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苏州天气气候评价-苏州气象

发布时间:2019-03-08 21:19:52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苏州年鉴(2004版)

气象部分

发稿单位:

苏州市气象局

审稿人:

闵锐

撰稿人:

黄冠乐

联系地址:

莫邪

邮政编码:

215021

电话:

67266347 67246770

传真:

67247660

电子邮件地址:

hgl@qxj.suzhou.gov.cn

发稿总字数:

4400

发稿日期:

二○○年三月三十日

气候概况2003年苏州气候概况:

2003年平均气温比历年偏高,且月月偏高,年极端最高气温39.0℃居历史第二。35℃以上高温天气比历年偏多18天。年降水量比历年偏少20%,全年雨日暴雨日、大雨日分别比历年偏少913.5天。年日照时数比历年偏少9%1月、3月和9月日照时数偏多,其余各月偏少。终霜日初霜日分别提早16天和3天,全年无霜期248天。

气候特点

2003年气温持续偏高,35℃以上高温天气异常偏多;年雨量偏少且分布不均,梅雨量北多南少差异明显,强对流天气较常年偏多并造成一定的灾害;日照时数明显偏少。

1.雨罕偏多日照稍偏少

冬季(200212月-20032月)平均气温比历年偏高1℃以上,极端最低气温-5.0℃,出现在15日。冬季雨量比历年偏多78%,雨日比历年偏多6-7天,月降水量均比历年同期偏多。冬季日照时数比历年偏少15%

2.春暖多阴雨终霜提前到

春季(3月-5月)平均气温比历年偏高1℃以上,其中3月下旬平均气温创历史最高记录。终霜日比历年提早16天。春季多阴雨天气,季雨量比历年偏少6%,季雨日偏多34天。季日照时数较历年偏少14%

3.盛夏高温日多,梅期迟量偏少

夏季(68月)平均气温比历年偏高1℃以上,高温天气比历年同期多15天。夏季雨量比历年偏少33%621日入梅,712日出梅,入出梅分别迟5天和3天。梅雨量北多南少,苏州市区梅雨量比历年偏少32%。夏季日照时数比历年偏少15%

4.入秋迟初霜早,降水少光照正常

秋季(9月-11月)平均气温比历年偏高1.5℃以上,高温日数比历年偏多近3天。初霜日比历年提早3天。秋季降水量比历年偏少36%,雨日偏少将近7天。秋季日照时数比历年偏少1%

气象灾害2002年主要灾害性天气有:

一、冰雹和雷雨大风

1661030分到1130分出现了局地性的雷雨大风并伴随较为罕见的白昼如夜奇景。苏州市平江区莫邪路、吴中区太湖东路两气象站点测到的瞬时风速分别为23.9/秒和22.3/秒。受其影响,市区有20多处居民区及10余条道路、街巷出现短时间的积水,发生交通事故63起,其中沪宁高速公路苏州东出口往无锡方向3公里处发生一起三车相撞事故。受灾最严重的是相城区,共倒塌房屋4间、损坏房屋6间、倒塌工棚13间、倒塌围墙15处,另有一些户外广告牌在风雨中倒塌,7条供电线路中断,全区因灾死亡1人、受伤7人。在常熟因雷击死亡1人、轻伤1人。

275日的雷雨大风,苏州短时雨量达24.9毫米,最大风力15/秒,并伴有冰雹。常熟出现暴雨,雨量56.1毫米,最大风力19/秒,雨量最大为张家港105.1毫米。由于降雨强度大,市区部分居民区及道路、街道出现短时积水,张家港有三家企业进水造成一定的损失,常熟也有一些房屋进水。

371015时起,我市自北向南遭受雷雨大风袭击。市区、吴中区、相城区、昆山、太仓等地出现了79级雷雨大风,其中太仓双凤、新毛遭受910级大风袭击,相城区黄埭、东桥遭受龙卷风袭击,龙卷风持续时间15分钟左右,涉及7个自然村,受灾村主要有下堡、斜桥、永昌、由巷、万安、董巷等自然村。沿江地区日雨量达暴雨程度,其中浏河闸和望虞河闸站点日雨量分别达到63毫米和68毫米。全市共有8个乡镇、37个自然村、上千农户受灾,受灾企业30余家,损坏房屋2437间计40610平方米,倒塌房屋138间计2750平方米,倒塌棚舍156间计6860平方米,损坏简易棚13间,倒塌围墙135米,吹毁蟹塘护围铝皮12500米,树木、苗木受损97.76公顷,吹倒三线电杆55根,线路中断3条,因灾死亡2人,受伤8人,其中重伤1人,轻伤7人,直接经济损失约740万元。

471718时左右,常熟、相城、太仓等地突遭雷雨大风袭击,最大风力达9级。受其影响有4人死亡,44人受伤,108间房屋倒塌,5000多间房屋、棚舍受损。受灾最重的是常熟,涉及海虞、新巷、梅李等8个镇、172个行政村,有106间房屋和120米围墙倒塌,4700多间房屋棚舍受损。

572221时多,雷雨大风袭击了昆山陆家镇,造成一名外来打工妇女因简易工棚倒塌死亡,全镇22人受伤,另有几家民房有不同程度受损,合丰开发区内荣成纸业有限公司在建综合大楼15万平方米框架钢结构被吹倒,直接经济损失300多万元。

672617时冰雹、雷雨大风袭击了张家港市锦丰镇、乐余镇,其中锦丰镇14个村、乐余镇4个村。据受灾地区目击者反映,当时出现的大风十分强劲,估计风力有11级左右,持续时间约10多分钟,并伴有短时强降水和局地冰雹,降雨量为1034毫米,冰雹直径一般约45毫米。这次冰雹、雷雨大风造成163间房屋倒塌,4923间房屋不同程度损坏,12条供电、通讯线路受损中断,许多大树被风刮倒、折断或连根拔起,并有6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约380万元。

782814时起雷阵雨在市区的东部得到强烈发展,苏州气象台测得14时至17时降水量56.5毫米,并出现9级(21.2/秒)大风。突如其来的暴风雨使市区多处出险,古城区东部一些地段出现了短时暂积水,不少行道树被刮断,沪宁高速和苏嘉杭高速短时间拥堵严重,多处正在施工的工地上,出现了人员被倒塌的脚手架砸伤的险情,其中最严重的是苏州工业园区一处建筑工地附近的简易宿舍楼倒塌,当时有300余人在内躲避风雨,事故发生时大多数人员来不及逃生,致使有80余人受伤,7人在事故中死亡。

二、大风

10129时至1322时,太湖水面刮起78级大风,苏州海事部门先后接到30多艘船报警,其中20艘船已经沉没。海事部门出动4艘巡逻艇经40多小时全力搜救,68名船民脱险,2人失踪。

三、干旱引发山林火灾

2003年雨水偏少,特别是8月份以后,几乎每旬雨量均偏少。干旱少雨使全市出现高火险天气的几率大大提高。经统计,下半年全市大大小小山林火险火警24起,过火面积约4公顷(60多亩),是1990年以来最多的年份。

1827日在观山与凤凰山交界处发生山林火灾,历时2个多小时,过火面积约20亩。

21223日尧峰山一场长达近4个小时的熊熊烈火将41亩山林烧成一片灰尽,腾起的火焰高达7-8米,飞火又造成多处火点。

31225日凌晨3时吴中区穹隆山国家森林公园突发山林火灾,由于火势凶猛,加上夜里山陡沟深,直至早晨6时才被扑灭,火灾长达3小时,过火面积14.37亩,没有殃及生态林,也未造成人员伤亡。

气候对农作物生长的影响

1、小麦

播种期气温偏低,出苗时间延长。以后气温回升,降水和日照基本正常,生育进程逐渐接近上年。但12月上中旬多阴雨,地势低洼田块遭受轻度湿害,长势差于去年。拔节孕穗期气温偏高,生育进程加快。抽穗扬花期降雨过程对小麦扬花授粉有所影响,并有利于赤霉病子囊孢子侵染。灌浆结实期的中期多晴好天气,气温日较差较大,有利于籽粒增重。收获期多晴天,光照充足,有利于小麦收割、脱粒、晾晒、归仓。

2、水稻

育秧期气温适宜、雨水偏少、光照充足,有利于培育壮秧。移栽期多阴雨天气,光照弱,日照时数不足常年一半,有利于返青活棵。幼穗发育期气温高但变化大,对花器发育及花粉活力有影响。抽穗扬花期出现高温,影响花粉破裂和花粉管伸长。灌浆结实期天气基本属于正常有利生长。

气候对市民生活的影响

进入7月以后,苏州地区连日出现高温,用电负荷和用电量、用水量连创新高。酷热使感冒、肠胃道、发热病人明显增多,特别是晚上,急诊病人比平时增加23倍以上。据来自各大医院的统计数字,最多一天市区医院急诊病人总数达67千人次以上。

气象服务

全市气象部门强化服务意识,尽心尽责把为党政领导的决策服务和有关部门指挥生产、重大活动的服务放在首位,各级领导和业务骨干全力以赴、密切注视天气演变情况,积极主动地搞好服务。全年向市政府、防汛指挥部、新区、园区等领导及有关部门发出重要天气、夏收夏种、秋收秋种等专题预报68份,森林火险天气等级预报21份,农业气象信息36期,农作物评价2篇,产量预报1份(小麦、水稻产量预报准确率分别为96%97%)。对2003年的春运梅雨、苏州丝绸旅游节、高考、电博会期间的气象保障服务、夏收夏种和秋收秋种、森林火险等级预报服务、棉花播种期和小麦赤霉病流行趋势预报服务等都主动开展服务,有些重要天气情况的服务,局领导都亲临第一线,收到了较好的服务效果。如:在苏州城市建设全面动工的情况下,为保证城市汛期安全,5月下旬专门针对汛期情况进行了会商,28日向政府发布汛期(梅汛期)专题报告——特别指出今年入梅正常偏迟,中旬末到下旬初入梅,梅雨量正常偏少。入梅期的正确预报,为工程赢得了时间。还提前4天准确宣布712日出梅。再如:145日的严重冰冻天气(极端最低气温达-5.2℃),市台于12日就对此作出了准确预报后,即向政府汇报并向交通等部门通报。在持续出现暖冬,人们对防冻意识有所松懈的情况下,这次过程的及早预报服务,对各部门做好防冻保暖工作,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还有,尽管2003年的局地雷雨大风发生非常频繁,但市气象台通过加强临近跟踪预报服务。在多次强对流天气面前,都及时向政府和各气象站通报服务,必要时通过电视游动字幕和交通屏提醒市民特别注意。在突发天气面前,上上下下都投入到紧张的服务中,充分显示了各类人员的敬业精神和团队精神。及时准确的高温预报服务,为有关部门做好防暑降温工作提供了依据,有效地缓和了我市高温期间的电荒局面。“121”信息服务运行正常,5月份增加逐日风向、风速和降水概率预报,并将预报时效延长到一周。

气象业务现代化建设

28个多种类型自动气象(包含雾、日照、能见度等要素观测)组成的苏州自动气象监测网于年底全部成。

美国国家海洋大气局(NOAA)空气资源实验室(ARL)和伊里诺伊州水利厅(伊利诺伊大学)与苏州市气象局在未来34年内进行美国新一代区域天气气候研究和预报模式系统CWRF的应用检验合作协议于20031027日在苏州正式签署。江苏省气象局胡辛陵局长、苏州市江浩副市长会见了美方代表。

依法行政工作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江苏省气象管理办法》赋予市气象局的社会管理职能,开始了依法对社会企业申报防雷工程资质进行受理、初审、上报评审工作。开展了社会企业申请施放气球从业人员资格、施放气球单位资质的受理、初审、上报评审工作,组织施放气球从业人员培训工作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5673209a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eaa17a9.html

《2002年苏州天气气候评价-苏州气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