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理论与研究

发布时间:2016-08-21 14:30:04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人格理论与研究

每个人、每件事都是独特的。但是人与人之间、事件与事件之间存在的相似性足以让我们去考察它们的共同之处。心理学家试图理解的正是人类行为的这些共同模式。人格这一领域不但关注整体的个人,而且关注个体间的差异。

对于什么是人格,目前还没有一个大家都公认的统一定义。考察人格定义时,一定要记住这两点。第一,一个人格定义反映了心理学家将会重视的行为类型以及将会用来研究这一行为的方法种类。第二,人格的定义无所谓对错。人格的定义没有必要有对错之分,但在心理学家测量人格、从事研究以及和别人交流研究成果时能判别其定义的有用性究竟如何。

以人格本质的某些假设为基础,我们提出了下面的工作定义。1.人具有其他动物不可能有的特征,这些特征对于人格的研究至关重要。2.人类的行为是复杂的。理解人格就必须领会人类行为的复杂性。3.行为并非就是表面上所观察到的。在某种行为和它的原因之间并没有固定的联系;两个人同时表现出来的相同行为或同一个体在不同时间表现出来的相同行为可能都是出自不同的原因。4.我们没能意识到或控制住行为的决定因素。

人格理论多种多样,涵盖了从一般人所持有的日常生活中的理论,到运用复杂的数学和计算机技术创立的理论,每一种理论都是以不同的假设为前提,倾向于以不同的方式来看待不同的行为或研究相同的行为。不同的理论家提出了各种各样的观点。他们的理论在很多方面和角度都有所不同。

从人的哲学观点的角度,弗洛伊德将人视为一个能量系统;罗杰斯将人视为一个自我实现的有机体;凯利把人看成科学家;斯金纳认为人对环境强化的偶然性做出反应;认知的社会学习理论则认为人是解决问题的有机体;而计算机论却将人视为一台复杂的信息加工器。

就行为的产生是内部的原因还是外部原因这个问题在特质理论和社会认知理论上尤显突出。特质理论作为一个极端,其特征是认为行为在跨时间和跨情境中保持了一致性或稳定性。精神分析论同样强调人格结构,它重视行为的内部原因及人格功能的普遍稳定性。学习理论作为另外一个极端,其特征是强调行为的环境决定因素,行为的可变性或环境特性。在某种程度上说,这些特征都是正确且有用的,因为它们都强调了重要的理论差异。与此同时,没有一种理论仅只强调了单一的行为成因。在某种程度上说,所有的理论都赞同交互作用:它们一致强调个人和环境、人和情境在行为决定中的交互作用。

对于人类功能模式化的、统一的各系统方面以及机体为减少冲突所作的努力,人格理论家的强调程度不尽相同。弗洛伊德、罗杰斯、 凯利的临床理论最强调行为的一致性。除了奥尔波特之外,特质论和学习论都不太强调行为的一致性。可能原因有三:第一,临床理论是在对单个个体的多种行为进行观察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弗洛伊德、罗杰斯、凯利的理论都是在临床观察的基础之上发展而来的。他们都努力揭示思维、行为和感情之间的关系。每个理论家都会关注病人所报告的冲突问题以及对系统一致性构成威胁的问题。现存的各种临床研究途径以学习理论为基础,它们是重要的研究途径,但这种方法最初不是作为理论的基础而是从理论中发展而来的。第二,我们须得重视在特质理论以及学习理论中对特定变量的系统性考察。如果要了解人类行为,就应该对特定的变量或过程进行系统的研究,然后考察各变量和过程间的复杂关系。这一研究策略是指系统地考察各种现象并建立由简至繁的理论。如果理论家对组织或模式的构成成分了若指掌的话,那么组织或模式的建立就显得很重要了。虽然自我概念的有用性和必要性仍然还在争议之中,但不同的人格理论似乎逐渐采纳了这一概念。很明显,每一理论对自我的解释不尽相同,强调的侧重点也各不一样。同时,在许多理论里自我概念呈现出不同的表现形式,它们不但证明了人类以重要的方式经验着自己,以各种方式理解自己而且还证明了人类功能的有组织的方面。

许多理论家都不愿意接受弗洛伊德的无意识概念。一些认知理论家提出,其他人所认为的无意识过程实际上包括了多次练习而形成的自动化的行为,也包括因过度学习而形成的抑制性反应。罗杰斯和凯利都没有使用无意识的概念。然而,他们强调的概念涉及到难以意识的个人功能方面。但日常生活中仍然有很多用意识解释不了的现象。

各个人格理论对认知、情感和行为过程的重视程度不尽相同。虽然弗洛伊德强调认知与驱力的过程,但他在解释人类行为时也认为情感起到了重要作用。罗杰斯和凯利都强调人能够积极地分析事件,所不同的是罗杰斯强调“感受到的经验”是重要的,而凯利则把情绪看作是在认知解释之后才产生的。现代归因理论及其他认知理论也持后一种观点。这些理论认为,认知特性对情感和外显行为来说,是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当然,极端的行为主义只是集中研究外显行为。许多问题是交互作用的问题而不是非此即彼的问题。

弗洛伊德强调行为是由过去决定的。凯利强调个人力求对未来的期望,预测成为了解行为的关键。斯金纳强调过去强化的偶然事件,与此相反,社会认知理论则强调对行为的期望。强调行为是受过去影响还是现在或未来影响也是人格理论家之间的一个差异。

一个完整的人格理论必须考虑的五个方面以及就这几个方面来比较不同人格理论,它们是结构、过程、发展、心理变态和变化。这几方面代表了抽象的概念:个体不是结构或过程,这一瞬间出现的结构在另一瞬间可能就成了过程。生物学和心理学也有这些便于理解和解释人类行为的抽象概念。同样,发展和变化既没有独立于结构或过程而且彼此间也并不独立。发展和变化努力发现人类行为的模式和行为中的一致性,发现个体的相似性以及独特性。从人格理论发展而来的概念努力对人格特征的组织方式作出解释——即我们所描述的关于人格的什么、怎么样以及为什么的问题。

人格结构:弗洛伊德的结构单元具有很高的抽象性。我们看不到伊特、自我、超我或意识、前意识及无意识。罗杰斯和凯利使用的结构单元抽象性不太高。目前对自我的定义仍存在许多问题,但罗杰斯对自我的定义的确提供了进行系统研究的一些方法。同样,虽然对某些建构特性的界定仍需进一步得到澄清,但我们已掌握了评价个体建构系统的技术性方法。卡特尔的结构单元的抽象程度互有差别,根源特质比表面特质要更为抽象。学习理论家描述行为的主要结构单位——反应——抽象程度最低。无论是指简单的反射还是复杂的行为,反应总是外显的和可观察到的。反应是以行为来界定的。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不会把特定的行为描述为抽象的结构单元。行为本身就是结构单元。社会认知理论最初同样也强调外显的行为反应。人格的结构单元是具体的、清楚定义的并且能客观测量的。反应的变异性同样也可以清楚地界定并在环境中客观地进行测量。然而随着认知活动以及自我调节的行为日益受到重视,该理论转为强调抽象的结构单元。像标准、自我效能判断、目标这样的概念往往比反应的概念要更为抽象。

除了抽象程度互有差别之外,各个理论在结构组织的复杂性上也不相同。多数学习理论家描述的是非常简单的结构。在他们的理论中,反应的类别只有为数很少的几种,行为通常不涉及许多单元的同时表现,这些理论家明确反对使用人格类型的概念,因为这类概念意味的是许多不同反应所组成的一个稳定组织。

抽象程度以及结构组织复杂性的不同,通常都与各个理论对行为结构的重视程度有关。结构的概念一般用于解释人格较为稳定的方面以及个体行为。

过程:精神分析理论、卡特尔的理论以及赫尔的学习理论中的方法显然都说明了这种朝向紧张消除的推动力量。弗洛伊德认为个人努力朝着性及攻击的本能表达,因而也朝向和这些本能有关的紧张的消除。卡特尔认为个人努力朝向尔格以及与此有关的能量的表达。赫尔、多拉德和米勒则认为强化与初级驱力及次级驱力的满足有关, 因而也与消除“ 由驱力引发的紧张” 罗杰斯理论中的动机模式表明,个体经常寻求紧张。罗杰斯认为个体寻求自我实现,他们想要成长,想要实现自己内在的潜能,甚至不惜这样做会让自己更加紧张。但罗杰斯也强调第三种动机力量——协调。虽然操作学习理论和社会认知理论均强调强化的重要作用,但对于发生在赫尔刺激强化理论中的驱力消除,他们并未重视强化的作用。斯金纳认为,强化影响到反应发生的可能性,但没有使用驱力或紧张的内部概念。社会认知理论强调认知过程及期望的产生。信息加工理论家提出,实际上,最好是将动机因素引发的多种人类行为表现理解为运用特定的认知策略或启发式而产生的结果。

对于决定成长和发展的多种因素,没有一种理论真正给予过足够

的重视。卡特尔对遗传和环境的影响作用以及人格发展的年龄趋势做出了重要的研究。精神分析理论注意了人格发展中生物和环境因素的作用,但很多都是停留在猜测上。而罗杰斯和凯利几乎没有触及这方面的研究。学习理论家虽然进行了大量的工作以解释文化、社会阶层和家庭因素通过怎样的过程来发挥其影响作用,但他们还是大大地忽略了生物因素。直至最近,学习理论家对于认知成长和发展这个重要方面还是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正在这一领域做出重要贡献的当属认知理论家。

各个理论家对心理疾病的成因有着不同的解释。但是“冲突”这个概念对许多理论家来说都很重要,这在精神分析理论里尤为突出。按照弗洛伊德的观点,心理疾病是由于本我的本能冲动与自我的功能发生冲突而产生的。虽然罗杰斯没有强调冲突的重要性,我们却可以将“不协调”的问题解释为经验和自我概念的冲突。在学习理论家对心理疾病作出的许多解释中,至少有一种解释强调了趋避冲突的重要性。此外,认知理论家虽然没有强调冲突的重要性,但我们仍可以领会目标冲突,相互矛盾的信念或预期的意义。

精神分析理论特别强调结构的改变,因而它重视的是无意识与意识、本我与自我之间发生的变化。凯利将心理治疗看成人生的心理重建,因而他也关注结构的改变。与此相反,罗杰斯极为重视导致改变的条件。虽然罗杰斯也研究结构的变化,但他这样做的目的却是为了找到一种标准以来权衡不同变量的有效性。剀利指出实验的气氛和邀请心境的重要意义,但却没有研究说明营造这样的气氛和心境的所必需的关键变量。精神分析论者向来都十分重视在影响改变时移情关系的特性,但这样做大多是出于实际的角度,对于整体的理论而言并无多少影响力。改变的过程对于学习理论是一个特别的适用焦点。该理论用下面的学习过程解释了和各种心理治疗相关的多种改变:消退、辨别学习、对抗性条件化、正强化以及模仿。

为了发展和检验理论,研究就要涉及到测量技术的运用。理论的基本假设和有关理论的测量技术之间存在着某种关联。心理动力理论如精神分析论与罗夏克测验有关,现象学的理论如罗杰斯的理论与访问法和自我概念的测量有关,而因素分析理论如卡特尔的理论则与心理测量有关,学习理论和客观测验有关,认知理论与人们加工信息及组织世界的方式有关。

临床途径强调的是动态观、个体差异、整体的人格、个人的历史、观察的灵活性以及根据对个人的了解来做出预测,其理论重视的是对人的内部历程的假设并涉及到不能直接验证的概念。实验的途径强调个体的一致性,各种实验条件下一两个反应的变化而不是许多反应构成的整体模式,实验途径不考察个人的历史,注重的是实验设计和理论概念的严谨性并将动物作为实验的被试。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697dc314f08583d049649b6648d7c1c708a10b1e.html

《人格理论与研究.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