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论》的理论体系和主要内容

发布时间:2020-03-27 01:44:59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资本论》的理论体系和主要内容

提要:《资本论》科学地说明了雇佣劳动与资本制度的社会经济结构、内在矛盾和发展趋势。

第一卷主要研究资本的生产过程,在劳动价值论基础上,指出这一过程的实质是资本家剥削雇佣工人的剩余价值。而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发展,必然导致资本主义社会的灭亡和新社会的产生;第二卷阐述了单个资本和社会总资本的运动,指出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基本矛盾必然导致社会再生产实现条件不断被破坏,引起经济危机的周期性爆发;第三卷研究了剩余价值的分配理论,进而揭示了整个资本主义经济的社会结构。

马克思在《资本论》三卷本中通过对资本运动过程的研究,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运动规律。对资本运动的研究,马克思采用由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分别对资本的生产过程、资本的流通过程和资本主义生产的总过程展开阐述。

《资本论》是对雇佣劳动与资本制度的实证研究。它首先阐述了整体研究的分析基础:劳动价值理论。在劳动价值理论的基础上,阐明了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本质是剩余价值生产和资本对剩余价值的占有,展示了资本主义经济的社会结构,说明了资本主义经济不可克服的内在矛盾和经济危机,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历史局限性和向社会主义经济过渡的必然性。

一、第一卷的主要内容: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本质与发展趋势

《资本论》第一卷研究的是资本的生产过程,即资本的直接生产过程,它是指在统一的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中抽象出来的生产过程。正如马克思所说,在第一卷中,我们研究的是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本身作为直接生产过程考察时呈现的各种现象,而撇开了这个过程以外的各种情况引起的一切次要影响。而资本的生产过程实质是资本家剥削雇佣工人的剩余价值,所以资本的生产过程的核心是剩余价值生产。

1、分析基础:价值理论

价值概念是马克思分析资本主义经济的基础范畴,劳动价值理论是这一分析的基础理论。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科学地说明了作为资本主义财富形式的商品的社会实体是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从而为剖析资本主义社会的财富生产、分配和社会结构奠定了科学的基础。

马克思说,由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占统治地位的社会的财富,表现为庞大的商品堆积,单个的商品表现为这种财富的元素形式。因此,我们的研究就从分析商品开始。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发达的、普遍的商品生产,商品是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细胞形式,因此,研究资本主义经济关系要从商品开始。

马克思在本卷第一篇,首先阐述了劳动价值论的主要内容:(1)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价值是其社会属性;(2)商品中包含着劳动二重性,作为相同的、无差异的或抽象的人类劳动,形成价值;作为具体的有用的劳动,生产使用价值;(3)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构成商品内在矛盾的根源,因而是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4)劳动产品一采取商品形式就具有的谜一般的性质究竟是从哪里来的呢?显然是从这种劳动形式本身来的。即商品拜物教性质产生于商品形式本身,而其实质是把生产者同总劳动的社会关系反映成存在于生产者之外的物与物之间的社会关系。5只是社会必要劳动量,或生产使用价值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该使用价值的价值量。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是商品的价格。价格和价值不一致并不违反价值规律,反而是价值规律发生作用的唯一可能的形式。马克思指出:价格和价值量之间的量的不一致的可能性,或者价格偏离价值量的可能性,已经包含在价格形式本身中。但这并不是这种形式的缺点,相反的,却使这种形式成为这样一种生产方式的适当形式,在这种生产方式下,规则只能作为没有规则性的盲目起作用的平均数规律来为自己开辟道路。

马克思还建立了货币理论,指出价值形式是指商品价值的表现形式,价值形式的发展依次经历了简单的、个别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一般价值形式和货币形式,货币是价值形式长期发展的结果。货币的本质是固定的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它是商品交换发展的必然结果,是商品经济内在矛盾发展的必然产物,它体现的是一定社会生产关系。货币的职能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其中价值尺度与流通手段是货币的两种基本职能,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与世界货币则是伴随着商品流通的不断发展而逐渐产生的派生职能。货币的这五种职能形成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体现了货币的本质。货币流通规律指出,商品流通所需要的货币数量取决于商品价格总额与单位货币的流通速度。

马克思创立的科学的劳动价值论和货币理论,为在以后揭示资本主义剩余价值规律以及其他规律奠定了牢固的理论基础。

2、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本质:剩余价值理论

在雇佣劳动与资本的制度中,雇佣劳动只能在市场上出卖劳动力,资本给劳动者支付的工资由劳动力价值决定。劳动者的劳动时间大于劳动力价值所包含的劳动时间,劳动者劳动所形成的价值大于劳动力价值,两者之差就是剩余价值(m),这个剩余价值为资本家所占有。这就是雇佣劳动与资本制度的实质,也就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

在本卷第二篇到第六篇中,马克思研究了剩余价值的生产,阐述了剩余价值生产理论,揭示了资本家和雇佣工人之间的剥削和被剥削关系。具体内容为:(1)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商品流通和货币流通发展到一定程度,货币在市场上购买到劳动力商品时,货币就转化为资本,原来单纯的货币所有者就转化为资本家,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关键是劳动力成为商品。这不仅为分析剩余价值的生产奠定了基础,而且解决了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中资本和劳动相交换而产生的矛盾;(2)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价值增殖过程是目的,劳动过程是价值增殖过程的手段。在价值增殖过程中,以生产资料形式存在的不变资本(c)只是转移而不创造价值,而以劳动力形式存在的可变资本(v)才创造出新的价值(包括相当于劳动力的价值和剩余价值),才是剩余价值加(m)的真正源泉。判断资本对劳动力剥削程度的是剩余价值率(m′),即剩余价值和可变资本之比(m′=m/v)。而剩余价值量取决于预付的可变资本和剩余价值率。在预付可变资本和劳动力价值一定的条件下,提高剩余价值率的一种方法是延长工作日从而延长剩余劳动时间,即增加绝对剩余价值生产;(3)提高剩余价值率的另一种方法是相对剩余价值生产,它是以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从而劳动力价值下降为条件,在工作日不变的情况下,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相应地反向延长剩余劳动时间而实现的。每个资本家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直接目的是追逐超额剩余价值,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是个别资本家为了这种目的而竞争的必然结果。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为了获得相对剩余价值而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发展过程依次经历了协作分工和工厂手工业机器和大工业三个主要阶段。(4)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之间存在着辩证关系。剩余价值的产生不是靠自然条件而是历史发展的产物,是资本和劳动关系的产物。

5)工资是劳动力价值或价格的转化形式,但只要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存在,工资就表现为劳动价值或价格,即表现为资本家支付给雇佣工人的全部劳动的报酬。资本主义工资的支付形式主要有计时工资和计件工资,计件工资是计时工资的转化形式。工资国民差异的比较必须考虑决定劳动力价值量变化的一切因素。

雇佣劳动与资本制度条件下,生产的本质是剩余价值生产,这也就决定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基本经济现象——生产相对过剩或者有效需求不足,即一方面,对剩余价值的追求,使得厂商具有无限扩大生产的趋势,表现为市场供给的扩张;另一方面,工资的市场定位,使得工资被定位于劳动力价值的水平,无法与生产扩大的趋势同步,表现为由工资形成的市场需求落后于市场供给的扩张。因此,雇佣劳动与资本制度必然导致生产相对过剩或者有效需求不足

3、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发展趋势:资本积累理论

资本的生产过程,不仅是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而且是资本自身的生产过程,即剩余价值资本化的过程,因此,马克思在分析资本家和雇佣工人之间剥削关系的基础上,在第七篇又阐述了资本的积累理论,分析了资本家和雇佣工人之间剥削关系的发展及其变化趋势,揭示资本主义必然被社会主义代替的客观规律。该理论的主要内容有:(1)资本主义再生产不仅是物质资料的再生产,同时也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再生产。(2)资本积累的源泉是剩余价值。资本积累的必然性在于资本家追求剩余价值的内在动力和资本主义竞争的外在压力。

资本积累的实质是资本主义的占有规律。影响资本积累的因素有:对劳动力的剥削程度,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水平,所用资本与所费资本之间的差额,预付资本的数额。(3)随着资本的积累,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会形成资本主义相对过剩人口,这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所特有的人口规律。资本主义积累的绝对的、一般的规律是:社会财富即执行职能的资本越大,它的增长的规模和能力越大,从而无产阶级的绝对数量和他们的劳动生产力越大,产业后备军也就越大。可供支配的劳动力同资本的膨胀力一样,是由同一些原因发展起来的。因此,产业后备军的相对量和财富的力量一同增长。但是同现役劳动军相比,这种后备军越大,常备的过剩人口也就多,他们的贫困同他们所受的劳动折磨成反比。最后工人阶级中贫苦阶层和产业后备军越大,官方认为需要救济的贫民也就越多。(4)在资本主义发展中,一方面规模不断扩大的劳动过程的协作形式日益发展,科学日益被自觉地应用于技术方面,土地日益被有计划地利用,劳动资料日益转化为只能共同使用的劳动资料,一切生产资料因作为结合的社会劳动的生产资料使用而日益节省,各国人民日益被卷入世界市场网,从而资本主义制度日益具有国际的性质,同时,随着那些掠夺和垄断这一转化过程的全部利益的资本巨头不断减少,贫困、压迫、奴役、退化和剥削的程度不断加深,而日益壮大的、由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本身的机构所训练、联合与组织起来的工人阶级的反抗也不断增长。资本的垄断成了与这种垄断一起并在这种垄断之下繁盛起来的生产方式的桎梏。生产资料的集中和劳动的社会化,达到了资本主义外壳不能相容的地步。这个外壳就要炸毁了。即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发展必然导致资本主义社会的灭亡和新社会的产生,这是资本主义积累的历史趋势。

二、第二卷的主要内容:资本主义经济运行及其矛盾

《资本论》第二卷考察的是资本的流通过程,这里的资本不是商业资本,而是产业资本,流通过程并不是狭义的流通过程,而是流通过程和生产过程的统一,是广义的流通过程,但是重点考察狭义流通过程。马克思通过对资本流通过程的分析,阐述了剩余价值实现的理论。

《资本论》第二卷阐述了单个资本和社会总资本的运动。一方面,无论是单个资本还是社会总资本,就其本身的运行来说,需要严格的连续性和比例协调性;另一方面,就资本主义私有制的本质来说,不仅无法保证这种严格的连续性和比例协调性,而且,资本主义基本矛盾使社会生产的两大部类不可避免地要不断出现严重的比例失调,从而导致社会再生产实现条件不断被破坏,引发周期性的经济危机,这就是资本主义经济运行的内在矛盾。

1、资本的循环

马克思考察资本的流通过程是从个别资本开始的。在社会生产中,各个单个资本的运动并不是相互孤立的而是互相交错的,而且正是在这种交错中形成社会总资本的运动。

马克思对个别资本运动的分析集中在本卷第一篇和第二篇,其中第一篇主要研究了资本循环中的形态变化及其循环的连续性,阐述了科学的资本循环理论。其主要内容有:(1)单个产业资本的循环要依次经历购买阶段、生产阶段和售卖阶段,采取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和商品资本三种职能形态,保存和增殖自身的价值,最后回到原来的出发点。在资本循环中单个资本采取的三种形式并不是三种不同类型的独立的资本,而只是产业资本在自身运动中所采取的三种不同的职能形式。其中货币资本职能是准备剩余价值生产的条件,生产资本职能是生产剩余价值,商品资本职能是实现剩余价值。在产业资本的这三种职能形式中,生产资本具有决定意义。(2)产业资本有三种不同的循环形式:货币资本循环,其公式是GW„P„W′G′;生产资本循环,其公式是P„W′G′—W„P;商品资本循环,其公式是W′G′W„P„W′。产业资本的每一种循环形式都从一个方面表现出资本的特征,同时又具有自己的片面性。产业资本的运动是上述三种循环形式的统一,是流通过程和生产过程的统一。(3)产业资本循环连续性的条件是三种职能形式在空间上并存和时间上不断继起。

4)资本循环的时间包括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而生产时间包括劳动时间和非劳动时间;流通时间包括购买时间和售卖时间。只有劳动时间才能创造价值和剩余价值,所以劳动时间在资本循环时间中具有决定意义。资本流通费用包括纯粹流通费用、运输费用和保管费用,其中纯粹流通费用包括买卖时间、簿记和货币引起的费用。

2、资本的周转

马克思把个别资本的运动作为一个周期的,不断反复进行的循环,即资本周转来研究,阐述了科学的资本周转理论。其主要内容为:(1)为了实现预付资本的不断增殖,资本家就必须让资本不断地周期运动,即资本周转。资本一年中周转的次数(周转速度)取决于资本周转时间,资本的周转速度与资本的周转时间成反比。(2)影响资本周转速度的两个主要因素有:生产资本的构成和周转时间。按照价值周转方式的不同,生产资本分为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预付总资本次数是它的不同组成部分,即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平均周转,或者说预付总资本在一年的周转次数为预付资本价值总额除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周转的价值总额所得的商数。(3)资本周转速度加快,其中的预付可变资本周转速度会加快,资本家可以获得更多的剩余价值,年剩余价值率会提高。

3、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

马克思在第三篇中分析了社会总资本的运动过程,研究了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的实现条件和形式,阐述了科学的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理论。其主要内容为:(1)社会总资本的运动既包括生产消费以及与之相适应的资本流通,又包括生活消费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商品流通,因此,分析社会总资本运动以商品资本循环为对象,核心是考察社会总产品价值补偿和实物补偿。

2)资本主义社会总产品从价值形态上可分为不变资本(C)、可变资本(V)和剩余价值(m);资本主义社会总产品从实物上可分为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两大类,相应的社会生产分为两大部类:生产生产资料部类(I)和生产消费资料部类(II)。社会总资本运动是通过交换实现的,这种互相交换是通过货币流通来完成的,货币流通成为交换媒介。(3)社会总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实现条件:第一,Ivm)=IIc;第二,1cvm=IIcIc;第三,IIcvm)=Iv+m+IIvm)。(4)社会总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条件是:第一,IvΔv+m/x=II(c+Δc);第二,Ic+v+m=Ic+Δc+IIc+Δc)第三,IIc+v+m=Iv+Δv+m/x+IIv+Δvm/x)。可见,社会总资本运动要顺利进行,社会生产的两大部类之间及各部类内部必须保持一定比例关系。

但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使两大部类不可避免地要出现严重的比例失调,从而导致社会再生产实现条件不断被破坏,引发周期性的经济危机。

三、第三卷的主要内容:资本主义社会结构的解读与在劳动价值理论基础上的按要素分配分析

《资本论》第三卷的研究对象是资本主义生产的总过程,它实质是剩余价值的生产、实现和分配的过程,而剩余价值的生产和实现在第一、二卷已经分别被阐述过了,因此,第三卷重点阐述剩余价值的分配理论,从而揭示整个资本主义经济的社会结构。

在《资本论》第一卷,劳动价值理论说明了财富的社会实体是生产商品所耗费的人类劳动,也就是价值;剩余价值理论说明了资本家依据对生产资料的所有权,以剩余价值的形式无偿地占有了这些劳动耗费的一部分。而在《资本论》第三卷,则说明了资本家阶级中不同的集团如何分割剩余价值,形成产业利润、商业利润和利息;说明了大土地所有者依据对土地的所有权,以地租的形式占有剩余价值的一个部分。至此,《资本论》完成了对资本主义经济结构的解读,科学地说明了雇佣劳动与资本制度的社会经济结构、内在矛盾和发展趋势。

1、产业资本与利润

在本卷第一篇到第三篇中,马克思首先分析了剩余价值的各种具体形式中的最一般形式——利润,研究了产业资本家内部如何瓜分剩余价值的问题,阐述了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理论,揭示了产业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之间的剥削关系。其主要内容为:(1)在资本主义生产条件下,商品价值中补偿资本家所费资本的价值(c+v)歪曲地表现为商品价值的构成要素,且采取成本价格(k)的形式。商品价值公式Wcvm就转化为Wkm,即商品价值=成本价格十剩余价值。剩余价值则表现为产品价值超过成本价格的余额,并进一步作为全部预付资本的一种观念上的产物,取得了利润(P)这个转化形式。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商品价值公式就转化为W=kp,即商品价值=成本价格十利润。剩余价值和利润本来是同一个价值量,但剩余价值反映了资本对雇佣劳动的剥削关系,而利润掩盖了资本家与雇佣工人之间的剥削关系。(2应当从剩余价值率到利润率的转化引出剩余价值到利润的转化,而不是相反。利润率(P′)是剩余价值(m)与总资本(c)的比率,即p′=mC。利润率是剩余价值率的转化形式,但剩余价值率反映了资本对雇佣工人的剥削程度,而利润率反映了资本的增殖程度。影响利润率的因素有:剩余价值率,利润率的高低同剩余价值率的高低成正比。资本有机构成,对一个生产部门,利润率的高低同资本有机构成的高低成反方向变化;资本周转速度,年利润率的高低与资本周转速度的快慢成正比;不变资本的节约,利润率的高低与不变资本的节约成正比。资本家节约不变资本的主要手段有延长工作日、集中使用生产资料和压低工人的生存条件等。(3)由于不同部门的资本有机构成不同,就会形成各不相同的利润率。这些不同的利润率,通过竞争而平均化为一般利润率,而一般利润率就是所有这些不同利润率的平均数。按照这个一般利润率归于一定量的资本(不管它的有机构成如何)的利润,就是平均利润。一个商品的价格,如等于这个商品的成本价格,加上生产这个商品所使用的资本(不只是生产它所消费的资本)的年平均利润中根据这个商品的周转条件归于它的那部分,就是这个商品的生产价格。生产价格的形成使单个部门所获得的平均利润与其生产的剩余价值发生偏离,从而使商品的生产价格与其价值发生了偏离,但是如果从全社会的角度看,平均利润总量等于剩余价值总量,商品的生产价格总和等于价值总和,因此,生产价格是价值的转化形式。当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后,价值规律就以生产价格规律的形式发挥作用。此时商品交换不是直接以价值为基础,而是以生产价格为基础。生产价格规律的表现形式是市场价格围绕着生产价格上下波动。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理论从更高层次上揭示了产业资产阶级对工人阶级的剥削关系,也进一步掩盖了他们之间的剥削关系。(4)随着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资本有机构成的日益提高,平均利润率有一个下降的趋势。但利润率的下降并不排斥利润绝对量的增加,利润率的下降和利润绝对量的同时增加是产生了同一些原因的二重性规律。尽管利润率下降趋势受剥削程度提高、不变资本各要素价值降低、工资被压低到劳动力价值以下、存在相对过剩人口和对外贸易等因素的阻碍,而变得曲折、缓慢,但这些因素并不能取消利润率下降规律。利润率下降规律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生产力发展的一种表现形式,因而这个规律体现着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资本主义基本矛盾通过利润率下降和利润量同时增加的规律,具体表现为:第一,剩余价值生产和剩余价值实现的矛盾,对此,马克思指出直接剥削的条件和实现这种剥削的条件,不是一回事。二者不仅在时间上和空间上是分开的,而且在概念上也是分开的。前者只受社会生产力的限制,后者受不同部门的比例和社会消费力的限制。但是社会消费力既不是取决于绝对的生产力,也不是取决于绝对的消费力,而是取决于以对抗性的分配关系为基础的消费力;这种分配关系,使社会上大多数人的消费缩小到只能在相当狭小的界限以内变动的最低限度。第二,生产扩大和价值增殖的矛盾。资本家进行生产是为了追求利润和实现价值增殖,采用的手段是不断地扩大再生产和提高劳动生产率,但是这种手段本身却又不可避免地引起资本价值的周期性贬值和资本平均利润率的下降,即资本主义的生产手段和生产目的之间是矛盾的。对此,马克思说手段——社会生产力的无条件的发展——不断的和现有资本的增殖这个有限的目的发生冲突。第三,人口过剩和资本过剩的矛盾。在资本积累过程中,平均利润率的下降,使追加资本因为不能通过增加利润量来补偿利润率的下降等原因而闲置,出现了资本过剩。资本过剩又加剧了生产过剩和失业人口过剩。这些矛盾必然导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爆发,但是经济危机并不能消除矛盾,而是使矛盾进一步深化和扩大。这些矛盾的存在和不断发展,反映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历史局限性和过渡性,即表现出资本主义生产不是绝对的生产方式,而只是一种历史的、和物质生产条件的某个有限的发展时期相适应的生产方式

2、商业资本与商业利润

在对剩余价值各种具体形式的最一般形式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马克思从第四篇到第六篇分析了剩余价值的各种具体形式,研究了产业资本家和各个剥削集团如何瓜分剩余价值的问题,阐述了商业资本理论、借贷资本理论和地租理论,从而揭示了整个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剥削关系。

马克思商业资本理论的主要内容为:(1)商业资本是一种专门经营商品的独立资本形式。它的运动公式是GW—G′,商业资本是产业资本的商品资本职能的独立化,它的职能是实现商品的价值。(2)商业资本家是以商业利润的形式占有由产业工人所创造的剩余价值。因为产业资本的流通阶段,和生产一样,形成再生产过程的一个阶段,所以在流通过程中独立地执行职能的资本,也必须和在不同生产部门中执行职能的资本一样,提供年平均利润,即商业资本依据等量资本获取等量利润的原则参与利润的平均化,获得平均利润,这体现了产业资本家阶级和商业资本家阶级共同剥削产业雇佣工人的关系。(3)商业店员的商业劳动是必要的活动,虽然它不创造价值和剩余价值,但能够实现商品的价值和剩余价值。商业店员的全部劳动分为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两部分,其中必要劳动实现的剩余价值用来补偿商业资本家预付的可变资本即店员工资,剩余劳动时间内实现的剩余价值形成资本家的商业利润。商业店员和产业工人都是被剥削的雇佣劳动者。(4)商业流通费用包括生产性流通费用和纯粹性流通费用。生产性流通费用是指与商品作为使用价值的运动相联系的费用,如包装费、保管费和运输费等。因为用于使用价值保存和转移的劳动是生产性劳动,可以创造出新的价值和剩余价值,所以生产性流通费用可以从新增加的价值和剩余价值中得到补偿,并获得平均利润。纯粹性流通费用是指与商品作为价值的运动相联系的费用,如店员工资、广告费等。纯粹性流通费用要用剩余价值的一部分来补偿,对此,马克思明确指出:一切只是由商品的形式转化而产生的流通费用,都不会把价值追加到商品上。这仅仅是实现价值或价值由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所需的费用。投在这种费用上的资本(包括它所支配的劳动),属于资本主义生产上的非生产费用。这种费用必须从剩余产品中得到补偿,对整个资本家阶级来说,是剩余价值或剩余产品的一种扣除

3、借贷资本与利息

马克思生息资本理论的主要内容为:(1)借贷资本是生息资本的资本主义形式,生息资本的另一种古老形式是高利贷资本。货币作为资本商品贷放就形成借贷资本,它是资本所有权和使用权分离的结果。借贷资本的公式是G—G′,此时在生息资本上,资本关系取得了最表面、最富有拜物教性质的形式。。(2)利息是职能资本家为使用借贷资本而付给借贷资本家的一部分平均利润,是剩余价值的特殊转化形式。利息量取决于预付资本量、平均利润量和利息率水平。利息率取决于平均利润率水平和利息在平均利润中的比重。在平均利润率一定时,利息率由借贷双方的竞争决定。利润分为企业主收入和利息,是企业主获得利润后进行的一种量的分割转化为质的分割的结果,此时,利息表现为资本所有权的果实,企业主收入表现为职能资本家执行资本的职能,这就进一步掩盖了资本主义的剥削关系。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由于平均利润率的下降趋势和借贷资本日益供过于求,平均利息率有下降的趋势。(3)资本主义信用有商业信用和银行信用两种基本形式,它们在资本主义社会再生产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但在以信用为基础的生产制度中,一旦信用停止,就必然发生表现为货币危机和信用危机的经济危机。银行资本由现金和有价证券两部分构成,其中大部分是虚拟资本。虚拟资本的形成实质上就是收入的资本化。人们把每一个有规则的会反复取得的收入按平均利息率来计算,把它算作是按这个利息率贷出的资本会提供的收入,这样就把这个收入资本化了。虚拟资本的价格或市场价值,可以与它们代表的现实价值的变动无关,从而形成自己的独立运动。

4、土地所有者与地租

马克思地租理论的主要内容为:(1)任何形式的地租都是上地所有权在经济上实现的形式。资本主义地租是资本主义土地所有权在经济上借以实现的形式。它的实质是农业工人所创造的超过平均利润以上的那一部分剩余价值。在这里可以看到,农业雇佣工人所创造的新价值vm便会作为收入被分成三个不同的组成部分,即农业雇佣工人以工资形式取得V,农业资本所有者以利润形式取得平均利润,土地所有者以地租形式取得超额利润,这体现了资本主义社会雇佣工人、产业资本家和土地所有者之间的关系。(2)资本主义级差地租是与土地的不同等级相联系的地租,它是由农产品的个别生产价格低于社会生产价格的超额利润构成。土地肥沃程度、地理位置等方面的差异是级差地租形成的条件,土地的资本主义经营垄断是级差地租形成的原因,土地的资本主义私有权是农业中的超额利润以级差地租形式从农业资本家手中转入土地所有者手中的原因。级差地租的两种不同形式为级差地租I和级差地租II。在等量资本投在相等面积的各级土地上时,由于土地的肥力和土地的位置距离市场远近不同而形成的级差地租叫做级差地租I;级差地租II是指在同一块土地上由于连续投入等量资本产生不同的劳动生产率而形成的级差地租。(3)绝对地租是指由于土地私有权的存在,租种包括劣等土地在内的任何土地都必须缴纳的地租,农业资本有机构成低于工业资本有机构成是绝对剩余价值形成的条件,农业土地私有权的垄断是绝对地租产生的原因。(4)土地不是劳动生产物,它没有价值。但是,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条件下,随着商品的普遍化,土地成了商品,有了价格。马克思指出:土地的购买价格,是按年收益若干倍来计算的,它不过是土地资本化的另一种表现。实际上,这个购买价格不是土地的购买价格,而是土地所提供的地租的购买价格,它是按普通利息率计算的,即土地价格并不是土地价值的货币表现,而是地租资本化的表现。它与地租量成正比与银行存款利息率成反比。

5、资本主义经济结构的总结

在研究了地租理论之后,剩余价值理论的分析过程就结束了,所以,第三卷第七篇的任务和内容就是对《资本论》一至三卷的内容作全面的概括和总结。

劳动价值理论说明了财富的社会实体是生产商品所耗费的人类劳动,也就是价值。工人阶级依靠出卖劳动力,以工资形式得到了等于劳动力价值的那部分活劳动耗费,资本家依据对生产资料的所有权,以剩余价值形式无偿地占有了活劳动耗费的另一部分。资本家阶级中不同的集团分割剩余价值,形成产业利润、商业利润和利息。大土地所有者依据对土地的所有权,以地租的形式在剩余价值中占有了一部分。这就是雇佣劳动与资本制度中,在生产资料私有权基础上的社会三大阶级:工人阶级、资本家阶级和大土地所有者阶级。这也就是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基本社会结构。

马克思在对剩余价值分割为利润、利息和地租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资本主义再生产过程,阐明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和由它决定的分配关系都是过渡的、历史的经济关系。马克思还对资产阶级庸俗政治经济学的三位一体公式给予批判,揭示了它的资本拜物教性质。

总之,整部《资本论》是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以剩余价值论为核心而展开的,它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本质、社会结构及其产生、发展和灭亡的历史必然性。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5810af14c0c708a1284ac850ad02de80d5d8066b.html

《《资本论》的理论体系和主要内容.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