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倪瓒山水画的构图形式

发布时间:2023-01-30 10:36:39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廊 文艺生活LITERATURE LIFE 2O1411 浅谈倪瓒山水画的构图形式 吴曲城 (湖南科技大学艺术学院,湖南湘潭市41 1201) 要:倪瓒山水画中萧疏静洁、空旷冷峻的“一河两岸,三段式”构图,是倪瓒对中国山水画的杰出贡献。其实倪瓒的这种 构图样式,并非是他真正意义上的首创,而是建立在董源、巨然和吴镇等前人的构图基础之上的,在他独特的个性和思想的 作用下,经过长期探索才形成了有自己特色的构图样式。倪瓒的这种构图形式还对后世的绘画,特别是山水画创作方面有 着很大的影响 关键词:倪瓒;构图;一河两岸;三段式;来源;影响 中图分类号:J2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4)32—0168—02 绪论 多了解到一些古人的思想和技巧,方便学习,做到崇古不讽今。 (一)研究倪瓒山水画构图形式的背景 二、倪瓒山水画构图形式的特点 (一)河两岸,三段式 谢赫的《 俩品录》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较系统的美术史论著 作. 的“六法”对前人有一个较系统的总结归纳和评判,也对 倪瓒山水画师法董源、巨然、荆浩、关仝、等名家再加以发 展,面法疏简,格调天真。作品大多 画太湖一带山水,平远构网,景物极  的人仃】提供了一个要求与标准,其中提出“经营位置”。指的 就是构 意识。经营:是指构图的设计方法,他把“经营”方面的 曼求l纳列r【丌以具体理解和表现出来得“位置”之中。构图的 能力是每位f5【瞰j家苗‘先应该具备的能力,作品的完整与否将直 接哭系列作品的成败 .构罔的总原则是对比和统一,在对比中求 简。简中寓繁,小中见大。在倪瓒的 画论中,主张抒发主观感情,认为绘 画应表现作者“胸中逸气”,不求彤 变化、求 奏, 统一中求和谐、求整体。其中,倪瓒是我一直想 受太研究和学习的埘象,他的构图一直以来都是被后人,特别是 丈人I田j家的摊崇,那么他的这种构网形式是怎么产生和发展的, 义足 给r他灵感,跟他自身的经历有没有关系,他想通过这种 构 形式表达什么样的情感,这些都是我感兴趣的,也是推动我 F这篇文章的源动力。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似,倪瓒自己讲过“仆之所谓画者, 不过逸笔草草,不求形似,聊以自娱 耳”。 此种构图是他晚期的山水厕作 品里}现的较为稳定的构图样式。 特点是:整个卿面由近景、中景、远 景三个部分组成,中景为一河或一 江,近景和远景分别为一河或一江 的两岸;一般近景放得较低,远景放 得很高,给人以一种冷峻空旷的感 通过这篇文章研究倪瓒的构图来源,构图特点,构图动机, 沟I皋1情感。这样我就能在临摹他的作品的时候体会他的情感,体 会他的绘l田j语 ,感受其内在想表达的情感,能使我更加能抓住 他的“神”. (三)本文的主要内容 觉。倪瓒的山水画作品,面貌单纯, 个人风格十分明显。华翼纶评价说: 绘l田i的构图是画家组织安排四面形式美富有规律的艺术科 学。巾国传统绘l画称“构『刳”为经营位置、置陈布势、布局或章法。 经营位置包含着立意为象的构思过程,是解决山水画形式美的 重要手段 、构 是要获得美的形式,也就是要获得“意境”,才能 称得J 形式的完美。“意境”是山水画构图的灵魂,“构图”又是要 “倪元镇平淡天真,简而厚,淡而有精彩,绝不经意.纯乎天趣”。 以他的《容膝斋图》为例,近景是平坡上数株枝叶疏落的树 木,参差错落,另外还有一座空荡荡的茅亭,中问不着一笔,以虚 为实,渺阔平静的湖面。远景是一抹沙渚帕影。整幅画不见飞鸟, 不见帆影,也不见人迹,一片空旷孤寂之意,层次分明,意境顿 体现1 水I “意境”的。现代构图方法中讲究对立统一,即“矛盾 统一”,“多样统一”,矛盾在对立中取得统一的艺术效果,即在统 生。平远的构图样式使得整幅画面空问感十足,后景的山峦用一 点繁琐的笔触与前景的疏做出对比,而中景的沙清,小而立,是 整个构图的枢纽。前景的数木参差不齐,高低各异,形态不同,前 后有藏有露,一座空亭立于整幅画面上下 巾存在。美学法则认为,构图要美,就要有统一。 倪瓒山水 中萧疏静沽、空旷冷峻的“一河两岸,三段式”构 1,是倪瓒对中国山水画的杰出贡献。其实倪瓒的这种构图样 式,并非是他真正意义j 的首创,而是建立在董源、巨然和吴镇 等前人的构图基础之上的,在他独特的个性和思想的作用下,经 过长期探索才形成了有自己特色的构图样式。倪瓒的这种构图 彤式还对后世的绘画,特别是山水画创作方面有着很大的影响。 本文主要通过对倪瓒前人的绘画构图特点和倪瓒本身的构图特 点分析其在山水画构图方面的艺术特点和艺术成就以及影响, 以便于我们这些国画行业里面的新生雏儿能探究到一些皮毛, 168 《容膝斋图》的黄金分割点,符合人体审美趣味;树木的竖线 和山峦的横线形成一组对比关系,繁密成为一组对比关系,又统 于点线面里,落款是长篇写于画面上方中间,与远景的山峦横 中所说的那样:“高士倪珊,师法关仝,绵绵一脉,虽无层峦叠嶂, 线形成对比关系,落落大方。正如清代布颜图在《画学心法问答》 茂树丛林,而冰痕雪影,一片空灵,剩水残山,全无烟火,足成一 代逸品。” (二)“留白” 
2014-1 1 文艺生活LITERATURE LIFE 廊 有人说过“中国画就是留白的艺术”,在视觉的区分中,黑与 画家的画风与构图样式都给了倪瓒深远的影响,他在他们这些 画和思想当中结合自己的个性,创造出了属于自己的构图样式。 画家成熟的构图总是有一个产生和发展的过程,总是离不 开前辈画家的优秀传统,更离不开自己的思想和个性。因此,要 探究倪瓒“一河两岸,三段式”的构图源流,我认为应该先弄清这 种构图的演变轨迹,首先从构图来看,倪瓒的画面结构简单,画 白,具有同等的重要性,在画面上突出白,或者突出黑,都是艺术 处理的结果。倪瓒就是很善于处理画面空白的画家,在倪瓒的画 中“画里空疏处,个中尽是诗。”清初竺重光在《画签》中说:“虚实 相生,无画处皆成妙境”。所以论画者向来有一种说法,谓“画中 空白便是不语诗”。一幅画是一个整体,画中的形象、色彩,还有 题款、用印,都是画面的组成部分,画中的空白,同样是画面的组 成部分,而且是很重要的组成部分。 面构图追求一种天真淡泊的境界,体现简、清、幽、逸情趣。与同 是元四家的王蒙的“繁”相反,倪瓒是山水画家中,最惜墨如金 的,用一个字概括,也就是“简”,尚简历来被认为是文人画最突 倪云林的画以简取胜,但简而不空,疏而味长。表现出了一 正如钱杜所言:“云林惜墨如金,盖用笔轻而松, 种极其清幽、洁净、静谧和恬淡的美。在倪瓒之前,山水画未能表 出的审美趣味,现出这样一种美的境界。他善用“平远”构图,将前景树丛、远山 燥锋多,润笔少,以皴擦胜渲染耳。元代,由于复杂的民族矛盾, 低矮的现实观感夸张提升,强化湖面留空白的意境内涵,使水际 造成了特有的文化背景。汉族知识分子在政治上被歧视,思想上 线与近处横坡等远近相映,他的画是一幅空灵的图案。他会根据 绘画布局的特点,加以适当而必要的题款,将中国书法巧妙地合 壁于绘画作品中,使全图浑然一体,达到诗、书、画的完美结合。 三、倪瓒山水画图式的形成因素 (一)深入扎根传统,厚积薄发 中国画在几千年的发展历程中,已经逐渐总结出一些重要 的构图法的规律性内容。而这些规律性内容分为隐性的和显性 的两大类。 隐性的构图章法,主要集中在人物画上。比如长卷形式的人 物画,大抵是聚集不同时空或不同区域场景的内容,合为一卷, 如顾恺之《女史箴图》、唐代周唠《簪花仕女图》等等,不仅是人物 画如此,山水画中如董源《潇湘图》、王希孟《千里江山图》等;花 鸟画中的韩混《五牛图》等也无不如此,它是中国画在构图章法 中最常见的规则。 显性的构图章法,则主要集中在山水画的“三远法”。在明清 的绘画典籍中,关于山水画章法的平远、高远、深远的“三远法”。 倪瓒的山水画构图形式基本是平远的构图。 除“三远法”之外,中国画构图传统中还有:一是所谓的“散 点透视”法,二是所谓的“人大景小”法。 “散点透视”的特征,是一幅画面中同时有几个聚焦中心。而 各聚焦中心之间,是平面与并列关系。“人大景小”的构图形式, 是基于中国画强调象征、强调抽象理念而逐渐成形的。 无论是隐性构图、显性构图、三远法构图、散点透视构图、人 大景小构图等,都体现了中国画在一步一步的走向规范,能系统 的总结出自己的一套理论知识,正是这些文献资料,使得后人能 够学习了解,参悟创新。倪瓒在早年的生活中,家境良好,书籍史 料收藏较多,眼界很广阔,他在这些前人总结的资料、传统中学 习,加入自己的心境变化以及个性特点,创造出属于自己的构图 特色,表达自己当时的胸中逸气。 (二)吸收各家所长,抒我情怀 当然单单是理论的知识总结对于倪瓒的构图形式创造还是 远远不足的,还需要前人的画来给予启示。 倪瓒之前有过很多知名的画家,他们都有自己独特的构图 方式和要表达的情感,倪瓒从前人留下来的文献资料中学习到 很多的技法,很多画家都给了倪瓒深刻的影响,某些画家更是直 接影响了倪瓒画面出现这种“一河两岸,三段式”的构图样式。 董源,五代南唐杰出的山水画家,他的山水画以水墨为主, 亦作淡设色,主要表现江南山川的自然景色。其作品平淡天真, 气势雄厚,意境深远。在取景章法上多以平远幽深为主,对江南 水乡的刻画更是惟妙惟肖,其中水天一色,一河两岸的构图已经 俞演俞现。巨然,师法董源,他的作品苍郁华滋,笔墨秀润。这些 多苦闷,因此许多画家文人隐居避世,投身自然以求所谓的“梵 我合一”的道统精神。正是这种超然的处世,使他们常常能与自 然接近,在自然中直接获取题材,从而使他们的绘画更富超然气 质。 (三)艺术源于苦难,天人合一 倪瓒出身无锡富豪之家,虽早年丧父,但因其长兄是元代道 教的上层人物,享有种种特权,家境仍然很不错。倪瓒养成了不 同寻常的处事态度,清高自傲,洁身自好。这时的他顶多算是个 爱好诗文古画的纨绔子弟罢了,但随后,大哥倪昭奎突然病故, 随之生母、老师相继去世,这一连串的不幸使他的情绪、心境随 着家境的败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由原来的无忧无虑变为满腹 悲愤。晚年弃家,隐遁山林,或来往于湖泊之间,寄情于自然,陶 醉于吟诗作画,用自己冷漠的心境去关照世界,以泄胸中之郁 闷,求得精神之慰藉。那作品中荒寂、冷漠、萧疏的境界,正是他 傲慢苦闷,孤独冷淡心境的真实写照。这时的他已经由本来的衣 食无忧转变成生活的窘迫,使得他的心境发生重大的转变,也开 始在画画上下苦工,体悟水墨画,用山水画的形式来抒发其胸中 悲愤,这时才算是真正的走上画家这条道路,也让他名垂青史。 倪瓒48岁时开始信仰道教,养成了孤僻的性格,超脱尘世 逃避现实的思想,这种思想也反映到他的画上,作品呈现出苍凉 古朴、静穆萧疏的意向。从元至正十三年(353) ̄1他去世的20年 里,倪瓒漫游太湖四周每个角落。以诗画自娱。这时期,也是倪瓒 绘画的鼎盛期。他对太湖清幽秀丽的水光山色,细心观察,领会 其特点,加以集中、提炼、概括,创造了新的构图形式,新的笔墨 技法,因而逐步形成新的艺术风格。作品个性鲜明,近景一脉土 坡,傍植树木三五株,茅屋草亭一两座,中间上方空白以示淼淼 的湖波、明朗的天宇,远处淡淡的山脉,画面静谧恬淡,境界旷 远,此种格调,前所未有。 他在山水画的绘画造型手法中,利用横直线条,造成矛盾、 统一的视觉形式,这些较为普遍的艺术规律。他善于用不同的平 行横线来构成画面的基本秩序,然后以竖立的组树搭配,成为他 展示宁静、冷寂境界、取得画面单纯化的一种抒情方式,使尚法 和尚意取得统一。也注重空间形态的表现,他以超然的态度来对 待自然,贵气韵而轻表象,不在形式而在内在精神。清人阮元《石 渠随笔》中讲道:“倪画寓情于枯淡,元人中别开蹊径者,予尝谓 他人画山水,使真有其地,皆可游赏;倪画一二枝枯树、一二楹矮 屋,残山剩水,写入纸幅,固极萧疏淡远之致,设自人其境,则索 然意尽矣”。 艺术来源于生活,却高于生活。倪瓒身世的变化影响其构图 产生的意境,苦难的生活处境让他的画面显现出一种萧条淡薄, 苍凉古朴的意境,通过一河两岸,三段式的这种(下转第181页) 169 
2014-1 1 文艺生活LITERATURE LIFE 廊 空间,应该是给父母、教师可引导幼儿去思考和发现“美”的空 间。好的绘本应该以画面营造情节,让孩子们在阅读画面的过程 里享受文学,开启他们对“美”的认识。 (五)整体设计 来的不同效果,条件允许的话还可以带着他们通过触摸、制作等 方式直观感受材料的材质和效果呈现的可能性;教师也可以通 过进一步了解绘画者的背景,引导孩子们理解情感、性格等个人 差异在艺术创作中的作用。通过教师正确的引导,幼儿才能充分 领略画面的图案美、色彩美、形象美,带来精神上的愉悦和满足, 怎么样才能使父母从满目琳琅的书架上取得孩子需要的那 本绘本呢?这就涉及到绘本的整体设计。很多读者在不了解的 这种审美经验和审美快乐,将为幼儿的审美表现和创造奠定基 础。 书籍前面,最先看的是外形设计。日本绘本之父松居直说:“我认 为绘本是一个造型艺术,它有各种形状,绘本必须根据故事来选 择正确的形状,而且重量和印刷也不一样,书是非常有意思的造 参考文献: 1】松居直(日).徐小洁,李勇智(泽)我的图画书论[M]上海:上海人民美 术出版社,2009. 型艺术。”好的外形设计会给好的绘本加分,如果从外形就激起 孩子的阅读兴趣,自然是再好不过了。 三、总结 绘本的图画由画家精心描绘,内容丰富,艺术风格也各不相 同,甚至带着艺术家独特的标签。需要教师能充分了解绘本的视 2]罗泽・弗莱克一班格尔特(德)孩子的画告诉我们什么——儿童画 与儿童心理解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3倍道夫・谢弗 )儿童心理学[M] E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0. 觉之美,进而引导幼儿去发现这个“美”的世界,这种引导不仅是 陪伴,也是发现和体验的过程:启迪孩子们通过线条、形状、色 4部广才.好绘本如何好【M]南昌:21世纪出版社,2009. 5]孔起英JL童审美心理研究[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 彩、空间等要素去发现绘本中的形象符号;体验不同艺术媒材带 -+-+-—- (上接第169页)构图方式显露无遗,表现的淋漓尽致。 通过元代独特的社会环境和倪云林本人的精神世界的共同 铸造,构建起了一个只属于倪瓒的独特艺术世界,至今他仍被评 为“中国古代十大画家”之一,英国大不列颠百科全书将他列为 世界文化名人,其绘画实践和理论观点,给后代山水画乃至整个 四、倪瓒山水画构图形式形成后对后世的影响 倪瓒的画以其独特的形象和鲜明的特点,被称为文人画的 “第一逸品”,被后人所追崇。他的山水画境界和意趣正是他个人 的思想境界和情调的反映,他的绘画形式与构成方面尽显其 “简”与“澹”而至“逸”的风格特征。 张丹妮所说:“艺术创作者达到艺术高峰的基础是其卓越出 众的审美眼光,而审美眼光的培养与产生就需要书本的文化积 淀,倪瓒早期充裕的物质条件,为其广阅高档次的名画与积累多 文人绘画带来了深刻的影响。 参考文献: 1]张谷吴-倪瓒・容膝斋图【M]湖北:湖北美术出版社,1990 2]陈传席.中国山水画史修订本)M】江苏:江苏美术出版社,988. 3]郑拙庐.中国画家丛北——倪瓒【M1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1982. 方面的文化知识创造了必要的外部条件。”一个世纪以来,有关 倪云林的研究,基本上集中在生年考证及绘画观念、美学思想和 人格探讨等问题上。但我认为倪瓒的价值,是在于他的“一河两 岸, 段式”构图样式给后世画家在山水画构图形式领域里提供 了经典范例。他把中国文人画发展到空前完美的形式,为元代绘 4J张丹妮当代史家对倪瓒的不同评价之对比研究明.美术向导,2008 21 5]陈振濂.国画形式美学的展开[M]西泠印社出版社,2008. 6]何企新.山水画技法fM】.中国纺织出版社,2004. 画和中国古代绘画增加了奇异的光彩。 181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58e173a3bb0d6c85ec3a87c24028915f814d84d2.html

《浅谈倪瓒山水画的构图形式.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