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选修改革

发布时间:2019-03-11 22:09:14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历史选修1

1、梭伦改革

背景:

1政治:雅典城邦国家产生(公元前9~前8世纪)——设立中央议事会和行政机构

贵族制国家确立(公元前8~前6世纪)——贵族专权而平民无权

2、经济发展:农工商业以及贸易得到发展

3、阶级变化:工商业奴隶主形成,公民内部斗争激烈:“山地派”、“平原派”、“海岸派

4、梭伦当选为首席执政官: 雅典贵族与平民长期斗争的结果

改革:

1、内容:经济上,“颁布解负令”;鼓励发展农工商业。政治上,确立财产等级制度;恢复公民大会权力;建立“四百人会议”;设立公民陪审法庭。

2、作用:奠定民主政治基础、促进工商业发展

3、特点:以不偏不倚的中立政策,来社会化解矛盾。

评价:

1历史意义①形成了民主政治必须具备的公民群体;②打破贵族对政权的垄断;③一定程度上确保了公民参与国家事务的政治权利;④大大促进了农业和工商业的发展总之,其改革为雅典的民主政治奠定基础。

2、历史局限: 贵族在国家政权中占据绝对优势,下层平民未享有充分的权利

氏族制度残余及贵族拥有世袭占有土地的特权

贵族和平民的矛盾未得以从根本上解决,社会政局动荡不安

2、商鞅变法

一、背景: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大变革

1、根本原因: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铁器、牛耕的使用

2、经济基础:生产关系的变化私田增多 出现新的封建剥削方式 井田制瓦解 封建土地私有制确立

3、阶级基础:阶级关系的变化——新的阶级形成 新兴地主阶级要求变革

4、社会条件:春秋战国时期战争频繁、思想繁荣、各国竞相改革变法(魏国李悝变法、楚国吴起变法)

二、商鞅变法内容:

1、以农求富的经济改革:废井田、开阡陌;重农抑商、奖励耕织;统一度量衡

2、军、政改革:奖励军功、建立二十等爵制;加强集权、普遍推行县制、建立严密的户籍制、制定连坐法

3、文化风俗改革:“燔诗书、明法令”;改革社会风尚习俗、父子分居、一夫一妻

三、评价:秦国强盛、意义深远

1、作用:废除旧制度,创建新制度;促使秦国成为当时先进的国家,为秦国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对秦国以至中国历史的发展都起了重要作用

2、表现

经济上:改变了旧有的生产关系,废井田,开阡陌,从根本上确立了土地私有制。这就激发了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为秦国的农业生产带来了生机

政治上:打击并瓦解了旧的血缘宗法制度,健全了封建国家机器的职能,开始建设中央集权制度

军事上:奖励军功,达到了强兵的目的,提高了秦国军队的战斗力,为秦国下一步的战略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综合国力:公元前343年,秦国已经成为富强之国,周天子派人送礼,各诸侯派人来称贺

3、局限性:轻视教化,鼓吹轻罪重罚;加重了对人民的剥削与压迫;未与旧的制度、文化、习俗划清界限

4、消极影响:

推行的严刑峻法和文化高压政策导致了秦朝的暴政,对后世影响消极。

压制工商业发展,违背了社会发展的规律,不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

倡导君主独裁专制,选错了政治体制的方向为后世君主专制埋下了祸根;

改革不彻底,所以在我国封建社会初期特别是秦汉时期存在大量奴隶制残余。

北魏孝文帝改革

一、背景:

1、东晋时建代国,拓跋珪建魏,统一黄河流域

影响:社会安定,经济恢复,推动了畜牧经济向农业经济的转变,国家机构日益完备,民族融合

2、鲜卑文明与汉文明冲突,社会矛盾尖锐,改革迫在眉睫

宗主督护制,豪强地主隐瞒人口,逃避赋税、徭役

广大农民赋税赋税负担沉重,农民起义不断

民族矛盾激化,北魏统治者未处理好民族关系,激化矛盾

3、冯太后与孝文帝注重汉化,改革条件具备

二、改革内容:

1、创新制:制定俸禄制、推行均田制、设立三长制、推行租调制

2、迁都:目的——强化中原统治、避开鲜卑族旧势力;原都城偏穷、交通不便、不如洛阳;北受柔然威胁、南为经略中原

3、移风易俗:汉服、汉话、汉姓、通汉婚、改汉籍

三、评价:促进民族大融合

1、经济的复苏和繁荣

农业经济的恢复与发展 手工业经济的发展 商业的发展

2、政权封建化的加速

尊儒崇经,兴办学校 恢复汉族礼乐制度 采纳汉族封建统治制度

3、民族的交流与融合

鲜卑游牧民族的农耕化 汉族人民生活的鲜卑化

3、王安石变法

一、变法的原因

()经济上:冗官,冗兵,冗费——造成积贫局面

1.出现背景:赵匡胤为防止割据分裂,将地方行政权、财权和军权收归中央,加强集权,弊端也明显。

2.弊端表现:

⑴冗兵:①从赵匡胤开始每逢灾年将流民编入军队。②从全国各地挑选强壮士兵编入禁军。③为防止

辽和西夏侵扰,在边防大量屯兵。

⑵冗官:①为削弱官员的权力,实行一官多职。②每年通过科举制和恩荫赏赐方法大量授予官职。③官吏因循苟且,相互牵制,效率低下,庞大官僚机构日益糜烂。

⑶冗费:①庞大军费官俸(冗官,冗兵)。②大兴土木,修建寺院。 ③皇室开支不断增大。 ④每年给辽夏“岁币”(冗费)。

3、产生危害:“三冗”导致国家财政危机,形成积贫局面。

()军事上:策略失当,对辽夏战争失败——造成积弱局面

1、策略失当:

⑴军事部署:实行“守内虚外”政策,一半禁军驻守京师及附近,造成边境相对空虚。

⑵频繁调动:实行禁军轮流驻守京师,形成“兵不识将,将不识兵”的局面。

2、对辽夏作战失败:(外患)

⑴对辽作战:太宗被动防御,1004年澶州之战胜利却订立屈辱“澶渊之盟”,岁币银十万两,20万匹

⑵对夏作战:屡败和议,给西夏“岁币”白银7.2万两,绢15.3万匹,茶3万斤。

⑶战争结果:不仅没有解除辽、西夏的威胁,还是人民饱受战争之苦。

()阶级关系上——农民阶级与地主阶级和统治集团矛盾尖锐(内忧)

1.原因:⑴北宋纵容土地兼并,使北宋中期大量土地被官僚和豪强兼并。

⑵官僚豪强变相增加苛捐杂税,拼命压榨农民。

2.影响:造成阶级矛盾激化,各地起义此起彼伏,给北宋统治者以强烈震撼和沉重打击。

()揭开序幕——“庆历新政”(人物:宋仁宗、范仲淹、富弼)

1、背景:对西夏战争惨败后,社会危机和民族危机迅速加深,有远见的官僚要求宋仁宗革新弊政。

2、方案:《答手招条陈十事》。

3、中心:整顿吏治。

4、结果:历时仅一年多,于1045年失败。(范仲淹被罢官后创作《岳阳楼记》)

5、原因:⑴触犯了大官僚大地主的利益,遭到他们强烈反对。(根本原因)

⑵宋仁宗逐渐动摇,下诏罢废新法。

6、影响:改革虽然失败,但它揭开了北宋革新除弊、变法改革的序幕。

二、变法目的和性质:

1、时间:1069年。 2、人物:宋神宗、王安石。

3、中心:富国(理财)。 4、目的:挽救危机,富国强兵,巩固和加强封建统治。

5、性质:在不触动封建所有制的前提下,对生产关系局部调整;是地主阶级挽救统治危机改革。

三、变法措施:

()富国之法(理财之法)

1、思想和策略:

⑴对社会问题认识:①认为国家贫困的症结不在于开支过多,而在于生产过少。

②农民贫困是由于官僚豪强兼并土地,由于政府把繁重的徭役加在农民身上。

⑵变法的指导思想:民不加赋而国用饶(依靠农民积极开发自然资源,积极开源而不是消极节流)

2、具体举措:(商业措施:均输法、市易法。农业措施:青苗法、役免法、农田水利法)

⑴均输法:①内容:发运使须了解各地生产情况和北宋宫廷需要情况,就近采购,以节省价款、转运的劳费。②作用:A.政府的物资需求和东南财富的物资供应得到较好的配合;B.纳税户许多不合理负担有所减轻;C.节省运费和购价,增加财政收入,也避免囤积居奇。

⑵市易法①内容:A.政府出资在开封设立“市易务”,平价收购商贩不易脱售的货物,等市场短缺时再卖。B.商贩向市易务缴纳抵押品,可成批赊购官府仓库里货物到各地出售,半年出一分利息。

②作用:限制大商人对市场的控制,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

⑶青苗法①内容:各州县在每年青黄不接时,两次借钱或粮食给农民,收获以后偿还,加收20%的利息。②作用:使农民免受高利贷盘剥,又能增加政府的收入。

⑷募役(役免)法①内容:废除以前按户等轮流充当州县官府差役的办法,改由州县出钱募人充役,按户等征收所需募役的费用。②作用:减轻了农民的差役负担,保证了生产时间,扩大了生产。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

⑸农田水利法①内容:规定各地兴修水利工程,其工料由当地居民按照户等高下分派。②作用:各地农田水利有了很大发展,大量薄地变良田,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

⑹方田均税法①内容:政府重新清丈土地,根据土地肥瘠划分等级,作为赋税负担的依据。②作用:克服官僚地主隐产逃税,田赋不均的弊病,增加了国家的赋税收入。

()强兵之法

⑴将兵法①内容:A.对原来禁军进行精简裁并,淘汰老弱,对整编后军队进行训练;B.在全国各路设置专门负责操练军队的将官,分别教阅戍守当地的军队。②作用:改变了更戍法中兵将脱节、战斗力薄弱的局面,提高军队战斗力。

⑵保甲法①内容:A.每十家农户为一保,五保为一大保,十大保为一都保。B.农闲时保丁按时集合、练习技艺,夜间则轮流值班巡查,维持治安。②作用:使各地壮丁受到军事训练,并和正规军相参为用,使国家养兵费用日渐减少,国家财政负担有所减轻。

⑶保马法①内容:废掉依靠政府的牧马监,推行民户代养官马的办法;同时以优惠政策,使民户踊跃养马。②作用:节约朝廷开支,降低马匹死亡率。

⑷设军器监①内容:在开封内设置军器监,专门管理武器制造,依其制作的精粗进行赏罚。②作用:军器的制造逐步改善;产量提高,数量足够十年之用。

()育才之法

1、改革科举制度(王安石认为科举的变更是除旧布新的开端)

⑴内容:废除原来的科举考试,改以经义取士,在《诗》《书》《易》《周礼》《礼记》中选一经。

⑵作用:选拔大量能够从事实际事务的有用人才。(也是目的)

2、改革学校制度

⑴认识:要统一思想,培养改革派人才在于教育制度的变革和发展。(也是目的)

⑵原因:①太学作为全国最高的学府,长期以来是高官子弟装饰门面的地方,已徒有虚名。②太学被保守派所把持,成为反对变法的舆论阵地。(甚至以“王莽变法”考题攻击王安石)

⑶内容:整顿太学,把改革派编纂的《诗义》《书义》《周礼义》(合称《三经新义》)作为必读教材,也使科举考试的依据。

⑷作用:使学校成为变法造舆论、育人才的地方。

3、育才之法的影响:使王安石革新思想得到广泛传播,直到北宋末年仍在太学中流传。

四、改革的结果和认识(短暂的变法)

1、变法的巨大成就:在一定程度上扭转了积贫积弱局面

⑴改变积贫局面:政府财政收入大幅增长,社会经济很大发展,国库积蓄够20年之用。

⑵抑制兼并,人民负担减轻:方田均税法,限制隐田漏税行为。

⑶改变积弱局面:扭转西北边防屡战屡败局面,1072年王韶拓地千里,是北宋军事空前大捷。(强兵措施)

2、改革的失败

⑴失败标志:司马光任宰相,新法被相继废除。

⑵失败原因:①变法触犯了大官僚、大地主的利益遭强烈反对(主要原因);②指导思想上偏重于理财,且新法实行过于急进。③宋神宗在变法的后期动摇及其死后司马光任宰相,废除了新法。

④在变法过程中,用人不当,出现了新法危害百姓的现象。⑤指导思想有误,违背经济发展规律。

⑶失败教训:改革是艰辛的,必然会充满阻力,改革者必须要有坚定的信念;而且要注意用人。

3、改革评价:

⑴变法不足:①它是地主阶级挽救统治危机的改革运动,没有触及封建土地所有制,不可能从根本

上摆脱封建统治危机。②变法以维护地主阶级的统治为出发点,农民的处境没有根本的改变,负担

依然沉重。

⑵进步意义:①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加强了军事力量,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

②王安石变法促进了经济发展,客观上有利于社会进步。③王安石大刀阔斧的改革精神,值得肯定。他是我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改革家。

⑷改革启示:见探究一的认识部分。

【探究一】比较商鞅变法和王安石变法的异同点,并谈谈你对改革的认识。

(1)相同点:①直接目的都是为了富国强兵。②变法都得到王权的支持。③个人命运基本相同。

④变法内容触动了旧势力的利益,遭到他们的激烈反对。⑤变法都对生产关系调整。

(2)不同点:①背景不同:商鞅变法发生在新旧交替的社会大变革时期;王安石变法则发生在北宋中

期统治危机四伏时。②根本目的不同,商鞅变法要从根本上废除旧制度,建立新制度;王安石变法则是为了挽救北宋统治危机,部分调整生产关系。③性质不同:商鞅变法是一场封建化的运动;王安石变法则是对封建社会内部矛盾进行局部调整的改革。④结局不同:前者成功;后者失败。

(3)认识:①改革必然会遭到旧势力的阻挠,不可能一帆风顺,要充分考虑到改革复杂性和艰巨性。

②改革成败关键要看其积极成果能否得以保留和维持,不以改革者个人命运为转移。③改革措施要针对实际情况,行之有效,推行改革过程中要用人得当。④改革家要有远见卓识和坚定的政治魄力。

第五单元 宗教改革

课标内容要求:

1)了解中世纪天主教的地位,认识欧洲宗教改革的必要性。

2)知道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主张,理解欧洲宗教改革的实质。

3)简述欧洲宗教改革的主要内容,分析欧洲宗教改革的历史作用。

知识要点:

一、背景:中世纪天主教的黑暗统治和危机

1、天主教地位:支配地位,大一统神权统治。

经济上是最大的封建地产所有者;

政治上,教权高于世俗王权,至高无上;

思想文化上,支配文化教育,钳制人们思想;

社会生活方面,天主教会的影响无处不在,广大人民深受教会束缚。

2、宗教“异端”思想

含义:中世纪时,基督教占统治地位的派别对异己派别的蔑称

实质:市民阶级的反封建斗争

矛头:天主教会

手段:利用宗教思想“异端”

表现:12世纪法国纯洁派 1415世纪英国人威克里夫 捷克人胡司思想及胡司战争

影响:打击了天主教神权统治 为宗教改革奠定了思想基础

3、西欧向近代过渡

资本主义产生、发展;西欧民族国家发展;文艺复兴解放了人们思想

二、宗教改革:

1、马丁?路德宗教改革

1)社会原因

根本原因:分裂割据的政治局阻碍德国社会经济的发展

主要原因:罗马教廷对德国进行政治控制和经济掠夺

主观原因:马丁?路德立志宗教改革

直接原因:天主教兜售赎罪券

2)标志:“九十五条论纲”发表

3)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主要内容

理论基础——因信称义

《圣经》是信仰的惟一权威

世俗的统治权力高于教权并支配教权

建立本民族教会

4)路德宗教改革的影响

推动了广大民众的反封建斗争;

《圣经》翻译成德文,促进了德意志民族语言的发展;

最终确立了“教随国定”原则,路德教派取得合法地位;

确立新教,冲击了罗马教会在德国的神权统治,为欧洲宗教改革开辟了道路。

2、加尔文宗教改革

1)原因条件

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影响;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影响;加尔文深入研究《圣经》

2)内容

坚持《圣经》是最高权威,反对教皇权威;主简化宗教仪式;提出自由平等和个人主义宗教精神;主张“先定论”,宣扬选民和弃民;主张选民要有奋斗精神,具有节制、忍耐等美德;主张建立共和式的长老制度;建立政教合一政权

3)作用

传播到欧洲许多地区;日内瓦成为“新教的罗马”

3、亨利八世宗教改革

1)背景

资产阶级要求冲破封建神学思想的束缚

天主教对英国的经济掠夺和政治控制

文艺复兴运动和宗教改革思想的传播

社会各阶层反对教会情绪的不断高涨

日益集权的英 君主力图摆脱罗马教廷的桎梏

2)内容

禁止英国教会向罗马教廷纳年贡

断绝英国教会在行政和经济上与罗马教廷的联系

规定国王为英国最高首脑

保留天主教主制、基本教义和仪式

没收修道院财产归王室所有

3)结果

伊丽莎白一世进一步巩固了宗教改革成果

确立了英国基督教为英国国教

英国国教会成为封建专制统治的工具

三、历史作用

沉重打击了天主教会在欧洲的神权统治

促进了欧洲民族国家的发展

打击了西欧的封建势力 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

否定了罗马天主教会的权威 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四、实质:资产阶级反对封建统治的政治运动

4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

一、背景:

1、俄国农奴制的建立

2、农奴制下的社会关系

1)封建地主拥有土地和农奴。 2)农奴是封建地主的私有财产,可随便处理,生活悲惨。

3)自由农民耕种公地,向国家纳税、不准离开土地。

319世纪中叶的俄国农奴制危机

119世纪中期,农奴反抗斗争不断,农奴制危机加剧。

2)俄国工业步履维艰:特点:发展缓慢、落后。表现:①仍然处在工场手工业阶段。②蒸汽动力很少。③工业生产的各个部门远远落后于英法。原因:农奴制度的严重阻碍

3)反对农奴制的新思潮:十二月党人和知识分子激进派

基本主张:都反对沙皇专制,主张废除农奴制产生背景:都受西方社会进步影响

不同点:主要活动内容不同。十二月党人为推翻沙皇封建专制统治,废除农奴制而发动武装起义;知识分子激进派活动主要是集中在对革命思想的宣传上。

4)克里米亚战争失败:俄国发动战争目的:①扩大地在中海和西亚的势力②转移国内矛盾。俄国失败原因:英、法势力强大、制度先进;俄国政府腐败、社会落后,根源是农奴制。对俄国国内影响:加剧了农奴制危机,推动了农奴制改革的进行;使俄国国际地位一落千丈,动摇欧洲大陆霸权地位。

二、改革:

1、改革的酝酿

1)背景:严峻的国内外形势。国内:局势动荡。国外:国际地位下降。(2)特点:缓慢而谨慎

3)表现:通过舆论减轻阻力;先秘密后公开;成立委员会。(4)原因:阻力大;借鉴以前改革失败教训。(5)结果:通过了改革法案

2、内容: “二一九法令”

①政治上:农奴从法律上获得人身自由 ②经济上:土地仍旧归地主所有,农民可获得块份地;农民需缴纳高额赎金赎买份地 ③组织管理:强化村社对农民的管理④时限安排:规定前两年是改革过渡期

三、改革的进步性与局限

1、性质:资产阶级性质改革

2、进步性:推动了工业革命的发展;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使俄国走向资本主义道路。

3、局限性:农民很大程度上还被束缚在土地上;实际上对农民的一次大规模掠夺。原因:①封建地主主持下进行的②目的是巩固沙皇专制统治

四、改革对俄国近代化的影响:

1、促进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

原因:农奴制改革①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大量自由劳动力②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表现:19世纪80年代资本主义农业成为俄国农业主要组成部分

主要工业部门完成了从手工工场向机器工厂的过渡,产量大幅增加

特点:落后于西欧;对外国资本严重依赖;发展不平衡

2、推动政治缓慢变革

目的:使沙皇专制制度适应资本主义发展需要,以维护其统治

主要措施:政治体制方面改革:设立选举产生的城市和地方自治机构,但有财产限制。

司法制度方面改革:废除等级审理制,实行公开审理制,但农村照旧。

军事、教育方面:略

反映的问题:农奴制改革实际上动摇了封建统治基础,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

影响:推动了俄国由封建君主制向资产阶级君主制的转变;加快了俄国资本主义发展步伐

3、推动矛盾向深层次发展——亚历山大二世遇刺

原因:改革保留了大量农奴制残余

表现:阻碍了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农民贫困,反抗斗争不断

民粹派基本主张:反对农奴制和沙皇专制;不满意资本主义制度;否认工人阶级的先进性

活动:到农村发动农民革命被镇压;暗杀亚历山大二世。

5、明治维新

一、历史条件:

(1)幕府统治危机(内忧外患);

内忧:政治上,国内阶级矛盾尖锐;

经济上,幕府统治阻碍资本主义发展(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形成并得到发展;改革力量形成:中下级武士、新兴地主、商人、资本家)

外交上,闭关锁国落后于世界大趋势。

外患:1853黑船事件,各国签约(通商、领事裁判权和协定关税),日本沦为半殖民地。

(2)武装倒幕成功;

(3)明治政府建立;

二、明治维新:

1、明治维新措施简表:

项目 内容 目的

政治 1)废藩置县(2)四民平等 加强中央集权

经济 殖产兴业 拓展海内外市场 发展资本主义

文化 提倡“文明开化”,努力发展教育,派遣留学生,社会生活习俗“西化” 发展近代教育

军事 实行征兵制 为对外扩张创造条件

21889年日本宪法:

内容:

①天皇神圣不可侵犯,是国家最高的统治者,集行政、立法、司法和军事统帅权于一身。

②臣民有选举和被选举等权利和自由,但必须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和不违背臣民义务的前提下

③议会由贵族院和众议院组成,贵族院议员任期分别为终身和7年;众议员选举产生任期4

④内阁只对天皇负责,而不对议会负责,法官由天皇任免。

性质:它是一部具有日本特色的、基本上属于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

特点:①同西方的资产阶级宪法相比,却又极其保守,带有浓厚的封建色彩;(局限性)

②天皇被赋予了至高无上、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力;

③议会、内阁和法院只是辅佐天皇行使权力的机构,实际上并不能独立地行使自己的权力

进步性:宪法承认了人民享有选举权、担任政府官员权,居住、通信、宗教信仰权等权利。

3、日本工业化特点和局限:

①特点:依靠政府的扶持和保护,实行自上而下的产业革命和工业化,垄断组织较早地产生

②日本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局限及影响

局限:①自然资源比较匮乏,岛国面积较小,国内市场十分狭小,还保留有大量的封建残余。

②日本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水平和工业生产集中程度都远不及西方列强。

影响:由于不及西方列强,采取军事手段为国内的垄断资本获取市场和原料产地。

三、成功原因:

①封建专制统治相对薄弱 ②倒幕派推翻了幕府统治 ③倒幕派建新政权后进行了行之有效的改革 ④列强集中侵略中国,客观上为日本提供了相对宽松的国际环境

四、历史影响:

进步性:内:使日本走上近代化道路(资本主义道路);

外:摆脱民族危机,成为东方强国。为亚洲国家的仁人志士提供了改革的经验。

局限性: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突出表现:掌权多是原属统治阶级的武士阶层)。

推行军国主义,开始了对亚洲邻国的侵略扩张。

五、日本近代化的表现:

1.经济:建立起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实现了由落后农业国向先进工业国的转变。

2.政治:实现了由早期中央集权向后期立宪政体的过渡,成为亚洲第一个立宪国家。

3.文化:西方近代思想文化得到传播,社会面貌发生深刻变化。

4.影响:摆脱了民族危机,跻身世界强国行列;为亚洲近邻提供了启迪和经验。

总之,明治维新是日本历史的转折点,是日本走上近代化(资本主义)道路的标志。

◆从日本明治维新与中国戊戌变法的不同结局中可以得到什么启示?

第一,要有高水平的领导集团。

明治维新的领导集团注意国际和国内形势的变化,并联合了一切反幕府的力量。

戊戌变法的领导集团却没有掌握实权,缺乏斗争经验,没有争取广大人民的支持。

第二,要掌握领导改革的实权。

日本改革的领导者大多是从旧大名、武士中分化出来的,他们掌握着改革的领导权,

中国主要是具有维新思想的知识分子,所依靠的皇帝没有实权,国内的顽固势力很大。

第三,要重视教育改革和人才培养。

日本明治维新非常重视对教育的改革,建立完备的学校体制,提高国民素质,注重培养人才。

中国的戊戌变法虽进行教育改革,但仍未充分接受西方先进的技术,培养出属于自己的人才。

第四,要乐于接受和消化外来先进文明。

日本非常重视并接受消化外来先进文明,充分利用了第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

中国却固守自己的传统,自大、保守,漠视外来先进文明。

第五,要充分利用有利的国际环境。

日本在废除不平等条约的过程中,充分利用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实现了民族独立。

中国正值列强在中国的争夺白热化,各国进行联合,扶植反动政权,维新派失去有利时机。

第六,应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

6、戊戌变法

一、变法的历史根源:

1、社会根源——甲午战争后,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民族危机加深。

2、经济根源——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初步发展原因:帝国主义侵略加剧,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商品市场和劳动力市场扩大;爱国工商人士“实业救国”主张的推动;清政府调整工商政策,放松限制,允许民间设厂;部分官僚、地主和商人积极投资新式企业。

3、阶级根源——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壮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4、思想根源——早期改良思潮出现:

时间: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

代表人物:王韬、薛福成、郑观应等

目的:解救民族危难和缓和社会矛盾

主张思想:(兼采西学,变法自强。)

经济:振兴工商业,发展资本主义,通过“商战”同外国资本主动脉义进行竞争

政治:学习西方先进的社会政治制度,设立议院。

影响:反映了民族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形成社会思潮,为维新变法运动奠定了思想基础

二、百日维新:

进步性和局限性

政治 上书办报裁冗员 进步:有利于资产阶级参政精简机构,提高效率

局限:没有涉及实行君主立宪等政治主张

经济 投资厂路开矿产 进步: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有利于增加财政收入。

局限:没有触动到封建土地所有制

军事 裁汰绿营西法练 进步:有利于西学的传播,有利于培养维新人才

文教 废八留学改书院 进步:有利于加强军队战斗力,抵抗外来侵略

三、变法失败原因与历史意义

1、失败原因

1)根本原因:资产阶级的局限性。表现在①缺乏坚持的组织领导②脱离广大人民群众,依靠皇帝③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④企图用“和平”“合法”的手段

2)维新派采取的方式和手段缺陷。(3)客观:封建顽固势力强大。

2、历史意义

⑴是一次思想解放的启蒙运动。维新思想使国人心态随之改变,学习西方成为一种时尚,变革成为一股潮流,清末新政沿用维新方案是例证。客观上也有利于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传播。

⑵是一次救亡图存的爱国运动。维新变法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点燃了爱国、民主的火炬,唤起近代民族意识,促进民族觉醒和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到来。

⑶是一场资产阶级的改良运动。戊戌变法是资产阶级变革社会制度的初步尝试,政治上主张君主立宪制,经济上主张发展民族资本主义,符合历史发展趋势。

3、性质:既是一场救亡图存的爱国运动,也是一次思想解放的启蒙运动,又是资产阶级的改良运动。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5fde7562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61226f9.html

《历史选修改革.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