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父亲百年诞辰

发布时间:2018-10-08 07:11:44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写在父亲百年诞辰

  谨以此文纪念我的父亲――当代著名书法家、金石篆刻家、文字学家沙曼翁先生诞辰100周年。

  “能从汉简惊时辈,更习殳书傲俗儒。左旋右抽今古字,纵横篆出太平符。”“尊书汉隶,为近代所无。”这些是林散之先生对我的父亲继承中国书法篆刻艺术师古求新、自成一家的肯定。面对赞誉,父亲始终保持着宁静纯澄的心志,竭智尽虑地追求着他的艺术理想,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父亲一生言行如一,临池不辍,致力于书画篆刻的实践与研究,坚守着不屈的独立精神和对艺术真谛的探求,创造了丰厚而宝贵的艺术财富。他从中华民族文化的深处一路走来,扎扎实实饱学传统,渐进渐化,于花甲年后变法,笔墨所向,性灵所致,“得古法出新意”,“老来风格更天真”(父亲自刻闲章印文),铸就了鲜明独特的个人风格、人文思想与精神内质。

  父亲常说:“攻艺如品茗,味虽苦而趣无穷。”他引古人“清爱梅花苦爱茶”之句,取别号“苦茶”并刻章自励。即使在风雨如晦的苦难岁月,他默默地以自身精神的超逸与坚韧,泰然处之,凭着中国传统文人的自觉和良知,以赤忱之心躬身求索着艺术上的大道。“以石为砚,以砚为友,尔我相知,共我白首”,“人之一生,毋求荣华,但得清闲身健足矣。老年人能以读书、品茶、看花颐养天年,为最大幸福。要养成有此胸襟,必须读书明理”。透过父亲作品题跋中的这些文字我们能感悟到他的冲淡和智慧,这是一种修为、一种境界,一种难得的生命情调!资深书画评论家菖见先生对此曾有一段精辟论述,他说:“先生丢弃了热闹,热闹也忘却了先生,老派的文化姿态让先生有了更多的精力琢磨手中的活计,也有了更多的气力益寿延年。”回望父亲数十年的艺术生涯和心路历程,这种“老派的文化姿态”正是曼翁精神、曼翁风骨。

  百年回眸,慎终追远,将父亲毕生耕耘的作品编辑出版,全面展示其艺术发展的多元样貌,研讨其学术思想,使曼翁精神得以传承,这是时代赋予的责任与使命,是我心心念念想要做好的一件事。几年前,我把这个想法告诉了言恭达先生、上海师大孙逊先生,两位老师都表示充分肯定和赞赏。上海书画出版社领导及同仁出谋划策,给予鼎力支持与帮助,将父亲书画作品列入“朵云名家翰墨”系列,出版<沙曼翁书画集》,将其金石篆刻作品列入“朵云名家翰墨篆刻大系”,出版《沙曼翁篆刻集》等。在此,我要感谢北京荣宝斋出版社、上海书画出版社及《中国书画》杂志社,为展示父亲的艺术、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所做出的贡献!

  我还要感谢我的母亲俞运曼女士!父母生前感情极深,一辈子的风雨同舟使他们相濡以沫,母亲是父亲的贤内助,勤俭持家,拉扯我们五个孩子长大成人,教导我们做人处事的道理。即使在父亲遭遇磨难的岁月,她始终像一根坚韧的藤蔓支撑起被厄运击碎的家庭,这是一种多么伟大的情怀!每每忆及,总感觉恍若昨日,让我热泪盈眶……

  父亲的书画集包括:(―)书法篇:(二)绘画篇:(三)附录一,常用印150方,基本涵盖父亲各时期自刻的书画用印:(四)附录二,谈艺录:(五)附录三,年表。父亲的篆刻集,包括:㈠篆刻作品710方;(二)附录一,印论:(三)附录二,年表。其中,书画作品均出自家藏,以原件精心拍摄,篆刻均出自父亲自订印谱及原石拓印。谈艺录及印论全部摘自父亲在国内外高校、艺术团体书法篆刻教学演讲稿,公开发表于报纸杂志的文章,以及父亲的作品题跋、印章边款等,对所有出处都加以注释说明。年表的编撰,恪守真实客观原则,悉以第一手史料、作品款识、与友人信札、自述文稿等整理提炼而成。

  相信广大读者在欣赏曼翁先生作品后,可以在内心打开一扇窗,不仅能欣赏艺术的传承与发展、借鉴与创造,理与法的错综复杂、融会贯通,更能真切地感受到先生的胸臆、情感、气质和风骨。

  在父亲百年作品集出版过程中,92岁高龄的著名学者、书画家冯其庸先生,中国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沈鹏先生和中央文史研究馆馆长袁行霈先生不顾年事已高,拨冗题写书名,沈鹏先生、袁行霈先生、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张海先生、副主席言恭达先生为父亲百年诞辰题词,言恭达、韩天衡、李刚田、黄悖、萧平、赵绍龙先生和日本的中岛春绿先生分别书题并作序,李政、李珂龙、魏穆之等贤达人士参与了父亲年表、谈艺的整理编辑及释文、拓印等工作,鲍萍女士承担了日文翻译。在此一并表示最诚挚的谢意!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6159bd3d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0eb20b0.html

《写在父亲百年诞辰.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