到屋外举行加纳扎(阿訇念经)仪式,众人齐声祝愿死者的灵魂安息。出葬时不许妇女和不信仰伊斯兰教的人到墓地去。在死者入葬7天后举行过“7天祭”、“40天祭”、“周年祭”。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称墓地为“麻扎”,他们重视对麻扎的保护,通常都不让非穆斯林到那里去,更不许牲口进入。谁若在麻扎挖土,就会受到人们的谴责。

年纪大一点或社会影响较深的人,在葬后一周年时,要杀掉死者生前的乘马,将马头放在树上或高崖上以示敬重,马皮割成若干条块分给大家。同时还要举行赛马、摔跤、阿肯弹唱等以示悼念。

赛马:

歌与骏马是哈萨克族的两只翅膀,所以哈萨克族也被誉为“马背民族”。正因为哈萨克族爱马、嗜马,所以也培育出了被汉武帝誉为“天马”的“伊犁马”。赛马是哈萨克族十分喜爱的一项传统体育娱乐活动。一般在婚礼和喜庆节日里举行,而且是最后的压轴节目。哈萨克族的赛马有赛走马和赛奔马两种比赛形式,参赛骑手大多数是十几岁的男孩。赛走马,是比马的奔跑速度、耐力、奔跑姿势等,比赛时要求骑手有高超的骑术,在不影响速度的前提下,既要使马稳健奔跑,还要保持奔跑中马的优美姿势。赛奔马,是比马的奔跑速度和耐力,一般有成年马、一岁马和种马比赛等三个项目。赛马参加者少则数十骑,多则几百骑,观者成千上万。比赛场地多在宽阔的草原和牧场,设直线跑道或者环形跑道。赛程的长短可自由规定,短的有数公里赛跑,长的有数十公里赛跑。赛马没有鞍辔,骑手一律骑光背马。比赛开始,骑手排列在同一起跑线上,号令一响,群马奔腾,风驰电掣,有排山倒海之势,雷霆万钧之力。赛场上,马头攒动,人声鼎沸,欢呼雀跃声响彻天际,其势蔚蔚壮观矣!



叼羊 :

叼羊是哈萨克牧民经常举行的一种群众 性传统娱乐活动。它在激烈的竞技中,充满着惊险与欢乐。活动开始时,主持人首先祈 祷,参加者向主持人祝福。接着,主持人献上一只两岁左右的白色或者青色的山羊,割去头蹄,扎紧食道,放在草地上。宣布比赛开始,参加者纵马蜂涌而上,马快者抢先一步把羊 俯身抬起,或夹在蹬带下,或驮于马背上,不择道路地 狂奔。其他骑手也不甘示弱,紧追不舍,争夺得难解难分。在比赛中,经反复多次较量,小羊数易其主。最后,得胜者在鸣金声中怀抱战利品,在坐骑的长嘶声中和观众的欢呼声中冲出赛场。

叼羊活动对抗性强,争夺激烈,又是一种集勇猛、顽强和机智于一体的马背体育竞赛。围观者常常数千人甚至数万人,场面壮观,群情激奋,大有山呼海啸之势。

“姑娘追”:“姑娘追”是哈萨克族青年男女一种马背上的娱 乐游戏,大多在喜庆节日时举行。在宽阔平坦的草原上,聚集着众多围观的人群。 参加姑娘追的 一对对青年男女,骑马并辔,向前方二三百米处的指定地 点缓缓行进。一路上,男方可以向女方任意调情戏谑 ,尽情表示自己的爱慕之情。姑娘即使羞红了脸,也要默默地倾听,而不能 有任何其它举动。当走到指定地点,就要返回时,男青年要首先机敏地调转马头,姑娘随之策马扬鞭,穷追不舍,一边用皮鞭抽打那 顽皮的小伙子,而男青年照例不得还手。于是,草原上 就展现了小伙子拼命跑,姑娘拼命追的风趣动人场面。 在场的观众,有的为姑娘叫好助威,有的为小伙子呐 喊加油。一时间,掌声、欢呼声、哄笑声响彻草原。当 然,在追逐中,如果姑娘喜欢这位青年,那么鞭子只是 在他的头顶上虚幌或轻打而已;否则姑娘可以将小伙子打的人仰马翻,落荒而逃。这种游戏一般要持续数 个小时。小伙子可以轮流邀请姑娘们参加,直到大家尽 兴为止。 如今,“姑娘追”已不仅仅是未婚青年男女的活动,已 婚青年和成年人也都可以参加。其他民族的客人遇到机 会,也可以一显身手,不过,首先要具备一定的骑术, 同时还要向姑娘讨好,以免遭受皮肉之苦。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6a228e95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6283480.html

《哈萨克族民俗风情.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