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味

发布时间: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余味的概念
文学接受活动中,当我们读完一部小说或一首诗歌后,其作品中的人物、场景还会萦绕脑际,其思想感情仍会波动于心间,其情趣、意境会引我们再三回想,甚至会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或显或隐地影响着我们的道德情操、言谈举止和审美追求,这种情况就是文学接受过程中的余味。
余味,就是文学接受进入高潮阶段后的一种可能的心理延续和留存状况,是指文学作品在造成读者共鸣、净化和领悟之后,继续留存于其脑际并使其不断回味的状况。比如余音绕梁
:《列子·汤问》:“昔,韩娥东之齐,匮粮,过雍门,鬻歌假食,既去而余音绕梁,三日不绝,左右以其人弗去。”
我国古时有一位善歌者韩娥,韩国人。一次她经过齐国,因路费用尽,便在齐国都城的雍门卖唱筹资。韩娥声音清脆嘹亮,婉转悠扬,十分动人。这次演唱,轰动全城。唱完以后,听众还聚在雍门,徘徊留恋,不肯散去。
韩娥善唱余音竟能绕梁三日,音乐的力量实在是令人无法想象的,里的余味便是韩娥所留的余音,因为美妙,值得回味,所以听众久久不能散去。

比如三月不知肉味
《论语·述而》载: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昧,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孔子在齐国听《韶》乐,三个月吃肉都不知道肉的美味,并说:想不到创作的音乐竞达到这么高的水平。《韶》乐,相传是古代歌颂虞舜的一种乐舞。孔子认为,《韶》乐是尽美矣,又尽善也,尽善尽美。相传歌颂周武王的乐舞为《武》乐。译文:孔子认为,《武》乐是尽美矣,未尽善也,尽美不尽善。美指形式美,善指内容善。《韶》乐形式美、内容善,因此孔子听它入了迷,都忘了肉的味道。听音乐是精神享受,吃肉是物质享受,孔子听音乐而忘了肉味。
这里把“肉味”同由于欣赏音乐而得的快乐感受联系到一起,说明两者之间是存在着某种可以相通、比拟的东西的。但在孔子看来,用“味”来形容和指称艺术作品所引起审美感受。这种味并不是指口腹之欲,这里的味的意义和价值,不再直接的欲望满足,而在精神的、伦理的满足,所以它是一种余味。
品《活着》之味
《活着》一书中,余华采用了第一人称的叙述视角,主人公是个农民,一个老年的中国农民,对来民间采风的青年学者叙述属于自己的故事。他说他年轻时代因为赌博败了家,然后就厄运不断:父亲被他气死;他被抓了国民党壮丁;后来母亲病死了;女儿哑巴了;儿子因

为抢救县长的老婆被抽血,抽死了;后来老婆也病死了;女儿难产死了;女婿工地上出事也死了;剩下了一个外孙,那几乎是他一生中的寄托,世上惟一的亲人了,但也死了,死的方式是特别的:因为饥饿,吃了足量的豆子而噎死。老人失去了最后的亲人就买了一头老牛,牛成了他生活中新的寄托。
余华用命运结构小说,通过对七次死亡的展示,向人们叙说在现实中活着的艰难。这是作家理解和感受的现实。余华认为,现实就是苦难。他说:苦,重要的不是对苦的经历。而是对苦的感受。我们在《活着》中,在一次又一次的死亡面前感受着生命的脆弱易逝。读完小说后最直面的感受就是对至亲离去的一份恐惧。静静的回味小说,读完后带来的不仅是对富贵人生的思考,也是对现世活着人的思考。我们慢慢能意识到,这是需要人们在人生去承受忍受一切痛苦,活着的岁月中,我们不可能都是快乐的,也不可能都是痛苦的。正所谓“祸福相依”,快乐与痛苦都是生命。而《活着》一次又一次的死亡让我们慢慢悟得如何活着,怎样支撑着活着。活着,不管是屈辱还是风光;活着,不管是甜蜜还是酸楚;活着,不管愿不愿意,喜不喜欢,都得活着。生命虽然并不都是鲜亮的,也会存在暗淡的。但他们却都是组成丰富人生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无论它是多么的凄凉,无论它是多么匪夷所思。最终,我们都需要丰富自己的心灵去承担、解决、超越,没有什么能救自己,除了自己。用真诚的心灵去生活、去领悟。至少我们来过、活过。所以,我是幸福的。四、余味在文学接收活动中的意义

余味,是文学作品产生直接社会效应的重要方式之一,余味时间的长短以及延留效果的性质,也是我们判定一部作品价值高低的重要尺度。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6035723ffe4733687e21aa9e.html

《余味.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