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诗人排名榜

发布时间:2012-10-19 20:51:35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中国现当代最著名的女诗人排名榜:1、舒婷 2、翟永明 3、王小妮 4、陈敬容 5、郑敏 6、伊蕾 7、唐亚平 8、海男 9、陆忆敏 10、虹影 11、林徽因 12、关露 13、蓝蓝 14、石评梅 15、席慕蓉 16、傅天琳 17、林子 18、马丽华 19、林雪 20、李小雨 21、安琪 22、尹丽川 23、蓉子 24、鲁西西 25、周瓒 26、冰心 27、柯岩 28、张烨 29、丁丽英 30、唐丹鸿 31、赵丽华

狼吠文案:中国现当代最著名的女诗人

排名榜——

/ 狼吠(编选)

中国现当代最著名的女诗人排名榜:1、舒婷 2、翟永明 3、王小妮 4、陈敬容 5、郑敏 6、伊蕾 7、唐亚平 8、海男 9、陆忆敏 10、虹影 11、林徽因 12、关露 13、蓝蓝 14、石评梅 15、席慕蓉 16、傅天琳 17、林子 18、马丽华 19、林雪 20、李小雨 21、安琪 22、尹丽川 23、蓉子 24、鲁西西 25、冰心 26、周瓒 27、柯岩 28、张烨 29、丁丽英 30、唐丹鸿 31、赵丽华 32、……

1、舒婷:

舒婷,中国女诗人,出生于福建龙海市石码镇,祖籍福建省泉州市,居住于厦门鼓浪屿。1969年下乡插队,1972年返城当工人,1979年开始发表诗歌作品,1980年至福建省文联工作,从事专业写作。主要著作有诗集《双桅船》、《会唱歌的鸢尾花》、《始祖鸟》,散文集《心烟》等。舒婷崛起于20世纪70年代末的中国诗坛,她和同代人北岛、顾城、梁小斌等以迥异于前人的诗风,在中国诗坛上掀起了一股“朦胧诗”大潮。舒婷是朦胧诗派的代表人物,《致橡树》是朦胧诗潮的代表作之一。

舒婷擅长于自我情感律动的内省、在把捉复杂细致的情感体验方面特别表现出女性独有的敏感。情感的复杂、丰富性常常通过假设、让步等特殊句式表现得曲折尽致。舒婷又能在一些常常被人们漠视的常规现象中发现尖锐深刻的诗化哲理(《神女峰》、《惠安女子》),并把这种发现写得既富有思辩力量,又楚楚动人。

诗歌《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获1980年全国中青年优秀诗歌作品奖,并被编入选入苏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三和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下册,《双桅船》获全国首届新诗优秀诗集奖、1993年庄重文文学奖;《真水无香》获第六届华语文学传媒盛典“年度散文家授奖”。另《在那颗星子下——中学时代的一件事》节选自沪教版六年级下的语文教材,十分准确地写出了孩提时代的人的心声。

舒婷诗歌特有女性的细腻和敏感,如她对爱的细腻感受,以及对人生的苦难的体悟,充盈着浪漫主义和理想色彩,对祖国、对人生、对爱情、对土地的爱,既温馨平和又潜动着激情。她的诗擅长运用比喻、象征、联想等艺术手法表达内心感受,在朦胧的氛围中流露出理性的思考,朦胧而不晦涩,是浪漫主义和现代主义风格相结合的产物。  舒婷的诗,有明丽隽美的意象,缜密流畅的思维逻辑,从这方面说,她的诗并不“朦胧”。只是多数诗的手法采用隐喻、局部或整体象征,很少用直抒告白的方式,表达的意象有一定的多义性。

代表作:《流水线》《神女峰》《会唱歌的鸢尾花》《一种演奏风格:舒婷自选诗集》(诗集,作家出版社,2009)等。舒婷以通过古典与现代,融会素直与曲婉,深入时代与人生的潜流,找寻个体自我生命经验和群体情愫的契合而直启社会心理潮汐之触点:现实感伤,情志追怀,理想诉求,于清隽蕴藉之诗意境界,传达她独自深入的灵魂的歌吟,和被这歌吟洗亮了的诗性人生——传统面影与现代气质的完美融合,常态写作与个在探求的经典体现。

————————

2、翟永明:

翟永明(1955—至今),祖籍河南,出生于四川成都,知识分子写作诗群代表诗人之一。1981年开始发表诗作,1984年完成了第一个大型组诗《女人》,其中所包括的二十首抒情诗均以独特奇诡的语言风格和惊世骇俗的女性立场震撼了文坛。该组诗在1986年《诗刊》社的“青春诗会”发表之后,更是引发了巨大的轰动,1996年出版了散文集《纸上建筑》之后,成为自由撰稿人。现居成都写作兼经营“白夜”酒吧。“十年来……‘白夜酒吧’聚集过诗人、艺术家、媒体人、艺术爱好者,也举办过若干小型寒碜但个性张扬的签名售书和一些艺术活动。诗人们也常常在这里举办朗诵会,‘白夜’让我的写作视界和对现实的理解都大大地打开了,并且让我的写作发生了很根本的变化。从1998年到现在,我的写作可以说是非常自由和多变,这在很多时候都与我关心的事情发生改变有关。我认为作家的写作应该跟随内心,内在的思想和观念变了,写作一定会变。这些年我出了两本诗集、三本随笔。其中《白夜谭》完全是记录‘白夜’和‘白夜’周边的艺术群体(翟永明语)。”

其作品被译成英德日荷等国文字。在数十年的诗歌写作中,一直保持充沛的写作和思考的活力,每个时期都有重要作品问世,在中国诗坛具有无可置疑的重要性。有人称其为“东方最美丽的女人”(按:诗人欧阳江河),并认为“第三代诗人都有翟永明情结”(诗人伊沙)。“白夜”给她的写作提供一个开阔的视野和观察社会的机会。她的代表诗作有《女人》组诗、《静安庄》组诗、《我的友人:致臧棣的四首和歌》、《十四首素歌》、《孩子的时光》、《戴安娜之死》、《我策马扬鞭》、《午夜的判断》、《变化》、《玩偶》、《敏感的萨克斯》、《编织》和《行为之歌》等。作品集有

1986年出版第一本诗集《女人》(漓江出版社);

1989年出版诗集《在一切玫瑰之上》(沈阳出版社);

1994年出版《翟永明诗集》(成都出版社);

1996年出版诗集《黑夜中的素歌》(改革出版社);

1997年出版诗集《称之为一切》(春风文艺出版社);

1997年出版散文集《纸上建筑》(东方出版中心);

1999年出版随笔集《坚韧的破碎之花》(东方出版社);

2000年出版诗集《终于使我周转不灵》(江苏文艺出版社);

2003年出版随笔集《纽约,纽约以西》(四川文艺出版社);

2011年出版全新诗集《十四首素歌》(南京大学出版社)。

——————————

3、王小妮:

王小妮,1955年生于吉林省长春市。1982年毕业于吉林大学,毕业后做电影文学编辑。1985年定居深圳。作品除诗歌外,涉及小说、散文、随笔等。2000年秋参加在东京举行的“世界诗人节”。2001年夏受德国幽堡基金会邀请赴德讲学。2003年获得由中国诗歌界最具有影响力的三家核心期刊《星星诗刊》、《诗选刊》、《诗歌月刊》联合颁发的“中国2002年度诗歌奖”。曾获美国安高诗歌奖。现为海南大学人文传播学院教授。代表作有:《重新做一个诗人》《我的纸里包着我的火》《半个我正在疼痛》《看望朋友》《和爸爸谈话》《十枝水莲》《他们说我藏有刀》《喜鹊沿着河岸飞》《不反驳的人》《我感到了阳光》《不认识的就不想再认识了》等。诗集及主要作品包括:

1、《我的诗选》 1989 诗集

2、《浮躁的烟尘》 1993 纪事

3、《人鸟低飞》 1994 长篇小说

4、《放逐深圳》 1996 散文

5、《手执一支黄花》 1997 随笔

6、《我的纸里包着我的火》 1997 诗集

个人随笔四卷本――

7、《我们是害虫》

8、《目击疼痛》

9、《派什么人去受难》

10、《谁负责给我们好心情》 1998 随笔

11、《世界何以辽阔》 2001 诗文集

12、《家里养着蝴蝶》 2001 散文

13、《方圆四十里》 2003 长篇小说

14、《半个我正在疼痛》 2005 诗集

15、《王小妮随笔精选》 2005 随笔

16、《安放》 20071201 随笔

17、《一直向北》20070801 随笔

耿占春:王小妮似乎永远都是一个生活的旁观者,她的诗跟她的人一样,特别的质朴、细致,她有时像纪录一样地写作,无论社会众生的世象,还是现代人复杂而微妙的心理剧,都能够进入这个敏感的旁观者的视野。耐心、善意而略具反讽。新闻与信息世界只懂得报道突发事件,王小妮的诗关注着人们易于忽略的事态,关注着那些慢的、小的和隐秘的事物,比如慢的疼,慢的灾难与祸害。我写过《失去象征的日常世界》讨论王小妮对隐秘事态和缺失现象的描述能力。王小妮的诗也许有一天能够制作成一些微观戏剧而被更多的人们所理解。

张学昕:王小妮是“朦胧诗”的少数“幸存者”之一,面对此起彼伏的诗歌潮流,她一直保持着舒徐从容的心境。对她而言,写诗完全是一种内心的需要。这使她能够始终保持个人化的写作立场,穿越种种迷思,道出日常事物背后隐藏的力量。她常常被推举为“女性诗歌”的代表,却对单一的性别立场充满警惕。她无意将世界看成一座“象征的森林”,相反善于使用朴素的口语,通过精妙的直觉,捕捉“平凡世界”中转瞬即逝的诗意。王国维论诗有“隔”与“不隔”之分,王小妮正是通过对普通事物的注目,抵达了“不隔”的诗界。所谓,“淡语皆有味,浅语皆有致”,用来形容王小妮,不为过矣。

陈超:王小妮的诗歌从1970年代后期即开始引人注目,至今依然满足着“范式读者”的挑剔的眼光。文学史一般将王小妮描述为“朦胧诗”最早的感应者,其实敏识的读者看得很清楚,王小妮充满个性创造力的诗是自发、自在、自足的,它们不是对某某诗潮的感应,亦无法被某某诗潮所类聚、整合。所谓“个体是最多的,比整体还多出一个”。王小妮的诗简隽、轻逸、放松,但同时却奇异地拥有丰富的意味。也就是说它们像鸟一样轻,但不是像鸟的羽毛那么轻。王小妮的话语总是在平实中见到的陡峭,她的诗歌不拒绝对日常生活的表达,但是她避免使诗成为黏滞的生活小型记事。其诗不乏生活的力量,但更具有“挖掘语言奥秘”的艺术魔力。在喧嚣的时代,王小妮安静地挽留了生命直觉、奇思异想,为我们勾勒出一幅有修养的“自然人”的心灵图像。她反对绝对知识,反对头脑对心灵的干扰,忠实于对艺术本身的信义承诺,在个人创造的道路上轻步而行。

唐晓渡:简洁、明澈、沉实而轻盈,于静默中直击或折射稍纵即逝的诗意瞬间。王小妮的诗在整体上令我们想到水晶的纯粹本真。她朴素的诗歌理想在于个体生命和语言的相互生成。她的诗自成一个世界,其中布满日常生活的痕迹和气息,却又显示为一种话语的险境。在她的诗中,坚定的个性和精微的风格变化并行不悖。她的诗歌写作是对生活和语言的持续擦亮,同时也不断擦亮我们的眼睛以至灵魂。她是一种激励,激励我们重新做一个读者;又是一个启示,启示我们在任何情况下诗意栖居的可能。

吴思敬:新时期初期,王小妮以她的带有印象主义色彩的诗作为诗坛所瞩目。当诗坛卷起女性主义的狂飙时,王小妮并没有去凑热闹,而是选择了独立的写作姿态。随着性别风暴尘埃落定,王小妮的形象在世纪之交诗坛的浑沌背景中也分外地清晰起来。对王小妮而言,她最看重的是自由。她要按自己的本性去生活,为此她宁可辞去公职;她要按自己的本性去写作,为此她从不拉队伍、扯旗号、发宣言。她随意地生活,真诚地写作。“把自己活成一个正常人”,“无声地做着一个诗人”,这就是王小妮对诗与人的关系的理解。王小妮的诗和她的活法,她的不趋时、不做作、不追潮流、不怕被遗忘的定力,她的自然松弛、不急不躁的写作心态,使她对当下的诗坛,尤其是女性诗歌写作发生了深刻的影响。

————————

4、陈敬容:

陈敬容(191792—198911月),著名“九叶派”诗人。1932年读初中,开始学写诗。1934年底,只身离家去北京自学中外文学,并在北大和清华中文系旁听,期间不断发表诗歌和散文。第一首诗《十月》,作于1935年春,1946年在上海《联合日报晚刊》发表。1938年在成都参加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1945年在重庆当小学教师,1946年夏,转调到上海文通书局工作。年底辞去编务,专事创作和翻译。在此期间,她参加过上海文协及进步文化界组织的一些活动,如反内战、反迫害、反饥饿运动等,并在《文艺复兴》(郑振铎、李健吾主编)和《大公报》(凤子、马国亮主编)、《水准》月刊、《文汇报·笔会》副刊(唐tao主编)和《大公报》、《时代日报》、《世界晨报》、《侨声报》、《联合晚报》等文艺副刊上发表诗歌、散文、书评及译诗等。同年出版第一本散文集《星雨集》。

1947年出版了第二本诗集《交响集》(上海森林出版社)。1948年春,她与友人王辛迪、曹辛之等共同发起创编《中国新诗》月刊,为了避免向反动当局登记,一直用的是丛刊名义,实际上每月出版。与此同时,还编了一套“森林诗丛”,已出版数册。同年底,《诗刊》、《诗丛》、《星群》和森林出版社,何时遭到国民党特务的捣毁和查封1948年参与创办《中国新诗》月刊,任编委。1949年在华北大学学习,同年从事政法工作。建国后,文学创作基本中断。直到1978年近30年中,她只发表过两首诗。但工作之余,她翻译了不少外国文学作品。1950年至1951年,在《解放军文艺》发表较多,被该刊聘为特约撰稿人。

  1952年人民社出版其译作,伏契克《绞刑架下的报告》;1956年该社又出版其译苏联波列伏依短篇集《一把沃土》,1958年出版其和邹荻帆合译巴基斯坦诗人《伊克巴尔诗选》。此外,其还译过一些零星诗文,散见《世界文学》及其他报刊。1956年任《世界文学》编辑,1973年退休。1978年,重新执笔创作,10年发表诗作近200首,散文及散文诗数十篇,并有新译著问世。1981年至1984年,《诗刊》编外国诗专栏。诗集《老去的是时间》,获1986年全国优秀新诗集奖。

————————

5、郑敏:

郑敏(1920---),福建闽侯人,1943年毕业于西南联大哲学系。1952年在美国布朗大学研究院获英国文学硕士学位。回国后曾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工作。1960年后在北京师范大学外语系讲授英美文学至今。1949年出版《诗集:1942--1947》,成为“九叶”诗派中一位重要女诗人。

郑敏是在冯至引领下与哲学和里尔克的诗结下一生情缘。她嗜读里尔克的诗,特别是对里尔克名作《豹》更是情有独钟。她与里尔克一样,总是从日常事物引发对宇宙与生命的思索,并将其凝定于静态而又灵动的意境里。每一个画面都仿佛是一幅静物写生,而在雕塑般的意象中凝结着诗人澄明的智慧与静默的哲思,建国前写的《金黄的稻束》就是这样的作品。建国初至1979年,郑敏中断新诗写作。直到“三中全会”后,重新开始创作,出版诗集《心象》、《寻觅集》和诗学专著《诗与哲学是近邻》,十四行体组诗《诗人与死》是受其诗友唐祈之死的触动写成,是她早年对生死问题进行哲理思索的延续。

全诗借唐祈的死来关注和思考当代中国知识分子的共同命运:“我们都是火烈鸟/终生踩着赤色的火焰/穿过地狱,烧断了天桥/没有发出失去身份的呻吟我们羡慕火烈鸟/在草丛中找到甘甜的清水/在草丛上有无边的天空邈邈/它们会突然起飞/鲜红的细脚后垂。”诗一发表即引来好评,说“这组诗没有过多的哀婉和温情,整饬的十四行恰如死亡行进本身一样,严厉、冷静、必然,但暗中却布满了愤怒、悲伤、叹息、诅咒,种种情感的旋涡和潜流”。可见,郑敏对生死问题的诗性哲理观照,是建立在她自己独特的生命感受基础之上的,而决非哲理的直陈,真正实现了知性生命化的诗学追求。

————————

6、伊蕾:

伊蕾,原名孙桂珍,天津人。毕业于鲁迅文学院和北京大学中文中文系。1969年赴海兴县乡村插队务农,后历任铁道兵钢铁厂宣传干事,廊坊地区爱委会干部。廊坊地区文联干部,天津市作家协会编辑,作家。1974年开始发表作品。1985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90年代在莫斯科生活。著有诗集《爱的火焰》,《爱的方式》,《女性年龄》,《独身女人的卧室》,《伊蕾爱情诗》,《叛逆的手》,《伊蕾诗选》,另有俄文诗集《独身女人的卧室》。

——————————

7、唐亚平:

唐亚平,四川通江人,著名诗人。出生于196210月,1983年毕业于四川大学哲学系。历任贵阳市铁五局党校教师,贵州省电视台国际部、专题部及社教部记者、编导。1983年开始发表作品。1995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诗集《荒蛮月亮》、《月亮的表情》、《唐亚平诗集》,编导专题片《古稀丹青》、《山之魂》、《山之灵》、《山海长虹》(均已录制播出),发表诗歌、小说、散文、随笔1000余篇()。组诗《田园曲》获1984年贵州省文联优秀作品奖、1994年庄重文文学奖,电视片撰稿《剖刀下的黑与白》(已录制播出)获中国广电部、中央电视台首届星光杯一等奖及西南五省区优秀电视节目特别奖,新闻撰稿《喊山的人》获贵州省好新闻作品一等奖、《人与山水的和声》获第三届星光杯三等奖、《尹光中和他的砂陶雕塑》(均已录制播出)获第二届星光杯二等奖及西南五省区优秀电视节目二等奖、贵州省好新闻作品一等奖。

——————————

8、海男:

海男,原名苏丽华。著名作家,女性文学的代表人物之一,1962年出生于云南省永胜县,鲁迅文学院研究生班毕业,1980年代开始文学创作,在诗歌、散文、小说领域多有建树,已出版作品30多部,计500万字。主要作品有《疯狂的石榴树》、《虚构的玫瑰》、《蝴蝶是怎样变成标本的》、《请男人干杯》、《只爱陌生人》、《花纹》、《男人传》、《女人传》、《从亲密到诱惑》、《女逃犯》、《县城》、《红粉者说》、《妖娆罪》、《我们都是泥做的》、《裸露》、《边疆灵魂书》等等,引起文坛广泛关注。春风文艺、作家、人民文学、花山文艺、长江文艺、陕西师大、学林、广播电视、东方出版中心、昆仑等出版社都出过海男的书,现为云南人民出版社大家杂志社编辑。

中国最有争议的女性主义作家、诗人。虽然出生在一个封闭在群山和丘陵之中的小县城,闭塞的环境却没能阻挡她思想的尽情飞舞,还培养了她喜欢旅行的爱好,尤其是沿着陌生的地域线去旅行。这种心灵流浪的感觉正如同她的文字,总是从让人意想不到的角度直插人性的最深处,让人在疼痛中享受阅读的快感。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花纹》、《马帮城》、《夜生活》、《私生活》等;散文集《空中花园》、《我的魔法之旅》等;诗集《虚构的玫瑰》、《是什么在背后》等。已出版《海男文集》四卷。

——————————

9、陆忆敏:

陆忆敏(1962—至今),出生于上海,上海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1985年,由老木编选的《新诗潮诗集)(上下两卷,北大五四文学社内部出版),收了她的《美国妇女杂志》和《超现实主义》2首,此选本是当时最具实力的年轻诗人作品的汇展;

1986年由唐晓渡和王家新编选、1987年春风文艺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当代实验诗选》,收入陆忆敏的《沙堡》、《风雨欲来》等4首,陆忆敏无疑作为最重要的诗歌新人被介绍;

1989年由唐晓渡编选,1992年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灯心绒幸福的舞蹈--后朦胧诗选本》,收入她的《我在街上轻声叫嚷出一个诗句》、《出梅入夏》等7首。

1990年由四川诗人钟鸣创办的《象网》诗歌及艺术杂志,共出包括肖全摄影作品专集等九期,其中第四期是“陆忆敏专集”,除了刊登她的10多首重要作品外,还载有钟鸣本人和诗人柏桦的评论文章,柏桦称"她的诗是那么突然,又那么轻盈,又那么迅速,迅速中怀着柔情(海子是那么突然,但带着烈火);又那么幸福,这幸福中含着泪水,又那么宽怀。是的,她所向往的同情,给予的同情是那么高贵,那是唯一的女性才具有的高贵"。(《秋天--我所理解的诗人陆忆敏》)

1993年由崔卫平编选、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当代女性主义诗集《苹果上的豹》中,收入陆忆敏的《美国妇女杂志》、《年终》、《避暑山庄的红色建筑》等14首;

1993年由万夏、潇潇选编的《后朦胧诗全集》(四川教育出版社)选入陆忆敏在不同时期的主要作品40首,她无疑享受着当代诗人最重要的待遇。

陆忆敏为第三代诗人代表之一,就诗歌方面所取得的成就而言,就本世纪最后20年内对于现代汉诗写作的可能性和潜力进行探索和建树而言,陆忆敏无疑是一位“显要人物”和“先驱者”。她早早被认可,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

10、虹影:

虹影,目前已具有享誉世界文坛的著名作家、诗人。中国新女性文学的代表之一。1962年生于重庆。曾在北京鲁迅文学院、上海复旦大学读书。 1981年开始写诗,1988年开始发表小说。代表作有长篇《孔雀的叫喊》、《阿难》、《饥饿的女儿》、《K》、《女子有行》、诗集《鱼教会鱼歌唱》等。曾旅居海外,现居北京。

——————————

11、林徽因:

林徽因,福建闽县(今福建福州)人,生于浙江杭州,出身于官宦世家。祖父林孝恂进士出身,历官浙江金华、孝丰等地。父林长民毕业于日本早稻田大学,擅诗文,工书法,曾任北洋政府司法总长等职。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六月,徽因生于浙江杭州,随祖父母居住。5岁,由大姑母林泽民授课发蒙。8岁,移居上海,入虹口爱国小学学习。1916年,因父在北洋政府任职,举家迁往北京。她就读于英国教会办的北京培华女中。19204月,随父游历欧洲,在伦敦受到房东女建筑师影响,立下了攻读建筑学的志向。在此期间,她还结识了诗人徐志摩,对新诗产生浓厚兴趣。翌年,随父回国,仍到培华女中续学。1923年,徐志摩、胡适等人在北京成立新月社,徽因常常参加新月社举办的文艺活动,曾登台演出印度诗人泰戈尔的诗剧《齐德拉》,饰演主角齐德拉公主,台词全用英语。她流利的英语和俊秀的扮相,在文艺界留下深刻印象。

19246月,林徽因和梁启超长子梁思成同时赴美攻读建筑学。由于当时美国宾州大学建筑系不收女生,她改入该校美术学院,而主要仍选修建筑系的课程,实现了自己的志愿。1927年夏,从美术学院毕业后,又入耶鲁大学戏剧学院学习舞台美术设计半年。1928年春,她同梁思成结婚。8月,夫妻偕同回国,一起受聘于东北大学建筑系。林徽因在到职前先回福州探亲,曾应福州师范学校和英华中学之请,作《建筑与文学》和《园林建筑艺术》的演讲。又为其叔林天民设计福州东街文艺剧场。翌年,到东北大学讲授《雕饰史》和专业英语。

林徽因在从事建筑科学研究之馀,也开始从事文学创作。19314月,她的第一首诗《谁爱这不息的变幻》以“徽音”为笔名,发表于《诗刊》第二期。以后几年中,又在《诗刊》《新月》《北斗》、天津《大公报》《文学杂志》等,先后发表了几十篇作品。大部分是诗歌,也有散文、小说、戏剧和文学评论。她的诗多数是以个人情绪的起伏和波澜为主题,探索生活和爱的哲理。诗句委婉柔丽,韵律自然,受到文学界和广大读者的赞赏,奠定了她作为诗人的地位。当时,她曾应聘为北平女子文理学院外语系讲授《英国文学》课程,负责编辑《大公报·文艺丛刊·小说选》,还担任《文学杂志》的编委。她经常参加北平文学界读诗会等活动。1936年,平津各大学及文化界发表《平津文化界对时局宣言》,向国民政府提出抗日救亡的八项要求,徽因是文艺界的发起人之一。

林徽因,与冰心、庐隐、丁玲、张爱玲,并称民国五大才女,同为著名女作家或诗人;其同时,又是中国最著名女建筑学家,胡适誉为之“中国第一才女”,与陆小曼并称“民国双姝”(笔者按:可见其之美,与当时陆小曼、蝴蝶、阮玲玉,共称四大美人)。三十年代初,与夫婿梁思成用现代科学方法研究中国古代建筑,成为这个学术领域的开拓者,后来在此方面获得巨大成就,为中国古代建筑研究奠定坚实科学基础。其文学作品散文、诗歌、小说、剧本、译文和书信等,其中代表作为《你是人间的四月天》,小说《九十九度中》等。195541日清晨去世,年仅51岁。林徽因感情世界里有三个男人:一个是梁思成,一个是徐志摩,一个是学界泰斗、终身不娶为她的金岳霖。

——————————

12、关露:

关露(1907—1982)原名胡寿楣,又名胡楣,原籍河北延庆。19077月出生于山西省右玉县。幼年家贫自学完中学课程,1927年至1928年,先后在上海法学院和南京中央大学文学系学习。1930年初,第一篇短篇小说《她的故乡》发表于南京《幼稚周刊》。当时,关露、潘柳黛、张爱玲、苏青并称为“中国四大名媛”。

关露,1932年加入共产党,同时加入左联。曾在中国诗歌会创办《新诗歌》(月刊)任编辑,诗作《太平洋上的歌声》蜚声当时上海文坛,赵丹主演电影《十字街头》主题曲(《春天里》),即出自关露之手。1939年冬至1945年,其受组织派遣,打入汪伪政权特工总部“76号”策反特务头子李士群和在日本大使馆与海军报道部合办《女声》(月刊)任编辑;成为红色间谍,并在该刊发表长篇小说《黎明》。同时,以此作掩护,收集日伪机密情报,并积极组织策反,功勋之伟。1945年抗日胜利后,被国民党列入汉奸名单,因病由党派至苏北转大连疗养。1946年病愈,被分配至苏北建设大学文学系任教。

1947年至1951年秋,先后在大连苏联新闻局、《关东日报》社、华大三部文学创作组,和电影局剧本创作所工作。自1955年至1976年,因潘汉年一案,两次入狱,达10数年之久,精神几近崩溃与疯癫;出狱时,仍顶着“定为汉奸,不戴帽”之污名。1980年平反,因患脑血栓症,全身瘫痪,失去工作能力。关露将毕生奉献给了党、国家和人民,却被后者所抛弃……由于其特殊身份,终身未嫁……(编者按:电影《风声》:原作者麦家,在央视《重访》栏目披露,动笔写作该小说,缘于上世纪30年代左联女诗人,后接受组织任务,打入敌人特务机关红色间谍关露)。其主要作品:《太平洋上的歌声》(诗集,1936,生活版)、《新旧时代》(长篇自传小说,1940,光明版)、《黎明》(长篇小说,?)、《苹果园》(儿童文学,1951,工人版)、《都市的烦恼》(散文集,1986,百花版)。

————————

13、蓝蓝:

蓝蓝,原名胡兰兰,196712月生于山东烟台大沙埠,后跟随父母,至河南。童年在山东与河南农村度过。1980年发表处女作《我要歌唱》,从此开始了写作生涯。1988年大学毕业,迄今出版诗集有:《含笑终生》、《情歌》、《内心生活》、《睡梦睡梦》、《诗篇》、《从这里,到这里》等;散文集:《人间情书》、《滴水的书卷》、《夜有一张脸》等;童话:《梦想城》、《大树快跑》、《坦克上尉歪帽子》、《蓝蓝的童话》、《魔镜》等。

1992年参加《诗刊》第十届“青春诗会”,2003年应邀参加法国巴黎国际诗歌节,2009年获第四届“‘诗歌与人’诗人奖”,是首位获得这一奖项的女诗人。现供职于河南文学院。蓝蓝是一位对事物保持“温度”和敏感力的诗人,她的诗歌呈现出宽阔的视野、奇异的想象、朴素的美感和丰盈的生命力。在这迅疾变化和充满诱惑的时代,蓝蓝忧伤的叹息、感恩的赞美和不灭的童心让我们葆有一种不曾放弃的品质;她节制的表达、人性的追问和深入的思索给我们带来勇气和力量。

《从这里,到这里》是蓝蓝近年来发表诗歌合集。这是蓝蓝与几位河南诗人一起出版的作品集子,也是她第一次在河南老家出版自己的诗集。这部诗集涉及的生活大多与河南有关。蓝蓝认为,它是一部从现实出发并再度返回现实的作品,她期望它所关注的身边现实在诗歌中能做到一个诗人对于心灵最基本的诚实。蓝蓝的诗歌呈现出一种独特而朴素的美感,具有宽广的意象和旺盛的生命力。

由于童年生活在乡村,她的诗歌中充满对田园生活与美好自然的记忆,泥土、小虫、候鸟、星空、森林、长河、村庄等意象常贯穿于诗歌始终。在咏叹自然之美的同时,诗人也不忘把目光投向现实生活,直面人生的爱与苦痛。她淳朴的文字、简约的表达和对人性自省式的思索和拷问,引导着人们走向勇气和希望。《诗歌与人》杂志社主编、诗人黄礼孩评价蓝蓝说:“如果说写作是一场漫长的行走,那么诗人蓝蓝正走在完成自己的途中,正走在给予世人更多爱和信的途中。”

————————

14、石评梅:

石评梅(1902—19289月),乃中国著名女作家,“民国四大书卷才女”(吕碧城、张爱玲、萧红、石评梅)之一。 乳名心珠,学名汝璧。因爱慕梅花之俏丽坚贞,自取笔名石评梅;此外,用过的笔名还有评女士、波微、漱雪、冰华、心珠、梦黛、林娜等等。山西平定人。石评梅之父石铭(又名鼎丞),清末举人;石评梅之母,乃其父亲续弦,均视其为掌上明珠。石评梅自幼便得家学滋养,有深厚的文学功底:父亲为她发蒙,课之以“四书”、“诗经”。除家教外石评梅先后就读于太原师范附小、太原女子师范,成绩优异。除酷爱文学外,她还爱好书画、音乐和体育,是一位天资聪慧、多才多艺的女性。

1919年,“五四运动”将刚刚读完师范的石评梅召唤到古都北京。她原拟报考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国文系,但由于那年国文系不招生,便改报体育系。在女高师读书期间,她结识了冯沅君、苏雪林等,并同庐隐、陆晶清等结为至交。在“五四”高潮的岁月里,她们常常一起开会、演讲、畅饮、赋诗,所谓“狂笑,高歌,长啸低泣,酒杯伴着诗集”,甚是浪漫。尽情分享着精神解放的快意。也正是在此“浪漫”中,她们闯入了文学的门槛。石评梅亦开始在《语丝》、《晨报副刊》、《文学旬刊》、《文学》,以及她与陆晶清参与编辑的《妇女周刊》(主创《京报》副刊《妇女周刊》)、《蔷薇周刊》(北京《世界日报》副刊之一)等等报刊上发表大量诗歌、散文、游记、小说,其中,尤以诗歌见长,有“北京著名女诗人”之誉。作品大多以追求爱情、真理,渴望自由、光明为主题,小说创作以《红鬃马》、《匹马嘶风录》为代表。

1926318,北京各界群众在李大钊的领导下在天安门前召开国民大会,要求段祺瑞执政府拒绝日、英、美等八国提出的撤除大沽口国防设备的最后通碟,抗议日舰对大沽口的炮击。会后200O余人游行情愿。段祺瑞执政府出兵镇压,制造了“三一八”惨案。石评梅虽然没有亲自参加到执政府门前的请愿行列,但好友刘和珍不幸遇难,陆晶清也负了伤。第二天,石评梅即奔医院看望负伤的朋友。3 25日,又参加了女师大为刘和珍和杨德群召开的隆重追悼大会,并于322在《京报副刊》发表散文《血尸》,3 25日在《京报副刊》发表《痛哭和珍》一文,悲愤地指出:“昨天的惨案,这也是放出野兽来噬人;”“你的血虽然冷了,温暖了的是我们的热血,你的尸虽然僵了,铸坚了的是我们的铁志。”“我也愿将这残余的生命,追随你的英魂!”

1923年秋天,石评梅在北京女高师毕业后,留校任该校附中女子部主任兼国文、体育教员。其间与已有妻室的高君宇相恋,但由于对方已有妻室,她久久拒绝高君宇的爱情。19253月,高君宇因过度劳累,一病不起,病逝于北京协和医院。高君宇的死,使评梅痛悔交加,自此,石评梅便常在孤寂凄苦中,前来高君宇墓畔,抱着墓碑悲悼泣诉。1928918,评梅猝患脑膜炎,医治无效,于930亦死于当年高君宇病逝之协和医院。

她死后,友人们根据其生前曾表示与君宇“生前未能相依共处,愿死后得并葬荒丘”之愿望,将其尸骨葬君宇墓畔。其祖籍山西阳泉市郊区义井镇小河村建有石评梅纪念馆。石评梅是中国近现代女作家中生命最短促的一位。她与君宇是上个世纪20年代著名作家和革命活动家,他们用生命谱成了一曲震撼人心的爱情悲剧。去世后,其作品曾由庐隐、陆晶清等友人,辑成《涛语》、《偶然草》两部集子。代表诗作,《墓畔哀歌》。

————————

15、席慕容:

席慕蓉,女,台湾著名诗人(畅销诗)、散文家、画家。祖籍内蒙古察哈尔盟明安旗,是蒙古族王族之后,外婆是王族公主,后随家定居台湾。她于一九八一年出版第一本新诗集《七里香》,在台湾刮起一阵旋风,其销售成绩也十分惊人。一九八二年,她出版了第一本散文集《成长的痕迹》,表现她另一种创作的形式,延续新诗温柔淡泊的风格。

席慕蓉,全名:穆伦·席连勃(意即大江河),“慕蓉”为“穆伦”的谐译。1943年公历1015,生于重庆城郊金刚坡,祖籍内蒙古察哈尔盟明安旗,1949年迁至香港,幼年在香港度过(后随家飘落台湾),13岁时在日记中写诗,1956年入台北师范艺术科,1964年到比利时布鲁塞尔皇家艺术学院进修,入油画高级班。1966年以第一名的成绩毕业于比利时布鲁塞尔皇家艺术学院。1969年以萧瑞为笔名,在台湾《中央副刊》发表作品。七月回台湾,任教新竹师专美术科。其后数年间应邀参加多次省级及国际性之美展。并以萧瑞、漠蓉、穆伦·席连勃等笔名投稿,作品多为散文。1970年以穆伦为笔名,在《联合副刊》发表作品。197710月在皇冠杂志上开设《诗的画,画的诗》专栏。

1981年,台湾大地出版社出版席慕蓉的第一本诗集《七里香》,还有著名的散文集《芊芊芳草》1989年九月前往父亲及先母的家乡,初见蒙古高原。1987年一月诗集《时光九篇》由尔雅出版社出版。19907月散文集《我的家乡在高原上》由圆神出版社出版,同时亦出版编选之蒙古现代诗选《远处的星光》。1997年散文集《生命的滋味》由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

席慕蓉十四岁起致力于绘画,曾任台湾新竹师范学院教授多年,至今仍视之为主要职业。作为专业画家,席慕蓉曾在国内外个展多次,曾获比利时皇家金牌奖、布鲁塞尔市政府金牌奖、欧洲美协两项铜牌奖、金鼎奖最佳作词及中兴文艺奖章新诗奖等。写诗只是作为累了一天之后的休息。她写诗,为的是“纪念一段远去的岁月,纪念那个只曾在我心中存在过的小小世界”。一个“真”字熔铸于诗中而又个性鲜明。在她的诗中,充满着一种对人情、爱情、乡情的悟性和理解。著作有诗集、散文集、画册及选本等五十余种,读者遍及海内外。近十年来,潜心探索蒙古文化,以原乡为创作主题。

2002年受聘为内蒙古大学名誉教授。新作《席慕蓉和她的内蒙古》即用优美的文字和亲手拍摄的照片,记录了席慕蓉自1989年与“原乡”邂逅后,17年来追寻游牧文化的历程。剖析自己写诗的历程,席慕蓉对记者说:“年轻时因寂寞而写诗,或许是一种对美的渴望;年纪稍长,因无法平抚心中的骚动而写诗;初老时,因惆怅而写诗,人也因此变勇敢了。”席慕蓉流连在诗的国度,“一首诗就是一个自给自足的世界”。对于时间的流逝,对于生命的感动,还有许许多多生活中难于表述却又感怀于心的东西,席慕蓉觉得只能以诗来表达。“诗能说清楚的事情,平时却怎么也说不清。”

写《七里香》时,正是席慕蓉一生中最安静的时刻,那是读书,恋爱,结婚,生子及只有一点点乡愁的年岁,感觉灵敏而纯粹,是生命最清灵的时刻。《七里香》诗中的白描插图,也是她哄孩子睡觉时画的。一支钢笔、一本本子,搁在床边,随时随地地画。小孩子们也特别安静,看到他们的妈妈拿着笔,就很满足地睡着了。一直到现在,回头再看自己的旧作,席慕蓉仍然为自己感到庆幸。“幸好我在36岁的时候写出了《七里香》,我庆幸在我要写的时候写了出来。不少人都会悔其少作,但我没有,我觉得幸运的是,在我走过来的路上,留下了《七里香》。”记者问席慕容,当初写下这些诗是因为生命的富足,还是对爱的渴望?席慕蓉一脸满足说,“应该是生命的富足。”其代表作,《七里香》、《有一首歌》、《心灵的探索》等。

————————

16、傅天琳:

傅天琳,当代女诗人。1946124生于四川省资中县。现在重庆出版社少几编辑室任编辑。先后在《红岩》、《四川文学》、《星星》、《诗刊》、《人民文学》、《上海文学》等全国各地刊物上发表诗作。她的诗风格细腻,构思新巧。诗集有《绿色的音符》(1981年,四川人民出版社;获中国作家协会第一届“1979—1982”全国新诗二等奖),《在孩子和世界之间》(1983年,重庆出版社)。

傅天琳,1961年重庆电力技术学校毕业,分配到市郊缙云山农场种果树至1980年。其间,在诗和生活的感召下,开始尝试写诗。1978年参加重庆市文学创作会。1979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四川分会。1980年出席省第二次文代会,被选为作协分会理事,翌年被选为重庆市文联委员。2010年获第五届鲁迅文学奖全国优秀诗歌奖。

傅天琳是成熟于新时期的著名女诗人。诗歌语言既具有追求浅唱低吟的音乐美,也富有思想容量、泛着阵痛独语的散文美。其诗歌创作首先是果园诗,以《绿色的音符》为代表。从描写果园景物的外在美,到歌颂果园诗中包含韧性精神的内在美,诗人以富有音乐性的语言,质朴的诗风,真挚的情感创造了独一无二的“果园世界”。其次是母爱诗、儿童诗及爱情诗,以《在孩子与世界之间》为代表,诗人以女性特有的笔触,为我们展示了一个“爱的世界。”诗人作为母亲的女儿和孩子的母亲,她创作了富有“女儿性体验”和“母性体验”的母爱诗。在与孩子接触的过程中,她还创作了不少的儿童诗;作为丈夫的妻子,她创作了为数不多的爱情诗。这时期的诗歌语言除仍具音乐性的同时,更注重内心情感体验的抒发。再次是国内外游历的诗歌,以《音乐岛》和《红草莓》为代表。

随着国内外出访机会的增多,傅天琳的诗歌内容和诗歌风格都发生了重要变化,音乐性逐渐减少,现代生命体验与表现手段逐渐增多。最后是感悟诗,诗歌以《结束与诞生》《六片落叶》为代表,以较为散文化的语言来揭示现代人的困境,增加了对人生、社会、生命的思考。除此之外,傅天琳还通过炼字,词类活用,运用各种修辞手法来拓展诗歌的艺术境界。傅天琳语言经历了由浅唱低吟的有韵诗到泛着阵痛独语的无韵诗,从对音乐性的追求向散文化的延伸;在傅天琳后期诗作并没有将二者截然对立起来,而是做了融合并获得成功。

————————

17、林子:

林子:本名赵秉筠,祖籍江苏太兴。1935年生于昆明,1956年毕业于云南大学中文系,曾任天津《新港》文学月刊、《哈尔滨文艺》编辑、哈尔滨文联专业作家。组诗《给他》1981年获全国中青年诗人优秀诗作奖。已出版诗集《给他》、《诗心不了情》、《林子短诗选》。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香港作家联合会永久会员。其著名爱情诗《给他》(十一首),写于1958年,荣获“1979—1980年全国中青年诗人优秀奖”。新时期爱情诗,像林子那样,具有久远魅力的并不多。《给他》曾在诗坛上产生过轰动效应,为林子赢得“中国白朗宁夫人”之美誉。

组诗《给他》可说是总的萧条情势下的一个例外。这位女诗人那种充分女性化也充分个性化的对于爱情的呼唤和许诺,是沉闷的大时代里最大胆也最勇敢的温情的宣告:爱情为什么这样奇特,像一阵大雾弥漫了心的山谷;脉脉含情的眼睛却分外明亮,像阳光射进了森林深处…… 爱情是水,掺和着两种元素,心儿遭到它的射击时,永远尝受着两种相反的滋味,要不然,为什么在离别的日子里,会有微笑伴随思念的忧愁;而在爱人的怀抱里,却偏有泪水沾湿了甜蜜的嘴唇。

这是一首自由无羁地谈论爱情,并且直接面对当时列为禁区的个人情感的诗篇。它至少传达出内心深处对于禁锢的反抗。也许最能说明问题的是,这样的写作当时是不准备、也不能公开发表的,这组诗写于50年代,20多年后才得到公开的发表,它成为了中国女作家面对的严酷性以及不屈于这种严酷性的有力证实。一首诗讲出了一个时代。这种并非心甘情愿的“掩埋”,今天看来近于荒唐,但却是历史的真实。

————————

18、马丽华:

马丽华,生于1953年,山东济南人,1976年临沂师专毕业。199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作家班。一级作家、编审,现任中国藏学出版社总编辑。曾于1992年、2001年两次获得西藏珠穆朗玛文艺奖,1994年获庄重文文学奖,1997年《走过西藏》获全国优秀畅销书奖等。

诗集《我的太阳》(人民文学出版社,1988);散文集《追你到高原》(西藏人民出版社,1986);《终极风景》(吉林时代文艺出版社,1997)、《西藏之旅》(花城出版社,1998)长篇纪实散文《藏北游历》(解放军文艺出版社,1990)、《西行阿里》(作家出版社,1992)、《灵魂像风》(作家出版社,1994);以上三部长篇合集为《走过西藏》(作家出版社,1994);论著《雪域文化与西藏文学》(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长篇报告文学《青藏苍茫--青藏高原科学考察50年》(三联书店,1999);《探险大峡谷》(辽宁少儿出版社,2000);“老城市”系列《老拉萨——圣城暮色》(江苏美术出版社,2002);“老房子”系列《西藏寺庙与民居》(江苏美术出版社,2002);“马丽华走过西藏作品系列”之修订再版的《藏北游历》《西行阿里》《灵魂像风》,近年新作《苦难旅程》《十年藏北》《藏东红山脉》《西藏文化旅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长篇小说《如意高地》(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6)。此外,三部长篇纪实散文于1994年由香港天地图书公司出版海外华文版;该三部长篇加新著《藏东红山脉》共四部于2003年在台湾再出繁体版;《藏北游历》由中国文学出版社出英法文版。电视片《西藏文化系列》(12集,1993)、《西藏珍藏历史档案》(6集,1996),《江河诗篇》(5集,1997),在上述电视片中担任策划、编导和撰稿之一。

1976年,马丽华怀着“奔向离太阳最近的地方”激情,自愿支边进藏,在那里吮吸着雪域高原丰富独特的营养,在艰苦的磨炼中写出了大量优秀诗作,成为新时期涌现的第一批青年诗人中的佼佼者之一;后来调任《西藏文学》编辑,有诗集《我的太阳》(人民文学出版社,1988年)。马丽华的诗有着奔放的激情,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在思想内容上主要有两个方面的表现:一个方面是诗人抒情言志的自我表现,另一个方面是对雪域高原和藏民生活的表现。前者以激情的抒写为主,表现为纯粹的浪漫主义或者浪漫主义与现实描述相结合,《总是这草原》堪称代表作;后者以描写为主,多为现实主义的观照和某种浪漫想象与神秘主义氛围的融合,《大草原.在八月》《西部汉子》《九月雪》便是这方面的代表作。

生活在世界屋脊青藏高原上,以马丽华、魏志远、阿尔丁夫翼人、马丁、班果、饶阶巴桑、白渔等为代表的一批,是西部诗群主流派之外一个重要旁支。他们诗歌创作,一方面表现了他们在这片“离太阳最近的”雪原和大江大河的源头生活与歌唱自豪感,另一方面也深刻地揭示了雪域高原的生存景观,突出表现着那里特有的冰雪、严寒和人生奋斗的艰苦与坚韧,并显示着特别古老的民族性格中一种虚妄的和神秘的色彩。我们把这批诗人称为西部诗群中的“雪域高原派”。需要说明的是:著名诗人昌耀虽然长期生活(被流放)在青海高原,但他的汉民族文化根基太深厚,在汉文化传统与现代意识的撞击中,他更多地表现为对中华民族生存与发展的反思,表现为一种强烈的文化批判意识和哲理性思考——与“雪域高原派”的创作倾向不同,而与西部诗人中的李云鹏(甘肃)、王辽生(新疆)倒有某种相似之处。

马丽华在西藏生活了25年,《西藏文学》编辑,西藏文联副主席、西藏作家协会副主席,二十年前就是有名的西部诗人。出版诗集《我的太阳》,散文专著《走过西藏》、《青藏苍茫》、长篇《如意高地》,三部长篇纪实散文《藏北游历》、《西行阿里》、《灵魂像风》,名篇《渴望苦难》。马丽华的诗,明朗而又含蓄,能够把严肃的思想呈现为感情的形象,一个女性用一颗火热的心在呐喊,热烈而又大胆地诉说自己心中的追求和渴望,是一种寻找自己的过程,有女性的细腻并非纯粹的儿女情长,粗犷明朗而又委婉,深沉而不浅露。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62f65583b9d528ea81c779c0.html

《女诗人排名榜.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