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道轮回天机和六道轮回图解

发布时间:2020-04-29 04:46:27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六道轮回天机和六道轮回图解

六道轮回天机

(一)--轮回在世间起心动念处

学会尊重对方、体谅对方、给予对方。尊重包括爱护别人所有东西。体谅对方的所作所为,给予体贴和原谅。其实跳出来看时,人生没有对错之分,人的一生是沿着一条轨迹,受一种力量推动着运行的,一切的行为几乎都是身不由己的,只是自己不知道罢了。善待自己,善待万物。(师传)根据佛家轮回说,死亡后,中阴身受到六种光明境界的吸引,在业缘的驱动下,会让中阴身转生到相应的层面去转生,称为六道轮回

六道轮回并不遥远。六道轮回的六种光明,时刻影响我们的心灵,让我们在这一生不断地做出相应的行为。而这一生的行为的积累,将成为中阴身转生六道的依据。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作为万物层次的人,根本谈不上善恶之分,因为人的一生,都是被控制的一生:

三控制万物,二控制三,一控制二。人的一生,在各种的作用下,被吸引,被驱动,在家里可能是个好父亲,好丈夫;在外面可能无恶不作……这个人一旦被场控制,一切不合理、不合法、没有道德的东西主观上都变得合情合理。

人的一生,心念被六道之光影响,从这个场到那个场,从一个事件到另一事件。同一个场里面受到五行八卦规律的制约,不同的场之间受到业力的推动。没有修炼的人,没有深入心灵的人,一切行为,哪怕是善行善事、修行功德,都只是业力和规律的共同作用。

在每一个眼耳鼻舌身意的行动中,能够返观自照,去认识自己受到什么样的力量驱动、受到哪一种六道光明的诱惑和驱使,这就是修心修道。寻找的过程,就是一种对命运的把握的过程,而无明无知的人,则如同波浪一样,在六道轮回的推动下,流浪生死。

(二)--轮回在世间不离世间觉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无数无量,品种繁多,因缘聚散,无有恒常。即是五类运动状态,是万物归类群分的依据,所以人们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这也是六道轮回的基础。是存在的性质,人们说同性相斥,异性相吸,这里的指的是能量的性质,即阴阳物质两大特性。

人是万物中的一种,是以下的层次。也秉承了三层次上五类的影响,这五类在人群中的表现,就是金木水火土,一旦人死亡,脱离万物层次,生命的能量就会进入的层次,并按照各人生前的秉性,分别收入五行中,即收入六道轮回。所谓的秉性,就是生前的一切行为思想习惯,佛家称为业力。并非人死了,才有的层次,事实上即使人类不死亡,人的行为也一样归类到的层次、分属各五行群类中,死亡则让这种归属更加明确。人生在世,每时每刻,一切行为,都是三生万物的力量,每个时刻,人们都在的层面推动下,进行各种活动。人们在生前的一切心念,都会形成习惯,一方面,人的行为决定了他受到三层次中哪个群类的控制;另一方面,控制他的那个群类的力量,影响他继续按照类似思维行动模式存在。

三层次上的分类,道家分五行,佛家分六道(也有五道的说法,因为阿修罗道不是实有层次,而是在其他五道中都有寄生),表征了五种心能的运动方式。

佛家的六道是:

天道、阿修罗道、人道、畜牲道、饿鬼道、地狱道。六道其实是三层次的归类,也是通过心灵,影响万事万物,同类同频共振的能量,相互结合,形成共同业力的世界。

地狱道,来自心灵的自我自闭,和杀心、嗔心、邪心、欲心……自我封闭带来心灵牢狱的意象,不善的内在心态,创造了牢狱中的种种刑罚。这就是地狱道的成因,情欲毒火内烧所摄。

饿鬼道,也是心灵的自我自私,但不完全封闭,而是贪婪,试图将能量收入聚集在自己的空间。这种心灵的意象,就是永远不满足,吃不饱,空乏空虚,福德小贪念大,就如同针的喉轮,大的肚子,永远饥渴。这就是饿鬼道的成因,贪心所摄。

畜牲道,来自心灵的自我和麻木,并不完全自闭和自私,而是痴迷执著,而罔顾周围。这种心灵意象,就是浑浑噩噩,愚痴顽固,不知道快乐痛苦,只是著迷于自我喜好。这就是畜牲道的成因,痴迷所摄。

阿修罗道,自大自私和狂妄,但心比前面几道敞开,只不过这种敞开,不是给予他人喜悦和快乐,而是把自心郁积的贪嗔痴慢疑倾泻于外,造成流血和战争,阿修罗道遁迹其他五道中,把痛苦和折磨带给别人,有天福而无天德。这就是阿修罗道的成因,内火外烧,损人损己,嗔心妒火所摄。

天人道,具备光辉善良仁爱之心,敞开身心,给予别人喜悦和快乐,他们自己清净,给别人清净,造成吉祥和和平。心灵的能量外流,创造了美好的世界,心想事成,但是穷尽则变,再堕轮回。天人道的成因,布施忍辱,仁爱谦让,仁善美所摄。

六道如梦,唯心所现。苦乐觉受,真实不虚。

修炼解脱,不在天边遥远,不在未来死后。此时此地,就在六道轮回之中。一念清净,则一念解脱,念念清净,则念念解脱。所以无论是哪一道的,都是不绝对的,不善之人也有一念善心,这一念善心,就是救度之光;大善之人,也有一念邪心,这一念邪心,就是堕落之光。人往哪一道走,是一生累积所致,综合情况决定往生哪一道,一切都是能量的自然决定,并非真有个神灵在审判。所以古人说自作自受

从现在开始修行,清净每一个心念和行为,不交恶友,不靠危墙,不贪小利,不迷恶习。如此长年累月,积习成自然,在死亡之后,就无须担心;生从何道,死往何道,天网恢恢,疏而不漏。至于宗教迷信,求个信仰,求个救赎,那是水中花,镜中月;求人不如求己,生死大事,自己掌握,就在生活中,就在人世间,决定生死,解脱轮回!

正如佛法说:

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似寻兔角。(六祖惠能)不要把成佛解脱的希望寄托在虚无缥缈的未来,一念一言一行,当下把握,当下决定自己所处之道。则生死无忧。

(三)--领悟轮回

两个人在一张床上睡觉,他们的梦境,各自是一个自我的世界。如果说这个梦中世界是真有,那么这个世界在哪里?——银河系?银河系外?月亮背面?——迷信的人会在物质世界里面,尝试定位和确认另一个世界的位置。而跳出迷信,你会发现这个梦中的世界,客观上是没有的,然而客观上的没有并不是没有产生作用,在这个人的主观觉受中,因为他品尝到了所有的眼耳鼻舌身意形成的觉受——这个梦,对这个人,主观上却是实实在在的!

地狱道、饿鬼道、畜生道……它们不是存在于这个银河的物质世界里。它存在于另一个层面,每个人的梦境与梦境的交叠,这个梦境之所以交叠,跟物质世界的交叠的原因是一样的,就是各人的因果关联。物质世界,是一个梦,六道轮回,也是一个梦,相互映射,相互重叠,相互干扰,相互影响。

人们在世的时候,从来不会担心迷失在梦境中,因为人拥有这个世界的物质身体,一醒来精神就稳定地停留在身体上,身体就像是轮船的大铁锚,让人不会迷失在时空的河流中。这也是人们对精神世界梦境,从来不屑一顾的原因——人活着的时候,其实六道就已经时刻跟随着他,只不过物质身体这个大铁锚始终把他牢牢固定在物质世界里面——就算是噩梦又如何,醒来还是会回到现实物质世界。

但当人死了,失去了这个身体,情况就完全不同了。六道就会现前,而你无法再像活着那样,有个身体把自己定位在物质世界里。这时候人们体验到的各个梦境,对这个人而言,是真实不虚的。从唯物论的角度看,这个精神的六道世界是不存在的,但对这个正在其中做梦的人而言,这个世界,跟现实的物质世界一样真实不虚。现实的物质世界,人们依靠眼耳鼻舌身意来感悟存在,死后,人们一样依靠眼耳鼻舌身意体验到六道轮回

人活着的时候,行善积德,自然心地宽敞,梦中自然光明洁净,就是所谓的往生善道,就像是活着的人作好梦一样。

死后的梦,不同于活着的人的梦,由于没有了物质体的羁绊,这个梦有可能做很长的时间,甚至在其中,根本没有时间感。做梦的人,也许在物质世界的一秒钟,会在他的主观感受中,像是过了几个世纪那样长,所以在谈论六道的时候,往往享乐和受苦的时间是以为单位的——这只是主观的感受,在客观上,可能他不过是做了短短几分钟的梦而已,而后按照佛家的说法,就在合适的时候转生、往生。

任何一个人,不可能永久地做好梦,也不可能永久地作噩梦,这很好理解,因为能量是在运动的,阴阳是在相互转化的。

一个生前修炼的人,一个行善积德的人,一个好人,也许能够一时往生天道,但没有谁能够保证这种在天道享乐的时间的长短。佛经中的魔王就是这么一个享受极乐、而且无比悠久的存在的代名词,它的享乐的时间,好像是永恒,它看不到结束,所以它会去引领其他生命存在走向它的极乐道路,它是善意的,也具备一定的智慧,但它不是佛陀那样彻悟的,它会引领一部分人修炼往生天道,但无法引导他们走向觉悟。

而佛祖看透了整个宇宙六道的幻梦,了悟无论是什么样的生命,都不可能在六道中享受到永恒,在无尽的时间过后(可能实际并不长,但主观感受很长),还是会在其中轮回不息,因此,佛陀提出了解脱成佛的观点,从六道轮回中解脱出来,真正成为一个自由自在的存在,这个存在称为。能够从轮回中解脱出来的存在,也就是从这个六道的梦境中觉醒的人,被称为觉悟者、觉醒者,这也就是的意思。

解脱轮回,并不是有个实际的某个实实在在的地方跳出去,因为六道其实并不是真实客观存在的,因此所谓的跳出六道,并不是真有个地方,让人脱离了出去、逃避开去。

所谓的解脱,是觉醒。一个彻底觉醒的人,跟这个梦中世界就完全脱离了关系,这就是涅槃,涅槃不是死亡,而是生命的彻底觉醒。还有一种觉醒,已经可以醒来,但还是遵循自己的愿力,保持在梦中一段时间,这些人称为菩萨,因此,《金刚经》才会说,什么是菩萨呢?菩萨应无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行于布施——为什么呢?因为菩萨的心必须保持在觉醒中,而觉醒的状态,就没有梦境,没有所谓的你、我、他、和时间的变化,没有这种证悟就不算菩萨。

佛祖总结了解脱六道的方法,就是无我,当一个人跳出狭隘的自我观念的时候,就会观察到整个梦境,从而觉醒。当你还是狭小的个人,你只会体验到梦境的喜怒哀乐愁,在六道中不断演化着贪嗔痴,不断执着和恐惧,就无法脱离六道的轮回。

道家的天人合一无为,其实跟佛家有个共同的结果。

所不同的是,佛家强调个人的主观,要达到”“无我,而道家则强调了个人努力修炼后达到的客观结果,即一个人脱离了狭隘自我以后,跟宇宙融合为一的状态。其实佛道说的都是同一回事。

一个人是不可能化成宇宙的,这是最大的贪欲,是最大的野心。因为宇宙无限广阔,一个追求外在天人合一的人,永远不可能成功。那么怎样才能真正天人合一呢?只有找到宇宙的根,整个宇宙都是这个创造出来的。什么是宇宙的根源呢?你说一个做梦的人,他的梦境的根源在哪里呢?——其实就是这个做梦的人造梦的心!所以真正的学佛修道,唯有从心入手,觅自本心,觉悟自我。

脱离这个六道轮回,佛家用空无我道,道家用无为大道,麒麟用中道,天华用天机。说法不同,但都是同样的东西,都是为了同样的解脱目的的。真正的学佛修道,并不是一种转生天道的努力,六道必然不断轮回,天道的享乐,反而是地狱受苦的因缘。真修道人,懂得唯有从六道中解脱自我,才能让自己得到真正的休息,得到永久的安心。

六道轮回和十二因缘(图解)

六道轮回图是一件很好的艺术作品,常在各种媒介中看到,却也只能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它,并不了解其神秘背后的含义。之前了解小乘佛教的须弥山图,发觉其中理念和视觉上的互补性,于是试着归纳与了解六道轮回图的含义。

在阅读的过程中,特别的感概,感受到的不仅仅是一种宗教文化形态,而是从中感悟到众生的纷繁和存在的不易,存在,本质原来是一种苦难。而修得上善至欲天,仍是要堕入轮回之中,继续这种苦难,近于无休无止。

六道轮回图画面中的每个元素都有其丰富的象征意义,这里分解图片做最为简单的介绍。

六道轮回图显示凡夫众生在六道中生死轮回的图解,它也阐明了苦的来源、脱苦的方法及脱苦的自在境界。

六道轮回图是释迦牟尼佛所教导的轮回理论的昭示图。

图右上方佛手指日月开示灭苦及脱出轮回苦海的方法。

六道众生透过佛法的修行,最后终得解脱轮回、登佛净土。

包含了六道在内的大轮,由无常死主手持及口咬,表示六道内的有情众生,无一可逃离死主的掌握。

生死之轮可以分为四层圆圈排列:

从最内圈开始,在图的正中央,亦即大轮的轴心部份,是一个小圆圈,圈内有三种畜牲:

鸽、蛇及猪;这三种动物,分别表义贪、瞋、痴这三毒。三毒念是烦恼的根源,也是令我们不断生死轮回的根本原因。而痴为根本,而生贪、瞋,所以蛇及鸽由猪口而出。

内第二圈,是有关生、死及中阴(在这个肉体灭亡后,我们的意识会先进入一个中阴的阶段,然后便再次轮回投生,得到新的肉身,以另种生命形式延续生存。)的教法图示。环的半边是黑暗的,另半边则是光明的。在黑暗的半边环中,有人被分为三串绑住拉扯,这是代表了将投入畜牲、饿鬼及地狱道的中阴身。光明的另半环中,代表将生于天道、阿修罗道及人道这三种生命形式的中阴身,甚至,更高的修行可解脱轮回、登佛净土(有一小白线与净土相联穿于十二因缘的生以作暗示)。

内第三圈是生死之轮图的主体之圈,是描述众生轮回的处所(也即六道)之部份。上方是天道,再逆时针方向数下来是阿修罗道、畜牲道、地狱道、饿鬼道及人间。

阿修罗道和天道部分是相接的,并且这两道的众生有着种种相互的矛盾和关联,于是将这两部分合一来讲。

天道:

天界分为欲界、色界及无色界天。

欲界:

全都是在莲花中化出的。他们的身体自然放出大光明,它们的寿命长达数劫。在这长时间内,它们每天都在嬉戏享乐,唯独是临死前或在与阿修罗开战时才会遇到痛苦。

色界及无色界中的有情,福乐比欲界更大,但他们仍有痛苦。

xx道:

福报极大,寿命又极长,而且智力也极高。

但由于他们的妒忌及瞋恨心,他们并不感到幸福快乐。他们与天界众生分别不太大,所以阿修罗道亦称为非天。阿修罗世界与天界中的部份相连。阿修罗道中,有一棵如意果树,树身在阿修罗道世界,树顶却延伸至天界之中(所以图中阿修罗道和天道是相接的画面)。三十三天的有情,可以尽情享用这树所结的果实,但阿修罗众生却无法享受果实,所以便十分妒忌。他们常常砍断如意树,但天界的众生只需由上洒下一种甘露,树便会马上重活过来。同时,天道中的有情,常对阿修罗世界中的女色垂涎,时常抢夺阿修罗女。

为这些原因,阿修罗便常常向天界宣战。但在与天界开战时,阿修罗由于福报略逊于天道有情,所以往往战败连连。

图中,有一座宫殿,殿中便是阿修罗王。在图中的顶端,可以见到如意树植根阿修罗界,结果却在延伸至天界的树顶。在树根,可见一个阿修罗持斧砍树。在树顶部份,可见云上有天界众生与众阿修罗正在开战。

畜牲道:

散居于天上、地面、地底及水中,有的住在我们能见到的地方,有的则住在我们看不到的地方。它们的寿命,有短至一日夜者(如某些昆虫),亦有长至经劫者。大的畜牲可以大至如山峰一般,小的则小至肉眼不可能看得。

它们的出生方式亦不一致,胎生的、卵生的、湿生及化生的都有。

地狱道:

生于地狱道内所受的苦是最为可怕的了。这里描述了地狱道众生之景况。地狱道细分为八大热地狱(左)、八大寒地狱(右)、近边地狱(下)及孤独地狱四大部份。

饿鬼道:

如果以痛苦的角度来说,饿鬼所受的苦比畜牲道众生为大。以愚痴的角度来说,则畜牲远比饿鬼的智力为低下。饿鬼道的众生,智力足以了解佛法,不似畜牲般愚痴。

饿鬼道是有情众生,则偶尔也会在人间世界走动,我们的眼睛也可能见到它们。它们并不像地狱道众生般聚居,而是分散各地而住的。

外障饿鬼:

遭遇种种外在的障碍,令其不能得食。在大白天,温暖的阳光反会令它们感到寒冷;在晚上,月光却令它们感到热不可当。它们的肚子十分大,常感极端肚饿,但却难找到食物。它们的头及肚子极大,脚却似快断的干柴。

这一类饿鬼痛苦地长年东奔西跑,却难以找到可供饮食的物质,这种痛苦是很悲惨的!它们身心俱长年感到痛苦,难以得到一刹那的温饱及休息。内障饿鬼:

身躯如山般巨大,但脚却亦是似枯木般幼,走动乏力。它们的口喷出火焰,喉咙如针孔般小,所以无从饮食。

饮食障饿鬼:

见到食品时,食品便变成火焰。在它们见到河水时,整条河便会干沽。有的饮食障鬼只好吃粪或吃自己身上的肉。

图中我们可以看到,食物进入饿鬼口中变成了火焰,而右上角的佛正施以饿鬼食物。同时饿鬼道的众生是胎生的,而且每胎便会生下几百个小鬼婴,这使得鬼道中的众生生活更见困难痛苦。

在佛教的须弥山宇宙模式中,人间可以分为四大部洲,我们身处的地方是南瞻部洲。其他三个大部洲的人,寿命比较固定,而南瞻部洲的人寿则并不一定,有刚出生便死去的,也有寿逾百岁的。

人间的苦有很多,但可归纳为八苦。

生苦、老苦、病苦、死苦、爱别离苦、怨憎会苦、求不得苦、五取蕴苦。

十二因缘:

环上端右边的小格,表达了十二因缘中的无明。其余的十一格,顺时钟分别是行、识、名色、六入、触、受、爱、取、有、生及老死等其余十一支。无明:

无明这一支,包含了对善恶、因果、业力及世上万事万物之实际情况的误解。这些无明,就似是一块黑布,障住了我们的眼睛,令我们看不到事物的真正面目。自无始始轮回以来,无明就伴随我们,从没有一刻离开过我们。

行:

这一支因缘以陶塑工匠来表义。在他身旁的陶泥,表义无明。这些陶泥经陶匠的运作,而变作各式各样的成品。

其中有好的,也有坏的。这一小格,表义说基于无明,便会发作出种种形式不同的善业及恶业。

识:

猴子是永不停下来的,只会走来走去,就似众生的心识,永不止息地带各种业因而在六道中转来转去。所以,图中的小格以猴子来表达

名色:

名色名色这个名词,是指在众生在受孕入胎的一刹那之蕴身。是指色身,是指受、想、行及识蕴。在入胎时,投生的心识其实已包含了十二支的前三支-“无明。父母的精血是受生的器皿,心识是投生的主角。在投生后,心识便乘这个名色肉身生存。在图中,可见数人乘船渡河。船象征色身,乘船者表义其他四蕴。六入:

六入在心识生入名色身一阵子后,我们的视觉、听觉、味觉、触觉及意识才完全发展出来。六入这一支,正是指上述六种功能具备的时候。在这时候,功能虽然具备了,但却未运作起来,所以图中以一间有六个窗口的空房子来表义。

触:

由上六入的条件具备了,此时乃至我们长大成人后,在感官、外界事物及心识三者碰上时,便会有所作用及反应,例如我们会在透过视觉、听觉等感官与外境接触时,产生了乐、苦及中性的知觉。

受:

受在有了后,我们对乐、苦及中性的经验,便会分别产生喜欢、厌恶及中性的分别感受,这是的意思。在图中,此支以一个眼睛中箭的人来表达。

爱:

爱由这前二支,我们会对乐、苦及中性的体验继而分别产生欲求、抗拒及中性的心态。这便是十二支因缘中的。在图中,此支以一个嗜酒的人表义。

取:

是指强烈的欲望。这是上一支的延伸。有:

由众生有了前述的,再配合了第二支,便具足了再有下一次轮回的因缘,这便有的意思。是导致我们不断投生的主要运作材料。

生:

生因为上述的各支,众生便不断有转生轮回,这就是的意思。

老死:

老死既有,便自然会有衰老及最终的死亡,这是老死支的意思。

十二因缘总说在这十二支中,无明的属性是烦恼;属于业;名色六入老死则全属苦。

假设在某一次前生或今生中,我们由无明所驱使,做出了杀生业(“”),在中留下了这杀生之业因。

这三者,在今生临终时遇上了临终一念的烦恼”(”),便构成了下一生堕于地狱中受生的因素(“”)。在死后,我们便在地狱中投生(“”),而渐次有名色六入老死,这便完成了一套完整的十二因缘流转过程。

我们在经历某一套的十二因缘流转过程时,同时会因为无明等驱使,做出种种别的业因,发展出极多套尚待完成的因缘流转。正是这样,我们便被套在一圈又一圈的生死循环之内,不可逃循出离。

附表:

生死流转,又称六道轮回,是佛教因缘生法理论中的一个重要部分。

信仰佛教的第一步就是深信六道轮回和因果相续,因缘生法,从而产生怖畏心和出离心。

这是促进学佛的善士修行的最基本的动力,不了解六道轮回,就无从了解十二因缘;

不了解十二因缘,就无法解开生死轮回的环子而得到解脱。

佛教认为,人及众生并非仅有一次生死,而是有前世、后世乃至生生世世,绝大多数皆在生死中流转。

依众生所具善恶之业的多少,而轮回于六道。

这六道是

1)天道;

2)人道;

3xx道;

4)畜生道;

5)饿鬼道;

6)地狱道。

此六道中,前三道为善道,后三道为恶道,又称三恶道三涂

初学佛的人无论大乘小乘,皆从畏惧流转三恶道受无穷苦而初发出离心。

之后,学修大乘之人才有可能发菩提心,入菩萨行。没有出离心作基础,发菩提心就是空中楼阁,毫无意义。比如人类,生来不会飞,如果没有对升空的向往,没有对鸟儿自由飞翔的羡慕与模仿。

就永远不可能发明创造飞机,修行亦然。一个人自己乐于享受人间的五欲,不能自拔,也不想自拔,对于三恶道、三善道,将信将疑,怎么会自度度他,救度众生脱离苦海呢?那么,究竟是哪些因素造成了众生在生死中流转,又怎样能获得觉悟和出离呢?

我们此处不做纯理论上的论述,而是结合一幅藏传佛教的《生死流转图》(又称《六道轮回图》)来诠释此理。

此图以阎罗王手持轮回为中心,轮回从内到外共分四圈.第一圈是众生贪瞋痴三种烦恼,也也是生死流转的根本.第二圈则显示有情的升沉,心地清净者往上升,心地污浊者往下沉.

第三圈是六道变相图,在其中有苦、乐、善、恶,种种不同的差别;每一道中都有佛陀出现,教化众生.

第四圈是十二因缘,显现惑业苦的流转;一切有情都因身心烦恼的缠缚,而陷在生死大海之中,不能出离.

在轮回的右上角是佛陀,手指月亮,表示唯有佛法才能给众生带来光明与清凉.

光明能照破无明黑夜,清凉可除去生死烦恼。左上角似为度母,以智慧、慈悲来济度一切有情众生.

第一圈:

其中有三种畜生,家禽代表贪欲,猪代表愚痴,蛇是表示瞋恚;这三种烦恼,称为三毒,是轮回根源.它们相互咬在一起,显示贪瞋痴展转相因,绵延不断,起惑造业而导致生死不绝,轮回六趣.

第二圈:

由于众生贪瞋痴轻重的不同,而造成升沉的差异。右边色暗,众生手脚被缚,前后有鬼卒牵领.这是烦恼恶业重的堕落相.左边色清,有情衣着美好,面程喜悦,有佛陀接引,这是上升善趣之相.

第三圈:

此即六道轮回,天、人、阿修罗是三善道,地狱、恶鬼、畜生为三恶道。有情行善法,慈心、布施、持戒感得善趣之身.若作恶业,瞋恨、悭贪、愚昧,则得恶趣果报.但是在人天,福报享尽时也会堕落,不能久住.在恶趣虽长时受苦,罪业报尽,也终有出离之日.一切众生在六道之中生生死死,受苦受乐,就有如车轮上下展转一般,苦不可言.在每一道中,我们都可看到有佛陀出现,教化众生,知道三界是火宅,快求出离.

第四圈:

有十二个图,分別代表十二因緣。

1.無明:

以瞎子作代表,眼前一片黑暗,看不見事物的真相。無明也是一樣,沒有般若的智慧,長夜沉沦生死苦海,不能出离.

2.行:

图作陶工塑造瓦器之相,所制出的各类器皿,种种形状,粗细好醜等,总由陶匠塑制而成.众生万类,种种正报依报,亦由不同的行业所成.

3.识:

识心以猴子作代表,显示心的剎那变異,有如猿猴一般,一刻也不安靜.图中绘一只猴子,从一间空屋,跳到另一间空屋,表示有情在命终之后,神识会继续寻找投生之处.

4.名色:

xx中的一條小船,虽有活动,然有局限.

5.六入:

是以一间房屋有六个门窗来表示,房屋是空的说明六根虽然完成,还沒有六识的作用.

6.触:

这是根尘识三和合,心识作用的开始,以男女的接触作代表.

7.受:

眼睛是人体上最敏感的器官,以箭射中眼睛,代表众生的感受.

8.xx

图中的酒鬼嗜酒如命,众生的爱欲也是一样,无止境的追求,将使自己愈陷愈深.

9.取:

取是爱欲的增上,图中显示一个小孩子爬在树上摘果,树下虽然已装满了一箩筐,但他还是贪得无厌.

10.有:

這是一位少妇怀了身孕,由前面的爱取,感得后有,如同女子怀孕,即将生产.

11.生:

图中显现女子生产情形,因为现世的爱取迷惑,造作种种业,导致未来结生.

12.老死:

有一个人背着尸体.在我们出生之后,就注定了老死的命运.十二因缘一环扣一环,众生的生死也是一生接一生,延续不断。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66deea54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4336424.html

《六道轮回天机和六道轮回图解.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