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下半年全国教师资格证复习资料《教育知识与能力》考点梳理[打印版]

发布时间:2017-09-27 08:54:32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2017年下半年全国教师资格证复习资料《教育知识与能力》考点梳理

第一章 教育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

专题一 教育与教育学

◆考点 1:“教育”一词的由来:“教育”一词最早见于《孟子·尽心上》。

◆考点 2:教育的概念

广义上说,凡是增进人的知识和技能、发展人的智力和体力、影响人的思想和品德的活动都称之为教育。它包括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家庭教育

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所期望的方向发展的活动。

◆考点 3:学校教育的三要素

1.教育者(主导)

2.受教育者(主体)

3.教育影响(中介)--教育内容和教育手段

教育影响是教育实践活动的手段,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的纽带,主要包括教育内容、教育措施等。

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影响这三个基本要素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教育者是**的纽带,受教育者是教育者选择和施加教育影响的对象,教育影响蛇教育者对受教育者作用的桥梁,是教育实践活动的工具和中介。

◆考点 4:教育的属性

1.教育的本质属性

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的社会活动,这是教育区别其他事物现象的根本特征。它有以下四方面的特点:

1)教育是人类所特有的一种有意识的社会活动,是个体在社会的生存需要。

2)教育是有意识、有目的、自觉地传递社会经验的活动

3)教育是以人的培养为直接目标的社会实践活动。

4)存在教育的基本三要素是教育者、受教育者及教育影响。

2.教育的社会属性

1永恒性

2历史性

3相对独立性

教育受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等因素制约,但教育又具有相对独立性,表现在三方面:

1)教育具有继承性。教育不能脱离社会物质条件而凭空产生,同时又是从以往教育发展而来的,都与易网教育有着渊源关系。

2)教育要受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影响。

3)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表现:教育落后于**,教育对其有阻碍作用;教育超前于**,教育对其有催生作用。

◆考点 5:教育的起源

主张

代表人

(上帝或天)所创造的

宗教

动物界的生存本能

利托尔诺、沛西·能

儿童对成年人的“无意识模仿

孟禄

劳动过程中社会生产需要和人的发展需要的辩证统一

洛夫

※巧记:“本能生利息(西),心源美梦(孟)”

◆考点 6:原始社会教育的特点

(1) 无等级性

(2) 教育与生产劳动、社会生活融洽在一起----紧密集合

(3) 教育内容简单,教育方法单一。

◆考点 7:古代社会的教育

学校名称

教育内容

备注

中国

夏、商、西周

庠序校

六艺

(礼乐射御书数)

政教合一

学在官府

外国

古印度

古儒

《吠陀》为主的经典、经义

宗教教育

古埃及

文士学校

文字、书写、执政能力

以僧为师

以吏为师

古希腊

斯巴达

军事体育

尚武

雅典

政治、哲学、文学艺术、体操等

崇文

学校名称

教育内容

备注

中国

春秋战国

私学

以儒、墨为主的显学

汉代

官学

私学

“独尊儒术”

察举制

征辟制

隋唐

六学二馆

分科教学(经、史、律、书、数)

科举制

西方

中世纪

教会学校

七艺(三科、四学)

培养教师和僧侣

骑士学校

七技

培养封建骑士

古代学校教育的基本特征是:

1)古代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具有非生产性

2)具有阶级性;封建社会的学校还具有等级性

3)表现出道统性、专制性、刻板性和象征性

4)古代产生了学校,教育作为统治阶级的工具。

◆考点 820 世纪以后的教育

120 世纪以后教育的新特点

1)教育的身化。

2)教育的民化。

3)教育的主化。

4)教育的元化。

5)教育的代化。

※巧记:“全民多现终”

2.现代教育发展趋势

第一,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

第二,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延长义务教育年限。

第三,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

第四,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

第五,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

第六,教育制度有利于国际交流。

3.教育各时期发展特点

时期

特点

原始社会的教育

无等级性与生产劳动紧密结合;教法单一

古代社会的教育

阶级性和等级性与生产劳动相分离道统性、专制性、刻板性和象征性

现代社会的教育

初等义务教育的普遍实施;班级授课制

20世纪以后的教育

终身化、全民化、民主化、多元化、现代化

专题二 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

◆考点 9:教育学的概念

教育学是以教育现象、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不断探索并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社会科学。

1)根本任务:揭示教育规律

2)内在动力:教育问题

3)属于基础学科

◆考点 10:教育学的萌芽

1.萌芽阶段代表人物和代表著作

A.中国

1《学记》,(作者乐正克)——中国古代、世界上第一本教育学专著

观点: 由学”:揭

“道:阐

学不:教

2孔子——《论语》 :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启发式教学(“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B.西方

1)苏格拉底:“产婆术”(问答法,启发性原则)

2)柏拉图:《理想国》,寓学习于游戏

3)亚里士多德:首次提出“教育遵循自然”的原则

4)昆体良:《论演说家教育》(也叫《雄辩术原理》),西方第一部教育学专著,世界上最早研究教学法的书

◆考点 11:教育学的创立阶段

人物

著作

教育观点

培根

《新工具》

1. 科学归纳法

2. 首次指出“教育学”应独立

夸美纽斯

(“教育学之父”)

《大教学论》

1. 教育要遵循人的自然发展;

2. 教学制度:班级授课制

3. 教学思想:“泛智教育

康德

(赫尔巴特的老师)

《康德论教育》

“人是唯一需要教育的动物”;

最早在大学讲授教育。

卢梭

《爱弥儿》

浪漫主义自然教育

洛克

《教育漫话》

1.“白板说”;2.“绅士教育”

裴斯泰洛齐

《林哈德与葛笃德》

“教育心理学化”

赫尔巴特

(“科学教育学之父”)

《普通教育学》

1. 伦理学和心理学;

2. 三中心: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课堂中心;

3. 四阶段:清楚、联想、系统和方法;

4. 教育性教学原则(德育);

杜威

《民主主义与教育》

1. 新三中心:儿童中心、经验中心、活动中心;

2. 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改组或改造;

3. 学校即社会;

4. 从做中学;

斯宾塞

《教育论》

1. 教育预备说;

2. 科学知识最有价值;

※巧记:

1.“培根首提出,纽斯来实现,巴特再规范”;

2. “级智夸大独立” 夸美纽斯)::班级授课制;:泛智教育;:《大教学论》;独立:教育学形成一门独立学科。

3.“五四三民,巴普传教,伦心科规”(赫尔巴特):五四:五段四阶教学法;:三中心;:培养公民;:普通教育学;:传统教育学之父(现代:杜威);:教育性教学原则;伦心:伦理学心理学;:科学教育学之父;:规范。

4.“杜子疼三中主四即进五步实用”(杜威):三中:三中心;:民主主义教育;四即

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学校即社会;:进步教育学(和赫尔巴特相比);

五步:五步教学法;实用:实用主义。

◆考点 12:教育学的发展阶段

马克思主义教育学

1)马卡连柯:《教育诗》:集体主义教育

2)克鲁普斯卡娅(列宁的老婆):最早以马克思主义为基础探讨教育问题

3)凯洛夫《教育学》 世界上第一部马克思主义的教育学著作,对我国建国后的教育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4)杨贤江《新教育大纲》:我国第一部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教育学著作。

◆考点 13:现代教育理论的发展

1)赞科夫:发展性教学理论;

2)布鲁纳:结构主义学说和发现法;

3)瓦根舍因:范例教学理论;

4)苏霍姆林斯基:全面和谐教育理论;

5)布鲁姆:掌握学习理论

※巧记:

木(姆)有掌握,哪(纳)来结构,挖根(瓦根)找范例,高度赞发展,真可谓全面和谐斯基。

专题三 教育与社会的发展

◆考点 1:教育的功能

1.按教育功能作用的对象划分——个体发展功能和社会发展功能

2.按教育作用的性质划分——正向功能与负向功能

3.按教育功能呈现的形式划分——显性功能与隐性功能

◆考点 2:教育与人口发展的关系

(一)人口对教育的影响

1)人口数量影响教育发展的规模与教育投入

2)人口结构影响教育的结构

3)人口质量影响教育的质量

4)人口流动对教育提出挑战

(二)育对人口的作用(教育的人口功能)

1教育是使人口结构趋于合理化手段之一

2教育可以改善人口质量,提高民族素质。(提高人口质量、减少人口数量,改善人口结构)

◆考点 3:教育与生产力的关系

1.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1)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影响着教育目的的确定

2)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的选择

3)生产力水平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

4)生产力的发展制约学校结构

5)生产力的发展制约着教学方法、手段和教学组织形式

2.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教育的经济功能)

1)教育是再生产劳动力的手段

2)教育是再生产科学知识的手段

补充:

1人力资本理论----提出者:舒尔茨

观点:舒尔茨认为有知识、有技能的人是一切资源中最为重要的,人力资本投资的收益大于物力资本投资。

2社会化理论----提出者:鲍尔斯和金蒂斯

观点:学校教育的经济和社会价值在于它所具有的“社会化功能”。

◆考点 4: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

1.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性质,即决定教育的思想政治方向和为谁服务的问题,并非决定教育的一切。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目的的性质

2)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

3)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受教育的权利

4)政治经济制度影响部分教育内容

2.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作用。(教育的政治功能)

1)教育培养合格的公民和各种政治人才

2)教育是一种影响政治经济制度的舆论力量

3)通过教育制度,实现对受教育者的阶级或阶层的选拔,使原有的社会政治关系得以延续和发展,或者加速改变旧的社会政治关系。

◆考点 5:教育与精神文化的相互关系

1.文化对教育发展的制约作用

1)文化影响教育目的的确立。

2)文化影响教育内容的选择。

3)文化影响教育教学方法的使用。

2.教育对文化发展的促进作用

1)教育具有筛选、整理、传递和保存文化的作用。

2)教育具有传播和交流文化的作用。

3)教育具有更新和创造文化的作用。

4)教育具有选择、提升文化的作用。

3.教育与文化关系的特殊性

1)文化本身是一种教育力量

2)教育本身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

◆考点 6:学校文化

校园文化----学校文化的缩影。

按照不同的层次和标准,可以再细分为:校园物质文化、校园精神文化、校园制度文化

专题四 教育与人的发展

◆考点 1:人的发展概念

人的发展是指个体随年龄增长而发生的身心有规律的、连续变化的过程,包括生理和心理两方面的发展。

◆考点 2:人的发展规律

1.体身心发展顺序(教育启示:循序渐进,不能“拔苗助长”,“不陵节而施”,适应最近发展区

2.体身心发展阶段性(教育启示:不同阶段不同质,不能搞“一刀切”)

3.体身心发展不平衡性(教育启示:不同时期不同速,抓关键期)

4.体身心发展互补性(教育启示:扬长避短

5.体身心发展个别差异性(教育启示:因材施教

◆考点 3:影响人发展的因素

1.内发论——内在需要

代表人物:孟子(“人之初,性本善”)、弗洛伊德、威尔逊、格塞尔(“成熟势力说”)、

霍尔(“一两的遗传胜过一吨的教育”)、高尔登(“优生学”)。

2.外铄论——外在力量

代表人物:荀子(“人之初,性本恶”)、洛克(“白板说”)、华生(“给我一打健康的婴儿,不管他们祖先状况如何,我可以任意把他们培养 成从领袖到小偷等各种类型的人”)、斯金纳。

3.多因素相互作用论:人的发展是个体的内在因素与外部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

◆考点 4:影响人发展的主要因素

1.遗传;

遗传的意义:

1)遗传素质是人的身心发展的物质前提,为身心发展提供可能性;

2)遗传素质的差异对人的身心发展有一定影响作用;

3)遗传素质的发展过程制约着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年龄特征。

4)遗传素质不能预定或决定人的发展,遗传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是不能夸大的。

5)遗传素质具有可塑性

2.环境;

3.人的主观能动性;(是人身心发展的动力)

4.学校教育;

1. 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为什么)

主要原因:

1)学校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培养人的活动。 【概念】

2)学校教育是通过专门训练的教师来进行的,相对而言效果较好。

3)学校教育能有效地控制、影响学生发展的各种因素。

2.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

1)学校教育按社会对个体的基本要求对个体发展方向做出社会性规范

2)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

3)学校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具有即时和延时的价值

4)学校教育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

内部因素:1)遗传——可能性(物质前提)

2)个体主观能动性——决定性因素

外部因素:1)环境——现实

2)学校教育——主导作用

专题五 教育制度

◆考点 1:教育制度的概念

1. 广义:指国民教育制度

2. 狭义: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是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总体系,具体规定各级各类学校的兴致、人物、目的、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相互衔接关系。

学校教育制度处于国民教育的核心和主体地位

考点2:教育制度的影响因素(建立学制的依据)

1.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科学技术发展状况;

2.社会政治经济制度;

3.青少年儿童身心发展规律;

4.本国学制的历史发展和外国学制的影响;

◆考点3:学校教育制度在形式上的发展

1.前制度化教育——实体化教育

2.制度化教育——正规教育 中国近代制度化教育兴起的标志是清朝末年的“废科举、兴学堂”。

3.非制度化教育——“教育不应再限于学校的围墙之内”

◆考点 4:西方现代学制的类型

1.双轨制——英国;

2.单轨制——美国;

3.分支制——前苏联

发展趋势:双轨学制在向分支性学制和单轨学制方向发展。

◆考点 5:我国现代学制的改革

学制名称

颁布时间

特点

地位

壬寅学制

1902

只颁布没有实施

首次颁布

癸卯学制

1903

规定男女不许同校

首次实施

壬子癸丑学制

1912-1913

第一次规定男女同校

第一个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学制

壬戌学制

1922

以美国学制为蓝本

沿用至解放初期

※巧记:壬颁布,癸执行,长期戌美国

◆考点6:我国现代学制的确立和发展

1.从形态上看,我国现行学制是从单轨制发展而来的分支型学制

2.《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我国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工作方针

纲要指出: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把育人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把改革创新作为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把促进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把提高之狼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任务。到2020年,我国教育改革事业的发展战略目标是“两基本,一进入”,即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

优先发展(战略地位)、

育人为本(根本要求)、

改革创新(强大动力)、

促进公平(基本教育政策)、

提高质量(核心任务)。

◆考点 7:义务教育制度

1.概念:义务教育是依据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少年必须接受的,国家、社会、学校、 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

2.特点:强制性、普及性、免费性

3.产生:始于近代,发源于德国

4.我国的发展:义务教育法1986年颁布,2006年修订。

学制年限:多种形式并存——“六三制”、“五四制”和“九年一贯制”

专题六 教育目的

◆考点 1:教育目的作用:

1)导向作用、

2)激励作用、

3)评价作用

◆考点 2:教育目的的有关理论

1.宗教本位论 代表人物:奥古斯丁、托马斯。阿奎那

2.社会本位论 代表人物:赫尔巴特、柏拉图、孔德、涂尔干

观点:注意社会价值;主张的教育目的是培养合格公民和社会成员;教育上国家事业;评价教育要看其对社会发展的贡献指标

※巧记:

有位公民拨(柏拉图)打恐(孔德)吓(赫尔巴特)电话,涂(涂尔干)害社会

3.个人本位论 代表人物:卢梭、罗杰斯、福禄贝尔、裴斯泰洛齐等

观点:强调教育要服从人的成长规律和满足人的需要;注重教育对个人的价值;主张教育目的是培养“自然人”,租金个人自我实现。

※巧记:有一个人,一路(福禄贝尔)啰(罗杰斯)嗦(卢梭),自然无人陪(裴斯泰洛齐)

6.教育无目的论杜威——“教育的过程,在它自身以外没有目的,它就是它自己的目的”)

◆考点 3:确立我国教育目的的依据

1.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因素

2.人的身心发展特点与需要

3.制定者的教育思想和价值观

4.我国确立教育目的的理论依据是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内容:

1)人的全面发展。全面发展的人是指精神和身体、个体性和社会性得到普遍、充分而自由发展的人;

2)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

◆考点 4我国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要求:

1)强调教育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服务。

2)要求学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

3)强调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这是实现我国当前教育目的的根本途径。

◆考点5 素质教育

概念:是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主体性和主动精神,注意开发人的智慧潜能,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

基本内涵;

1)素质教育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

2)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3)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

4)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

5)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区别现代和传统教育根本区别)

◆考点 6: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

五育之间的关系

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关系密切,相互促进,相互制约,构成一个有机个体,共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1) 德育在全面发展教育中起着灵魂与统帅作用,为其他各育提供了方向性的保证

2) 智育。。。。。。。。。。。。。。。。。。。前提和支持作用,。。。。。。。。。。。。知识基础和能力基础。

3) 体育。。。。。。。。。。。。。。。。。。。基础作用,。。。。。。。。。。。。。。。。。物质基础。

4) 美育。。。。。。。。。。。。。。。。。。。动力作用。

5) 劳动技术教育可以综合德育、智育、体育和美育的作用

1.德育——灵魂与统帅作用 2.智育——前提和支持作用3.体育——物质基础4.美育——动力作用

5.劳动技术教育——综合德育、智育、体育和美育的作用

专题七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

◆考点 1:教育科学研究的含义

教育科学研究就是以教育现象或问题为对象,运用各种科学方法,遵循科学的认识过程,根据对收集到的事实材料的分析,对假设或理论进行检验,以揭示教育现象的本质及其客观规律的活动。

教育科学研究是教育科学自身发展的基本途径。

◆考点 2:教育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一)观

广使法。

分类:1)自情境观察察;

2观察;

3参与察和

4式观和非观察

(二)调查法——问卷、访谈、作品分析、测量

分类:

1)按调查对象的选择范围,可以分为普遍调查、抽样调查和个案调查

2)依据调查内容,可以分为现状调查、相关调查、发展调查和预测调查

3)依据调查的方法和手段,可以将调查分为问卷调查、访谈调查、测量调查和调查表法

(三)历史法

历史法是通过搜集某种教育现象发生、发展和演变的历史事实,加以系统客观的分析研究,从而揭示其发展规律的一种研究方法。

步骤:收集资料、史料的鉴别和史料的分析

(四)实验法

分类:

1)根据实验进行的场所,可分为实验室实验和自然实验

2)根据实验的目的可以分为确认性实验、探索性实验和验证性实验

3)根据同一实验中自变量因素的多少,可分为单因素实验和多因素实验

(五)行动研究法(教师+研究者

亦称“教师行动研究”,是指教师在现实教育教学情境中自主进行反思性探索,并以解决工作情境中特定的实际问题为主要目的,强调研究与活动一体化,使教师 从工作过程中学习、思考、尝试和解决问题。

第二章 中学课程

专题八 课程概述

◆考点 1:课程的概念

广义的课程:各级各类学校为实现培养目标而规定的学习科目进程的总和

狭义的课程:特指某一门学科。

把课程用于育科学的专门术语,始英国教育家斯宾塞(《什么知识最有价值》)。

◆考点 2:课程的分类

分类标准

课程

课程特点

组织方式

分科课程

(赫尔巴特、斯宾塞)

强调一门学科的逻辑体系的完整性。

综合课程

学科整合,它强调学科之间的关联性、统一性和内在联系。

活动课程

(杜威)

又称经验课程,从儿童的兴趣和需要出发,一活动为中心组织的课程。

实施要求

必修课程

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共性

选修课程

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个性

设计开发主体

国家课程

体现国家的教育意志,确保所有国民的共同基本素质。

地方课程

满足地方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

校本课程

学校教师主导开发,家长、学生、社会参与。

呈现方式

显性课程

直接的、明显的方式呈现的课程

隐性课程

亦称潜在课程、自发课程,是学校情境中以间接的、内隐的方式呈现的课程。

◆考点 3:课程理论流派

课程理论

代表人物

基本观点

学科中心课程论

夸美纽斯、赫尔巴特、斯宾塞

主张教学内容应以学科为中心,与不同学科对应设置课程,通过分科教学,使学生掌握各科教学的基本知识、技能、思想方法,从而形成学生的知识结构。(2013简答)

活动中心课程论

(经验课程)

杜威、克伯屈

第一,主张一切学习都来自于经验,学习就是经验的改造;

第二,主张学习必须和个人的特殊经验发生联系;

第三,主张打破严格的学科界限,强调在活动中学习,教师发挥协助作用。

社会中心课程论

布拉梅尔德、金蒂斯、布厄迪

认为教育学校应该致力于社会的改造而不是个人的发展。社会中心课程理论强调课程建设要关注社会焦点问题

◆考点 4:制约课程开发的因素

学生、社会及学科特征是制约课程的三大因素:

1.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能力基础及其可接受性

2.社会政治经济制度文化发展水平对课程开发的影响

3.学科特征影响课程的编制

专题九 课程组织

◆考点 5:课程目标的内涵

课程目标是课程本身要实现的具体目标和意图。是确定课程内容、教学内容和课程方法的基础。

广义上的课程目标:即教育意图=教育方针+教育目的+培养目标+课程教学目的+教学目标。

狭义上的课程目标:主要指教育目标=教育目的+培养目标+课程教学目的+教学目标。

◆考点 6:课程目标的特征:整体性、阶段性、持续性、层次性、递进性、时间性。

◆考点 7:课程内容2012下简答)

课程内容=课程的文本,主要表现为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和教材:

(一)课程计划

1.课程计划是根据教育目的和不同类型学校的教育任务,由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制定的有关教学和教育工作的指导性文件。

2.课程计划的组成:2012简答)

(1) 课程设置(首要问题);

(2) 学科顺序;

(3) 课时分配及学年编制和学周安排;

3.课程计划的作用指导和规划教学活动的依据,是制定课程标准的依据。

(二)课程标准

1.课程标准:是国家根据课程计划以纲要的形式编订的有关某门学科内容及其实施、评价的指导性文件。

2.结构

(1) ;(课程性质及地位、基本理念、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等)

(2) 目标(核心部分);分为总目标和阶段目标

(3) 课程内容;

(4) 实施建议。(教材编写建议、评价建议、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3.课程标准的作用:是教材编写、教学活动、评价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对教师工作有直接指导意义。

(三)教材

1.教材:是教师和学生据以进行教学活动的材料。

2.教科书的作用

(1) 是学生获得系统知识、进行学习的主要材料;

(2) 是教师进行教学的主要依据;

(3) 根据教学计划对本学科的要求,分析本学科的教学目标、内容范围、和教学任务。

(4) 研究本学科和其他学科的关系,理论与实际相联系的基本途径和最佳方式。

3.教材的编写

(1) 直线式教科书结构:各种知识在内容上均不重复的编排形式

(2) 螺旋式教科书结构:同一课题内容在教科书不同阶段重复出现

三者关系:课程计划是制定课程标准的依据;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价和考试命题的依据

教科书编写的基本原则:(2014下简答)

(1) 按照不同学科的特点,体现科学性与思想性

(2) 强调内容的基础性。加强基础知识的同时,要贴近社会生活,并适当渗透科学思想,为学生今后学习新知识奠定基础。

(3) 在保证科学性的前提下,教材还要考虑我国社会发展现实水平和教育现状,必须注意到教材的实用性。

(4) 合理体现各科知识的逻辑顺序和受教育者学习的心理顺序

(5) 兼顾同一年级各门学科内容之间的关系和同一学科各年级教材之间的衔接。

◆考点 9:课程评价

1.目标评价模式——泰勒(当代课程评价之父)【模式是以目标为中心】

2.目的游离评价模式——斯克里文(美)

1)主张把评价的重点从“课程计划预期的结果”转向“课程计划实际的结果”上来。

2)主张评价除了要关注预期的结果之外,还应关注非预期的结果

3)评价的指向不应该只是课程计划满足目标的程度,而且更应该考虑课程计划满足实际需要的程度。

3.CIPP评价模式:背景评价、输入评价、过程评价、成果评价。

◆考点 10:课程开发

1.课程开发:通过社会和学习者需求分析,确定课程目标,再根据这一目标选择学科的教学内容和相关教学活动进行计划、组织、实施、评价、修订,以最终达到课程目标的整个过程。

2.影响课程开发的主要因素:社会、知识、儿童是影响课程开发的三大要素。

(1) 一定历史时期社会发展的要求及提供的可能。

(2) 一定时代人类文化及科学技术发展水平。

(3) 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能力基础及可接受性。

3.课程开发的模式

(1) 目标模式。以目标为课程开发的基础核心,围绕课程目标确定及实现、评价而进行课程开发的模式。(美课程理论专家,拉尔夫。泰勒

(2) 过程模式(注重过程,而不是目的。斯腾豪斯

(3) 情景模式(既包含目标模式又包含过程模式的,是一种灵活的适应性较强的课程开发模式。英 劳顿

专题十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考点 10: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1.基本理念:

(1) 观、(教学的目标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

(2) 程观、

(3) 观、(课程内容与社会生活联系,教学内容生活化)

(4) 观、(强调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5) 观(重视过程评价,通过评价发挥促进学习的作用)

(6) 观。

2.核心理念”。

3.新课程改革总目标:

新课程改革具体目标:

(1) 实现课程功能转变;

(2) 提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选择性;

(3) 密切课程内容与生活和时代的联系;

(4) 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

(5) 建立与素质教育理念相一致的评价与考试制度;(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6) 实行三级课程管理制度;

4.实施情况

(一)课程结构

1.对课程类型的调整

(1) 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初中阶段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

(2) 高中以分科课程为主;

(3) 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

(4) 农村中学课程要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服务。

2.综合实践活动课内容包括:

(1) 研究性学习;

(2) 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

(3) 劳动与技术教育;

(4) 信息技术教育;

(二)课程内容

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标准:普及性、基础性、发展性的三大特征。

(三)课程实施

1.学生观

(1) 学生是发展的人;(2)学生是独特的人;(3)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

2.学习方式

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有:(1自主学习;(2合作学习;(3探究学习;

3.教师观

1)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2)教育教学的研究者;(3)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4)社区型的开放教师。

4.课程管理:建立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建立民主科学的教学管理机制,建立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考评制度。

5.课程评价

第三章 中学教学

专题十 教学

◆考点 1:教学的内涵

1.教学的定义:教学是指在教育目的规范下的、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一种活动。

2.教学的特点

教学是学校进行全面教育的基本途径,是教师教、学生学两方面的活动统一。学校工作必须以教学为主,教学也是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特点:

(1) 教学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根本目的;

(2) 教学由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两方面活动组成。

(3) 教学具有多种形态,是共性与多样性的统一。

3.教学的意义

(1) 教学是传授系统知识、促进学生发展的最有效形式;

(2) 教学是对学生进行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把学生培养成为合格人才的基本途径;

(3) 教学是学校工作的中心工作,学校工作必须坚持以教学为主;

◆考点 2:形势教育与实质教育

1.形势教育:17世纪)——代表人物:洛克、裴斯泰洛齐

主张:通过开设希腊文、拉丁文、逻辑、文法和数学等科学发展学生智力,至于学科内容的实用意义这是无关紧要的。

2.实质教育:18世纪末和19世纪初)——代表人物:赫尔巴特、斯宾塞

主张:教学的主要人物在于传授给学生对生活有用的知识,至于学生的智力则无需进行特别的培养和训练。

考点 3:我国现阶段的教学任务:

(1) 传授系统的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这是教学的首要任务。

(2) 发展学生的智力、体力、创造才能。

(3) 培养社会主义品德和审美情趣,奠定学生的科学世界观基础。

(4) 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

专题十一 教学过程

考点 1:教学过程的概念:

教学过程是一种认知过程

教学是一种特殊的认知过程:认知的间接性、交往性、教育性、引导性、简洁性

考点2: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 2012下简答)

1.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统一;(学生认识的特殊性规律)

含义:结合反应教学中传统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与丰富学生感性认识的关系。

(1) 学生以学习间接经验为主;

(2) 学生学习间接经验要以直接经验为基础

2.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相统一;(发展性规律)

含义:在教学过程中重视知识的传授,又要重视能力的发展,并将二者辩证统一于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做到“授人以渔”。

二者在教学过程中关系:

(1) 掌握知识是发展能力的基础;

(2) 能力发展是掌握知识的必要条件;

(3) 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相互转化的内在机制;

3.教师的主导与学生的主体相统一;(双边性规律)

含义:教学过程中既要注重教师的教,也要充分调动学生学的积极性,使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相结合,取得良好教学效果。

二者在教学中关系:

(1)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处于组织者的地位,应充分发挥主导作用;

(2) 学生。。。。。。。。。。。。。。。学习主体的地位,。。。。。。。。。主观能动性;

(3) 建立合作、有爱、民主平等的师生交往关系。

4.传授知识与思想教育相统一(教育性规律)

含义: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一定要注重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并使二者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在知识能力和思想品德等方面同时发展。

学生掌握知识和提高思想品德修养是相辅相成的两方面,具体表现为:

(1) 知识是思想品德形成的基础;

(2) 学生思想品德的提高又为他们积极学习基础知识奠定基础;

(3) 传授知识和思想品德教育有机结合。

考点 7: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

1.激发学习动机;

2.领会知识(是掌握知识的中心环节);包括使学生(1)感知教材;(2)理解教材,形成科学概念。

3.巩固知识;

4.运用知识;

5.检查知识。

专题十二 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

考点 1: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 2014上简答)

(1) 备课…………………………教好课的前提

(2) 上课…………………………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

(3) 课外作业的布置与反馈

(4) 课外辅导……………………个别辅导、小组辅导和集体辅导

(5) 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价

考点 2备课的要求:2015下简答)

1.做好三方面工作

(1) 钻研教材(备教材);学习学科课程标准、专研教科书、阅读相关参考资料。

(2) 了解学生(备学生);了解学生要全面,还有个体。

(3) 设计教法(备教法);考虑教学方法、学生学习学法等。

2.写好三个计划

(1) 学期教学进度计划;

(2) 课题计划;

(3) 课时计划;

考点 3:学生学业评价方法

(1) 观察法;

(2) 测验法 测验主要以笔试进行,是考核学生的最基本方法。

(稳定性,可靠性)(测量的正确性)(试题难易程度)

(3) 调查法;

(4) 自我评价法。

专题十三 教学原则

考点:教学原则

一、直观性原则

1.基本涵义:指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尽量利用学生多种感官和已有经验,通过各种形式的知识,丰富学生直接经验和感性认识,使学生获得生动的表象,从而全面深刻地掌握知识。

直观教学指根据教学活动的需要,让学生直接感知学习对象。

2.直观手段: 1)实物直观;2)模象直观

3.贯彻此原则的要求1)正确选择直观教具和教学手段;

2)直观教具的演示要与语言讲解相结合;

3)重视运用语言直观。

二、启发性原则

基本涵义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引导独立思考,自觉掌握科学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贯彻此原则要求:1)调动学习主动性;2)启发独立思考;3)让学生动手,独立解决问题;4)发扬教学民主。

三、巩固性原则

含义: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牢固地掌握知识和基本技能,长久保持在记忆中。

贯彻此原则要求:1)在理解的基础上巩固;2)重视组织各种复习;3)在运用知识中积极巩固。

四、循序渐进原则

含义:按照科学知识的内在逻辑体系和学生认知能力发展的顺序进行教学,使学生系统掌握基础知识。

贯彻此原则要求:1)按教材的系统进行教学;2)注意主要矛盾,解决好重点和难点的教学。

3)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到繁。

五、因材施教原则

含义:从课程计划、学科课程标准的统一要求出发,面向全体学生,又要根据学生个别差异,使学生能扬长避短。该原则为了处理好集体教学与个别教学,统一要求与尊重个别差异问题提出的。

贯彻此原则要求:1)坚持课程计划和学科课程标准的统一要求。2)了解学生,从实际出发进行教学。

六、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含义:以学习基础知识为主导,从理论与实际的联系上去理解知识,注意运用知识分析和解决。

贯彻此原则要求:1)书本知识的教学要注重联系实际。2)重视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

3)正确处理教学与技能训练 4)补充必要的乡土教材。

七、科学性与教育性相结合原则2013上简答)

含义:既要把现代科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传授给学生,同时要结合知识、技能在德育因素,对学生进行整治、思想和道德教育。

贯彻此原则要求:1)确保教学的科学性。

2)深入发掘教材和教学情境中蕴含得教育性因素,自觉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3)把教育性因素贯穿教学过程中各个环节。

4)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和思想品德素质。

八、量力性原则

含义:又叫可接受性原则。教学活动要适合学生发展水平。

贯彻此原则要求:1)重视年龄特征;2)了解学生发展具体特点;3)把握教学难度。

1. 发性教学原-——教师的主导与学生的主体相统一

2. 论联系实际学原则(乡土教材——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统一

3. 学性与教育相结合的原——传授知识与思想教育相统一

4. 序渐进教学——顺序性

5. 量力性则(可接受性原则)——阶段性

6. 材施教教学原则——个别差异性

7观性教学原则(实物直观、模象直观和言语直观

8. 固性教学原

著作

教育思想

《学记》

“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

启发性原则

“君子之教,喻也。”

“学不躐等。”

循序渐进原则

“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

“不陵节而施之谓孙”

《论语》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而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启发性原则

专题十四 教学方法

考点:教学方法

含义:包括教师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

(一)外常用的教

1.探究研讨法——兰本达(美)

2.纲要图式教学法——沙塔洛夫

3.暗示教学法(启发教学法)——洛扎诺夫

4.非指导教学法——罗杰斯 以学生为中心;移情性理解;尊重;真诚

(二)国内常用的教学方法

维度

内容

以语传递为主

1)讲授法:讲述、讲解、讲读、讲演;2)谈话法(问答法):复习谈话和启发谈话;

3)讨论法; 4)读书指导法

观感知为主

1)演示法; 2)参观法

以实际训为主

1)练习法; 2)实验法; 3)实习作业法; 4)实践活动法

感陶冶为主

1)欣赏教学法;2)情境教学法

探究为主

发现法

专题十五 教学组织形式

考点:教学组织形式

1.常见教学组织形式;

(1) 个别教学制;

(2) 班级授课制

(3) 分组教学;

(4) 设计教学法和道尔顿制;

优点: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习能力和创造能力,但不利于系统知识的掌握,对教学设施和条件要求高。

(5) 特朗普制;(灵活的课程表):把大班上课、小班研究和个别教学三种教学形式结合起来。

2.班级授课制:课堂教学的主要形式。

1把学生按年龄和文化程度分成固定人数的班级,教师根据课程计划和规定的时间表进行教学的一种组织形式。

2优越性:有利于经济有效地大面积培养人才;发挥导师的主导作用;发挥学生集体作用;学生多方面发展。

局限性:不利于因材施教

3)产生发展:1632年夸美纽斯《大教学论》;我国最早采用班级授课制:1862年京师同文馆(现北京大学)

4)班级授课的辅助形式:个别辅导和现场教学。

专题十六 教学评价

考点 1 :教学评价

1.概念:是指以教学目标为依据,通过一定的标准和手段,对教学活动及其结果给予价值上的判断

2.教学评价的种类

维度

具体分类

根据实施功能的不同

诊断性评价:了解学习准备状况及影响学习因素进行评价;

形成性评价:改进和完善教学活动二进行的学习过程及结果评价;

总结性评价:在课程结束时对学习结果评价

根据运用的标准不同

相对性评价(常模参照性评价)、绝对性评价(目标参照性评价)、个体内差异评价

根据评价主体

外部评价、内部评价

考点 2新课程中的教学观

(1)全面发展的教学观;

(2)交往与互动的教学观;

(3)开放与生成的教学观;

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评价特点:

(1)由甄别走向发展;

(2)由单一走向多元;

多元化教学评价主要体现在:1)实现教学主体的多元化2)实现教学指标多元化;3)评价方法与评价手段多元化;

(3)由重结果走向重过程。

第四章 中学生学习心理

专题十七 认知过程

认知过程: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 伴随:注意

考点 1:感觉

1.感觉的特性

1)感觉适应:暗适应和明适应

2)感觉对比:同时对比和继时对比

3)感觉后象:正后象、负后象

4)感觉的相互补偿

5)联觉

2.感觉的种类:外部感觉;内部感觉;

3.感受性与感觉阀限:

绝对感受性:能察觉出最小刺激的能力。绝对阀限:能引起感觉最小刺激量。

差别感受性:刚能察觉出两个同类刺激物之间最小差异量的感觉能力。差别阀限:。。。。。量。

考点 2:知觉

1.概念:知觉是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属性在人脑中的反映。

2.知觉的种类:空间知觉;时间知觉;运动知觉【真动知觉;似动现象(动景运动、诱发运动);自主运动】

2.知觉的特性:理解性、选择性、整体性、恒常性。

考点 3:注意

1.概念: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集中 特点:指向性和集中性

2.注意的分类

种类

目的性

意志努力

产生的条件或者规律

无意注意

不需要

主客观条件

有意注意

需要

目的、间接兴趣、组织和意志力

有意后注意

不需要

直接兴趣、熟练和系统化

3.注意的品质及影响因素

(1) 注意的范围(广度):同于时间内,意识能清楚地把握对象的数量。

(2) 注意的稳定性(注意的分散):注意离开了心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被无关对象吸引去的现象。

(3) 注意的转移:个体根据新的任务,主动把注意由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上。

(4) 注意的分配:同一时间内,把注意指向不同对象,同时从事几种不同的活动。

考点 4:记忆

1.概念:过去的经验在头脑中的反映。也可以说是人脑对经验的识记、保持和再现的过程。

2.记忆的分类

按内容分为:形象记忆、情绪记忆、逻辑记忆、动作记忆;

按保持时间分为:

(1) 瞬时记忆(1秒以内)

(2) 短时记忆1分钟左右)

(3) 长时记忆(1分钟以上);

按信息加工和存储内容的不同:陈述性记忆程序性记忆

3.记忆的过程:识记保持、再认或回忆三个基本环节

(一)识记无意识记有意识记机械记忆意义记忆;

(二)保持与遗忘:

1.遗忘规律: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以无意义音节为材料,依据保持效果,绘制了著名的遗忘曲线。

这条曲线表明,遗忘在学习之后立即开始,最初速度快,随着时间推移遗忘速度逐渐下降,达到一定程度就不再遗忘了。由此看出,遗忘的进程是不均衡的,规律是先快后慢,呈负加速型。

2.影响遗忘进程的因素:2015 简答)

(1) 学习材料的性质;

(2) 识记材料的数量和学习程度的大小。

(3) 记忆任务的长久性与重要性;

(4) 实际的方法;

(5) 时间因素;

(6) 识记者的态度;

3.遗忘的原因:消退说、干扰说(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压抑说(弗洛伊德)、提取失败说(舌尖现象);

4.回忆不在眼前的东西重新呈现出来;再认:再度出现能识别

5.记忆规律在教学中的运用

(1) 明确记忆目的,增强学习主动性;

(2) 理解学习材料的意义;

(3) 对材料进行精细加工,促进对知识的理解;

(4) 运用组块化学习的策略,合理组织学习材料;

(5) 运用多重信息编码方式,提高信息加工处理质量。

(6) 重视复习方法,防止遗忘。

如何有效地组织复习:(2013下简答)

方法:及时复习。合理分配复习时间。做到分散与集中相结合。反复阅读与试图回忆相结合。复习方法多样化。运用多种感官参与复习。

考点 5:思维

1.概念:对客观现实间接的、概括的反映。

2.特征:间接性、概括性。

3.分类

维度

内容

思维的发展水平不同

直观动作思维、具体形象思维、抽象逻辑思维

思维的逻辑性

直觉思维、分析思维

思维的指向性

聚合思维、发散思维

思维的创造程度

再造性思维、创造性思维(流畅性;变通性;独创性)

思维的过程

经验思维、理论思维

4.创造性思维的特征:流畅性(数量)、变通性(类型)、独创性(新奇独特)。

考点 6:想象

(1) 有意想象和无意想象;

(2) 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

(3) 幻想、理想和空想。

考点 7:问题解决

1.问题解决的一般过程:发现问题理解问题提出假设检验假设

2.影响问题解决的主要因素:

(1) 问题的特征——难易

(2) 迁移——正负

(3) 定势——积极与消极

(4) 功能固着

(5) 原型启发

(6) 动机的强度——中等强度

专题十八 学习概述

一、学习的概念

概念:下一学习指人类的学习。受教育者在教育者的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获得知识,形成技能,培养人才的过程。

学习的实质学习是个体在特定的情境下由于练习或反复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比较持久的改变

二、知识的学习

1.知识的类型:

(1) 陈述性知识:主要解决是什么的问题。

(2) 程序性知识:解决做什么和怎么做的问题。

2.知识学习的种类:

根据头脑内知识的不同学习任务的复杂程度分为:符号学习、概念学习、命题学习

根据新知识与原有认知结构的关系,可以分为:下位学习(类属学习)、上位学习(总括学习)和组合学习

3.知识学习的过程:知识的理解、巩固、应用。

4.知识直观:实物直观、模像直观、言语直观

知识概括:感性概括、理性概括。

知识概括措施包括:1)充分运用变式。(概念的正例在无关特征方面的具体化)。2)进行科学的比较。

3)适当运用正例和反例。4)启发学生进行自觉的概括知识。

三、技能的形成。

(1) 技能:操作技能和心智技能。

(2) 操作技能的形成阶段:操作定向、操作模仿、操作整合、操作熟练。

(3) 操作技能的培训要求:练习是形成各种操作技能必不可少的环节,是动作技能形成的基本条件和途径。

(4) 心智技能形成的理论:原型定向、原型操作、原型内化

专题十九 学习动机

考点 1:学习动机

1.概念:学是指激发制。

学习动机包括推理、拉力和压力三种因素。

2.学习动机的构成:学习需要、学习期待(诱因)

学习期待是个体对学习活动所达到目标的主观估计。

学习目标是个体通过学习想要达到的预期结果。

3.学习动机的功能:激活功能、指向功能、维持功能

4.学习动机的分类

分类标准

分类名称

注释

动机产生的诱因来源

内部学习动机

个体内在需要引起的

外部学习动机

往往由外部诱因引起

学习动机内容的社会意义

高尚动机

核心是利他主义

低级动机

核心是利己的、自我中心的

学习动机起作用的时间长短

远景性动机

与长远目标相联系

近景性动机

与短期目标相联系

学习动机与学习活动的关系

直接动机

与学习活动直接相连

间接动机

与社会意义相联系

5.奥苏伯尔成就动机的分类

成就动机包括:

(1) 认知内驱力:学生渴望了解和理解,掌握知识以及系统地阐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倾向。

(2) 自我提高内驱力:个体要求凭自己胜任工作的才能和工作成就而赢得相应的地位的愿望。(外部动机)

(3) 附属内驱力:学生为了保持家长和教师的赞许或认可而努力学习的一种需要。

6. 学习动机与学习效率的关系

1)动机强度与工作效率之间呈 U 型曲线关系

2中等强度的动机最有利于任务的完成。即动机强度处于中等水平,工作效率最高。

具体描述:

耶克斯-多得森定律:

动机的最佳水平随任务性质的不同而不同:

--较复杂的问题,动机强度的最佳水品点低些;

--任务比较简单,动机强度的最佳水平点高些

7.学习动机理论

理论名称

代表人物

主要观点

行为主义

强化理论

巴普洛夫、斯金纳

强化能够促进学习动机

人本主义

需要层次理论

马斯洛

5 种需要: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 与爱的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

认知主义

成就动机理论

麦克里兰、阿特金森

追求成功者(50%)和避免失败者

成败归因理论

韦纳

三维度六因素

自我效能感理论

班杜拉

自我效能感——主观判断

影响自我效能感的因素有:自身成败经验(最重要);对他人观察;言语劝说;情绪和生理状态等

韦纳的成败归因理论

维度

因素

成败归因维度

因素来源

稳定性

可控制性

内部

外部

稳定

不稳定

可控

不可控

能力

努力程度

工作难度

运气

身心状况

外界环境

能力:内不稳定的不可控因素;努力程度:内部不稳定的可控因素;任务难易:外部稳定不可控;运气:外部不稳定不可控;身心状况:内部不稳定不可控;外界环境:外部不稳定不可控。

一个总是把失败归于内部的、稳定的和不可控因素(即能力低)的学生会形成一种习得性无助的自我感觉。是当个体感到无论做什么事情都不会对自己的重要生活事件产生影响时所体验到的一种抑郁状态。

8. 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

(一)学习动机的培养

1.了解和满足学生的需要,促使学习动机的产生

2.重视立志教育,对学生进行成就动机训练——成就动机

3.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自我概念,获得自我效能感

4.培养学生努力导致成功的归因

(二)学习动机的激发2014简答)

1.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

2.根据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

3.正确指导结果归因,促使学生继续努力

4.充分利用反馈信息,妥善进行奖惩

专题二十 学习迁移

1.概念:学习迁移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

2.分类

分类标准

分类

含义

迁移性质

正迁移

积极的促进作用

英语→德语

负迁移

消极的促进作用

英语→日语

迁移的抽象水平的不同

水平迁移(横向迁移)

先对后同一水平的影响

水果→蔬菜

垂直迁移(纵向迁移)

先对后不同水平的影响

水果→苹果

迁移方向

顺向迁移

先前→后继

前摄抑制

逆向迁移

后继→先前

倒摄抑制

迁移内容不同

一般迁移(非特殊迁移、普遍迁移)

一般原理、方法、策略和态度→具体内容

勾股定理→计算直角三角形边长

具体迁移(特殊迁移)

具体→具体

石→磊

心理机制

同性化迁移

直接运用原有知识

“举一反三”“闻一知十”

顺应性迁移

运用原有知识于新情境

重组性迁移

(1) 正迁移: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起到积极促进的作用。

负迁移:。。。。阻碍的作用

(2) 顺向迁移:先前学习对后继学习产生的影响。 (“举一反三”)

逆向迁移:后继学习对先前学习产生影响。(学微生物对动物、植物概念的影响)

(3) 一般迁移:学习的一般原理、方法等对另一种具体内容的影响。(运算技能、阅读能力运用到数学语文学习)

具体迁移:学习的原有经验无变化,将学习的经验重新组合移用到另一种学习中。(加减乘除---混合运算)

(4) 水平迁移:先学对后学的内容在同一水平的先行学习运用到后继学习中。(加减乘除---促进除法运算)

垂直迁移:先学对后学的内容在不同水平的学习活动之间的相互影响。(角---锐角)

3.学习迁移理论

1)形式训练说-沃尔夫(最早);

2)共同要素说-桑代克、伍德沃斯;

3)经验类化说-贾德;

4)关系转化理论-苛勒

5)认知结构迁移理论-奥苏贝尔、布鲁纳

专题二十一 学习策略

简述学习策略类型(2012上简答)

1.认知策略:是加工信息的一些方法和技术,即信息加工的策略。

(1) 复述策略(划线是复述策略)、

(2) 精细加工策略:将新学材料与已有知识联系起来从而增加新信息意义的深层次加工。

(位置记忆法;缩简和编歌诀;谐音联想;关键词法;视觉联想)

(3) 组织策略:是整合所学新知识之间、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新的知识结构。

(列提纲;利用图形;图表)

2.元认知策略:认知的认知,是个体关于自己所认知过程的知识和调节这些过程的能力。

(1) 计划策略

(2) 监视策略:阅读时注意加以追踪,对材料惊醒自我提问,考试监视自己的时间和速度。

(3) 调节策略:及时修正调整。

3.资源管理策略:帮助学生有效地管理和利用支援,以提高学习效率和质量的策略。

时间管理策略、环境管理策略、努力管理策略、资源利用策略

专题二十二 学习理论

考点 1:桑代克的尝试错误说

1.基本观点:尝试-错误说——通过盲目尝试,逐步减少错误

2.学习定律:准备律、练习律、效果律(最重要)

考点 2:巴甫洛夫经典性条件作用理论

经典性条件反射的基本规律:

1.获得与消退;

2.刺激泛化与分化。

刺激分化:学会某一特定的条件刺激做出条件反应后,对相类似的刺激也能诱发其条件反应。

刺激分化:通过选择强化和消退使机体学会对条件刺激和相似的刺激做出不同的反应。

是互补的过程,泛化是对事物的相似性的反应,分化是对事物的差异的反应。泛化使我们的学习从一种情境迁移到另一重情境,分化能使我们对不同的情境做出不同的反应,从而避免盲目行动。

考点 3:斯金纳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

1.基本观点:如果一个操作出现以后,有强化刺激尾随,则该操作的概率就增加;反之,消退。

2.基本规律:应答性行为:刺激→反应(被动)

操作性行为:反应→刺激(主动)

2.强化原理

条件

行为发生频率

例子

强化

正强化

给予一个愉快刺激

增加行为发生的频率

奖励

负强化

摆脱厌恶刺激

增加行为发生的频率

学生进步明显,教师撤销处分

惩罚

呈现一个厌恶刺激

减少行为发生的频率

如体罚、谴责等

消退

无任何强化物

减少行为发生的频率

如不予理睬

3. 逃避条件作用和回避条件作用

逃避条件作用:厌恶刺激出现,做出反应逃避厌恶刺激。

回避条件作用:预示厌恶刺激即将出现,做出反应避免厌恶刺激的出现。

4.惩罚:机体出现某反应后,呈现一个厌恶刺激,以消除或抑制此类反应的过程。

负强化:通过厌恶刺激的排除来增加反映在将来发生的概率。而惩罚是通过厌恶刺激的呈现来降低反应在将来发生的概率。

考点 4: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

1.观察学习的四个子过程:注意、保持、再现和动机

2.观察学习的基本规律:直接强化、替代强化、自我强化

考点 5:苛勒的完形顿悟说

1.学习是通过顿悟过程实现的

2.学习的实质是在主体内部构造完形

考点 6: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习论

1.学习观:1)学习的实质是主动的形成认知结构2)学习包括获得、转化和评价三个过程。

2.教学观:

1)教学目的在于理解学科的基本结构。(学科基本结构指学科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态度和方法)

2)掌握学科基本结构的教学原则:动机原则、结构原则、程序原则、强化原则

提倡发现学习:让学生独立思考,提出假设,进行验证,发现要学习的概念、规则和知识。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应是一个积极的探究者,教师的作用不是为学生提供现成的答案,而是为学生提供能够独立式探究的情景教学。

考点 7:奥苏伯尔的有意义接受学习论

1.学习材料和学习者原有知识的关系:机械的学习意义的学习

学习进行的方式:接受的学习发现的学习。无论接受还是发现都可能是机械的,也都可能是有意义的,关键在于学生是否将新知识与认知结构的已有知识进行了联系。

有意义学习的条件:

(1) 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必须有能够同化新知识的适当认知结构。

(2) 学习者必须具有积极主动地将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认知结构中的适当知识加以联系的倾向性。

(3) 。。。。。。。。。。。。。。。。。。。。。。。。使具有潜在意义的新知识与认知结构中的就只是发生相互作用,使认知 结构得到改善,使新知识获得实际意义。

考点 8:加涅的信息加工学习理论

学习过程就是一个信息加工的过程。

考点 9:人本主义学习论

(1) 有意义的自由学习观;

(2) 学生中心的教学观;

简述增强学生沟通心理的原则:(2014下简答)

1.真诚。自由表达真正的自己,用真诚唤起学生的信任感。

2.接纳与尊重学生,但不对学生进行无理性的溺爱和迁就。

3.移情性理解。站在对方的立场去理解;了解导致这种情形的因素;让对方了解自己对其设身处地的理解。

考点 10: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1) 建构主义知识观;

(2) 建构主义学生观;

(3) 建构主义学习观;(强调学习的主动建构性、社会互动性、情境性三方面)

第五章 中学生发展心理

专题二十三 中学生的认知发展

考点 1中学生感知觉发展的特点

(1) 感觉的发展;

(2) 知觉的发展;

考点 2:中学生注意发展的特点:

(1) 无意注意与有意注意的发展和深化;

(2) 注意品质的全面发展;

考点 3:中学生注意能力的培养2015下简答)

(1) 要培养学生善于与注意力分散作斗争的能力。

具体措施:①对干扰他们的刺激保持镇静的态度;

②加强注意的目的性;③加强锻炼学生自我调节控制和自我管理的能力。

(2) 培养学生稳定而广泛的兴趣。

(3) 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要做到:①培养随时把注意力集中于一定事物的习惯;②使学生养成劳逸结合的学习习惯。

(4) 培养学生保持良好心态。

要做到:①能不能是注意集中,自信是关键。②心情愉快有利于注意集中;③心情平静有益于注意集中。

(5) 使学生能分析自己在注意方面的优缺点,发扬优点,克服缺点。

中学生记忆、思维发展的特点。

考点 4:中学生智力发展的特点

(1) 智力水平得到飞跃性提高,智力发展进入关键期;

(2) 智力基本达到成熟;

(3) 各方面智力发展不等速,并存在个体差异。

考点 5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论

认识的发展机制:

(1) 图式;

(2) 同化和顺应;同化:个体将环境因素纳入已有的图式之中,加强和丰富的主体动作。

顺应:是个体改变自己的动作以适应客观变化。

(3) 平衡;个体通过自我调节机制使认知发展从一个平衡状态向另一个较高的平衡状态过渡的过程。

影响个体认知发展的因素:1)成熟;2)练习和经验;3)社会性经验;4)具有自我调节作用的平衡过程。

认知发展的阶段:

阶段

年龄

特征

感知运动阶段

0~2

仅靠感觉和动作适应外部环境,应付外界事物。

前运算阶段

2~7

1.认为外界一切事物都是有生命的;

2.一切以自我为中心;所有人都有相同的感受。

3.单向思维,认知活动具有具体性,不能进行抽象的运算思维。

4.思维不具有可逆性。

具体运算阶段

7~11

1. 这个阶段的标志是守恒观念的形成(守恒性);

2. 多向思维,思维可以逆转(儿童思维发展的最重要特征)

形式运算阶段

11~16

(1) 认识命题之间的关系。2.进行假设-演绎推理。3.具有抽象思维能力。4.思维具有可逆性、补偿性和灵活性。

考点 6维果斯基的心理发展观与教育

(1) 文化历史发展理论。心理机能:低级心理机能、高级心理机能(以符号系统为中介的心理机能)

(2) 心理发展观

(3) 内化学说

(4) 教育和发展关系---“最近发展区”

儿童两种发展水平:儿童的现有水平、即将达到的发展水平。这两种水平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

启示:“教学应当走在发展的前面

专题二十四:中学生的情绪发展

考点 1:情绪概述

情绪和情感的两极性

1.情绪的基本分类:快乐、愤怒、恐惧和悲哀。

2.情绪状态分类:

(1) 心境:一种微弱、平静和持久的情绪状态。心境具有弥散性和长期性

(2) 激情:一种爆发而持续时间短暂的情绪状态。激情具有爆发性和冲动型。

(3) 应激:出乎意料的紧张和危急情况引起的情绪状态。

3.人的社会性情感的分类:

道德感:用一定的道德标准去评价自己或他人的思想和言行时产生的情感体验;

理智感:在智力活动中,认识和评价事物所产生的情感体验;

美感:用一定的审美标准来评价事物时所产生的情感体验。

考点 2:情绪理论

(1) 詹姆士-格兰理论:强调情绪的产生是植物性神经系统的产物。情绪是源于身体的反馈,刺激引起身体 的生理反应,而生理反应进一步导致情绪体验的产生。

(2) 坎农-巴德学说:情绪是由中枢神经系统的丘脑产生。情绪体验与生理变化同时产生,受丘脑控制。

(3) 阿诺德的评定-兴奋说2015 简答)

美国心理学家阿诺德提出的情绪“评定-兴奋”学说。强调情绪的产生源于大脑皮层对情境的评估。三个主要观点:

①刺激情境并不直接决定情绪的性质,从刺激出现到情绪的产生,要经过对刺激情境的评估,情绪的产生的过程是刺激情境-评估-情绪。

②情绪的产生是大脑皮层和皮下组织协同团组织的结果,大脑皮层的兴奋是情绪行为的重要条件。

③情绪产生的理论模式是,作为引起情绪的外界刺激作用的感受器,产生神经冲动,通过内导神经,经丘脑传到大脑皮层,刺激情境再次得到评估,形成一种特殊的态度。这就是“评定-兴奋”学说。

(4) 沙赫特的两因素情绪理论:个体必须体验到高度的生理唤醒;个体必须对生理状态的变化进行认知性 的唤醒。

(5) 拉扎勒斯的认知-评价理论:情绪是人与环境相互作用的产物,人接受环境中刺激事件对自己的影响,同时调节自己对于刺激的反应。

(6) 情绪的动机-分化理论:以人格结构为基础,论述情绪的性质和功能。

考点 3:中学生情绪的特点

青春期是“疾风怒涛”时期,是人生的“第二次断乳期”。具体表现为以下特点:

(1) 爆发性和冲动性

(2) 不稳定性和两极性

(3) 外露性和内隐性(掩饰性)

(4) 心境化和持久性

考点4:中学生良好情绪的培养方法:

(1) 敏锐察觉情绪;

(2) 平和接纳情绪状态;

(3) 有效表达情绪

(4) 保持和创造快乐的情绪;

考点 5:中学生情绪调节的指导

1.教会学生形成适宜的情绪状态;

2.丰富学生的情绪体验;

3.培养学生正确看待为题;

4.学生情绪调节的方法:1)合理宣泄法;2)转移注意法;3)意志调节法;4)幽默法;5)补偿法;

专题二十五:中学生的人格发展

考点 1人格

1.人格是在适应的环境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系统的独特的反应方式,主要是指人所具有的与他人相区别的独特而稳定的思维方式和行为风格。

考点 2人格的特征2013 简答)

(1) 独特性;

(2) 稳定性:人格的跨时间的持续性;人格的跨情境的一致性。

(3) 整体性;

(4) 功能性;

(5) 社会性;

考点 3人格的结构:

1气质类型

气质类型

高级神经活动过程

高级神经活动类型

气质类型特点

胆汁质

强、不平衡

不可遏止型(兴奋型)

精力旺盛,好冲动(张飞)

多血质

强、平衡、灵活

活泼型

活波好动,反应迅速(贾宝玉)

粘液质

强、平衡、不灵活

安静型

安静稳重(牛顿、达尔文)

抑郁质

弱型(抑郁型)

行为孤僻,多愁善感(林黛玉)

2性格:在后天社会环境中逐渐形成,是人最核心的人格差异,是个性心理特征中具有的核心意义。

性格的结构特征包括:

①性格的态度特征:个体对自己、他人、机体、社会、工作等态度特征。如谦虚、粗心、利他或利己;

②性格的意志特征:顽强拼搏,当机立断;

③性格的情绪特征:情绪活动的强度、稳定、持久性和主导心境;

④性格的理智特征:个体表现出来的认知特点和风格。

3认知风格:个人所偏爱使用的信息加工方式。

①场独立性(对内部参照依赖倾向,心里分化水平高)和场依存性(对外部参照依赖倾向,心里分化水平低)

②冲动型(反应快,易出错)和沉思型(深思熟虑,错误少)

③同时性(同时考虑多种假设,宽视野方式)和继时性(一步一步地分析问题,提出的假设有时间前后顺序。)

4)自我调控系统:自我认知、自我体验、自我控制三个子系统。

考点 4影响人格发展的因素:

(1) 生物遗传因素;

(2) 社会文化因素;

(3) 家庭因素:家庭教养方式分三类--权威型教养方式、放纵型教养方式、民主型教养方式。

(4) 学校教育因素;

(5) 个人主观因素;

考点 5中学生良好人格的塑造遵循必要原则,实施途径和方式如下:

(1) 激发中学生自我教育的意识;

(2) 进行人格素质的整合教育;

(3) 实施以提高文化素质为基本内容的综合素质教育;

(4) 强化情感陶冶与行为训练;

(5) 优化育人环境,协调家庭、学校、社会教育,形成人格培养的正合力;

(6) 大力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

(7) 建立健全良好人格培养的激励与约束机制。

考点 6人格发展理论

1)弗洛伊德的人格发展理论

人格结构三部分组成:本我、自我、超我。

(1) 本我:原始的无意识的本能,遵循“快乐原则”。

(2) 自我:自己可意识到的,执行思考、感觉、判断或记忆的部分。遵循“现实原则”。

(3) 超我:代表理想的部分,追求完美,遵循“道德原则”。

发展分为五个时期:口腔器,肛门期,性器期,潜伏期,生殖期。

2)埃里克森的社会性发展阶段理论2012 上简答)

(1) 婴儿期(0-1.5):基本的信任感对基本的不信任感。婴儿在本阶段主要任务是满足生理需求,发展信任感,克服不信任感,体验西王的现实。

(2) 儿童早期(1.5-3):自主感对羞耻感与怀疑感。儿童这一阶段的发展任务是培养自主感,体验意志的实现。

(3) 学前期(3~67岁):主动感对内疚感。该阶段发展的任务是培养主动感,体验目的的现实感。

(4) 学龄期(67~12岁):勤奋感对自卑感.培养勤奋感,体验能力的现实。

(5) 青年期(12~18岁):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培养自我同一性,体验忠诚的现实。

(6) 成年早期(18-25):亲密感对孤独感。发展亲密感,体验爱情,避免孤独感。

(7) 成年中期(25-50):繁殖感对停滞感。获得繁殖感,体验关怀的现实。

(8) 成年晚期(50-死亡)自我调整与绝望的冲突。

3)奥尔波特的人格理论

把人格特质分为两类:共同特质和个人特质(个人特质分:首要特质、中心特质、次要特质)

4)卡特尔的人格特质理论

该模型分为四个层次:个别特质和共同层次,表面特质和根源特质,体质特质和环境特质,动力特质、能力特质和气质特质。

专题二十六 中学生的身心发展

1.中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

1)过渡性(2)闭锁性(3)社会性(4)动荡性

2.学生心理发展的基本特征:(2014下简答)

(1) 阶段性与连续性;

(2) 定向性和顺序性;

(3) 不平衡性;

(4) 差异性。

3.中学生性心理的特点

第六章 中学生心理辅导

专题二十七 中学生的心理健康

考点 1:心理健康:无心理疾病;有积极发展的心理状态。

考点 2:心理健康的标准

智力正常;情绪始终;意志品质健全;人格稳定协调;自我意识正确;人际关系和谐;社会适应良好;心理特点符合年龄特征。

考点 3:心理健康问题。

(1) 自我概念发展问题

(2) 人际交往问题:亲子关系方面;师生关系方面;同伴关系;异性交往方面。

(3) 学业发展问题

考点4:中学生障碍性心理问题

(1) 抑郁症:持久性的心情低落为特征的神经症。

(2) 恐惧症:对特定的无实在危害的事物与场景的非理性惧怕。社交恐惧症、广场恐惧症、单纯恐惧症。

(3) 焦虑症:持久性焦虑、恐惧、紧张情绪和植物神经活动障碍的脑机能体不适感。(考试焦虑)

(4) 强迫症:即强迫性神经症,是神经官能症。(包括起那个强迫观念和强迫行为)

(5) 网络成瘾

考点 5:压力产生的来源:2015 下简答)

(1) 躯体性压力源:通过对人的躯体直接发生刺激作用而造成身心紧张状态的刺激物。

(2) 心理性压力源:来自人们头脑中的紧张性信息。

(3) 社会性压力源:造成个人生活方式的变化,并要求人们对其做出调整和适应的情境与事件。

(4) 文化性压力源:要求人们适应和应付的文化变化问题。

专题二十八 中学生心理辅导

考点 1:心理辅导的目标

(1) 学会调适(包括调节与适应基本目标);

(2) 寻求发展(高级目标)

考点2:心理辅导的主要方法:

(1) 强化法(操作条件疗法):鼓励积极性高;批评改正)、

(2) 系统脱敏法:三步,训练来访者松弛肌肉;建立焦虑层次;让来访者在肌肉松弛的情况下,从最低层次开始想象产生焦虑的情境,直到来访者能从想象情景转移到现实情境,并能在元引起恐惧的情境中保持放松状态,焦虑情绪不再出现为止。

(3) 认知疗法(改变不良认知):四步,建立求助动机;适应不良性认知的矫正;在处理日常生活问题的过程中;改变有关自我认知。

(4) 来访者中心疗法

(5) 理性情绪疗法:情绪不是由诱发事件本身引起,是由经历这一事件的个体对事件的解释和评价所引 起。又称ABC理论。

不合格观念特征:绝对化要求、过分概括化、糟糕至极。

第七章 中学德育

专题二十九 品德心理与发展

考点 1品德与道德的联系

个体品德的内容来源于社会道德;个体品德的形成依赖于社会道德。

考点 2:品德的心理结构:(2013上简答)

(1) 道德认识(核心部分):人们对道德规范及执行意义的认识。

(2) 道德情感:伴随道德认识而出现的一种内心体验。

(3) 道德意志:一个人自觉的调节行为,克服困难,以实现一定到的目的的心理过程,通常表现为信心、决心、恒心。

(4) 道德行为(衡量品德的重要标志/根本):对他人和社会具有一定道德意义的实际行为。

考点 3:品德形成的一般过程

1)依从(从众和服从)

2)认同(实质:对榜样的模仿;出发点:师徒与榜样一致)

3)内化(思想观点上与他人一致,将认同的观点和自己原有观点融为一体。自觉性、主动性、坚定性)

考点 4影响品德发展的因素

(1) 外部条件:家庭教养方式;社会风气;同伴群体

(2) 内部条件:认知失调;态度定势;道德认识。

考点 5促进中学生形成良好品德的方法

(1) 有效的说服;

(2) 树立良好的榜样;

(3) 利用群体约定;

(4) 给予恰当的奖励与惩罚;

(5) 价值辨析。

专题三十 道德发展理论

1.皮亚杰道德发展阶段论(对偶故事)

阶段

年龄

特征

自我中心阶段

2-5

无律期阶段,规则对儿童没有约束力。

权威阶段

5-8

1.他律期阶段

2.严格遵守规则;

3.只根据行为后果来判断对错(客观结果)。

可逆性阶段

8-10

1.自律期阶段

2.认为规则是可改变的;

3.可根据行为动机判断对错(主观动机)。

公正阶段

10-12

开始倾向于主持公正、平等

2.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论(道德两难故事)

三水平

六阶段

含义

前习俗水平(<10岁)

惩罚与服从定向阶段

服从规则只是为了避免惩罚

相对功利取向阶段

是否符合自己的利益

习俗水平(10-20岁)

寻求认可定向阶段

(“好孩子”定向阶段)

考虑到他人和社会对“好孩子”的要求,寻求认可。

遵守法规和秩序定向阶段

服从社会规范,尊重法律权威。

后习俗水平(>20岁)

社会契约定向阶段

看中法律的效力,法律可变

原则或良心定向阶段

最高阶段,人命关天,生命无价

专题三十一 德育

考点 1德育

狭义的德育指学校德育。指教育者依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和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形成规律,有目的、有计划对受教育者施加系统的影响,把一定社会的思想和道德转化为学生个体的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的教育。

学校德育政治教育(方向)、思想教育(基础)、法制教育(保障)和道德品质教育(核心)四个部分构成。

考点 2我国目前的中学德育内容

(1) 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教育;

(2) 理想和传统教育;

(3) 集体主义教育;

(4) 劳动教育;

(5) 纪律和法制教育;

(6) 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人生观教育;

考点 3新时期德育发展的新主题:

(1) 生命教育;

(2) 生活教育;

(3) 生存教育

(4) 安全教育

(5) 升学就业指导教育。

考点4德育过程

中学德育过程是教育者按中学德育目标对中学生在品德发展上所提出的要求,借助于相应的德育内容和方法,对其政治意识、思想观点和道德品质等方面施加影响,并引导其进行自我教育,从而促进学生品德的发展过程。

构成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内容、德育方法。

考点 5 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2014上简答)

1)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的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

(1) 道德认识,是学生道德形成的基础;

(2) 道德情感,是产生道德行为的内部动力;

(3) 道德意志,是调节道德行为的精神力量;

(4) 道德行为,是衡量一个人道德修养水平的重要标志。

(5) 德育过程的一般顺序可以概括为知、情、意、行,为开端、以为终结。

2)德育过程是促进学生的思想品德内部矛盾积极转化的过程。

3)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的活动和交往,对学生多方面教育影响的过程。

4)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性、反复性、不断前进的过程。

考点 6中学德育原则

1导向性原则——进行德育时要有一定的理想性方向性,以倡导学生向正确的方向发展。

2疏导原则——要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从提高学生认识入手,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他们积极向上。

3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原则——把学生个人的尊重和信赖与对他们的思想和行为的严格要求结合起来,使教育者对学生的影响与要求易于转化为学生品德。

4教育影响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进行德育应当有目的、有计划把各个方面对学生的教育影响加以阻止、调节,使其相互配合,协调一致,保障学生品德按教育目的的要求发展。

考贯彻要求(2014下)

5因材施教原则根据个体差异进行不同的教育

6知行统一原则(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原则)——既重视思想道德理论教育,又重视组织学生参加实践锻炼。把提高认识和行为养成结合起来,使学生做到言行一致、表里如一。

7依靠积极因素与克服消极因素的原则——善于依靠、发扬学生自身的积极因素,调动学生自我教育的积极性,克服消极因素。

要求:教育者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全面分析,客观地评价学生的优点和不足。

8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的原则——正面引导、说服教育、启发自觉,调动学生接受教育的内在动力,又要辅之必要的纪律约束,使二者有机结合。

考点 7中学德育的途径与方法

(1) 思想品德课与其他各科教学(基本途径);

(2) 社会实践活动;

(3) 课外、校外活动;

(4) 共青团组织的活动;

(5) 校会、班会、周会、晨会、时事政策学习;

(6) 班主任工作。

考点 8德育方法

(1) 说服教育法:摆事实、讲道理,使学生提高认识、形成正确的方法。说服教育的方式多种多样,一般都相互配合、综合运用。

通过无论采用哪种方式都必须遵循以下基本要求:(2012 简答)

①说服教育要有针对性;

②说服教育要有感染性;

③说服教育要讲究科学性和艺术性。

(2) 榜样示范法:用榜样人物的高尚思想、模范行为、优异成就来影响学生的思想情感和行为的方法。

运用榜样模范法注意以下几点:

选好学习榜样;激起学生对榜样的仰慕之情;引导学生用榜样来调节行为,提高修养。

(3) 实践锻炼法:让学生参加各种实际活动,在活动中锻炼思想,培养优良思想和行为习惯。

学校德育工作中,运用锻炼法的基本要求:坚持严格要求;调动学生积极性;注意检查和坚持。

2013下简答)

(4) 品德修养指导法(个人修养法):指导学生自觉主动地进行学习、自我反省,以实现思想转化及行为控制。

(5) 品德评价法(奖惩法):通过对学生品德进行肯定或否定的评价而予以激励或抑制,促使其品德健康形成和发展。

专题 三十二 中学班级管理与教育心理

1.班级:是由教师和学生共同组成。最早使用“班级”是文艺复兴时期著名教育家埃拉斯莫斯。

群体功能:归属功能、认同功能、支持功能、塑造功能。

2.班集体:按照班级授课制培养目标和教育规范组织起来的,有明确的奋斗目标、坚强的领导核心及良好纪律和舆论的班级学生所组成的活动共同体。

班集体不是学生的简单集合,是不会自发形成的。班集体是班级群体的高级形式,班集体的形成需要全班学生和班主任和各学科教师共同努力。

3.班集体的基本特征:

(1) 共同的奋斗目标和为实现这一目标而组成的共同活动。

(2) 健全的组织机构和坚强的领导核心。

(3) 严格的组织纪律和健全的规章制度;

(4) 健康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班风是班级所有成员表现出共同的思想和行为倾向,是经过一定时间相互 影响逐渐形成,是班级体形成的重要标志。

(5) 学生个性的充分发展。

4.班集体的建设策略:

全面了解和研究学生;确定班集体的奋斗目标;建立班集体的领导核心;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专题三十三 有效的课堂管理

考点 1课堂结构:课堂教学目标,教学主题,教学中介等

四个衡量指标:量(质量和数量)、序(程序和安排)、度(程度速度强度)、势(教学情境)。

考点2影响课堂管理的基本因素:

背景情况;教学目标;课堂规模;凝聚力;课堂规范;教师的领导。

考点 3课堂管理的基本模式(取向)行为主义取向、人本主义取向、教师效能取向

考点4课堂气氛课堂里某些占优势的态度与情感的综合状态。

课堂气氛的类型:积极地、消极的、对抗的。

课堂气氛的影响因素:

(1) 教师的因素。教师的领导方式集权型、民主型、放任型。

(2) 学生因素

(3) 课堂物理环境因素。

考点 5课堂纪律:是对学生课堂行为所施加的准则和控制。

课堂纪律的类型:

(1) 教师促成的纪律;

(2) 集体促成的纪律;群体行为规范。

(3) 任务促成的纪律:某一具体任务对学生行为提出具体要求。

(4) 自我促成的纪律(自律):个人自觉努力下外部纪律内化而成的个体内部约束力。(是课堂纪律管理的 最终目的)

考点 6不同年龄儿童的纪律发展水平分四个阶段:反抗行为阶段;自我服务行为阶段;人际纪律阶段;自我约束阶段。

考点 7课堂纪律的影响因素:学生、学习过程、学习情境。

考点 8课堂问题行为致学生不能遵守公认的行为规范和道德标准,不能正常与人交往和参与学习的行为。

类型:人格型问题行为带有神经质特征,表现为退缩行为。

行为型问题行为具有对抗性、攻击性或破坏性等特征。

情绪型问题行为由于学生过度焦虑、紧张等情绪导致社会障碍问题行为。

专题三十四 课外活动的组织与管理

1.课外活动形式:集体活动、小组活动、个人活动。

课外活动内容:班会、科技活动、文体活动、节日纪念日活动、课外阅读活动、其他班级活动。

班主任

2.班主任领导方式分为:权威型、民主型、放任型。

3.学生的教育引导工作

对于先进生的教育主要以下几个方面:

(1) 严格要求,防止自满;

(2) 不断激励,“战胜挫折”;

(3) 消除嫉妒,公平竞争;

(4) 发挥优势,全班进步。

对于中等生教育:

(1) 重视中等生教育。关系到中等生自己和整个班级的发展。

(2) 根据中等生不同特点有的放矢进行个别教育。

(3) 给中等生创造充分展示自己才能的机会,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后进生教育以下几方面:

(1) 关心爱护后进生,尊重他们人格。

(2) 培养和激发学习动机。

(3) 提供范例,增强是非观念;

(4) 根据个别差异,采取不同教育措施。

4.学校与家庭的协调方式:家访、班级家长会、家长学校、家长委员会、家长沙龙。

专题三十五 教师心理

1.教师角色:教师按照特定的社会地位承担相应的社会角色,并表现出符合社会期望的行为模式。

2.教师角色的构成:

(1) “家长代理人”的角色;

(2) “学生楷模”的角色;

(3) “知识传授者”的角色;

(4) “严格管理者”的角色

(5) “心理调节着”或“心理医生”的角色;

(6) “学生的朋友和知己者”的角色。

3.教师角色的形成阶段:

(1) 角色认知阶段:认识和了解

(2) 角色认同阶段:控制和衡量自己的行为。

(3) 角色信念阶段:确信并愿意作为自己行为指南的认识。

4.教师角色意识:角色认知、角色体验、角色期待。

5.教师微信的建立途径:(2012下简答)

培养自身良好的道德品质;培养良好的认知能力和性格特征;注重良好仪表、风度和行为习惯的养成;给学生以良好的第一印象;做学生的朋友与知己。

6.教师的心理特征:

(1) 教师的认知特征:

知识结构:专业学科内容知识、教育教学、心理学的知识、实践性只是。

教学能力的结构:①组织和运用教材的能力,②言语表达能力,③组织教学的能力,④对学生学习困难的诊治能力,⑤教学媒体的使用能力,⑥教育机智。(2014 简答)

教学能力:教学认知能力、教学操作能力、教学监控能力。

(2) 教师的人格特征:对教学效果显著影响----教师的同情心和热心、激励和想象的倾向性。

(3) 教师的行为特征:教师行为的明确性、多样性、启发性、参与性、任务取向性、即时效教学效果评估、 对学生期望效应。

(4) 教学效能感:教师对自己影响学生学习行为和学习成绩的能力的主观判断。

(5) 教学效能感的分类:个人教学效能感、一般教育效能感

(6) 罗森塔尔效应:认为教师的期望或明或暗地被传送给学生,学生会按照教师所期望的方向来塑造自己的行为。也成为皮格马利翁效应或期待效应。

(7) 印象形成效应:社会刻板印象、晕轮效应、首因效应、近因效应、投射效应。

7.教师成长的心理:

福勒和布朗根据教师的需要和不同时期所关注的焦点问题,把教师成长计划分为:(2013 简答)

(1) 关注生存;这是教师成长的起始阶段,处于这个阶段的一般是新手型教师,他们非常关注自己的生存适应性,把大量时间用于处理人际关系或管理学生。

(2) 关注情境;当教师认为自己在新的岗位上已经站稳了脚跟后,会将注意力转移到提高教学工作的质量上,如关注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关心班集体的建设,关注自己贝克是否充分等。

(3) 关注学生三个阶段。能否自觉关注学生是衡量一个教师是否成熟的重要标志。在这一阶段,教师将考虑学生的个别差异,认识到不同发展水平的学生有不同的需要,教师应该因材施教。

8.教师成长与发展的基本方法:

(1) 观摩和分析优秀教师的教学活动

(2) 开展微格教学

(3) 进行专门训练

(4) 反思教学经验

波纳斯提出教师成长公式:经验+反思=成长。

四种反思方法:反思日记、详细描述、讨论交流、行动研究。

9.影响教师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职业压力、职业倦怠。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56b4363ff4335a8102d276a20029bd64783e62a5.html

《2017年下半年全国教师资格证复习资料《教育知识与能力》考点梳理[打印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