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西关地区的历史发展及其文化特色

发布时间:2023-03-06 11:39:41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文史博览(理论) 2013年l0月 Culure And History Vision(Theor Oct.2013 广州西关地区的历史发展及其文化特色 燕 [摘要]西关的经济和文化在近现代的广州具有标志性意义。明代以前,西关是广州的郊区。明末清初以后,随着“一口通商” 政策的实施,作为广州对外贸易活动的主要场所,西关迅速发展成为广州的经济重心。以商贸文化为主要特征的西关文化也逐渐形 成,在建筑艺术、饮食文化、书画艺术、粤剧曲艺等方面,西关地区都成为岭南文化起源和发展的重要区域。 [关键词]西关;历史发展;商贸文化;中西文化交融 中图分类号:K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 672—8653(201 3) 0—0004—05 西关是广州的旧城,因明清时地处城西门外而得名。古代 广州的发展方向是自东向西,西关的兴起相对较晚。明清以前, 西关是广州城的郊区,统称西园或西郊,以乡村文化景观为主。 清西方人大量来到广州之前,西关都从属于广州城的郊区地 带。在明代以前,西关的主要服务功能是为广州城提供农副产 品(蔬果为主),以及郊外的游憩活动场所。 明清以后,西关借助于商贸业的繁荣迅速成为广州城的经济重 心和生活重心,尤其是清前期所实行的一El通商政策,直接带 一)经济活动以种植性农业为主 明以前的西关,因地势平坦,土地肥沃,又有河网交错,故 动了西关地区的繁荣,至清末民初西关的经济发展达到鼎盛。 经济的兴盛也推动了西关文化的蓬勃兴起。丰富多彩的城市文 以种植性农业为主,尤其是水生作物,形成“荔基莲塘”的水乡 风貌。《广东新语》有云,“逾龙津桥而西,烟水二十馀里,人家多 种菱荷、茨菰、雍芹之属,其地总名西园矣……土沃美,宜蔬,多 化景观逐渐取代了原来单一的乡村文化景观,并发展出西关独 有的文化特色,形成独特的西关文化。作为一种区域文化景观, 西关文化在街道建筑、饮食娱乐、民间工艺、民俗风情等诸多方 面都表现出风格鲜明的地方性、浓郁的商贸文化色彩以及中西 文化交融的多元性和丰富性。广州最辉煌的年代,也是西关最 繁华的巅峰时代,因而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西关文化主导了 当时广州文化的发展高度,并成为代表近现代广州文化的一个 时代缩影。 明以前:缓慢发展的边缘区域 池塘之利。”宋代王象之所撰《舆地纪胜》记载,“在郡治六里,名 泮塘,有桃、梅、莲、菱之属”。这一种植传统历代相传,发展到后 来就是著名的“泮塘五秀”(莲藕、茨菇、马蹄、茭笋、菱角)。 陆贾城一带自汉代起就开始广种荔枝,开辟莲塘,后来就 成为远近闻名的荔枝湾。屈大均《广东新语》中有一段叙述: “陆贾初至南越,筑城番禺西浒以待佗,名日陆贾城,其遗址在 西郊十里,地名西场。一日西候津亭,出城凡度石长桥一短桥二 乃至,予之生,实在其地,所居前对龟峰,后枕花田,白鹅潭吞吐 其西,白云山盘旋其东,泉日茂林。有荔枝湾、花坞、藕塘之饶, 盖陆贾之所经营也。”东汉年间,这里出产的荔枝已经成为上贡 皇帝的佳品以及朝廷外交的赠礼。 (-人文景观以宫苑园林最具特色 西关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西汉时期。公元前196年,汉高 祖派特使陆贾到广州,劝南越王赵佗归服汉朝,在今西场附近 的古码头上岸登陆,并在此筑泥城为驻地,后人称为“陆贾 城”。此为西关地区见诸于史书记载之始。宋朝时,广州城的 陆地面积仍然很小,当时的珠江也很宽阔,有“小海”之称。那时 广州西郊的荔枝湾和泮塘(今西关地区的核心地带之一),仍然 是一片水乡泽国,十八甫一带基本无踪迹可寻。其后一直到明 西关的荔枝湾是历代离宫别苑的所在地,风景优美,素有 小秦淮”之称。早在唐代时,荔枝湾一带河涌纵横,荔枝夹道, 其时广州荔枝已颇负盛名,每逢荔熟之时,“十里红尘,八桥画 舫”,是百姓游览赏景的好去处。五代时,割据岭南的南汉政权 在此兴建广袤三十余里的昌华苑,荔枝湾遂成为帝王宫禁之 [作者简介]李燕,女,博士,广州市社会科学院哲学文化研究所副研究员,研究方向为历史地理和文化地理(广东广州,510410)。 [基金项目]中山大学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编号:1llgpy70);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项目编号:s2011010002712 o 4 
地。此外,泮塘一带还兴建了不少园林建筑,总称为“西园”。清 中叶刘世馨的《粤屑》记载:“五羊旧多名园,在城西者日‘西 畴’,吴光禄所种梅花最盛。五里至荔枝湾,南汉显德园在焉。又 五里为三角市,中为花田,南汉素馨葬地也。半塘有花坞、华林 园,皆南汉故迹,其地总名西园。” (三)宗教文化景观历史悠久 西关的宗教文化记载始于南朝。梁武帝普通年问 (520—527),印度高僧达摩东渡来华,在绣衣坊码头(今西关的 下九路西来正街附近)登陆。后人为纪念他,称此地为西来初 地,并在绣衣坊附近兴建了西来庵。西来庵为中国佛教禅宗的 创立起了重大的开山启蒙作用。今下九路的西来正街、西来西 街、西来东街等街巷名称均与“西来庵”名字有关。唐宋时,下九 路一带还是码头区,建有南海西庙,奉祀南海神,以方便船员进 港出港时参拜,这也是西关早期民间信仰活动的记载。 南汉统治时,在广州环建了28座寺庙,座落于西关的就有 千佛、真乘、水月、定林、昭瑞、集福、威池(又称成池、成池)等7 寺,统称为“西七寺”。南宋淳熙(1174—1189)年间,今西华路建 有“西禅龟峰寺”。明正统十四年(1449)为战火所毁,景泰三年 (1452)修复后封赐“龟峰禅寺”,香火鼎盛,名噪一时。 西关也是早期广州道教活动的重要场所。据《续修南海县 志》载述,宋皇祜四年(1052),在西关泮塘兴建了仁威庙,供奉 道教真武帝。因玄武为北方之神,北方是水住,武帝司水,而泮 塘地域以种植“荠、莲、菇、菱、茭”等水生植物特产驰名省内。 二、明清:快速成长的经济和文化重心 大约在明末清初,广州的对外贸易重心逐渐转移到城外的 西关。西关的崛起,有天时地利之便。究其原因,有三个关键要 素。其一,西关的地理条件优越。外有珠江面阔水深,商船可借 助珠江人海口直接出海,内有河渠纵横,航道深入,通达全国内 地,便捷的交通是商贸繁荣的重要保证。其二,清代“一口通商” 政策的实施,使得全国的外贸功能都集中于广州。“外洋商贩, 悉聚于广州一口”,专营洋务的十三行“独操利权,丰享豫大,尤 天下所艳称”。f全国各地的进出口货物都在此集散,商货云集, 海舶辐辏,广州因而成为清代全国对外贸易的中心。屈大均《广 东新语》称其为“金山珠海,天子南库”。西关则是当时广州开展 外贸活动的主要场所。由于广州对外贸易的繁荣,当时十三行 所在地的西关成为富甲一方的宝地。其三,历史上广州城的拓 展一直遵循了“依山而建,因江而商,因商而兴,因兴而扩”的 规律。明清时期,广州旧城已不能满足商业和生活需要,但北面 是山地,东面是台地,只有西面是肥美平坦的珠江沉积平原,为 当时广州大面积的纺织工场和住宅建设提供了理想用地。清 代,上西关形成与外贸出口直接对接的纺织业工场区,下西关 则兴建了成片的富商豪绅以及社会名流的住宅区,上西关和下 广州西关地区的历史发展及其文化特色 西关的区分一般以龙津路为界,其北为上西关,其南为下西关。 随着西关人口密度的加大,以及城市形态和功能的日益成熟, 西关与广州旧城共同构成以“东官西富”为特征的双核心的城 市社会结构。此外,明、清奉行“闭关锁国”政策,不准洋人入城, 切商贸活动只能在城外进行,这无疑也为西关的兴起提供了 有利条件。十三夷馆和沙面附近形成洋商区,聚集了大批洋商、 传教士、西医等海外人士,不仅推动了外贸业在西关的发展,也 有力地促进了中西文化交流。 (一)商贸文化空前繁荣 明清时期,西关商贸文化的兴盛在时间上主要有两个标 志:怀远驿和十三行。前者宣告西关大规模商贸活动的开始;后 者所代表的长达80余年的垄断贸易,造就西关的繁华一时无 两,成为广州历史上最辉煌的一段城市记忆。从现在的东风西 路以南,人民路以西,至珠江沿岸,这片土地在清代成为广州的 金山珠海,也是华南乃至中国最富庶的地区之一。 明成祖永乐四年(1406),由于有“化外人法不当城居”的惯 例,广东市舶司建怀远驿于广州蚬子步(今杨巷路怀远驿一 带),用来安顿前来进行朝贡贸易的外国来使及商团,由市舶司 统一管理。从此,西关南部的十八甫一带即成为中外商人从事 贸易活动及聚居之地。 清代河滩继续淤积成陆,江岸继续南移。康熙二十四年 (1685),清政府在十八甫的南面,即今文化公园一带设立十三 行。十三行是清政府指定专营对外贸易的垄断机构,十三行的 行商负责与到达黄埔港的外国商船做生意并代为征缴关税。清 乾隆二十二年(1757)至道光二十二年(1842),广州是全国唯一 的对外通商口岸,主要贸易对象是以英美为主体的西方国家。 江南、闽、浙各省丝、茶、瓷器等物也指定从广州出口。1764年, 广州进出口贸易总值为5,545,847银两翻;1792年,进出口贸易 总值增加为12,560,177银两 ;1830至1833年,进出口贸易总 值达到22,636,249银两[。短短70年间,贸易总值增加了大约 3倍。屈大均《广东新语》描述清代广州的贸易盛况:“当盛平 时,香珠犀象如山,花鸟如海,番夷辐辏,日费数千万金。商贾之 集,饮食之盛,歌舞之多,过于秦淮数倍”。1854年,沙面成为英 法租界取代了十三行的地位,在沙面先后设有9家外国银行、 40多家洋行和公司、代理处、办事处,几乎完全控制广州的进 出口贸易。 由于西关成了贸易中心,顺应外贸需求,清代西关的丝织 业也很兴盛,并与十三行构成类似“前店后厂”的经营格局。广 纱素有“甲于天下”之誉,不仅行销世界各地,也通过珠江水道 流通全国。“广之线纱及牛郎绸、五丝、八丝、云缎、光缎,皆为岭 外、京华、东西二洋所贵”。I“粤缎之质密而匀,其色鲜华,光辉 滑泽……粤纱,金陵、苏杭皆不及,然亦用吴丝方得光华不褪 色、不沾尘,皱折易直,故广纱甲于天下,缎次之”。 始建于清雍 正元年(723年)的锦纶会馆,是当时丝织工人的行会会址。在 5 
文史博览(理论) 
2013年1O月 Culure And History Vision(Theor Oet.2013 锦纶会馆的碑刻中记载的出钱资助修建会馆的商号多达400 家,小小的十三行地区容纳了这么多的丝绸店铺,足以证明当 时广州西关地区丝织业之盛。 的广州地方特色和风格。以门厅高达、建筑精美、装饰考究而扬 名中外,被誉为“岭南民居建筑文化的瑰宝”。 除了西关大屋,西关在建筑史上值得称道的还有园林文 清代的西关,大致可以概括为以“商业贸易为主体”的城市 社会结构。表现在地域分布上,以商业贸易为核心和纽带,西关 形成了众多的社会区类型,如富商居住区、贫民区、作坊区、洋 商区、租界等。这也体现了广州由来已久的、以港市为主导的、 多元文化并存的“拼贴型城市”的特征。m但多元之中的核心,依 化。如前所述,明以前的西关已经具备园林建设的传统。明清时 期,荔枝湾一带的庭院构筑更加精巧,名园众多,如明初黄哲的 “听雪篷”,清代邱熙的“虬珠园”(唐荔园),清道光年间潘仕成 的“海上仙馆”和叶兆萼修筑的“小田园”,以及荔香园、彭园、凌 园、倚澜堂水榭及眺邻荔溪的小画肪斋等,无论建筑水平还是 艺术成就都具有相当的代表性。唐荔园、海山仙馆、小田园、景 然是突出的商贸功能。“一口通商”制度所促成的港市持续繁 荣,堪称是西关地区从郊区农村迅速发展成为广州经济和文化 重心的关键性因素。因此,商贸文化可以说是西关文化最主要 的特色。 (二)建筑及园林文化独树一帜 清代的广州城已有“东村西俏,南富北贫”之称。《广州城 坊志》记载,“郡城之俗,大抵尚文,而其东近质,其西过华;其南 多贸易之场,而北则荒凉,故谚云:‘东村西俏,南富北贫”’。“其 西过华”之语,主要是指西关的繁华,尤其是豪绅富户所建造的 住宅区。白清以后,广州的商界巨擘几乎都集中在西关,广州所 有的经济要素也都集中在西关。各种进出口贸易码头,货栈和 仓库,洋行和各国商业机构,都汇集于此。除了十三行一带的商 贸区十分兴旺之外,西关其他地区的发展也十分迅速,大片的 农田转换为房屋住宅,从荒落的乡村景观蜕变成繁华的城市风 貌。道光年间,西关地区就已经街市林立,人口稠密。《桐阴清 话》记载,“道光壬午,广州城西火灾,亘三日夜,焚一万七千六 百馀家”。一场火灾,就烧毁了七里长一里宽范围内的街道七十 多米、房屋一千七百多间、洋行十一家。可见建筑密度之高。又, 温训《登云山房文稿》日,“西关尤财货之地,肉林酒海,无寒暑 亦无昼夜。一旦而烬,可哀也已。粤人不惕,数月而复之,奢甚于 者”。从文中的描述中亦可见西关当时的富庶。 经济的富庶势必带动衣食住行诸方面的发展,特别是建筑 技术的进步和文化的创新。西关大屋的出现,是西关文化发展 的一个重要标志。清末的同(治)光(绪)年间,西关不仅成为广 州的商贸经济中心,而且环境优美,既有一湾春水绿之风貌,又 有两岸荔枝红之胜景。于是,众多从事贸易及丝织业生产的富 商巨贾相继在西门外的太平街至泮塘一带广置田宅,连绵次 第,渐形成多个大规模住宅区。这些豪宅即为后来著名的“西关 大屋”。庚戌(1910年)《南海县志》记日:“太平门外率称西关, 同(治)光(绪)之间,绅富初辟新宝华坊等街,已极西关之西。其 地距半塘、南岸等乡尚隔数里。光绪中叶,绅富相率购地建屋, 数十年来,甲第云连,鳞次栉比,菱塘莲渚,悉作民居,直与泮塘 等处,壤地相接,仅隔一水。生齿日繁,可谓盛矣”。清末年间至 民国初年,是西关大屋建筑规模和数量最为鼎盛时期,据说有 800多座。西关大屋可以说是晚清广州传统民居建筑的代表, 从建筑的平面布局、立面构成、剖面到细部装饰等都带有浓厚 6 苏园,合称“西关四大名园”。其中,清末巨商潘仕成所建的“海 山仙馆”,规模庞大,独揽台榭水石胜境,号称岭南第一名园。 《番禺县续志》描述潘园之盛况:“海山仙馆,池广园宽,红渠万 柄,风廊烟溆,迤逦十余里,为岭南园林之冠”。 西关大屋和园林文化展示的是广东传统建筑的风貌格局 和创造者的智慧,而西关的另一个特殊区域一沙面,即当时的 英法租界,在特定历史时期所兴建的各种西洋古典建筑,作为 近代西关中西文化交融的一个例证,也具有一定的标志性意 义。沙面的建筑集中了几乎所有欧洲各国的建筑风格,所以被 认为是欧陆建筑的大观园。这些建筑大部分都是在19世纪末 20世纪初建造,迄今仍有150多座欧洲风格建筑留存,其中有 42座特色突出的新巴洛克式、仿哥特式、券廊式、新古典式及 中西合璧风格建筑,是广州最具异国情调的欧洲建筑群。 (三)西学东渐与中西文化交融 借外贸港口之地利,西关向得风气之先。“一口通商”政策 的实施,不仅令广州以西关为中心的对外贸易空前繁荣,而且 借东风之便,西方先进的天文学、数学、地理学、炮术、物理学、 医学、建筑学、美术等方面的新成就也最先在西关登陆,一批西 方近代的先进机械设备和技术首先在西关得到了引进和运用。 中西文化的多元交融,不仅表现在最直接的商贸活动之中,也 在此基础上衍生并延伸到多个文化领域,并融人西关人的日常 生活。譬如表现在语言方面,“广东英语”的出现,就是中西文化 交流在西关的最好印证。“从1715年起,中国商人本身学会一 种古怪方言,即广东洲)英语,此后变成中国贸易的通用语”。[ “广东英语”的出现,主要是为了解决当时在对外商贸活动中的 语言沟通问题,所以广州英语的使用者主以外商、行商、通事、 买办为主,另有店铺主、商馆仆役、船户、鸦片贩子、蛋民等。早 期的广州英语主要是口语形式存在,19世纪30年代后,逐渐 出现了若干种用做教材和词典的广州英语词汇书的刻本,使用 者也从广州本地逐渐扩展到香港、澳门、福建等地。五口通商以 后,在外国商馆集中之地,懂广东英语的人仍然广受欢迎。在中 西文化交流史上,广东英语的出现和流行,在一定程度上也折 射了中国近代社会变迁的发展轨迹。 西关也是众多新生事物在广州的首创之地,特别是医药 学。如清嘉庆十年(18o5年),英国东印度公司医生A・皮尔逊到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5b4e706ebb0d6c85ec3a87c24028915f804d84ee.html

《广州西关地区的历史发展及其文化特色.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