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馒头时为什么要放碱

发布时间:2020-06-16 09:06:30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蒸馒头时为什么要放碱?

有名没吃早餐的学生到我办公室寻吃食,恰好我早上买的面包剩了一个,便给了他。于是与他有了这样的对话:

“你知道面包为什么是蓬松的?”我喜欢见缝插针的培养学生的化学意识,于是提出这样一个问题。

“面包不都是蓬松的吗?”学生很茫然。我知道,对于学生来说,他们太容易忽略司空见惯的事物中隐含的道理,就像“苹果落在地上”也是一个司空见惯的现象一样。但是牛顿的思考和研究,却竖起了物理界的一块丰碑。而我们常人,缺的就是对事物本源的探索。

基于这样的想法,我将这一话题引入课堂:

【教学内容】 海水制“碱”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通过情景体验,促进学生问题意识的产生。

    2、通过问题解决,帮助学生理解氨碱法制纯碱的流程和本质。

    3、通过实验探究,感受物质反应的内涵。

    4、通过阅读分析,总结纯碱与小苏打的用途及物理性质。

 教学情境资源】:蒸馒头时为什么要放“碱”?

   1、播放录像:母子对话——蒸馒头时放不放“碱”的效果。

   2、观察、品尝油饼和面包的不同。

   【设计原则】

    海水制碱一节知识点较多且难度系数高,氨碱法制纯碱、纯碱与小苏打的用途、侯氏制碱法、纯碱的性质、复分解反应的条件,特别是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等内容,都无法单靠学生自学达到应有的效果。如何让这项知识自然地走向学生心底,如何创设一个良好的兴趣问题引领学生进行深度探究,便成为选择上述案例情境的缘由。

    蒸馒头要放碱,原本是生活常识,但在课前的询问调查中发现,绝大多数学生竟处于无知状态,更不要说了解其中的内涵了。为了拉进学生与这项内容的距离,我在课前准备了每人一小份的油饼和面包,目的是让学生在观察和体验中,产生探究的兴趣。

    【课堂流程】

     一、发食品:观察与品尝(强调“发面”与“死面”的不同)

     二、播放视频:蒸馒头要放“碱”

     三、学生提出问题:

     1、为什么要放“碱”?

     2、碳酸钠是一种盐,为什么被称为“碱”?

     3、面粉中有什么酸?

     4、苏打和小苏打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5、碳酸钠还有什么作用?

     6、如何从海水中制取碳酸钠?

     四、问题探究与解决:

     1、实验探究:

     ①设计实验证明碳酸钠呈碱性。

     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溶解性;与酸反应

     2、演示实验:加热分解碳酸氢钠

     3、播放视频:氨碱法制纯碱,引导学生思考提炼其中的学科思想(元素守恒、影响溶解度的因素、物质的反应内涵等)

     五、总结梳理:回扣学生提出的问题,整理收获。

     六、展示材料:食品添加剂

     七、提出新问题:昨天我整理厨房时,见两种白色固体分放在几个容器中,以为都是食盐,于是将其混在一起装到一个容器中(展示样品),后来才发现其中一种是纯碱。请大家帮我设计多种实验方案:如何证明食盐中混入了纯碱?

     【教学反思】

     一、设计原则:关键词——情境、问题、实验

     1、利用生活资源开展教学。课程标准中强调,“要为学生创设体现化学、技术、社会、环境相互关系的学习情境,使学生认识化学在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促进人类和社会可持续发展方面所发挥的重大作用”。这其中不仅体现出学科的价值,同时提供了学习这门学科的一种重要途径——情景教学。本节课创设的教学情境与生活练习密切,特别是让学生现场品尝体验,较好地调动了学生的探究兴趣。

    2、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学自己想学的知识的前提是自己产生问题。无此,便不可能真正实现教学的有效性。所以,鼓励学生质疑,并组织学生研究自己的问题,必然使学生走进“自主”状态,课堂也就变成学生的“学堂”。

    3、运用实验手段进行探究性学习。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在教学中创设以实验为主的科学探究活动,对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有极大的作用。同时,这也是我近年来开展实验教学的核心。

    二、对课程的思考:

    1、“用”教材不唯教材。从本节教学设计来看,并没有按照教材的原始顺序开展教学,因为教材是拿来“用”的,它必须服务于教学实际,如何“用”,由学生的学习规律和教师对学习目标和方式的定位来决定。

    2、“用”情境不虚设情境。本节的教学情境与教学内容息息相关,避免了情境教学的哗众取宠,也就是说,教学情境必须发挥对学生学习的引领价值,否则,情景教学就是虚设。

    3、问出来的真问题。如果教师一味按照自己的教学设计开展教学活动,便无法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更无法激发他们的能动性。所以在课堂上让学生产生真问题,并真正去解决问题,才是学生学习兴趣延伸的重要手段。关键点是教师要给学生充分质疑空间,并通过“问题教学”让学生感受到被重视。

  从一节课的教学设计来说,课程就是教师对教学目标的认定,是教师科学开展教学活动的手段,是学生有效学习的方式。也就是说,所谓的课程,不是一个简单的教学资源,它应该是实现有效学习的甚至从教学走向教育的一个真实的过程。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5d55792f7dd5360cba1aa8114431b90d6d858902.html

《蒸馒头时为什么要放碱.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