袅袅炊烟思亲人

发布时间:2023-10-06 19:32:08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袅袅炊烟思亲人
袅袅炊烟,小小村落,路上几道辙

这几天小孙女在教我学唱歌《我和我的祖国》,其中这歌词让我的脑海一直在翻滚。上海的春天阴雨连绵,早起散步常常是雨雾蒙蒙,所以很多时候只能在床上躺着看手机,今晨我醒的早,开窗伸手试一下楼外依然下着小雨,我拿起手机,浏览文字看到朋友圈一张烧火蒸馒头的照片,就再也离不开了,细看这袅袅吹烟,热气腾腾的画面,一家伙就让我的心窜回到了五六十年代。

蒸馒头可是咱中国人几千年来家家户户生活的基本本事,我第一次见蒸馒头的印象,还是六十年代初期,在我的老家林州西丰,赵家楼姥姥家里,那是一座七裹五的四合院,周边三户人家,全姓赵,小路湾湾距西丰村三四百米,姥姥家院内有一棵大梨树,傍边盘着一口大锅台,逢年过节或家里有要事时,它就排上了大用场,四个舅舅家加上亲戚自己家人,一凑就几十口人,大家一起动手柔面的,捏馍的,劈柴的,烧火的,热热闹闹,有说有笑,

个把时辰,一锅发的白生生的大暄馍就出来了。

回忆是种享受,有幸福,也有悲伤, 六十年前的农村,各方面条件还是非常差的,特别是粮食不能充足供给,一年也吃不上几次白面馒头,那个时候不像现在粮食随便买卖,都是按人口分配的,用粮票控制,记得有一次俺娘的老干娘过世了,需要蒸枣山送老人上路,可是家里没有大锅台,更没有白面,第一天我跟着俺娘一起先去烧了纸,知道了什么时候出殡,回来娘就一直满眼噙泪,我问娘,咱已经不在死人家里了,你为什么还要流泪呢?娘抱着我小声哭泣一阵后说:儿 1 / 4


子呀,你不知我六岁就没有了亲娘,现在又失去了干娘,你还小,更不知道咱家穷到什么程度了,平时过日子吃糠咽菜不丢人,可遇上红白喜事,来个人情理俗的,娘就发愁死了。当时我也听不懂意思是啥,娘抹干了眼泪,洗了一把脸,揣上个大盆和升子出门了,好长时间才回来了,进门放下一盆子的面就奔房子里,我正要高兴的跳起来去亲亲娘时,想着中午有白面条吃了,可看到娘一头扎进被窝里又大哭起来,还哭说着我什么时候能还上借的人家白面呢?人家在借时是讲明还面日期的,老天爷呀!这日子还能过吗?还面日子到了我还得去舍脸扛腮地借西家还东家

听着哭声,我看着娘在床上时不时动脚舞手的,我很害怕了(当时我也就几岁,赶紧跑出了街门,一人在外玩起了土面石子,不知玩了多久,街饭市上有人吃饭了,我才慢慢回家,小心翼翼地探视娘在那里,忽听娘说等一会饭就好了,我跑向锅台那,掂起脚尖向烧火锅里看看,还是昨天的重复,白萝卜老南瓜,带很少点小米加上烂红薯,我说娘你借了那一大盆白面,就给少吃点吧,娘急回,那可不能动,那盆面要去办大事的。我瞧着锅底里冒出浓浓的黑白烟,一阵一阵冲向了天上,并给娘落下一身的灰粉,我低头无语了。吃过中午饭,我背着娘偷偷地用舌头去盆子里舔了一下面,赶紧溜出了街门,在嘴里化了好长时间,那味道至今还在口里回味着(绝对实话一点不夸张

随着社会进步,人们生活水平的日意提高,在米面充足供吃的今天,我每每总是想起那些从苦日子熬过来的时光,常常是暗然泪下。到了八九十年代,伟大的祖国在改革开放下,农民扎实过上了好时光,我娘也大显神手,给我们做着各种面食,尤其是做的那些大馒头又暄又甜,用面捏的各种小动物栩栩如生,我娘是个很善良的农家人,心灵手巧没有文化知识,逢年过节总有人来找她剪窗纸花,她用粉笔钦笔画的山水庙宇,竹兰梅小鸟画,让人们惊讶(我娘十几岁时,就上了二十多天民校,在她晚年生活中,她走上了去寺院念经学佛的路子,在西丰及周边村里培养了好多心底善良,愿意奉献社会的人,有银行职员,医院医生, 2 / 4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6721bbec5beef8c75fbfc77da26925c52dc59162.html

《袅袅炊烟思亲人.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