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

发布时间: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洛阳理工学院学年论文
“遗”世的传奇
——关于屈原问题的探究中文系:赵新梅指导老师:刘余力
摘要

屈原是我国一位伟大的文学家,他的忠君爱国的精神更是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无数仁人志士,可以说屈原可与日月争辉。但遗憾的是,就是这位与日月争辉的人物,他的名字、事迹、及其创作都不见于今天所能见到的先秦文献。这便留下了“屈原问题”这样一个楚辞学史上的千古疑难。其中包括对其生平经历的把握,也包括对其所作作品的确认,例如《离骚》相关问题的研究等。于前者迄今为止没有发现决定意义的材料,只是在一些细节上或局部问题上有新证,对于后者提供了较多确实的事实材料。暂且随着本篇的介绍加深一下对这位帯有传奇色彩的人物的认识吧!
关键词:屈原问题;生平经历;《离骚》;研究


I

洛阳理工学院学年论文
"Left"theworldoflegend
--aboutQuyuaninquiry
ABSTRACT

QuYuanisoneofourgreatestwriter,hispatrioticspiritisincentivegenerationaftergenerationofcountlessmenandwomenwithhighideals,QuYuancanbesaidtobeshinelikethesunandmoon.Butunfortunately,itisthistoshinelikethesunandmooncharacters,hisname,deeds,andcreationarenotinwhatwecanseetodaythepre-Qinliterature.Thiswillleavethe"Yuan"asaresearchinghistoryofChucitheeternaldifficult.Includinghislifeassurance,includingtheconfirmationoftheworks,suchas"Lisao"problemresearch.Intheformersofarfoundnodecisivematerial,butinsomeofthedetailsorlocalissueshavenewevidence,forthelatterprovidedmoretruefacts.Withthedeepeningofbeingintroducedtotheparticipateoflegendaryfigures!

KEYWORDS:quyuan,theproblem;lifeexperience;"Lisao";research




II

洛阳理工学院学年论文
目录
前言………………………………………………………………………1一、对屈原生平问题的探究……………………………………….2一)对屈原出生年月的探究………………………………………2(二)对屈原的家世和亲疏浮沉的仕途经历的探究………………3(三)对屈原有关流放地问题的探究……………………………4二、《离骚》相关问题的探究……………………………………7(一)离骚”一词如何解释…………………………………………7(二)离骚》何时而作………………………………………………7结论…………………………………………………………………10谢辞……………………………………………………………….11参考文献………………………………………………………………12


III

洛阳理工学院学年论文
前言
屈原是我国一位伟大的文学家,李白有诗句“屈平词赋悬日月”,对屈原作品的高度赞扬;鲁迅先生将其作品《离骚》《史记》相提并论,有诗句为凭“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并且其忠君爱国的精神更是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无数仁人志士。可以说屈原可与日月争辉。但遗憾的是,就是这位与日月争辉的人物,他的名字、事迹、及其创作都不见于今天所能见到的先秦文献。这便留下了“屈原问题”这样一个楚辞学史上的千古疑难。其中包括对其生平经历的把握,也包括对其所作作品的确认。对于前者迄今为止没有发现决定意义的材料,只是在一些细节上或局部问题上有新证,对于后者提供了较多确实的事实材料。暂且随着本篇的介绍加深一下对这位帯有传奇色彩的人物的认识吧!



1

洛阳理工学院学年论文
一、对屈原生平经历的探究

(一)对屈原出生年月的探究
屈原,名平,字原。战国末期楚国人,杰出的爱国诗人、政治家。对于屈
原的生平,史料没有记载,只在《离骚》的开头提到的“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两句里讲到他的出生,后人也大都从这两句里探究他的生年。后人对于这两句有不同的理解,‘摄提’有二解,一、王逸章句‘太岁在寅为摄提格。即指寅年;‘贞’,正、当,犹言‘正指着’‘对准了’‘孟’,始;‘陬’音鄒;‘孟陬’即正月。夏历的正月是寅月。下句,‘庚寅’正月里的一天,是寅日;‘降’,降生。如用王逸说,则屈原出生在寅年寅月寅日,正好是‘人’的生辰。二、朱熹集注:‘摄提’,星名。随斗柄以指十二辰者也。其曰‘摄提贞于孟陬,乃谓斗柄指寅位之月耳,非太岁在寅之名也。必为岁名,则其下少一‘格’字,而‘贞于’二字为衍文矣。”但他的说法有人驳斥。顾炎武《日知录》卷二十驳朱熹说:“岂有自叙其世系生辰乃不言年而言月日哉!”蒋骥《山带阁注楚辞》说:“古人删字就文,往往不拘。如《后汉书·张纯传》‘摄提之岁,苍龙甲寅’时建武十三年,逸尚未生,亦有此号。可知摄提为寅年,其来久矣。”顾炎武和蒋骥对朱熹有力的辩驳,可知,屈原生于太岁在寅之年的正月庚寅日,是不成问题的。但对于屈原到底具体生于那年那月那日,却众说纷纭:“清人陈汤推算他生于楚宣王二十七年(公元前三四三年)正月二十一日或二十二日(见其《屈子生卒年月考》刘师培推算他生于楚宣王二十七年正月二十一日(见其《古历管窥》,一九一一年《国粹学报》;郭沫若先生推算他生于楚宣王三十年(公元前三四零年)正月初七日(见其《屈原考究》;浦江清先生推算他生于楚威王元年(公元前三三九年)正月十四日(见其《屈原生年月日的推算问题》其中浦江清先生的推算最为精细,这一推算也得到普遍认同,现存对屈原的介绍也大都引用这一说法,如现用大学教材《中国文学史》第一卷,第五章这一课时时就引用这一说法“屈原生于楚威王元年(公元前三三九年)正月十四日。”但胡念贻在他所著的《先秦文化论集》对屈原的生年新考证中驳斥前人的认识,以战国秦汉时所用的岁星纪年法,并联系屈原的生平事迹和屈原的作品加以论证,认为屈原的生年应定于公元前五五三年。
通过对以上篇章的阅读,可以说对屈原生年的确定,至今人没有确切的答案,

2

洛阳理工学院学年论文
也许这将是文学史上的一直以来直到未来的某一时刻的未解之谜吧。希望以后经过更多学者的努力,或者有更多的先秦时期的出土文献,经过对其研究对屈原的生年能有一个确切的认识。

(二)对屈原的家世和亲疏浮沉的仕途经历的探究
1、屈原的家世
屈原的祖先据说是上古帝王颛顼氏,《离骚》开篇即说“帝高阳之苗裔”,相传高阳氏有一支六代孙,一个名叫季连的,开始姓芈,楚国就是他的后代。周文王时,季连的后裔有个名叫
熊的,他的曾孙熊绎,在周成王时,因为祖上
有功,被封于楚,居丹阳,在今天湖北省秭归县境内可见楚王本姓芈自鬻熊之后又姓熊。到春秋初年,楚武王熊通的儿子瑕,以功被封于屈,瑕的后代便以屈为氏,屈原就是屈瑕的后代。屈原的父亲叫伯庸,《离骚》说“朕皇考曰伯庸”王逸注;“伯庸,字也。至于名是什么。无从得知。这是唯一关于他父亲的记载。至于屈原是否有一个姐姐,现在还未成定论。由上文可知,屈原是楚国的贵族,《屈原列传》说他是“楚之同姓”,他幼年却很贫贱,《惜诵》说他“忍忘身之贫贱”可能早年也是在乡村度过。东方朔《七谏》即说他“平生于国兮长于原野”可见他幼年萧条冷落的境遇,但他在仕途上的道路走的也倍加艰辛。
2、对屈原亲疏浮沉的仕途经历的探究
屈原在仕途上的经历大致是这样的:文学侍臣——左徒——三闾大夫——被逐——投江自杀
屈原因娴于辞令做了,升为左徒也与他娴于辞令有关系。战国时期,善于说辞的士人,往往凭着自己的辞令而身至卿相。像邹忌“以鼓琴见齐宣王,遂为宣王言琴之象政,状及霸王之事,宣王大悦,与语三日,遂拜为相。(见《新序·事》
在屈原担任左徒时,“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王甚任之。《屈原列传》屈原具有杰出的政治才能,在内政外交上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对内,主张举贤任能,修明法度;对外,主张联齐抗秦。楚东使于齐,为齐楚联盟的建立起到了重要作用。

3

洛阳理工学院学年论文
我们说“树大招风”,怀王对屈原的信任和重用,遭到一些小人的觊觎。上官大夫靳尚“心害其能”。在屈原为楚怀王拟定宪令之时,未成欲夺看之,屈平不给,因馋之曰:“王使屈平为令,众莫不知,每一令出,平伐其功,以为‘以为非我莫能为’也。”王怒而疏屈平。
大概屈原被馋见疏之后,被降为三闾大夫,掌管王族屈、景、昭三姓之事的闲职。
屈原被疏远之时,“纵则秦帝,横则楚王”的时期,秦积极破坏齐楚联盟,楚怀王十六年,派张仪破坏他们的联合。据《新序·节士》篇记载:在张仪到楚国之后,用重币贿赂了靳尚、令尹子兰、司马子椒及郑袖,并向怀王表示“楚诚能绝齐,秦愿献商於之地六百里。”诱骗楚王,“楚怀王贪利而信张仪,遂绝齐。屈原虽被疏,仍关心楚国的安危,也痛心自己一手促成的齐楚联盟破裂,中间也曾劝谏怀王不要相信但怀王并不再信任他,更不听劝谏。
在怀王觉知被骗之后,怒而伐秦,但楚大败,秦取楚之汉中地,楚国将领被斩八万,屈匄(丐)被掳,齐怒也不救楚。这次战役之后,楚国大伤元气,造成怀王的恐惧感,不再励精图治,反笃信鬼神。之后,屈原被派出使齐国,以便促成齐楚复交。秦怕齐楚复交,便主动提出割汉中地与楚议和。楚王恨透张仪说不愿得地,愿得张仪的人头,张仪果来楚国,但利用郑袖,靳尚等人,没被杀反而被放走。此时,屈原正好从齐国回来,告诉楚王“何不杀张仪”怀王悔,追张仪不及。
由于楚王的主张不定,齐楚秦的关系也发生微妙的变化,屈原的地位也随之变化。楚怀王二十五年,楚秦黄棘之盟,楚国投入到秦国的怀抱,一向亲齐的屈原受到更大的排斥,内心也更加苦闷,便决心离开郢都去汉北,可以说这是屈原的第一次流放,据说屈原也是在此时忧愁忧思开始了《离骚》的创作。
在屈原待在汉北期间,楚国出现很多不幸的事件。怀王二十六年,秦与齐、韩、魏合兵击楚,楚败于垂沙,楚将唐昧被杀。怀王三十年,秦军伐楚,陷楚八城。同年,屈原回到郢都,这一年,秦昭王下书约怀王在武关相会,怀王因此被拘于咸阳。《屈原列传》记载:时秦昭王与楚婚,欲与怀王会,怀王欲行,屈平曰:‘秦虎狼之国,不可信,不如勿行。怀王稚子子兰劝王行:‘奈何绝秦欢!怀王卒行。入武关,秦伏兵绝其后,因留怀王,以求割地。怀王怒,不听。亡走赵,赵不内。复之秦,竟死于秦而归葬。”顷襄王三年,秦把怀王的灵柩送回楚国。顷襄王即位,彻底投向秦国。屈原痛恨子兰等劝怀王入秦的人。令尹子兰闻
4

洛阳理工学院学年论文
之大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顷襄王怒而迁之。可以说这是屈原第二次被流放,据说在江南。在屈原流放江南途中,仍流露出对故乡的关怀和对楚国的深忧。
屈原的一生是坎坷的一生,最终他怀着“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的浩然之气投身于汨罗江,结束了自己坚贞不屈的悲剧性的一生。

3、对屈原有关流放地问题的探究
对于屈原流放地,我们主要对于屈原是否退居汉北这一问题进行探究。屈原生平中作为逐臣离开朝廷流放在民间是极其重要的一段。但由于屈原生平资料的极其缺乏,对他遭放逐的这段经历的认识,有很多至今仍是不解之谜。“《史记·屈原列传》中记述屈原生平,与放逐有关的提法有几次。一是‘上官大夫………因谗之………王怒而疏屈平’;二是‘明年………复释去张仪。是时屈平既疏,不复在位,使于齐,顾反,谏怀王’;三是‘屈平既绌,其后秦欲伐齐’;四是‘顷襄王立,以其弟子兰为令尹。楚人既咎子兰以劝怀王入秦而不反也。屈平既嫉之,虽放流,眷顾楚国,系心怀王,不忘欲反’;五是‘令尹子兰闻之大怒,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顷襄王怒而迁之’。”但仅凭《史记·屈原贾生列传》的语焉不详,且相当混乱,致使人们对于屈原的这段认识岐议纷呈。但一般认为屈原离开朝廷居外有两次,一次是在汉北,《九章·抽思》“有鸟自南兮,来集汉北”是其根据。一次是在江南沅湘一带,历经长江、洞庭湖、沅水、湘水等处,这是屈原遭顷襄王放逐之地。
对于屈原的放逐问题我们来讨论下面这个问题,屈原是否退居汉北。关于屈原是否退居汉北,肯定者有清人王夫之,他在《楚辞通释》卷四中说屈原在怀王时曾‘不用而去国,退居汉北’。清人林云铭也在《楚辞灯》卷三中说“今读使篇,明明道出不能南归一大段屈原”。游国恩也提出有两次被放逐,第一次即放逐汉北。否定者清人姚鼐认为“怀王入秦,渡江汉北”屈原“托言有鸟而悲其伤南望郢而不得反也”。古文《辞类纂》卷六十二。意思是“有鸟有南,来集汉北”指的是怀王入秦不得返,而非屈原自指。他的这一说法得到于省吾的基本赞同,并且提出四条理由,其中有一条是屈原在汉北数年,而屈赋中“屈竟然未提到汉北一带的山川地望,以及有关自然界的一切名物。
针对于省吾这一说法,趙逵夫利用1973年长沙马王堆3号汉墓帛书中的《相马经·破章故训传》的一条材料,给以新证。以屈赋中提到过汉北的山川地望,

5

洛阳理工学院学年论文
说明屈原曾到过汉北。他用佐证《抽思》中的“望北山而流涕兮,临流水而太息”的“北山”为汉北的山川来反驳于省吾,从而从侧面说明屈原到过汉北。
他据出于文献发现,楚国江汉之间确有一座山曰“南山”《相马经》经文中说“又(有)松产南山之阳”。这是六国时楚国有南山的确证。为何“北山”理解为“南山”?洪兴祖在《楚辞考异·九章章句第四》中说4北山一作南山,“南山”一词是以“一作南山”的异文形式出现的。刘永济认为纪郢位汉南,从汉北望之,则山在南,故改为“南山”也。所以据此可知“北山”即“南山”也。
在经文中还说道“江水流行,没而无形;河州无树,已能长之;江水前往,孰能当之?汉水前往,又欲壅之。《故训》部分也提到“南山、汉水、江水”趙逵夫认为:从帛书《相马经》经文中“南山”同“汉水、江水”相间出现这一点可以看出南山在楚地江汉之间,或者说“南郡之地”。据此,他指出《抽思》中“望南山而流涕”同“有鸟自南兮,来集汉北”一样,都说明了屈原被流放于汉北的这一事实。
如若按趙逵夫的这一观点来看,屈原曾退居汉北这一事实是成立的,但这毕竟是他的一家之言,仅此就断定屈原曾退居汉北未免武断。但对于屈原是否退居汉北本来就颇有争议,他的这一说法到底是为研究这一问题有进一步的认识提出来新的证据。





6

洛阳理工学院学年论文
、关于作品《离骚》相关问题的探究

(一)“离骚”一词如何解释
《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是他自叙生平的一首长篇抒情诗。对“离骚”这一名词的解释,古今说法很有分歧,大体上有四种:
“第一种,认为是遭遇忧患。如司马迁《史记·屈原列传》说“《离骚》者,犹离忧也。”又班固《离骚赞序》说“离,犹遭也;骚,忧也,明己遭忧作辞也。
第二种,认为是离别的忧愁。第三种,认为是牢骚。
第四种,认为是歌曲的名称。”
这四种说法中,第一种说法是可信的,也是在对“离骚”的解释的版本中通常运用的说法。现在来谈一下这种说法为什么可信。一、司马迁距离屈原的时代较近,不过百年,语言变化不会很大。二、司马迁对屈原的语言是完全理解的,他按照自己对屈原语言的理解加以解释。他在《屈原列传》中讲的很清楚:“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馋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忧思而作离骚。”可见“离骚”即“忧愁忧思”的意思。
从语言结构上看,上动下名构成诗的题目,在屈原的作品中很常见。像《惜诵》《抽思》等,另外,司马迁的这种解释,在屈原的作品中,也可以找到其他的旁证。像《离骚》中“进不入以离忧兮”《九章·山鬼》中的“思公子兮徒离尤”等等,这些“离忧、离尤”等在原句中显然解释为其他三种说法,词的意义便面目全非。可见,这些都证明了司马迁的说法是正确的。

(二)《离骚》何时而作
屈原作《离骚》是在什么,自汉以来,有各种说法:1作于怀王朝被疏时,王逸《楚辞章句》之说;
2作于怀王二十五年,孙作云《屈原在楚怀王时被放逐的年代》之说;3作于怀王,二十八年至三十年之间孙茂元《关于<离骚>时代的商榷》之说;
4作于“怀王未反返,顷襄王未立之时”即怀王三十年。清龚景翰《离骚笺》之说;
5作于怀王十六年以后至顷襄王初,姜亮夫《屈原赋校注》之说;

7

洛阳理工学院学年论文
6作于顷襄王时,清顾成天《离骚别论》之说;
(7作于顷襄王三年或三年以后,游国恩《楚辞概论》之说;(8在长沙时所作,郭沫若《屈原研究》之说。”这里列举了八种,当然不止八种。
一般对《离骚》的研究,主要是根据《史记》的记载,研究《离骚》的写作年代《史记》应该参考,但不能拘泥于《史记》
要研究《离骚》作于什么年代,必须把其中写的是怀王还是楚王弄清楚。在研究中,除了游国恩和郭沫若先生持作于顷襄王时之说以外,都没有探究这一问题。屈原与楚王的关系,在下面几句里说的比较清楚:
“忽奔走以先后兮,及前王之踵武。荃不察余之中情兮,反信谗而齌怒。余固知謇謇之为患兮,忍而不能舍也。指九天以为正兮,夫唯灵修之故也。曰黄昏以为期兮。羌中道而改路?初既与余成言兮,后悔遁而有他。余既不难夫离别兮,伤灵修之数化。”
由此,我们可以了解到屈原和怀王的关系是十分曲折和矛盾的,所以只根据《屈原列传》里的“王怒而疏屈平”就断定《离骚》作于屈原初见疏,未免太没有说服力。
若坚持作于顷襄王时的说法也拿不出证据说明屈原和顷襄王有上述复杂的关系。所以,这一说法是不能成立的,根据《屈原列传》的叙述,只能证明是怀王,并且不在初见疏之时。
那么《离骚》到底作于何时呢?
回答这个问题,从屈原的传记材料和有关的历史材料并参照《离骚》的内容
8

洛阳理工学院学年论文
来综合考察。
屈原的传记材料除《史记·屈原列传》外,还有刘向的《新序·节士》。从《史记·屈原列传》的记载我们可知,屈原主张联齐抗秦,曾“东使于齐”怀王受到秦的欺凌之后,“悔不用屈原之策”“于是复用屈原”,这和“伤灵修之数化”正合。
由第一个问题可知,屈原在楚国政治上的地位与秦楚的外交关系有密切联系。《新序》上所说“屈原为楚东使于齐”,在怀王十六年。又东使与齐,又被任用。怀王十六年张仪使楚绝齐时,屈原可能又受排挤。怀王十七年秦楚交战,复用屈原。怀王十八年,屈原出使齐国,回来时碰上楚王放走张仪,谏楚王:“何不杀张仪”。从怀王十八年到二十三年,楚国的对外政策没有什么变化。怀王二十四年,“背齐而合秦”,与秦联姻。二十五年,楚怀王与秦昭王盟约与黄棘。二十六年,齐、韩、魏三国共伐楚,楚使太子入质于秦而请救,秦出兵救楚,三国引兵去。二十七年,楚太子在秦和一秦大夫殴斗,杀之而逃归。二十八年秦与齐、韩、魏共攻楚,杀楚将唐昧。二十九年,秦复攻楚,打破楚,杀楚将景缺。怀王恐,乃使太子为质于齐以求平。三十年秦复伐楚,取八城,约楚王在武关相会,怀王欲行。屈原谏,说:“秦虎狼之国,不可信,不如无行。”怀王稚子子兰劝王行。怀王至武关,为秦所拘留,死在秦国。
从《新序》中的叙述可知,怀王十六年以后秦楚的外交关系,大部分时间是处于敌对状态的,从怀王二十四年到二十七年的一段时期内很亲热,这一段时期内,屈原必然要进谏,遭到打击是很有可能的。从《抽思》一诗知他曾到汉北,到汉北可能是在这段时期内。到怀王三十年,他又回到朝廷,又在怀王面前进谏了。
所以,从屈原与楚王的亲疏关系看,《离骚》的写作,可能就在怀王二十四年(公元前305)到二十七年(公元前302)的这段时期内。


9

洛阳理工学院学年论文
结论

通过对屈原问题的探究,对于屈原的生平经历这一问题我们得到这样的结论:屈原大约出生于楚威王元年(公元前三三九年)正月十四日,但众说纷纭,对于屈原生年的确定,至今人没有确切的答案仍有待于更多学者的进一步的研究;于屈原的家世和亲疏浮沉的仕途经历我们得到屈原的祖先是上古帝王颛顼氏,是楚国的贵族,但他幼年萧条冷落,在仕途上的经历大致是这样:文学侍臣——左徒——三闾大夫——被逐——投江自杀;对于屈原是否退居汉北这一问题,们得出的结论是肯定的;关于作品《离骚》相关问题的探究中,“离骚”一词是这样解释的:遭遇忧患的意思,这篇赋大约作于怀王二十四年(公元前305)到二十七年(公元前302)的这段时期内。





10

洛阳理工学院学年论文
谢辞

在此感谢前人的研究,是他们不遗余力的辛勤研究得出的成果,为这篇论文能够在规定的期限内准时完成提供了大量的资料;
同时感谢我的指导老师:刘余力老师,在写作过程中给予的指导和帮助,有老师的从旁指点就没有这篇论文的诞生。
还要感谢我的同学我的室友们,在这篇论文的撰写中给了我很多实际性的建议以及莫大的帮助。



11

洛阳理工学院学年论文
参考文献

[1]北京大学中国文学史研究室.先秦文学史参考资料.第十五章.北京:中华书局,1957.
[2]聂石樵.屈原论稿.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3]廖群.先秦两汉文学考古研究.上海:学习出版社,2005.[4]胡念贻.先秦文学论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5]曾维浩.离骚.江苏: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
[6]司马迁.史记·屈原列传.北京:北京教育出版社,2004.[7]王启敏.新序.安徽:安徽大学出版社,2011.
12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698b62b7e2bd960591c67704.html

《屈原.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