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黄山奇松

发布时间:2017-11-05 20:38:47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16《黄山奇松》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读准音,会书写田字格中的6个生字“誉”“陡”“屏”“宾”“屹”“卧”。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结合课文内容理解文中关键词语,进而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3、品读第一自然段,从整体上感受黄山风光的奇美,并初步了解黄山松奇在何处?领会文章第二自然段“先总后分”的写作方法。

教学重点学会本课生字新词、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并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整体感受黄山风光,并初步了解黄山松奇在何处。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情导入:

1、我们曾经领略过庐山的云雾,感受它瞬息万变的特点;也曾经欣赏过吉林的雾凇,感受它千姿百态的特点。今天,我们一起去黄山(板书课题:黄山)。黄山以“四绝”闻名于世,被誉为“天下第一奇山”,而人们对黄山奇松,更是情有独钟(继续板书课题:奇松)。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16课——黄山奇松,我们先来把课题读一遍。

2、出示学习目标

3、相信大家会有出色的表现。

二、民主导学:

任务一:检测预习

1.学习生字新词

 

 

(1)正音  

①通过预习,你认为哪些字的读音要提醒大家注意的?

(2)辨形

①字音都读准了,咱们仔细看看这些加点的字,这是需要我们这节课学会书写的。通过课前学习,你认为哪个字特容易写错? 

(2).齐读课后第3部分的词语。

现在请同学们捧起语文书,一起把课后第3部分的词语读一读。

2、检查读书:

同学们,全文总共有几个自然段?(3个)

指名读每个自然段,

三个自然段各写了什么内容?

第一自然段:写人们对黄山奇松情有独钟。

第二自然段:具体描绘了三大名松的动人姿态。

第三自然段:写千姿百态的松树使黄山更加神奇,更加秀美。

同学们,听了他们的朗读黄山的松树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老师也从文中找到了一些形容黄山松树的词语,串联成了一篇韵文。

【出示词串】:山顶陡崖    饱经风霜

潇洒挺秀    情有独钟

      郁郁苍苍    绿色巨人

姿态优美    枝干遒劲

姿态独特    枝干蟠曲

千姿百态    神奇秀美

先指名读(1名学生):老师先请一位同学把这篇韵文读一读,其他同学仔细听好,他有没有什么地方读错。(相机正音)

再齐读:我们一起来把这篇韵文齐读一遍,读的时候呀要注意一下节奏!

 任务二:三大名松分别是怎样的姿态呢?请同学们结合这三组词语在小组内交流学习。

1、出示自学要求:

【第三、第四、第五组词】    出示【自学要求】

郁郁苍苍    绿色巨人      1、理解词语的意思,读好词串;

姿态优美    枝干遒劲      2、把词语送入文中,读通课文;

姿态独特    枝干蟠曲      3、想象松树的姿态,美读课文。

2、交流词语,读好词串:

来,咱们来交流,结合你课前的预习和刚才的圈画,说说你都关注了哪个词语。

预设1:姿态优美

(1)文中哪句话就具体写出了迎客松优美的姿态?

(2)请通过朗读让我们感受到迎客松姿态的优美。

预设2:枝干遒劲

(1)注意到这里的一个多音字了吗?(枝干)

(2)读准音,理解意思。“干”指事物的主体或重要部分。出示“干”(gàn)的另外几种意思,给“干”组几个词。

(3)给“干”(gān)组词。

(4)理解“枝干遒劲”。

(4)朗读词语,让我们感受到枝干的强健有力。

预设3:饱经风霜

(1)理解“饱”的本意。(吃饱)

(2)结合词语理解“饱”的含义,进而理解“饱经风霜”的意思。结合课前预习,理解“饱经风霜”的引申义。

(3)一起来读好这个词。

3、把握文章主旋律,顺清脉络.

1.说说看,哪个自然段着重介绍了黄山奇松呀?

教师相机板书:(2)三大名松

2.那一、三两个自然段又别写了什么呢?结合先学提纲,再默读课文,看看有没有需要完善的。

(1)情有独钟      (3)千姿百态

3.启示写法:这篇课文的三个自然段都自成一段,脉络非常清晰,再次浏览全文,你发现作者在整篇文章的构思上采用了什么方法。

小结:作者以总——分——总的方法来布局,脉络十分清晰。以后咱们要练写写景类的作文时也可以学习用总——分——总的方法来构思,如果能像这样列列提纲,那写作内容就更明晰了。

任务三:请你读一读课文第1自然段,说说哪些地方让你感受到黄山奇松的奇,用笔圈圈画画。在学习小组内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 

1、学生自读,教师巡视指导,了解学习情况。

2、展示交流

咱们来交流交流,你从哪儿感受到黄山奇松的奇。 

交流语句:山顶上,陡崖边,处处都有它们潇洒、挺秀的身影。

3、观赏图片:出示黄山奇松图片,学生欣赏。

看样子,大家都被这千姿百态的松树深深吸引住了。那就带着对黄山奇松的喜爱之情,一起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课堂小结,顺延激情

检测导结:

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词语。

你看见前面山崖上那棵古松了吗?它长得非常粗壮,得几个人合抱才能围住树干。这古松虽然(                ),却依旧充满活力,你瞧,它(                )、(                   ),无论是酷暑,还是严冬,都毫无怨言,以最美的姿态站立着,陪伴着前来观赏的游人。

 、板书设计:                  

情有独钟

 16  黄山奇松     三大名松

千姿百态

第二课时

一、 复习导入

1、齐读课题,突出“奇”。

2、齐读课文第一小节。师:请大家说说第一小节告诉我们什么?生:人们对黄山奇松情有独钟。如能齐答更好点出:黄山奇松 情有独钟。

二、精读课文第二小节,体会黄山松的美与奇。

(一)认识三大名松姿态的奇特。

师:人们对黄山奇松情有独钟,是缘于黄山奇松对游人有情有意。自由读课文第二小节中描写三大名松的句子,划出文中最能体现奇松对游客充满情意的句子,画好后读给同桌听听。

师:大家都找到了哪些句子?

1、交流。

(1)交流迎客松

a、指名读划出的句子;b、出示迎客松,请一位同学读句子,其他同学听一听作者是如何写这棵迎客松的。c、迎客松会怎么欢迎客人,请你代它说两句。d、谁来读一读这棵热情的迎客松。

e、女生一起来读一读这棵好客的迎客松。

2)交流陪客松

师:这样热情的松树还有吗?

a 、指名一生读所划的写陪客松的句子。b这句话有点拗口,大家放慢语速读两遍,边读边想象陪客松的位置和样子。c、用“因为( )所以( )”的句式说说陪客松的由来。指名两生说一说,再让其他同学在下面说一说。

3)交流陪客松

导入:一天的行程结束了,人们下山了。一转眼,大家看到了这棵松树A、(出示:送客松)师范读:它姿态独特,枝干盘曲,向山下伸出长长的“手臂”,好像在跟游客依依不舍的告别。B、点红“依依不舍”,师:词是可以传情达意的,谁来读一读这个词。指名三生读一读。C、男生齐读送客松。

2、出示这三句话。师:多么热情的松树呀,它们有的迎接客人,有的陪伴客人,有的送别客人。(板书迎 送)

师:作者选择典型(板书),抓住特点,前半句写松树的形态,后半句写联想,用比喻、拟人修辞手法赋予黄山松人的情态,写出了黄山松树姿态的奇特。

(二)感悟迎客松顽强的生命力。

师:在这三棵松树中迎客松最有名,你们见过它吗?(生:交流;师补充:a 人民大会堂会客厅里有一株铁制的迎客松;b、我家墙上有;c、我在美术室的墙上也发现了一幅,是你们美术老师画的。告诉你们:(出示并齐读:如今,这棵迎客松已经成为黄山奇松的代表,乃至整个黄山的象征了。)

师:这棵迎客松能代表黄山奇松,仅仅因为它姿态独特吗?文中有没有告诉我们其他原因?

生找读句子后出示:迎客松姿态优美,枝干遒劲,虽然饱经风霜,却仍然郁郁苍苍,充满生机。

师:“饱经风霜”是什么意思?生查工具书回答。

出示资料并完成填空:介绍黄山松的生长环境和迎客松的生长历史。

客松生长在陡崖上,经过了 年的雨打风吹、日晒雨淋,用一个词形容就是 。可是他却仍然

咱们再读读这句话(自由放声读):迎客松姿态优美,枝干遒劲,虽然饱经风霜,却仍然郁郁苍苍,充满生机。师:从这句话中你读出了什么?(齐读)。

在作者眼里,迎客松(出示:松姿态优美,枝干遒劲,饱经风霜,郁郁苍苍,充满生机)。你能记住这些词吗?(出示填空:迎客松 ,虽然 ,却仍然 。)

师:齐读三大名松,要从文字中感受它们的神奇。

三、精读第三小节,感悟语言的形式美。

导入:像这样姿态奇特的松树在黄山山顶上,陡崖边随处可见。(出示:课文第三小节)指名读,这里可用个哪词来概括黄山松的奇特?(板书:千姿百态)

自由读第三小节,从哪里可以看出黄山松千姿百态?(出示:它们或屹立,或斜出,或弯曲;或仰,或俯,或卧;有的状如黑虎,有的形似孔雀……)

写了几种姿态?数一数。(了解省略号的用法)

看图猜姿态。

再读一读排比句,这组排比句有三个分句用两个分号隔开,很精美,很特别。请你边读边思考,说说你的发现。

生交流,师总结:作者用这种不断变化的语言形式,来写黄山松的千姿百态,句式有长有短,读起来也有一种节奏美。大家在下面练一练;指名读一读。指名三人一组分角色读一读。

出示:它们有的高高耸立,有的斜出伸展,有的弯曲尽致;有的仰观天日,有的俯瞰大地,有的卧看流云;有的状如黑虎,有的形似孔雀……(语言的节奏美和句式的变化美还能读到吗?)

师:请你用拟人的手法,在下面续写两句。

它们或屹立,或斜出,或弯曲;或仰,或俯,或卧;有的状如黑虎,有的形似孔雀 (写完后交流)

师:它们装点着黄山,使得黄山更加神奇,更加秀美。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黄山奇松的情有独钟和发自内心的热爱赞美之情。

四:围绕板书,总结全文

现在我们再来回顾一下这篇课文。通过对课文的学习,我们知道黄山松生命力顽强,姿态奇特,千姿百态,为了写出松树的神奇,作者选取了迎客松、陪客松、送客松作详细描写,第三小节则概括介绍了黄山松千姿百态的特点。这种点面结合的手法,使读者既感受到了黄山松的千姿百态,又对三大名松留下了鲜明深刻的印象。(板书:点面结合)这种点面结合的写法我们可在习作三《秋天的树叶》中学习运用。

五: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第二小节,学习作者写景状物的表现手法。

2:观看纪录片《大黄山》,增加对黄山的认识与了解。

板书设计:

黄山奇松

 

迎 陪 送 选择典型

 

千姿百态 点面结合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5891773c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c85892f.html

《16黄山奇松.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