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产业集群

发布时间:2013-10-14 10:55:41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关于辽宁省沿海地区产业集群问题的思考

佘燕妮 国际经济与贸易(二)班 2220113526

摘要】辽宁沿海经济带的开发开放初显成效,产业集群发展取得了一些进展,在一些产业上也呈现出了比较明显的聚集特征。然而,由于受到在长期计划经济体制下积累的深层次结构性"机制性矛盾的影响,产业集群仍发展缓慢,截止目前,辽宁沿海经济带尚未形成区域性的产业集群竞争优势,地区的产业竞争力及产业发展方式也有待提升和转型,在核心产业选择"关联产业集聚"完整产业体系建设等方面都还存在很多不足。对辽宁省沿海地区产业集群环境进行SWOT分析,并从政府、企业两方面提出建议,加快辽宁省产业集群发展。

关键词 产业集群 沿海经济带 创新 合作

产业集群是指在特定区域中,具有竞争与合作关系,且在地理上集中,有交互关联性的企业、专业化供应商、服务供应商、金融机构、相关产业的厂商及其他相关机构等组成的群体。不同产业集群的纵深程度和复杂性相异。代表着介于市场和等级制之间的一种新的空间经济组织形式

  许多产业集群还包括由于延伸而涉及到的销售渠道顾客、辅助产品制造商、专业化基础设施供应商等,政府及其他提供专业化培训、信息、研究开发、标准制定等的机构,以及同业公会和其他相关的民间团体。

因此,产业集群超越了一般产业范围,形成特定地理范围内多个产业相互融合、众多类型机构相互联结的共生体,构成这一区域特色的竞争优势。产业集群发展状况已经成为考察一个经济体,或其中某个区域和地区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

、辽宁省沿海产业集群现状

辽宁是在计划经济体制条件下形成的老工业基地,产业基础较为雄厚,集群发展模式主要以资源驱动型及传统优势型产业(重工业)集群为主,优势产业主要集中在资源开采和加工业、装备制造业以及高新技术产业等领域。为了进一步促进辽宁老工业基地的发展,沿海经济带战略应运而生。经过五年多的发展,辽宁沿海经济带的开发开放已初显成效,产业集群发展也取得了一些进展,在一些产业上也呈现出了比较明显的聚集特征。然而,由于受到在长期计划经济体制下积累的深层次结构性"机制性矛盾的影响,产业集群仍发展缓慢。截止目前,辽宁沿海经济带尚未形成区域性的产业集群竞争优势,地区的产业竞争力及产业发展方式也有待提升和转型,在核心产业选择"关联产业集聚"完整产业体系建设等方面都还存在很多不足。

辽宁沿海经济带各城市的集聚产业分类

地区

集聚产业

大连

住宿和餐饮业,房产业,制造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

丹东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建筑业,教育,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

锦州

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教育,建筑业

营口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教育,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

盘锦

渔业,采矿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葫芦岛

采矿业,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制造业,教育,金融业

1.各产业在辽宁沿海经济带的城市间已形成了集聚。

农、林、牧、渔业和采矿业较多地集聚在盘锦,葫芦岛丹东和锦州的建筑业空间集聚程度较高,营口和大连的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集聚较高,辽宁沿海经济带的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在大连高度集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在丹东和营口高度集聚。

2.各城市的产业存在着重复建设。

辽宁沿海经济带内六个城市都是以发展临港经济、构筑沿海经济体系为发展方向,也都是以发挥沿海、港口,区位优势来招商引资为发展方式。这样的产业布局形成了各地的产业园区建设途径相似,产业定位趋同。城市发展不平衡

3.城市发展不平衡

辽宁沿海经济带各城市的经济、对外开放和城市化水平均是不平衡的。大连市省级重点产业集群已经达到19个,数量规模上位居全省第一。2012年合计实现销售收入6174亿元,总体规模也在全省居于首位。19个省级重点产业集群中,高新区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产业集群销售收入超过1000亿元,金州新区装备、大孤山石化、金州新区电子等3个集群销售收入超过500亿元,瓦房店轴承、大连湾临海装备、庄河农产品深加工、庄河机床、普兰店服装等5个集群销售收入超过300亿元,超500亿、300亿产业集群数量均在全省名列第一。

而且从经济水平上看,大连市各项经济指标都居于前列,具体情况见下表:

二、辽宁省产业集群存在的若干问题

1 “聚”而不“群”,集聚度偏低

现阶段辽宁沿海经济带内的产业集群存在“聚”而不“群”的现象。具体地说,集群内的企业仅仅是空间的集聚,虽然集于一地,但没有形成相互关联"相互依存的专业化分工协作的产业体系,彼此缺乏关联"配套与协同效应。而且群内企业和大学及科研院所的互动机制不健全,企业科研能力弱,缺乏发展后劲。

2、集群规模较小,尚未形成区域性产业集群竞争优势

辽宁沿海经济带产业发展虽然也形成了一定的产业链条,但链条短、产业集群规模小的问题却十分突出。据统计,辽宁沿海经济带产业集群规模主要集中在 10-100 亿元区间,占集群总数的63%,平均规模只有 30 多亿元,有的还不足 1 亿元,超百亿元集中区域性产业集群尚不足10 个,究其原因,中小型及非公有企业发展滞后和落后的相关配套设施是制约辽宁沿海经济带产业集群规模化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

3.传统低端产业比重偏大,集群内企业创新不足

辽宁的集群发展模式以资源型及传统型产业集群为主,中低技术密集型产业所占的比重较大,集群内企业普遍创新不足。导致辽宁沿海经济带低端产业比重偏大的主要原因在于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不足。而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薄弱又是由以下几方面的原因造成的:首先,研发投入不足,其次,科技创新人才紧缺,结构性矛盾突出;第三,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弱化,科研成果转化率较低;第四,技术引进效益低下,对国外技术的消化吸收与再创新不足,最后,缺少鼓励和支持自主创新的环境氛围。

4、产业集群之间定位重叠,缺乏必要的协作

辽宁沿海经济带开发开放战略的实施使得沿海区域各产业园区相继开工建设,一方面是在短时期内形成了“百花齐放”局面,但同时也出现了“百舸争流”态势。在产业发展上,沿海经济带六市产业集群存在着功能定位和产业结构雷同的现象。这不仅会降低资源的配置效率,也必然会导致恶性竞争,从而阻碍产业集群及区域的协调发展。

三、辽宁省产业集群环境SWOT分析

辽宁的产业集群以资源的开采、加工以及机械设备制造业为主,以此进行辽宁省产业集群的SWOT 分析,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战略选择。

内部环境

外部环境

优势(S)

人力资源优势

经济运行良好

产业基础雄厚

区位和设施优势

劣势(W)

集群规模有限,集群内缺乏创新

缺乏高水准引导规划和必要的协作

产业结构不合理制约产业集群的形成

配套能力差,支持体系不强

辽宁省产业集群在各地分布很不均衡

机遇(O

世界产业结构调整带来的机遇

国家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带来的机遇

拥有可以借鉴的理论和实践经验

辽宁省产业集群的威胁

发展战略

合理规划,发展优势产业群

稳定型战略

利用国际产业转移,建立区域合作机制

威胁(T)

来自其他省市的竞争

相关经济因素

结构调整和资源的枯竭

防御型战略

培养潜力产业集群

回避紧缩型战略

因地制宜的选择与培育产业集群

五.关于辽宁省产业集群的若干建议

“一”政府层面

1.合理规划,发展优势产业群,培养潜力产业集群

产业集群作为促进工业经济增长的有效产业组织形式,发达国家制定了促进产业集群发展的相关政策,形成成功的产业集群,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政府建设产业园区要加强规划%合理布局,培育和发展多种形式的产业集群,遵循新型工业化发展和突出产业区域布局优化的原则。

2. 加强环境建设,促进产业集群发展

辽宁省应进一步完善城市基础设施,提供便利的交通通讯,完善的物流配送体系,专业化批发市场以及优良的生态环境,这些有利于产业集群的形成。同时,创造合理的制度环境和良好的政策环境,完善社会服务体系,强化服务创新;优先扶持公共服务平台,优先扶持带动集群持久竞争力提升的龙头项目,优先扶持产业集群急需人才的培训,培养和引进。

3.构建区域产业创新体系,增强集群自主创新能力

政府要培育创业创新文化,营造良好的产业集群自主创新氛围,大力培育以大学科技园为核心的集群模式,促进产、学、研紧密结合,加速集群产品产业化。

4.引进培养产业集群需求的专业人才

制定科学、灵活的人才机制来吸引人才,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建立高层次人才引进专项资金;同时,对辽宁省高校专业设置进行适当调整,要求高等院校做好面向区域产业集群的工业工程专业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并相应扩大招生规模;鼓励各类人才进行各种在职培训、学历教育和学位教育,建立终身教育体系;坚持并不断完善涉外培训制度,探索新的涉外培训和教育途径,努力提高人才培训的国际化水平。

5.建立区域合作机制

辽宁省可以以重点城市、重点行业集群为突破口,进而带动周边城市产业集群的发展,辽宁省提出的“五点一线”战略,把省内沿岸城市串联起来,利用大连软件园区的示范效应,把营口、丹东、锦州、葫芦岛这些城市作为省内支持的重点,并结合这些城市特色与优势,加强工业园区建设,发挥行业的规模效应和外溢效应,形成产业集群&在发展产业集群过程中,辽宁省应该鼓励优势企业进行跨地区、跨行业联合重组,在装备制造、原料加工、高新技术等部门形成一些有国际影响和竞争力的大企业。同时,积极扶持配套中小企业的发展,以合理的企业规模结构实现产业组织优化,促进集群向纵深发展。

“二”、企业层面

1.加强产业集群内的合作关系,实施品牌战略

产业集群成功的重要标志,就是能够创造具有全国乃至国际影响力的知名品牌。因此,要制定严格的行业准入制度和产品技术标准,提高地方产品整体质量水平,塑造和提升“辽宁制造”形象;发挥产业集群内部现有的知名企业和知名品牌优势,将单个企业品牌发展同区域行业品牌发展有机地结合起来,为建设区域行业品牌和推进产业集群提供发展动力。

2.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高自主知识产权

企业要积极坚持自主创新,自行设计产品,减少简单的模仿生产行为,参与产品差异化竞争、错位竞争、要鼓励集群内企业加大研发投入,采取多种形式建立研发中心、设计中心和工程技术中心。在产业集群内建立技术创新服务中心,强化信息服务、产品开发、设计示范、培训服务等功能,发展技术含量高的新兴产业,使企业群获得技术含量提升产业集群不仅要建成产品加工集群,更要建成产品创新集群。

3.扶持龙头企业,带动产业集群发展

积极引进和培育关联性大、带动性强的大企业大集团,发挥其辐射、示范、信息扩散和销售网络的产业龙头作用,引导社会资源向龙头企业聚集,提高龙头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鼓励龙头企业将一些配套件及特定的生产工艺分离出来,形成一批专业化配套企业,提高龙头企业的省内配套率,发挥龙头企业的聚集带动效应,逐步衍生或吸引更多的相关企业集聚,通过企业之间的聚集效应降低综合成本,增强竞争优势。创造地区品牌,引导产业聚集。

4. 利用 FDI获取技术转移效应

把招商引资的重点放在世界500强企业和国内外知名企业上,重点引进投资规模大、经济效益好、拉动作用强的重大项目,将其放在大连、沈阳等产业集聚度最高的区域内,从而辐射、影响和带动关联的中小企业向核心企业靠拢,增强产业外向度和国际竞争力。吸引跨国公司把更高技术水平、更大增值含量的加工制造环节转移到辽宁省,鼓励跨国公司在产业集群区内设立地区总部、研发中心和生产制造集群及区域性营销管理集群,高位嫁接先进技术和管理;大力引进具有先进知识、技能的专业技术人才和具有先进理念、经验的管理人才。

5.走低碳经济可持续发展之路

新中国成立至今,辽宁省一直是一个以重化工业为基础的工业省份,历史上形成的“重工业过重,轻工业过轻”的结构性矛盾一直没有得到合理解决,现在培育的“十二大产业集群”多是重化工业,将来势必带动重化工业加快发展&此,集群企业应开发引入关键链接技术,开展能源、水资源的重复和梯级利用及各种副产品、废弃物的接续循环使用,在生产的全过程降低资源%能源的消耗和污染物的产生,加快建设生态工业园区,实现物流、技术集成、信息流、基础设施等的集聚与共享,最大限度降低生产消耗和成本。

参考资料:

【1】 晓芬、 刘雪梅、 初铭畅 辽宁省企业集群发展存在问题和对策研究

【2】 王志、武献华 辽宁沿海经济带产业集群发展的问题与对策分析 区域经济

20108

3何艳、黄涛 辽宁沿海经济带的产业集聚研究 黑龙江对外经贸 20113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62cbce4e1ed9ad51f11df223.html

《辽宁省产业集群.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