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新闻热点7

发布时间: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白宫玫瑰园的草坪上,习奥定调中美新氛围 2015-09-29 11:24:00 来源:北京青年报-北青网

习近平主席访问美国,我们都看到了他与奥巴马总统在夜色下的白宫漫步。美国之行总是少不了谈笑风生,两位政治家私聊的时候都说了些啥,外人不得而知,总归是增进了友谊。台面上的发言也不难读出深意。
当地时间925日,习近平在华盛顿同奥巴马会晤后,在白宫玫瑰园举行了联合记者会,会上二人各自发言并回答了记者提问,言谈措辞之间,描摹了中美关系的大格局。奥巴马一上来就把回忆拉到了三年前,回顾了习近平作为副主席访问美国、在白宫受到接待的场景,并且强调说,这已经是双方第六次会晤了。果然是演讲好手,一下子就拉进了彼此的距离。接下来奥巴马的发言颇有意味:“自我就任以来,美国对中国的出口几乎翻了一番,目前为近一百万美国的工作岗位提供了支持。”啥意思?我们分析外交话语,一定要搞清楚话是说给谁听的。这话虽然说的是中国,但听众是美国选民。一是奥巴马卸任在即,是时候讨论他在美国总统中的历史地位了,因此他三句话不忘给自己的功劳薄上添上一笔;二是2016美国大选正如火如荼,奥巴马当然也要拉民主党的候选人一把,给关心自己饭碗的选民留个好印象;第三,这话也是说给美国国内的贸易保护主义者听的,“中国
在美国的投资有助于支持在我国各地提供工作岗位”,言下之意,你们也要顾全大局。回到中美关系的具体议题。从习奥双方的发言中,都不难看出合作与共赢的整体基调。无论是在索马里打击海盗,在西非控制埃博拉疫情,还是全球气候变化协议上,中美两国都在切实合作。在习近平此次访美的成果中,有关气候变化的共识与合作,是十分抢眼的亮点。记者会上,奥巴马特意提及了中美两国的碳排放控制计划,认为“当世界两个最大经济体、能源消费国和碳排放国能够携手这样做时”,人类离全球性协议就更进了一大步。奥巴马这么说,是在展望两个月后,即将在巴黎召开的气候大会,中国与美国的角色被赋予了极高的期待。中美对此回应积极,在习近平访美期间,中美双方发表了气候变化联合声明,并将携手与其他国家一道,确保年底的巴黎气候大会取得成功。观察习近平美国行的日程,也不难看出气候变化议题的分量。在27日,习近平在纽约出席联合国气候变化问题领导人工作午餐会,这一安排的意涵,还用我多说吗?不少媒体在报道玫瑰园记者会的时候,把“就网络间谍问题达成共识”做进了标题。这个标题指的是双方共同肯定的一个原则,“政府不参与旨在获得商业利益的针对公司企业的网上间谍活动”准确地说,不仅仅是追踪网络犯罪,在整个互联网的议题上,中美双方此番都取得了很大的突破,一共达成6项一致。除了恶意网络活动、网络犯罪调查中交换信息、
沟通协作,也提出要共同继续制定网络空间的国际准则。在访问首站西雅图,习近平出席了第八届中美互联网论坛,互联网议题在此访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至于论坛上,扎克伯格用中文和习近平聊上天儿的故事,我想大家都听过不止一遍了。不得不承认,要在网络议题上达成完全的一致,中美双方暂时很难办到,比如知识产权这类问题,需要解决的分歧、需要磨合的差异很多。但就如习近平在记者会上说的,中美作为两个网络大国,应该加强对话和合作,对抗摩擦不是正确选项。有了基本的共识,未来双方在这个领域中的合作,会更加深入与顺畅。我注意到,玫瑰园的记者会上,两国领导人都没有回避一些重大、敏感的话题。奥巴马特意提到,“美国将继续在国际法允许的一切地方航行、飞行和运作”,并且美国严重关注有争议地区所出现的“造地、修筑和军事化”行为。奥巴马此言意指南海问题,这背后是美国重返亚太的企图,如果将此解读为奥巴马向亚洲盟国表态,也大体不差。不过,虽然南海问题上,中美暂时无法达成一致,但双方存在诸多共同利益,这是可以达成的共识。通过对话管控分歧,将会继续成为处理南海问题的基本方式。当然还有人权议题,这几乎是中美关系中常规的“口水战”强调人民生存发展权,和强调政治权利的人权观念,未必一定是冲突关系,所以两国可以在平等和相互尊重基础上,开展人权对话,扩大共识、减少分歧、相互借鉴、共同提高。
我们常常说,中美两国之间的矛盾是结构性的,这意味着分歧和冲突长期难以根除。大国博弈,不仅关乎大国本身,也关系到世界和平、全球秩序。在维系微妙平衡的前提下,寻求最大化的共识,才能获得双赢的局面。玫瑰园的记者会,向世界传达了中美双方寻求共识的善意。在能够解决的问题上,双方获得了建设性的突破,争取到了更深入的合作空间。而暂时无法化解的难题,也能够在加强管控的前提下,得到妥善安置,中美关系步入新氛围。对了,奥巴马在玫瑰园的讲话中还说到,美国在今后5年将会鼓励100万名美国学生学习普通话。中美之间的联系,只会越来越近。


外媒盘点:习访美8大成果 “中美共同体”影响世界走向 2015-09-29 11:25:05来源:中国经济网
中国经济网北京929日讯(秦陆峰)922日至25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对美国进行国事访问。对习主席此次访问,全球主要财经媒体都给予了高度关注,不仅发表了大量追踪性报道还配发了大量图片和评论。路透社中文网专门制作了习近平访美的报道专题,对习近平主席访问美国进行了全程跟踪报道。
《华尔街日报》中文版头条发表了题为《习奥会:分歧与承诺并存》的文章,文章中说,美国总统奥巴马(Barack
Obama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会谈中袒露了两国之间的分歧,但也就最敏感的两个问题做出了初步承诺:一是网络安全,二是中国南海问题。
日本经济新闻中文版头条发表了《“中美共同体”影响世界》一文,引用了由美国哈佛大学著名经济史学教授弗格森(Niall Ferguson)和柏林自由大学石里克教授共同创造出的新词“Chimerica(中美共同体,认为中美两个经济大国正在加深相互依赖关系,中美两国已经成为影响世界走向的命运共同体。文章中说,在习近平第一次访美的30年前,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GDP)仅为美国的7%。如今已达到60%,在今后约20年时间里,有可能超过美国。中国以“新型大国关系”为旗帜,试图与美国对等,这正是中国得到经济发展支撑的强烈自信的体现。
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版在首页对习近平访美进行了大幅报道,主要集中在这次访问所取得的成就方面。《金融时报》重点刊发了安邦咨询的文章,认为习近平主席此次访美在八个方面取得的成果值得关注:一是美方接受了“中美新型大国关系”概念。二是中国承认并尊重美国在亚太地区的利益。三是双方承认共同维持全球经济与金融体系格局。四是关键的中美投资协定BIT未取得进展,但承诺同意加快推进。五是确认了高技术出口限制谈判的通道和机制。六是对于基于国家安全的投资审查,双方建立了弹性分类和处理
原则。七是中美两国金融情报机构将签署关于反洗钱和反恐怖融资资讯交流合作的谅解备忘录。八是双方在网络攻击和窃取知识产权方面达成合作。
文章总结说,总体来看,中美双方领导人达成了广泛的成果清单,这是全球两个最有影响力的大国才有的合作框架(即G2格局),有助于消除全球经济与安全事务的不确定性。而一个稳定、可预期、建设性的中美关系,对于低迷的全球经济无疑是一个正面消息。


大学生扶老人:有没有比真相更重要的东西? 2015-09-24 11:19:25 来源:北京青年报-北青网

“大学生扶老人”的故事,一波三折,真相至今未明。由于没有视频和图片证据,事件真相的还原只能依靠目击证人。虽然目前警方认定这是一起“交通事故”,年轻人负主要责任,但由于双方提供的目击证人说法不一,人们依然不相信警方的认定。昨天中午,扶老人的大三女生发了一条长微博,表示不认可警方的认定,要提起复议。
这事从98日大三女生在新浪微博发帖找“证人”算起,到现在已经持续半个多月。老实说,作为评论猿,我最初根本就没拿它当回事,太小儿科、鸡毛蒜皮,比这重要的事情多了去了。从它持续的发酵和影响来看,这个判断看来是个严重的失误。背后如果不是潜藏着某种深刻的时代焦虑,实在难以想象,发生于安徽省一个地级市的一起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交通事故”(按警察目前认定),会引起这么大波澜,并保持这么长时间的舆论关注。
一直以来,我们习惯于模式化构想老人与年轻人之间的交通冲突。这种模式化构想,源自过去类似事件不断积累起来的刻板印象。在这种模式化的构想中,老人和年轻人总是被“漫画化”,而复杂性的具体过程则被选择性地忽略。要一出现老人与年轻人之间的交通冲突,人们就习惯于这样
想象:跌倒的老人一定会有碰瓷的恶意;反之,如果老人不存在恶意碰瓷,那年轻人就一定是在恶意逃避责任。要么碰瓷要么逃避,没有其他可能。以至于很少人愿意注意这样的情况:老人可能根本没想过碰瓷、讹人,年轻人也没想过要逃避责任。反而,有时候正是模式化的恶意猜测悄悄渗入,让年轻人和老人这样的当事人也变得互不信任,让简单的事情变得复杂了起来。在这种互不信任的力量的推动下,年轻人的言行变得慌张和自相矛盾,老人的言行也开始有了攻击性。
具体到这次老人与年轻人的事件,所谓的真相可能永远也不会到来。我们不清楚真相如何,也不知道将来是否能够揭晓真相,但目前足够清楚的是,在真相没有到来之前,这件事中的焦虑、拧巴和互喷,已经在撕裂着人们本应有的信任和良善。正是基于这样的忧虑,我一直在想,在这类事件中,如果真相始终未明,那到底有没有比真相更重要的东西? 这次事件出现了多轮“反转”。一开始人们倾向于同情年轻人,根据媒体的报道,人们不假思索地认定这又是一起典型的“扶老人被讹”事件。但随着老人的几个同村人出面作证,人们又开始同情老人,甚至有人骂年轻人是骗子。此后,警方通过“多方调查取证”认定这是一起“交通事故”年轻人应该承担主要责任,事情似乎终于水落石出。但是,由于警方并未公布证据来源和细节,而且因为事发地刚好在
视频监控死角地带,依然有人不相信警方的判断。昨天中午,感到委屈的年轻人通过微博发了一长文,承认当时说不清楚是否是自己撞倒了老人,但不想推卸责任,所以扶起了老人。我看这条微博下面的留言,不少人又似乎开始同情起这位大学生。
“反转”和“再反转”,这种无聊的舆论游戏,我们已经见过不少。有时候,这样的“反转”,仅仅意味着真相难寻,它常常只是人们的同情对象的转换,而不是事情真相得到了揭示。也就是说,在事情真相并不明朗的情况下,人们已经在脑袋里假想出了不可调和、只能二选一的“对立双方”,并在头脑中预演着双方打架,一会她赢了,一会又是另外一个她赢了。“反转”如果不是基于事实真相,显然就是“空转”,是我们脑子里的幻想在转。
“空转”是我们头脑中的刻板印象在作祟,而刻板印象的缘起,则是长期以来年轻人与老年人之间基本的相互信任的丢失。我不清楚,这是不是我个人的幻觉:我总觉得,我们这个时代的代际冲突,似乎已经到了一个非常严重的程度。想想公交车里的让座、道路中的碰瓷,广场上的大妈舞,还有家庭中、婚姻里,似乎到处都在上演年轻人和老年人的“互撕”。这些冲突真是碰巧集中爆发吗?
人与人之间的不信任,别轻易地开启,它一旦开启,往往就隐含着动机的猜测。而动机的猜测,就意味着我们可能
被混沌而模糊的想象控制,从而忽略真实具体的复杂情况。这是我们不相信“眼见为实”的开始,是我们徒劳无功地挖掘和追索所谓“深度”的开始,也是让事情变得复杂的开始。人倒了可以扶起来,人心倒了可就扶不起来了。所谓“人心倒了”,指的就是人心被互相不信任占据,被刻板想象替代,不再单纯和善意。
“不要去寻找生活的真相,试着感受生活的真谛!”我们找不到视频,所以找不到真相,可有没有想过,即使找到了视频,依然会有人认为那视频可能被动过手脚,不相信那就是真相。比真相更重要的东西,是人与人之间的信任,是人心这种无影无形的东西。人们总以为真相可以化解一切矛盾,但谁也不能否认,真相总是依存于我们的内心。这是老调重弹、陈词滥调。可事实就是这样简单:真相难寻,信任更难求。

罗玉凤:我做服务员也常被骂 但我从没想报复谁
美国记者枪杀案中,杀手自述,被电视台开除,他不走,领导叫来警察把他赶走,这让他有了心理创伤和犯罪动机。他说记者对他说过种族歧视的话。我认为很有可能是真的。如果杀手只是简单地报复社会,记者就躲过了。但如果杀的就是她,她躲不过。
不过,他认为这是种族歧视,我认为不是。一个在社会底层的有色人种,会比社会高层的人更易感到种族歧视。这不是任何歧视,只是公司开除不合格的员工。但有些处于社会最底层的人,敏感,脆弱,更容易认为自己受到歧视。 往往,英语不好的中国人更容易觉得被歧视。比如黄健翔坐飞机的遭遇。很多中国人英文不好,难以融入主流社会,认为中国人普遍处于社会底层,其实,这只是他个人的生活圈子受限造成的。
我之前去华盛顿,出租车司机是个埃塞俄比亚的黑人。他英文比中国人好了太多,也比华人更加自信,从来不会感觉自己受到了歧视。对中国人而言,英语很难,只能寄希望下一代英文水平越高,越了解美国,才越自信。听说读写熟练的意思是,能看懂新闻报纸电视,能去图书馆阅读,能在美国公司工作,能熟练使用美国社交网站。
如果一个人认为自己受到歧视,就容易产生极端想法,做出极端行为。像中国的服务员烫顾客事件,服务员的行为
就很极端。不过,我想说的另一点是,在中国人,服务性行业的人也确实往往不受尊重。
比如,收银员,服务员,清洁工一类的职位,常被视为身份低下的象征。服务行业就是受气行业。但在美国,人们认为劳动光荣,坐办公室和扫大街都是凭劳动挣钱。我在美国指甲店做工,被绝大多数中国人认为丢脸但我在美国,这边很多人都做这个职业,人们还觉得挺不错的。
我以前在国内做餐馆服务生时,也有顾客高高在上的情况。我觉得那个女人去吃火锅时肯定也是有这样一种姿态,觉得自己是大爷,服务员觉得自己低人一等,所以开水浇头。 我从小到大,做过很多服务业工作,经常被人骂的职业,但我从来没有想过报复谁。我的第一份工作,是18岁那年在重庆做书店店员。老板和家人都态度不好,我做了一月就跑了,也没说报复他们啊。那时候我还是学生。
我七岁时父母离婚,我以一个拖油瓶的身份去我继父家生活。我父亲再也没有看望过我或者给我生活费,在重庆农村这又是什么景象呢?不就是处处低人一等么?我从七岁起就开始低人一等。除了在学校因为学习好受同学们羡慕外,生活中又有谁多看我一眼呢。每当我对生活不满时,我妈就说,这只能怪你命苦。她还叫我不要跟人家比,因为我跟别人不一样。

那时候,我最大的愿望就是,以后过上跟别人一样的好
日子。这些年来,我大多数时候都过着屌丝的生活,受气常常有。我在中国时被那么多人骂,我也没想过要报复谁。我常常想起我的童年,我觉得我和母亲的不同在于,我是女强人而她不是。
(来源:凤凰新闻客户端主笔 罗玉凤)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64b5b758e53a580217fcfe87.html

《每周新闻热点7.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