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堰河我的保姆

发布时间:2017-09-13 17:32:52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大堰河我的保姆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领会诗歌抒情性的特点,了解诗歌常常借助于鲜明生动的形象来抒发感情。 

2、理清诗的抒情结构,把握保姆大堰河的形象。 

3、了解排比、反复的修辞手法以及对比的写法在诗中的运用和作用。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典型细节的分析,认识大堰河的形象。 

2.反复朗读,体会修辞方法(对比、反复、排比)的作用。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贯穿全诗的思绪和激情,理解诗人对大堰河的赞美怀念之情,实质是对旧中国广大劳动妇女的赞颂。

四、 重点难点: 

1.学习排比、反复、对比等修辞手法在诗中的运用和作用。

2.了解并学习诗歌所采用的抒情方法。 

3、感知作者包含在诗歌中的真情实感,体会作者用情作诗的方法和重要性。

 五、教学方法: 朗读法、阅读探究法 

六、课时安排:一课时 

七、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二)整体感知

 1、播放朗读录音或朗读、

2、整体感受作者表达的情感。

3、注意以下字词。 

• 童养媳:旧社会中领养人家的女孩做儿媳妇,等儿子长大后续婚,叫童养。童养的儿媳妇叫童养媳。 

• 檐头 :屋顶向旁伸出的边沿部分。 

• 瓦菲:生长在瓦縫中的野草。 

• 典押:典当(dàng),在旧社会里,一方把土地或房屋等押给另一方使用,换取一笔钱,不收利息,议定到期还款,收回原物。 • 天伦(lún:伦,人伦。封建社会尊卑长幼的关系。

• biǎn:题字的横牌,挂在门或墙的上部  

• 忸怩 niǔní)形容羞愧,不好意思,不大方的样子。  

• 咒语:说希望人不顺利的话。 

• 漂泊:比喻职业、生活不固定,东奔西走。 

(三)解题 

作者艾青,原名蒋海澄,1910年出生于浙江省金华县皈田蒋村他母亲生艾青时难产,48小时才把他生出来,他的父亲非常迷信,认为这是一个不详之兆,并找来了一个算卦的先生,说他生下来就是克父母的。艾青一生下来就成了这个家庭里的不受欢迎的人。因此艾清被送到本村的一家寄养,后来又被送到大堰河家,成为了他的乳儿,在保姆的怀里,艾青生活了难忘的五年,艾青与劳苦大众血肉般的亲情,与这段经历有着莫大的关系,那纯朴、善良、勤劳的品性和劳动农民的情感与美德,都在艾青幼小的心田上留下深刻的烙印。艾青常说,他在地主家庭里感受的只是“岐视与冷漠”,“只有在大堰河家里,我才感到温暖,得到宠爱”。  由于艾青积极参加一些爱国运动,在1932年被捕入狱,1933114日早晨,天空飘着雪花,诗人站立在铁窗前,思绪波动,不禁展开了广阔的联想,他想起了自己的家乡,想起了曾经给予过他母爱的农民保姆大堰河,由雪寒联想到乳母给予自己的温暖,由囚禁自己的铁窗,联想到死者长眠的墓地,诗情汹涌,不能自己。于是诗人借助从铁窗里反射进来的雪光,头抵着墙壁,写下了《大堰河——我的保姆》这首脍炙人口的著名诗篇。

 四)文章思路  

全诗可分四部分:

第一部分1至3节,是对大堰河的怀念;

第二部分4至8节,是对大堰河的感激;

第三部分9至11节,是对黑暗社会的控诉;

第四部分1213节,是对大堰河的赞美。   

感情线索:  

 第一层次(1~3节),  怀念与痛悼   

第二层次〈4~8节),  眷恋与感激   

第三层次(9~11),  同情与控诉 

第四层次(12~13),讴歌与赞美  

(五)分析课文 一至三节分析 

1、朗读1至3节,同学们思考,这三节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介绍大堰河的身份、地位、死后的境况。 

2.第三节运用了哪些意象?创造了怎样的意境? 

意象:雪压草盖的坟墓  檐头枯死的瓦菲 被典押了的园地  长了青苔的石椅 

意境:荒寂 衰败 萧索 凄凉 感情:深情的怀念 低沉的哀思 

 

第四节分析 

1、从第四节开始,作者就转入了对大堰河深情的回忆,诗人回忆了在大堰河家里生活的几个分镜头?主画面又是什么呢? 

八个镜头,主画面是“抱在怀里,抚摸我”。 

2、诗人运用这样的手法,是为了突出她怎样的品质? 

勤劳、慈爱 

3、第四节中的排比句有什么作用? 

在第4节,诗人不惜笔墨进行了铺排,用8个排比句刻画出8个生活细节,这8个真切、动人的细节,一方面具体地铺叙了大堰河的极度贫穷和繁重的家务劳动,另一方面表明大堰河无时无刻不在关心照料着乳儿,时时给他以温暖处处给他以爱抚充分表现出大堰河的勤劳及对乳儿无私的爱。我们感到,这里尽管贫穷尽管粗陋,但这里有母爱的拥抱和抚摸。 

4.想象描述大堰河“厚大”的手掌。 

粗糙的 有力的 比较黑 骨节粗大 很温暖  

5联想你在生活中感受的母爱是怎样的? 

 

五至六节分析 

阅读第56节,说说诗人从哪几方面来描写自己的新家?有什么作用? 

诗人从住、穿、吃三个方面描绘了自己的陌生的家和大堰河家里的情景形成了鲜明对照,反衬出大堰河家里虽然贫穷却充满欢乐充满爱。  

第七节分析 

诗歌第7节写大堰河流尽乳汁后就开始了繁重的劳作,诗人用一连串的“含着笑”,有什么作用?     

 诗人用一连串“含着笑”来形容她劳动时的神态,一方面写出了她劳动时的乐观态度,另一方面写出了她为了自己的家而付出的艰辛。  

 

第八节分析  

1、读第8节,看哪个词可概括本节内容?哪些细节表现大堰河对乳儿的深爱?深爱  

切糖,贴画,赞美乳儿,做梦  

2、为什么说这个梦表现了大堰河对乳儿的深爱?  

 是大堰河对儿子的祝愿  

3、请同学们想象一下,假如大堰河的梦实现了,她的娇美的儿媳亲切地叫她声“妈”,大堰河会怎样?  

大堰河脸上乐开了花。  

脸上的皱纹都舒展开来,高兴得合不拢嘴,一个劲地答应:“哎!哎!  

大堰河也许不是笑,而是哭流着泪,说不出一句话。   

九至十一节分析  

从诗歌第9—11节中的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大堰河凄苦的命运? 

 大堰河生前丈夫酗酒,并且还经常打骂她;死后埋葬她的是四块钱的棺材;丈夫儿子的结局也不好  

十二至十三节分析 

 诗歌1213节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可从结构和内容两个角度思考) 

结构上,与第3节诗呼应,由回忆转入现实内容上,由前文的叙事抒情转入直接抒情,把诗中的感情推向高潮,并将大堰河的形象升格为旧中国千千万万的劳动妇女的形象,由此,意境更为阔大,情感更为深厚。  

(六)主题思想 

这首抒情长诗,以深沉、真挚的感情,歌颂了贫农妇女大堰河勤劳、善良的美好品质,描写了她的悲惨命运,并诅咒和揭露了造成她悲剧命的黑暗社会。  

(7)研讨与练习  

1、这首诗是诗人献给他的“母亲”──一个普通中国农妇最真诚的颂歌。朗读这首诗,结合有关诗句,说说诗人笔下的大堰河是一个怎样的形象,体会诗人对这一形象所寄托的思想情感。 

 设题意图:通过朗读和具体诗句的赏析,把握诗人塑造的大堰河这一形象,进而深入把握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   

参考答案: 

大堰河是勤劳的,她用她“厚大的手掌”洗衣、做饭、养鸡、喂猪,终日操劳;她又是善良的,她永远是“含着笑”去做每一件农活,安天乐命,质朴乐观;她又是慈爱的,纵使在终日劳作的疲惫之后,她仍然不忘记同样用她“厚大的手掌”把“我”抱在怀里,抚摸“我”;她还是博大的,她像亲生母亲一样,“深爱着她的乳儿”,“对她的邻居夸口赞美她的乳儿”,她梦想能“吃着她的乳儿的婚酒,/坐在辉煌的结彩的堂上,/而她的娇美的媳妇亲切地叫她„婆婆‟”,这个原本不太高的希望即使只能是“一个不能对人说的梦”,她也心满意足了。然而,她又是悲苦的,贫苦、劳累的生活过早地夺取了她的健康,年近40岁就“含泪的去了!”大堰河就是中国劳动妇女的缩影,她默默无闻、忍辱负重、任劳任怨地奉献自己生命中全部的爱,她是平凡却又伟大的母亲。所以诗人才无限深情地唱出了“大堰河/我是吃了你的奶而长大了的/你的儿子,/我敬你/爱你!”诗人通过赞美大堰河,寄托对大地上所有像大堰河一样的劳动人民的赞美之情。    

2、这首抒情长诗中有许多叙事成分和细节描写。试找出几例,说说它们对表达诗人情感所起的作用。 

 设题意图:通过对具体写法的分析,理解诗的内容,体会诗人的情感。  

 参考答案: 

 这首诗的叙事成分与细节描写是融为一体的,诗的感染力就来自真切而具体的生活细节描写。如第4节一口气用8个排比句“在你……之后”,这8个排比句其实就是8个生活细节,一方面具体地铺叙了大堰河极度的贫穷和繁重的家务劳动,另一方面表明大堰河无时无刻不在关心照料着乳儿,时时给他以温暖,处处给他以爱抚,充分表现出大堰河的善良、勤劳,对乳儿无私的爱。再如诗的第8节,通过几个富有典型意义的细节,真切地表现了她对乳儿的感情:年节里,她为乳儿忙着切冬米的糖,把乳儿画的大红大绿的关云长贴在显要的位置上,她情不自禁地逢人便夸赞自己的乳儿,就连做梦,也盼望乳儿得到幸福,尽管这美妙的梦境连对人说都不可能。这几个感人的细节,说明大堰河像爱自己的儿子一样爱她的乳儿,充分表现了大堰河美丽丰富的内心世界。正是这样的伟大、无私的保姆──母亲,才使诗人情不自禁地要唱出爱的赞歌。所以,没有细节描写,就不会有如此的感染力,诗人的情感就无从表达。    

3、这首诗大量使用排比句式,多个诗节的首尾重复。反复朗读有关诗节,揣摩其表达效果。设题意图:通过具体诗句的分析,体会排比、反复的修辞手法在诗中表情达意的作用。   

参考答案: 

 这是一首抒情诗,但它是通过叙事来抒情的,在娓娓动情的陈述之中,表达了诗人对大堰河深沉的挚爱。全诗不断使用排比和反复的修辞手法,使这种感情更加凝重、隽永。第48节都是这样。诗中多次运用排比,使内容凝练,形式整齐,节奏鲜明,气势酣畅。 为了加强情感和音节的旋律,诗中还大量运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如第1节的首尾两句,反复吟咏“大堰河,是我的保姆”,表现了对大堰河的深情。第 3节首尾句反复:“大堰河,今天我看到雪使我想起了你”,进一步渲染了抑郁低沉的思念之情。第4节、第611诗节中,也都采用了开头和结尾的诗句反复的手法,使诗歌一唱三叹,回环宛转,加强了诗歌的抒情效果。    

4、生活中不乏像大堰河这样勤劳善良而又命运悲苦的社会底层劳动者。请你去观察生活,搜集有关素材,写成一首诗或一篇短文。 

 设题意图:关注社会,关心弱者,深入体会诗人抒发的感情;锻炼搜集素材的能力和写作能力。   

写作指导: 

  写一首诗或写一篇短文,两者难度不一样,前者难,但也许有些学生会感兴趣,可以指导学生借鉴这篇课文的某些写法,写得短些,形式可以自由一些,重在抒发真情实感。写一篇短文难度小一些,可重在考查学生是否清楚明白地记人叙事。无论是写诗还是短文,都属于片段作文,要求不要太高。

第二课时(可省略)

一、赏析诗歌艺术特点 

  1、是借叙事抒情。这首诗几乎通篇用的都是描述意象,它选择日常生活中真实存在的大量细节构成一幅幅画面,由诗人饱含深情的笔墨把它们化成叙事性的诗句,给人强烈的画面感和情感冲击力。例如诗的第4节,诗人连续用8个排比句,每一句都是一个大堰河日常生活的描述意象,集中塑造了大堰河这个勤劳、善良、朴实、贫苦的农村妇女形象,在叙事中抒发强烈的怀念、赞美、爱戴之情。    2、是对比、反复、排比修辞手法的运用:   

提问:本诗哪些地方运用了上述手法?举出例子后,请谈谈它们所起的作用。   

明确:  学生可从重点语段如第4节中的八个排比句,第7节中六个排比句,第4、6、7、8、9、11节开头和结尾诗句的反复,第4、6节的对比等来回答。   妙用对比:两个家庭生活对比,体现社会制度不合理;两家的不同待遇对比,显示诗人的爱憎;生前的操劳和死后的凄惨;美丽梦境和凄惨死亡对比,深刻表现了文章主题。 

  大量反复:表现特有的感情,使诗句一唱三叹,增强表达效果。    多次排比:既使内容凝炼,形式整齐,也有助于表达强烈的感情。  

二、激活思维,探究阅读   (学生自由发言,答案不尽一致,但只要有闪光点,教师都给予肯定和赞许)   探究课题:关于“紫色的灵魂”的理解。 

 观点一:紫色是悲哀、不幸或伤痛、死亡的象征。   

观点二:紫色应是高贵的象征。   

观点三:著名特级教师韩军则认为:“痛苦”和“高贵”不矛盾,灵魂因“承受太多苦难”而“尊贵、伟大”!

板书设计 

大堰河——我的保姆

艾青

段落大意  诗人感情  大堰河形象  修辞手法

 一、大堰河与我的关系  怀念与痛悼  身世悲苦低微  反复 

二、大堰河勤劳、善良 勤劳、 善良 反复、排比

悲苦的一生  眷恋与感激 、无私   对比

 

3、大堰河身后的悲凉和 同情与控诉  命运悲惨  反复、排比

一家人的不幸 

 

4、对大堰河的怀念和礼赞  讴歌与赞美  灵魂高尚  呼告、排比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5bbe355d11a6f524ccbff121dd36a32d7375c7c8.html

《大堰河我的保姆.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