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拉萨中学高三第七次月考语文试题(解析版)

发布时间:2018-06-05 17:28:01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2018届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拉萨中学高三第七次月考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I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

1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这个网络直播风生水起的时代,催生出了很多直播平台,多样的直播形式也无孔不入,被运用于各个互联网领域。

身在高三的学子们,一定要明白:考试是有意义的,分数是要追求的,但若只是数米而炊,未必就能得偿所愿。

建党九十七年来,我们党带领全国人民不断攻坚克难,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彪炳千古的业绩。

十九大报告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不说空话套话,措施具体而微,于细微之中处处体现着政府对百姓民生问题的呵护之情。

父母虽然给他请了一对一的家教,但家中依然高朋满座,吵吵闹闹,一傅众咻,能有什么效果?

互联网领域的人才,不少是怪才、奇才,他们往往走寻常路线有很多奇思妙想。我们不要求全责备他们,不要用同一把尺子衡量他们。

A. ①②④ B. ②④⑥ C. ①⑤⑥ D. ②③⑤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太阳岛国际雪雕艺术博览会在完成了冰雪艺术画廊的施工后,来自国内外的游客兴奋地徜徉其间,犹如置身于北国童话世界。

B. 《声临其境》中那些匠心独具的演员们给浮躁的娱乐圈扎扎实实上了一课——为作品添彩增色的,不是浮华的形式,而是内在的魅力。

C. 网瘾会严重影响青少年的成长,他们一旦罹患网瘾,不仅生理和心理健康会受到严重损害,还会消耗大量时间、精力和金钱。

D. 近年来,故宫博物院一直在努力挖掘文物背后的时代精神、人文价值、艺术造诣,力图让故宫的文化资源得到更好地呈现与利用。

3李明同学说话喜欢引经据典,在下面几种情境讲话时,他引用的古诗文恰当得体的一项是(

A. 同学张华要到外地去上中专,李明给他送行时说: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张华,你一人远走他乡要多多珍重啊!

B. 同学刘欣作文时想找一句表现读书乐趣的名句,李明不假思索地说道:这还不容易,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嘛!

C. 李明的同桌张海学习上得过且过,不求甚解,李明意味深长地对他说:学而不思则罔,你可不能总是浅尝辄止啊!

D. 李明经过三年初中的学习,回到故乡,他情不自禁地说道:真是三年羁旅客,今日又南冠啊!

II卷(非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文字是文明发展的载体,记录了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发展进程与经验教训。古人说,欲灭其国者,必先灭其史。同样,如果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字消亡了,其文明发展的根基也就动摇了。汉字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够代代相传并不断繁荣发展的根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应将汉字教育作为凝神聚力、铸魂固本的战略工程。。

清末民初以来,在日本脱亚入欧的影响下,中国一些知识分子对中华文化的根基——汉字产生了怀疑。汉字落后论者认为汉字不灭,中国必亡,声称汉字的出路在于拉丁化汉字难学论者主张汉字拼音化简化儿童识字有害论者主张放弃汉字教育。这些论调在近几十年仍有一定市场,比如20世纪80年代,有人就认为计算机是汉字的掘墓人

当前,汉字教育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面临外语教育的挑战。现在,英语是学生的必修课,学习英语在一些人看来可以改变命运。受这种价值观影响,在汉语与英语之间,一些人更重视学习英语,这直接冲击与削弱了汉字教育。二是面临信息化的挑战。随着信息化的迅猛发展,人们通过敲击键盘输入汉字的场合越来越多、越来越便捷;在古人眼中曼妙婀娜、形神兼备的汉字,现在变成了电脑键盘、手机屏幕上字母组合的产物。在日常工作生活中,书写汉字的机会在变少,提笔忘字的时候在增多。从这些角度来说,汉字面临危机绝不是危言耸听。

汉字是一种象形文字,具有形、音、义三要素。汉字不单单表达概念、内涵、外延等,还给人带来图形、联想、感觉等。与拼音文字相比较,汉字具有鲜明特色和独特魅力。学习与理解汉字,应遵循汉字自身的规律和特点。拼音文字是由字母组成的文字,其教学是用拼音的方法。我国汉字教学引进了这种方法,并将其作为汉字教学的主要方法。这种用拼音文字的教学方法来进行汉字教育的理念与实践有哪些优点和缺点,值得我们深思。

近年来,随着国人文化自信的提升,适应汉字在海外传播的需要,不少学者开始重新审视汉字教学的方法 ,合理借鉴我国传统汉字教学的经验。有的教学实验根据形、音、义三要素和儿童擅长形象记忆的特点,探索从字形讲字义,从生活讲汉字因形分类、因类施教等汉字教学的新理念与新途径。通过这些方法,一些汉字教育工作者尝试把每个汉字的文化基因形象生动地传授给学生,让学生对汉字有兴趣、生爱恋、晓逻辑、会思考,甚至实现以字养德。这类教学实验,对完善汉字教育有积极意义。

加强汉字教育,除了不断创新汉字教学的方式方法,更重要的是提升全社会对汉字教育的重视程度。我们要把汉字教育提升到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中华民族精神的高度来认识。只有这样,才能让古老的汉字在信息时代焕发新的生机,才能把中华文化的优秀基因植根于一代代中国人心中。

(摘编自王殿卿《汉字教育攸关文化传承发展》)

4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现在一些人鄙视汉语而重视英语,直接冲击和削弱了汉字教育,不利于文化传承。

B. 清末民初一些知识分子对汉字产生了怀疑,原因之一是当时国人的文化自信不足。

C. 汉字教学的方式方法的创新,有助于实现以字养德,从而激发学生对汉字的兴趣。

D. 汉字记录着国家和民族的历史发展进程与经验教训,是中华民族繁衍发展的基础。

5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从历史与现实两个角度分析了汉字面临的危机,指出了加强汉字教育的必要性。

B. 文章引用20世纪80年代某些人的观点,是为了证明汉字不能适应信息化的挑战。

C. 文章在论证汉字教学时,强调应遵循汉字自身的规律和特点,借鉴传统汉字教学经验。

D. 文章首尾呼应,论述了汉字教育的重要意义,并对如何加强汉字教育提出了建议。

6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如果我们不进行汉字教育而使用拉丁化文字,则我们文明发展的根基必然被动摇。

B. 日本脱亚入欧对中国一些知识分子影响很大,有的人甚至提出废除汉字的主张。

C. 创新汉字教学法,提升全社会对汉字的重视程度,有助于让古老汉字焕发新生机。

D. 汉字的形音义三要素,决定了汉字教育必须摒除拼音教学法,使用形象化教学法。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冬牧场

李娟

传说中最好的牧场是这样的:那里奶水像河一样流淌,云雀在绵羊身上筑巢孵卵”——充分的和平与丰饶。而现实中更多的却是荒凉和贫瘠,寂寞和无助。现实中,大家还是得年复一年地服从自然的意志,南北折返不已。春天,牧人们追逐着融化的雪线北上,秋天又被大雪驱逐着渐次南下。不停地出发,不停地告别。春天接羔,夏天催膘,秋天配种,冬天孕育。羊的一生是牧人的一年,牧人的一生呢?这绵延千里的家园,这些大地最隐秘微小的褶皱,这每一处最狭小脆弱的栖身之地……青春啊,财富啊,爱情啊,希望啊,全都默默无声

前来收购马匹的一位生意人告诉我:再过两年——顶多只有两年时间,就再也看不到这样搬家游牧的情景了!从明年开始,南下的羊群到了乌伦古河畔就停下,再也不会继续往南深入。

我大吃一惊:也太快了吧?

我的反应很令他生气。他放下茶碗,庄重地面朝我说:你觉得我们哈萨克受的罪还不够吗?

我噤声。其实我的意思是,虽说这种古老的传统生产方式本身正在萎缩,但这么突然的大动作,对人们的生活和心理该是多大的冲击和摇撼啊。

过了半天我忍不住又问:是真的吗?有上面的文件?

他说:文件肯定有。反正大家都这么说嘛。

其实我还想问:你们觉得定居好吗?再一想,真是个蠢问题。定居当然好了!谁不向往体面稳定、舒适安逸的生活呢?

荒野终将被放弃。牧人不再是这片大地的主人。牛羊不再踩踏这片大地的每一个角落,秋天的草籽轻飘飘地浮在土壤上,使之深入泥土的力量再也没有了,作为它们生长养料的大量牲畜粪便再也没有了,荒野彻底停留在广阔无助的岑寂之中……荒野终将被放弃。

而在北方,在乌伦古河两岸,大量的荒地将被开垦成农田,饥渴地吮吸唯一的河流。化肥将催生出肥大多汁的草料,绰绰有余地维持畜群度过漫长寒冬。这有什么可说的呢?

我刚进入这片荒野的时候,每天下午干完自己的活,趁天气好,总会一个人出去走很远很远。我曾以我们的黑色沙窝子为中心,朝着四面八方各走过好几公里。每当我穿过一片旷野,爬上旷野尽头最高的沙丘,看到的仍是另一片旷野,无穷无尽。——当我又一次爬上一个高处,多么希望能突然看到远处的人居炊烟啊!可什么也没有,连一个骑马而来的影子都没有。天空永远严丝合缝地扣在大地上,深蓝,单调,一成不变。黄昏斜阳横扫,草地异常放光。那时最美的草是一种纤细的白草,一根一根笔直地立在暮色中,通体明亮。它们的黑暗全给了它们的阴影。它们的阴影长长地拖往东方,像鱼汛时节的鱼群一样整齐有序地行进在大地上,力量深沉。

走了很久很久,很静很静。一回头,我们的羊群陡然出现在身后几十米远处,默默埋首大地,啃食枯草。这么安静。记得不久之前身后还是一片空茫的。它们是从哪里出现的?它们为何要如此耐心地、小心地靠近我?我这样一个软弱单薄的人,有什么可依赖的呢?

在这无可凭附的荒野,人又能依赖什么呢?放下茶碗,起身告辞的人,门一打开,投入寒冷与广阔;门一合上,就传来了他的歌声。就连我,每当走出地窝子不到三步远,也总忍不住放声唱歌呢!大约因为,一进入荒野,当你微弱得只剩呼吸时,感到什么也无法填满眼前的空旷与阔大时,就只好唱起歌来,只好用歌声去放大自己的气息,用歌声去占据广阔的安静。

十二月初,每隔两天,就会有南迁的披红挂彩的驼队和羊群遥远地经过我们的牧地。我和加玛高高站在沙丘上,长时间目送他们远去,默数他们的骆驼数量,判断他们的财富。什么也不为,什么也不说。他们的行进真是骄傲又孤独,在荒野中他们最倔强。

有一天早茶后,加玛唤我出去,我一看,又一支队伍经过西面的荒野向南慢慢行进着。但是加玛又提醒我:看,没有马。仔细一看,果然,队伍里只有一个人步行牵着驼队,同时还兼顾赶羊。看来看去再也没有别人了。比起之前几支又是摩托车又是座饰华美的马匹的队伍,可真寒碜啊。加玛判断道:没有马是因为他家昨夜驻扎时,马跑散了;只有一个人前进是因为其他人都找马去了。

无论如何,那情景让人看了很是辛酸。这是荒野,什么样的挫折都得接受,什么样的灾难都得吞咽。

(有删改)

7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传说中的牧场如诗如画,而现实的牧场却如此荒凉、寂寞和无助,两者强烈的反差给和读者造成了巨大的心理冲击。

B. 对牧民们今后冬季不再继续往南深入感到惊讶,是因为觉得舒适安逸的定居生活未必适合习惯了游牧的民族。

C. 文章善于借助自然环境的描写来表现人物内心活动,比如对黄昏斜阳下荒野白草的细致描写,就衬托了内心的寂寞。

D. 本文语言颇具特色,既生动细腻,又亲切自然,句式整散结合,字里行间融入了作者对这片土地独特的感触和真挚的情感。

8结合上下文,分析文中画横线句子的含意。

9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面对京津冀协同发展这一历史机遇,河北易县找准发展定位,深入实施生态立县、旅游兴县战略,把旅游业作为引领县域经济发展的龙头产业来抓,在全省率先提出全域旅游的发展思路,积极探索旅游+扶贫旅游+美丽乡村旅游+优势产业等旅游融合发展新模式,被列入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

为充分发挥旅游产业的带动作用,易县积极推广旅游+扶贫模式,把特色扶贫产业发展成特色旅游项目,形成了旅游经营、旅游务工、旅游产品、旅游分红四种旅游扶贫业态:通过建立旅游扶贫试点村,贫困群众可以自己举办采摘园、农家乐,可以在家门口的园区、商户里打工,可以制作、销售农家特色旅游产品,还可以加入旅游扶贫合作社,以资金、人力、土地入股的形式,参与旅游产业获取分红。

(摘编自《中国财经时报》,20161114日)

材料二:

2002年,江西赣州市规划开发脐橙基地,鼓励引导农户发展种植脐橙。几年后,单家独户零散经营的局限性显露:资金少、无技术、无销路、风险大。赣州市高度重视,市里积极引导果农建立16家脐橙合作社,全面推广应用生物防治、测土配方施肥等新技术,实施农资供应、技术培训、管理技术、开拓市场、果品销售五统一,同时引进脐橙加工企业,兴建大型保鲜库和分级包装车间,帮助果农包装销售,仅此一项每公斤可增收08元。由单打独斗抱团发展,增强了果农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

赣州市积极发挥产业发展对脱贫增收的带动作用。2015年,全市脐橙种植面积157万亩,脐橙产量128万吨,初步建立起覆盖全国的市场营销体系,实现脐橙产业总产值105亿元,70万果农增收致富,解决了100万农村劳动力就业。如今,漫山遍野的脐橙已成为赣州百姓脱贫致富的摇钱树

(摘编自《人民日报》,20161115日)

材料三:

贫困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不仅表现在物质层面,而且表现在精神、能力等层面,背后的致贫原因更是纷繁复杂。从这个角度看,脱贫攻坚是一项系统工程,仅仅从经济维度出发进行政策设计,可能会治标不治本,难以确保脱贫效果的可持续性。因此,应从单一经济维度的扶贫政策转向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多维度有效衔接的系统扶贫政策。一方面,要对贫困地区的社会发展、文化习俗、生态环境等给予高度关注,有序推进经济、社会、文化和生态同步改善;另一方面,应将健康、教育、医疗、就业等贫困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有机有序串联起来,更加注重脱贫效果的可持续性,让贫困地区实现彻底脱贫。

(摘编自(人民日报》,20161114日)

材料四:

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略落实过程中,也出现了不少问题。一些地方形式主义比较严重。驻村干部走读式”“挂名式帮扶,聪明才智没放在踏实帮贫困群众勤劳致富上,却花在怎么通过巧算收入账把贫困群众算脱贫。作为精准扶贫的责任主体,地方政府不认真想办法、出实招帮贫困群众增收脱贫,却为完成任务搞数字脱贫。一些扶贫主体功利主义严重。比如,在贫困地区投资兴业的一些企业,以扶贫为名要优惠要政策扶持,实际上却扶富不扶贫,还往脸上贴扶贫济困模范”“社会责任楷模的标签。抢摘贫困帽凸显政绩的冲动在一些地方也不同程度地存在:西部某深度贫困县,目前贫困发生率依然高达30%,却提出今年要摘帽

(摘编自新华网20161112日)

10下列对材料一、二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河北易县找准发展定位,积极引导,把特色扶贫产业发展成特色旅游项目。

B. 江西赣州鼓励引导农户发展脐橙种植,建立脐橙合作社,增强果农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

C. 河北易县大力发展旅游项目,让贫困农民获取相应分红,开创扶贫新模式。

D. 江西赣州积极发挥产业发展对脱贫增收的带动作用,解决了100万农村劳动力就业问题。

1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两项是( )(

A. 材料一介绍了河北易县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机遇下如何进行精准扶贫、他们的旅游+扶贫等模式已经被列入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等内容。

B. 材料二主要介绍江西赣州市有关种植脐橙的情形,文段通过列举一系列具体数字准确地介绍了赣州种植脐橙的面积、脐橙的产量以及农民的年收入等情况。

C. 材料三比较注重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文段首先分析了造成贫困户贫困的表现,然后分析扶贫干部如何才能做到精准扶贫

D. 材料四是一篇评论性文章,主要从扶贫者的角度讨论精准脱贫方略落实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目的是揭露国家的这些蛀虫,呼吁相关部门严厉打击。

E. 四则材料分别从不同角度阐释我国在扶贫问题上的种种举措以及过程中出现的种种问题,既有河北易县、江西赣州成功的经验,也有西部某深度贫困县不切实际地摘帽教训。

12我国目前精准扶贫工作有哪些值得推广的经验?还要注意哪些问题?请结合四则材料说说你的看法。

三、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答乔适书

(宋)穆修

盖古道息绝,不行于时已久,今世士子,习尚浅近,非章句声偶之辞,不置耳目。浮轨滥辙,相迹而奔,靡有异途焉。其间独取以古文语者,则与语怪者同也。众又排诟之,罪毁之,不目以为迂,则指以为惑,谓之背时远名,于富贵。先进莫有誉之者,同侪则莫有附之者。其人苟无自知之明,守之不以固,持之不以坚,则莫不惧而疑,悔而思,忽焉且复去此而即彼矣。噫!仁义忠正之士,岂独多出于古,而鲜出今哉?亦由时风众势,使不得从乎道也。

观足下十篇之文,有志于古矣,来书问曰:将学于今,则虑浅陋;将学于古,则惧不得取名于世,学宜何旨?引韩先生《师说》之说以求解惑。足下当少秀之年怀进取之心又学古于仁义不胜之时与之者众得无惑于中焉是以枉书见问某不才而弃于时者也,何足为人质其是非?徒以退拙无所用心,因得从事于不急之学,或谓之为好古焉。故足下厚相期待,盖感其声而求其类乎!试为足下言之:

夫学乎古者,所以为道;学乎今者,所以为名,道者,仁义之谓也;名者,爵禄之谓也。然则行道者兼乎名,守名者无兼乎道,何者?行夫道者,虽国有穷达耳,然达于上也,则为贤公卿; 穷于下也,则为君子,其在上,则礼成乎君,而治加乎人;其在下,则顺悦乎亲,修乎身。也达也,皆本于善焉。守夫名者,亦固有穷达耳,而皆反于是也。达于上也,何贤公卿乎?穷于下也,何君子乎?其在上,则无所成乎君而加乎人;其在下,则无所顺悦乎亲而修乎身。穷也达也,皆离于善焉。故曰行道者,兼乎名;守名者,无以兼乎道。

足下有志乎道而未忘乎名,乐闻于古,而喜求于今,二者之心苟交存而无择,将惧纯明之性浸微,浮躁之气骤胜矣。足下心叨仁义,又学识渊博,应国守弗离,坚持而弗,力行而弗止,则必立乎名之大者矣。学之正伪有分,文之指用自得,何惑?不宜,某白。

(有删改)

13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足下当少秀之年/怀进取之心/又学古于仁义不胜之时/与之者/寡非之者/众不得无惑于中焉/是以枉书见问

B. 足下当少秀/之年怀进取之心/又学古于仁义/不胜之/时与之者寡/非之者众/不得无惑于中焉/是以枉/书见问

C. 足下当少秀/之年怀进取之心/又学古于仁义/不胜之时与之者/寡非之者/众不得无惑/于中焉/是以枉书见问

D. 足下当少秀之年/怀进取之心/又学古于仁义不胜之时/与之者寡/非之者众/不得无惑于中焉/是以枉书见问

1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谓之背时远名,于富贵 阔:空泛,不切实际

B. 有志于古矣。 信:确实,的确

C. 也达也 穷:困顿,不得志

D. 坚持而弗 夺:争夺,夺

1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古文不被当时接受,古文学习也被大家所抵触。学习古文者被大家认为是奇谈怪论的人,被大家嘲笑,怪罪,诋毁。

B. 乔适想学习当下文章又担心浅薄鄙陋,想从事古文学习又担心功名难以获取,所以向作者写信来寻求该怎么办。

C. 作者告诉乔适,学习古文可以兼顾道与名,学习当下文章只可以追求到名声,所以,学习古文能得到贤能的称赞,学习当下文章就成为小人。

D. 本文用对比的说理方式,解决了乔适心中的困惑,最后指出乔适应坚持学习古文,将来一定有所出息。

16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某不才而弃于时者也,何足为人质其是非?

2)二者之心苟交存而无择,将惧纯明之性浸微,浮躁之气骤胜矣。

四、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列小题

眼儿媚

范成大

萍乡道中乍晴,卧舆中困甚,小憩柳塘。

酣酣日脚紫烟浮,妍暖破轻裘,困人天色,醉人花气,午梦扶头

春慵恰似春塘水,一片毂纹愁。溶溶泄泄,东风无力,欲皱还休。

【注释】扶头:扶头酒的简称,指易醉之酒。毂纹:皱纹。多用以比喻水有波纹。溶溶泄泄(yì),春水荡漾的样子。

17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A. 首句写景抓住了特征:日脚,穿过云缝斜射到地面的日光;紫烟,烟霞映日成紫色;酣酣,写其色调之深。

B. 妍暖句变换角度,写出了诗人旅途之苦。破旧的裘衣,正体现出诗人的困乏、惆怅。有常字奇用、直意曲说之妙。

C. 困人天色三句中,暖熏熏的天色和香腻腻的花气,令人喝酒般既感困倦,又感陶醉,于正午时分酣然入梦。

D. 词中巧妙地把卧舆中困甚与阳春气候联系在一起,使人如临其境,可谓是字字软温,着其气息即醉

E. 此词通过春景描绘,抒写人物内心感受。全词构思新巧,用笔轻灵,发语深透,而又着力体现浓重的春思旅愁。

18《唐五代两宋词选释》曾评下片借东风皱水,极力泄出春慵,笔力深透,可谓入木三分,请结合诗句分析下片是如何写春慵的。

五、情景默写

1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爱莲说》中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形成鲜明对比,表现莲高洁品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逍遥游》中庄子说明逍遥的最高境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即能够顺应自然的规律,把握六气的变化,才能够无所待

六、语言表达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汉字是蛮有意思的一种文字,许多汉字都可以用拆字法来解释。例如,与日月合其明中的,________,那是连孩子也知道的日月为明。可是,《说文解字》却道:“明,照也。月光透过窗户照进来的光线,这是的本义。于是,人们纳闷了:________,而不是日光呢?太阳难道不比月光更明亮吗?原来,这跟中国人的诗意情怀有关。中国人习惯了日出而作,日暮而息,中国文人又对月光情有独钟。所以,在艳阳高照的白天,他们并没有太多地去关注光线,________,人们才格外地感到月光跟人的关系。

21下面是中国新闻网刊发的一幅漫画,请描述漫画内容(注意细节描写)并揭示其寓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80字左右。

七、材料作文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新年伊始,元月5日,媒体就爆出合肥罗姓女子高铁扒车门事件的视频。元月11日,又爆出宝鸡一对夫妻吵架,女方堵住高铁车门事件视频。还有一男子迟到近20分钟,打110,向车站提出等他到达再发车的荒唐请求。

网上众人声讨这些人的自私、素质低等。央视等媒体及时披露和评论,指出遵规守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法律不容破坏。

但网络却又有另外的声音,一些人认为,单一的个案没必要上升到公众话题。一网友以《华盛顿地铁为我等了6分钟》为题发文,美国地铁愿意为一个留学生等6分钟。文章观点认为,一个伟大的国家不在于他的步伐有多快,而在于他肯不肯为了他的人民放慢脚步。理由是毕竟法规也是人制定的,为人服务的。

在我国改革发展的今天,这虽是个案,其实也反映了很多人的心态和素养。值得当事人深刻的反思,值得媒体甚至整个社会中的人们的深思。

请根据以上文字确定立意,写一篇文章表达你的看法。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2018届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拉萨中学高三第七次月考

1D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成语意思和用法的辨析。首先把握成语的意思,然后结合语境辨析正误。无孔不入,指遇空隙就钻进去。亦比喻善于四处钻营;善于利用一切机会。含贬义,用在此处情感色彩不当。数米而炊,数着米粒做饭。比喻计较小利。也形容生活困难。彪炳千古,形容伟大的业绩流传千秋万代。句中形容我党创造的业绩,使用正确。具体而微,指事物的各个组成部分大体都有了,不过形状和规模比较小些。此处望文生义,误把该成语理解具体细微一傅众咻,原指一人施教时,众人在旁喧扰。形容由于环境的干扰,做事难以取得成绩。或环境于人之影响甚大。句中说家中吵闹对孩子的影响,使用正确。求全责备,对人对事物要求十全十美,毫无缺点。不能带宾语,句中后面带了宾语,错误。

点睛:对于词语题,第一要辨析词义,包括词语的语义侧重点、词语的词义轻重、词义范围的大小等。切忌望文生义,比如具体而微,从句中来看,误把该成语理解成具体细微,故错误。第二,辨析感情。第三,辨析用法。包括搭配习惯、语法功能、使用对象等方面。解答词语题,第一、逐字解释词语,把握大意;第二、注意词语潜在的感情色彩和语体色彩;第三、要注意词语使用范围,搭配的对象;第四、弄清所用词语的前后语境,尽可能找出句中相关联的信息;第五、从修饰与被修饰关系上分析,看修饰成分跟中心词之间是否存在前后语义矛盾或者前后语义重复的现象。

2B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语病。应先浏览选项,排除有明显错误标志的句子,然后按照主谓宾的成分压缩句子,先观察主干部分,是否存在搭配不当、残缺等问题,再分析修饰成分。A项,中途易辙。前句的主语是博览会,尚无谓语部分,后面就改成了以游客为主语,可以把太阳岛国际雪雕艺术博览会放在后面。C项,不仅生理和心理健康会受到严重损害,还会消耗大量时间、精力和金钱语序不当,不仅……表递进关系,生理和心理健康会受到严重损害消耗大量时间、精力和金钱轻重颠倒,应互换位置。D项,挖掘……艺术造诣搭配不当,挖掘 ”与造诣搭配不当。

点睛:语病主要分为两大类:结构性语病和语义性语病。对于结构性病句,考生应多从语法角度分析,先压缩,再看搭配。比如D项,挖掘后面有好几个宾语,挖掘造诣搭配不当。要认真细致审读每个选项,重点注意分析并列短语作句子成分与其他成分的搭配,可以将并列短语拆开逐一与其他成分搭配,验证其当否。对于句式杂糅的句子,先凭语感判定其不协调,再分别造成句子,再放回原文中,验证其当否。对于语序不当的句子,先也要凭语感检测,再将不协调的词语或句子调换位置,看是否通畅自然。对因不明词义而造成前后矛盾的语句,应尽力推敲出这个关键词语的含义,推敲方法是拆字组词。

3C

【解析】试题分析:题干要求选出引用的古诗文恰当得体的一项,这是考查学生语言表达的得体性。首先要明确所使用的场合、情境,然后分析诗句的意思。C项,学而不思则罔意思是学习而不思考,人会被知识的表象所蒙蔽,这与前面所给的情境得过且过,不求甚解相合。A项,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意思是和你离别心中怀着无限情意,因为我们同是在宦海中浮沉,而场合是要到外地去上中专,情境不合。B项,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意思是到这里谈笑的都是渊博的大学者,交往的没有知识浅薄的人,这是说交友,而情境是表现读书乐趣,两者不合。D项,三年羁旅客,今日又南冠,意思是三年为抗清兵东走西飘荡,今天兵败被俘作囚入牢房,而情境是经过三年初中的学习,回到故乡,两者不合。

4B

5B

6D

【解析】

4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这是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筛选和概括。首先应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辨析。D,汉字记录着国家和民族的历史发展进程与经验教训,是中华民族繁衍发展的基础偷换概念,第一段说的是汉字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够代代相传并不断繁荣发展的根基,并不是中华民族繁衍发展的基础。A项,现在一些人鄙视汉语而重视英语曲解文意,第三段说的是在汉语英语之间,一些人更重视学习英语,只是重视英语学习,但并没有鄙视汉语之意。C项,有助于实现以字养德,从而激发学生对汉字的兴趣逻辑错误,倒数第二段是说让学生对汉字有兴趣、生爱恋、晓逻辑、会思考,甚至实现以字养德,这是递进关系,先产生兴趣,后实现以字养德。

5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此题考核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B项,文章引用20世纪80年代某些人的观点,是为了证明汉字不能适应信息化的挑战错误,这是对论据的分析有误,文章第二段说这些论调在近几十年仍有一定市场,比如20世纪80年代,有人就认为计算机是汉字的掘墓人”,由此可知,文中提到20世纪80年代某些人的观点,是证明质疑汉字的论调在近几十年仍有一定市场。

6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解答理解和分析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对词语的解说要抓住本质,将解释的含意放在被解释的词语处,看上下文是否连贯、恰当;寻求称代词与称代内容的联系,将称代的内容代入原文理解,联系全文的倾向性,检查该解释是否与全文保持一致。D项,必须摒除拼音教学法错误。从原文看,作者虽然强调应遵循汉字自身的规律和特点,但只是讲在对拼音教学法进行反思,并没有说这种教学法就不适于汉字教育。。

点睛:做选择题,基本方法是排除法。但还要用好比对法。就是把选项内容与原文有关内容认真、仔细地比较、对照,不符合原文意思的,就是错误项,反之则为正确项。那么,要比对哪些内容呢?比对词语,命题者在设置选项时对原句作了改装、重组,即主要采取了(删除原文的状语、定语、补语,改变原意)(只强调问题的一个方面,有意漏掉重要信息,断章取义)(改换词语,曲解文意)(胡乱拼凑、东拉西扯、无中生有、随意组合信息)等方式设误。要看看选项在对原句改造过程中,删去了哪些词,改了哪些词,添了哪些词,它们是否与原文意思一致。一般而言,选项中的下面这些词语最值得我们优先比对:指代词(”“),比对它是否有偷换概念之嫌;范围词(”“所有”“人人),看它是否有任意扩大或缩小外延现象;程度词、时间词(或许”“大概”“必定”“可能”“似乎”“已经”“将来),看它是否混淆偶然与必然、已然与未然,说法绝对等。比对关系,(句间、分句间的逻辑关系),看这种关系是否符合原文意思,是否合理。

7B

8默默无声,字面意思是不声不响,一句话也不说;这里用拟人的手法,形象生动地表明了牧人没有青春、财富、爱情和希望可言的人生状况;在荒凉、贫瘠、寂寞、无助的生活环境中,青春暗淡,生活贫寒,爱情难觅,希望渺茫,构成牧人苦痛的人生。他们饱受挫折和灾难,其人生毫无光彩,没有值得骄傲和宣扬的地方。

9对哈萨克牧民游牧生活的艰辛的同情,以及对牧民常年在荒野中倔强生存的敬佩;对未来牧民生活更加舒适稳定的喜悦,以及对牧民突然被改变生活方式后生活和心理会受到较大冲击表示担忧;对牧场被放弃、生态可能遭到破坏的忧虑。

【解析】

7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B项,觉得舒适安逸的定居生活未必适合习惯了游牧的民族分析不正确。之所以惊讶,主要是担心突然而来的生活方式的改变给牧民的生活和心理造成太大的冲击和摇撼,让他们一时难以适应。相关表述见原文第5段。

8试题分析:理解文中句子的含意要充分结合上下文,紧紧抓住句中的关键词。青春啊,财富啊,爱情啊,希望啊,全都默默无声。就这个句子而言,关键在吃透默默无声一词的字面含义及语境意义。结合上下文考虑,画线句子回答的应该是前文中牧人的一生呢,应是指出其人生困境。从语境意义来看,主语是青春”“财富”“爱情”“希望,谓语是默默无声。可见运用了拟人手法,表明了牧人没有青春、财富、爱情、希望可言的人生苦痛。

9试题分析:题干问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这是考查对作者思想情感的分析概括能力。作答时要抓住文中那些能直接或间接体现作者情感态度的语句,如而现实中更多的却是荒凉和贫瘠,寂寞和无助。”“牧人的一生呢?这绵延千里的家园,这些大地最隐秘微小的褶皱,这每一处最狭小脆弱的栖身之地……青春啊,财富啊,爱情啊,希望啊,全都默默无声。”“虽说这种古老的传统生产方式本身正在萎缩,但这么突然的大动作,对人们的生活和心理该是多大的冲击和摇撼啊。”“荒野终将被放弃。牧人不再是这片大地的主人。”“在乌伦古河两岸,大量的荒地将被开垦成农田,饥渴地吮吸唯一的河流。化肥将催生出肥大多汁的草料,绰绰有余地维持畜群度过漫长寒冬。”“他们的行进真是骄傲又孤独,在荒野中他们最倔强。”“无论如何,那情景让人看了很是辛酸。这是荒野,什么样的挫折都得接受,什么样的灾难都得吞咽。然后将这些能体现作者情感的内容分类概括,如表达作者什么样的情感,文中如何体现的,同时要交代清楚这种情感的表现是对物还是对人的。

点睛:分析鉴赏散文的情感要抓住文中那些能直接或间接体现作者情感态度的语句。就本文而言,作者表达的情感比较丰富,要注意仔细梳理。答题时一方面要答出情感的类别,即什么样的情感;另一方面还要答出这种情感倾注的对象,是对物还是对人。

10C

11AC

12经验:找准发展定位,找到龙头产业,以龙头产业带动,形成脱贫生态链政府高度重视,提供技术、政策等帮助,化整为零。化整为零,建立产业体系,抱团脱贫。

注意:应从单一经济维度的扶贫政策转向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多维度的有效链接的系统扶贫政策,走可持续性脱贫道路杜绝形式主义和功利主义,把精准扶贫落到实处。

【解析】

10试题分析:对于此类题目,应先审题,把握如下几点,一是选择正确还是不正确的一项,二是选择一项或是两项。比如本题中,下列对材料一、二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C项,让贫困农民获取相应分红于文无据,材料一第二段说的是贫困群众可以自己举办采摘园、农家乐,可以在家门口的园区、商户里打工,可以制作、销售农家特色旅游产品,还可以加入旅游扶贫合作社,以资金、人力、土地入股的形式,参与旅游产业获取分红,可见文中的原意是贫困群众可以通过一系列形式参与旅游产业,获取分红。

11试题分析:本题题干问的是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两项,要求选出的是正确的”“两项B项,文段通过列举一系列具体数字准确地介绍了……以及农民的年收入等情况错误,从材料二来看,农民的年收入情况并未有具体的数字列举。D项,材料四是……目的是揭露国家的这些蛀虫,呼吁相关部门严厉打击错误,从材料四来看,目的是告诫人们要正确看待精准扶贫问题。且蛀虫的说法也无根据。E项,也有西部某深度贫困县不切实际地摘帽教训错误,从材料四来看,西部某深度贫困县没有不切实际地摘帽,原文表述的是提出今年要摘帽”,选项将未然变已然;且也不属于教训,只是一种现象

12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我国目前精准扶贫工作有哪些值得推广的经验?还要注意哪些问题?请结合四则材料说说你的看法。这是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对文本内容的筛选和概括能力。对于第一个问题,考生可以圈出成功案例的做法,根据这些内容进行概括,如材料一河北易县找准发展定位,深入实施生态立县、旅游兴县战略,把旅游业作为引领县域经济发展的龙头产业来抓,在全省率先提出全域旅游的发展思路,积极探索旅游+扶贫’‘旅游+美丽乡村旅游+优势产业等旅游融合发展新模式”“为充分发挥旅游产业的带动作用,易县积极推广旅游+扶贫模式,把特色扶贫产业发展成特色旅游项目,形成了旅游经营、旅游务工、旅游产品、旅游分红四种旅游扶贫业态,材料二中单家独户零散经营的局限性显露:资金少、无技术、无销路、风险大。赣州市高度重视,市里积极引导果农建立16家脐橙合作社,全面推广应用生物防治、测土配方施肥等新技术……赣州市积极发挥产业发展对脱贫增收的带动作用。2015年,全市脐橙种植面积157,根据这两个地方可以总结出经验。对于第二个问题,考生可以圈出存在的问题,如材料三中仅仅从经济维度出发进行政策设计,可能会治标不治本,难以确保脱贫效果的可持续性。因此,应从单一经济维度的扶贫政策转向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多维度有效衔接的系统扶贫政策,如材料四中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略落实过程中,也出现了不少问题。一些地方形式主义比较严重……一些扶贫主体功利主义严重。考生根据这些内容进行概括即可。

13D

14D

15C

161)我是一个没有什么才学又被时俗抛弃的人,哪里值得给人指出那是对的还是错的呢?

2)如果这两种心理交织并存而不加选择,那么(我)担心(你)纯洁的本性会逐渐衰退,浮躁的意气就会迅速占据上风

【解析】

13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断句的能力。首先把语句放入文本,结合上下文理解句子的含义,足下当少秀之年/怀进取之心/又学古于仁义不胜之时/与之者寡/非之者众/不得无惑于中焉/是以枉书见问,这句话的含义是你正值青春年华,怀 着进取的志向,在仁义不兴盛的时候学习古文,赞同学古文的人少,批评学古文的人多,(你)在心中能没有困惑吗?,因此写信问我,圈出句子中的名词和代词,如足下”“等,根据句末语气词断开一处,根据句式断开与之者寡非之者众,因为这两处句子结构一致,内容相关,故排除ABC三项,选D项。

14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言实词的意思和用法,题干要求选出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D项,坚持而弗夺如解释为夺取,则与语境不合,从文中来看,最后一段说足下……坚持而弗夺,意思是……应该坚持住,不要丧失(大道)应解释为丧失。理解文言实词的意思,可以采取因文定义法:由于任何一个实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只可能有一个意义,因此可因文来定义,即根据具体的上下文语境来判断某个实词的具体意项。答题时要把实词放回到原文语境中,结合上下文意思去理解。可采取代入原文法、课内回顾法、成语迁移法。可将词义代入文中,结合上下文的语境来判断对错。结合语境,理解实词含义,要注意一词多义、古今异义、通假字、词类活用等。要分析形旁,推求字义。从字音相同推测通假字,通过语法特征推断出词性,用互文见义对照解释前后词。

15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辨析。考生应找出选项对应的语句,然后与选项进行比较分析。C项,学习古文成为贤能的公卿,学习当下文章成为小人这种说法错误,从文章第三段来看,应为行道者成为贤能的公卿,只追求名声者成为小人,而学习古文是行道的一种途径方法。

点睛:这道题目是概括归纳文章内容。解答此类题的方法是:抓住题干,读全读准。在阅读题目时,须读全、读准题干,切忌走马观花。所谓读全,就是对题干中的所有要求要一个不漏、原原本本地分析;所谓读准,就是要准确地把握题干所提的要求,看清是选对的还是选错的,是概括内容还是分析观点。只有对题干作全面、准确的分析理解,才能准确地答题。放回原文,查对正误。特别是在时间、地点、官职,人物的行为、实效方面,应仔细查对原文的词句,全面理解,综合分析,两者间的差别正是把握全文的关键所在。对似是而非处,要有借题解文的意识。比如本题,考生可以先到文中找到C项对应的内容,考生可以根据学习古文可以兼顾道与名,学习当下文章只可以追求到名声这一信息快速找到设题区域,在文章第三段,然后进行比对即可发现问题所在。

16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的文言文翻译能力。拿到句子之后,应先回归文本,然后分析句子中是否存在特殊句式和固定句式、短语,然后按照不同的句式进行调、换、删,再采取对译法,逐字进行翻译。第一句中,,自称,代替或名字;不才,没有才学;弃于时,被动句,表被动,即被时俗抛弃;某不才而弃于时者也,判断句;何足,哪里值得,,值得;,动词,问,指出;是非,对错。第二句中,,如果;交存,交织并存;,选择;,担心;,本性;,逐渐;,衰退;,迅速。

文言翻译

古代为文之道中断而不被推行,在时间上已经很久了。当今的读书人,文风习惯崇尚浅薄鄙陋,如果不是句式整齐、声韵对偶的文章,他们就不会听不会读。浮夸、粗制滥造的写作方法,相互追随且四处流行,没有其它不同的方式。在这之间,(如果有人)只拿古文交谈的话,那么(别人就把他)与奇谈怪论者一样看待。大家又排斥、辱骂他,怪罪 、诋毁他,不是把他看作迂腐,就是指责为糊涂,说他背离时代、远离名声,在追求富贵方面迂阔、不切实际。前辈中没有赞誉他的人,同辈中也没有附和他的人。他如果没有自知之明,不用坚决的精神来坚守(古文之道),不用坚韧的意志来坚持(古文之道),那么没有人不害怕和怀疑的,后悔并且想(改变)的,突然之间就会又离开这条道路而走向那条道路了。唉!仁义、忠正的君子,难道单单多出现在古代,却在当今很少出现吗?这也是由于世俗的风气,众人形成的势头,使(读书人)不能够崇尚古文之道罢了。

阅读你的十篇文章,(你)的确在古文方面有追求。(你)来信询问我说:想要向当今的文章学习,却担心变得浅薄鄙陋;想要向古文学习,却害怕在世上不能够取得功名,学习应该指向什么?(我)引用韩愈先生的《师说》的观点寻求解惑。你正值青春年华,怀着进取的志向,在仁义不兴盛的时候学习古文,赞同学古文的人少,批评学古文的人多,(你)在心中能没有困惑吗?,因此写信问我。我是一个没有什么才学又被时俗抛弃的人,哪里值得给人指出那是对的还是错的呢?(我)只是因为退隐、无能,没有什么事情可以干,因此能够从事于不急功近利的古文,有人称我是喜欢古文。所以你对我充满了深深地期待,大概是被我的言论所感动,于是寻求自己的同类吧!试着为您说说:

向古文学习,是用来追求大道的方法;向今文学习,是用来追求名声的方法。大道,说的就是仁义;名声,说的就是官位俸禄。既然这样那么,追求大道的人能兼顾到名声,追求名声的人就没有兼顾大道的办法。为什么呢?践行大道的人,虽然确实有困顿与通达的境遇,然而(当他)在上层做官时,就成为贤能的公卿,(当他)困顿处在下层时,就成为品格高尚的人。当他处于上层时,给君王建成礼制,给人民带来安定;当他处于下层时,就孝顺和愉悦亲人,修养身心。无论困顿还是通达,都源于善。守望名声的人,确实也有困顿通达的境遇,然而和上面的情况都相反。在上层做官,哪有什么贤能公卿呢?在下层困顿的时候,哪有什么君子呢?他在上为官时,对君王和人民没有什么帮助;在下层时,不能孝顺愉悦亲人,也不能修养身心。无论困顿还是通达,都离开了善。所以说践行大道的人,对名声能兼顾;守望名声的人,没有对大道兼顾的办法。

你有志于大道又对名声不忘怀,对古文喜欢学习,对当下的文章也喜欢学习。如果这两种心理交织并存而不加选择,那么(我)担心(你)纯洁的本性会逐渐衰退,浮躁的意气就会迅速占据上风。你心里明白仁义大道,又学识渊博,应该坚守,不要离开(大道);坚持住,不要丧失(大道);尽力而为,不要停止。必将获取大大的名声了。学习的真假有别;文章的意图和功用自有收获,有什么好困惑的呢?说得不恰当,但这正是我想说的。

17BE

18比喻。诗人用塘水在清风吹拂下微有波纹.轻轻荡漾的状态比喻春慵,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春慵的不可捉模、恍恍惚惚、浮浮沉沉的状态。

拟人。东风无力,欲皱还休,以无力”“…………”东风春水,形象生动地写出景物轻柔、缓慢的状态,也就是诗人慵懒的状态。

描绘景物展现春慵托物寄情借景抒情亦可)。诗人描绘春水轻轻荡漾,波纹若有若无。东风较柔和缓,形象而又直观地写出身心慵懒、淡淡喜悦与淡淡春愁若隐若现的状态。

【解析】

17试题分析:题干要求选出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这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学生对诗句内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本题考查对诗句的理解,采用了客观选择题的形式.各选项内容涉及了对诗歌的手法、形象、主题的鉴赏,考生解答时首先要注意了解作者身世经历及本诗词的写作背景,逐句翻译诗句,然后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思考诗歌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再对照选项一一确认,得出答案。B项,妍暖……写出了诗人旅途之苦。破旧的裘衣,正体现出诗人的困乏、惆怅错误,选项曲解诗句的意思,妍暖破轻裘,天气暖和了,前一句中酣酣的色调就给人以暖感,这时的温度也不是一下子升得很高,并不是带给人热的感觉,这种暖意首先是包裹在轻裘里的躯体感觉到了,它一阵阵地传了过来。这一句是写感觉。这天气给人的是暖乎乎的感觉。E项,而又着力体现浓重的春思旅愁错误,情感分析错误,这首词写感觉中的春慵,让人感觉到了春天的温暖,闻到了醉人的花香,感受到了柳塘小憩的恬美。

18试题分析:题干要求学生结合诗句分析下片是如何写春慵,这是考查写景抒情的方式。春慵恰似春塘水,一片毂纹愁,春慵就像春塘中那细小的波纹一样,叫人感到那么微妙,只觉得那丝丝的麻麻痒痒、阵阵的软软绵绵。一个字把春慵比作春天塘中微有波纹、轻轻荡漾的水,这春水形象的本身又给人以美感。它那么温柔熨贴,它那么充溢、富于生命力,它那么细腻、明净,真叫人喜爱。春慵就是它,享受春慵真是人生的快乐。这就生动形象地写出春慵的不可捉摸,又似曾可见恍恍惚惚,浮浮沉沉的状态。这几句用比喻来写春慵,把难以言状的困乏形容得如此具体、形象,作者的写作技巧真令人叹服。东风无力,欲皱还休,东风柔软无力,水面像要皱起微波又将微波抹去。作者以无力”“ “还来写东风春水,这是使用拟人的修辞,形象生动地写出景物轻柔、缓慢的状态,也就是诗人慵懒的状态。下片明明是写春慵这一困乏状态,却写到轻轻荡漾的春水、若有若无的波纹、轻柔和缓的东风,这是借景抒情,借助这些景物的特点生动形象地再现春慵的状态。

点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审题,明确提问的角度和答题的方向,如本题结合诗句分析下片是如何写春慵,且题干中明确指出《唐五代两宋词选释》曾评下片借东风皱水,极力泄出春慵,笔力深透,可谓入木三分借东风皱水就提示考生,作者是借助景物来写春慵;然后分析诗句中具体所写的景物,分析这种景物与春慵之间的关联。

19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濯清涟而不妖 (若夫)乘天地之正 而御六气之辩 以游无穷者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文的背诵、理解、默写能力。考查分直接性默写和理解性默写两种类型。解答此类题,要求学生平时既要注意记忆、积累,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答题时看清题目要求,本题属于理解性默写。写错字或漏字添字均不能得分。此题默写时需注意以下字词书写:淤濯清涟

点睛:此题考查学生名句默写的能力。在默写名句名篇时,要做到三清”“三不三清就是卷面清洁,字迹清楚,笔画清晰;三不就是不添字,不漏字,不误写。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考生经常在这些浅水滩”“翻船,原因是光背不写,光记不辨,不知道联系句意和古文的特性来区分。所以在平时对名句记忆时要立足于对诗句的理解,现在课标卷已经考核理解性默写,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既准确还不容易写错字,然后要立足于,不要背下来但得不到分数。

20 组成; 为什么是月光穿过窗户照进来; 而到了明月当空的晚上

【解析】试题分析:解答该题,可以结合前后语境考虑,第一空根据前面的许多汉字都可以用拆字法来解释,可以推出应填写组成之类的句子;第二空根据月光透过窗户照进来的光线而不是日光呢信息,可以推出应填写为什么是月光穿过窗户照进来之类的句子;第三空根据冒号后的在艳阳高照的白天,他们并没有太多地去关注光线等内容可知,应填写而到了明月当空的晚上,每处2分,意思对即可。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21示例:一只鸭妈妈全神贯注地低着头看手机,身后跟着三只小鸭,它们正走向张开大口的鳄鱼。漫画反映了当今社会人们沉迷于手机等电子产品不能自拔的现象,呼吁人们理性使用手机。

【解析】试题分析:这是一道图文转换的题目,图文转化的题目主要有解析徽标、解说题片、描述图片、分析统计图表和漫画等,此题属于分析漫画,分析漫画的题目主要有概括画面的内容,分析漫画的寓意,给漫画添加标题和解说词等题目,答题时首先立足于漫画的内容,注意按一定的顺序概括,然后注意漫画的劝诫意义,劝诫意义要从漫画夸张的手法中获取。此题注意分析鸭子领着小鸭不知不觉的走进鳄鱼的嘴里,原因是看手机,由此分析寓意是手机的危害

22且说制度是死的,人是活的

在国学中,古人倡导无以规矩,不成方圆,但国人更加崇尚外圆内方的变通式处世哲学,亦即人们普遍认同的制度是死的,人是活的的理念,以及前些年流行的遇到红灯绕道走口号。历史上曹操割发代首就是这种处世哲学的典型事例。

规则有规则存在的意义,规则就是死的,没有活一说。结合现有一系列的规则,是一定存在不完善的,因为万事万物时时刻刻在变,导致了规则也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规则是人定的,故决定了规则的不完美性,或现实社会中有的规则确实不合理。也因为部分规则的不合理性、不完整性等,让众多漠视规则的人不再去遵守,久而久之,我想规则就成了大家现在所说的潜规则了。可怕嘛?

今天,富有的中国人也仅是少数,如果衡量一下人均收入,人均收入占房价的比例,人均收入占医疗,教育支出的比例,大部分中国人依旧活得很卑微很可怜。大部分不成功的中国人,活得依然艰辛。所以,在中国,除非你取得了个人的成功,否则你就活不出尊严和品质。没有可靠的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没有较高的劳动回报,你不奋斗,你不成功,你就一定活的很可怜。我们是一个等级社会,底层的人没有人真正在乎你。所以,中国民众历来寄希望于出人头地。

从理论上讲,制定法律是为了维持秩序,保护弱者,但实际上,无论立法还是执法,富人得到的好处更多。

翻开报纸的社会新闻,你会触目惊心地发现:医患矛盾、民工讨薪跳楼、歹徒谋财害命,甚至连我们的孩子也有因独自玩耍以及校规而死亡。事实就是如此。穷人的自保远比富人更难。 财产少顾虑就少,顾虑少胆子就大。穷人对法律是缺乏信心的,在穷人心目中,所谓的制度也不过是个堂而皇之欺骗人的玩意,方的扁的全凭人一张嘴,死的也能说成活的。他们实用主义的价值观根深蒂固。成者为王败者寇,只看结果,不管手段。所以穷人中的暴力尤其可怕。

时下有一种现象值得社会与国家反思,一些涉及到自己利益的制度,该执行制度时偏偏不执行,例如事业公务员、三公消费、官员财产申报等改革阻碍重重。游离于规则之上,在制度中钻空子,找漏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式的无原则变通。一些事情一旦与钱挂钩时,执行起来便会突破各种阻碍。但当事不关己之时则僵化地死抱着规则,生怕多承担一点责任,民众们哭倒长城也不会感动天地的。

细节决定成败。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制度是死的,人是活的,我认为,一则,需要对制度本身作科学设计,让制度也充满人情味。二则,在执行制度的时候,要坚持原则亦不要忘了制度之外的温情。增加制度的刚性,执行制度不讲客观、不找借口、不打折扣,是做到措施到位的重要一环。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这是一则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材料一中给出三则事例,这三则事例有一个共性,这些乘客都因为自己的原因而做出影响公共秩序的行为;材料二和材料三是对这些事例的评价,材料二认为指出这些人自私、素质低,指出指出遵规守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法律不容破坏,材料三认为单一的个案没必要上升到公众话题”“一个伟大的国家不在于他的步伐有多快,而在于他肯不肯为了他的人民放慢脚步”“法规也是人制定的,为人服务的。考生可以从材料一和材料二的评论中选取一个角度立意,可以围绕法与情”“舆论引导”“个人素养等方面立意。从法与情的角度,可以立意为:法是为人制定的,但也不仅仅是为人;有法不依,等于无法;人是感情的动物,为法而法,伤了人情,违背法律初衷;遵规守法是当代中国人必备的素养。从舆论的引导及其引导的角度,可以立意为:小议守时的文明;是网络暴力还是正义的集体发声;央视发声的意义;以人民的名义;以法律的理由。从个人的角度,可以立意为:素养,是一个人高贵与否的不二理由。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58f49b02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447a11f.html

《2018届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拉萨中学高三第七次月考语文试题(解析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