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版 历史必修一 第23课《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2019-06-05 21:40:36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教学设计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背景之国际形势

【知识点来源】

本知识点来源于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一专题五第一课。《新中国初期的外交》一课讲述了新中国成立初期到20世纪50年代中期的外交。该课内容包括新中国初期外交的形势、外交政策和方针、重大外交活动及成就等重要内容,是现代外交的开端。学好本节课有助于学生对当今外交问题的理解和认识。

【学情分析】

高一学生对新中国的外交史在初中阶段的学习中有简单的知识积累,不少学生对外交感兴趣,平时也经常接触到一些国际时事、外交方面的影音文件和图片,对这段历史较为熟悉,兴趣浓厚。但学生的认知水平有限,教师可以采取启发式谈话教学的方法来启迪学生,培养学生的思维。

【教学目标】

一、知识和能力

了解新中国初期外交复杂的国际形势;从而培养学生获取、分析、处理信息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创设图片、文字、等教学辅助材料让学生感知历史。通过有针对性、启发性的设问引导学生学习,真正的将老师的“教”转化为学生的“学”。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新中国成立之初,面对复杂的国际环境,党和国家的领导人审时度势,定位准确,方针正确。培养学生正确认识新中国和过去的外交立场和成就的本质区别。

【重点与难点】

重点:新中国初期美苏对华态度

难点:新中国初期世界两大阵营的对峙

【教学方法和手段】

本节课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主要采用启发式谈话讲述法和应用史料进行教学,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1、课件展示三幅历史图片:《南京条约》签订场景、《马关条约》签订场景、《辛丑条约》签订场景,让学生观察思考认识到这是腐朽的清王朝被迫同列强签订的不平等的、屈辱的卖国条约。

2、投影节选自著名外交家《周恩来传》中关于近代屈辱外交的一段文字:在近代中国的历史上,“外交”和“屈辱”是一对孪生兄弟。周恩来曾满怀义愤地指出:中国的反动分子在外交上一贯是神经衰弱怕帝国主义的。清朝的西太后、北洋政府的袁世凯、国民党的蒋介石,哪一个不是跪在地上办外交呢?

教师设问:194910月新中国成立揭开了中国历史发展新的一页,那么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面临怎样的国际形势?会提出怎样的外交政策?取得了哪些重大成就呢由此导入新课。

(设计意图:学生在专题二第一课《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一课中学习到了这三个条约并深知这三个条约在近代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过程中的历史地位,印象深刻。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回顾旧知感知到“不平等”和“屈辱”。选择《周恩来传》中的文字让学生对近代中国的外交过程中中国的国际地位、屈辱性等更深入的理解,为新中国初期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做铺垫。

讲授新课:新中国初期外交的国际形势

教师:外交是智者的游戏,外交是妥协的艺术,外交更是一个国家实力强弱的晴雨表。那么,你认为影响一个国家外交政策的因素有哪些?

(设计意图:该段文字引出问题,目的是让学生首先知道国家实力在外交当中的作用;其次诱导学生思考影响外交政策的因素,拓展思维。)

教师提示:英国政治家伯默斯顿有一句名言为国家与国家之间没有永恒的朋友,也没有永恒的敌人,只有永恒的利益!

(设计意图:让学生明确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

教师总结:影响一个国家外交政策的因素包括国家利益、国内际形势、国家性质、国家力量等等。

教师过渡:下面我们就来探究学习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所面临的国际形势。

投影展示图片:课本84页图片,让学生观察图片

教师提问:这幅图片反映出的最主要的国际形势特征是什么?

学生思考回答:社会主义阵营和资本主义阵营的对峙和激烈斗争。

(设计意图:利用教材资源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师讲述:“二战”后世界形势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主要表现是:资本主义世界的力量严重削弱,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除美国外都遭战争创伤;社会主义形成了世界体系,欧亚人民民主国家和苏联形成社会主义阵营;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日益高涨,许多国家摆脱了殖民枷锁,赢得了独立;中国革命冲破了帝国主义战线,鼓舞了世界人民反帝斗争和民主革命。

教师提问:这样的国际局势,如此复杂的变化对我国的外交发展是否都是有力的因素呢?

投影展示文字:

“新中国成立初期,美国推行的对华不承认政策和在台湾问题上的敌对姿态,是其从全球遏制共产主义的战略出发,对新中国的极端孤立与排斥,这种孤立与排斥导致美中多年的冷战局面,同时也严重影响了美国政策的灵活性,并最终导致了中苏结盟,使这一时期美国对华政策宣告失败。”

——《新中国成立初期美国对华政策》

学生阅读以上文字并回顾初中所学相关知识分析苏联对华态度、美国对华态度。

教师归纳总结:新中国初期外交的国际形势

有利形势:

资本主义世界实力的总体削弱

欧亚人民民主国家的出现

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高涨

不利形势:

帝国主义国家对新中国充满敌意

美国对新中国封锁、孤立、包围

主要特点:

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大阵营的对立和激烈斗争

教师过渡引入后面的教学内容:面对如此复杂的国际形势,刚刚成立的新中国会采取怎样的外交政策呢?

【教后反思】

本节课讲述的是新中国初期外交的国际形势这一微小的知识点本知识点在教材正文中就一句话和一幅图片,感觉是真正的以小见大,这要求教师在备课时一定要充分,才能做到有的放矢。本节课自我感觉在自己的设计安排之下完成了教学,目的明确,设问合理,过渡较自然,效果还可以。但感觉不足的有两点:一是没有对欧亚人民民主国家的出现和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作一定的阐述;二是涉及到外交,是一个严肃的事情,用语要准确,所以有点紧张。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5f007bcb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d4fe355.html

《人民版 历史必修一 第23课《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