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恐惧症个案分析报告

发布时间:2015-10-21 10:57:14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社交恐惧症个案分析报告

摘要:毕某,男,18岁,近2,不敢与人对视,说话脸红、身体发抖,自卑,人际关系敏感,学习和生活都受到一定影响,自己为此很痛苦。诊断为非精神性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社交恐惧症。运用认知疗法和系统脱敏疗法,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

关键词:社交恐惧症 认知疗法 系统脱敏疗法

一、一般资料

(一)一般情况

求助者:毕某,男,18岁,身高1.64M,汉族,家住农村,现正在读高中二年级。

(二)个人成长史

毕某,独子,3岁时父亲因病死亡,4岁时母亲失踪,自己跟随爷爷、奶奶生活,由于家庭情况较困难,学费一直由家境富裕的姑姑承担。本人比较聪明,反应快,记忆力强,从小听话,但性格内向,不爱说话,自卑感较强,自读书以来成绩一直很好,老师也比较喜欢。

(三)精神状态

求助者神志清晰,说话条理清楚,情绪低落。

(四)身体状态

身体健康,无躯体疾病。

(五)社会功能

无法与别人交往,不愿意参加集体活动。

二、主诉

害怕与人说话交往,同别人讲话时不敢看别人,全身发紧发抖,心慌、脸红、手心出汗,老是觉得别人在笑话自己,不愿意同别人接触,特别是女生,以前还只是在熟悉的同学和女生面前有这些反应,现发展到在亲友和陌生人面前说话也不自然了。自己非常想控制这些毛病,但就是控制不了。为此,自己上课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成绩也下降了不少,为此老师经常批评自己,自己很苦恼。这种情况已经快2年了。自己也曾看过一些社交知识方面的书,但没用,后听别人介绍说起心理咨询,自己特地来看看。

三、求助者个人陈述

通过咨询师再三启发,症状首发于刚上初二,一次上完体育课时,自己主动要帮老师搬体育用具,但老师马上就说了一句:“你就算了”,并另找了两名男同学搬,这两名同学不仅对自己笑,其中一个还说:“就你还搬垫子?我看还是垫子搬你吧”,其他同学听了都在笑,自己感到十分尴尬,觉得气血上涌,脸部发烧,感到自己的脸一定很红了,从此以后,自己遇事就爱脸红了,而且一和别的同学说话,说着说着突然就会想,别人是不是心里正在笑我个子很矮小瘦弱,这样一想,脸就会发烫发红,话也说不下去了。

初三时,由于自己成绩好,一位女同学王经常问自己问题,自己对王所问问题认真仔细的回答,只是不敢看对方的脸,但感觉到她对自己很有意思,并且王经常帮自己端饭盒,有时周末回家还带一些菜或水果给自己,一次上晚自习时,自己鼓足勇气问对方,对自己个子有什么样的看法,王笑着说:“浓缩的都是精华”,自己很高兴,那一段时间,觉得自己说话脸也不红了,也能和同学们正常交往,心情也十分愉快。中考完后,一天在家没事,突然想到了王,就决定去看她,刚走到她家院门口,就听见几个女生的笑声,自己又朝前走了几步,就听一个女生说:“快老实交待,是不是喜欢毕”,自己一下就楞住,这时就听见王的声音尖尖地说:“就他,矮冬瓜一个,我才不会喜欢他,我只是问一下他的问题而已,你们别乱说”,自己突然又感觉到脸发烧,头冒汗,再也无法听下去,马上象逃一样地离开了王家,一回家,就把自己关在屋里。从此,自己害怕与人接触、说话,尤其是怕和女生说话。

高一时,自己喜欢一女生,但自己感觉和那女生玩的好的男生都比较“高大、帅”自己只好把这种喜欢压抑下来,每天只偷偷看她,为此,自己学习成绩慢慢的下降,老师因此多次找自己谈话,批评自己,自己为此更加苦恼。

四、咨询师观察和他人反映

求助者,像貌平凡,身高较矮,身体瘦弱,身体健康,指甲较长。情绪低沉,上身弯曲前倾,一直看着桌面,偶尔抬头看人时表现出紧张、脸红,语速缓慢,对问题讨论比较被动。

老师反映:内向,不爱说话、不愿与人交往,与人交谈时特别紧张,胆小,自尊心强,爱脸红。

五、心理测量结果

1.SCL-90 自评量表:结果显示: 躯体化 1.6;强迫1.9;人际关系2.8;抑郁1.9;焦虑2.2;敌对1.8;恐惧 3.2 ;偏执1.9 ; 精神病性1.5 ;其他1.2

由上看出:毕某最显著的是恐惧因子分,其次是人际关系和焦虑

2.艾林克人格卷(EPQ):P:65分,E:35分,N75分,L45分

测量结果:精神质,内向,情绪不稳

3.SAS量表测试结果标准分为68分:

说明焦虑症状显著(中度焦虑)

4.SDS量表测试结果标准分为59分:

抑郁症状不明显(轻度抑郁)

六、诊断

(一)诊断结果

社交恐惧症(恐惧性神经症)

(二)诊断依据

(1)根据郭念峰的病与非病三原则,求助者的知、情、意是统一,一致的,求助者对自己的心理问题有自知力,有主动求医的行为,无逻辑思维障碍,无心理变态倾向,无感知觉异常,未出现幻觉、妄想等精神病症状,因此可以排除精神病。

2)根据CCMD—3标准,关于社交恐惧症诊断标准,该求助者符合症状标准,对社交场合或社交操作呈明显和持久的恐慌,明知这种害怕是过分不合理的,有痛苦忍耐,显著影响个人功能,给个人带来显著苦恼,病期达2年之久,无器质性精神障碍,因此,可以诊断为社交恐惧症。

3)该求助者恐惧焦虑症状时间超过年,内容已经泛化,心理痛苦无法自行摆脱,对社会功能已有一定程度的影响,根据许又新教授的神经症评分标准,该求助者病程超过年,评3分;自己无法摆脱精神痛苦,评2分;中度妨碍了正常学习生活和人际交往率显著下降,评2分。共得7分。综上所述,可以诊断为神经症。

4)心理测验结果及相关资料等支持本诊断。

(三)鉴别诊断

(1与精神病相鉴别

根据病与非病三原则,求肋者的知、情、意是统一的一致的,求肋者对自己的心理问题有自知力,有主动求医的行为,无逻辑思维障碍,无心理变态倾向,无感知觉异常,未出现幻觉、妄想等精神病症状。因此,可以排除精神病。

(2与抑郁症相鉴别

抑郁症的主要症状为:兴趣减退,甚至丧失,对前途悲观,有无助感,感到精神疲惫,自我评价低和感到生活或生命本身没有意义,而且以上症状持续2年,且至少有三分之二时间处于抑郁状态。该求助者虽然情绪低落,有轻度抑郁症,但不是主要症状,因此可排除抑郁症。

(3与焦虑症相鉴别

焦虑性神经症的主要症状为:有焦虑的情绪体验,其基本内容是为未来担心和害怕,而这种担心和害怕并没有事实依据,担心的内容很广泛,想到什么就害怕什么,最主要的特征是说不出原因的焦虑,且缺乏具体对象,同时有植物性神经系统紊乱的症状,如惊慌、胸闷、出汗。该求助者表现出的焦虑症状是恐惧症状的伴发症状,因此,可以排除焦虑性神经症。

七、病因分析

1.生物性原因

求助者为男性,18岁,未见异常

2.社会原因

(1家庭原因,求助者由于父亲早亡,母亲失踪,爷爷奶奶忙于农活,对孙子关心少,不能发现孙子的情绪变化和及时开导。

(2负性生活事件影响,因为家庭条件不好,有自卑感,初中被男同学讥笑;自己认为喜欢自己的女同学也嫌他个子矮小,高一时因自卑对自己喜欢的女同学又不敢接触。

(3缺乏社会支持系统的帮助,没有朋友,人际关系差,在遇到问题时得不到亲友和朋友的关心支持。

3.心理原因

(1存在错误认知:认为自己被别人笑话看不起,是因为自己长像和身高。

(2情绪方面,受恐惧、焦虑等情绪的困扰自己不能解决。

(3面对人际交往问题,不知所措,缺乏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技巧。

(4个性因素,性格内向,敏感。

八、咨询目标的制定

1.具体目标和近期目标

帮助求助者认识症状及形成原因,改变非理性认知,缓解不良情绪,接纳自己外表和一切。

2.最终目标与长期目标

增加求助者自信,增强人际交往能力,完善人格,最终达到促进求助者的健康和自我成长的目的。

九、咨询方案的制订

1.咨询方法与适用原理

(1认知疗法

认知行为治疗是一组通过改变思维和行为方法来改变不良认知,达到消除不良情绪和行为的短程心理治疗方法。通过A.贝克(1985)进一步提出五种具体的认知治疗技术:识别自动性思维,识别认知性错误、真实性验证、去中心化、忧郁或焦虑水平的监控分析了解并正视自己的内心冲突,一个人对自己本我和超我了解得越多,就越深入。求助者的恐惧和焦虑,是一种心理防御机制,是无意识层中自动发生作用,是非理性的,是应对恐惧和焦虑的心理适应过程。只有让他自己不断了解自己,接纳自己,引导自己,才能预防这种病态。

(2系统脱敏疗法

系统脱敏疗法是精神病学家J.沃尔普创建的,用于治疗求助者对特定事件、人、物体或泛化对象的恐惧和焦虑。求助者可以通过放松训练阻断恐惧,进入松弛状态,用交互抑制原理,系统脱敏。

根据脱敏疗法的基本原理:让一个原可以引微弱焦虑的刺激,在求肋者面前重复暴露,同时求助者以全身放松予以对抗,从而使这一刺激逐渐失去了引起焦虑的作用

基本方法是:首先让求助者学习放松技巧,掌握后要求反复练习直至能在实际生活中运用自如。其次,在求助的配合下建构焦虑等级,要求每一级剌激因素引起的焦虑应小到能被全身松驰所拮抗的程度,每一等级的刺激量要恰到好处,各等级之间的级差均匀。然后,让求助者想象引起恐惧的情境同时做放松练习,逐级而上,直到求助者的最高级刺激逐渐使求助者对原来引起恐惧的情境脱敏

2.咨询双方的权利、义务

(1求助者的权利及义务

权利:有权选择适宜的咨询师;有权提出转介和中断咨询;对咨询方案、收费、时间有知情权和协商权。

义务:向咨询师提供与问题有关的真实资料;遵循咨询方案中确立的咨询目标,努力实现认知观念的改变;积极主动与咨询师一起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完成双方协定的作业。

(2咨询师的权利和义务

权利:有权了解求助者的心理问题和相关资料;有权提出转介;

义务:有义务介绍咨询方法和原理;有义务介绍国家收费标准;遵守职业道德和法律要求;保守咨询秘密;

(3咨询时间及收费

咨询时间:每周次,每次50分钟

咨询收费:免费。

十、咨询过程

咨询过程大致分三阶段

(一)第一阶段:诊断评估与咨询关系建立阶段(1~2次)

1.目的

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收集资料,确立咨询目标,制定方案。

2.具体过程

(1介绍咨询中有关事项和规则。

(2通过摄入性谈话收集求助者的有关恐惧症最初发生时间、诱发因素、问题发展进程,使求助者比较清晰自己症状发生的情景以及内心感受等信息。在咨询中特别重视应用倾听、询问、鼓励、共情等技巧,使求助者详细叙述病史。

(3做心理测验,并与其共同协商确定咨询方案,同时向求助者解释咨询如何进行。该求助者表示愿意接受咨询并积极参与配合。

(4第一次后的家庭作业

回想自己从小到大成长经历中,第一次发生脸红时的情景,并总结自己出现脸红的事件;脸红这件事给自己生活带来哪些负面影响。

(二)心理帮助阶段之一(第3次咨询)

1.目的

继续巩固咨询关系,使求助者领悟自己产生恐惧的核心原因,突破心理障碍,改变自己的认知。

2.具体过程

(1与求助者从生物、社会、心理方面分析产生恐惧症状的原因。

(2让求助者自己心理与行为的不合理性,达到自我矫治。

摘要

……

咨询师:你觉得身高对一个人对非常重要吗?

求助者:对(有力的),我觉得作为一个男子汉就应该是高大有力的,这样才能保护别人,以后才能找到更好的工作,才能更好地发展。

咨询师:你说的保护和发展,我能理解为保护你自己所喜欢的人和事业成功吗?

求助者:对(有力的)

咨询师:哪我们来想想历史上成功人士,都是靠着自己高大的身材吗?比如:中国改革开放总计师邓小平、美国总统林肯。

求助者……(低头、沉默)

咨询师:你觉得像貌、身高是一个有所作为的人必须具备的吗?

求助者:……不……是(低头,声音很低)

(3家庭作业

写出这次咨询的体会;暗中调查其他人对自己的看法。

(三)心理帮助阶段之三(4~5次)

1.目的

讨论作业反馈情况;学会肌肉放松技术,设计恐惧分级排列表。

2.具体过程

(1求助者认识到自己身高不是个人成功和人际交往的障碍。同时该求助者从侧面了解到,别人对自己看法:“很聪明的”、“很能干”、“是学习榜样”等等,非常兴奋,感觉自信心增强了。

(2学习放松技巧

咨询师指导求助者进行肌肉放松训练,确认求助者对“想象—放松”训练的适应性。

(3)建立恐惧事件等级表

(4家庭作业

回去按咨询教授的方法,继续练习肌肉放松法,每天12次,每次2030分钟。

(四)心理帮助阶段之三(610次)

1.目的

采用想象脱敏技术来完成对恐惧事件脱敏,然后逐级暴露,在实际生活中应用检验,强化治疗效果。

2.具体过程

首先让求助者深度放松,在他完全放松后,便从恐惧层次第一级开始对他进行系统脱敏治疗。

摘要:

咨询师:请闭上眼睛,现在我要求你想象一些画面,你要尽量想清晰。如果你已经清晰地想象出这个画面,就举起你右手让我知道。现在你首先想象,你放学回家的路上,你遇到了一个你不认识的人,他叫住了你,要和你说话。

求助者:(过了1分钟,举起了右手)

咨询师:(停顿了1530秒)你现在什么感觉?

求助者:我有点紧张,脸好象又红了,我觉得紧张

咨询师:好,现在注意放回到放松上,做放松练习。

求助者:(3分钟后)我感觉放松了。

过5分钟后,再让求助者再次想象刚才的情境,求助者,30多秒后报告出现想象画面,但1钟后,报告放松……一直到后,求助者表示没恐惧体验,第一次脱敏成功。

以后每次咨询逐一针对个等级恐惧情境进行脱敏治疗。全部项目脱敏共用5次疗程,并且取得较好成绩。

(五)巩固和结束阶段(11~12次)

让求助者把“想象—放松”训练,在现实生活中实践运用,并坚持训练放松技术,对求助者的成绩进行肯定,并鼓励求助者开放自己,多与周围人交往,使自己各方面都能得到更好的发展。最后,咨询师同求助者一起讨论未来如果没有咨询师帮助的情况下,出现相似的问题处理办法,使求助者真正成长起来。

十一、咨询效果的评估

(一)求助者自评

通过咨询,对自己有了新的认识,纠正了自己错误的观念,和同学们的关系有所改善,也不怕和人说话了,感觉轻松愉快,对自己未来充满了信心。

(二)他人评价

班主任评价:较原来,性格要开朗些了,也爱笑了,不那么自卑了,愿意主动和同学交往和参加一些班集体活动,学习成绩也所提高

(三)心理测量评估

SCL—90的治疗前和治疗后因子分对比表

从测试来看,说明该求助者社交恐惧症得了有效的改善,效果明显。

四)咨询师的评估:咨询基本达到预期目的,求助者自觉症状消失,人际关系改善,测量结果也证明效果理想。

参考文献:

1、 郭念峰 心理咨询师二级(上册、下册) 北京 民族出版社 2005

2、 郭念峰 临床心理学 北京 科学出版社 1995年版

3、 钟友彬 现代心理咨询 北京 中国物价出版社 1992

4、 许又新 心理治疗基础 贵阳 贵州人民出版社 1998

5、 张亚林 行为疗法 贵州教育出版社 1999年

6、 林秉贤 社会心理学 长春 吉林人民出版社 2003

7、 钱铭怡 心理治疗 吉林教育出版社 1994年

8、 张春兴 现代心理学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0年版692-696页。

9、 中华医学会精神病学分会 CCMD-3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 第3版 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1年6月第1版 236—237页。

10、 [奥]弗洛伊德著 高觉敷译 精神分析引论 北京商务出版社 1983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68043a4e33d4b14e8424682c.html

《社交恐惧症个案分析报告.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