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复习思考题、考试重点整理

发布时间:2020-04-05 12:25:34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第一章

1、区域规划所指的“区域”概念是什么?其具有何特征? 

区域是一个空间概念,是地球表面上占有一定空间的、以不同的物质客体为组成要素的地域结构形式。

区域的基本属性

区域是地球表面的三维空间

区域具有一定的范围和界线

区域具有整体性和结构性

区域是客观的,区界是主观的

2、均质区和结节区的特点?

均质区(同质区或均一区):根据区域内部的同质性与外部的差异性划分,地理现象呈离散、均一性分布;若是多种特征存在,要依据区内各个要素的组合来确定均质区的存在。 

结节区(极化区或枢纽区):按照地理事物过程及空间的相关性划分,以一个结节点(焦点)或节点体系为中心,通过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等方式对其周围地域(腹地)产生影响,结节点+腹地=结节区。 

均质区内部的相关性更多地表现为一致性和同类性;结节区更强调联系性。

3、如何理解新的区域观?

(一)新区域观的背景

1、知识化

知识和信息成为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首要资源。最突出的特征是高新技术产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也在改造着传统产业。

2、信息化

信息化改变了传统的空间逻辑,打破了工业化形成的集中式生产模式,使集中与分散并存,“同时化”摆脱了交通的束缚。

3、全球化

全球化经济和全球文化使区域必须参与全球竞争,融入世界经济的大循环。

4、生态化

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世界共识,未来的区域空间将成为生态化的空间。

(二)新区域观

1、区域空间观:对区域界线和区域形态的认识发生改变

新的区域空间是一个开放的空间、流动的空间和创新的空间;区域不仅仅是一个范围的概念,也是一个具有特殊内涵的实体的概念。

2、区域资源观 :对资源类型和支配资源的认识发生改变

知识和信息等无形的非物质资源成为决定区域发展的关键要素,人力资源的重要性显著上升,区域发展的机制、政策环境、政府服务效能等区域发展的软环境,也成为一种重要的非物质资源而受到重视。对区域资源的支配能力成为区域竞争力的重要标志。

3、区域发展观:对发展理念、发展重点的认识发生改变

由单纯追求经济总量的增长逐步演变为以人为本的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

4、区域区位观:区位要素、区位层次、区位模式、区位状态改变

知识和信息区位逐步成为主导区位要素,现代交通和通讯网络不断改变着不同区域的区位优势。

5、区域市场观:市场调节方式、市场形态、市场规制改变

逐步向有限干预的现代市场经济转变,市场壁垒逐渐消除。

第二章

1、何谓区域发展的外部性?

(一)外部性的概念 

externality指经济主体的活动,对与该活动无直接关系的他人或社会所产生的影响。即经济主体在实现自身利润最大化或效用最大化的过程中,有意或无意地对与该项活动无直接关系的个人或组织造成的影响。 

分为正外部性(外部经济性)和负外部性(外部不经济性)。

2、何谓生态环境补偿?补偿的主体和方式分别有哪些?

(一)定义(P52)

生态环境补偿:是一种使外部成本内部化的环境经济手段,是指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利用的受益者支付代价,向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的保护者提供补偿的社会经济活动。

(二)补偿主体

政府:通过非市场途径,如财政补贴、财政援助、贷款优惠、减免税收、提高劳保待遇等。 市场:生态环境资源开发、利用主体;生态破坏或环境污染主体;生态建设的获益主体。

社会:环保组织、社会民间团体、个人

(三)补偿方式

经济补偿:

a、财政转移支付

b、基金(如NGO的捐款)

c、押金和执行保证金

非经济补偿:

a、实物补偿

b、技术(智力)补偿

c、政策补偿

3、几个重要概念:

生态环境产益:自然的或受人类活动影响的生态环境要素及其整体通过运动、变化所产生的对人类生存与发展具有促进作用的影响。反映的是生态环境系统对人类生存与发展所提供产品与服务的过程。 

生态环境受益:人类在生存与发展中直接和间接从生态环境运动与变化中所获得的恩惠,反映的是人类生存与发展所获得的生态环境产品与服务的效果。

生态环境致损:自然的或受人类活动影响的生态环境要素及其整体通过运动、变化所产生的对人类生存与发展具有障碍作用的影响。反映的是对人类生存与发展造成危害与影响的人类活动或生态环境变化。 

生态环境受损:人类在生存与发展中直接和间接从生态环境运动与变化中所获得的危害或影响。反映的是人类生存与发展所遭受的生态环境致害与损失。 

生态环境产益区:所有能够为人类生存与发展提供产品与服务的区域。(生态服务功能输出区) 

生态环境受益区:享受生态环境产益区所提供的资源供给与生态环境改善的地区,即从生态环境产益区获得恩惠的地区。(享受生态服务的输入区) 

生态环境致损区:对人类生存与发展具有障碍作用的天然污染物质自然释放区和排放人工污染物的人类活动区。 

生态环境受损区: 天然或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所造成的污染区或破坏区。

 生态环境损益空间扩展生态环境损益空间扩展导致生态环境产益区和生态环境受益区、生态环境致损区和生态环境受损区出现空间分离现象。这正是经济活动生态环境成本外部性的表现,也是区域贫富差距悬殊、利益冲突难以协调的根源

第三章

1、区域经济特色形成的原因有哪些?(P67)

(1)区域差异和区域优势(2)产业布局的指向性(3)劳动分工规律(4)区域利益

2、评价人口的身体素质和文化技术素质指标有哪些

1)人口的身体素质 

对区域人口身体素质的分析应着重分析营养和地方病的影响。 

主要指标:人口平均身高和体重、儿童智力水平、地方病发病率,新生儿死亡率、人口平均期望寿命(根据各年龄组死亡或存活几率计算出的期望值,通常都是指某一时段的新生儿的平均期望寿命。) 

2)人口文化技术素质 

主要指标:人口受教育等级与年限、劳动者职务及技术等级、每万人口中大学人数、小学普及率、中学普及率、专业技术人员占劳动人口比重 

第四章

1、如何理解科技进步的概念?

 一)技术进步的概念(P110) 

(1)包含科学发明与进展及其在生产流通各个领域应用中的进步。 

(2)经济学上的技术进步包含两层意思:一是技术本身的变革、发展;二是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产生的作用。 

既是一个技术概念,也是经济概念

2、从哪些方面评价区域科技条件?掌握重要的指标

评价内容: 

科技人力资源评价、研究与发展(R&D)经费、科技活动产出、高新技术产业、统计年鉴中的相关指标。

(一)科技人力资源评价

 科技人员总量、科技活动人员、R&D人员(常用每万人中的R&D人员数表示)、科技人力资源培养

(二)研究与发展经费 

R&D经费总量、R&D经费分布、R&D经费来源 

(三)科技活动产出   

科技论文的数量和质量、专利、科技成果 

(四)高技术产业

高技术产业产值占制造业产值的比重、高技术产业的经济效益(高技术产业的增加值率)、高技术产业的技术创新水平(高技术产业的R&D经费支出占高技术产业增加值的比重)、新产品销售收入及其占全部产品销售收入的比重 

第五章

1、何谓区域投资环境?区域投资环境包括哪些构成要素?

1)概念 

区域投资环境是指影响投资主体进行投资决策的各种区域因素的组合。 

狭义的投资环境包括区域自然环境、区域经济环境、区域政策环境以及区域社会文化环境。 

广义的投资环境还包括与区域相连的周边地区投资环境、国家投资环境以及大的国际投资环境。

2构成要素

第六章

1、绿色GDP

概念:绿色GDP核算体系综合了经济与环境核算,需要从传统GDP中扣除因资源消耗、环境破坏导致的经济损失部分。“真实GDP”,不但反映了经济增长的数量,更反映了质量,能更为科学地衡量一个国家(区域)的真实发展和进步。

计算方法

绿色GDP=传统GDP-自然环境部分的虚数-人文部分的虚数

自然部分虚数包括:污染造成的环境质量下降、自然资源的退化与配比的不均衡、长期生态质量退化和自然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等;

人文部分的虚数包括:由于疾病和公共卫生的支出,由于失业、犯罪、教育水平低下和文盲状况导致的损失,由于人口数量失控和管理不善(包括决策失误)造成的损失等。

狭义的绿色GDP指扣除自然资产(包括资源环境)损失之后的新创造的真实国民财富。

2、何谓国家竞争力

国家竞争力:是一个综合的概念,是指在一定的经济体制下,一国经济、政治和文化等诸多因素在全球性国际竞争中相互结合而展现出来的一种综合性国家实力。涵盖了一国政治、经济和文化生活的各个层面,以及政治民主、经济开放和文化创新的可持续发展大环境(P148)

第七章

1、区域规划的新理念

(一)区域空间整体协调的理念

该理念强调区域规划是全域覆盖的空间规划,强调通过整体环境建设提高地区竞争力,实现区域间“无缝链接”和“无边界合作”

在空间关系上,打破传统的以城镇为中心的规划方式,促进城乡之间的整体协调,统筹城乡发展,促进城乡一体化。

处理好点-点、线-线、面-面、点-线、点-面、线-面、点-线-面等多种关系。

(二)以人为本的理念

由单纯关注经济增长到关注人的全面发展与人类生活质量的综合提升,满足人的各种需求。

通过规划创造吸引人的发展环境,提供服务人的生活环境,构筑适宜人的空间环境(核心)。

尊重人对规划的参与权和知情权(倡导性规划)。

(三)全球化的开放发展的理念

中心-腹地模式被核心-边缘模式取代;

扩展了区域分析的视野,打破国家界线,在全球化的视野中寻求区域发展的定位和机遇;

催生了许多超国家尺度和跨国境尺度的区域规划,大大扩展了传统区域规划的规划尺度,提升了区域规划的规划层级。

(四)可持续的长远发展理念

立足可持续发展的可能性和必要性。

首先区域规划必须保证一定的发展速度,为进一步发展留有空间;

其次强调区域发展的可持续性;

第三考虑资源环境的容量。

总之追求经济、社会、环境的综合整体效益,既重视纵向时序上的可持续性发展,又要重视各横向发展单元的整体协调。

(五)以竞争优势为核心的动态发展理念

区域的智力资源、信息化水平、综合社会环境等形成的综合竞争优势。

区域发展不再依赖于“所有”,而更依赖于“所能”,即区域核心竞争力。

这种竞争力是动态的,要求区域规划必须具有高度的弹性和切实的可操作性,要求将区域作为更大区域范围的一个点看待,在空间上采取开放式结构,在时间上强调发展阶段性和时序性。

(六)以约束条件为前提的有限发展理念

首先是规划选择的开发空间的有限性,区域发展要重视自然“门槛”,避免过度开发和破坏。强调空间准入,发现限制性因素,明确各区域可以发展、限制发展和禁止发展等用地内容;

其次是发展目标和战略重点的有限性。

(七)区域协商协调的平等规划理念

区域内或区域间在充分博弈基础上达到各方利益的最大化,通过“自下而上”的平等协商达到利益协调的区域规划最终才会得到“自上而下”的贯彻与实施。

2、增长极概念

“增长极是指城市区配置不断扩大的工业综合体,并在其影响范围内引导经济活动的进一步发展”,“位于城镇或其附近的中心区域”。

内涵:一是作为经济空间上的某种推动型工业;二是作为地理空间上的产业集聚的城镇,即增长中心。

3、增长极理论在区域规划中的应用

1、不能把增长极与城镇等同,只有具备发动型或启动型工业的城镇才能是区域增长极;

2、要根据当地的资源、对外经济联系和社会经济基础,根据市场变动,选择启动型工业,确定适合本区域发展的主导部门和发展规模;

3、增长极不是布置在原有相当规模的城镇建成区中,而是在原有城镇的附近或边缘,在不发达的较低层次的发展轴线上。

4、大力培育启动型工业,建立强大的工业系统,同时大力发展满足区域发展多种社会职能的服务设施。

5、从城镇体系发展的要求出发,构建不同区域层次的增长极,形成科学的增长极体系。

6、对增长极要集中投资,完善增长中心各项基础设施建设,建立相应的经济体制,创造有利于增长极发育成长的软环境。

7、注意发挥增长极的扩散作用,实现均衡发展

4、点-轴开发模式

(1)步骤:

首先,在区域范围内确定若干具有有利发展条件和开发潜力的线状基础设施经过的地带,作为发展轴,予以重点开发;

其次,在各条发展轴线上,确定若干个点,作为重点发展的城镇,并且要明确各个重点发展城镇的地位、性质、发展方向和主要功能,以及它们的服务、吸引区域;

再次,确定点和轴线的等级体系,形成不同等级点轴系统,确定开发的先后次序。

(2)、重点开发轴的选择:

(1)最好由经济核心区域和发达的城市工业带组成;

(2)有水陆交通运输干线为依托;

(3)自然条件优越、建设用地条件好、农业生产发展水平高的地带;

(4)矿产资源和水资源丰富的地带,特别是水资源丰富,或者是水源供给性良好的地带;

(5)在原有发展轴线尚未完全形成、发展时,除非是选择错误,一般不宜再开辟新的轴线

(3)重点发展城镇的选择:

(1)明确各中心城镇的吸引范围和辐射范围,选择地位重要、对发展轴的形成和发展作用大,吸引范围广的城镇;

(2)从区域城镇化水平、历史进程、未来发展速度和规模等方面,分析各城镇经济社会发展趋势,明确发展轴上各中心城镇的发展规模。发达地区选择规模大的城市作为发展的重点,落后地区,选择较小的城镇作为增长极培育;

(3)根据城镇空间分布的现状,在与中心城市相适宜的距离上,选择有较好发展条件的点作为重点发展的城市,使其成为次级发展中心,围绕次级中心,选择三级乃至四级中心城市。

5、城市圈层结构三个圈层呈现出哪些特征?

1)、圈层结构的整体特征 

(1)每个城镇都有各自的圈层状态; 

(2)每个城市对周围圈层的影响范围是有限的 

(3)圈层的大小与城市规模、城市对外交通的便利程度(易达性)、城市对外辐射强度成正比 

(4)在城市密集区,圈层会产生交错叠置现象 

(5)各城市的圈层有相应的等级层次系统

 (6)可分为内圈层、中圈层和外圈层

 2)、内圈层的特征 

(1) 是完全城市化的地区,以第三产业(商业、金融、服务业)为主

(2) 地价高、人口和建筑密度高

(3)是城市向外扩散的源地 

(4)可分成结节地域和均质地域 

3)、中间圈层的特征 

(1)城市边缘区,是中心城区向乡村的过渡地带,半城半乡

(2)位置上处于建成区外围,对城市扩展有强大吸引力 

(3)功能上具有城乡二重性,对外交通、物资中转、工业、城郊农业 

(4)在社会文化上是城乡社会习俗、生活方式、思想观念相互交错和衔接地带

(5)在空间景观上,是变乡村景观为城市景观。

4)、外圈层的特征 

(1)可称为城市影响区

(2)土地利用以农业为主 

(3)是城市的水源保护区、动力供应基地、假日休闲旅游地 

(4)分布卫星城镇、农村集镇或中小城市

6、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对区域规划有什么影响

第八章

1、区域规划应包括哪些规划内容?

1. 区域分析

2. 区域发展定位与发展战略目标

3. 区域经济结构与产业布局规划

4. 区域城镇体系和乡村居民点体系规划

5. 空间准入与发展时序规划

6. 区域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设施布局规划

7. 区域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规划

8. 区域生态环境保护规划

9. 次区域和重点空间的规划导引

10. 区域空间管治与协调规划

11. 近期建设规划(行动计划)

12. 区域发展政策研究

2、新形势下,区域规划呈现出哪些新特征

1、区域规划由经济单目标型转向综合目标型

2、区域规划由面面俱到逐步演变为重点问题与目标导向型

3、区域规划由目标终极型转向过程实施型

4、区域规划由虚调控型转向以空间管治为手段的实调控型

5、区域规划由单方案刚性规划转向多方案弹性规划

6、区域规划由指令型、强制性转向与指导型、协调型结合

7、公众参与(public participate)被列入规划程序

8、区域规划方法的现代化和定量化

9、区域规划类型多样化

10、区域规划机构和法律日益完善

第九章

1、何谓区域发展战略,其主要内容是什么?

 是指基于区域整体发展的分析、判断而做出的重大的、具有决定全局意义的宏观谋划。核心是要解决区域在一定时期内的基本发展目标和实现目标的途径。 

主要内容:制定战略的依据、战略目标、战略重点、战略措施等。包括经济发展战略和空间发展战略。 

经济发展战略:包括总体发展战略和部门或行业发展战略。   

空间发展战略:确定开发方式、确定重点开发区域、确定区域土地利用结构、提出地域开发的策略和措施,制定区域近期重点建设项目的用地安排。

2、区域发展战略由那些内容组成?

(一)确定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定位

(二)审视区域发展的战略优势

(三)分析区域发展的内外部环境

(四)寻求区域发展的战略机遇与挑战

(五)确立区域发展的战略原则与指导思想

(六)制定区域发展的战略目标

(七)优选区域发展的战略支撑产业

(八)确定区域发展的战略重点

(九)做好区域发展的战略布局

(十)提出区域发展的战略对策

(十一)提出论证区域发展的重大项目

3、在确定区域发展定位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定位一定要有层次性

一定要以市场为导向,以提高区域整体发展实力和核心竞争力为目标;

定位的内容应包括功能定位、经济(产业)定位、社会文化定位,以及交通定位、政治定位、科技文化定位等;

定位类型应包括经济性质定位、经济发展功能定位、经济增长阶段定位和经济发展阶段定位等;

定位力求准确、精练、全面、通俗、顺口、直观,易于理解,易于记忆和贯彻实施。

第十章

1、城镇体系的概念及特征

(一)城镇体系的定义(P461)

在一定地域范围内,以中心城市为核心,由一系列不同等级规模、不同职能分工、相互密切联系的城镇组成的有机整体。

(二)内涵

城镇体系是区域的城镇体系,不能把一座城市当作一个区域系统来研究。

城镇体系的核心是中心城市。

城镇体系是由一定数量的城镇组成,城镇之间存在着性质、规模和功能的差异。

城镇体系中各城镇是相互联系的,构成一个有机整体。

城镇体系是兼有自然、经济、政治、文化等多种层面的自然-经济-社会复合系统。

(三)城镇体系的基本特征

整体性:

层次性:国家级-省(市、区)-地(市)、县四级。

动态性:

开放性:

2、如何理解城镇化的概念?

(一)定义

城镇化是由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城市社会发展的自然历史过程,它表现为农村人口持续地向城镇转移,城镇数量增加、规模扩大和城镇现代化水平提高,是区域经济社会结构发生根本性变革并获得巨大发展的空间变化。

(二)城镇化的内涵

城镇化是城镇人口比重不断提高的过程

城镇化与产业结构的非农化同向发展

城镇化是城镇用地规模扩大

城镇化是消费和市场不断扩大的过程

城镇化是一个城市文明不断发展并向广大农村渗透和传播的过程

城镇化是人的整体素质不断提高的过程

城镇化是城镇数量增加的过程

即人口城镇化、经济城镇化、土地城镇化、社会城镇化、建制城镇化

3、在城镇体系空间规划过程中,如何进行“点”、“线”、“圈”的规划?

“点”的规划——确定合理的城市(镇)分布框架 

 首先,选择区域的若干经济增长极核城市(区域中心城市、次中心城市、地方中心城市和潜在的中心城市),确定它们的等级系统和相互联系,制定相应的发展战略和目标; 

 其次,择优选择一批县以下的重点发展城镇,关键是突出城镇特色,一般地,交通区位条件优越的片区中心城镇、经济实力强的城镇、资源开发前景好的城镇以及有区际意义的特色城镇都应列入重点发展的城镇; 

 再次,要合理发展一般镇,凡是乡镇合并后确定要长期存在的建制镇,除生态敏感区和少量没有发展条件的以外,一般都要积极发展,重点是通过小城镇的发展,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

“线”的规划——交通干线的布局及城镇发展轴线的选择 

 一般省域或地市域可规划2~3个级别的产业与城镇发展轴线;  重点发展轴线不宜过多; 

 一级轴线为区域内最重要的高速公路和国道干线公路、铁路、重要的内河航道等,沿线应包括大多数县城及其以上的中心城市; 

 二级轴线多为省道、高等级公路、内河航道等,包括部分地、县中心城市和重点发展镇; 

 三级轴线是县域内的城镇发展轴线。 

 在强调城镇沿轴线布局时,要尽量避免交通干线穿越城镇,城镇新区、工业区及开发区与公路干线的关系要近而不靠,尽量在主干公路的一侧发展。 

“圈”的规划——中心城市和部分次中心城市城市圈的规划

一般50万人以上的大城市、特大城市都有明显的城市圈。

大城市圈的范围一般以城区中心到外围1小时左右的单程行车通勤距离为半径;

特大城市圈的范围从城市建成区边缘向外1小时左右的单程行车通勤距离为半径;

城市圈地域结构由内向外依次为城区、近郊区(城乡结合部)、中郊区和远郊区。

城区是连片的、完全市街化的建成区;

近郊区既有沿城区向外顺交通干线延伸分布的手指状建成区,也有交错分布的农田、林地和村庄,城郊之间通勤率≥50%;

中郊区菜粮兼作,分布着较多的小城镇和半独立的工业区、卫星城镇,企事业单位,与主城的通勤率10~50%;

远郊区种植业以粮经作物为主,特大城市的卫星城多在此规划建设,通勤率不超过10%,形成较为独立的卫星城镇。

4、城镇职能的概念?

城镇职能是指城镇在国家和地区中承担的任务和作用。

克利斯泰勒()的中心地理论认为城市的一般职能是它的中心性。

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职能是城镇的三大基本职能

5、如何进行城镇职能体系规划?

(1)城镇体系职能结构规划的基本思路

一是要针对城镇体系现状职能结构的特点和问题,建立起新的城镇职能分工体系。

二是强化各级中心城市的作用。

三是要完善城镇的职能层次分级。

四是确定规划期内各城镇的职能类型组合。

(2)城镇体系职能结构规划的技术路线

1、分析各城镇的现状经济职能类型组合

分别计算各城镇的三次产业结构和相应的就业结构,以及产业内部结构。

了解大中型骨干企业的产值或销售额、职工人数、固定资产、利税额、主要产品等。

2、对主要城镇进一步分析其职能在区域中的地位作用

包括行政管理、工业、交通、商贸、科教文体卫、旅游等职能

计算重要城镇工业部门的区位商、集中指数和主要工业产品的比重等。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576c7051031ca300a6c30c22590102020740f2c6.html

《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复习思考题、考试重点整理.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