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教讲章和睦同居之美

发布时间:2020-10-19 06:46:22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基督教讲章和睦同居之美

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基督教讲章和睦同居之美》的内容,具体内容:"看哪,弟兄和睦同居,是何等的善,何等的美!这好比那贵重的油浇在亚伦的头上,流到胡须,又流到他的衣襟。又好比黑门的甘露降在锡安山,因为在那里有耶和华所命定的福,就是永远的生命...

"看哪,弟兄和睦同居,是何等的善,何等的美!这好比那贵重的油浇在亚伦的头上,流到胡须,又流到他的衣襟。又好比黑门的甘露降在锡安山,因为在那里有耶和华所命定的福,就是永远的生命。"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大家喜欢!

和睦同居时大卫的喜乐与感慨

"看哪,弟兄和睦同居,是何等的善,何等的美!"(诗133:1)

"美"圣经里通常用来形容音乐的旋律。不是所有的音符组合起来都能够和谐搭配。从摩西带领以色列人出埃及到进迦南地,从约书亚到大卫时代几百年间,以色列民族与民族之间,内部与内部之间都出现了不和谐的音符。当大卫看到大家聚到一起去朝圣,感到这似乎像一首和谐的乐曲。"善"是好的意思。创世记记载当上帝创造完成后,用了十个"好"来形容他的创造之物。上帝藉着大卫来形容弟兄和睦同居是一件非常美好的事情。大卫过去经历了20余年的战乱,他和扫罗王之间有很多恩怨情仇,扫罗王在位期间追杀大卫20年之久,后来扫罗王阵亡在战场上,扫罗的后代子孙和大卫家争战了七年。最后大卫建设了联合统一王国,从北部到南部的以色列民聚集都统一在大卫王国之内,才有了这样欣欣向荣的场景。所以大卫看到这样的情景很感慨,这就是当时大卫的心情。

现在中东地区的以色列人和巴勒斯坦人的时常争战,周边的叙利亚、阿拉伯国、伊拉克因着战争的缘故都是一片混乱。近两年出现了一个恐怖组织——伊斯兰国,他们在不断地扩张势力,不只使中东地区产生了战乱,也影响到了欧洲、美洲一些地方的安宁。国与国之间,民族与民族之间,人与人之间和睦同居也是不容易的。甚至我们亲人之间也不能和睦同居。当我们看到亲人和睦相处的时候,我们一定也是非常高兴的。

和睦同居带来的祝福与荣耀

"这好比那贵重的油浇在亚伦的头上,流到胡须,又流到他的衣襟。"(诗133:2)

亚伦是大祭司,大祭司要受膏抹,要穿上华美的衣服,在人面前显出上帝的同在。"和睦同居"就是说当弟兄姊妹彼此相爱和睦相处的时候,我们就会有荣耀出来。从头到胡须到衣襟,表明的是这个荣耀不仅仅是头的荣耀,也是全身的荣耀。我们每个人都是耶稣基督身体上的一部分(肢体),当弟兄姊妹彼此和睦同居的时候,其实我们都是在分享上帝的荣耀。"你们若有彼此相爱的心,众人因此就认出你们是我的门徒了。"(约13:35)当基督徒在社会上,一提出你是基督徒的时候,应当是一个很荣耀,很美善的团体。一个人对基督徒有好的印象,肯定与他生活里看到基督徒有好的行为有关系。如果不是这样的话,他对基督徒的印象肯定是反面的。我们传福音的误区,以为用我们的嘴把福音传播出来就会有效果,其实不见得。和睦同居讲的是团契生活,团契生活让人感觉很美是最好的见证。

"又好比黑门的甘露降在锡安山,因为在那里有耶和华所命定的福,就是永远的生命。"(诗133:3)

黑门山在以色列的北部(黑门山是以色列全地的北界),黑门山海拔很高,雨水甚多,露水非常重,比别的地方的露水都多。人在野外睡觉的时候,因为露水非常重的缘故,甚至被子都会被打湿。到耶路撒冷作客的人,每天早晨都可看到四围的雾气和草木上的朝露。锡安山在以色列的南部,这个地方很干旱,雨水甚少,锡安山再往南就是沙漠地带、旷野地带,从自然的角度讲是不可思议的事情。但是当弟兄姊妹和睦同居的时候,我们能够感受到。从灵义的角度讲,"黑门的甘露降在锡安山"讲的是天国里的生活。锡安山代表地上的教会或世俗的生活。我们在教会或世俗的生活中怎么能够感受到天国里的滋味呢?当我们彼此相爱,弟兄姊妹和睦同居的时候,就能够体会到天国的滋味。

如何拥有弟兄和睦同居的生活

弟兄和睦同居是教会的精神。基督徒和非基督徒有什么区别?有人说,区别在于基督徒懂得分享、相互帮助。新约圣经讲到了50多次"彼此",意思是我们之间要有关系,要有团契生活。二战时期的潘霍华在监狱里面思想,基督徒和社会之间是什么关系?他认为教会和社会是有区别的。社会里面总是分各种阶层,但教会的生活不是这样,教会的生活是团契的生活。基督徒有两种生活,一种是独处。你与上帝单独建立关系,上帝会把你一个人放在世界中,单独面对世人,在你身边一个基督徒都没有。独处是很不容易的,你需要一个人面对环境、引诱,你需要战胜环境,耐得住打击;另一种生活是共处。基督徒到了社会以后,要和很多基督徒在一起,要过一种教会的生活。教会不是一个人,是一个群体。教会的生活要彼此关照、彼此担当、彼此相爱。在这个生活里,是不分彼此的,是超越的。比如在使徒行传10章里,记载了上帝吩咐彼得到哥尼流家中讲道。彼得在传福音的时候到了约帕,在约帕一个硝皮匠西门的家里一连住了许多日。硝皮匠是宰杀牲畜、制作皮具用品的职业。从事这种职业的人常常会接触死尸,一般的犹太人不愿意和这些人交往,这些人愿意住在山边上或者山里面,因为人们排斥、隔离这些人。但是我们看见彼得在传福音的时候在硝皮匠西门家里住了许多日子,说明了耶稣基督的爱让彼得有了宽广的胸怀,让彼得打破了圣与俗的观念,愿意接纳硝皮匠西门,不是高高在上,认为自己是优等的人,而是愿意和这些人相处,一起生活。这是不容易做到的。比如我们到一个重病人的家里,你愿意伸出手来和他握手吗?从彼得住在硝皮匠西门家里,我们看出耶稣的博爱精神,没有贵贱之分。尽管如此,彼得还是有局限的,彼得为什么在硝皮匠家里住了这么长时间?因为他还是迈不过一个坎,向北约50公里的地方有一个凯撒利亚人哥尼流(外邦人),他是意大利营的百夫长,他是罗马人,曾经伤害过犹太人的军官。如果彼得再向北走就要走到哥尼流家了,他很纠结,他认为怎么能给一个外邦人,并且是曾经伤害过我们民族的人传福音呢?他们是统治者,犹太人是被统治的,这个矛盾该怎么化解?这些矛盾纠结着彼得的心。但是在异象中神告诉彼得,神所洁净的,人不能认为不洁净。同时神也感动哥尼流主动带着人,赶了三天路程拜见彼得,让彼得和哥尼流相遇。后来他们就住在一起。有的解经家说,那一天非常稀奇,因为那天晚上,犹太人和外邦人,统治者和被统治者,圣洁和不圣洁的人在一起。是什么打破了这么多的限制?是上帝的灵让他们合而为一,彼此接纳。

为什么是"弟兄"(也包括姊妹)和睦同居?意思是生命的联结。这些四面八方聚集来朝圣的人,虽然不是肉体的弟兄,但他们的灵里面是真真正正的弟兄,这就是教会。我们应当打破各种局限,彼此接纳,彼此相爱。有人说基督徒只关心灵性的事情,不关心生活的事情,这是不对的。耶稣给我们作了美好的榜样。耶稣与门徒朝夕相处三年之久,他经常到彼得、安德烈、马大的家中;逾越节时耶稣召聚门徒一同用餐;彼得的岳母患了热病的时候耶稣专程去看他;当拉撒路死了以后,耶稣带着众门徒登门安慰。耶稣基督只关心灵性的问题吗?不是,他也关心他们的家庭生活。在教会里我们不仅要关心人们的灵性,也要关心人们的生活。"你们要彼此认罪,互相代求,使你们可以得医治。"(雅5:16)我们会互相代求,但是有人说我们不需要彼此认罪,我们只需要向上帝认罪就够了。但是圣经里面告诉我们要彼此认罪,意思是当我们聚在一起的时候,能够彼此把内心深处对对方的亏欠说出来,把心灵深处被罪捆绑的压抑说出来,让自己轻松下来。天主教的传统——忏悔,信徒们会到神父面前忏悔,甚至神父与神父之间也会相互忏悔。但是新教认为神人之间不需要中间的那个人,但是忏悔意识还是需要的。彼此认罪什么意思呢?比如有一位弟兄被罪捆绑非常痛苦,这个时候他需要有人能够帮助他,当他把内心深处的痛苦和挣扎说出来的时候,他就已经被释放了一半。他需要一种氛围、监督。比如一个戒酒的弟兄酒瘾上来了,他可以给另一个弟兄打电话,这个弟兄过来以后可以跟他说说话,一起祷告,没准这个弟兄的酒劲就缓过来了。如果没有这个弟兄,他可能会去酒吧,甚至做出出格的事情。

我们在教会中需要有弟兄和睦同居的圈子。最早发现这个问题的人是约翰卫斯理。卫斯理在大学期间建立了很多团契,倡导大家彼此鼓励。后来他做了牧师,到社区中传福音,这个过程中他建立了互助小组。每个小组以12个人为限,小组成立以后有几个必要程序:这一周你蒙受了上帝什么恩典;一周里面有没有亏欠神的事情,彼此说出来,大家都会为你保密,不会对别人说。这个小组的影响力就是建立起英国的敬虔主义。敬虔主义就是让我们追求圣洁,相互鼓励,与上帝建立亲密关系。我们现在的团契会一起灵修、查经,但是很少把内心深处的痛苦倾诉给别人。我们彼此之间应该多一分关爱和帮助。当别人把他的难处告诉你的时候,你不见得能够帮助到他,但是你可以理解他,同情他,想方设法的帮助他。我们中间有很多弟兄姊妹的重担我们是担心不了的,但是我们要多一些关心,至少在态度上好一点,这样就是把耶稣的爱传递出去了。也许你想想办法,那个人就有些希望了。人们为什么要进入教会?因为教会有温暖,有耶稣基督的爱。当别人感受到你的爱的时候,他就是感受到了基督的爱。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5b1339b03369a45177232f60ddccda38376be1b6.html

《基督教讲章和睦同居之美.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