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早期电影 - 新女性 - 与民国上海的女性话语建构

发布时间:2015-03-09 20:00:50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 of Capital Normal University2011年第2期(Social Sciences Edition )(总第199期)中国电影研究中国早期电影《新女性》与民国上海的女性话语建构张淳摘要:《新女性》这部影片于1935年春节之际上映,其女主角的原型是自杀的“作家明星”艾霞,而扮演女主角的阮玲玉又在影片上映后不久像影片里那样服安眠药自杀。这部影片台前幕后的种种故事、讨论和纠纷在民国时期的上海形成了一个轰动性的事件。通过比较分析艾霞的生平、电影剧本和报刊评论,我们可以看出各种媒体在此共同参与了一场“新女性”的讨论和建构,从中演绎出那个时代的妇女问题、性别想象和社会政治的变迁。关键词:“新女性”;摩登女郎;革命女性中图分类号:J90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9142(2011)02-0106-08收稿日期:2011-02-09作者简介:张淳,女,安徽安庆人,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博士研究生。(北京100089)《新女性》由孙师毅编剧,蔡楚生导演。这部影片的独特之处在于它牵涉到中国早期电影人中两位在事业高峰时期先后自杀身亡的女明星———艾霞和阮玲玉,而自杀也正是片中女主角韦明的最后选择。在阮玲玉轰动上海的葬礼中,编剧孙师毅夫人的挽联写道:“韦明之前,尚存万难。艾霞而后,此又一人!”[1](p.20)这幅挽联将电影文本中虚构的女主角与其原型人物———有左翼色彩的女演员艾霞,和女主角的扮演者———当时正炙手可热的大明星阮玲玉联系在一起,她们三个或虚构或真实的人物共同成为当时中国“新女性”群像的具体化代表,汇聚成各种有关性别想象和国家建构的书写场所。在对电影文本、报刊媒体和电影史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到有关“新女性”话语的建构如何演绎出那个时代的性别想象和社会政治的变迁和矛盾。阮玲玉在当时已经是上海家喻户晓的女明星,她在银幕上扮演自杀的同行艾霞,又在影片放映后一个月同样自杀身亡。这三位或虚构或真实、由这部以“新女性”命名的电影连结起来的三位女性的三重自杀,模糊了真实与虚构的界线,使真实的历史、虚构的电影媒体的话语交织在一起,共同谱写了民国时期都市女性的命运,并提出了女性主体性危机的问题。一、历史人物与女性文本:艾霞与《现代一女性》艾霞原名严以南,福建厦门人。她早年随经601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581c4d9b0975f46526d3e104.html

《中国早期电影 - 新女性 - 与民国上海的女性话语建构.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