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茂中策划_北大仓酒(doc 17页)

发布时间:2020-12-31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叶茂中策划_北大仓酒(doc 17


北大仓酒--财神跟着走
在品类市场成长中,最好的朋友往往长得很像最大的敌人;而在联营品牌的问题上,最大的敌人却往往长得很像最好的朋友。
2002年初春的一天,北京照例刮起了沙尘暴
中午,窗外是铺天盖地的黄色灰尘,我们关起门,围坐在会议桌前开策略讨论会。这种特殊的气候现象总是能够让我们想起恐龙灭绝的那个神秘时代,觉得这是对自以为创造了文明的灵长类动物的绝好讽刺。 门突然被推开,一阵狂风夹杂着土腥味儿扑面而来,三个面色焦急的人站在了我们面前。“你们找谁?”我们同事起身问到。中间的那人上前一步反问道: “叶茂中呢?”同事指了指右边: “叶总的办公室在那边。”三个人随即又消失在漫天黄沙之中。
说话的人正是赵本山——他除了为午间疲倦的策略会带来了浓郁的徐克派新武侠色彩之外,还为我们带来了一个在遥远北疆用纯粮酿酒的故事——北大仓。赵本山不仅是北大仓品牌的代言人,还是这个有着丰富历史沉淀的东北企业的副董事长。
北大仓,由始建于1914年的老酒坊“聚涌源”发展而来,解放后更名“北大仓”。1962年周总理品尝后赞誉说: “确有茅台风味,很有发展前途”,极大地激励了当时还在开垦“北大荒”的东北人,数十年来,他们凭着东北人的质朴与执著,坚持着这种纯粮酿造的淡黄色浓郁酱香型白酒,经过了三年灾害、十年动乱,直到今天的改革开放。作为东北三省的地方名酒,北大仓在1997年以前基本保持在3000万左右的年销售额,19981999的年销售额攀升到1.4亿左右,产品也从东北三省卖到了全国25个省市,2000年开始大幅回落,直到现在的5800万。
可是谁也没想到,就是在对北大仓进行整合营销传播策划的2002年下半年,我们带着一系列的偶然和必然,有幸直面了当前国内白酒大市场品类发展规律的重要经济课题,并且作出了客观的、卓有实效的回答。 明明白白北大仓 如果战斗打响的时候,你还没有站在你的主战场上,那么,你胜利的机会不是不大,而是没有。 20025月,在齐齐哈尔、哈尔滨、沈阳到北京一线,北大仓的历史与现状向我们一点一滴铺陈开来。 在营销诊断访谈、市场实地走访中,项目小组对北大仓的“周身百骸”进行了细致的研究和记录,不敢遗漏任何细节。此时我们面前的所有材料都一样重要,没有轻重之分。
很快我们发现,在北大仓长达100多种子品牌的品种线上,半数以上是经销商的买断品牌。我们将北大仓所有的子品牌和品种的市场价位绘成点状图,立即出现了一个令我们吃惊的现象: 20140元之间竟然是空白。
我们经常遇见某种品牌的价位过于集中在一个档位上,但是这种价位集中在两端而中部空虚、品牌整体价位分布呈哑铃状的情况却很少见。
20140元,正是白酒最具价值的主流消费价位。丧失这个价位,也就丧失了对绝大部分酒楼和商超终端的吸引力,而没有这些终端的拉动,大流通批发通路则会逐渐萎缩,竞争对手乘虚而入,品牌的上限下限被迫只能继续扩张—是谁在这个兵家必争之地,把北大仓的品种线撕开这么大的一个缺口?
北大仓的价格能够支持到140元以上,说明其品牌价值的潜力还是相当大的。而在20140元的防线上失守,又显示出在具体进攻或防御时可能出现过一系列的操作失误——看起来,北大仓就像是一名迷失了自己主战场的战士,想赢,先得设法参加到真正的战斗中去。


联营品牌谈是非
在品类市场成长中,最好的朋友往往长得很像最大的敌人;而在联营品牌的问题上,最大的敌人却往往长得很像最好的朋友。
原来,在19981999年销量一路攀升时,北大仓曾经广泛建立联营厂,同时随着全国各地经销商的迅速成长,也逐步放松了对经销商买断品牌经营的要求和限制,导致一时间各种自行操作的联营品牌蜂拥而出。 总结起来,联营品牌操作的思路和做法大致分为三种: 1)沿着北大仓本厂产品原来的定价一路走低,进入北大仓通路,形成价格分流。这种做法投入小风险小,因而被广泛使用。大量这样的联营品牌在市场上形成价格的向下拉力,此时,北大仓定价较高的新品种越来越难以进入通路形成气候,于是价格带也随之逐步下行。目前北大仓有大量的品种集中在20元以下,就是属于这种情况。
2)一些更聪明的人,看到了北大仓品牌的潜在价值,力图冲击品牌所能承受的高限,以较大销售投入的方法获得高额快速的回报。这种做法虽然风险较大,但是一旦成功,即可短期回收投资并且在一段时间内获得较高利润。这种做法的基础,是买断方具有明显先进的操作水平,并且希望通过快速、直接的操作获得北大仓品牌价值金字塔的塔尖部分,因此,他们一般只买断经营一个高端系列,而不去介入其他价格端位。
3)更为有魄力的人,则会考虑以北大仓的品牌基础为依托,独立成为完整的系列品种,全线塑造新的子品牌,逐步将原来依托的品牌转化成背书品牌。现在大家熟悉的金六福、浏阳河,就是沿着这种操作思路从五粮液中发展出来的。
北大仓的众多联营品牌都属于前两种。事实上我们可以看出,前两种做法不把品牌价值的长远建设作为自身的任务,而更注重对原有品牌潜质的挖掘。这种缺乏统一规划的联营品种在不断透支品牌的资源、不断冲击价格的上下限,造成了北大仓品牌在市场上的价位高低落差很大,价格的张力超负荷,中间出现了价位巨大的断层。
于是北大仓自身的品牌建设变得越来越复杂,品种线长达数百种,很多子品牌或品种连北大仓自己的人都分不清楚,品牌概念在这种混战中变得越来越模糊,主打品种逐渐消失,系列的概念被淹没,“北大仓”三个遒劲的大字越来越显得苍白乏力,散乱的品种终于溃不成军。
品牌概念“反定位”
一位朋友曾经风趣地说:“每次照镜子我都会很吃惊,因为在我自己的意识中,我一直深深认为自己长得应该很像史泰龙。”——小心倾听,别人眼里你是谁,你才真正是谁。 50天后,大规模量化研究(市场调查)的初步结果出来了。
令我们吃惊的情况又出现了: 北大仓品牌的认知率高达85%以上,而随机抽样显示出的购买经验竟然接近70%——这样的统计数字,应该出现在年销售额几个亿的品牌上,而不是已经连续大幅衰退了两年的北大仓。
这样高的品牌认知和购买经验,与低销售额的矛盾,在向我们暗示着什么?——最可能情况是:北大仓在非主流消费状态下长期存在。
例如“如果我一年喝20瓶酒,其中有1瓶是北大仓。”“我平均一年半购买一瓶北大仓。”“我用北大仓袋酒泡药酒。”……
但是,这并不是最后答案。北大仓为什么会形成这种情况呢?
解铃还需系铃人,我们继续在市场调查的结果中寻找,事实真相终于一步步展示在了我们面前。 认为北大仓适合平时在家里饮用的人,是认为其适合商务应酬的24倍,是认为其适合同事聚会的12倍,是认为适合在酒楼饮用的9.6倍……


在对“北大仓”品牌联想的调查中,表面上看大多数元素都是正面的,但是以大比分排名第一的元素“庄稼、粮仓、五谷丰登”却引起了我们的特别注意……
"北大仓"并不是一个新牌子,这个名字混合着许多杂乱的信息,在消费者心目中留下了种种痕迹。调查数据显示,"北大仓"品牌内涵不仅非常模糊,而且遭遇了消费者的反定位:从一方面看,"庄稼、粮仓、五谷丰登"是“北大仓”品牌在消费者心目中的突出特征,其他品牌例如"老龙口"或者"北大荒",都只能"望仓兴叹" 但是,从目前的局势看,"庄稼、粮仓、五谷丰登"不正是一股扑面而来的"庄稼味"吗?它不正是“北大仓”被有意无意排除在许多关键消费场合之外的重要原因之一吗?于是,消费者越来越觉得北大仓就是“家用酒”,逐步将"北大仓"从逢年过节送礼、酒楼、同事聚会、商务应酬等最起量或最能够带动销量的主流消费状态中清除出去,将其反定位在"家用酒"的台阶上,使北大仓长期存在于非主流消费状态之下。这一点,恰好与其"20140元价位放空"的现象不谋而合。
找到自己的“舰队”
如果告诉你,一个牌子其实做不成什么大事,你信么?事实上,很多品牌都在有意无意地做同样的事,相互竞争又相互扶植,构成一支品牌“舰队”,才做成了一件件惊天动地的大事——只是局外人看起来就像是某一个牌子的作为而已。
有一个细节引起了我们的注意:北大仓为什么会在19981999年突然崛起?
我们认为成功与失败至少在一点上是一致的:就是它们背后隐藏着的经济规律、经济原理,都是同等的重要,同等的有价值。因此,在我们眼里,不明所以的成功,与莫名其妙的失败一样,都是极其值得研究的,是不可忽视的,都可能成为大策略的突破口。
北大仓在19981999年突如其来的崛起,令我们百思不得其解。
在营销诊断信息采集工作中,几乎所有的人都会顺便提到那个令北大仓人没齿难忘的年头:1998年的一个早晨,电话铃响起,于是订单开始从四面八方涌现,如雪片般飞向北大仓……每一个北大仓人都是这么平静地陈述着这场毫无征兆的飓风. 对于一个正常发展的企业来说,年销量翻番已经是奇迹,而19981999年度北大仓竟然出现年销量突增5倍的现象! 我们从19951998年间没有找到北大仓对市场做出任何变革的动作,似乎他们与5销量之间的直接接触就是及时伸手接了电话。 这股强大的市场拉力究竟来自哪里?我们开始回到1998年以前,对全国白酒市场整体状况进行研究,苦苦寻找市场背后的“翻云覆雨手”。 最初的突破口出现在1997年关于“秦池事件”最普通不过的一则报道里 : ......随着山东一批名酒名企业的产生,山东已经形成了一个名牌群体效应......彼此间既有着良性互动,又有着非良性互动。一些酒厂厂长反映,一些媒介对3.2亿夺标的报道,已经给消费者留下这样的印象:山东酒,买四川,卖全国。仿佛山东酒厂自身都没有酒生产基地......另外,还给人们留下这样的暗示:山东的酒是用广告推出来的,而广告费又转嫁给了消费者,因此山东酒物没有所值。这些都对山东酒业拓展市场造成了障碍......
注意这一句“……3.2亿夺标……给消费者留下这样的印象: 山东酒,买四川,卖全国……”仔细琢磨,逻辑上很有些不对头: 3.2亿夺标”本来纯粹是秦池一个品牌的事件,充其量毁掉一个牌子,但是在广大人民群众“雪亮”的眼睛里,竟然身不由己地由“秦池事件”演变为“鲁酒事件”,把包括“孔府家”在内的“山东酒品牌群体”几十个成熟品牌在一夜之间全部拉下了水。 再回头看一组关于孔府家广告投放额度的老数据——
1996年部分山东酒品牌的广告投放量统计 : 孔府家8903万元、扳倒井6900万元、秦池6666万元、景芝景阳春2000万元……”。可见,在19931997年的山东酒各品牌总的广告投放额度中,孔府家在其中占有的比重远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大。这再次说明,研究1993以后的全国总体白酒市场状况,应该以“品牌群体”为主体,而不是像以前那样,以“孔府家”之类的单个品牌为主体。


当我们最终找到“秦池事件”、“孔府家现象”以及后来的“山西假酒案”在全国白酒市场发展进程中的准确位置,并且把它们嵌进去的时候,就好像是忽然触动了某个机关,一幅近在眼前而我们却从未真正看清过的十年白酒市场画卷,缓缓展现在我们面前。 让我们从头看起。
首先,白酒行业以1993年为界分为两个阶段。1993年之前,由传统国酒和各个地方酒组成,地方酒的流通范围一般以省为界。
20世纪90年代初,"以商业手法创造速成的非传统全国品牌"的条件已经成熟。1993年孔府家借助低度酒的卖点和孔府文化平台,第一个扛起大旗走上中央台。孔府文化的山东地域特征,吸引众多山东白酒品牌一呼百应跟进投入,集聚巨额资金共同强化"鲁酒"的概念和特征。19931997年的鲁酒阵营先后出现了数十个品牌:孔府家、孔府宴、喜临门、齐民思、扳倒井、金贵、景芝景阳春、秦池、泰山、兰陵古酿…… 孔府家由此开创了大“白酒”品类市场下的第一个次品类市场 : "山东酒(鲁酒)",吸引众多鲁酒品牌随之跟进,使鲁酒品类市场一统天下,并由此成为这个品类的领头羊,孔府家也成为最大份额的占有者。此后,市场自然开始了以区域界定次品类的方法,川酒、湘酒、贵酒等陆续登上历史舞台。
1997 "秦池事件"爆发。当时的鲁酒品牌群体没有及时采取有效手段,将事件牢牢控制在“秦池”范围之内,于是"秦池事件"促使“鲁酒”这个成熟品类快速进入衰退期,从而演变为"鲁酒事件"(比尔·盖茨在《未来之路》中,曾经将在这种市场现象形象地称为“反螺旋循环”)。于是,在鲁酒一统天下的第5个年头,数十个鲁酒品牌几乎在一夜之间全军覆没。
由于鲁酒崩盘来得太快,市场的领导品类暂时放空,导致了市场短期的“供不应求”。同时,市场机制开始自然挑选新的领导品类候选人。
现在看来,“东北酒”显然成为了当时的“领导品类候选人”之一。此时,山西汾酒因"假酒案"自顾不暇,"东北酒"几乎没有来自北方的竞争对手。北大仓作为"东北酒"中的出色代表,迎来了天时地利的良机,1998年的一天,全国各省的订单纷涌而来,“东北酒北大仓”迅速铺向全国——对于一个企业,1.4亿意味着销售额翻五番,但是对于高速增长的品类市场而言,1.4亿只不过是投石问路。
当时的“东北酒”显然对此缺乏准备。而与此同时,川酒"六朵金花"、贵州醇、湘酒鬼、安徽沙河王、双轮池等,在各自区域打得风生水起,全国白酒市场军阀混战。
在五粮系列、泸州老窖、剑南春、郎酒、沱牌等川酒品牌的不懈努力下,金六福再次抓住机遇,一举统一全国,成为继孔府家之后的又一任霸主。川酒各品牌也得以扬眉吐气。超市抽样数据显示,2002年川酒各品牌平均占到总品牌数的38%,川酒平均占用货架面积达到62%
在第二轮争霸战中,历史最终选择了金六福,就像当年选择了孔府家一样。好在金六福看来已经吸取了孔府家的前车之鉴,明白了“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道理,向川酒其他品牌发出了“善待竞争对手”的竞合邀请。的确,将来川酒品类衰退的导火线,很有可能还是会出现在川酒自己身上。
北大仓无意中获得的"东北酒"领地,就这样被迅速瓦解,直至2000年重又退守东北,直至2002年兵临城下。
但是,市场机制毕竟曾经自然选择了“东北酒”作为领导品类候选人,曾经选择了北大仓作为"东北酒"类的领导品牌,这决不是纯粹偶然的现象,相反,这足以证明“东北酒”和北大仓的巨大潜力,也证明了北大仓的兴衰与“东北酒”品类的成败息息相关。
虽然“东北酒北大仓”曾经错失过良机,但是今天时势又有所不同了.东北地区的酒行业正在风起云涌,东北方言文化成为唯一能够得到全国普遍认同的方言文化,加上这种方言文化的主帅赵本山加盟北大仓,使“东北酒北大仓”具备了前所未有的丰发意气,呈现出“只听一声令下”的蓄势待发状态。 北大仓独特的资源和历史,使之成为最有可能领导"东北酒"再次迈向全国市场的标志性品牌。
谁能让你过目不忘






第二步是重头戏,舞台就设在《刘老根新传》的关机仪式上。在这个全国关注的聚光灯下,北大仓副董事长赵本山,将说出为何要加盟北大仓的肺腑之言 : 《资源太多,“财神”太少—赵本山:“东北人都该学习刘老根”》
《新传杀青,“刘老根”告别龙泉山庄;假戏真做,赵本山专心下海“北大仓”》 《为铁岭代言,为东北酒掌旗—赵本山要以实际行动学习“刘老根”》 ……
第三步,北大仓副董事长赵本山披挂上阵,给北大仓一个“新官上任三把火”:就职演说、与经销商座谈、参加行业展示会。公关新闻媒体立即跟进 : 《新官上任三把火,“刘老根”升帐北大仓》 《全力打造东北酒,“刘老根“问计经销商》 《睁开慧眼,东北酒业谋求“破茧之道”》 ……
第四部是全部“雄图七步”的高潮:由北大仓集团牵头,邀请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领导,在上海召开“东北三省酒业协会成立暨第一次全体大会” : 《酒业竞争波澜再起,第五军团横空出世—东北酒业协会成立》 《让资源真正变成资本—三省“父母官”为东北酒发展助阵》 《资源独特,优势明显—“父母官”对东北酒业发展充满信心》 《厉兵秣马,东北酒业欲破地域“围城”》 ……
至此,完成了从“北大仓财神酒”向“北大仓东北酒”的概念过渡,在率领“东北酒”品类正式出现在全国消费者面前,确立“东北酒”集团军地位、确定“纯粮酿造东北酒”品类特征。之后再通过第五、六、七步的巩固和延展,树立
北大仓的品类领导品牌地位,完成由“北大仓东北酒”到“东北酒北大仓”的概念塑造。 后记
北大仓整合营销传播策划,历时半年有余,通过全面营销诊断、量化研究、大策略规划、创作表现等等一系列基础工作,为北大仓规划出主力品种“北大仓东北酒”系列,以及市场策略先锋品种“北大仓财神酒”系列。
“北大仓财神酒”系列,借用“财神”鲜明的心理形象和视觉形象,借助民间流传的四大民俗文化中的“禄文化”,引领北大仓走出反定位的误区,重新进入主流消费场合,恢复北大仓品牌对主流价位的控制和把握能力,并且在树立主导品种系列的过程中,逐步理顺跟各个联营品牌的关系,将品牌联营管理纳入北大仓整体品牌规划之中。
“北大仓东北酒”系列,体现了北大仓领导“东北酒”品类的品牌发展大策略,它所承担的历史任务,是将北大仓背后隐藏的巨大市场潜力发挥出来,把北大仓推向“东北酒北大仓”—— 也就是品类市场概念的巅峰。
写到这里,恰巧接到北大仓的邵总的报捷电话:试点市场天津春节前已经全面启动,月销售额突破600——祝北大仓2003年新春快乐,万事如意!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58fb8007ce1755270722192e453610661ed95a57.html

《叶茂中策划_北大仓酒(doc 17页).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