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栖类与爬行类特征总结:

发布时间:2023-02-03 14:16:44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两栖类与爬行类特征总结:两栖类现生两栖类的成体虽已具有陆生的身体结构,但繁殖和幼体发育仍必须在淡水中进行。幼体形态似鱼,用鳃呼吸,有侧线,无附肢,靠尾鳍游泳,发育中需经变态才能上陆生活。身体分头、躯干、尾(无尾两栖类成体无尾)和四肢(蚓螈类四肢退化)。被覆光滑、多粘液的皮肤,有的种类背部有纵行的皮肤褶。大蟾蜍皮肤粗糙,并有毒腺。:扁平而吻端尖的三角形,口裂宽阔吻端两侧有一对外鼻孔,有可开闭的瓣膜,经鼻腔,以内鼻孔开口于口腔前部。鼓膜一对,圆形,位于眼后方,覆盖在中耳外。蟾蜍的鼓膜后方有一对耳后腺。声囊:雄性的咽部或口角有12个内声囊或外声囊。外声囊是由咽壁扩展形成的皮肤囊,充气时可膨胀成泡状。鲵螈和蟾蜍无声囊。躯干:是颅骨后缘至泄殖孔间部分,附有前后2对附肢。蛙蟾类的躯干短宽,前肢短,四趾,趾间无蹼,主要用于撑起身体。生殖季节雄性第12趾内侧膨大加厚成棕黑色,叫婚垫,抱对时对雌性个体有刺激排卵作用。后肢长,五趾,趾间有蹼,适于游泳和陆地上的跳跃。有的种类趾端形成吸盘,吸附在攀爬物上。附肢在蚓螈类中退化。:泄殖孔以后的身体。蛙蟾类无尾;鲵螈的尾侧扁,适于游泳;蚓螈的尾蚯蚓型。古两栖动物的体表被鳞,有些种类的头部和背部还覆有骨板。现生两栖类的皮肤裸露富含腺体,鳞退化,仅穴居生活的蚓螈保留有真皮性骨质鳞。皮肤由表皮和真皮两部分组成。爬行类爬行类是体被角质鳞片、在陆地繁殖的变温羊膜动物。羊膜动物的卵膜和胚胎与无羊膜动物有显著不同,羊膜卵的结构和发育特点确保了在干燥的陆地上繁殖成为可能。体表被有鳞片,体形差异很大,可分为蜥蜴型、蛇型、龟鳖型,分别适应于地面爬行、树栖、穴居、水栖等不同生活方式。除蛇类外,身体可明显区分为头,颈,躯干和尾部。有可活动的眼睑(壁虎科例外)鼓膜下陷与外耳道的深处;四肢强健有力(蛇类例外)五指(趾)型,末端具爪,善于攀爬,疾驰和挖掘活动。主要特征外形1
表皮:由多层细胞构成。最内层为柱状细胞构成的生发层,有强烈的细胞分裂能力,不断的产生新细胞向上推移。生发层外侧的细胞逐渐变的扁平,最外层有轻微角质化,叫角质层。蟾蜍头、背部角质化明显,在一定程度上防止水分蒸发。两栖类在脑下垂体和甲状腺控制下,角质化表皮定期脱落,由下边的细胞形成新的角质层,为蜕皮现象。表皮高度角质化,角质层外层形成角质鳞片或甲,构成完整的鳞被,有效地防止体内水分的蒸发。鳞片间相邻部分角质层变薄,使鳞片能稍活动。鳄类在角质鳞下尚有真皮发生的骨板;龟甲则是表皮角质盾片与真皮的骨板愈合而成;鳖无角质鳞甲,以革质膜代替。由于角质层束缚着动物体的生长,需定期更换,叫蜕皮。一生中的脱皮次数及方式因种类而异,蛇、蜥蜴约两个月蜕皮1次;龟、鳄类无定期蜕皮。蛇类每次完整蜕皮,蜥蜴、龟、鳄每次部分蜕皮真皮:厚,位于表皮以下,分外部的疏真皮较薄,由致密结缔组织构成,松结缔组织层和内部的致密结缔组织有的种类在此形成骨板。真皮上层层。有丰富的色素细胞,在外界环境因素(光、温度)作用下,通过植物性神经或内分泌系统调节而改变体色。粘液腺:由多个表皮细胞构成的泡状腺,腺体下陷到真皮层中,有管道通至皮肤表面,分泌粘液使皮肤保持湿润。对于减少体内水分散失,利用皮肤进行呼吸,及调节体温等有重要意义。毒腺:由粘液腺转变而成。分泌物乳液状,有苦涩味。大蟾蜍耳后腺分泌物(白色),加工后为中药蟾酥,有多种药用功能。毒腺对动物本身有自我保护作用。色素细胞:位于真皮内,构成体色和色纹的基础。黑色素细胞位于最下层,细胞有指状突起伸入上层细胞间,胞质内含黑色素颗粒;红色素细胞位于中间层,胞质内含有由嘌呤结晶构成的反射小板,对光有反射和散射作用,衍射出蓝、绿色;黄色素细胞位于最上层,细胞内含黄色素颗粒,滤去蓝色使皮肤呈绿色。皮肤腺:爬行类皮肤干燥,缺少腺体。常见的皮肤腺分布在大腿内侧或泄殖孔附近,通常繁殖期产生特殊气味分泌物,招引异性交配。1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5e8980f9a26925c52cc5bfbf.html

《两栖类与爬行类特征总结:.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