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被以一个莫须有的罪名废掉?

发布时间:2012-03-02 18:51:46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尤导告诉记者,《皇太子秘史》讲述的是康熙二儿子胤礽的故事,这是在康熙晚年的一场风波,因为史官们为尊者讳,对之记载甚少,所以有关太子胤礽的资料查起来相当困难。可以说,《皇太子秘史》故事更“秘”过《孝庄》。尤导说,吸引他拍摄这部戏的是胤礽的几个有趣问题:为什么在襁褓中胤礽就被立为太子?为什么他能当38年太子?又为什么在极其偶然的情况下,太子被以一个莫须有的罪名废掉?“我们翻阅了大量史书后,就越发觉得字里行间处处透着蹊跷,比如康熙正式诏告天下废太子后,让内阁学士们推荐谁来当太子?大家揣摩半天,一致推举八阿哥,可康熙却为此震怒,还把八阿哥圈禁起来,到底八阿哥有什么罪过却并无记载;太子二次被废的罪名是‘聚党会饮’,但奇怪的是当一大批官员因此而丢官罢爵,有的甚至被挫骨扬灰时,太子还继续在太子位上坐了半年。这一系列疑点把我们的思路引到一个问题上——康熙对太子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感情?”尤导说,他觉得康熙是希望在太子身上实现一个父亲和君王的理想。“他之所以要立胤礽,是因为胤礽是个孤儿,他要按照自己的意愿来培养他。可这只是他的一厢情愿,由于他早早就立了太子,反而使太子成为众矢之的,于是康熙对他极其保护,但越这样太子就越孤立,最终酿成了一生的悲剧。这就是我们这部戏所要写的。我们要写一个正派的太子在封建王朝里的命运悲剧,写一个聪明的皇帝意图按照自己的意愿来培养接班人所经历的这么一场悲剧。”[评论]二月河《雍正王朝》中康熙选嫡的帝王心术山青河在二月河《康熙王朝》这部书以及所演绎的电视连续剧中,都浓笔泼墨地描写了具有擒鏊拜、平三藩、收台湾、平定葛尔丹叛乱等辉煌业绩的康熙皇帝的帝王心术,可是《雍正王朝》中康熙选嫡的帝王心术不管是在二月河的笔下,还是在导演的电视镜头下都不是通过康熙本人的心里活动展现出来的,康熙选嫡的帝王心术表现在他的音容笑貌和行动上,最后通过雍王府里一个神秘的瘸子,或者说是一个十分厉害的人——才大志高的邬思道一次次精辟的分析中展现给了读者或是观众。邬思道志比天高,心比海深,在康熙三十六年,时为举人的他在参加应天府会试的时候,率领五百考生大闹贡院,触犯国法,幸蒙皇四子胤禛相救,最后成为胤禛府邸的幕僚,他在胤禛从雍郡王走向雍正皇帝的道路上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一步,可是,就象他自己所说,皇帝垂拱而治,行的是光明正大之道,用的是阳谋;而他则是密室策划,以阴谋为体,所以不能当朝为官,最后在“得江山而谋臣亡”的千古教训下,为了保全自己,半归半隐了。先不说邬思道其人高超的审时度势,出谋划策水平,只说说康熙在大清王朝后继之人的遴选时复杂的心里活动。首先是当了三十年的太子胤礽太令康熙伤心,胤礽是康熙心爱的孝懿仁皇后所生,皇后在生胤礽时难产而亡,所以康熙对这个生下来就没有额娘的儿子偏爱有加,可是家有阿斗扶不得。先是在康熙四十六年,河南、山东的黄河决口,在治理河务漕运时由于国库拿不出银子办赈治河,康熙便决定在治理黄河后让太子举保的皇四子胤禛追比国库欠款,可是在追比过程中,作为储君的太子不但不给予支持,却遇事推诿,卖官鬻爵,康熙在失望之余却仍然不露声色,忍而未发,给太子一个知错能改的机会。这时候,康熙已经对这个自己百年之后的未来之君产生了疑惑,可是人无完人,也许太子是一时的糊涂吧?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63497047336c1eb91a375d3a.html

《太子被以一个莫须有的罪名废掉?.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