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根的清静》阅读练习及答案

发布时间:2019-04-16 09:18:03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二)阅读下面这个语段,完成下列小题。

耳根的清静

王开岭

从前,人的耳朵里住过一位伟大的房客:寂静。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雨中山果落,灯下草虫鸣。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在我眼里,古诗中最好的句子,所言之物皆为。读它时,你会觉得全世界一片清寂,心境安谧至极,连发丝坠地都听得见。

古人真有耳福啊。

耳朵就像个旅馆,熙熙攘攘,谁都可以来住,且是不邀而至、猝不及防的那种。其实,它最想念的房客有两位:一是寂静,一是音乐。我一直认为,在上苍给人类原配的生存元素和美学资源中,寂静,乃最贵重的成分之一。音乐未诞生前,它是耳朵最大的福祉,也是唯一的爱情。

并非无声才叫寂静,深巷夜更、月落乌啼、雨滴石阶、风疾掠竹……寂静之声,更显清幽,更让人神思旷远。美景除了悦目,必营养耳朵。对人间美好之音,明人陈继儒曾历数:论声之韵者,曰溪声、涧声、竹声、松声、山禽声、幽壑声、芭蕉雨声、落花声,皆天地之清籁,诗坛之鼓吹也。然销魂之听,当以卖花声为第一。

今天,吾辈耳朵里住着哪些房客呢?

刹车、喇叭、拆迁、施工、装修、铁轨震荡、机翼呼叫、高架桥轰鸣……它们有个集体注册名:喧嚣。这是时代对耳朵的围剿,你无处躲藏,双手捂耳也没用。耳朵,从未遭遇这般黑压压、强悍而傲慢的敌人,我们从未以这么恶劣和屈辱的条件要求耳朵服贴。机械统治的年代,它粗大的喉结,只会发出尖利的啸音,像磨砂,像钝器从玻璃上狠狠刮过。

我们拿什么抵御嘈声的进攻呢?

耳塞?地下室?使窗户封得像砖厚?将门缝塞得密不透隙?当然还有,即麻木和迟钝,以此减弱耳朵的受伤,有个词叫失聪,就是这状态。偶尔在山里或僻乡留宿,却翻来覆去睡不着,那份静太陌生、太异常了,习惯受虐的耳朵不适应这犒赏,就像一个饿者乍食荤腥会滑肠。

人体感官里,耳朵最被动、最无辜、最脆弱。它门户大开、不上锁、不设防,它永远露天,只有义务,没有权利。但,耳朵总要反抗点什么。它的反抗即生病:失眠、憔悴、抑郁……科学家做一研究:观察马路两岸的树,噪音污染越重,树越无精打彩,枝头耷拉,叶子萎靡,俨然一个惊恐的孩子。和人一样,树是有情绪的,是长耳朵的。

为抚慰可怜的耳朵,我淘过一张CD,叫《阿尔卑斯山林》,采的是纯粹的自然之声:晨曲、溪流、雀啾、疾风、松涛……买回家的那个下午,我急急关好门窗,打开音响,一个人浸泡到傍晚。那个下午,耳朵在逃窜,我携它一起私奔,向着遥远的阿尔卑斯。弥漫山林的,无论什么动静,都是。久违的静,亘古的静,伟大的静。

此后,我多了个习惯,每逢机会,便录下大自然的天籁:秋草虫鸣、夏夜蛙唱、南归雁声、风歇雨骤、曙光里的雀欢、树叶行走的沙沙……我在储粮,以备饥荒。

城里的耳朵,多数时候是饿的。

现代人的特征是:溺爱嘴巴,宠幸眼睛,虐待耳朵。不是么?论吃喝,我们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华夏之餮、举世无双。视觉上,美色、服饰、花草、橱窗、广场、霓虹,所有的时尚宣言和环境主张无不在色相上下功夫。

口福和眼福俱饱矣,耳福呢?无一座城市致力于音容,无一处居所以寂静命名。我们几乎满足了肉体所有部位,惟独冷遇了耳朵。

是的,你必须承认,耳朵——失去了最伟大的爱情。

(选自《古典之殇:纪念原配的世界》,有删改)

85赏析文中划线句。

86作者说:城里的耳朵,多数时候是饿的。你如何理解这种饿的?

87文章主要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结合具体内容说说运用这种写作手法的作用。

【答案】

85运用比喻和拟人,形象生动的表达耳朵被动的接纳各种声音;为下文写耳朵最喜欢的声音是寂静音乐做铺垫。

86因为城里只能听见各种喧嚣的声音,机器发出的刺耳的声音;而耳朵最喜欢的声音是寂静,是大自然的声音;这在城里是很难听到的,所以说城里的耳朵,多数时候是饿的。

87主要运用了对比手法。把古人有耳福,能听到寂静的声音,与今人只能听到喧嚣的声音进行对比,表达对古人的羡慕,对现在社会喧嚣环境的惋惜和不满;将嘴巴、眼睛的有福与耳朵被虐作对比,表达对耳朵遭受冷遇的同情。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5d1a819d54270722192e453610661ed9ad5155f8.html

《《耳根的清静》阅读练习及答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