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十七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2第49讲第二次世界大战和雅尔塔体系下的冷战与和平练习

发布时间:2020-05-28 19:16:18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第49讲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雅尔塔体系下的冷战与和平

[跟踪练·能力提升]

1.(2020·遂宁三模)

材料 明治维新时期在政治改革的基础上建立的中央集权制的明治政府造就了“官报时期”。1875年官方修订了报纸条例其中就有“侮辱官吏罪”。随着工商业的发展商业报刊也迅速发展起来。为了引起官方和民众的一致关注它们大肆炒作对外战争理念宣传对天皇的“忠”以扩大销量。19世纪末当权者吸收西方文化定位在德国的国家主义上提出“和魂洋才”等口号。从1932年起日本政府对报刊实行了空前严厉的检查禁止那些不利于军部的新闻报道同时逮捕文化人士多达3.4万人。为控制舆论,成立了情报局,由现役军人担任领导,对报刊等媒体实行直接控制。1936年政府将多家通讯社合并成立同盟通讯社并规定:凡是新闻传播的电报不论是发稿还是收稿只授权于该社。太平洋战争时期关于日方战胜的报道是实际情况的六倍;关于损失的报道是实际情况的五分之一在整个战争时期媒体被军方掌控逐步走向法西斯道路。

——摘编自陈力丹《论日本媒体“二战”时的法西斯化》

(1)根据材料概括日本媒体走向法西斯化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日本媒体法西斯化的措施和影响。

解析:(1)根据材料“造就了‘官报时期’”“政府对报刊实行了空前严厉的检查”“宣传对天皇的‘忠’以扩大销量”“成立了情报局由现役军人担任领导对报刊等媒体实行直接控制”分析概括即可。(2)第一小问措施根据材料“对报刊实行了空前严厉的检查禁止那些不利于军部的新闻报道”“成立了情报局由现役军人担任领导对报刊等媒体实行直接控制”“政府将多家通讯社合并成立同盟通讯社”逐条概括即可。第二小问影响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从促进日本法西斯化和不利于媒体自由发展的角度分析。

答案:(1)原因:政府控制媒体为军国主义服务;媒体为扩大销量获取利润迎合政府和军方的宣传;军部等法西斯势力直接控制媒体。

(2)措施:制定苛刻的言论法规控制民众言论;设立政府情报局统一媒体报道宣传;合并通讯社控制新闻源。影响:鼓吹对外战争助长日本法西斯化;制造战争舆论欺骗蒙蔽日本国民给日本国民和世界人民带来战争灾难;严格控制媒体不利于媒体自由发展。

2.(2020·河南九师联盟质量检测)

材料 “假的战争”这个名词是美国新闻界所杜撰的那些最初杜撰这一名词的人其意义就是想要表示在这个阶段中战争好像是假的因为英、法两国的军队和德国军队之间并不曾打任何大战。实际上这是一个幕后准备活动的阶段。这个偶然事件(英法在西线对德国“宣而不战”的状态)使希特勒吃了一惊但所有这些内幕是当时世人所不知道的。全世界所能看到的就是战场上一片沉寂于是也就以为战神已经睡着了。

一般人对于此种外表沉寂的状况所作的解释也各有不同。有人认为英法两国对于它们的战争意图并不那样认真,尽管它们已经为波兰而宣战。但却仍在等候和平谈判的机会;另一种流行的解释是以为英法两国自有它们的神机妙算。美国报纸上有许多的“报道”说联军最高统帅部故意采取一种具有微妙构想的守势战略计划,并正在替德国人准备好一个陷阱。

——摘编自李德·哈特《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二战初期“假的战争”的含义及出现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二战初期“假的战争”给欧洲带来的影响。

解析:(1)第一小问含,根据材料“因为英、法两国的军队和德国军队之间并不曾打任何大战。实际上,这是一个幕后准备活动的阶段”可知是指英法与德军未进行实际大战。第二小问原因,根据材料“战争意图并不那样认真”可知,英法对德国采取绥靖政策;由“等候和平谈判的机会”可知,英法等国仍希望通过和谈来解决争端,对德国抱有幻想;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远东英美对日采取绥靖政策的影响。 (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从对英法、欧洲小国、德国的影响来分析。

答案:(1)含义:德军和英法军队在西北欧没有进行大规模作战。原因:二战初期英法对德国推行绥靖政策;西北欧国家对欧洲大国抱有幻想;远东慕尼黑协定对德、英、法等国的影响。

(2)影响:助长了德国法西斯进攻西欧、扩大战争的气焰;给欧洲小国带来空前灾难;使英法等国引火烧身并付出沉重代价。

3.(2020·芜湖三模)

材料 1941年7月18日斯大林在致丘吉尔的电报中提出要求英国在法国北部开辟反希特勒的新战场。 7月21日丘吉尔在回信中拒绝了。当1942年7月英美暂时搁置登陆西欧的“痛击”计划时斯大林迫于苏德战场的紧急形势和对盟军军备物资的需求,只好接受这个既成事实。当1943年5月“三叉戟”会议上和8月魁北克会议上英美决定进攻西西里斯大林为第二战场的再次延迟而愤怒了。本来就不太好的英美与苏联的关系现在变得更加恶化于是斯大林把驻华盛顿大使李维诺夫和驻伦敦大使麦斯基分别召回了苏联国内。这时候盟国关系中出现了一种恐慌的局面。英美与苏联之间是一种非零和的共生互利关系美英武装部队最终于1944年6月6日在艾森豪威尔将军的指挥下渡过了英吉利海峡并在法国的诺曼底登陆三大国的结盟也维持到击败法西斯德国和日本。

——摘编自臧春华《浅析欧洲第二战场开辟的曲折性》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苏联与英美在1941~1943年对开辟欧洲第二战场的不同态度并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美在1944年急于在诺曼底登陆的原因。

解析:(1)第一小问不同态度据材料“斯大林在致丘吉尔的电报中提出要求英国在法国北部开辟反希特勒的新战场”可知苏联急于要求英美开辟欧洲第二战场;由材料“丘吉尔在回信中拒绝了”“1942年7月英美暂时搁置登陆西欧的‘痛击’计划”得出英美两国搁置了苏联的要求。第二小问原因,据所学苏联是抵抗德国的主力和苏德战场苏联的损失等相关知识可知,苏联意在让英美盟军牵制德军的力量,以减轻自身的军事压力;据所学英美对日作战的相关知识得出英美的战略重点集中在太平洋战场对付日军;据材料“本来就不太好的英美与苏联的关系”并结合所学英美的反共立场得出英美意在让苏德军队两败俱伤以坐收渔人之利。 (2)据材料和所学知识结合1944年太平洋战场和苏德战场的态势分析。

答案:(1)态度:苏联急于要求英美开辟欧洲第二战场。原因:让英美盟军牵制德军的力量,以减轻自身的军事压力。态度:英美两国搁置了苏联的要求。原因:一是美英的战略重点集中在太平洋战场对付日军;二是为让苏德军队两败俱伤以坐收渔人之利。

(2)原因:一方面美英盟军在太平洋战场节节胜利能够腾出手来;另一方面苏联红军对德军的战略反攻突飞猛进美英出于抢夺对德战争胜利果实的需要。

4.(2020·雅安三模)

材料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奥地利及其首都维也纳由苏、美、英、法四国分区占领。1954年年初苏联提出对奥和约的建议1955年4月奥地利接受苏联倡议举行会谈。苏联的外交行动受到了西方国家的欢迎5苏、美、英、法、奥五国签订了《重建独立和民主奥地利的国家条约》。条约规定:恢复奥地利主权、独立和1938年1月的边界;禁止奥地利与德国合并或缔结任何同盟;奥地利应组成民主政府不得拥有制造和试验原子武器及条约中指定的其他武器驻奥盟军至迟在1955年12月31日撤退完毕。对奥地利和约的缔结是东西方关系缓和的重要突破。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等《世界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奥地利和约签署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奥地利和约签署的影响。

解析:(1)由材料和所学知识从二战后奥地利自身状况、国际局势以及苏联的推动等方面思考。 (2)由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对奥地利及欧洲局势、世界局势、民族国家的影响分析。

答案:(1)二战后奥地利被分区占领;美苏冷战;苏联在外交上的推动。

(2)缓解了东西方的对立;有利于欧洲局势的缓和;使奥地利取得了独立;为民族国家在冷战格局下提供新的外交借鉴。

5.(2020·保定二模)

材料 法国在1958年戴高乐上台之后为恢复法国的大国地位和独立自主摆脱美国的控制和束缚实行戴高乐主义。根据时局的变化毛泽东在1964年1月将“中间地带”理论发展为“两个中间地带”。在此国际背景下中法这两个在各自的阵营中别有影响的大国为捍卫本国的民族独立和国家主权在一系列国际问题上形成共识克服两国在意识形态和政治制度等方面的巨大差异于1964年1月27日正式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毛泽东在1964年1月30日同法国议员代表团谈话时鲜明地道出了这点:“中法可以合作反对大国的欺侮法国要把整个欧洲团结起来可以做日本的工作。建立从欧洲的伦敦、巴黎到中国、日本的反对美苏两霸的第三世界。”中法建交对双方来说都是着眼于世界全局的战略行动。

——摘编自靳孔胜《中法建交及其

对两极格局的冲击述论》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法两国建交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法两国建交的历史意义。

解析:(1)结合材料从法国、中国、世界局势三个方面思考。 (2)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从多角度分析可从对两极格局、美国、法国、中国的不同意义方面回答。

答案:(1)历史背景:两极格局的演变多极化趋势出现;戴高乐政府要求摆脱美国的控制;中国外交形势恶化需要改善外交环境。

(2)历史意义:冲击了以美苏为首的两极格局;挑战了美国对欧洲的控制;提高了法国地位;冲击了美国对中国的政策;改善了中国与欧洲的关系。

6.(2020·武汉调研)

材料一 1957年苏联成功发射人类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1967年1月27日美国“阿波罗1号”飞船模拟发射时失败3位宇航员丧生;1969年7月20日美国“阿波罗11号”宇宙飞船首次成功载人登月;1971年6月29日苏联“联盟号”飞船返回时密封舱漏气3名宇航员遇难。

——摘编自卢顺《人类航空历史上的灾难》

材料二 1970年4月13日美国“阿波罗13号”飞船即将抵达月球时气罐爆炸电源损坏,登月失败。……航天员首先感到极度恐惧绝望,后经过精密测算和细致分析,设计出返航方案。在“阿波罗13号”即将重返地球大气层时为防止出现任何可能的干扰苏联关闭了境内所有与阿波罗计划频道相同的无线电通讯同时派遣船只前往太平洋和大西洋海域。共有12个国家提供了救援舰船和飞机分布在美国军舰未能顾及的海域内等候。最终,“阿波罗13号”成功返回地球此次航天事故也被称为是一次“成功的失败”。

——(美)恩斯特·史都林格《有这么多人吃不上饭

为什么还要探索宇宙》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二战后人类探索太空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如何理解“阿波罗13号”登月行动是一次“成功的失败”。

解析:(1)根据材料中时间可得出第三次科技革命美苏争霸;结合所学知识可得出人类探索太空的梦想等。(2)根据材料“1970年4月13日美国‘阿波罗13号’飞船……登月失败”可得出“阿波罗13号”没有完成太空探索计划是失败的;根据材料“航天员首先感到极度恐惧绝望后经过精密测算和细致分析设计出返航方案。……共有12个国家提供了救援舰船和飞机分布在美国军舰未能顾及的海域……‘阿波罗13号’成功返回地球”可得出体现了人类探索未知世界战胜困难的勇气体现了世界各国面临人类共同问题时团结合作的精神为人类继续探索太空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是成功的。

答案:(1)第三次科技革命;美苏争霸;人类探索太空的梦想。

(2)失败:“阿波罗13号”登月失败没有完成太空探索计划。成功:“阿波罗13号”成功返回地球体现了人类探索未知世界战胜困难的勇气;体现了世界各国面临人类共同问题时团结合作的精神;为人类继续探索太空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任意两个要点即可)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58fade821b5f312b3169a45177232f60dccce76b.html

《2021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十七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2第49讲第二次世界大战和雅尔塔体系下的冷战与和平练习.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