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物理的量子色动力学理论

发布时间:2020-05-05 18:31:50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B物理的量子色动力学理论


———————————————————————————————— 作者:

———————————————————————————————— 日期:

一、簡介

B介子遍舉衰變可提供宇宙間控制物質和反物質對稱破缺的基本參數的量測管道,但這類過程也蘊涵非微擾的量子色動力學(QCD)即強作用力的機制,此機制異常複雜,須徹底瞭解並予以有效控制後,才可能從B介子遍舉衰變的數據中粹取標準模型中的基本參數;或者,當理論預測和實驗數據無法吻合時,才可能以較高的可信度宣稱發現新物理的徵兆。根據以上的動機,許多研究人員投注心力發展B介子遍舉(exclusive)衰變的量子色動力學理論,目前已獲致相當不錯的成果。本文將針對數個較有影響力的量子色動力學理論做一系統性的介紹,包括「經量子色動力學改良的因式化方法」,簡稱QCDF;「微擾量子色動力學方法」,簡稱PQCD;「軟-共線等效場論」(soft-collinear effective theory),簡稱SCET;「光錐量子色動力學求和定律」,簡稱LCSR,強調其基本想法與現象學上的應用,並指出其優缺點。有興趣的讀者可參閱本人撰寫的回顧性論文[1]。

二、因式化假設

80年代中期,Bauer、Stech、Wirbel的一篇論文開啟了B介子遍舉衰變過程的理論研究,他們的想法即是非常著名的「因式化假設」[2]。舉54ce4797ef4e031b93a2023ed98a0be0.png的雙體非輕子衰變道為例,此過程可如圖一所示一分為二,下半部代表5dd965a26ff464970c8a5d75587c8782.png的躍遷形因子91aa59359876a6a48ede2550e71b4f0f.png上半部表示31bf0b12546409e15021243132fc7574.png介子由真空產生的振幅,正比於31bf0b12546409e15021243132fc7574.png介子衰變常數fca1eed62ee10d1dc97104eda19131bc.png,所以54ce4797ef4e031b93a2023ed98a0be0.png振幅可近似為以上兩個物理量的乘積fca1eed62ee10d1dc97104eda19131bc.png91aa59359876a6a48ede2550e71b4f0f.png。這麼簡單的想法竟然能夠解釋當時已觀測到的含魅夸克B介子雙體非輕子衰變分支比,由於這個想法的成功以及實驗方面的停滯不前,因式化假設被使用了十多年。其間雖然有研究人員嘗試瞭解因式化假設如此成功的原因,也有人引入新的非因式化貢獻的參數,便是所謂的「改良式因式化假設」[3],對原來的簡單假設做微調,但基本上,研究B介子遍舉衰變的理論架構一直沒有突破性的發展。

word/media/image7.gif 圖一:54ce4797ef4e031b93a2023ed98a0be0.png的因式化假設。

word/media/image8.gif

word/media/image9.gif

word/media/image10.gif

圖二:(a)樹圖;(b)企鵝圖。

90年代中期以後,B介子工廠開始運轉,大量B介子的產生允許實驗學家觀測到具有較小分支比的無魅夸克雙體非輕子衰變,譬如c23e746dea1a853a83b4550bf38ee8af.png83cb9a1388d4b2057568a6c6701d0622.png這種過程除了類似含魅夸克衰變中的樹圖貢獻外,還包括了企鵝圖(圈圖)的貢獻,分別如圖二(a)和圖二(b)所示,兩個貢獻的干涉作用便發生電荷共軛-宇稱(CP)對稱破缺的現象,亦即B介子和反B介子衰變的分支比並不相等。對稱破缺的強度與標準模型中的基本參數——弱作用相角——相關,很顯然得,無魅夸克衰變含有非常重要的訊息,但對稱破缺的強度不僅與弱相角相關,也和強相角相關,因此,欲從實驗數據粹取弱相角,必須先以理論方法計算強相角,這計算在因式化假設下,即使可能也必定是不完整的。這時,發展一套系統化研究魅夸克B介子雙體非輕子衰變的理論就變得很急迫。

三、QCDF與PQCD

約在00年左右,兩個研究群分別發表了迥然不同的理論架構,一是Buchalla、Beneke、Neubert、Sachrajda等人在日內瓦CERN高能實驗室訪問時合作提出的QCDF [4];另一是琴龍淵(韓籍)、李湘楠、三田一郎在廣島聚會時,以李湘楠之前有關遍舉過程的研究為基礎,擴充發展而成的PQCD [5]。前者的基本想法是將因式化假設的結果——圖三(a)——視為主要項,下半部965204c861c20920a04a4ce7426ca6dd.png的躍遷形因子e3cdb43f1a5fe203a3f2b2e977b2a6ae.png來自非微擾的機制,所以是不可計算的;然後以傳統的量子色動力學微擾方法(即所謂的共線因式化定理)計算次要項,包括屬於高階(高冪次的耦合常數)修正的弱作用頂點圈圖的貢獻,如圖三(b),以及非旁觀者貢獻,如圖三(c),還有屬於高扭(twist)(高冪次的d46fdbb25297e9d6ea33f6a7e8e41cf4.png)修正的湮滅圖貢獻,如圖三(d),這些次要項都至少含有一個硬膠子的交換。因為高階和高扭修正不致劇烈地改變主要項,可預期的,由這方法得到的結果應與因式化假設的結果差異不大,如果因式化假設適用於魅夸克雙體非輕子衰變,QCDF亦然,反之則否。

word/media/image16.gifword/media/image17.gif

word/media/image18.gif

word/media/image19.gif

word/media/image20.gif

圖三:QCDF方法中的無魅夸克B介子雙體非輕子

衰變振幅(a)因式化假設;(b)弱作用頂點圈圖的高階修正;(c)非旁觀者高階修正;(d)湮滅圖的高扭修正。

李湘楠和Sterman在92年的一篇論文中早已指出應用共線因式化定理於遍舉過程的許多困難[6],包括價夸克的縱向動量趨近零時產生端點發散的問題,這問題果然在QCDF的次要項計算中多次出現(譬如圖三(c)及圖三(d)),因此必須在共線因式化定理中引進任意的部份子動量分數的紅外截斷,避免發散的結果,然而任意紅外截斷的引進卻大大地降低了QCDF的預測能力。在92年的論文中李湘楠和Sterman也指出端點發散的問題可藉著考慮價夸克的橫向動量加以解決,橫向動量的分佈函數可用微擾方法計算而得,所以琴、李、三田根據這想法發展出來的PQCD理論架構不需要引入任意參數,具有較高的預測能力。當然,預測能力的高低並非判斷一個理論對錯的標準,最重要的依據仍是理論結果與實驗數據的吻合程度, QCDF和PQCD對許多魅夸克雙體非輕子衰變分支比及CP對稱破缺的預測差異頗大,以下將簡單說明差異發生的原因以及目前實驗數據和理論預測的對比情況[7]。

首先,考慮價夸克的橫向動量後,因為沒有端點發散的問題,便可用PQCD方法計算形因子e3cdb43f1a5fe203a3f2b2e977b2a6ae.png,亦即e3cdb43f1a5fe203a3f2b2e977b2a6ae.png至少含有一個硬膠子的交換,於是圖三(a)中的主要項和圖三(b)的次要項分別改變成圖四(a)和圖四(b)。因為圖三(b)中的硬膠子銜接兩個快速遠離的輕介子,而圖四(a)中的則銜接靜止的B介子和一個輕介子,所以前者比後者更「硬」(更偏離質量殼層),表示B介子雙體非輕子衰變從QCDF的觀點來看具有較高的特徵能量尺度,PQCD的觀點來看則具有較低的能量尺度。這差異對樹圖的計算沒有太大的影響,計算企鵝圖的貢獻時,後者的結果比前者大了約1.5倍,因此,對於只含有企鵝圖貢獻的衰變道的分支比,PQCD的預測約為QCDF的0271b8c5148ff740f760f106d136b65f.png倍。譬如PQCD預測64e1b3fd9cc16aaf04036270bef29e73.png的分支比為96684748b1bb1b57df215f84fbde43e9.pngQCDF的預測為0320f4116f9f4f7367ef46404b0bddf6.png,目前的實驗數據為e3c18e27942c5908cb595d00eb32acdd.png,似乎證實了PQCD的觀點[8]。

word/media/image26.gif

word/media/image27.gif圖四:PQCD方法中相對於圖三(a)和圖三(b)的無魅夸克B介子雙體非輕子衰變振幅。

其次,之前提及CP對稱破缺和強相角有關,而QCDF和PQCD對雙體非輕子衰變中強相角的預測也截然不同:從圖三來看,圖三(c)在QCDF的架構下為實數,圖三(d)相對於圖三(a)不僅是高扭貢獻,也是高階貢獻,所以最重要的強相角來源是圖三(b)。從圖四來看,圖三(d)相對於圖四(a)僅是高扭貢獻,沒有耦合常數的壓低,反而變得比圖四(b)重要,成為PQCD架構下最主要的強相角來源;值得強調的是琴、李、三田首先具體指出湮滅貢獻的重要性及其效應。以上差異使得QCDF預測bc12609a8ffe1b1c7c3fb63616bf523e.png衰變道的直接CP對稱破缺約為dc9d6945d1bb33f3dfd82abb18dd792d.png,PQCD的預測則為58e45e0fdb311b270a59374106ea7318.png,事實上,PQCD對雙體非輕子衰變CP對稱破缺的結果總是大於QCDF的,而且符號相反。目前美日兩個B介子工廠的實驗數據仍未一致:BaBar觀測的bc12609a8ffe1b1c7c3fb63616bf523e.pngCP對稱破缺7da0c81b1f0e190eac4a428637d0e228.png Belle的為67fe0a70310f8aea4444c5b031eb1414.png,不準確度也很大,若很直覺地考慮其平均值,則約為6d4ee91458b8dbe6ec372467f91038a4.png。這結果較接近PQCD的預測,顯示PQCD已掌握了B介子雙體非輕子衰變的圖像。最近琴與三田將PQCD的結果與BaBar的數據對照,獲得弱相角60d65b3de3b5793e36706f75842489ff.png約為7784d53ce12d48da89a1fc4dd68c0217.png的結論[9]。

此外,PQCD方法也能夠回答本文一開始提出的問題:因式化假設如此成功是因為當時尚未觀測到「色壓低」(color-suppressed)的衰變道,對於已觀測到的「色允許」(color-allowed)衰變道,兩個非旁觀者圖互相抵消,使得非因式化的貢獻幾乎可以忽略;但非旁觀者圖在色壓低的衰變道中並未完全抵消,所以因式化假設其實不適用於這類過程,果然1986539a131fc4d2730eabaea13c45e2.png8da1b0dd88a1b6860080db9adfa92d0f.png等色壓低衰變道分支比實驗數據與因式化假設的預測大了數倍。而PQCD方法可用來計算非旁觀者貢獻,在沒有可調參數的情況下,成功地解釋了1986539a131fc4d2730eabaea13c45e2.png[10]8da1b0dd88a1b6860080db9adfa92d0f.png數據。但是,PQCD方法並不能解釋所有B介子雙體非輕子衰變實驗數據,觀測到的83cb9a1388d4b2057568a6c6701d0622.png分支比即顯示了很奇特的行為:屬於次要項的企鵝圖貢獻或色壓低貢獻必定異常得大,此時有必要進行高階貢獻的計算,結果出爐後即可判定在PQCD的架構下是否能夠理解異常大的企鵝圖貢獻或色壓低貢獻,若無法理解,則83cb9a1388d4b2057568a6c6701d0622.png衰變道或許含有非微擾性質的末狀態散射機制,也或許是新物理的徵兆出現了。而69b3970025e4687ef4d1b0c888010e03.png衰變道中縱向極化的貢獻約只佔了一半的觀測結果,也很難以PQCD方法解釋。

四、SCET與LCSR

為了解決QCDF中端點發散的問題,Bauer、Fleming、Pirjol、Stewart於01年提出SCET[11]。B介子遍舉衰變後產生高能量的末狀態介子,高能量的倒數b953526f9d64a8be85f76e8486ca9afe.png可作為微擾展開的參數,衰變過程中的微擾機制可予以積分處理,得到Wilson係數;非微擾的機制則表為等效場的作用子,這些等效場包括共線夸克及膠子、軟夸克及膠子、超軟(ultrasoft)夸克及膠子、共線Wilson線、Wilson線、超軟Wilson線與動量標示作用子等。在高能量的極限下,B介子遍舉衰變振幅可系統化地寫為以上Wilson係數與等效場作用子乘積的級數,每一項帶有不同b953526f9d64a8be85f76e8486ca9afe.png的冪數。根據這想法,含端點發散的貢獻及不端點發散的貢獻皆可以等效場作用子的矩陣元予以參數化,不須引進不具物理意義的部份子動量分數的紅外截斷。以此觀之,SCET的確改進了QCDF的理論架構。然而,過多的任意參數仍使得SCET缺乏預測能力,許多B介子遍舉衰變的振幅已在SCET的架構下參數化,但尚無理論預測可與實驗數據比較。

SCET其實和共線因式化定理等價,前者的語言是等效場及等效拉氏量,後者則是費因曼圖,SCET級數中的每一項皆有對應的費因曼圖。對於因式化公式的推導,前者是計算等效場作用子的b953526f9d64a8be85f76e8486ca9afe.png的冪數,直接決定最重要的矩陣元,後者則是分析費因曼圖中最重要的圈動量的空間,然後在此動量空間中計算費因曼圖的全階和,藉以推得矩陣元的定義。譬如共線Wilson線在SCET中屬於最重要的等效場之一,共線因式化定理中共線Wilson線來自共線膠子的全階和,如圖五所示,其中雙線代表某夸克在最重要的圈動量空間中的近似傳遞子。至於Wilson係數的推導,在兩種理論架構下則完全相同,皆定義為完整的費因曼圖與最重要圈動量空間中的近似費因曼圖之間的差,所以Wilson係數不含任何紅外發散

word/media/image40.gif

圖五:共線膠子的全階和導致共線Wilson線。

B介子躍遷形因子不可以微擾方法計算的看法提示LCSR可能是較適合的理論架構,因為LCSR是唯一系統化計算非微擾量的量子色動力學方法。這方法的基礎是所謂的「夸克-強子雙重性」,亦即求和定律的左側為強子側,以非微擾量將之參數化,右側為夸克側,可表為夸克及膠子的真空凝聚(vacuum condensates)以及微擾展開的級數,兩側相等即是量子色動力學求和定律。「光錐」的意思是以光錐分佈振幅取代B介子遍舉衰變中的末狀態介子頂點,使圈圖計算簡化為部份子動量分數的積分,可視為某種近似。

在LCSR的架構下,圖三(a)中可因式化貢獻的計算與B介子躍遷形因子e3cdb43f1a5fe203a3f2b2e977b2a6ae.png相同[12],以圖六(a)表示;圖六(b)為來自三部份子分佈振幅的非可因式化貢獻,分析較簡單,結論是此類貢獻並不重要,它不足以解釋8da1b0dd88a1b6860080db9adfa92d0f.png等色壓低衰變道分支比實驗數據[13];圖六(c)及(d)比較重要,因為可以降低主要項中的尺度相關性、產

word/media/image41.gif

69dfdf4e6a7c8489262f9d8b9958c9b3.png df5e76fc6e0cf33469544ef57ad8cd17.png

2756d240dd4ae4350bb92e09ce95797f.png 625486c67a9a05320a216cf35bf53868.png

圖六:LCSR方法中的無魅夸克B介子雙體非輕子衰變振幅(a)可因式化貢獻;(b)來自三部份子分佈振幅的非可因式化貢獻;(c)弱作用頂點圈圖的高階修正;(d)非旁觀者高階修正。

生強相角和CP對稱破缺、且可與QCDF、PQCD的結果對照。但圖六(c)及(d)屬於雙圈圖,湮滅圖亦屬於雙圈圖,複雜度極高,目前尚未計算。

五、結語

B介子物理自80年代中期以來,一直是粒子物理界最重要、最熱門的領域之一,不僅是因為它的研究需要嶄新的理論架構,更蘊涵豐富的動力學機制,極有挑戰性。美日兩國已挹注大筆經費建造B介子工廠,以高能正反電子互相碰撞,產生大量B介子,觀測其衰變行為;最近許多令人意外的又反過來要求理論學家重新檢視其理論架構,部份數據很可能成為新物理的徵兆,的確值得研究人員投注心力。經過數年來的努力,數個量子色動力學論已逐漸發展成為系統化的、可信賴的計算B介子遍舉衰變的理論架構,並改變了B物理的研究方向,成為大型學術會議上必定安排的演講題目。

本文提及QCDF、 PQCD、 SCET及 LCSR,每個理論都有其優缺點及亟待改進的地方。QCDF在首要冪數貢獻的分析上最為完整,大大降低了理論結果的尺度相關性,但端點發散是無法克服的嚴重問題;PQCD因為沒有端點發散,不需引進任意的部份子動量分數的紅外截斷,而且在現象學上非常成功,目前最迫切的課題是計算次階修正,驗證級數展開的收斂性;SCET是最系統化的理論架構,但過多的任意參數使得這個方法缺乏預測能力;LCSR可在同一架構下計算微擾與非微擾的貢獻,但重要的次階修正牽涉雙圈圖,複雜的程度迅速攀升。可見這領域仍需進一步的探討及分析冀望本文能吸引年輕學子投入B物理的量子色動力學理論的研究。

參考資料:

[1] H-n. Li, hep-ph/0303116.

[2] M. Bauer, B. Stech, M. Wirbel, Z. Phys. C 29, 637 (1985); ibid. 34, 103 (1987).

[3] H.Y. Cheng, Phys. Lett. B 335, 428 (1994); J. Soares, Phys. Rev. D 51, 3518 (1995); A.N. Kamal and A.B. Santra, Z. Phys. C 72, 91 (1996).

[4] M. Beneke, G. Buchalla, M. Neubert, and C.T. Sachrajda, Phys. Rev. Lett. 83, 1914 (1999); Nucl. Phys. B 591, 313 (2000).

[5] Y.Y. Keum, H-n. Li, and A.I. Sanda, Phys. Lett. B 504, 6 (2001); Phys. Rev. D 63, 054008 (2001).

[6] H-n. Li and G. Sterman, Nucl. Phys. B 381, 129 (1992).

[7] M. Nagashima and H-n. Li, Phys. Rev. D 67, 034001 (2003).

[8] C.H. Chen, Y.Y. Keum, and H-n. Li, Phys. Rev. D 64, 112002 (2001).

[9] Y.Y. Keum and A. I. Sanda, Phys. Rev. D 67, 054009 (2003).

[10] Y.Y. Keum, T. Kurimoto, H-n. Li, C.D. Lu, and A.I. Sanda, hep-ph/0305335.

[11] C.W. Bauer, S. Fleming, D. Pirjol, and I.W. Stewart, Phys. Rev. D 63, 114020 (2001).

[12] A. Khodjamirian, Nucl. Phys. B 605, 558 (2001).

[13] B. Melic, Phys. Rev. D 68, 034004 (2003).

word/media/image46.gif作者簡介

李湘楠,美國紐約州立大學石溪校區物理博士,現任職中央研究院物理所。

Email: hnli@phys.sinica.edu.tw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5b3b2576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9d70977.html

《B物理的量子色动力学理论.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