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孙中山视频有感

发布时间:2012-10-17 10:54:37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石河子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

教学录像观后感

观后感 题目:

小组 表人:

院系专业班级:

话:

师:

期: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组制

2012826

1.教学录像观后感的各项内容,要实事求是,认真填写。

2.教学录像观后感以3000字左右为宜,观点正确,段落分明,结构合理,内容充分。

3.严禁抄袭,一经发现0分处理。

4.按各指导教师规定规定时间和要求提交(提交纸制和电子版)。

5.封皮为4号宋体;表格为5号宋体,表格控制在当页。

6.封皮填写:小组代表人为1人,院系班级和联系电话均为小组代表人资料。

7.教学录像观后感正文格式:

题目(40个汉字以内、4号宋体、加粗、居中)

摘要(200字左右、小4宋体、1.5倍行距

关键词(3个左右、小4宋体,词之间用“;”)

正文内容(3000字左右、小4宋体、1.5倍行距

参考文献(10个以内、小4宋体、1.5倍行距

观后感题目

革命先驱——孙中山

完成时间

----

院、系、班级

学号

姓名

备注

200字左右

观后感

自我评价

100字左右

教学录像名称

教师评语

教师综合评分

题目10

结构30

内容50

特色10

总评分

革命先驱——孙中山

摘要:孙中山在他的遗嘱中写道:“余致力国民革命凡四十年,其目的在求中国之自由平等。积四十年之经验深知欲达到此目的,必须唤起民众及联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孙中山先生的一生恰是中国革命历程的真实写照。

关键词:

录像的开头是毛主席对孙中山先生的评价“孙中山是一个谦虚的人。从他注意研究中国历史情况和当前社会情况方面,又从他注意研究包括苏联在内的外国方面,知道他是很谦虚的。”“他全心全意地为改造中国而耗费了毕生的精力,真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毛主席的评价再合适不过了,可是我想说的是孙先生的一生也是逃难的过程,和反动势力作斗争的过程。他是中国革命的先驱也是中国的国父。

辛亥革命的胜利一度让孙先生看到了中国革命的希望,可是等待他的却是另外一个梦魇。此后一年多,孙中山积极宣传民生主义,号召实行平均地权,提倡兴办实业;还亲自担任了全国铁路督办,力图筹借外资修筑铁路干线。但因政权落在袁世凯手中,孙中山的努力并未取得成果。也正是因为他的妥协,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窃取。尽管两千多年的封建王朝,却仍无法救中国国民于水深火热。19133月,袁世凯刺杀国民党代理理事长宋教仁,孙中山主张武力讨袁。7月发动二次革命,失败后再度流亡日本。这是辛亥革命之后孙中山先生的第一次逃亡。尽管逃亡东京他仍不忘救国,19146月,孙中山先生在东京组织中华革命党,希望恢复和发扬同盟会的精神。这种不屈不挠的革命精神,让我们每一个人感到敬佩。

什么才能真正的救中国?这也是孙先生一直追寻和探索的。而作为中国的革命先驱,每一次的探索都充满了血与泪,而最终让孙先生看到希望的是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工人阶级的登上政治的舞台,代表了人民的利益,让他找到了救国救民的良药。在国际共产国际的帮助下,孙先生从幻想向帝国主义寻求帮助转而希望联俄。孙先生聘请苏联派来的鲍罗廷为顾问,接着委任廖仲恺,谭平山等组成新的中国国民党临时中央执行委员会,负责筹备国名党的改组工作。19241月,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孙中山主持了大会。大会通过新的党纲、党章,在实际上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并选出有中国共产党人参加的中央领导机构。在大会通过的《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中,孙中山对三民主义作了新的解释,充实了反帝、反封建的内容。中国国民党第一次代表大会的召开,标志着孙中山的革命思想和革命事业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正如宋庆龄后年所说“孙中山为中华名族和中国人民进行的40多年的政治斗争在他的晚年达到了最高峰,这一发展的顶点就是他决定和中国共产党合作,一道进行中国的革命”。而孙先生的革命之路终于找到了方向,走向了正轨。

1924年的5月,孙中山于在中国共产党和苏联的积极支持和帮助下,于广州黄埔长洲岛创立陆军军官学校。黄埔军校建校时的正式名称为“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引起校址设在广州的黄埔岛,史称:黄埔军校。孙中山希望通过创建革命军,来挽救中国的危亡。孙中山在开学典礼上曾经致辞:我们开办这个学校,就是要用里面的学生做根本,成了将来革命军的骨干,创立了革命军,我们的革命才能成功。黄埔军校的建立目的是为国民革命军训练军官,尔后其成员成为国民政府北伐统一中国的主要军力。抗日战争期间,也为国共两党输送了大批优质军官,1946年行宪之后中国国民党名义上移交军队于国家后改称“中华民国陆军军官学校”至今。

192410月,奉系军阀张作霖和直系将领冯玉祥联合推翻以曹锟为总统的直系军阀政权。冯玉祥,段祺瑞,张作霖先后电邀孙中山北上共商国事。孙中山接受邀请,并提出废除不平等条约,召开国民会议作为解决时局的办法。11月,离广州北上,先抵上海,再绕道日本赴天津。12月底,扶病到达北京。1925312日,因患肝癌在北京逝世。逝世前夕签署的遗嘱,包括《国事遗嘱》、《家事遗嘱》和《致苏俄遗书》三个文件。在国事遗嘱中,他总结了40年的革命经验,得出结论说:必须唤起民众,及联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发出了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的号召。指出,要按他所著《建国方略》、《建国大纲》、《三民主义》及《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继续努力,以求贯彻。在家事遗嘱中,说明将遗下的书籍、衣物、住宅等留给宋庆龄作为纪念,要求子女们继承他的革命遗志。在致苏俄遗书中,阐明他实行三大革命政策,坚持反帝爱国事业的坚定信念,表示希望不久即将破晓,斯时苏联以良友及盟国而欣迎强盛独立之中国,两国在争世界被压迫民族自由之大战中,携手并进,以取得胜利1929年,遗体由北京移葬南京紫金山。

思想孙中山先生以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为自己的座右铭,强调要内审中国之情势,外察世界之潮流,兼收众长,益以新创。孙中山先生注重学习世界上的先进知识和有益思想成果,并希望结合中国的实际用来改造中国。孙中山先生十分关注俄国十月革命和马克思主义在世界范围的传播,敏锐地认识到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成立对中国变革的重要影响,毅然实行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赋予三民主义思想以新的内涵。三大政策是孙中山先生的重要政治主张,是他倡导的民族民主革命从屡受挫折转向成功、进而取得显著成就的正确道路。孙中山先生毕生坚持“三民主义”,坚持民主、共和救中国和三民主义救中国的信念与理想。辛亥革命以“民主,民权,民生”为核心的三民主义理念。倡导权能区分”——“人民有权,政府有能;推行万能政府”——“广兴福利,大有为式。注释人民之权”——政权应有选举、罢免、创制、复决四项;注释政府之能”——“立法、行政、司法、考试、监察”五权分立,是为“五权宪法”。阐明人民行使政权的基本训练与条件:民权初步,即议事规则。提出中央与地方的均权制度,以县为单位的地方自治。  在经济思想方面,提倡社会互助理论:人类进化之原则与物种进化之原则不同,物种以竞争为原则,人类则以互助为原则。  在政治现代化建设方面,主张渐进主义的军政,训政、宪政三阶段说:军政时期优先消灭军阀土匪,应实行军管。训政时期优先基础建设与民权初步训练,应实行一党执政。宪政实行之条件是全国半数以上县市具有选举罢免地方首长之条件,公民具有发动创制复决之条件,则选举召开国民大会制订宪法,还政于民,实行多党竞争的现代政治制度。  推行以王道为基础的区域合作和政治架构:大亚洲主义,以及向国际投资开放的实业计划

人生短短数十载,真正能做的事情并没有多少。孙中山生于乱世,却成就于乱世。当时国人号称有四万万,可是真正为国家,为人民而奋斗的又有几个。而孙中山,不但为国人,为国家终生奋斗不止,更是推翻了封建主义,建立了中华民国,更是成立了中国国民党。乱世,才是属于英雄的时代,是庸人坟墓的时代。恨不生于乱世,恨没有于这些英雄相逢。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5c3b6145336c1eb91a375d4a.html

《观孙中山视频有感.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