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国家助学贷款实施暂行办法(武政办〔2004〕183号)

发布时间: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武汉市国家助学贷款实施暂行办法(武政办〔2004183


【发布单位】湖北省武汉市
【发布文号】武政办〔2004183【发布日期】2004-10-20【生效日期】2004-10-20【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地方法规
【文件来源】法律图书馆新法规速递

武汉市国家助学贷款实施暂行办法

(武政办〔2004183

各区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各部门:
市教育局、市财政局、中国人民银行武汉分行营业管理部拟订的《武汉市国家助学贷款实施暂行办法》已报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武汉市人民政府办公厅00四年十月二十日
武汉市国家助学贷款实施暂行办法
市教育局市财政局中国人民银行武汉分行营业管理部
00四年九月二十日)
第一章
第一条第一条为促进国家助学贷款制度的实施,规范国家助学贷款工作的开展,依据国家和省有关国家助学贷款政策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第二条国家助学贷款是指金融机构对普通高等学校家庭经济困难的全日制本科


生、专科生(含高职生)、研究生和第二学位学生发放的、由财政给予利息补贴的无担保信用)商业贷款。其目的是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支付学费、住宿费和生活费,以保障其顺利完成学业。
第三条第三条鼓励市内经银监会批准设立的商业银行开展国家助学贷款业务。国家助学贷款经办银行通过招投标方式确定,招投标工作依照教育部、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银监会制定的《国家助学贷款招投标办法》组织实施。
第四条第四条国家助学贷款工作按照方便贷款、防范风险原则开展。
第二章组织机构
第五条第五条为加强国家助学贷款工作的统筹和协调,成立由市人民政府办公厅牵头,教育、财政、国税、地税、公安、中国人民银行武汉分行营业管理部等部门和单位负责人任成员的市国家助学贷款工作协调领导小组(以下简称领导小组),负责研究制定相关政策和措施,协调解决国家助学贷款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第六条第六条组建市学生资助管理中心以下简称管理中心)作为领导小组办事机构,具体负责全市国家助学贷款工作的组织实施与日常管理工作。该中心主要职责为:
一)负责组织部署市属高校国家助学贷款的实施工作;
二)负责通过招投标方式确定市属高校国家助学贷款经办银行,与经办银行签订贷款合作协议,并严格按协议约定做好各项管理工作;
三)拟订市国家助学贷款工作管理制度;
四)接收并审核市属高校提交的助学贷款申请报告,协调经办银行核定各校助学贷款计划额度;
五)统一管理市财政拨付的国家助学贷款风险补偿及贴息经费和各市属高校国家助学贷款风险补偿专项资金;
六)建立市国家助学贷款信息管理系统和统计监测体系;
七)定期在新闻媒体上公布银行提供的借款违约人名单。
第七条第七条高校须设立专门的国家助学贷款工作机构,原则上按照与在校生12500的比例配备专职工作人员,并安排必需的工作经费。市属高校要制定国家助学贷款管理职责细则,并报管理中心备案。市属高校国家助学贷款工作机构的主要职责为:
一)负责本校国家助学贷款的组织实施和管理工作;


二)制定本校的国家助学贷款工作管理制度;
三)负责在本校内开展国家助学贷款政策宣传和咨询工作;
四)组织本校学生申请国家助学贷款,负责学生的贷款资格审查,并将审查合格的学生申请材料提交给经办银行;
五)组织学生与银行签订贷款合同,协助经办银行做好贷款审批发放工作,并监督借款学生的贷款使用情况;
六)开展对学生诚信教育,建立贷款学生信用记录档案;
七)负责本校国家助学贷款信息系统建设和维护工作,定期向管理中心报送相关信息;
八)协助银行做好贷款学生还款确认和贷款催收工作。
第三章贷款银行的招投标
第八条第八条市教育局、财政局、中国人民银行武汉分行营业管理部负责市属高校的国家助学贷款招投标的管理与监督,并接受国家和省有关部门的指导。
第九条第九条市属高校的国家助学贷款招标人是管理中心,投标人是指收到由招标人发出投标邀请的银行。招标名称为武汉市高校国家助学贷款业务招标。
第十条第十条招投标采用国内邀请招标方式,由招标人向投标人发送投标邀请进行招标活动。招标人必须按照有关部门批准的国家助学贷款业务招标文本的要求编写招标文件,向各潜在投标人发送招标文件。招标人发送招标文件应在同一工作日内完成。
第十一条第十一条投标与开标工作程序如下:
一)投标期限自招标文件发送之日起10个工作日后截止;
二)投标人应根据招标文件要求编制投标文件,并对招标文件提出的要求和条件做出实质性响应;
三)投标人应在规定投标截止时间前,将密封的投标文件送至招标人指定的地点。招标人收到投标文件后,应签收保存,不得开启。在投标截止时间后递交的投标文件招标人不得接收;
四)允许投标人在规定投标截止时间前对已提交的投标文件进行补充、修改或撤回。补充、修改的内容作为投标文件的组成部分;
五)按照招投标邀请书规定的时间、地点进行公开开标。招标人唱出投标人在投标书中


报出的风险补偿金比例等内容。招标人、评标委员会和投标人代表出席开标仪式;
六)投标人参与招投标,须向招标人缴纳一定数量的投标保证金。
第十二条第十二条设立评标委员会,其成员由招标人、市教育局、财政局、中国人民银行武汉分行营业管理部和市属高校代表共同组成,人数不少于7人并应为奇数。由该委员会负责评标工作。评标工作应严格按照招标文件、投标文件进行评审,评审工作应在20个工作日内完成。
第十三条第十三条评标结束后,招标人应向中标人发出中标通知书,同时将中标结果通知其他未中标人。中标人应自中标通知书送达之日起10日内,与招标人签订合作协议,即成为国家助学贷款的经办银行。招投标双方签订合作协议后,招标人将投标保证金全额退给投标人。
第十四条第十四条在招标活动中有下列行为之一者,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一)相互串通投标的;
二)银行参与招投标活动,中标后拒绝与招标人签订协议的;
三)招投标双方签订协议后,任何一方违反协议规定的;
四)有其他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投标法》和《国家助学贷款招投标办法》行为的。
第四章贷款的对象和条件
第十五条第十五条国家助学贷款的借款学生为市属普通高等学校中家庭经济困难的全日制本科生、专科生(含高职生)、研究生和第二学位学生。
第十六条第十六条学生申请国家助学贷款应具备以下条件:
一)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并持有本人居民身份证;
二)具有市属普通高等学校有效学籍;
三)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未成年人申请国家助学贷款须由其法定监护人书面同意)
四)诚实守信,遵纪守法,品德优良;
五)学习刻苦,能够正常完成学业;
六)在校期间所能获得收入不足以支付完成学业所需的基本费用(包括学费、住宿费和基本生活费);



七)有符合条件的见证人推荐。
第五章贷款额度的确定
第十七条第十七条市属高校每年的国家助学贷款实行总额包干,原则上按在校生人数20%的比例、每人每年6000元的标准核定。每所高校的具体贷款额度由管理中心根据各校经济困难学生实际情况和借款学生还款违约等情况分别核定下达。
第十八条第十八条学生的具体贷款金额由学校根据学费、住宿费、生活费标准和学生具体困难程度核定。具体金额可以参考以下公式计算:
学生贷款金额=学费+住宿费+基本生活费(按学校所在地的城市低保标准)-个人可得收入(包括家庭供给、社会资助等)。
第六章贷款的申请、审批和发放
第十九条第十九条市属高校在规定的国家助学贷款总额度内,组织本校经济困难学生申请贷款。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向市属高校的助学贷款工作机构办理申请手续。
第二十条第二十条学生申请国家助学贷款须真实、准确地提供如下材料:
一)国家助学贷款申请书;
二)本人学生证和居民身份证复印件(未成年人须提供法定监护人的有效身份证明和书面同意借款的证明);
三)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或县级以上民政部门对其家庭经济状况的证明材料。
第二十一条第二十一条学校根据本办法第十六条的规定,对申请借款学生的资格及申请材料的完整性、真实性进行审查。学校应为符合借款条件的学生提供介绍人和见证人。介绍人是指学校负责国家助学贷款工作的部门。见证人是指与借款人关系密切的自然人,可以是同班同学、老师或学生家长。
第二十二条第二十二条学校在经审查合格的学生贷款申请表上签署审核意见,加盖公章予以确认后,集中向银行提出本校借款学生名单和学生申请贷款的有关材料。学校要配合经办银行防止学生重复申请国家助学贷款和生源地助学贷款,向经办银行提供学生申请国家助学贷款资料时,应一并提交本校获得生源地助学贷款的学生名单。经办银行在审核确定申请人未获得生源地助学贷款后,方可受理其国家助学贷款申请。
第二十三条第二十三条经办银行在审批贷款时,要按照中标协议的约定满足高校借款学生人数和额度需求,并在协议规定的工作日内,完成贷款审批程序。对符合贷款条件的学生,经办银行应及时与借款学生依法签订贷款合同,并办理有关借贷手续。学校应协助银行


做好组织工作。
第二十四条第二十四条银行按照与借款学生的合同约定,按时足额发放贷款。并将学费和住宿费贷款直接划入学生所就读高校指定的账户,生活费由经办银行和借款学生约定发放方式。
第二十五条第二十五条借款学生要认真履行与银行签订的贷款合同,直接向银行还款,承担偿还贷款的全部责任。
第七章贷款期限、利率和营业税
第二十六条第二十六条国家助学贷款的还款期限从借款人毕业之日起,最长不超过6年,起始时间可视借款学生毕业后就业情况,在12年后开始还款。借款学生办理毕业或终止学业手续时,应当与经办银行确认还款计划,还款期限由借贷双方协商确定。
第二十七条第二十七条国家助学贷款可视借款学生具体情况办理展期手续。对于大学毕业后直接攻读研究生、专升本学生、第二学位的经济困难学生,可向经办银行提供继续攻读学位的书面证明,经办银行应为其办理展期手续。
借款学生毕业或终止学业后1年内,确实无还款能力的,可以向银行提出一次调整还款计划的申请,经办银行应予受理并根据实际情况和有关规定合理调整还款计划。
第二十八条第二十八条国家助学贷款利率按照中国人民银行有关利率规定执行,不上浮。
贷款还本付息可以采取多种方式,可以一次或分次提前还款。提前还贷的,经办银行要按贷款实际期限计结利息,不得加收除应付利息之外的其他任何费用。
第二十九条第二十九条对国家助学贷款利息收入免征营业税。经办银行对国家助学贷款要单设台账,单设科目,单独核算。
第八章贷款贴息
第三十条第三十条借款学生在校期间,其国家助学贷款利息100%由市财政补贴,毕业后的利息由其自付。
借款学生在完成原学历层次后,继续在市属高校攻读更高学位的,要及时向经办银行提供继续攻读学位的书面证明,财政继续给予贴息。
借款学生毕业后自付利息的起始时间为其取得毕业证书之日后的下月1日(1日);当借款学生按照学校学籍管理规定结业、肄业、休学、退学、被取消学籍时,自办理有关手续之日后的下月1日起自付利息。


第三十一条第三十一条市属高校国家助学贷款所需贴息资金,由管理中心根据需要贴息的贷款需求规模提出预算,经市教育局审核,编入年度部门预算,报市财政部门审批。
第三十二条第三十二条经办银行于每季度结束后20个工作日内,将本行对在校生实际发放的国家助学贷款学生名单、贷款额、利率、利息等情况按高校进行统计汇总,经高校确认后,提供给管理中心。
第三十三条第三十三条市属高校的经济困难学生法定监护人或直系亲属,通过家庭居住地金融机构为学生申请的生源地助学贷款,符合本办法第十六条规定条件的,经学校核实认定,报市教育局批准后,其学费和住宿费贷款可享受国家助学贷款同等标准利息补贴。
第三十四条第三十四条管理中心在收到市属高校核实的本校在校学生国家助学贷款情况和经办银行提供的贴息材料后的10个工作日内,将贴息资金划拨给经办银行。
第九章贷款风险的防范与补偿
第三十五条第三十五条借款学生毕业前必须与经办银行办理还款确认手续,学校要将其贷款情况载入学生个人档案,并在就业报到的有关材料中体现相关信息。如借款学生不办理确认手续的,学校不得为其办理毕业手续。
第三十六条第三十六条市属高校应积极配合经办银行催收贷款,负责在1年内向经办银行提供借款学生第一次就业的有效联系地址;学生没有就业的,提供其家庭的有效联系地址。
第三十七条第三十七条在借款期间,学生出国境)留学或定居者,必须在出国境)前一次还清贷款本息,有关部门方可给予办理出国手续。
第三十八条第三十八条对未还清国家助学贷款的毕业生,其接收单位或者工作单位负有协助经办银行按期催收贷款的义务,并在其工作变动时,提前告知经办银行。
第三十九条第三十九条加强借款学生个人信息的管理工作。管理中心须建立全市国家助学贷款学生个人信息查询系统,进一步完善对贷款学生的系统管理,对贷款学生的基本信息、贷款和还款情况等及时进行记录,加强对借款学生的贷后跟踪管理,接受经办银行对贷款学生有关信息的查询,并将经办银行提供的借款违约学生名单上报全国高等学校毕业生学历查询网公布。
市属各高校要建立和完善本校借款学生的信息查询管理系统,采集借款学生的相关信息,强化对学生的贷后管理,按隶属关系及时向管理中心和经办银行提供借款学生信息。
公安部门应积极做好为高等学校学生换发第二代居民身份证的工作,并配合银行开展对违约学生身份核查工作。
政府机关和企业、事业单位、银行、海关、出入境管理等部门,在工作人员录用、发展金


融业务、出入境验放等工作时,应把查验高校毕业生助学贷款有关信息作为一项重要内容。
第四十条第四十条经办银行要建立有效的还款监测系统,要对借款学生积极开展还款程序和方式的宣传,加强日常还贷催收工作并做好催收记录。对连续拖欠贷款超过1年且不与经办银行主动联系的借款学生姓名及身份证号码、毕业学校、违约行为等按学校隶属关系提供给管理中心。
第四十一条第四十一条建立国家助学贷款风险补偿机制。由财政和市属高校按贷款当年发生额的一定比例建立国家助学贷款风险补偿专项资金,给予经办银行适当补偿。具体比例通过招投标确定。
第四十二条第四十二条国家助学贷款风险补偿专项资金由市财政和各市属高校各承担50%。市属高校的国家助学贷款风险补偿专项资金,由管理中心管理。
第四十三条第四十三条市级财政应承担的风险补偿专项资金,由管理中心根据贷款发生额及风险补偿比例提出经费需求预算,经市教育局审核,编入年度部门预算,报市财政部门审批。
第四十四条第四十四条市属高校所承担的风险补偿专项资金与上学年度本校学生的金额违约率挂钩。金额违约率是指连续90天未履行合同的贷款本息占进入还款期贷款本息金额的比率。
管理中心根据银行提供的贷款实际发放额和违约率,采取加权平均方式,计算确定各市属高校本年度的风险补偿专项资金额度。市属高校根据管理中心核定的风险补偿专项资金于每年10月底以前从学费收入中上缴到指定账户,逾期不还的,将由市财政局从高校预算外收入或预算内收入中直接扣除并划入指定账户。
第四十五条第四十五条管理中心根据经办银行向市属高校实际发放贷款金额,按照协议比例,确定实际应支付的风险补偿专项资金,并按协议规定,在每年12月底以前将补偿资金及时、足额拨付给经办银行。
第四十六条第四十六条管理中心每年应将风险补偿专项资金的管理、使用情况编制决算报告,经市教育局审核、市财政局审批后,抄报中国人民银行武汉分行营业管理部,并向市属高校通报。
国家助学贷款风险补偿专项资金的管理与使用情况,要接受教育、财政部门的监督,并接受同级审计部门的审计。
第十章贷款的变更
第四十七条第四十七条借款学生的贷款金额确定后,贷款发放计划原则上保持不变。如遇特殊情况,需要中途增加贷款额度或中止贷款的,可通过所在学校向经办银行进行申请,经办银行视实际情况,与借款学生变更贷款合同的约定。



第四十八条第四十八条在借款期间转学的学生,必须由所在学校和经办银行与拟转入学校和相应银行办理了贷款债务划转手续后,或者在该生还清借款本息后,所在学校方可为其办理转学手续。
第四十九条第四十九条借款人在校期间被宣告失踪、死亡或完全丧失民事行为能力或劳动能力的,学校应及时通知经办银行停止发放贷款。经办银行按照有关规定认定核实后,按照国家助学贷款呆坏账损失核销的规定上报,在税前予以核销。
第五十条第五十条借款学生发生休学、退学、出国、被开除等情况的,学校应及时通知贷款银行。贷款银行按合同约定采取停止发放尚未使用的贷款,提前收回贷款本息等措施。
第十一章奖励和惩处
第五十一条第五十一条建立国家助学贷款工作奖励机制。领导小组定期组织开展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的评选表彰奖励工作,对国家助学贷款工作成绩突出的金融机构和市属高校给予一定经费奖励。
第五十二条第五十二条对毕业后自愿到国家需要的艰苦地区、艰苦行业工作,服务期达到一定年限的借款学生,经批准可以奖学金方式代偿其贷款本息。
第五十三条第五十三条对蓄意逃废银行债务,不履行还款责任的借款人,经办银行可采取以下措施:
一)依法对违约贷款金额计收罚息;
二)将其违约行为载入金融机构征信系统,金融机构不再为其办理新的贷款业务;
三)在媒体上公布其姓名、入学前家庭地址、毕业学校、毕业后就业单位、身份证号码及违约行为。
第五十四条第五十四条对重复申请并获得国家助学贷款和生源地助学贷款的学生,一经查出,学校应给予严肃处理。
第五十五条第五十五条借款学生发生本办法第三十六条、第三十七条、第三十八条所列情况,学校因没有及时通知银行采取相应债权保护措施,造成贷款本息损失的,学校应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第五十六条第五十六条经办银行违反本办法第二十四条规定的,应按合同约定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
第十二章



第五十七条第五十七条此前已签订贷款合同学生的贷款发放、贴息、还款办法继续按原规定执行。
第五十八条第五十八条本办法自印发之日起施行。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60da2cd4340cba1aa8114431b90d6c85ec3a88fc.html

《武汉市国家助学贷款实施暂行办法(武政办〔2004〕183号).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