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三皇五帝”中“三皇”

发布时间: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论“三皇五帝”中“三皇”
“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一组逻辑性极强的数字不是简单的数字游戏,而是中国人上古以来的世界观。
一生二,是说任何事物都可以一分为二。二生三。讲法就不一样了。一而再,再而三,这是顺序推演法,任何事情都可以这么推演下去。
“二生三”是八卦理论的基本结构单位,由此产生的一个全息系统,可以对应世界上的万事万物。
“二生三”还可以解释为,事情可以一分为三,事物有对、有错,还有“不对不错”或又对又错,或错对各占一定比例,如果一分为二,这种情况就没法分,那么他不是一,也不是二,却是三(非一非二)。这是后来产生的“灰色理论”非黑非白,又黑又白,谓之“灰”。也许孕育在这些数字中的理论,中华先民意识到了,但还不能明确的阐示,也许他们还未意识到,但这种数字的变化确实是一组能量级大的数字。三生万物。三是个魅力无穷的数。
三对中国人来说是启始数。许多中国文化经典都名之以三,故尔中国人将三皇作为中国历史的开端。
在中国‘三皇’的说法有这么几种:
1、天皇、地皇、人皇《史记?补三皇本纪》引《河图》《三圣历》2、天皇、地皇、泰皇《史记?秦始皇本纪》
3、伏羲、女娲、神农《风俗通义?皇霸篇》引《春秋纬运斗枢》4、伏羲、女娲、祝融《白虎通》5、伏羲、神农、共工《通鉴外纪》
6、燧人、伏羲、神农《风俗通义?皇霸篇》
尽管说法很多,天皇、地皇无二说,人皇出现人皇、泰皇两种说法。“泰皇”的说法来自《史记?秦始皇本纪》是公元前221年秦王政26年时,秦王政扫灭六国,统一天下后与大臣们商量,“天下大定,今名号不更无以称成功,传后世。”让大臣们议帝号。丞相绾、御史大夫劫、廷尉李斯与大臣商量后,决定上帝号为“泰皇”,其中有段话。“古有天皇,有地皇,有泰皇,泰皇最贵”臣等昧死上尊号,王为‘泰皇’。秦王政说:“去‘泰’著皇,用上古帝位号,号曰‘皇帝’大家都同意,从此中国就有了皇帝的称谓。这里的“泰皇”,还是“人皇”之意,只是强调天地人三者,人是最尊贵的。《易?泰卦》曰:天地交,泰。王弼注:泰者,物大通之时也。沟通天地的是人,泰皇即人皇。
据说距盘古已五十五万年后,陆续出现了三位伟大的人物,这就是天皇、地皇、人皇。天皇是盘古后裔中第一位最有卓越成就的领袖,寿命一万八千岁,有十二个儿子,帮其治理日益增多的人民。其为人太多。经常因利害关系发生争执和战争。天皇就把他们分为若干部落。每个部落指定或推选一位能干的人担任酋长,天皇死后,经过若干万年,地皇在龙耳山诞生,寿命一万八千岁,有十一个儿子,这时太阳、月亮、星辰常出现混乱,有时一连数天的白昼,有时一连数天是黑夜,有时星星会很低,都会碰到人的头。地皇用无比的神力,让太阳、月亮出现的时间固定,使它们有规律的起落,昼夜分明,又规定三十天为一月,十二月为一年,让星星升到遥远的天空,白天睡觉,夜晚才出来。人皇诞生在刑马山,寿命一万五千六百岁,他有九个弟弟,神通广大,法术高强,人皇将中国分为九州,命他的弟弟们各当一州的州长,他自己则

住在九州的中央,时常出巡,出巡时坐着象云一样可以在空中奔跑的车,驾车的人有六个翅膀,行动闪电般的迅速。
三皇的传说,天皇时代所反映的是部落酋长制时代,以酋长治理部落和解决人与人的纠纷。寿命一万八千岁,表明这一时期经历的时间很长,十二个儿子表明传说出现的年代已有12个月的概念,同时又表明天皇时是以血缘氏族关系为基础的。
地皇时代。寿命同天皇时代一样长,地皇时才十一个儿子,这是说一年的周期出现问题,少了一个月,而天象也出现了问题,太阳、月亮、星星出现混乱,白昼也出现了问题,而星星会掉下砸到人们的头,地球上是否会出现这么一个时期,是否是宇宙空间这一段时间发生了异常,地球旋转偏离了轨道,经常出现了太阳、月亮、星星混乱的情况,是否是地球自转也出现了问题,造成黑夜和白昼几天都无变化。星星掉下来,似乎可以理解是陨石陨落。砸到人也是不奇怪的。但在这一时间,人们开始研究天文历法倒是确实,昼夜分明,可以理解为把昼夜长短变化找到了。三十天一月,十二月为一年,可能就是用十一个月计年不能自圆其说,便还是依照十二个月的方法,虽然用十一个月计年的方法是错的,至少中国人在进行用一种新的方法尝试着去计年。
人皇时代,这个时间比天皇地皇时间短,这个时期实行的是平等的治理方法,因为是九个弟弟,兄弟有大有小,但是平等的,与父子的关系不一样,父子是绝对权力,这已经是五帝时期的事了。人皇居九州中央治天下,中央之国就是中国。最早的“中心治四方”的理论已经确立。也是中国这个名称的由来。时常出巡,这和黄帝治理天下就十分接近了。
看来,天皇、地皇、人皇是古人用传统的方式记下的远古—上古历史,只不过很粗略,同时将许多抽象的东西人格化了。
以伏羲为首的“新三皇”与“老三皇”相比较,“老三皇”天地人是抽象的概念,而新三皇就是比较具体的,有时甚至就把他当作一个具体的人来对待。“新三皇”四种说法中,“伏羲”“神农”是比较固定的,而另一皇,则是多种说法,这就是女娲、祝融、共工、燧人,在这四种说法中,燧人氏是传说的发明钻木取火的人,而祝融则是管火的大臣,后世称之火神,这两个人有延续性,如果把发明火种、使用火当作一个时代的话,那么无疑是以燧人氏为主,而且火的发现与使用是在新三皇中名列第一的。
女娲是传说中的女神,共工氏与祝融氏发生了冲突,在不周山下决斗,结果共工氏失败了,他愤怒得发狂,用头去撞向不周山,一声巨响,不周山被从中撞断,不周山是天地之间的支柱,支柱折断,天庭裂开了一条巨缝,大地失去了平衡,向东南急剧倾斜,霎时狂风暴雨,日月无光,人类遇上了前所未有的大灾难,女娲不忍心人类遭受这个浩劫,她取山上的五色石头烧炼,练好后,把天上的裂缝补好,天际上灿烂的彩霞就是女娲补上去的五色巨石,她又杀死了一只神龟,用它的四只脚,当作四只支柱重把大地支起,因天裂而漏出来的大水,女娲用芦草烧灰,把它吸干,就成了平坦肥沃的华北大平原。
祝融这个人物是世代都有,可能从燧人氏延袭下来的,火对人类太重要了,每个时代都必须有一个人主管这件事。共工与祝融争斗是不奇怪的。可是关于共工的说法还有几种。一种是《淮南子?天文训》记载“昔者共工与颛顼争为帝,怒而争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维绝,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满东南,故水流尘埃归焉。《尚书?尧典》《史记?五帝本纪》载共工是尧的臣子,试授工师之职,后与驩兜、三苗、鲧并称为“四罪”,被舜流放于幽州。
这样共工就出现在三个时代,一是伏羲氏时代,因为女娲与伏羲是同时代的人,共工与女娲是同时期的人,而且共工传说是人面蛇身赤发,伏羲、女娲在传说中都是人面蛇身,当然这应该是同一种图腾,那么这三个人是同一图腾、同一时代、同一部落氏族的人。

二是黄帝时期的人物,颛顼是继黄帝之后为帝的,共工与颛顼争帝,必然是在黄帝时代末期出现的人物,从黄帝生平看,他对自己的儿子都不传,选定孙子颛顼为帝是经过慎重考虑的,绝对不会让人出来自己来争帝位,凭着黄帝当时的政权稳定、威望之高,似乎不会发生这种事,况且后人对这方面的传说也不多。
三是尧时代的人,可能这个共工就不是那传说的共工了,共工故名思议他是掌管手工业的,那么早期石器的制造都是他分管的范围,共工与祝融一样是一个世袭的职务,历代都有。
那么最有可能的时间,应是发生在伏羲时代,从燧人氏时期,到伏羲时期,中华大地上一定发生地一场大的地质变化,那是一次大灾难,是天塌地陷,地震引起的火山岩浆喷射而出,西北方向渐渐升高,形成帕米尔高原,这就是,天倾西北,地不满东南,这样就形成现在的水往东流,汇聚入海。从帕米尔高原、黄土高原上的泥土被水冲向华北大地,形成黄淮海广阔的冲积大平原。这就是中华大地最后一次地质大变化,它基本使中华大地的地形,地貌形成现在这么一个布局。《淮南子》就明确把它记载入《天文训》称之为自然现象,东南是“水潦尘埃归焉”讲的要比“用芦苇灰去填”更有说服力。
而炼石补天,无疑是将一种地质裂变,熔岩流淌的现象搬到天上,又与五彩云霞联系在一起,这种说法更符合神话的浪漫。当然,炼石补天,也可以理解是一种隆重的祭祀活动,而主持这个祭祀活动的是女娲。
三皇的故事都在不同程度上反映我们远古—上古时的一些信息,但尽管不能把其当作信史看待,其中很多记载还原后,不得不让我们深思。
但燧人、伏羲、神农却是我国三个时代的开创者。三皇确确实实代表三个时代,基本是我国上古时期的历史,而“老三皇”则是我国远古时期的历史,由于历史是渐行渐远的,在人们还没有文字为工具能详细记录那一代真实的历史时,人们就只能用口口相传的方式,讲故事,而讲故事只能择其大端而举之,这样越是距离今天越远的历史就越模糊,越难理解,越粗略,加之传说中有些地方错位,有个别地方被夸大,这样就成为神话,但“老三皇”“新三皇”的传说内容,在许多方面展示了那个历史时期的部分真实,直到“新三皇”的历史内容,一个比一个真实、具体。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675118966bec0975f465e212.html

《论“三皇五帝”中“三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