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高

发布时间:2015-04-19 17:47:14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登高》教案

教学目标:1、了解作者及其诗歌风格

2、理解诗意,体会作者所抒发的思想感情

3、掌握诗歌借景抒情的方法

4、学习鉴赏诗歌的方法

教学重点:1、通过诗歌中的意象,品读诗歌的情境

2、走进诗人的情感,感受诗人的悲愁

教学难点:学习鉴赏诗歌的方法

教学方法:朗读法 质疑法 讨论法 合作探究法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在春意盎然、鸟语花香的春天,人们喜欢到野外去踏春,去感受春天的美丽与生机勃勃。而在秋高气爽的秋天,人们则喜欢登高望远,饮酒作赋。

1、登高望远,伤时悲己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感怀伤时,抒身世之悲)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2、登高望远,抒怀励志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王之涣《登鹳雀楼》

(高瞻远瞩,积极进取)

3、登高望远,思亲怀乡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九月九日是中国的重阳节,又称“踏秋”,汉族传统节日,重阳这天所有亲人都要一起登高“避灾”。庆祝重阳节一般会包括出游赏景、登高远眺、观赏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等活动。

可是有这样一位老人,衣衫褴褛,老眼混浊,满身疾病,年过半百,只能漂泊异乡。在他步履蹒跚的登上长江之滨的夔州,面对处于战乱的国家,面对万里之外的故乡,面对漫天的落叶,面对滚滚长江,百感千愁涌上心头……此人谁?

二、回顾熟悉的杜甫

杜甫(712—770),唐代伟大现实主义诗人,被称为“诗圣”,与李白并称“李杜”,诗歌风格:沉郁顿挫。字子美,曾居长安城南少陵以西,自称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杜工部。有《杜工部集》。

1、其诗大胆揭露当时社会矛盾,对统治者的罪恶作了较深的批判,对穷苦人民寄以深切同情。善于选择具有普遍意义的社会题材,反映出当时政治的腐败,在一定程度上表达了人民的愿望。许多优秀作品,显示出唐代由开元、天宝盛世转向分裂衰微的历史过程,故被称为“诗史”。

2代表作:《兵车行》、《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春望》、《羌村》、《北征》、《三吏》、(《潼关吏》《石壕吏》《新安吏》)《三别》(《新婚别》《无家别》《垂老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秋兴》等诗,皆为人传诵。

3经历:年少优游——仕途不顺——战乱流离——为官苦闷——西南漂泊——江舟长逝

他青年时期正值“开元盛世”,南游吴越,北游齐赵,怀有远大的政治理想,但因奸臣李林甫当权,他24岁应试不第,漫游各地。35岁开始在长安寓居近十年,过着“朝扣富儿门,幕随肥马尘”的屈辱生活,最后才得到一个八品小官。安史之乱前夕,杜甫离长安回奉先(现在陕西蒲城)探亲。得知幼子已饿死,而皇室贵族还过着荒淫逸乐的生活,强烈的阶级对比,使诗人留下了“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千古绝唱。

不久安禄山发动叛乱并攻下潼关,杜甫一家人流亡北行,到了鄜州(现在陕西富县)。杜甫把家小安置在羌村后,恰值肃宗在凤翔即位,于是他只身前往投奔肃宗, “衣袖露两肘,麻鞋见天子”,不料中途为乱兵所俘,被带到长安,因官卑职小,未被囚禁。第二年四月,他乘隙逃出长安到了凤翔,被授为左拾遗,却因营救房琯,触怒肃宗,被放还州探亲。这年九月,唐军收复长安,肃宗还京,杜甫也回到京城,仍充当左拾遗。乾元元年(758),复出为华州(现在陕西华县)地方官。

第二年,郭子仪收复洛阳后,杜甫曾回河南探视旧居,旋即回华州, 49岁时)弃官移家成都,筑草堂于浣花溪畔,世称浣花草堂(杜甫草堂),总算过上了比较安定的生活。 由好友严武保荐任过一段检校工部员外郎(因此常被称为杜工部)

然而好景不长,宝应元年(762),剑南兵马使徐知道发动叛乱,他又流亡到了梓州(现在四川三台)。过了两年,他的好友严武复为成都尹,他又从阆州(现在四川阆中)折回成都,入严武幕。不料严武第二年即因病去世,使他失去依靠,他只好东下,在夔州住了一年多。此后他一直在水上飘泊,由江陵到公安,再到岳阳,于代宗大历五年(770)卒于湘江舟中。

4本诗的写作背景:是杜甫在夔州期间的杰作,写于大历二年(767)的秋天。这一年的秋天杜甫约了他一个远亲吴郎来饮酒,不想吴郎因事没有来。杜甫感慨万千,独自登高,写下了这首即景伤怀的七言律诗。

律诗每首有四联(即八句),每句五个字的是五言律诗,简称“五律”,每句七个字的是七言律诗,简称“七律”。律诗的第一、二句称为“首联”,三、四句称为“颔联”,五、六句为“颈联”,七、八句为“尾联”。“颔联”和“颈联”必须对偶;第二、四、六、八句最后的一个字必须同韵。

3、朗读诗歌

听读 ——自读——跟读——齐读

要求:一是读准字音,二是把握节奏,三是注意轻重,最后要求读出感情。

4、赏析诗歌

(1)整体感知:

1、同学们听读完之后,这首诗给大家的感受是什么?(悲)

2、讨论:诗人为何而悲?

明确:所见之悲——景:悲秋

所感之悲——情:漂泊异乡 年老体衰 借景抒情 (板书)

(2)赏秋景,品意境。(分析意象;寄寓了作者情感的景物)

1、质疑:找出诗人眼中的景物及其特征(前四句)

明确:风- -高(悲凉渺小) -啸哀 - - -飞回

——高远广阔、凄凉、孤苦无依

落木-无边——广阔 萧萧下 ——凋零 生命短暂 沉郁

长江-不尽——雄浑 滚滚来 ——浩荡 韶光易逝 悲凉 (板书)

秋景:萧瑟 凄凉

意境:苍凉、雄浑、沉郁而悲凉

2、质疑: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在诗人所描写的秋景中包含了怎样的感情?

明确:凄凉 孤独 愁苦之情

(三)品语言,悟感情

1、质疑:诗人的愁苦之情从何而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2、质疑:宋代罗大经曾说颈联的十四个字中含有八层意思,你能读出几层意思来?

明确:万里,地之远也;秋,时之凄惨也;作客,羁旅也;常作客,久旅也;

百年,齿暮也;多病,衰疾也;台,高迥处也;独登台,无亲朋也。

归纳:常年漂泊,远离家乡,年老多病,孤独无依——

国家战乱,壮志未酬,因病戒酒,愁绪难抒——苦恨、潦倒 (板书)

古代知识分子大多以“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自勉,而杜甫无论穷达,都心忧天下,其思想境界之高,不愧被称为“诗圣”。(引导学生关心国事)

3、小结:诗歌的艺术手法——借景抒情

5、拓展:有古语说“女伤春,士悲秋”。回顾悲秋的诗句

悲秋:对萧瑟秋景而伤感。语出《楚辞·九辩》:“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伤春悲秋”是中国古代文人一种带有颓废色彩的情结。这种情节,基本上影响了中国古代所有的文人。特别是刘禹锡的一句:自古逢秋悲寂寥。更是将悲秋写入了中国的诗坛。中国诗人大多是怀才不遇的文人士大夫,他们的政治抱负无法实现,不免要寓于他物以求自慰。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当诗人看到欣欣向荣的景象,而自己又无法作为的时候就会伤春;秋天则是收获的季节,又是将近冬天的时候,看到那凋零的落叶,诗人们一方面感叹岁月不饶人,另一方面也为自己一事无成所慨叹,这样就会产生悲秋的情绪。

“悲秋”诗句: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柳永《雨霖铃》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 曹操《观沧海》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 杜甫《绝句》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刘禹锡《秋词》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 杜牧《秋夕》

停车座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杜牧《山行》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张继《枫桥夜泊》

“伤春”诗句: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江南逢李龟年》杜甫

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蝶恋花》苏轼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春望》杜甫(唐)

六、总结:鉴赏诗歌的方法

移情入境法:展开想象与诗人形成共鸣,甚至让自己化身为诗人,体味诗人所思所想所感。

意象分析法:抓住诗中的形象,紧扣表现形象特征的词语,体味情感;

知人论世法:能尽可能了解诗人生活的时代特征和其自身境况;

7、作业

背诵诗歌

教学反思:1.内容讲解过多 ,设定一个重点即可 2、教学过程有些慌乱 ,忘记的知识点下次再补充 3、知识点错误 字音读错 四声 王国维说的“一切景语皆情语”

诗歌鉴赏重视字词的理解 5、背景介绍最好和诗歌内容相关联,详解颠肺流离

6、重视背诵,强调易错字 萧萧等 名句:颔联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5c89b9520066f5335a8121cb.html

《登高.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