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的来历与习俗(7)

发布时间:2020-01-19 05:15:26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清明节的来历与习俗

      

清明,是我国的二十四节气之一,处于春分和谷雨之间,时间大约在公历的45日前后。清明既是节气,又是我国一个非常重要的传统节日。因为上坟扫墓、祭祀鬼魂是其主要节俗活动之一,所以又称为扫墓节鬼节鬼门关节。也有的地方称其为踏青节三月节

清明最早只是一个节气,西汉时期的《淮南子天文训》说: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则清明风至。又《岁时百问》载: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明净,故谓之清明。这都是指的节气。清明成为一个富有民俗活动的节日,大约是在唐代。此后,它逐渐融合了寒食节与上巳节的习俗,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民俗节日 ,一直到今天仍然在民俗生活中占据着突出地位。另外,中华民国时期,还一度将其定为植树节。

在我国传统节日体系中,清明节是个非常有特色的节日,肃穆、悲伤和欢快、享乐两种截然不同的情感几乎同时在其中得到尽情表达。当然,这种表达是以形形色色的习俗活动为媒介的。

一、 扫墓

在我国许多地方,扫墓是清明节前后都可以进行的一项习俗活动,如在江苏吴县,清明前后数日,士庶并祭祖墓,叫上坟。在辽宁海城,以清明前后十日为上冢期。在山西浮山,“‘清明前数日及此日,家家祭祖茔,宰牲羞肴,焚宝器、彩幡、彩缎、纸钱,添土于冢上,谓之拜扫。祭毕,乃享馂余焉。在上海,有所谓前七后八,阴司放假的说法,清明前七天到后八天之间,都可以扫墓。在广东长乐,扫墓要在四月八日前停止,因为俗信这天闭墓。在广西上林,则从清明到谷雨都可以扫墓。但从总体上来看,在二十世纪,扫墓更主要地集中在清明这天进行。所谓三月清明雨纷纷,家家户户上祖坟。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以后,机关人员、学生等到烈士陵园为烈士扫墓的做法也已蔚然成风。届时,人们向烈士敬献花圈或鲜花表达自己的哀思和怀念之情。

从传统的扫墓活动来看,清明扫墓多采取合族共祭的方式进行,有些地方,格外强调新媳妇这个家族新成员参与扫墓活动。如在河南新安,如果家有新妇,一定要到祖父母坟上添土。在江苏吴县以及上海张堰一带,扫墓时也一定要让新娶的媳妇同行,俗称上花坟

清明扫墓主要由坟前祭墓、添坟、用纸钱、食祭余等一系列的活动构成,但是在如何祭祖,用什么祭祖,如何用纸钱、如何对待旧墓和新墓等诸多方面,也表现出较为明显的地方性差异。  1 2 3 4 5 6  

(一) 坟前祭拜

清明坟前祭拜祖先,是扫墓中最重要的活动之一。祭拜之前,通常都要先除去墓上的杂草。祭祖时通常要有纸箔、酒醴、香楮以及其他富有地方特色的物品。在山西万泉,祭墓时要有一种叫子推的物品,用面蒸成,状如兜鍪。荣河的子推上插鸡子,里面有胡桃九枚,外面有胡桃八枚。在浙江于潜,人们会用角黍祭祖,在嵊县,用粘米采菁苗做成糍;在泰顺,人们鼠曲叶(俗曰绵曲)或蓬蒿和米粉馅糖做成燕糍,都拿来祭祖。另外,浙江的一些地方祭扫祖茔时,还会将海蛳散撒在墓上,以为这样能使家族兴旺发达,子孙繁盛。在福建永泰祭祀的供品还有用鼠曲或艾叶和秫米做成的粿。在台湾彰化、南投、嘉义、台南、澎湖等地,都有以轮饼祭祖的做法。轮饼,也叫润饼、春饼,用面皮包肉、虾、蛋、菜、土豆、白糖等而成。

在广东长乐,清明时节用枫叶染糯米,蒸饭作团,叫做乌饭,用以祭祖。在广西宜北,每逢清明,家家户户备办猪肉数斤,大鸡一只,稍裕之家宰用猪仔,造黄花糯饭,香烛纱纸,男女大小上坟拜扫。在四川新繁,人家多采嫩艾,捣米粉为糍,以祭其先人。在贵州兴仁,清明日取清明草叶捣茸和糯米为饼,叫做清明粑,又用黄栀子染糯米为饭,祭祀祖先。

值得一提的是,清明祭祖通常在墓地,但也不尽然,亦有选择在家中或祠堂中进行祭祀的。如在江苏太仓,要在家中祭祀祖先,祭品中必有脍残鱼。在云南建水,这天不仅要扫墓,还要在祠堂祭祖。在安徽南陵,大姓团祭于祠,召族中士人课以诗文,甄别有差,并由族长谕以孝悌忠信之道,如讲约然。在浙江绍兴,清明祭祖,多在祠堂中进行。届时,大开祠堂门,族人依次进入,行祭祀之礼。午间,由轮值人置办祭祖酒,邀族人聚饮。酒后,各家还可分得一份实物,如猪肉、艾糕等。在宁波,也做祠祭,这天要按菜谱设清明羹饭

又有祖墓相隔甚远不能前去扫墓的,有 “野祭之说,如在四川渠县,上冢期内,凡侨居异地,离祖墓较远者,特备楮帛,就近邻丛葬处望风祭酹,名为野祭”。

(二) 送纸钱

清明扫墓,往往要给祖先送去纸钱。送纸钱的方法各地不同,大致说来,方法有四。

一为焚化。焚化是常见的使用方法。之所以要焚化,是因为化作烟气可以进入冥界,易为祖先接收。

二为悬挂。在浙江平湖,折竹插地挂纸球,叫标墓。在福建永泰,把纸钱挂于坟墓,叫做压纸。在河南新安,用白纸剪条挽于树枝或草上;在湖北咸宁、恩施等地,用竹悬纸钱插之墓上,叫做标墓;在四川长寿,用白纸剪作幡形(俗名青)插坟头,叫做挂青。在贵州兴仁,用白纸作长幡挂于墓上,谓之标坟,又谓之挂青。   1 2 3 4 5 6  

三为压在坟头。在台湾彰化,男女老幼相率上坟祭祖先,在坟墓周围献置墓纸,压以土石,称为挂纸,或称压(音帝)纸,以示子孙健在之意。

四为抛撒。在陕西宜川,男女踏青扫墓,撒彩纸钱,叫做百纸

亦有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方法者,如在甘肃灵台,在标纸幡的同时,还要焚化纸钱。

另外,清明节送纸钱,又有不在坟墓的,如在河北张北、万全,清明日晚间,各家妇女到门前焚香烧纸,坐地哭泣,叫做送纸

(三) 添坟

所谓添坟,是指给坟墓增添新土。这一做法也是扫墓习俗活动的重要内容,流行全国。在山东,俗信这是给祖先修屋,以防夏天雨大漏水。在广西宜北,坟墓崩塌,或墓顶凹低,则加工修砌补坭,并插纱纸一簇,以表闻雷泣墓之孝思。

(四) 食祭余

食祭余通常指祭祖之后,合族在墓地附近会餐,共同享用祭祀后的饮品和食品。恰如北京《宛平县志》所载:清明日,男女簪柳出扫墓,担樽榼,挂纸钱,拜者、酹者、哭者、为墓除草添土者,以纸钱置坟岭。既而,趋芳树,择园圃,列坐馂余而后归。在河北望都,这种活动叫做吃会;在浙江嵊县,叫做吃清明酒;缙云叫做散清,宣平叫做吃清。在福建崇安,叫做做清明。在台湾南投,叫做培公。在陕西绥德一带,称为上坟会。甘肃灵台,称为清明坟头会

在广西上林,祭过祖,人们在坟地附近藉地饮酒,食菜包,叫扫清。在灵山,产多者,届期至墓挂纸钱毕,则有猪羊、鸡鹅、生菜、大虾等仪以祭。值事者为墓首,族大者多至数百人或千人,各携杯盘通行证。有绅职者主祭,不论宗子,祭后则荐以熟。……将会食,则依山团坐,以生菜裹肉饭等味大嚼,谓之包生,皆墓首料理焉。在四川、贵州等省亦有同样的活动,如四川合江,类似活动称作玩山;渠县一带,则叫做清明会人伦会

食祭余往往被人们视为敦亲睦族的一种有效方法。

(五) 扫邻坟

在我国一些地方,扫墓时不仅要为自己的祖先扫墓,同时还要祭祀邻近的墓主,如民国十九年(1930)辽宁《朝阳县志》载,清明,或用车工,或用担挑,以封其先人之墓,随后及于平等及他人之墓,皆化帛奠酒,谓之填坟。另在上海一些地方,扫墓时要将角黍分给坟邻,叫做记墓   1 2 3 4 5 6  

(六) 新坟旧坟有区别

在不少地方,扫墓往往对旧坟、新坟有不同的处理方式。首先在扫墓日期上有较明确的区别,通常新坟不过社,即为三年之内新逝的人扫墓必须在春社日之前 。又如在台湾南投,有培新墓的做法,即人死后三年内丧家仍须备办牲醴、果品、五物碗等至墓地哭祭死者。……按俗,死后第一年墓祭时间必须选在清明日之前,祭新墓的第一年由择日而定,大致选在春社日之前,并行哭祭;第二年选在清明日当天,第三年则在清明日之后。墓祭三年后,即不再视为新墓。

其次,扫墓的内容方面也有所不同。 譬如在广西平乐,对于新葬者老幼聚哭于坟前,久葬者则不必。在台湾桃园一带,祀祖扫墓,焚帛献纸,新丧之坟且备牲醴以祭,谓之陪墓又如在陕西葭县,新葬的,三年内戚属馈祭品奠墓,叫做新坟;旧葬者,封纸钱相赠,不到墓上,叫做送封包 在江苏苏州,新丧终七而未满周年的,要招僧道诵经礼忏,至亲都来拜灵座,叫过新清明节

(七) 迁葬、修理坟茔

由于民间多相信清明时节不忌坟墓的方位吉凶,所以此时迁葬、修理坟茔的很多。又在广西桂平有拾金的做法,实际上也是一种迁葬习俗。由于境内土质疏松,葬地常有水泉之患,但人们多信奉风水之说,讲究地形,而不肯细验土色。因此葬后不过几年,往往被水、泥所淹。当地人常趁着清明墓祭时偷看坟墓情况,如果情况不好,就捡拾其骨,放入金斗瓮中,叫做拾金

二、 祭祀

在清明节,除了祭祖外,还有针对其他对象的一些祭祀活动,其中极普遍也重要的一个便是迎城隍祭厉坛。

(一) 迎城隍祭厉坛

城隍,古代神话传说中守护城池的神灵,后为道教所信奉。至少从唐代起,祭城隍的做法就已相当流行。道教以城隍为管领亡魂之神,道士建醮超度亡灵时,须发《城隍牒》知照城隍,才能押解亡魂到坛。迎城隍祭厉坛的做法盛行于明清两朝。明、清时期国内各府州、县皆立 厉坛,礼部还颁发有定礼及钦定祭文。厉为无所归的恶鬼,好祸害百姓,为此才官府才设坛加以祭祀,以防民患。厉坛一般建在城北附近,每年清明日、七月望日、十月朔日都要致祭 。通常清明日祭祀前三日内,先由地方官员移牒城隍。到祭祀日,将城隍神奉请于厉坛内,让其南向,无祀鬼神名位奉陪于左右两侧。官方祭厉坛的活动持续到清末才告结束。   2 3 4 5 6 7  

迎城隍时热闹异常,在上海,迎城隍神至厉坛赈济,仪卫整肃,吏民执香花拥导,设行馆于东、南、北三门内,到晚上才以华灯引导返回。在崇明,迎城隍时,还有社火或涂粉墨、扮故事等热闹活动。在江苏吴县,是日,府县诣虎丘厉坛祭无祀孤魂,府县城隍神及十乡土谷诸神以次临坛主祭陪祭。巡抚都土地诸神督祭各境,均舁其神像至坛,谓之舍会

除了官府祭无祀之鬼外,在广东始兴,人们还集资买纸祭无祀之鬼,俗名醮野墓

(二) 其他祭祀

在祭祖与祭厉坛之外,民间还有一些其他的祭祀活动,多带有鲜明的地方性特征。如在山西襄陵有千鸡会。这天,男女结伴到华佗神庙焚香,每人要敬献一只雄鸡,用针刺鸡冠滴血以祭祀,俗称千鸡会。在浙江诸暨县,妇女们都到孟贞女墓上祭祀,叫做拜黑头姑。在河南密县,各村祀土地或祀牛王。在四川大邑,士民都到赵顺平侯祠墓祭扫,并且演剧侑神。在浙江德清,清明节有迎戴侯、叶侯、柳侯神像的活动,是寒食节迎神活动的继续。据民国二十一年(1932)《德清县志》载:

届清明日,各村肩戴、叶、柳三像,前锣后伞,狂奔街市间,店铺设香烛以示敬。惟东坝社纡回盘旋,异于他社,名曰旋社。或谓戴侯溺于水,水有旋涡势,故像其形,然以此每生事端,致各商肆有戒心,亦偷俗也。午后,各社迎神上险塘,至清溪古庙内演戏、牲醴以享之。十七区各庄乃始省视塘身而加土,至今援以为例。戴侯上塘,必何家埭人抬之,谓戴侯于洪杨一役时,其神像由该乡匿于濠内得免,因自据其功,他社不得任其事,成积习矣。……

新市于寒食日起至清明日止,迎姚、桂二将军塑像,下置酒坛,每至酒家必索酒,其直趋狂奔,滋生事端,与治城同,

三、 节日饮食

从全国范围内来看,清明节的饮食较为丰富。在辽宁桓仁、吉林辉南,家家用麦面作饽饽食用;在锦县、朝阳家家食面,叫做过清明。在吉林磐石,各家吃鸡蛋糕,或饺子。

在山东广饶,清明食秫米饭和鸡蛋。在鲁西南一带,俗信吃七个用柳枝煮的带血的头生鸡蛋,可以治好瘸病和哮喘病。而且还吃一种叫多打的食品。吃前要先围着打麦场转几圈,边转边说:多打多打,多打粮食多吃啥。多打多打神,多打粮食多添人。在博兴,姑娘们会在清明这天野炊做巧巧饭,俗信谁吃了扔进锅里的秫秸做的女工用品,谁就心灵手巧。在胶东一带,清明节习惯蒸面燕,也称为子推燕,常常被用作评论妇女巧拙的标准。   3 4 5 6 7 8  

在江苏吴县,人们食青苎团和烤熟藕,这天,孩子们会对着鹊巢支灶敲火煮饭,叫做野火米饭。在常州,早晨煎隔年大团子,据说清明大团子,吃了勿脚痛。又镇江吃金刚脐儿(俗称老虎脚爪)和馓子,俗话说:清明不吃脐儿馓子,死了阎王爷要打板子。无锡祈子的妇女要吃南瓜。

在浙江,人们用米粉和艾汁制青团,叫做清明团。又男女大小必食海蛳,叫做挑青,俗信可以明目。又在黄岩、浦江,人们采芜菁和米粉为饼,称为寒食。家无贫富,必携酒祭墓。

在安徽南陵,妇女采艾蒸饼,香味可口。

在台湾苗栗,人们会取用各种可食用的野生植物,如苎叶、艾草之类,与米粉混合一起做成饭,或者裹以萝卜丝、肉粒等物,叫做清明饭

在台湾彰化、南投、嘉义、台南、澎湖等地,人们以轮饼祭祖,也以轮饼为节令食品。如在台南,轮饼,称润饼或春饼,是此节不可或缺的应节食物。

各家各户是日以面粉搅拌成浆,再以手承之,在平鼎上一抹,即成一轮。俗称轮饼皮,质甚软润,稍干即捡,以此为衣,内盛豆菜或芹菜、土豆(麸)、皇帝豆、白糖、虾仁、咸豆腐等佐料,然后卷折成品,径约两寸,长近四五寸,即可嚼食,味道津津。俟携提上坟致祭,返家即合发家属嚼食,并分饷邻右尝味。

在陕西洛川,每家都备有荞麦凉粉冷食,且蒸有大馍,俗称罐儿。馍四周作成鸟蛇之形,俗谓介子推上绵山时有鸟蛇护之,故以为纪念。馍按家中人数做成,一人一个;馍顶一大盘形;男子盘中作成文具、耕具之类;女子盘中作成剪刀等物。在湖北麻城,人们多作茸饼,俗名软曲。在广东长乐,民间用枫叶染糯米,蒸饭作团,称作乌饭。在广西同正,清明日,各妇女多到田间采取嫩白头翁、与糯米和一起做成糍,认为吃了可以消积;或者到野塘取螺蚌等煮食,认为可以明眼。又在融县,人们用生莴苣裹疏肉嚼食,叫包生。贵县则习惯用糯米做成红蓝饭和青精饭。

四、 插柳

插柳是清明节又一流行的习俗活动,以至于清明节还有插柳节的别称。插柳有多种形式,最常见的是插在檐下门上。此一做法流行于从南到北全国大部分地区。如在辽宁,插柳门首,在河南郑县,人家插柳满檐,青青可爱,

头上插戴柳枝同样是流行广泛的习俗。在辽宁,小孩子将嫩柳枝折成柳圈,戴在头上,叫做柳树狗 在浙江,青年男女都编柳枝戴在头上,所谓今世戴杨柳,下世有娘舅。在广西全县,人们还挂柳枝插于衣服扣子间。此外,民间还将柳用于供奉神主或者悬挂于房屋一角。如在湖北德安,就要采柳枝供神堂前。在河北万全,人们取柳枝编为小圈,连环七个,悬挂于房屋一角,以除不祥。   4 5 6 7 8 9  

在晋北地区,上坟多是男子的事情,女子忌上坟。如果上坟,回家后要用烧剩的纸钱剪成门形,贴到门上。

(二) 植树

中华民国成立不久,即1914年,曾将清明节定为植树节,故而每届节期,官员乡绅和学生们纷纷响应号召,开展植树活动。如据民国二十二年(1933)辽宁《铁岭县志》载:

是日(清明),家家扫墓,俗曰鬼节。今为植树节,学校放假一日,守土官率僚属及各学校往邑东龙首山植树、摄影,列为盛典焉。

(三) 驱虫

在河南郑县,清明节夜晚贴符,上写 “清明嫁九娘, 一去不还乡等字,俗信这样则夏天青虫就不会扑灯。又在山东无棣,这天书符禁蝎。在山东菏泽,清晨起来,人们折几枝柳枝,用清明的柳芽,拉拉蝎虎的尾巴。在临沂、诸城一带,要用柳条或松枝在墙壁处轻轻抽打,边打边说:一年一个清明节,杨柳单打青帮蝎,白天不准门前过,夜里不准把人蜇。在晋南地区,人们要用萎蕤草,在炕席上搓拉,叫做驱蝎。在上海,清明节荠菜悬于灯上,可以驱走飞蛾。

(四) 祭花神

在山东曲阜,孔府的园夫在清明节这天进府领取供品祭花神。祭后,园夫们会餐小饮。

  8 9 10

精品文档强烈推荐精品文档强烈推荐

精品文档强烈推荐精品文档强烈推荐

精品文档强烈推荐精品文档强烈推荐

精品文档强烈推荐精品文档强烈推荐

精品文档强烈推荐精品文档强烈推荐

精品文档强烈推荐精品文档强烈推荐

精品文档强烈推荐精品文档强烈推荐

精品文档强烈推荐精品文档强烈推荐

精品文档强烈推荐精品文档强烈推荐

精品文档强烈推荐精品文档强烈推荐

精品文档强烈推荐精品文档强烈推荐

精品推荐精品推荐精品推荐精品推荐精品推荐精品推荐精品推荐精品推荐精品推荐精品推荐精品推荐精品推荐精品推荐精品推荐精品推荐精品推荐精品推荐精品推荐精品推荐精品推荐

精品推荐精品推荐精品推荐精品推荐精品推荐精品推荐精品推荐精品推荐精品推荐精品推荐精品推荐精品推荐精品推荐精品推荐精品推荐精品推荐精品推荐精品推荐精品推荐精品推荐

精品推荐精品推荐精品推荐精品推荐精品推荐精品推荐精品推荐精品推荐精品推荐精品推荐精品推荐精品推荐精品推荐精品推荐精品推荐精品推荐精品推荐精品推荐精品推荐精品推荐

精品推荐精品推荐精品推荐精品推荐精品推荐精品推荐精品推荐精品推荐精品推荐精品推荐精品推荐精品推荐精品推荐精品推荐精品推荐精品推荐精品推荐精品推荐精品推荐精品推荐

精品推荐精品推荐精品推荐精品推荐精品推荐精品推荐精品推荐精品推荐精品推荐精品推荐精品推荐精品推荐精品推荐精品推荐精品推荐精品推荐精品推荐精品推荐精品推荐精品推荐

精品推荐精品推荐精品推荐精品推荐精品推荐精品推荐精品推荐精品推荐精品推荐精品推荐精品推荐精品推荐精品推荐精品推荐精品推荐精品推荐精品推荐精品推荐精品推荐精品推荐

精品推荐精品推荐精品推荐精品推荐精品推荐精品推荐精品推荐精品推荐精品推荐精品推荐精品推荐精品推荐精品推荐精品推荐精品推荐精品推荐精品推荐精品推荐精品推荐精品推荐

精品推荐精品推荐精品推荐精品推荐精品推荐精品推荐精品推荐精品推荐精品推荐精品推荐精品推荐精品推荐精品推荐精品推荐精品推荐精品推荐精品推荐精品推荐精品推荐精品推荐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5f726d04a56e58fafab069dc5022aaea998f41f4.html

《清明节的来历与习俗(7).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