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话节目的优势

发布时间:2011-10-04 10:56:45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谈话类新闻节目的优势

1992年上海东方卫视台《东方直播室》,我国第一个新时期的谈话类电视新闻节目, 19963月,中央电视台推出《实话实说》栏目,掀起了我国谈话类新闻节目新一轮的浪潮,此后,各地电视新闻谈话节目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央视又出现《面对面》、《对话》等著名新闻谈话节目。

近年来,谈话节目占据了黄金时段频道的半壁江山,究其原因在于谈话节目这一形态独特的节目优势。

1.屏幕上的人际传播

以往的媒介使人际交流方式得不到发挥,然而在以人际交流的即时互动为栏目要素的电视新闻谈话栏目中,栏目基本构成为主持人,嘉宾和相关的静态及动态新闻片,有的还有观众参与。在主持人用几个关键性的问题把新闻事件引出来之后,演播室里或者是电子屏幕上的嘉宾就开始了谈论。如此经由电视媒介的放大,满足并延伸了人们面对面人际沟通的愿望,从而将传播的两个不同范畴——人际传播和大众传播合二为一。

《锵锵三人行》的节目开场会先给观众讲述本次谈话的新闻由头,把新闻事件以短片形式复述,之后围绕该新闻事件展开讨论。在实现人际传播的过程通过电视媒介进行大众传播。《对话》节目从单向传播向交互式传播转化互动,在CCTV网站和新浪网站,可以看到《对话》征集观众的消息,在节目中观众会向嘉宾提问想了解的问题,平等的姿态增加了观众对节目的认同,更扩大了节目的影响。

2.“信息场”构建

信息场的交流是电视节目谈话栏目区别于其他类型栏目的显著特征,也是其生命力所在,因为它会让人获得诸多超越于语言表层之外的感知。

在新闻谈话栏目中,观众的兴趣始于新闻话题,却常常能生发开去,获得全方位的满足。栏目主持人、嘉宾、观众畅所欲言的谈话现场和谈话构成构建了一个各种信息多向流动、不同思想互相碰撞的“ 场”。

此类栏目通过对谈话过程中人物语言、性格、内心等的全方位展示,完整地保留了人际沟通的现场氛围,成功地构造了“信息场”的传播和交流。

在早期的《实话实说》节目中,一群各怀衷肠,各持己见的平头百姓,从城市的四面八方涌来,在一个极具平民风范的主持人引导下,开始畅所欲言的对话,交流中表述自己的观点的见解,形成一个信息场。

3.个性化的表达

作为大众话语权的空间,电视新闻谈话栏目为个性化的表达创造了珍贵的机会。由于谈话栏目中的信息、观点均是出自于个人之口,因此,撇开观点的偏颇与否,至少这是属于独特个体的声音,这就是赋予了栏目鲜活的生命力。

4.动态的碰撞

电视新闻谈话栏目以特定的由头、场合最大限度地刺激了人的交流欲望,栏目中经由主持人的适度引导,引发了嘉宾及观众对共同感兴趣的新闻话题思考,从而形成了谈话过程中的动态碰撞,强化了人际交流互动中的张力,有点喜剧冲突的意味。正是这一点让栏目变得好看起来。

新闻谈话栏目最大的特点在于“平民视角、互动交流”。《对话》比较好地处理了深度化和平民化视角的矛盾。作为谈话节目,体现一定的深度是必然要求。由于每个观众的知识结构不一样,专业有分工,不可能精通各个领域,这又要求节目必须把深刻的道理通俗化,要有平民化视角。应该说观众的努力参与成就了《对话》,这也是《对话》独有的特色。"北京晚报"曾发表文章说《对话》平民视角体现在,从普通人的角度探讨名人的成功与面临的挑战,让名人以普通人的视角与普通人对话。观众的地位已不是陪衬而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很多期的节目是因为有了高水平的现场观众而精彩倍添。

新闻类谈话节目是对新闻节目的有力配合,话题覆盖面广,信息量大,新闻事件、新闻人物、社会热点、公共事务等都可以作为谈资。嘉宾多为政府官员、专家学者和新闻当事人,他们往往能够发布第一手的、准确的信息和富于导向性的见解,满足观众对信息的需求

在如今这个以受众为中心的传播时代,电视不再是话语霸权下的产物,它成为平民百姓享有平等话语权的平台。平民化的人际传播,最大的特点就是尊重受众,以受众能否接受和是否喜爱为出发点,因此,电视新闻谈话节目在价值取向上倾斜受众,更有利于受众接受信息,有利于影响甚至进而改变受众。在传播上因为符合受众的审美情绪和认同水平,容易受到观众的心理认同和收视认可,所以电视谈话类节目具有自己独特的传播优势。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5a79aa5c312b3169a451a4b6.html

《谈话节目的优势.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