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医学名词解释,简答

发布时间:2016-01-12 17:12:34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名词解释

预防医学:是医学的一门学科,它以个体和确定的群体为对象,目的是保护、促进和维护健康,预防疾病、失能和早逝。

健康:是指身体、心理、社会适应的完好状态,而不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

疾病自然史:疾病从发生到结局(死亡或痊愈等)的全过程称为疾病自然史。包括健康期,病理发生期,临床前期,临床期,结局。

健康疾病连续带(HDC):一个人从健康→疾病→健康(或死亡)可以认为是一个连续的过程,我们称其为健康疾病连续带。

发病率:指在一定期间内(一般为1年)、特定人群中某病新发病例出现的频率。

罹患率通常多指在某一局限范围,短时间内的发病率。该指标和发病率一样,也是人群新病例数的指标。适用于小范围、短时间内疾病频率的测量,常用于疾病暴发或流行时的调查。

患病率:也称现患率,一般用来表示被研究人口中患某疾病或处于某种状态的人口比例。其实质是一个比例不是率。

新生儿死亡率:是指死亡发生在出生后28天内的新生儿数与该地同期的活产数之比。

暴发:暴发是指在一个局部地区或集体单位中,短时间内,突然出现大量相同病人的现象。

基础代谢:是维持人体基本生命活动所必需的能量消耗,即用于维持体温、心跳、呼吸、各器官组织和细胞基本功能的能量消耗。

传染病:是指由特异病原体(或他们的毒性产物)所引起的一类疾病,病原体可以通过感染的人,动物和储存宿主直接或间接方式传染给易感宿主。

病原体:是指能够引起宿主致病的各种生物体,包括病毒、细菌、真菌和寄生虫等。

传染源:是指体内的病原体生长、繁殖并且能排出病原体的人和动物。包括病人、病原携带者和受感染的动物。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NCD):简称慢性病,不是特指某种疾病,而是一组起病时间长,缺乏明确的病因证据,一旦发病病情迁延不愈的非传染性疾病的概括性总称。

环境污染:由于人为或自然地原因,使环境中污染物的量超出了环境的自净能力,造成环境质量下降和恶化,直接或间接或潜在的影响健康。

公害病:由于环境严重污染引起的地区性疾病。

地方病:由于地壳表层化学元素分布不均衡,使某些地区的水和(或)土壤中某些元素过多或过少,当地居民通过饮水、食物等途径摄入这些元素过多或过少而引起的特异性疾病。

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食源性疾病:是指通过摄入食物而进入人体的各种致病因子引起的、通常具有感染和中毒性质的一类疾病。

食物中毒:是指食用了被有毒有害物质污染的食品或者食用了含有毒有害物质的食品后出现的急性、亚急性疾病。

二次污染污染物由污染源排入环境后,在物理、化学或生物作用下生成新的污染物而对环境产生的再次污染

气质是表现在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灵活性与指向性等方面的一种稳定的心理特征

应激:所谓应激是机体在各种内外环境因素及社会、心理因素刺激时所出现的全身性非特异性适应反应,又称为应激反应

疾病分布论:其基本思想是疾病或健康状况在不同人群(包括人群特征、地区特征、时间特征)中的发生是非随机的,因此可以通过不同人群疾病或健康状况分布的描述,阐明疾病或健康状态的流行特征。

营养:指人体摄取、消化、吸收、利用食物中的营养物质以满足机体生理需要的生物学过程。

健康管理:是指对个体或群体的健康进行全面监测、分析、评估、提供健康咨询、指导以及对健康危险因素进行干预的全过程。

源地:是指传染源排出病原体可能波及的范围,也即易感者可能受到感染的范围。

病原携带者:指没有任何临床表现而能排出病原体的人。可以分为带菌者、带毒者和带虫者。

总体根据研究目的所确定的同质观察单位某项变量值的集合

样本按照随机化,抽取化原则从总体中抽取的一部分构成一个样本

参数描述总体的统计指标

统计量:描述样本的统计指标

计量资料用定量方法测定观察单位某项指标数值的大小,一般有度量衡单位

计数资料将观察单位按某属性或类别分组,然后再清点各组的观察单位数所得到的资料

系统误差在收集资料过程中,由于仪器设备,标准试剂,判断标准等不准确,使测定结果呈倾向性偏大或偏小

抽样误差由于抽样所引起的样本统计量与总体参数间的误差以及样本统计量与样本统计量之间的误差,不可避免,有一定规律性

均数描述正态分布资料的平均水平

集中趋势描述定量变量资料的平均水平的指标

相对比指两个有关联的指标A与B之比

同质:具有相同性质的对象

变异:在同质的基础上,个体间大小参差不齐称变异

构成描述事物内部各个组成部分所占的比重

指单位时间内某事件发生的强度或严重程度

简答题

预防医学的特点

1.工作对象包括个体及确定的群体,主要着眼于健康和无症状患者

2.研究方法注重微观和宏观相结合,重点为影响健康的因素与人群健康的关系

3.采取的对策更具积极的预防作用,具有更大的人群健康效益。

病例对照研究的特点

1.属于观察性研究

2.其研究方向属回顾性研究,由果至因

3.研究因素可根据需要任意设定,因而可以观察一种疾病与多种因素的关联

队列研究的特点

1.属于观察法2.设立对照组3.观察方向由因及果4.准确暴露与疾病的因果联系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定义及特征

突发公共事件即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

特征:突发性,普遍性,非常规性

慢性病防治的基本原则

1.政府主导、部门合作、社会参与2.突出重点、分类指导、注重效果

3.预防为主、防治结合、重心下沉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

1.食物多样、谷类为主、粗细搭配2.多吃蔬菜、水果和薯类3.每天吃奶类、大豆或其制品

4.常吃适量的鱼、禽、蛋和瘦肉5.减少烹调油用量,吃清淡少盐膳食6.食不过量,天天运动,保持健康体重7.三餐分配要合理,零食要适当8.每天足量饮水,合理选择饮料9.如饮酒应限量10.吃新鲜卫生的食物

食物中毒发病的共同特点

1.发病潜伏期短2.发病与特定食物有关3.临床表现基本相似4.无传染性

导致人群易感性升高的因素

1.新生儿增加2.易感人口迁入3.免疫人口免疫力自然消退4.免疫人口死亡

列表说明疾病三级预防的对策和措施(见P6

填空和选择

疾病的三间分布:时间,地区,人群

流行病学基本原理:疾病分布论(最基本),病因论,健康-疾病连续带的理论,疾病预防控制论,疾病流行数理模型,流行学的几个基本原则

三早预防: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实验研究的基本特征:添加干预措施,前瞻性观察,有平行对照,随机分组

人体必需的营养素及能量:蛋白质,脂类,碳水化合物,能量,矿物质,维生素

怀孕早期体内缺乏叶酸是神经管畸形发生的主要原因

缺乏维生素A→夜盲症 缺乏维生素D→佝偻病 缺乏维生素C→坏血病 缺乏维生素B1→脚气病 缺乏维生素B2→口角炎,阴囊炎等

水俣病是由于(甲基汞)严重污染引起的;痛痛病是由于污染引起的;地方性克汀病是由严重缺乏造成的,食盐加碘是补碘的首选方法

粉尘的大小:小于15微米的尘粒可以进入呼吸道,成为可吸入性粉尘;在5微米以下的粒子可到达呼吸道深部和肺泡区,称之为呼吸性粉尘。

传染病的三大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

食源性疾病的基本特征:经口途径,致病因子多样性,临床特征各异

河豚中毒主要损伤神经系统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6216ed4a83d049649b6658d3.html

《预防医学名词解释,简答.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