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进行安全检测...

发布时间:2023-11-14 13:51:51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牧童》教学设计
一、基于单元目标的本课学习目标
1.借助教材注释,结合课外资料,通过独立自主的学习,正确理解两首古诗(课本中的《牧童》、自选的拓展资料中的一首)的大概意思。
2.咀嚼和体悟重点词句的情味,在反复诵读和融情想象中,感受“牧童”的形象,体会作者对童年生活的赞美,对安闲、纯真生活的向往。
3.通过对课内外古诗的对比阅读,学习和掌握“抓字词想画面”的古诗学习方法,初步运用抓住意象进行对比阅读的古诗学习策略。
二、关于对“以文带文”课的认识
1.“以文带文”课目的是:在同一主题引领下,进行课程的整合,提升阅读的质和量。2.“以文带文”课的特点是:一篇精读课文带一篇或多篇略读课文,二者的关系是①得法于精读,用法于略读②将精读课文与略读课文进行比较学习。
三、教学流程设计前,对教学理念的梳理(一)整合
整合的核心内涵应该是原有要素之间的封闭状态,促进各要素间的优势互补。这节课中我能想到的整合:
1.新旧知识的整合。《所见》《清明》是学生学过的有“牧童”形象的古诗,要做到以旧引新,以新带旧,新旧融合,形成一个整体的知识点,使学生脑海中的知识经梳理归纳后,有序化、条理化。
2.课内外整合。课本文本与拓展文本进行有效衔接,有益互补,丰富学生的认识,加强学生的理解,实现学习方法的迁移,形成语文学习能力。
3.多种教学方法整合。学生自学、小组互学、教师导学有机结合,学校倡导的四步教学与“以文带文”课的教学思路整合,达到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教学效果。
(二)融通
融通即融合通达之意,这是得盛新凤老师的“和美语文”之启发。
1.三维目标的达成能在一个个看似独立实则密不可分的教学环节中实现。能不能在本课教学中实现诗意理解、诗情领悟、诗文诵读、诗句积累、意象升华、方法习得目标的达成,实现“无痕”的教学。2.情感上的融合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想方设法引导学生去贴近诗人的情感,感受诗人描绘的意境,
努力找到情感的锲合点,使学生、教师、诗人的情感能实现共鸣共振。
3.文字、文学、文化的融通
记得在《听王崧舟老师评课》一书中,王老师说古诗教学应从“文字、文学、文化”三个层面上来展开思考和实践,我能否在自己的课堂上做些尝试呢?
四、教学流程的设计
(一)汇报预习,引出“牧童”1.交流预习收获:1)交流对古诗的诵读
2)交流对古诗的理解(谁能说一说你理解的古诗的意思,是通过什么方法理解的?预设:借助注释,查工具书,借助配画)
3)理解了诗意我们再来读读一读,争取把自己的理解带入诗中。2.回顾旧知,引发思索
师:这首诗中给我们描绘了一个牧童的形象,其实对于故事中的牧童,我们并不陌生,回忆一下我们还在哪首诗中遇到过牧童?(《所见》《清明》)这是一个怎样的牧童呢?
3.总结:是啊,透过诗句我们仿佛看到了树下浓荫中那个机灵调皮的小牧童,瞪大双眼,紧闭小嘴,小心翼翼捕捉这鸣蝉;看到了绵绵春雨中那个熟识山间地形、热心助人的小牧童,正为伤心迷惑的行人指明方向。
(二)自主合作,体会“牧童”1.提出小组探究问题
师:今天这首《牧童》又带给你怎样的画面呢?这又是一个怎样的牧童呢?你是通过哪句诗或者哪个词读出来的?请先自己思考,然后在小组内交流。
2.自主学习之后,小组内交流
(这一过程中教师深入到小组,了解自主、合作学习的情况,并给与恰当的指导)(三)全班交流,感悟“牧童”1.小组汇报,全班补充
预设1:读出的牧童的形象:无拘无束、自由在在、悠闲自得预设2:通过“铺”“弄”“饱”“卧”等词体会到的
2.根据学生的汇报,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想象画面去感受到浓浓的乡村田园气息和无拘无束、自由在在、悠闲自得的牧童形象。
预设1:交流到“铺”时,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引导孩子,想象广阔无垠的原野上,绿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5951ecfb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05f8567.html

《正在进行安全检测....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