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代文教学中赏析传统文化

发布时间:2019-08-13 19:28:48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在现代文教学中赏析传统文化
作者:滕永文 王兰英
来源:《语文建设·下旬》2018年第08

        中学语文教材中的现当代文学作品或多或少、或显或隐地蕴含着传统文化,当代大家的经典散文尤其如此。汪曾祺是学生在中学时代接触较多的当代文学大家,他的作品诸如《昆明的雨》《葡萄月令》《胡同文化》《端午的鸭蛋》《受戒(节选)》《金岳霖先生》等,选入各版本的语文教材,适合作为课外阅读的文章更是数不胜数。汪曾祺的文风凝练而不失平易,亲切且更兼典雅,其中蕴含着大量传统文化元素,阅读其作品对于学生积累知识、培养情感、提升表达能力都大有裨益。本文以汪曾祺散文为例,谈谈阅读现代文时如何赏析其中的传统文化元素。

        一、知其然,而后知其所以然

        《昆明的雨》中有城春草木深,孟夏草木长一句,分别引用了杜甫和陶渊明的诗句。教师在讲授时,既不能像讲授古诗文一样直接翻译字句,或者因其难度不大,就只强调孟夏的意义便不再讲解;也不能像批改作文一样,告诉学生这是引用,可以增加文采,使表达言简意赅。正确的做法是分析这两句对于表达文章思想感情有何作用。城春草木深取自杜甫的《春望》,其中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一句表现了作者怀乡思亲的心情;孟夏草木长出自陶渊明的《读山海经》,诗中众鸟欣有托,吾亦爱吾庐表现了诗人对闲适生活、自由家园的热爱。二者结合,不正与全文的情感脉络——对昆明生活的喜爱与想念相应吗?家书昆明同质,都是精神故土、心灵港湾的象征;吾庐及其中的种种景物与昆明雨季的草木”“菌子”“果子”“同质,都带有闲适而自然的生活韵味,于平淡中蕴藏动人心魄的精神力量。结合两句诗的内涵再读文本,文中的情感更显深刻、悠扬。

        也许会有教师质疑如此解读是否用力过猛,但须知一篇经典的散文,其情感是连贯的,两首诗与散文意境相似、情感相关,难道不应视为作者抒情中匠心的流露吗?如果只将其视作一种凝练的表达,反而会在氤氲全篇、层层递进的情感下,成为一处赘笔。作者将传统文化元素融入现代文中,应该都是有妙用的。教师道破其中的规律,才能揭示作者细腻的情思,让传统文化的美感、气韵从直观表达背后显露出来。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62d49d8c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b00829e.html

《在现代文教学中赏析传统文化.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